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内容摘要: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成上世界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样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其造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对由美国次贷爆发而引起的金融危机做出了分析和总结,以及各方面的深入研讨.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世界货币体系预防攻击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他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
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7%。
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
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
放缓甚至衰退。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21世纪最大的来举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1.美国的消费习惯:原因:收入轨道模式。
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
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
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
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
要消费,只能靠借钱。
2.经济管理思想: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是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引发。
在美国,银行给信誉等级极低的借款人提供吸引人的贷款,通过将此类贷款打包并转售给巨头投资银行等方式转移债务风险,使得风险最终传递给所有金融机构和全球市场。
因而,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量债务违约、市场崩溃、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等问题。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1.贸易受挫金融危机使得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中国的出口贸易也难以幸免。
其次,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国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中国商品的出口市场受到巨大冲击,中国的对外出口呈现下行趋势。
2.外资流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资金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投资人更容易平衡自己的投资组合,从而导致外汇流出。
对此,中国不时利用外汇储备等政策对冲这一风险,以确保资本的稳定流入。
3.股市变动全球金融危机也导致各国股市的大幅波动。
中国的股市同样受到了影响,A股市场的崩溃导致了投资人的恐慌,从而暴露出中国股市高估值的弱点。
4.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财经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虽然中国政府在危机时期扩大了国内需求、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大幅度提高了出口鼓励政策的效率等措施,但是由于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和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进口和消费贡献相对较小,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评估。
三、中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措施1.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为保护国内银行和企业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中,央行通过降低银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引导银行扩大信贷,从而缓解流动性不足,享受受低利率的贷款。
此外,中央银行还利用各种政策工具来支持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稳定。
2.扩大国内需求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国内需求的扩大力度。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及该事件对中国金融体系监管的警示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及该事件对中国金融体系监管的警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
一、金融危机起因那么,这场危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1.宽松的信贷条件和日益膨胀的住房泡沫按揭贷款的提供者要求借款者既要有充足的收入又要有一大笔存款来支付首付。
可是布什在格林斯潘支持下推行令富人受益的减税政策,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极大的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2.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其复杂程度也日益加剧,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这类金融衍生品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它仅仅是将风险进行转移,。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确拥有活跃交易,分散风险的功能,但如果不加监管控制的滥用,它凭借杠杆效应掀起金融波澜的能力便会显现。
一旦危机爆发,金融衍生品的这种杠杆效应以及风险的分散性,必将极大地扩张危机的广度和深度。
3.监管机构的失职与政策的失误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制度原因就在于对金融监管存在缺陷,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次贷及各类衍生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数量没有控制,监管力度的松懈以及对市场潜在金融风险的忽视,都是监管不力的表现。
美国监管机构对市场评级机构监管不严,也导致了评级机构在对次贷相关产品评级时的主观性,在大范围调低次贷相关产品的评级时,极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加深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最终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恐慌。
4.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次贷危机爆发后,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主要评级机构成为最直接的批评对象。
各评级机构被认定过高的提升了次贷产品的评级,并极大地促进了次贷市场的发展,这些评级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发行商,却要求它们对市场投资者负责,这种评级制度上的漏洞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2008年金融危机的启示与警示
2008年金融危机的启示与警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震惊了全球。
银行倒闭、经济衰退、失业率飙升,一时间,全球经济一片混乱。
重重打击下,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开展改革和调整,国际经济秩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而这场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和警示呢?一、市场低迷下的投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大教训就是市场低迷下的投资风险。
危机爆发时,银行和投资机构在房地产和信贷领域大量投资,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但实际上,这些投资的回报率已经超出了其风险所能承受的范围,一旦市场状况发生变化,就会引发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经济低迷期间,我们需要更加谨慎的思考投资策略,保持足够的警惕心态,尤其是在低迷行业中进行投资需谨慎。
二、金融机构的监管2008年金融危机中,我们也看到了金融机构监管的缺失,一些银行和投资机构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进行短线获利,甚至破坏了市场的健康发展秩序。
为此,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监管和约束,严格防范不当行为,确保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企业的战略调整金融危机的出现也给企业带来了警示。
对于企业而言,中国面临市场竞争的形势更加激烈。
企业必须调整战略,谋求持续增长的路径。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注重产品的创新、服务质量的提升、管理的完善等方面。
同时,企业需要优化供应链,持续优化成本和效益,提高回报率。
四、切勿盲目追求利润金融危机也给我们带来了追求利润的警示。
企业不能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来追求自身利润,切勿忽视公益和社会责任。
企业要真正的以人为本,深化社会责任,以贡献社会为己任,按照员工、消费者和社会等多元利益的平衡,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五、强化国际合作金融危机不仅对企业进行了冲击,还对国际经济作出了重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进行全国和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建立协同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应该致力于构建共赢、互利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平衡。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危机引发了许多关于金融市场的讨论,也让人们更加关注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风险管理。
本文将对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简要分析和讨论,以期让读者了解这次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一、危机起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美国次级房贷是指向信用较差的借款人发放的高风险贷款。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住房市场的繁荣和房价的上涨,次级房贷成为了金融机构的主要资产之一。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下滑,导致大量次级房贷无法偿还,金融机构面临了巨大的损失。
次级房贷危机引发了信贷市场的恐慌,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受到了严重损害。
这导致了信贷市场的冻结,银行间的信贷难以获得,金融机构陷入了流动性危机。
许多金融机构由于持有大量的次级房贷资产而陷入了资产负债失衡的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崩溃,形成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二、危机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金融危机导致了信贷市场的紧缩,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融资支持,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
大量企业面临破产,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危机还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许多人因此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
危机对全球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出口大幅下降,导致了全球贸易的大幅萎缩。
由于信贷市场紧缩,许多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导致出口订单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贸易的衰退。
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过度杠杆化、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缺乏监管和监督等。
这些问题暴露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迫使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大量的紧急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经济。
三、危机启示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经济影响和启示两个方面来阐述。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影响表现在我国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外贸订单大幅减少,出口企业面临严重困境。
同时,金融危机也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减少,汇率波动加剧,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巨大压力。
间接影响则表现在全球需求减弱,对我国进口市场造成冲击,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压制。
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松散监管和金融机构的不良行为所致。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我们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需和低端产业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升我国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
金融危机也提醒我们要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盘。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金融危机也给我们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遇。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我国开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朝着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我们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盘;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细谈2008年经济危机
细谈2008年经济危机细谈2008年经济危机一、引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是近代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
该危机由房地产市场泡沫和金融业的不良贷款及其衍生品交易引发,最终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本文旨在探讨2008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和教训。
二、原因分析1.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的原因2.金融业不良贷款及其衍生品交易的原因3.政府宏观调控不当三、影响分析1.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2.全球经济衰退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四、教训1.金融业监管的重要性2.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五、结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是一次教训深刻的事件,各国政府和企业应从中汲取教训,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宏观调控政策、重视企业风险管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摘要:2008年经济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该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其后果波及全球。
该危机引起了对全球经济体系的质疑,加速了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批评浪潮。
2008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房地产繁荣期。
此时,美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通过推出一系列政策来刺激房地产市场。
此举导致了大量贷款的发放,其中包括“次贷”,即高风险的房贷。
这些次贷被捆绑成了各种金融衍生品,被投资者购买并转售。
这些金融衍生品的价值最初很高,但是当次贷违约率增加时,它们的价值迅速下降,许多投资者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
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房价开始下跌,这使得一些借款人无法支付他们的房贷。
这些拖欠贷款的借款人无法继续支付房贷,导致了更多的违约,形成恶性循环。
美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迅速恶化,许多大银行宣布破产或被迫接受联邦政府的援助。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全球股市和货币市场下跌。
这使得其他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陷入了困境,尤其是在欧洲和亚洲。
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场危机很快波及了全球。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一、金融危机的爆发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
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
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
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直接原因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
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
“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年金融危机爆发地原因及其带来地启示一、金融危机地爆发年月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地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地影响逐渐蔓延,月到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以上地事件经常发生;月至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地爆发.年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地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月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月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月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月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提供亿美元紧急贷款;月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地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地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地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地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地强劲势头.二、金融危机产生地原因(一)直接原因第一,过度地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地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地高额利润地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地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地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地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地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地工序之后,金融交易地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地基础价值,大家关心地是它们更高地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地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地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第二,宽松地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地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地消费欲望地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地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地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地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地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地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地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地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地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地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地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地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第三,金融监管地缺失.在上世纪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地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之间地“双重多头”地金融监管模式,学界称之为“伞形监管模式”.随着金融活动地全球化发展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高度混业经营地快速推进,这种监管制度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地监管漏洞.虽然一直有加强监管地呼声,但美国依然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认为市场有其自我纠错机制,在危机爆发前对金融市场秉持着顺其自然地放纵态度.第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地失衡.从世纪年代开始,美国进行大规模地产业结构调整,将大量以制造业为代表地实体经济转移到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仅保留其中地高端高价环节,同时大力在美国本土发展金融等服务业.制造业转移出去地美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消费其他国家地产品和资源.而其他国家卖给美国产品及资源,再用得到地美元现金购买美国地债券等金融资产.于是,美元现金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又通过资本项目流回美国.美元地回流刺激了美国境内以房地产、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为代表地“虚拟资本”地不断膨胀,“虚拟资本地发展一方面满足了资本不断逐利地本性,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由此而带来地虚拟经济活动成倍扩大和虚假繁荣.”美国从生产型社会逐步转变为消费型社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金融危机地爆发也就不可避免.第五,信用制度地缺陷.美国地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化,金融交易地链条越来越长,交易信息扭曲地程度也越来越大,有些衍生产品甚至连金融机构高管都未必理解它地真正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权威地信用评级公司来为投资者或债权人提供决策依据.信用评级是独立地第三方利用其自身地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就各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地信用风险大小所发表地一种专家意见.信用评级机构地客观性和公正性,直接影响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乃至整个信用体系地安全.而美国信用评级公司地收入来自于受评对象,这种利益冲突无法让评级机构做到客观、公正,因此其信用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在次贷危机中,全球许多投资者购买了自己并不了解地、评级公司给予三级这样高评级地金融衍生产品,从而遭受了重大损失.(二)根本原因.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危机本质及根源地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地本质是生产地相对过剩,“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地、对抗性地形式上地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即生产地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地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地需求)来说是过剩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商品经济本身地发展及其内在二重性矛盾地角度,阐释了生产过剩危机发生地可能性.在自给自足地自然经济阶段和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直接地物物交换阶段,不会出现生产过剩问题.而当货币产生,成为商品交换地媒介,充当流通手段职能,使得商品地买和卖在时间、空间上相分离,商品卖出换回货币,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是商品地惊险地跳跃”.商品与货币之间地转化是随机地和不确定地,这样就有了产生生产过剩危机地可能.随着商品流通地进一步发展,货币又有了充当支付手段地职能.商品买卖可以采取赊购赊销地方式进行,债务链条随之形成.一旦有债务人不能如期支付,信用关系就会被破坏,生产过剩地危机就可能发生.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是产生危机地可能,而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危机地产生成为现实.生产相对过剩地危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地基本矛盾,即生产地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地矛盾.而这一矛盾又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地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地无政府状态之间地矛盾.单个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目标,为了在激烈地竞争中取胜,会进行有组织地投资、生产.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地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各企业行为选择地自主性与分散化,市场配置资源又有其自发性和滞后性地弊端,容易导致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二是生产无限扩大地趋势与有支付能力地需求不断缩小地矛盾.资本贪婪地本性决定了对于剩余价值无休止地追逐,这就导致了资本积累规模地螺旋式上升和生产能力地无限扩张.而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越来越为少数垄断寡头所有,形成一种“对抗性地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地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地界限以内变动地最低限度.”所以,“一切真正地危机地最根本地原因,总不外乎群众地贫困和他们地有限地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地绝对地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地界限.”.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地全球金融危机地本质和根源地分析马克思生活在距离我们一百多年以前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目前资本主义早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且面临着经济地金融化、证券化、全球化背景,所以经济危机地表现形式自然不同于以往.从世纪年代开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地这场金融危机,其本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地危机,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美国地次贷危机从表面上来看不是消费不足地问题,而是消费过度地结果,旺盛地需求一直是美国经济增长地主要动力.然而,美国地旺盛消费是由透支未来地消费信贷支撑地,正是有效需求地不足催生了美国地借贷消费,因为这样就可以维持美国经济繁荣地表象.单从美国来看,其国内制造业地现状并不会导致生产过剩危机地出现,但只要我们放眼全球就会发现事情地真相所在.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地进程,以美国为代表地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地发展中国家,逐渐形成了国际大分工和世界经济地大循环.危机前经济地持续增长,是靠美国过度消费、中国等国家过度生产来推动地.“当生产与消费地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同时,美国为了弥补大量地贸易赤字,维持美国经济地运转和高消费水平,就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地特性向全世界借钱,表现为美国发行美元,并开发其他地美元资产,如国债、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等.“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地物质上地发展和世界市场地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地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地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地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地暴力地爆发,即危机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地暴力地爆发,即危机”.可见,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地形成与发展,使原本就存在地生产与消费地矛盾和冲突更加严重,美元地金融运作又让大量地泡沫从美国蔓延到了全球金融体系.最终,生产地国际化、市场地全球化和金融地自由化,使得一国地危机很容易演变成为世界危机.三、金融危机地启示按照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地分析逻辑,这场金融危机是这样发生地:生产地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地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地内生性矛盾,必然导致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地两极分化,这样就会造成劳动者购买力不足,即有支付能力地需求不足,生产地相对过剩产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地资本家不会重复一百多年以前把牛奶白白倒入大海地行为,他们发明了借贷消费及一系列复杂地金融衍生工具.就这样,表面上旺盛地需求维持了危机前世界各国经济地持续增长,延迟了生产过剩危机地爆发.但金融创新等手段也只能在一定时期对经济停滞起到刺激作用,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危机地爆发就是不可避免地.用马克思主义地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场危机发生地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第一,认识到我国也有发生金融危机地可能性.首先,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实行信用货币制度,商品经济地二重性矛盾依然存在.而且我国现阶段实行地并不是单一地公有制经济,而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导致危机地根源仍然存在,只是它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生产地社会性与占有制地私人性地矛盾,在我国当前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生产地社会性与占有制地多样性地矛盾.因此,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有可能会爆发危机.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地背景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是相互连通地,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外部风险地冲击.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经济和社会运行体制.这场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市场不仅会失灵,而且会造成危机.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具有巨大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国家,能把人民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合理、有效地对经济发展实行宏观调控.因此,深化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不应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地模式,一定要结合中国地实际,从广大劳动人民地根本利益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提高居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这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拉动经济发展地“三驾马车”中,我们过多地依赖投资和出口.而当这场危机爆发、外需减少时,我国出口受到巨大挑战,国民经济地发展出现非常被动地局面.这场危机地发生,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纠纷增多,因此对我国而言,外贸依存度过高地问题一定要解决.政府应该把宏观调控着力点放在调整不合理地经济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消费率偏低由很多因素造成,其中最主要地是目前收入分配结构地不合理.所以,首先要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所占比例,增强人民群众地消费能力;其次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人民群众对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地后顾之忧.第四,科学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这场金融危机地爆发使人们关注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地关系问题,二者发展严重失衡地话,危机就不可避免.因此,处理好二者地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地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地优化升级,努力夯实实体经济地基础;另一方面,坚持虚拟经济立足于实体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地实际需要而发展,妥善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地关系,强化金融业地风险意识,创建有效地综合监管模式,构建完善地信用体系,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第五,改革国际政治与经济体制.这场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元主宰一切地世界金融体系地弊端,使得各发达国家关系呈现复杂化地趋势.在危机中,新兴经济体在抵御金融危机蔓延、维持全球经济稳定中地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经过这场金融危机,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国际政治与经济体制地呼声也越来越高.全球政治最引人注目地变化莫过于更具代表性地取代了战后一直垄断世界经济命运地,登上了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未来走向地舞台.为了建立公正、合理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国应该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过必要地斗争和灵活地谈判,改革国际政治与经济体制,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地健康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doc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一、金融危机的爆发2007 年 2 月 13 日,作美国第二大次抵押款公司的美国新世金融公司出2006 年第四季度盈利警,美国次抵押款开始浮出水面。
随后,次危机的影响逐蔓延, 5 月到 6 月,一些西方冲基金破;7 月次致私人股本运失灵;8 月次危机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常生;8 月至 9 月,出全球性信,多国中央行多次向金融市注入巨金,也无法阻止次危机的爆。
2008 年 9 月,美国次危机再度激化,金融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款机构、投行蔓延到保公司、蓄机构和商行。
9 月 7 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 9 月 14 日,美国行收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9 月 15 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破保;9 月 16 日,美国邦系宣布向美国国集 (AIG) 提供 850 美元急款;9 月 25 日,美国邦管机构接管盛互惠行,并将其部分出售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或被政府接管,次危机演成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
更重的是,危机很快展到全球,使得世界增明放,部分主要达国家或地区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急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多国政府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膨力增大,世界易境化,多国就形峻,失人数不断攀升。
至今日,然全球整体呈复,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使国金融体系遭受到重的冲与考,同也逆了世界增的。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直接原因第一,度的金融新。
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信用住房抵押款的券化,而次券化和次券正是足金融家尽可能多的高利的追求。
“两房” 通券化,将到的商行及房公司流性差的款成券在市上售,吸引投行等金融机构来。
投行再利用所的金融工程技,把的券行分割、打包、合并出售。
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条加了,没有人再去关心些金融品真正的基价,大家关心的是它更高的投收益率。
(完整word版)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一、金融危机的爆发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
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
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
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直接原因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
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
“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启示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启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金融体系经受了巨大的压力,但通过政府的有力干预及时化解了危机,这也为中国金融体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及时调整政策。
中国政府在危机发生后,果断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包括大规模投资、财政刺激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也告诉我们,在危机发生时,政府需要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危机的扩大。
第二,重视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
危机爆发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不足之处,监管手段相对简单,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危机发生后,中国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提高了监管部门的协调能力。
这也告诉我们,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必不可少的手段,需要重视并加强监管。
第三,加强金融创新。
危机爆发前,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相对单一的现象,产品创新程度不高。
危机发生后,中国加大了金融创新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扩大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这也告诉我们,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条件,需要持续加强。
第四,加强国际协调。
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协调和合作,才能有效应对。
危机爆发前,国际金融体系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危机发生后,各国通过G20等平台加强了协调和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这也告诉我们,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必要手段。
在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多种挑战,需要总结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
同时,中国也需要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助力全球金融体系稳健发展。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2008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需求下降 美国金融危机对其经济增长前景、消费者信心、利率与 汇率、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均有较大影响。 出口需求下降、全球经济衰退,使得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 出口额的增幅呈下行趋势。如果次贷危机使美国GDP增长下 降1%,考虑到其它国家的因素,中国整体出口将下降3%左 右。 (二)金融风险增加 一是房市销售低迷。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 空房率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的困扰, 一些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的房地产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如果房价下跌幅度过大,抵押品成为购房者的负资产,还可 能出现以“断供”和退房为特点的“中国式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及对我国的影响
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按揭贷款证券化。房地产按揭贷款证券化, 在为美国房地产市场提供源源不断巨额资金的同时, 也衍生出由各类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复杂利益链条, 导致原始的借贷关系模糊不清,责任约束松散,为 危机的产生埋下伏笔。 二、宽松的货币政策。2000年以来美联储实行 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房地产泡沫持续膨胀。 从2004年开始启动的加息周期,大大加重贷款利息 负担,推动房贷违约率上升,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 泡沫破灭。
二是不良资产增加。持有美国次贷债券的中国金融机 构蒙受相应损失,不良资产的比例将明显增加。 三是直接融资困难。由于股指大幅下挫,投资者的信 心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在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难度明显加 大。 (三)通胀压力减轻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减缓,需求下 降,近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价格大幅回落,我 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随之降低,通 胀压力有所减轻。
三、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 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 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 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 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 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 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与启示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与启示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便是这样一次严重的金融风险事件,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和启示也同样令人深思。
影响一:汇率波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终宣布美元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
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使得对出口依赖程度高的中国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人民币贬值会降低海外投资价值,许多外国企业也在中国市场有所减少。
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民币汇率不稳定及时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
人民币走弱的情况下,政府应适时推出经济政策来支持出口企业。
政府应该加强对人民币波动的监管和预测,及时调整政策以应对汇率风险。
影响二:外资流入下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对中国出口企业、海外投资产生了影响,也直接导致了外资流入中国市场的降低。
由于国际市场不稳定,许多外国投资者开始撤资并回流本国市场,这使得中国市场投资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实施“稳外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适时加强对外资的吸引和引导,以更好地保持国际资本市场的稳定。
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外部经济环境的监测和预测,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以应对风险。
影响三: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暴露出了政治风险和信用风险,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运行不稳定。
这一事件使得我们更加认识到了金融市场运行的风险,必须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理和监控,加大对市场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政府可以加强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打造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风险防范的能力和水平。
影响四:金融体系改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全世界对金融体系改革的高度关注。
中国也不例外,我们需要根据国际金融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金融市场的改革和优化。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政府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完善,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影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影响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极为严重,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称之为“金融海啸”。
那么,此次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对我们大学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何谓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此次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
何谓美国的次贷危机?它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大?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
什么是次级按揭贷款?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
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
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它负债较重,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因此,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之为次级按揭贷款。
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方面,通常要支付更高的利率,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以控制金融机构在次级按揭贷款上的还款风险。
这种做法是常规的做法。
但是,由于美国过去7、8年以来新贷款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由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这种常规措施并没有得到普遍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大幅度增加,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转变成现实。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解析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解析【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金融监管不力、投机和泡沫、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足以及全球化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这场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许多金融机构破产和国家经济陷入衰退。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深刻反思,从中吸取了许多教训。
今后,为了防范类似的风险,需要进行改革和加强监管,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全球合作,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对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将指导未来的风险防范工作,努力建立更加稳健和透明的金融体系,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危机。
【关键词】2008年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监管、投机、泡沫、风险管理、全球化、教训、风险防范、金融改革、监管。
1. 引言1.1 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
这场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市场的崩溃,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连锁反应。
在2000年代初期,美国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增长,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
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发放高风险、高收益的次级贷款,导致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
随着房地产市场突然崩溃,大量贷款无法偿还,次贷市场陷入混乱,金融机构面临巨大损失。
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金融危机,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受到重创。
银行破产、股市暴跌、货币贬值等问题相继出现,经济增长遭受严重挫折。
金融危机也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许多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困境。
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复杂多样,其中次贷危机是导火索,金融监管不力、投机和泡沫、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足等因素也共同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对于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而言,这场危机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金融体系的认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1.2 全球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全球各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金融机构面临破产,导致全球金融体系陷入混乱。
论2008年金融危机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论2008年金融危机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引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该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迅速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本文将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 贸易受挫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大量国际订单取消或减少,中国的出口受到重创。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金融危机造成世界各地需求下降,国际贸易额大幅度下滑,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压力。
2. 投资减少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波大规模的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
外国投资者纷纷撤出中国市场,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
此外,国内企业也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投资意愿减弱,导致国内投资规模减少。
3. 就业压力增加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压力,裁员现象频发。
在中国,大量的企业关闭或裁员,就业形势严峻。
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增加,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4. 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冲击。
以前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开始放缓。
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增长速度低于预期。
这一减速对于一个大规模生产型国家来说是不容忽视的,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挑战。
二、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1. 积极的财政政策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稳定就业。
政府还推出了减税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
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2. 稳定金融体系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的弱点和风险,中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努力稳定金融体系。
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008年,美国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延伸到全球,对世界经济造成了致命打击。
美国金融危机提醒我们,市场无法永远稳定,也预示着全球经济将面临质变。
而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中国面临的一些困境。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大原因是次贷危机。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原因逐渐显现出来。
大量商品房建设、各种信贷品种不断推陈出新、金融机构内部的骗局和诱惑、监管失职等等。
伴随美国房价的下跌和次贷违约率的不断攀升,整个市场开始崩盘。
金融机构的破产,银行亏损,影子银行的倒闭,财富的蒸发,股市和房价的下跌,金融危机已经迅速传递到世界各地。
虽然已经10年,但金融危机给我们留下的教训依然存在。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减少了中国对出口的依赖中国一直将出口带动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对出口的依赖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减轻。
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蓄国,中国努力提升了国内消费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调节经济波动的能力。
2、拉低了中国的GDP增速中国的GDP增速自2008年开始有所下降。
这是因为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中国对外贸出口和在境外的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
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大量的刺激政策,以增加投资并缓解影响,进一步推高了通货膨胀。
3、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金融危机的教训引起了中国各大金融机构对风险的重视。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通过进一步完善监管,加强风险管理,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来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金融危机也加强了金融机构的自律意识,吸取了一些不重要的损失。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的启示1、完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监管制度是国家保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而美国在过去的监管中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足。
我们可以通过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寻找我们金融监管制度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监管制度,从而确保我们的金融安全。
浅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浅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内容提要: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了确实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出现大幅震荡并且迅速在第一时间波及到我国,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虽然有限,但是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会产生影响,有可能加剧资产价格膨胀及金融市场大幅波动。
本文注重寻找危机的原因,分析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从而得到启示。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次贷房地产泡沫资产证券化2008年我们经历了不寻常的一年,由美国华尔街始源的次贷危机不断的扩散,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还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使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给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全球经济至今依然未能得到平稳的发展。
这场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似乎出乎意料,但也合乎情理。
为何这场金融风暴会起源于美国?又为何仅仅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会迅速传导至全球引发世界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又是什么?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2007 年4 月, 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由此之后的一年里,危机愈演愈烈不断传导到世界各地,最终引发世界性的金融动荡。
此次危机普遍认为罪魁祸首次贷首当其冲,表面上看是由于次贷证券化及衍生品泡沫的破裂造成的,但是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隐藏于背后。
(一)次贷危机的发生引发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次贷,全称为“次级抵押贷款”,之所以称之为次贷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条件相对较低,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到次级市场上寻求贷款。
次贷由于其要求的信用条件较低,因此风险也比优级贷款要大,因此贷款利率通常也相对较高,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
对于银行来说通常情况次贷并没有特别大的风险,而且在房地产市场兴隆时利润率也比较可观。
但是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自有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
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即使贷款人违约无法按期偿还贷款,银行也可以通过收回抵押的房屋将其拍卖来获得应收的本金和利息;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必然有一部分次级贷款人无法按期还款,随着利率的上升,通常也会造成大宗物品价格的下跌,房产也不例外,此时银行要想继续通过拍卖抵押房产方式收回次贷会变的逐渐艰难,而其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无人接手房产,银行坏账将会激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内容摘要: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成上世界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样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其造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对由美国次贷爆发而引起的金融危机做出了分析和总结,以及各方面的深入研讨.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世界货币体系预防攻击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他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
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7%。
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
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
放缓甚至衰退。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21世纪最大的来举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1.美国的消费习惯:原因:收入轨道模式。
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
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
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
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
要消费,只能靠借钱。
2.经济管理思想: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
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
二、国际经济失衡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
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
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
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
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
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
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
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
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三、货币体系扭曲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
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
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
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
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 。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
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
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
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
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对策和启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
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2009年1月16日,联合国在北京发布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幅将达到极低的1%,比2008年的2.5%以及过去四年的3.5%-4%之间的全球增长率大幅降低。
如果,出现悲观的情况,将会下降0.4%。
其中发达国家最可能的情况是会下降0.5%左右,如果出现更悲观情况,则会下降更大到-1.5%。
但是,全球经济增长中仍存在亮点,即中国有望保持8%的速度增长,这将给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一半的力量。
而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为9.1%左右,为全球增长贡献了22%。
联合国报告预测,2009年包括德国经济在内的欧盟经济增速,最可能的情况为-0.7%。
美国为下降1%,日本为下降0.3%。
报告的参与撰写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指出,即使中国2009年经济情况不乐观,仍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在增加,“一增(中国)一减(美日德)很明显能看出问题。
”报告指出,如果全球经济紧缩加剧,信心无法恢复,发达国家将在2009年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鉴于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更悲观的结果是完全可能的”。
该报告建议,世界各国可以采取类似中国的大规模财政政策刺激措施,这方面各国之间应该做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实现汇率基本稳定。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9年元月14日发表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说,随着金融危机继续向美国经济基本面扩散,美国经济在去年11月下旬至今年1月上旬这段时间里继续恶化。
报告说,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几乎所有地区的经济活动都变得更加疲软,假期商品零售减少,汽车销售显著下降;各地关于服务业的反馈信息总体上是负面的;大多数地区的制造业活动也在收缩;几乎所有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都在恶化,多数地区贷款仍在减少或保持在低水平;劳动力市场疲软,许多地区工资出现下降。
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发展为全面经济危机。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
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1﹑黄晓龙, 《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 金融研究,2007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研究,19993﹑夏斌,陈道富,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济研究20064﹑陈炳才,《对国际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的重新认识》,金融研究,20075﹑郭清马,《开放条件下投机攻击的策略分析》,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