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历史二轮研讨交流材料:精准把握学情,提高教学质量
高考历史备考研讨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高考历史备考的方法与策略。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备考经验。
一、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1. 系统复习教材:全面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
同时,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 精选习题: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在选择习题时,要注重题目的质量,避免盲目做题。
3.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检测,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关注历史热点,提高分析能力1. 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将时事与历史知识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2. 关注历史热点:关注历史研究的新动态,了解历史学界的最新观点。
这样,在考试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准确把握题意,作出正确判断。
三、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解题速度1. 多读书:广泛阅读历史书籍、论文、资料等,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 学会快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抓住重点,提高阅读速度。
3. 提高解题速度:通过做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
四、加强心理素质,调整备考状态1.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 学会放松:在备考过程中,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缓解压力。
3. 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克服焦虑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考。
总之,备考高考历史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重视基础知识,关注历史热点,培养阅读能力,加强心理素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后,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谢谢大家!。
历史学科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历史学科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端正学生的研究态度由于历史在中考中所占分数只有40分,很多学生都把历史视为次要的科目。
但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更好地解决现在和将来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开卷考试,它并不是考察学生抄课本的能力,而是考察学生能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备课要周到细致,找准重点和难点每次备课时,我都会认真阅读课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并搜集各种资料来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典型题来补充课堂教学。
除了备好课本知识以外,我还会把备课内容以学生认可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复阶段,我会对每一单元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进行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研究思路。
三、上课要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课堂秩序严谨在上课时,我会尽量少讲一些基础知识,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
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在讲解每个重点难点时,我会利用典型的题进行实战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通过增加趣味性、提高课堂练的挑战性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精力。
四、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在作业布置时,我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
同时,我也会让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聆听。
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认真挑选,精心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题目,尤其是接近中考题型的作业。
批改后,我会及时给予讲解,以便查漏补缺。
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
学生通过少量的练就能够掌握知识,同时提高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我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困生的转化,提高中等生的成绩。
2018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分析及二轮复习计划
2018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分析及二轮复习计划一、试题评价本次试卷风格采用全国卷的基本形式和全国卷的命制风格(重学科能力的考查)。
全卷共12道选择题共48分,两道材料题,41题中外联系两问25分,42题属开放性试题12分,选做题15分。
试题基本超越了教材,体现新材料、新情境的命制风格,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1、试题凸显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即获取和解读信息,如第24、25、26、28、30 题等,调动运用知识如第27、31、33、34 题,描述和阐释信息的能力如第29、32、35题;论证和探讨能力如第42题,从中可以看出调动运用知识和论证和探讨能力的得分率最低。
2、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本卷中的第29题、第41题等都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根据对情境中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解读,找出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
根据学生反馈的数据分析,这类题型学生感觉难度大,很多同学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材料信息的高层次概括能力薄弱。
3、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本次试卷运用文本资料、图片资料、表格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即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根据题干所提供的的信息进行文字对文字,文字对图表、文字对表格的转码,如选择题第25、26、33、34题,材料题第41题二、数据分析校平均分,最高分81分(进入怀化市前三十名3人),最低分 8 分三、试题分析24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A与史实不符,B史官角色意识不会影响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C取决于说法绝对,D项,史官职责由史巫合一到史巫分离,说明周代史官更注重人事,体现理性话趋势。
25题: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A与时间不符,B材料不能反映丧失,D 与时间不符,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在东汉时期,C项,材料中“镇压谋反、反抗,处理流民”等可以看出,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26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四则材料中纸衣的使用可说明造纸技术的提高,B与史实不符,只能过于绝对,D由第一则史实即可排除。
2018届高三二轮历史复习思路和案例分析
经济
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 开始进入“铁器时代”,井田制瓦 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 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开 始占主导地位 “百家争鸣”局面,科技、文学、 艺术取得重要成就,形成了中国历 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高峰,中华传统
思想文化 希腊出现世界上最早的人文 主义思想,是近代启蒙思想 的源头
高考选择题命题特点及做题策略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央集 权得到加强 试题考查点:王国问题得到解决,中央集 权得到强化;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土地人口、 资源增加,为大规模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 命题思路:将打击豪强、解决王国问题、 实行货币官铸和盐铁官营等内政措施与反击匈 奴的政策整合起来,弥补教材碎片化的不足, 揭示历史现象间内在联系。
三、深化知识、重点突破、提升认识
4、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5、中西比较:先秦儒学与古希腊人文思想的比较
四、专题再整合 先 专题整合 秦 政 ①国家形态的演变:从邦国联盟、宗法分封到 治 中央集权的出现。②从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的 转型。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动与战争 形态的变化 经 ①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新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济 ②私人商业活动的黄金时代 思 ①从商的“天命论”到西周的“民本”:儒家 想 思想的源头。②百家争鸣——儒学独尊:从文 文 化的多元性、地域性到融合、统一的趋势
个体农耕 田庄
小农经济产生 社会阶级阶层变动 政治制度变化 :宗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
权制度确立
三、深化知识、重点突破、提升认识
3、小农经济的影响: 对政治 对政策 对经济 对科技 对民族心理 对家庭伦理 对农民阶级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研讨策略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研讨策略2018年高考即将来临,各个学校二轮复习已经全面展开,就历史学科而言,如何在剩余的140天时间里,掌握主干知识,突出阶段特征,把握知识联系,梳理专题体系,构建系统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我将结合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考点和党十九大报告相关内容,从两个部分对2018届二轮复习备考提出个人想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僚多多指点。
第一部分: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考点分布、分值比例由附录可知:一、从模块角度看:2015年政治文明史分值比例占18.82%,经济发展史分值比例占47.05%,思想文化史分值比例占38.81%;2016年政治文明史分值比例占28.23%,经济发展史占64.69%,思想文化史占16.46;2017年政治文明史分值比例占18.82%,经济发展史分值比例占48.23%,思想文化史分值比例占28.23%。
综上可知:经济发展史在高考分值比重中占据一半,历年最为稳定,思想文化史呈现先降再增的趋势,整体分值比例徘徊在30%左右,政治文明史分值比重占据20%左右。
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经济发展史的讲解,这也符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对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不可忽略对政治文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讲解,要注意查找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性。
二、从题型角度看:(一)选择题方面:2015年中国古代史政治史占4.7%,经济史占9.41%,思想史占4.7%,合计共占18.82%;中国近代政治史占4.7%,经济史占4.7%,思想史占4.7%,合计共占14.12%;中国现代政治史0%,现代经济史占4.7%,现代思想史占0%,合计共占4.7%。
西方除近代经济史部分占14.12%,现代政治史占4.7%外,其他均未涉及。
2016年中国古代史政治史占9.41%,经济史占4.7%,思想史占4.7%,合计共占18.82%;中国近代政治史占4.7%,经济史占9.41%,思想史占0%,合计共占14.12%;中国现代政治史0%,现代经济史占4.7%,现代思想史占0%,合计共占4.7%。
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二三轮复习建议
• 有效信息,就是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问题聚焦”,阅读提炼。 • 有效信息不能遗漏,注意整体性、系统性;合 理解读,就是有逻辑关系;准确,就是不偏离 本意。避免随意性、任意夸大、缩小、歪曲。 • 历史事实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是客观存在的 无法改变的,历史上叙述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 ,受叙述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历史记录者自身 条件(出身、学识、品德、兴趣、意图、生活 经历等)影响历史记录的真实性,同时却是历 史记录者极其相关环境的一定反映。
交通信号灯
• 2.如何研究第40、41、选考题? • (1)近五年所涉及的专题或主题(考了什么 ?) • (2)材料自身的特点?长度、难度。 • (3)设问的特点?常见角度。 • (4)答案的特点?(广度、深度) • (5)与所学知识的关联度? • (6)复习备考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 (7)审题、答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研究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
• 过去,是老师们在研究考纲能力要求,有些 老师甚至自己也没有吃透; • 由于参加考试的是学生,学生如果心中不明 白这些要求,他们的复习就没有目标,就无 法反思自己,学习就是被动的、比较盲目的 • 要真正让学生提高,必须向学生讲解这些能 力要求的内涵,用案例给学生讲清楚,让学 生内化为自我意识和自我要求
3.描述和阐释事物
·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 的特征 ·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考核目标与要求4
2017年 前 2017年
4.论证和探讨问题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试题题号和题型
第33题,选择 第33题,选择 第33题,选择 第33题,选择 第33题,选择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交流材料:精耕细作,科学备考,提高效率,强力攻坚-word文档资料
寿光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组袁清梅苗乃吉曹怀英曹君玲谷传利年3月12日精耕细作,科学备考,提高效率,强力攻坚——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点滴思考一、一轮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完整;2、审题不清,不能准确的把握试题主旨;3、理解材料、归纳概括、分析问题、论证探究的能力差;4、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回答问题角度单一,或不深刻;5、答题技巧和方法不熟练;总结学生失分原因:材料解读:材料解读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对文综、图表、数据等不同材料采用不同的解读方法,不能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不少考生在解读信息时出现偏差。
历史认识:不能将具体的历史问题与整体的历史进程和特定的历史环境进行综合认识,忽视了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关系,从而造成无法根据问题设问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分析和理解,出现答题错位。
文字表述:不能充分利用试题材料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和所学的历史知识,表现为文字表述空泛,缺乏证据意识,导致语言逻辑和思维层次模糊不清。
二、指导思想在备考中一定要依据《考试说明》和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复习,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注重落实,扎实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并总结本校近几年备考经验和其他学校的宝贵经验,齐心协力,力争本届历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复习目标1.巩固第一轮复习效果,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并进行纵向的通史复习,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2.提高考试大纲要求的阅读、提炼、概括、分析、比较、迁移、阐述、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适应高考考试的要求。
3.以唯物史观等多元史观为指导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4.通过强化练习和模拟测试,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并形成答题技巧,使分数最大化。
四、复习的策略和建议(一)、潜心研究高考考纲明确高考的考查方向考试大纲是高考考试命题和高校人才选拔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复习备考和试题评价的依据,因此把握好考纲,就是掌握了方向,把握住了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中学历史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中学历史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为了提高中学历史的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方法:
1. 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历
史学科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故事讲述、辩论、角色扮演等方法,
让学生更加参与其中,提高研究效果。
2. 创造性的评估方式:传统的考试形式可能无法充分评估学生
的历史知识和思考能力。
我们可以使用创造性的评估方式,如项目
作业、研究报告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入研究。
3.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资源可以使历史
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提高研究效果。
4. 引入实地考察:通过组织历史实地考察活动,学生可以亲身
体验历史现场,增强对历史的实际感受和理解。
这样的活动可以开
拓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不同历史观点和解释,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在历史研究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6. 激发研究动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研究动力往往受到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设置个性化研究目标,提供积极的反馈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历史的热情和投入度。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措施与方法。
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改善评估方式、运用多媒体资源、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激发学习动力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和兴趣。
历史学科研讨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参加历史学科研讨交流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历史学科的教学与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历史教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历史学科发展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宝贵的经验教训。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学科让我们了解祖国的伟大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提高综合素质。
历史学科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学科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4. 培养社会责任感。
历史学科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尽管历史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 教学内容陈旧。
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学习。
3. 评价体系不完善。
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注重知识记忆,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4.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三、改进历史学科教学的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历史学科教学:1. 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研讨《深入研究,精准备考、科学高效》
二、高三历史如何备考?
新课改以来,全国卷历史高考命题大力加强对学 习潜能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 “能力立意”的转型,加快了由考查学习结果到考查 认识过程的演变,试题呈现出“源于教材又远离教材” 的特征,使中学教学所惯常采用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 术已经基本失灵。2017年的历史命题在遵循考试大纲 精神,“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方面,又有新的探索。 然而,一直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对高考命题的变 革缺乏认真研究和准确认识,依然按照传统教学观念 和教学方式应对高考,拘泥于教科书,面面俱到和平 均用力,强调知识记忆,依赖频繁刷题,备考复习与 高考要求严重脱节,陷入“高耗低效”的困境。历史 复习要摆脱这一困境,就必须通过系统研究近年高考 试题,认识命题规律,把握命题思路,弄清高考“考 什么”“怎样考”,从而调整复习策略和方法,走上 精准复习、科学备考的途径。
【例3】(2017年全国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12分)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 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2分)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12分)
示例一:论题:经济发展与文学创作的关 系。(2分) 论述:16世纪,汤显祖创作了《牡丹亭》, 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 《牡丹亭》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和人性的觉醒,莎士比亚的作品借书中人物之 口,讴歌人的伟大,极富个性。在当时的中国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工商业者力量壮大,他 们追求人性的解放。在英国,资本主义初步发 展,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可见,这一时期出现 这样宣传新思想的作品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 密切相关。(10分)
(4)渗透史学思想和方法
2018届高考文综历史复习研讨交流
(7)分期问题是抓规律找特点的技巧问题。
(2)从空间概念入与知 识系统手建立知识结构与 知识系统。
(1)地理位置:江南地区 (2)地理环境:商品经济活跃地区 (3)社会环境 ②社会矛盾尖锐
①宋明理学的发展 ③改朝换代与抗清斗争
论题一、文化积淀与传承 文化的发展是在积淀中传承与发展
论题二、经济发展与文化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例如:广东成为国民革命运动的策源地 (2)国民党一大会议改组国民党 (3)黄埔军校的建立 (4)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①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②国民政府的建立 ③省港大罢工的进行 ④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
北宋东京周围“四漕通渠”
19 是建立空间联系的另一种形式 (7) 世 纪 中 晚 期 的 欧 洲
① ③ ②
④
①国家君主立宪制形成 ②国家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确立 ③国家出现君主立宪政体 ④国家开始迈入近代化
(3)分类(定性)
(3)确定知识点的并 列关系
举例、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个人土地有类型 ①君主土地私有 ②地主土地是由
①说出知识结构与知识系统 ②说出自己的理解成分 ③以教者的身份说 ④自言自语的说和说给听众
(3)形成会积累的习惯问题
(养成知识资料积累的好习惯) (人文素养的积累问题)
①多渠道的积累(电影电视等) ②资料积累的有序性(随手丢) ③积累经典题目的习惯 ④积累不同老师的颖点
二、关于高考复习的针对性
(1)记住 (2)理解 整体结构与系统 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②透过现象看本质
(6)古代商业政策的变化。
(1)可以是复杂问题简单化。
(4)是找并列关系的重要思路。
四、把问题抓到位 讲透彻
(一)历史问题讲通俗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交流材料:高三二轮复习的主要思路与措施
高三二轮复习的主要思路与措施一、[考点解析]——针对高考,精研学情,求“准”《课标》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首先,认真解读《课标》和《2018年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深刻领会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正确把握高考考核目标、要求与方向,在此基础上,就本专题的主要考点作出解析说明,使复习备考更具针对性。
其次,研究近三年全国卷高考已考内容和命题特点,探究全国高考新课标命题规律。
2017年高考是新考试大纲实施的第一年,也是“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的第一年。
但改革具有连贯性,分析近三年的高考特别是2017年高考对2018高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三年年高考全国卷遵循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思路:“稳”主要表现在试题命题思路、试题风格、试卷结构、分值分配、题型等都基本稳定;“变”主要表现为考查内容侧重年年不同。
考查方式年年在变,特别谈题变色的开放题,从2015年Ⅰ卷41题的“公式进行探讨”、Ⅱ卷的“节假日变化”到2016年的41题“稳中求变”,从Ⅰ卷的“制度构想题”、Ⅱ卷的“玄奘和鉴真出游题”。
2017年Ⅰ卷42题“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Ⅱ卷“钟表的演变”开放性未再变脸,基本保持了已有的形式,并且材料史实平实,沿袭了往年的开放特色,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观点”和“逻辑论证”的作答要求,突出考查自行建构和解释“观点”(论题、论点)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历史解释能力的考查;同时,作答空间和思维视域进一步开放,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背景材料自主确定“论题”进行阐述,答题的自由度有了明显的扩大和开放,阐释和论证的空间更大。
二、[线索梳理]——重组知识,夯实基础,求“实”基本思路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体系,在进行二轮复习时要从宏观入手,起点要有一定的深度,重在整合与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同时体现思维的梯度,逐渐向高、新、深方向发展,让学生有学习的新鲜感,使他们有翻新的知识要学,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合理整理。
潍坊二轮L历史研讨
高三二轮复习策略-----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中国科教、文艺潍坊四中张海花王世杰2015年3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潍坊四中2015.03时光荏苒,随着一模的结束,高三一轮复习早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紧锣密鼓中,紧张有序的二轮复习开始了。
可以说,本轮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备考复习的关键阶段。
与往年相比,本学期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短。
我们二轮的复习时间确定为:3月下旬至4月底。
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怎样才能更高效的进行历史复习呢?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借鉴以往的经验,我们在对一轮复习进行的总结同时,并制定了二轮复习计划和策略。
一、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充分研究新课程高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基础、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和多角度、多层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知识框架不完善,学科体系不完整,不系统。
时间空间定位不准,有同学甚至不审时间,缺乏历史感,尤其是我们刚进行的通史体系。
当题目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
2、有些历史概念模糊,怕做有古文言文类的题目,尤其是一遇到材料中新出现的。
3、审题解题技巧不娴熟。
对复杂材料所包含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依然薄弱。
不联想所学知识,思维不发散;不了解命题意图,即不知道试题考什么;不深入比较选项,凭感觉猜答案。
4、从文综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文科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
从文综试卷上看,历史放在最后。
有些同学匆忙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
甚至更同学根本没有时间做历史。
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今后的复习目标1、理清史实的先后顺序(通史复习),总结阶段特征,让学生头脑里有一个完整的通史体系和知识框架。
高三历史二轮研讨
(1)依据2015年《考试大纲》各知识点、知识 体系,理清专题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 系。 (2)依据复习内容和考生实际备复习方法,为 考生提供恰当有效的复习方法。 (3)依据高考重点、热点,备典型题目,为考 生提供典型例题。 (4)依据考生知识能力水平,备薄弱环节,帮 助考生查缺补漏。 (5)依据2014年山东高考试题以及全国新课 标试题,摸清高考题型结构与答题标准。
高三历史二轮 专题复习思路
安丘实验中学 高三备课组
一、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存在的问题
(1)经常出现“打开书本就会,合上书本就忘”的现象,
导致历史学科考试成绩偏低。 (2)遇到新材料、新问题时,无法有效调用所学知识解答 问题。 (3)时间空间定位不准,特别是历史阶段特征把握不清。 (4)学生对材料信息概括能力不足,答题过程中大量出现 考生直接引用原材料的现象,没有注意题目要求的关键词; (5)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不能把材料、课本知识 以及生活实践知识有效的整合为答案; (6)主观题答题时审题不清,答案不规范等。要加强解题 思路的引导和答题规范的要求。
2、重组知识,整合知识,构建专题知识
体系。
(1)横向:阶段特征的整合。以纵向时间为依
据,将教材内容中交叉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 勾勒出横向的链式结构,在宏观上把握历史发 展的阶段特征。它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罗列 和重复,而是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2)纵向:专题线索的整合。 按照内在知识的点联系,从纵向专题的角度理 清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类比:中外历史的整合。重视史学理论教 学,将史观教学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等彰显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它以一 种新的视野、新的角度来认识和评 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教师要理 解运用这些新的学术观点,在复习 中对教材知识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 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 点进行分析评价。
2018年潍坊市高三历史二轮研讨材料(素材)
2018年潍坊市高三历史二轮研讨材料(素材)立足基础 提升能力――高三二轮复习的主要思路与措施 昌邑市文山中学耿怀存 刘英建 王丽2019.3立足基础 提升能力―――高三二轮复习的主要思路与措施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对高中历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轮廓。
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应以专题复习为主,深入研读新课标,密切关注热点问题,比较分析历史问题,提高综合能力。
一、二轮复习的主要思路总体目标:把握历史主干知识,进行体系构建与能力培养。
对历史这门学科而言,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能力培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体系构建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能力培养是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互动的。
知识目标:第二轮复习中把握历史主干知识,主要着眼于知识重组,而不仅是简单分项复习。
要建立主干知识网络,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或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以适应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
以通史统领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要以通史统领专题复习,要对照考纲考点,从宏观着眼,以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尤其是突出主干知识,进行通史整合,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棵棵相互交叉联系的“知识树”。
能力培养:(1)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结构,包括学科的方法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具体说就是考试说明中的四个能力层次。
(2)特别注意学会从材料的情境、问题中去联系历史结论和观点。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掌握解决各类题目的技术。
二、二轮复习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对《2019年普通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学习和研究。
通过学习2019年潍坊市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堂学习效益。
要注意讲练思有机统一,精讲精练,勤思多思。
二是要认真研究二轮复习的主要课型——专题复习课和测试讲评课,明确两种课型的特点、功能、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形式和方法,避免把专题复习课搞成知识点的罗列,把讲评课上成对答案的宣讲课。
历史教研组经验交流材料
谷底爬坡滚石上山开创历史教学新局面我们历史教研组以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努力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使我校历史教学教研活动更具特色、更上一层楼。
从而提高我校历史教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一、勤学求思,争创佳绩我们历史教研组是一个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团体。
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子,取长补短,团结合作,教书育人。
在教学工作中,重能力、重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为指导思想,务实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我们历史组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组内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下,教研组长团结全组老师,认真学习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刻苦钻研教学理论,积极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我们组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基础上,自身建设不断得以发展和提高,并形成了工作扎实,教风严谨,团结协作,敢于争先,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
二、教研组的工作经验1、“夫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搞好历史教学,必须先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理清教学工作思路。
学年开始之初,我们就首先明确了本学年历史团队的教学理念和工作思路。
首先,重视教研工作。
我们一开始就树立了这样的认识:没有教研的进步,就不可能有成绩的突破。
除了正常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外,我们还特别制定了本团队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规范教研形式。
为落实工作思路的转变,大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学校“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要求,积极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2、重视教学常规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组历来重视教研组常规建设。
期初制定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计划、期中工作自查、教学质量分析、期末工作小结。
形成了自我监控的一套程序,因而我们组的工作富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①备课: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备课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思路与策略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张宗波伦新明郑小华精准把握学情,提高教学质量——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思路与策略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情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学情分析,更要在行为上为提高学情分析的质量而付出应有的努力。
高三教学主要是复习课和讲评课两种课型,如何精准把握学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一、把握方向——我们要到哪里去?明确学科目标和高考考核目标,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明确备考的方向。
研究“考纲”不仅要研究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注意今年与往年的变化,更要研究“考纲”的指导思想。
关注点一:这就提示我们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不能丢;关注点二:不拘泥于教科书,教材不是标准,教材知识不是全部;关注点三: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为大学选拔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关注点四:坚持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以唯物史观为主导下的多元史观为指导。
明确考纲的意图才能在高考备考不至于迷失方向,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研究高考试题。
一是我们教师要研究,研究近几年高考知识点的分布状况,研究高考命题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通过研究高考试题我们就可以按图索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学生要反复做高考试题,特别是近几年的全国甲、乙两卷和海南卷。
一轮复习我们把高考试题按照专题史的顺序编制成册,一个专题复习完紧跟着让学生研做高考题;二轮复习我们依据通史的顺序把高考试题重新编制成册让学生再次揣摩;三轮复习我们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完整的呈献给学生进行限时训练,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每一个高考试题都熟记于心,进入高考考场的学生就会对高考试题不再陌生而是成为“朋友”,二、立足学情——我们现在在哪里?(目前教学和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在哪里)(一)一轮复习中的得与失:1.从知识方面看:(1)基础知识掌握有缺陷,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回答问题时张冠李戴,只会死记硬背不会应用。
(2)知识梳理不到位,没形成知识网络,对主观题大切入点的题知识点把握不好。
(3)知识面拓展不够。
2.从应试方面来看:(1)阅读信息、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较差,知识迁移能力差;(2)读题能力差,无法将情境材料和教材有关知识点密切联系起来。
(3)提炼、概括能力严重不足。
(4)答题技巧问题,理论、材料两张皮。
(5)照搬教材,缺少变通。
(书背的好与得分没有必然联系)3.学生目前的复习现状:(1)很多学生知识比较散,核心不突出,不能从本质上把握体系核心。
(2)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答题方法不够规范,缺乏必要的技巧性。
表现在:审题能力差;概括能力差;语言繁琐或不规范等。
(3)思考问题不深入,浅尝辄止;考试成绩不稳定,应考素质不过硬;文综历史部分题目做不完。
(二)教师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1.课程研究力度仍需加强,教学的深度、针对性和灵活性仍有欠缺。
2.集体备课不能做到每次都全部提前演练,导致会商效率和效果不够理想。
3.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面比较窄,有时仅仅是目标生,精准帮扶落实不到位。
4.课堂讲的太多,留给学会反刍落实的时间太少,有时几乎没有。
三、优化方法——我们怎样到那里?(一)二轮复习的建议:1.立足单科,着眼综合;强化文综意识。
2.基本思路:专题+通史。
建通史:强化时空观念,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理专题:专题设计突出重点、研究精深,宏观与微观结合;主干专题:三大板块十三个专题史学研究专题:史料、史观、史法;热点专题:长效热点与年度热点相结合;联世界:坚持唯物史观,注重中外联系。
3.既要强化高频点的复习,又要适当补充高考常考教材欠缺的知识。
4.强化体系建构(横纵),把握知识核心。
5.分散集中相结合强化研做高考题。
6.关注关心,陪伴学习。
(二)精准定位、提高质量——我们努力的方向。
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体现在教学中精准性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也即要精准的把握学情。
把握学情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课前是备课的基础,方式上:谈,师生对话,如与学生交流,师师对话,如与前任教师、任课教师交流等,问,如采用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认知等,测,采用前测,预测学情,看,观察学生课前学习学案、课后学案完成的情况等。
课中,评价与教学同步,随时根据学情调节教学过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方式上:听,通过师生对话,聆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参与学生的交流,聆听学生对问题的见解等。
看,观察学生“学习学案”的完成情况,学生展示、板书的情况等。
读,读懂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等。
特别是目前在基于学案的学生自主性学习下,更要充分发挥学案的显现化作用,通过学案的分析,精准性把握学情,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和课中都需要教师关注学情的把握,从现状看,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教师还是比较忽视,没有真正体现在教学中。
为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把握学情的策略与方法。
1.分析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新内容之前原有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水平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形成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效。
例如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以推导出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通过努力自己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才能学会;怎样的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
主要的方法利用学案,学生提前预习,教师提前批阅。
2.分析学生的心里需求。
试想,一个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怎么可能主动参与学习?一个不能主动参与的学生,又如何去体验和感受?所以学情分析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这对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认为,教师应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里需求就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它是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分析学生的“可能”进行预测。
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不仅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动提高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尽可能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可能”进行准确全面的预测,同时精心做好应对相关“可能”的预案分析,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做出合理的处置和有效的引导。
4.分析课堂效果。
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
一方面,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为,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完整、鲜活的个体,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
5.分析课后效果。
对学生课后的联系也是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依据,从学生对待练习的热情,可以感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这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附:专题五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考点解析】本专题是高考命题密集区之一,高考考查的比重相当大,列强侵华的影响及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是高考考查的主题内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民主革命的历程、抗日战争等是命题的重点。
本专题的命题将会立足基础,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是链接性考查。
命题多会运用新情境、新材料设计考查问题。
本专题考查将与社会现实热点紧密结合,特别是突出中华民族独立复兴的历程,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
该部分中党对革命的探索、抗战及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成为命题热点,复习时要注意国共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历程、影响及变化的因素和国共关系变化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等。
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政治跌宕起伏,一方面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步步“沉沦”,迈向屈辱的深渊;另一方面中国的仁人志士面对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促进了中国的“觉醒”。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在黑暗中苦苦求索的先进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终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
沉沦、探索和抗争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时代特征。
[线索梳理]近代中国的一百多年,始于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终于独立、民主、自由、统一的新中国的建立。
其间,列强通过不断侵华使中国日益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中国各阶层则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抗争,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而且实现了人民民主,从而形成了近代史上的三条知识主线。
线索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则以灭亡中国为目标,占领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线索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主要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势力。
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后来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其中五四运动是城市工人、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国民革命运动则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最后是抗日战争,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民族各阶层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战。
线索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参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重点、热点问题突破]线索1列强侵华——近代前期让中华民族蒙辱的“四战争”1.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1)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妄图独霸中国。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一国独霸中国;侵华主要国家是日、美;侵华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美国分别独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