2019通过中学化学教学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精品教育
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摘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趣味性、全体性、全面性、探究性、过程性、实践性,让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探究和发现,以便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激发兴趣探究能力科学素养一、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
在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在教学中,设法把学生的课堂学习融入社会生活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入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在生活中学化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价值,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激发和维持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不竭源泉。
在化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
例如水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在水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出发认识生活中的水,探究水的组成和性质,了解水的污染和污染源,了解保护水资源途径和措施等。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
人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用等都离不开化学。
因此,化学教学只有密切与生产、生活联系,树立应用的意识,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教学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兴趣培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环境、能源、资源、人口等一些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由于化学与社会、生活等有关联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的化学知识也有深有浅,应当根据与课堂同步,与学生认知结构相适应的原则,精心组织材料,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以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为目标,这是基础理科教育的共性之一。
基本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德。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同时又有较强的理论性,化学实验现象给人以美的直观感受,对物质结构等的理解更需要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要提高学生的科学品德、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可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来实现。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基础。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以兴趣为先导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家乌申斯坦基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这足以说明兴趣在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
自学需要兴趣和毅力、坚韧的毅力是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认为,自学之初更需要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能使人的整个心理的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高效率活动,造成获取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
如果学生对自学没有兴趣,长期依靠意志力来坚持自学就会感到疲倦,并逐渐降低学习积极性,因而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动因。
激发学生自学方法很多,如利用教学知识内部的和谐性,内在的美;利用学习成果的反作用;利用悬念,引起学生好奇,等等。
二、以实验为抓手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化学实验是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
从这里学生才能真正懂得科学技术延长了人类的双手,拓宽了人类的视野。
美育在新课程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美育在新课程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教育中重视美育既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以充分发挥人类右脑感知图画、形象和声音以及理解音乐的功能,使大脑两半球交替作用、和谐发展。
对学生智育和德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一挖掘化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化学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化学美因素,这是进行化学美教育的客观基础。
这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化学教材,认真体会和充分利用其中的化学美因素。
“美”和“真”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有意识地渗透和潜移默化地进行化学美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双基”形成和发展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同时,感受到化学知识美和认识化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美,从而形成一定的化学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
化学教学美还要求教师运用自身的审美能力和修养进行审美教育。
例如,设计简单、明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科学方法,绘制形象鲜明、色彩美观的化学图表,巧妙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准确、熟练地进行化学演示实验,书写简要、工整、富有逻辑性的板书,采用亲切、优美的教态和准确清晰、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等。
这样就会把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到轻松、愉快、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
达到美育与智育的互相渗透和融合,产生最佳的化学教学效果。
二展示化学之美,陶冶艺术情操化学之美具有均衡性、对称性、律动性等特点。
通过化学美的展示,可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实验中沉淀的生成、气体的逸出、颜色的改变、气味的变化、声音的突发、四射的光芒、美丽的喷泉等一些现象;某些物质的奇特属性;天然而成的自然美景;以及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法等,都体现了化学美的奇异性。
稳固的化学实验装置,质量守恒的化学方程式体现了化学美的对称性和均衡性。
三体会化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规范的实验演示,优美的插图相片,严密的逻辑推理,形象直观的模型教具,生动流畅的课堂语言,科学规整的板书布局。
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科学素养也称科学素质,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其重点在于是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同时也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知识和办法。
科学素养是有结构的,其基本结构可以表达为三个层次:一是价值取向层面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二是知识能力层面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三是具体行为层面的科学行为与习惯。
(如图1)。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课程标准还提出,义务教育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
可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化学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是在科学素养的三层结构上全面发展,只不过在科学知识方面以化学知识的积累为主;在科学方法方面既有一般科学方法渗透和训练,也重视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终影响学生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增加化学视角,用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化学教师学科素养的构成化学教师作为化学课程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要任务。
化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基于化学学科的学科素养,直接影响化学课程的实施效果,影响教育目标的充分实现。
根据前面对科学素养的分析,我们认为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应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涵:学科知识与技术、学科方法与能力、学科视野与情怀。
1.学科知识与技术学科知识与技术指化学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化学学科知识,包括了解化学学科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理解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化学用语;熟悉较多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教师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技术,如分离、提纯、制备、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等的实验技术。
初中化学五大科学素养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修改版]
【摘要】化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而化学科学素质则由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态度和化学科学品质五要素构成。
此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化学内容还应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
【关键词】实验;化学;科学;素质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背景,辅之以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弄清化学科学素质内涵及基本构成之后,本文将谈一谈有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些尝试。
一、实验教学中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广,但难度适中或倾向简单,“化学实验教学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分析揭示原子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原子这一概念。
在演示实验观察过程中,应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为主。
一是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以免学生把化学实验当作“好玩儿”,克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盲目性;二是指导学生既全面观察,同时又要分清主次。
如镁带燃烧,要让学生既观察镁带燃烧发生的强光,同时主要要求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以便为后面化学变化这一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
最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调动多种感观行观察,更重要的是将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
如铁钉生锈的实验,实际上是给出了三种假设:①铁钉的一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②铁钉全部浸没在植物油里;③铁钉置放于干燥的空气中。
初中化学教学的美育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的美育策略1. 实验美育通过开展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化学规律。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2. 艺术美育结合艺术元素与化学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感知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艺术作品、音乐、影像等方式,将抽象的化学概念转化为形象的艺术表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化学相关的艺术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化学对生活的贡献。
3. 科技美育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为化学教学注入新的元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料、电子实验模拟软件等,将化学实验搬到虚拟世界中进行,让学生在动态的图像和声音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创新能力。
4. 文化美育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师可以介绍与化学相关的历史人物、文化背景和传统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对化学的贡献与应用。
通过对文化的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普适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美育策略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实验美育、艺术美育、科技美育和文化美育等策略的运用,丰富了化学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化学知识。
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美育中享受化学的魅力。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科素养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科素养的渗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时也应重视
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
学科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对学科概念
和原理的了解、应用和掌握能力,以及学科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在初中化学课堂
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科素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浅谈。
二、学科素养渗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式
1.情景教学: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生产活动有关的化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
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引导和整理,让学生在实践
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2.探究教学: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和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找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
题的方法,培养学科方法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
3.研究性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
作和沟通能力。
以化学实验相关的问题为研究课题,让学生自主从事调查和实验,培养学
生的学科方法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案例教学:通过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让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学
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和归纳
出问题,然后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论文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2010-10-07 21:14美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培养初中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与科学的世界观;2、培养中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欣赏与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乐于主动地去学习和钻研化学;3、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的能力。
二:课程的界定: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旨在培养、树立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体精神面貌。
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美育自身的发展方向。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美育是课程改革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一重任,仅仅让学校艺术课程来承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学校各个学科都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化学教育在美育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化学学科中处处存在着美,把这些美融入到化学教育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培养学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研究、学习化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充分挖掘化学中的美:化学学科中处处存在美,为美育走进课堂提供了充实的内容,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化学学科中的美,如:化学物质的多样美;化学物质的结构美;化学物质的生活美;化学产品的工艺美和流程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化学实验的过程美;化学仪器与操作美;化学家的心灵美。
(2)让美育融入化学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展示化学物质的美;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美;通过设计实验,实验仪器,动手化学实验,感受化学实验的创造美。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整理已开展的学情调查;3、文献研究准备阶段、(二)实施阶段1、通过文献与研究,充分挖掘化学学科中的美;2、做好美育与化学教学的融合;3、教师间进行交流与合作,收集实验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谈化学教学中美育教学
谈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教学摘要:学校的一切教育理论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往往都必须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实施。
可以说,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是教学的最高理想。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美育教学的课堂中才能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育教学审美意识学习兴趣现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高低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我们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
实际上,各门学科都有美的因素。
每个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从本门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加强美育教学。
在教学中的一系列活动,都不能忽视美育。
作为自然科学之一的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科学,便是充满美的和谐体,蕴涵着化学世界丰富多彩的物质美和化学家的精神美,其无穷的魅力耐人寻味,催人追求。
因此,化学是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的肥沃土壤。
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实践美育教育呢?一、寓美育于化学教学的德育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加强德育。
加强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美育。
美育的核心就是德育。
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德育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完善。
因此,教学中应该变抽象的说教为具体的壮丽的史实来感染学生,激励他们对化学科学的热爱。
在绪言课里,我给学生介绍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闯过道道难关的事迹。
学习空气的组成时,介绍了拉瓦锡经过多次实验,否定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燃素说”,而提出了科学的燃烧氧化学说。
学习元素知识后,我重点介绍居里夫人的巨大成就:“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她与丈夫居里共同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
婚后的第十一年,丈夫不幸去世。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尝试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尝试摘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增长智慧,获得知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美育尝试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
美育能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担起对中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任务,从而发挥本学科的作用。
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美育的手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热情,塑造学生美的灵魂,营造和谐大自然的氛围,用美去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思而学”、“乐而学”。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化学学科本身的美育优势,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例如讲到物质的结构时,通过物质的空间结构的造型,让学生赏心悦目,从而发现化学物质的结构美。
再如学习“石灰岩的形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溶洞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形成,或通过影像资料观看其惟妙惟肖的艺术造型,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景观的感受,让学生去发现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当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色彩之美。
在色彩变化的瞬间,使学生悦目清新,从而激起了学生对化学的向往与追求,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诱导其刻苦学习、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美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美育可以直接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观察力,丰富其想象力,发挥其创造力,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
比如实验时组装装置的协调、稳定;实验操作的灵活、规范等都能给学生留下美感,从而挖掘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之美可以造就社会之美,使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展望美好的前景。
如学到“垃圾的分类存放”时,教师可以以学校、家庭或文明的公共场所“将垃圾进行分类存放且回收”的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发挥学生对垃圾处理的创新设计能力,响应我地区“整脏治乱”的号召。
2019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
2019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模拟试题(一)简答题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哪些目标?答案: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
2. 科学探究涉及哪些要素?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3. 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
4.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有哪两种?答案:一是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二是调查、辩论等活动。
5.在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哪些方面的课程目标?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涉及哪些要素?本《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哪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答: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三方面具体要求: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7、化学研究的内容?答: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8、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应该起什么作用?答: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9、《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哪些部分?答: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10、《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科学素养是指人认识和处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抽象与化学相关的事物本质的悟性和潜能,是化学观念、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化学思维、化学思想、化学能力、化学品质的和谐统一。
初中化学是化学科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化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一、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
化学实验探究正是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引导学生认识变化本质、探求知识内涵。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不仅利用好已有的探究环节,还充分挖掘问题情境,自行设计形式多样的问题情景,尽可能地将科学探究渗透在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上,并以之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求真知。
自然地科学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同时在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和智能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活源泉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所以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情感、形成化学科学素养的鲜活源泉。
如在讲授《自然界的水》一节内容时,提前安排学生挖掘身边的“水”的存在、用途、危害、污染与防治、水资源危机等。
在课上,学生的唇枪舌战,令我受益匪浅。
如水的存在学生居然还想到了“存在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行人复杂的心境”;“都江堰的水利枢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水还存在于艺术界——我国魅力无穷的冰雕……等等。
同时也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学会了不少节约水的方法;神秘的金刚石在玻璃刀上看似渺小却轻轻一划将玻璃一分为二,而在项链上静静的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平时貌似温柔的写写画画的铅笔芯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了它作为变阻器的神秘的一面。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美育不仅仅是指对艺术美的追求和培养,更涉及到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
通过美育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感知深度和情感表达等,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完善。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的意义、方法和效果吧。
一、意义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美育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化学式而感到枯燥乏味,而通过美育的引导,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画、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育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思考和表达。
化学是一门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通过美育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化学知识本身也是美的体现,通过美育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的美,培养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审美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的美感、化学现象的美妙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热爱和喜爱。
4. 整合跨学科知识美育融入化学教学中,可以促进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融入美育的方法1. 利用图画展示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画展示化学知识,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更加形象具体。
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实验的结果等,让学生通过图画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2. 利用实物展示化学现象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化学现象,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接触实物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器材、化学制品等实物让学生亲自观看和操作,感受化学的美和神奇。
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
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作者:林洁心来源:《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4年第02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多新型教育理念出现,“教、学、评”一体化就是其中之一,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评价等活动相统一,展现教学要素之间的融合性和促进性,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空间。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需要教师根据需求设定教学目标,确定评价标准,将“教、学、评”三个要素有机融合,共同作用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为践行课程改革要求,探索“教、学、评”的一体化应用思路十分必要。
一、“教、学、评”一体化概念所谓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过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教学评价三项活动的整合,突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评价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简而言之,应用教学评一体化展开教学,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从化学教学实际出发,考虑学生需求,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预测教学效果。
要达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给予其充足的学习空间。
为了准确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分析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完美呈现,需要依托评价工具完成。
教学评价并非独立于教学活动以外,而是要与教学活动相融合,教师要巧妙将评价镶嵌在教学活动当中,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评。
也可以说教学评价决定教学效果,通过评价作为驱动教学方法优化的有力保障。
二、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构建思路(一)制定教学目标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根据学科内容特点,先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变为具体课时教学目标。
目标设定要以教学活动作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
比如酸碱盐内容教学,可以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主线,按照教学内容的知识节点,对于知识进行整体规划。
讲解溶液酸碱性、常见酸和碱、几种重要的盐、溶液酸碱性、酸与碱化学性质等内容时,要将教学目标的导教、导学和导评等功能充分发挥,通过学生能否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完成各个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初中化学学科美育 教学案例分享
初中化学学科美育教学案例分享英文版Middle School Chemistry Subject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Case SharingIn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the integr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an greatly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One effective teaching case is to incorporate hands-on experiments with artistic elements.For example, when teaching about chemical reactions, students can conduct experiments to observe color changes, gas production, or temperature changes. To enhance the aesthetic aspect, students can also create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reactions using different colors, shapes, and textures.Another way to incorporat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hemistry is through the use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Teachers can show videos or animations that demonstrate chemical processes in a visually appealing way. This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visualize abstract concepts but also stimulates their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Furthermore, teachers can organize field trips to science museums or chemical laboratories to expose students to the beauty of chemistry in real-life applications. By see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ir knowledg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subject.In conclusion, integ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an make the subject more engaging and meaningful for students. By combining hands-on experiments,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real-life experiences, teachers can create a rich and immer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fosters students'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初中化学学科美育教学案例分享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融入美育教育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科目的兴趣和理解。
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作者:谢颖慧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14期摘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美包括化学直观美、化学语言美、化学理论美、化学思想美、化学社会美。
关键词:自然科学;化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40-01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美包括化学直观美、化学语言美、化学理论美、化学思想美、化学社会美。
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想,我们应该欣赏物质呈不同的可爱颜色、形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化学知识;欣赏科学家持之以恒、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及爱国情怀;让学生领略到化学世界的无限风光,了解化学对人类有多重要;让学生能真正走进化学世界,学以致用。
一、美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大多数中学老师在中考或高考的指挥之下,往往是只为应试而教学;学生也只是为了能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或为了一张文凭而学习;大部分学生家长也认为只要能应付考试,能尽量考出高分,让自己的子女考入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就行了;“美”不“美”无所谓,“分数第一”的心态仍占据着许多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的心,“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的学子们已越来越少了。
在这样片面追求分数的教学下,哪里会有“美”的享受,应试的心理、对化学学科美育认识不足、化学教师自身审美素质不高等问题是急需解决的几大问题。
二、教师要富有时代性的教学观念是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美育的重要前提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叶老先生主张“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检查者和总结评定者。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学生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国家、民族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教师要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这要求教师要富有时代性的教学观念,不但要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最新的国内外教育改革信息,并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用化学实验促进中学生“五育”的发展
用化学实验促进中学生“五育”的发展作者:刘玮玲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01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
”《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化学教材的编著,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无一不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广大教师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者,肩负着教育教学的主要责任。
在平常的教学中要用知识育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化学实验为抓手,挖掘“五育”的教学素材,助力学生“五育”发展,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一、化学实验助力学生“五育”发展1.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结果的科学态度;能培养学生对过程精益求精和对结果不迷信的科学精神;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简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培养将遵守实验规则内化为对规章制度的坚守态度;能培养学生勇于挑战、不怕失败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追求正义的品质。
化学实验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涵养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实现学科价值观、铸造良好品质的过程,所以,化学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向学生传递“德”的过程。
教师要发掘实验中的育人素材,利用素材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素养,在完成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2.孕育思维,培养能力化学实验可以开启学生的各种思维,其中,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尤为凸显。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药品、试剂滴加的顺序、药品使用量的控制、仪器选择的合理性、实验结果的推理分析等,都需要学生作出合理的思考和推断,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实验之前,学生应对实验进行全盘考虑。
学生对实验过程中不合理的仪器、步骤、药品、方法可以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对书本中的不合理的实验结论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可以开展积极的探究等,这些能培养并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自觉养成的思维和能力。
让美育渗透于化学教学
德 、 学 能 力 等 科 学 素 养 , 通 过 在 化 学 教 学 中渗 透 美 科 可
育 来 实现 。 问 题 的 提 出
一
、
化 学 作 为 一 门 自然 科 学 , 只 是 启 迪 人 们 对 客 观 事 不 物 的 真 谛 作 缜 密 、 邃 、 静 的 思 考 , 示 事 物 的 “ ” 深 冷 显 美 , 而且 能 揭 示 其 “ ” 真 。化 学 中 的 美 不 仅 影 响 到 学 生 科 学 品 德 、 学 方 法 、 学 观 形 成 、 且 能 促 进 科 学 知 识 与 技 科 科 而 能 、 学 能 力等 科 学 索 养 的 全 面 提 升 。 但 目前 通 过 中 学 科 化学教 学培 养学生科 学知识 、 学能力 、 学方 法普遍 科 科 受 到重 视 , 通 过 在 中学 化 学 教 学学 素 养 的 研 究 及 还 比较 薄 弱 。
是 自然 美 。 日月 星 辰 , 川 草 木 , 鸟 虫 鱼 等 的 美 , 属 山 花 都 于 自然 美 。在 化 学 中 有 许 多 自然 的 物 体 , 过 学 生 领 略 通 自然 物 的 美 认 识 到 自然 界 是 美 的 , 引导 学 生 树 j 环 境 保 护 意 识 , 注 环 境 、 注 环 境 污 染 并 探 讨如 何 减 少 、 治 关 关 防 污 染 , 识 到 科 学 技 术 不 合 理 的 运 用 带 来 的 环 境 污 染 的 认
二 、 论 基 础 理
并 回 收 利 用 , 及 在 此 过 程 中 为 解 决 遇 到 的 问 题 查 阅 资 以 料 、 理 数 据 等 实 践 活 动 , 养 学 生 观 察 能 力 、 验 能 处 培 实 力 、 维 能力 、 思 自学 能 力 、 造 能 力 等 科 学 能 力 及 为 解 决 创
高中化学美育活动教案
高中化学美育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并了解其中元素的特性和应用;
2. 激发学生对化学美学的兴趣,培养其对化学的热爱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拼图比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制作大型元素周期表拼图(包括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等信息);
2. 分组准备元素周期表拼图的图纸和胶水等拼图材料;
3. 准备化学老师或相关专业人士作为评委,评选出获胜小组。
活动流程:
1. 开场仪式:介绍比赛规则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元素周期表拼图的制作样品;
2. 比赛规则说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从中抽取一块元素周期表的拼图,根据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拼图;
3. 拼图比赛: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元素周期表拼图,并由评委进行评分;
4. 成果展示:学生们展示他们完成的元素周期表拼图作品并解释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5. 颁奖仪式:评选出最优秀的几组,并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活动评价:
1. 学生们通过拼图比赛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 通过活动的参与,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合作、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美学的认识和兴趣,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备注:该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和适应。
感知美在化学中的策略
感知美在化学中的策略临海市大田中学卢晓霞论文摘要:美育,在当今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实现中学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美、教材内在美、化学家事迹美、教师魅力美、多媒体形象美来培养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制造美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和热情。
关键词:美育化学教学渗透1、问题的提出美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美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大自然及现实生活之中,而且也存在于实验性及逻辑性极强的自然科学---化学之中。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可显示事物的〝美〞,而且能阻碍到学生科学品德、科学方法、科学观的形成,此外还可促进知识、技能、能力等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及艺术美的感知、观赏和制造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人的全面进展。
凯洛夫说过:〝美育是学生全面进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此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素养教育的必定要求。
2001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进展的决定»中又明确提出,实施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进展,应表达时代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乐趣和生活方式。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确实是用审美的眼光来凝视教学,它可为化学这门理性学科插上诗意和灵性的翅膀,并使学习和审美主体的学生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发觉化学世界的美,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去探究化学中的一切。
但目前通过中学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普遍受到重视,而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来培养学生化学爱好的研究在我校还比较薄弱。
本文以生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即在实验中、在教材的挖掘中、在化学家事迹的学习中、在教师教学的艺术魅力展现中、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渗透美育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爱好和制造欲望,最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