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的“蓄水池”

合集下载

浅析《纯粹理性批判》

浅析《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 (知识论)
。。。卧槽。。。
培根 (唯理论)
笛卡尔 (经验论)
根哥的唯理论的命题可以称之为先天判断,笛哥 的经验论的命题则名之为综合判断,那我的命题 就叫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 (知识论)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B都被你装完了
笛卡尔 (经验论)
经过这次世纪对话,康校长终于弄明白了这几件事:
(1)我究竟能知道什么?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人在认识之前必须考察认识限度。人 的认识一旦超出限度,就会导致谬误。无限整体是不可知 的,事物自身是不可知的。我能知道的只能是有限的领域, 即经验范围内的知识。 (2)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错的。 (3)只有我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对的。 我的这种判断所提供的知识既具有普遍性,又能增加新知 识。 先天因素只提供认识形式,后天经验则只提供认识的内容。 经验只能提供感觉材料,而不能形成知识;感觉材料本身 是杂乱的,要形成知识,还须经过先天认识形式的整理, 经过这一过程,感觉材料被整理进一定的结构和框架中, 才成为知识。
康德生平概述(4)


康德并非只教哲学,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 伦理、自然神学、数学、物理、力学、美学、地理、生物、 教育学、自然法、火器、筑城学等学科,足证他学富五车, 在《纯粹理性批判》赢得整个世界之前,康德是个业余哲学 青年。 康德上课,从不迟到、缺席,从不照本宣科。从未出过国的 康德讲课趣闻逸事不断,间杂异国风土人情,经常把学生讲 得当堂落泪。康德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资质中 平的学生能听懂为标准。他常说:“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 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康德的书教的很不错,很受学生欢迎,当时的欧洲,教授工 资形同虚设,主要收入是学生的听课费,康老师光靠讲课就 买得起楼,雇得起仆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简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简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简述袁鸿杰.期末思考形而上学问题是西方哲学史的一种传统。

在康德之前哲学已经经历了漫长形而上学的历史,康德指的形而上学就是关于世界本原,世界最高目的等的学说,具体说来就是自由、灵魂不死、上帝存有。

在形而上学的论争中,唯理论和经验论共同构成了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是西方现代精神的精华。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源泉,一切知识只能从经验获得,并能在经验中得到证明。

关于认识来源问题上的根本分歧造成了唯理论和经验论,虽然双方各自有理有据,但是它们的局限性也随着理论本身的发展逐渐暴露了:唯理论走向了独断论,独断地认为他们掌握了世界的终极真理;经验论则发展成为怀疑论,怀疑一切知识的可靠性,世界也不过是一场梦魇。

形而上学引发了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却又无法给出答案,使得它自身逐渐走向了尴尬的命运。

康德想要结束过久的纷争,他说,理性陷入困境是因为运用经验性原理向最高原理晋升时发现自己的无能,而求助于超验原理,却跌入黑暗和矛盾之中,知道有根本性的错误却又找不出来。

于是康德希望做一个一劳永逸的尝试,结束一切纷争,找到那根本的错误,所以《纯粹理性批判》这部书才诞生了。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尝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接合起来,并以此反对大卫·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

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的“蓄水池”47页PPT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的“蓄水池”47页PPT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
的“蓄水池”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黑格尔“道德—伦理”哲学批判的批判

黑格尔“道德—伦理”哲学批判的批判
【 关键 词 】 黑格 尔 道 德 一 伦 理 批 . 3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0 . 7 3 2 6( 2 0 1 7 )0 4 . 0 0 1 5 . 0 6
进行 黑格 尔哲学 研究 ,其 “ 道 德一 伦理 ”思想一 直是 学术界关 注 的焦点 ,也是走 进黑格 尔伦理 道德


黑格 尔 “ 道 德一 伦 理”哲 学思 想的批 判性建 构
黑格 尔 的 “ 道德一 伦理 ”哲 学思想 体 系的建 构 ,主要建基 在对康 德 、费希特 、亚 当 ・ 斯密 、弗格 森 等 人 的伦 理道 德哲 学 的反 思与批 判 的基地之 上 。当 以 “ 美与 和谐 ”为主要特 征 的古 希腊 政治伦 理随着 城 邦 的解体 永远 尘封 于历史 而 “ 往 者不 可追 ”时 ,如何走 出 中世 纪 的精 神伦理 结构 ,为人类 更好 地合乎 理 性 地追求 道德 ,过 上伦理 生活 ,提供 具有现 代性 意味 的哲学思 考 ,是 黑格 尔那一 时代 的哲学 家所面 临的
引入 技 术 化 轨 道 。在 这 样 的 背 景 下 , 坚持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立 场 , 对 黑格 尔 “ 道 德 一 伦 理 ”哲 学进 行批 判 的批 判 ,
有助 于今 天重新认 识和激发释放 黑格 尔 “ 道德一伦 理”哲学的现代价值 ,更好地在 “ 道德一 伦理”建设 中坚 持个体 、社会和 国家 “ 三位 一体 ”的有效路径 。
任 意 性 、偶然 性 ,是一种 没有 确定性 的道德 学说 ,其最 大 的理论 缺陷在 于没 有对 “ 道德 ”和 “ 伦理 ”进
行有效 区分 。二是把 伦理 道德放 在整个 人类 精神 的发展 史 中进行 考察 。在黑 格尔看 来 ,康德 、费 希特 等 道 德启 蒙思 想仍 是一 种 主观 的道德 性 ,对 此 ,黑格 尔 “ 不像 ( 康 德 和费希 特那 样 )通 过诉 诸个 体道 德 生 活 的内在 冲突来 回应 ,也 ( 不像 马克 思那 样 )向外 诉诸 社会 革命 来 回应 ,想要 通 过理性 使 我们 同世 界 达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摘要很多古代哲学思想都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所以现代社会要以史为鉴,用古代哲学思考现代社会,吸取以前哲学派别的经验教训,现代哲学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了解、研究了古代哲学,就能明白现代哲学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预测哲学怎么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对于开阔人们的视野,思维方式及看问题的视角都有重要的意义。

而康德在后世的影响非常广泛。

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

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

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前言“有两件事情我愈加反省便愈以新而不断增加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的心灵,这两件事情便是:在我们上面的充满星辉的天空以及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是1880年在重修康德墓时,将这段《实践理性批判》的结束语刻在墓碑上。

在哲学史上,康德以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闻名于世界,是近三百年来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其实,作品是作家人格和精神的体现,也是构成人生的重要部分。

尤其对康德这位留下这么多不朽作品的哲学家而言,想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哲学对社会的现代意义,就得深入了解他的主要著作。

康德是18世纪末德国古典哲学家,他所建立的哲学体系,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

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而且至今不朽。

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康德哲学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

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

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康德一生未离开小镇议论文

康德一生未离开小镇议论文

康德一生未离开小镇议论文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之一,哥尼斯贝格大学哲学教授。

有人把康德比作西方哲学史上的“蓄水池”,“前两千年的水都流进了这个池中,后来的水又都是从这个池中流出去的。

”康德终生未离开葛底斯堡小镇,终身未娶,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如果当地居民,谁家的表走得不准了,那么需要做的只是蹲点到康德家门口调时间,因为每天下午4点康德会准时出门散步,其准确度相当于今天新闻联播前的××表为您报时。

康德对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攫取欲,以至于他瞧不起那些在他眼中无知的人。

但卢梭却改变了他的这种自负和偏执,使他意识到如果不能用自己的思辨为人类做些什么,那么自己也根本比不上那些用双手劳作的人们。

他四点准时散步的规律行为直到卢梭《爱弥儿》出版,作为卢梭超级粉丝的康德,对《爱弥儿》爱不释手,以至于忘记散步。

那天下午4点,教堂的钟敲响一如往常,可康德还未现身,柯尼斯堡镇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为教堂的钟竟然坏掉了!行万里路的目的是开阔眼界,然而康徳有着开阔的心胸,不局限于一时一事一地,也不局限于自己的偏好,愿意广泛地接受知识,所以,他终身没有离开小镇。

但是,康德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他几乎全都通过阅读和思考,也有与友人的书信交流。

当然,如果没有勤奋思索与敏锐的洞察力,读书也未必能使人获得智慧。

《康德传》的作者曼弗雷德·库恩,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以研究康德而成名。

之前的康德传纪都只是把他视为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

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打破了这一思维定势,打开了普通人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康德一生的成就证明,读万卷书是一种让人达到某种高度的工具,让人们想去别处的需要都消失。

关于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三篇】

关于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三篇】

关于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三篇】纯粹理性批判篇1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的一生主要写作了三部批判哲学著作,而《纯粹理性批判》则是奠基之作。

《纯粹理性批判》不仅奠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调,而且奠定了康德的不可替代的哲学地位,令康德成为名副其实的古典哲学开创人。

康德写作《纯粹理性批判》的背景是作为哲学主体地位的形而上学名存实亡,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者各执一端,难以为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理性主义衰落,危机四伏,自由在中世纪的宗教禁锢下逐步失落,仍未完全释放。

因而,在此背景之下,摆在康德面前的任务就可想而知了,他不但要为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提供一个认识论的基础,还要为以自由为前提的道德伦理开辟一片天地。

所以《纯粹理性批判》应运而生。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首先独辟蹊径地进行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翻转了认识对象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哲学中,一直以来,认为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康德则认为并非知识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康德认同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但同时也认为人的心灵有一套自己的认识形式和结构,因为单纯的感觉经验不能解决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普遍必然性只能来源于先天的认识形式,而不可能是后天的感觉经验。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区分为三个环节:感性,知性,理性。

因而《纯粹理性批判》也就分为三个部分,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先验辩证论。

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提出空间和时间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式,而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

为了证明空间与时间是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康德进行了形而上学的阐明和先验的阐明,最终得到了空间和时间是我们感知事物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感知的结果,空间与时间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式,而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人类理性只有一种直观形式,物自体不可知。

在先验分析论中,康德提出了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对于知识而言,仅仅有感性直观形式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性的参与才能构成知识。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有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有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有感黑格尔曾说:“密涅瓦的猫头鹰,要等到黄昏到来才会起飞。

”当康德出现时,人类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

他面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独断论和怀疑论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同时,他也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河,为后来哲学专业研究的科学和人文角度的研究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因此,他被誉为哲学的蓄水池,是在夜幕降临时开始工作的庞大蓄水池,用一生的研究成果震撼了人类。

康德哲学的产生有三个层面的背景。

首先是政治背景,即法国大革命。

康德的“批判”在理论上与法国大革命相呼应,虽然他对法国大革命有所保留,但他的哲学倡导了批判精神。

其次是科学背景,16 世纪的自然和人文科学革命带来了一系列具有哲学意义的新世界解释。

牛顿以数学和实验的科学方法影响了康德,促使他在分析问题时将经验分解为各个部分,逐一考察。

伽利略对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探讨则启发康德选择“在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上进行”。

在人文学科方面,卢梭的作用类似于牛顿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最后是哲学背景,理性与经验两派之间的争论(康德更重视其中的独断论和怀疑论)。

独断论发展到尽头成为理性主义,而经验主义在休谟那里也走到了尽头,他提出的怀疑论唤醒了康德,使一切自然科学都受到了动摇。

因此,如何重建形而上学成为了理性派传人康德需要解决的问题。

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以往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观点,不再以地球为中心,而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同样,在认识论方面,康德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知识”“自我”三者关系的认识。

以往的认识论是一种“反映论”,认为知识是世界在自我这里的映射,真理在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然而,康德则倒过来思考,认为知识是自我的产物,世界只是现象,真理是知识与现象的相符。

在他之前,哲学家们认识世界都是从外在世界入手,而康德则发现人类的理性有自身的局限,在认识外在世界之前,必须首先研究自己认识世界的工具(理性本身)。

因此,可以将康德的认识论与哥白尼革命相提并论,这都是对认识世界的方向性转变,康德哲学也被称为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绕不过的康德哲学

绕不过的康德哲学

活相 比, 康德在 内心精神生活的成就是惊人的 ,他 的头脑里涌现出许许 多多震撼人心 的思想 , “ 这些思
想不断巩固和加强 , 同另外一些思想进行殊死 的搏斗 , 中有 的遭到毁灭 , 的在斗争中升华。他的思 其 有 想在世界各个角落漫游 , 希求超脱尘世的束缚 , 图洞察浩渺 的宇宙。他的思想钻进人类灵魂 的深处 , 试 力求认识 自身。他的思想 紧张而激越” _l 。J _ 康德决不仅仅是德国和欧洲的哲学家 , 而且也是全世界人类的哲学家 , 以他对人类总体的根本性 他
维普资讯
20 0 6年 5月
第 3 卷 第3 O 期
安徽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 科学版 ) Ju a o n u U i rt P ispya dSca S i cs o r l f h i nv sy( hl oh n oil c ne ) n A ei o e
Ma 0 6 v2 0 、o. O N . v 13 o 3
绕不过 的康德哲学
张 能 为
( 安徽 大学 哲学 系 , 安徽 合肥 2 0 3 ) 30 9

要: 能否绕过康德 , 意味着能否绕过人的 问题 , 人是 什 么? 是康德 全部哲 学思 想的最 高问题 。 “ ”
作为人 类哲学思想的“ 蓄水池” 康德 不仅 以其批 判 哲学 实现 了对传 统哲 学的根本 变革 , , 而且 以其 新 哲 学理念 深刻影响 了现 当代 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康德哲 学以其新 理念 和超越性 、 情味 品格 焕发 出强 人 大的时空穿透力与持 存性魅力。康德 问题的重新读解不断回响在现代视域 的哲 学拓展之 中。 关键词 : 康德哲学 ; 变革 ; 超越性 ; 情味 人 中图分类号 : 5 6 3 B 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5 1 ( 06 0 0 0 —0 10 — 09 20 ) 3— 0 1 7

康德对马克思的影响 康德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康德对马克思的影响 康德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康德对马克思的影响康德对现代哲学的影响将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进行对比,通过考察发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康德哲学影响的痕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源自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的批判和改造。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对现代哲学的影响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对现代哲学的影响篇一从实践概念看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摘要:将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进行对比,通过考察发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康德哲学影响的痕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源自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的批判和改造。

在当代语境下,重新考察康德的实践理性,对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理论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旁证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康德;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04-0078-02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伟大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因其晦涩、体系庞大而让人难以领会。

日本哲学家安倍能曾经这样形容:康德哲学是一个蓄水池,以往的传统哲学都流向康德,而以后的现代哲学又从康德哲学流出。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长期以来,传统观点认为康德哲学属于唯心主义体系,其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不大,其实,马克思的实践、主观能动性、自由、社会生产关系和人的价值思想均受康德哲学影响,为了说明“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1]7,本文拟从实践概念入手,考察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一、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的实践观康德实践理性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内涵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立者,他提出的关于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先验哲学,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我国现代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宗教学家韦卓民先生对康德的评价远远超过了黑格尔。

长期以来,学界在讨论马克思理论来源这一问题时,总是将问题的焦点放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身上,强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多于康德哲学。

【西方哲学】康德

【西方哲学】康德

形而上学的重塑者——康德一: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的学术背景在前批判时期的康德,还在独断论迷梦中,探索真理,这是基于作为欧洲大陆的学者,他受唯理论哲学影响很大,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争,也是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主要矛盾,以下是对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简略对比:1.方法论的不同大陆派唯理论哲学采用理性演绎的方法,能在一个针尖式的逻辑原则上演绎出一个巨大的倒金字塔体系,这个体系稍微有一点缺陷,马上就会坍塌瓦解;相反,英国派经验论哲学主要采用科学归纳的方法,他们根据大量事实的广泛观察,小心得出一个一个比较有限的结论,因此这个体系相对来说是平衡稳定的,即使什么地方出现了裂口,也不至于全盘遭殃。

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引起其他方面的不同。

2.形而上学观的不同大陆派哲学的讨论本质上都是形而上学的讨论,甚至包括斯宾洛莎的泛神论;而英国派哲学的形而上色彩却是逐渐减弱以至于消失的,洛克的哲学并没有充分发展,还保留着形而上学,但是到了休谟,则完全否定了形而上学,他认为形而上学发现不了任何东西。

3.伦理学的不同英国派哲学认为快乐就是善,而大陆派哲学则蔑视快乐,认为自己有着更为崇高的伦理体系。

但是,认为幸福是人生目的的人,往往是比较仁慈的,而提出其他目的的人,不知不觉地常常受残忍和权力欲的支配。

4.政治学的不同英国派哲学从经验主义的原则出发,都信仰改革,然而是一种逐步的改革,他们在政治上如同在哲学上一样,都带着试探和尝试的精神,不迷信和盲从,他们崇拜财产,反对战争;而大陆派哲学却认为自己能“全部识透这可悲的事态格局”,更愿意将整个局势打碎进行重1新塑造,即战争和革命。

英国派哲学开明的自私自利并不是最崇高的动机,但是那些贬斥他们的人(大陆派哲学家)却常常有意无意地换上一些比它坏得多的动机,如憎恨、嫉妒、权利欲等等。

康德对两派哲学都不满,认为经验论最终必定走向怀疑论;唯理论也必定走向独断论。

二者均不能产生现代科学,最终提出了他的先验主义哲学,将经验和本体论划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前者在先验主义的指导下可以认识,故尔产生了现代科学;而先验理念的领域是不可知的,只能靠信仰去解决。

康德的批判哲学特征

康德的批判哲学特征

康德的批判哲学特征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其贡献在于倡导并实践批判的精神,然而康德的批判是不彻底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特征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批判哲学特征篇一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摘要]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康德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深刻影响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

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其贡献在于倡导并实践批判的精神,然而康德的批判是不彻底的。

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高扬“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精神,“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由康德所奠定的那种高瞻远瞩的理性批判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珍惜和深思的。

[关键词]康德;批判哲学;批判精神[作者简介]赵青,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开封475001[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06-0079-03一、引言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而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2000多年哲学发展的总汇,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哲学发展的最高峰。

所以有人把康德哲学比作西方哲学史上的“蓄水池”。

在德国,第一次使用批判一词的人是康德。

康德所说的批判不是形容词意义上的批判,而是名词意义上的批判,他通常把批判和先验作为等同意义上的名词来使用。

康德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既超越于唯理论又超越于经验论的新的哲学概念,这就是所谓的批判哲学,如何使康德哲学成为现当代西方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有益成分,使之在人类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体现出应有的文化精神价值,这是研究哲学的人都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影响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的康德哲学,康德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被称为批判哲学,是因为他推翻了18世纪末流行于德国和欧洲各国的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发动一场资产阶级的哲学革命,创立德国古典哲学。

从实践概念看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从实践概念看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从实践概念看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作者:胡纯华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2期摘要:将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进行对比,通过考察发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康德哲学影响的痕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源自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的批判和改造。

在当代语境下,重新考察康德的实践理性,对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理论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旁证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康德;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078-02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伟大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因其晦涩、体系庞大而让人难以领会。

日本哲学家安倍能曾经这样形容:康德哲学是一个蓄水池,以往的传统哲学都流向康德,而以后的现代哲学又从康德哲学流出。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长期以来,传统观点认为康德哲学属于唯心主义体系,其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不大,其实,马克思的实践、主观能动性、自由、社会生产关系和人的价值思想均受康德哲学影响,为了说明“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1]7,本文拟从实践概念入手,考察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一、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的实践观(一)康德实践理性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内涵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立者,他提出的关于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先验哲学,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我国现代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宗教学家韦卓民先生对康德的评价远远超过了黑格尔。

长期以来,学界在讨论马克思理论来源这一问题时,总是将问题的焦点放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身上,强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多于康德哲学。

传统哲学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德国古典哲学;二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三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当大家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身上时,忽视了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论述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

论述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

论述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

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这两部著作。

三部著作的相继间世,成为康德批判哲学体系诞生的真正标志。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

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康德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

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

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

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而理性则是天赋的。

人类通过理性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理性就无法感知世界。

因此理性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但人类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

价值问题:康德的人学思辨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

价值问题:康德的人学思辨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

随 着人 的 不 断发 现 、 确证 、 建 构 与 批 判 阐释 得 以 澄 明 。 人 的 “ 生 命 一 生 存 一 生 活” 是 价 值 问 题 旋 转 的 枢 纽 。人 是 有 生命 的 , 生命 的 生存 活 动是 一 种 社 会 性 的 历 史 活动 。在 此 活 动 中 , 人 不 断创 造 、 确 证 并 追 问 着 自身存 在 的 意 义— —
第 6期
张波 : 价 值问题 : 康 德 的 人 学 思 辨 与 马 克 思 的 社 会 批 判
1 2 5
样 的哲学 有助 于人 类 社会 的利益 : “ 一 个 哲学 家 的 生
然的奴隶 。康德则通过理 性批判辨证 地将“ 必然与 自 由” 统一起来 。康 德 曾经相 信使人真 正享有尊 严 的是 探求并获得 知 识 , 由此他 轻视 无 知 的群众 。“ 卢 梭 纠
部 头 著作 更 重要也 更 难懂 ” _ l 1 ] 6 。


价 值 问题 与康 德 的 哲 学
人 类 学 思 辨
物, 由此接受科 学 的养料 , 但理解 的范 围是狭 窄 的 ; 人
是 社会 的动 物 , 但 不 能总 有有 趣 的交 游 ; 人是 喜 欢 自 由活动 的 , 但 又 必须 从 事某 种 职业 和事 务 。因此 , 人 性 是丰 富的 , 生活也应 丰富多彩 。作 为知识 的“ 是” 与
第 1 3 卷第 6 期 2 0 1 3年 1 1 月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we s t A& F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1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的“蓄水池”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的“蓄水池”

(一)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 1、理论理性的法则 • 知性为自然立法,知性决定着自然的规律,理论 理性便成为了必然的领域。 一方面知性范畴是先 天的认识形式,另一方面人类理性是只能提供知 识的形式而不可能由其自身产生知识的内容,因 此当我们作为一种自然存在,被当做知识的对象 时,我们也必须服从这一法则,并受到感性的限 制。所以人是不自由的。
• 3、结论:“温和的怀疑论” • 我们虽然不知道我们的只是究竟是来源于 外部事物还是主管的心灵,或者是上帝,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实践。 • 只要我们彻底放弃形而上学,把思考的对 象集中在经验上,寻求将观念构成为知识 的心理规则 法国思想家卢梭通过《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社会契约论》等著作将自然与文明,科学与道 德对立起来,揭示了近代欧洲启蒙运动的这一内 在矛盾。 • 近代哲学家们所倡导的理性主要是一种“科学理 性“,这就使哲学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形成了一 种机械决定论的自然观。
(三)先验辩证论
• 1、理性的先天形式 • 理性的先天形式是“理念”,它的作用是“调整性” 的:它与经验无关而只与知识相关,其作用只是引导 知识进一步完善,将知识调整为体系,理念就是理性 调知识的工具。 • 理性有三种理念:灵魂、宇宙和上帝。他们分别代表 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世界全体的统一性(只是某种 “理想的统一性”而不是“现实的统一性”) • 这些理念与物自体一样都属于不可知的领域,不是知 识的对象,因此将这些理念视为对象的形而上学是不 可能成立的。
然而由于当时的德国还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意识形态相对独立加上欧洲文化的长期影响使得德国在文化上卓有建树并且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走在了文化领域的最前拿破仑席卷欧洲及其兵败滑铁卢二德国古典哲学当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登上哲学舞台时正是哲学内部的矛盾空前激化形而上学名存实亡的时候

康德哲学如同一个蓄水池,一切之前的水向它注入,一切之后的水从它流出

康德哲学如同一个蓄水池,一切之前的水向它注入,一切之后的水从它流出

康德哲学如同一个蓄水池,一切之前的水向它注入,一切之后的水从它流出▲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康德哲学如同一个蓄水池,一切之前的水向它注入,一切之后的水从它流出”。

——日本安倍能成“在哲学的道路上,任何思想家都必须经过一座桥,这座桥就是康德”。

——俄罗斯戈洛索夫克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仍旧健康地活到79岁,78岁时仍然笔耕不辍。

康德的生活是简单的,但他的世界是丰富的。

79岁,在康德生活的年代已经是一个常人不可企及的长寿之数。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很少生病,79岁高龄,没有老年痴呆,没有帕金森,一生淡泊名利。

他追逐学术上的成就,每天忘我的工作,对自我意识的觉察和修炼如百丈竿头,善于平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此来保持身体与外界的平衡。

人类追求的健康,不正是康德所做的那样,保持精神、身体与外部世界的平衡吗?1每天都要漫步哲学家小道每天下午三点半康德都要去散步,他沿着同样的一条路走了一辈子,走出了一条“哲学家小道”。

周围的居民都依据康德的散步时间来对表。

在康德极为简单刻板的生活中,他建立了自己的保持健康的理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养生学。

2不将健康托付给药物康德曾经有一个短暂的时期内胃不舒服,于是他在医生朋友的建议下服用金鸡纳树皮。

康德认为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药物,他坚持“把健康防护托付给自然素质,只有当自然素质支持失效时,才求助于人工药物”。

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康德看待自然的某种方式。

就像是中国的养生观念,首先应该是自然的,非药物的,其次才是人工的,药物的,相信自然界的能量留给了我们克服问题的解决方法。

3哲学家的睡眠“不能在确定的和习惯的时间睡觉,或者不能保持清醒,这都属于病感”。

他在给学生Kiesewetter的信中,建议他应该这样平衡自己的阅读、研究和睡眠:“在感到无法入睡而烦躁不安时,我便马上采用我那斯多亚主义的手段,把我的念头努力固定在某个由我选择的无关紧要的客体上,不管他是什么(例如,固定在西塞罗的名字上,它包含着许多附带的表象),从而把注意力从那种感受引开;这样各种感受就会很快迟钝,而睡意就会压倒它。

“拯救现象法”:康德先验哲学实践活动的另一种方法论因素

“拯救现象法”:康德先验哲学实践活动的另一种方法论因素

“拯救现象法”:康德先验哲学实践活动的另一种方法论因素作者:孙亚杰陈治国来源:《求是学刊》2020年第02期关键词:先验哲学;批判方法;拯救现象法;理性按照日本学者安培能成的“蓄水池”比喻,康德之前的哲学都流入了这一水池,康德之后的哲学也多是从这里流出。

①如果这一比喻确实站得住脚,那么前康德哲学家的思想洞见或理性活动成果就应该以某种方式汇聚在其里程碑性的哲学探究中。

然而,康德一方面明确声称,“由于哲学家们甚至在阐发其科学的理念时还有所欠缺,对这门科学的研究就不可能有确定的目的和正确无误的准绳”;②另一方面明确把自己的核心哲学方法称作批判的方法,③这种批判方法是理性的自我批判、自我审查和规定,是对理性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诸结构,理性的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等问题的一种系统性认识和先验性探究,而历史上的哲学家或同时代人对此方法了无所知和运用。

因此,他们的挫败以及康德本人的可能成功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惟有批判的道路尚无人行走。

如果读者乐意并且有耐心与我一起走这条道路,他现在就可以做出判断,是否——这随他的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这条小路变成康庄大道,许多个世纪未能成就的事业也许在本世纪终结之前就可以达到,也就是说,使人类理性在其求知欲任何时候都致力从事但迄今一无所成的事情上得到完全的满足。

”①康德学界许多研究者和评论家对于《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方法论述,或者认为是“极其散漫”而可有可无;②或者认为是“一系列仓促重置的产品,这最终产品包含着一种令人惊讶的古怪”;③或者认为是“极端形式化”,是在先验要素论所展开的纯粹理性批判基础上“抽引出来的”;④或者讨论先验方法论之际,着重于纯粹理性的“戒律”和“法规”而甚少关注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和“历史”,⑤可是后两者恰恰关涉康德对哲学、哲学方法以及哲学活动历史的基本态度与见解。

有鉴于此,为了回应上述困惑,我们尝试围绕康德先验哲学中的方法问题,尤其是先验哲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运作方式问题,以《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等著述为范围,展开一些初步探索。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的“蓄水池”47页PPT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的“蓄水池”47页PPT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 的“蓄水池”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理性与自由的冲突
LOGO
• 法国思想家卢梭通过《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著作 将自然与文明,科学与道德对立起来,揭示了近代欧洲启蒙运动的这 一内在矛盾。 • 近代哲学家们所倡导的理性主要是一种“科学理性“,这就使哲学在 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机械决定论的自然观。 • 将科学方法推广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他们相信包括自然、社会在 内的外在世界,甚至人类自身都服从于自然的因果律,因此所有的事 物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说明。 • 然而,由此推论,人就和自然万物毫无区别,人不仅失去了自由、尊 严和价值,而且沦落为服从自然的因果律的机器。

(二)先验分析论
LOGO
• 3、“知性为自然立法” • “自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一切可能经验的表象的总和,这个表 象的领域构成了“现象界”。 • 康德一方面科学知识的对象确定为现象从而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性, 另一方面把认识限制在了现象之内,主张知性范畴,只能在经验上使 用而不能超验的用于物自体上。 • 至此,康德就证明了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也证明 了以往知识类型的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
• (一)时代背景 • 16世纪的德国,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政治和经济十分落后。然 而由于当时的德国还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意识形态相对独立,加上 欧洲文化的长期影响,使得德国在文化上卓有建树,并且在18世纪末 和19世纪初走在了文化领域的最前列。 • “我之所以得天独厚,是因为我出生在世界大事纷至沓来、方兴未艾 的年代。”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 德 • 1776年北美独立战争 • 1789年法国大革命 • 拿破仑席卷欧洲及其兵败滑铁卢

(一)先验感性论
LOGO
•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但是如果没有接受感觉经验 并对之进行综合统一的认识形式,知识也是不可能的。 • 因此主体的感性直观能力有两个方面: • 一是经验直观,后天的质料。 • 一是先验直观,先天的形式。 • 康德认为,空间与时间是感性直观的形式。 • 通过空间外部事物的经验被给予我们,这是外直观的形式。 • 通过时间内心的意识活动被我们所经验,这是内直观的形式。 • 我们人类只有一种直观形式,这就是感性直观形式——空间与时间, 而不具有理智直观。 • 关于空间和时间的证明。

(三)哥白尼式的革命
LOGO
• 2、哥白尼式的革命 • (1) “地心说”:只是必须符合对象才能成为真实可靠的知识,否 则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 (2)“日心说”:把知识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让对象符合 知识(即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为知 识提供对这些材料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 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 • (3)革命的意义: • 一方面通过主体的先天的认识形式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 另一方面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

(三)康德简介
•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 著名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出 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1740年进入 大学学习哲学,毕业后曾做家庭教师, 1755年获得博士学位并任哥尼斯堡大学 讲师,1770年被聘为教授,1786年起任 该校校长,1797年离开大学讲坛。1804 年病逝。 他终生未婚,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有规律 的生活。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和《批判力批判》涉及 到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真、善、 美,而他本人也是哲学家的典范。

四、实践理性批判
• • • •
LOGO
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两种功能: 一是认识功能,理论理性——自然法则。 二是意志功能,实践理性——道德法则。 在近代哲学中,康德是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第一人,不过他的实践 还只限于伦理学的范围。 • 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表明,虽然我们不可能认识自由,但是可以思 维自由而不陷入矛盾。既然自由是可能的,那么以自由为前提和基础 的伦理学或道德学说就是可能的。 • 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在康德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 从理论理性过渡到实践理性的惟一可能的途径。

(三)哥白尼式的革命
LOGO
• 1、康德眼中的形而上学 • 康德认为,对人类精神来说,形而上学是远比科学更重要的东西。 • 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却体现了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 最高理想,即企图超越自身的有限性,通达至高无上的自由境界。 • 康德钟情于形而上学的深层原因乃在于终极关怀的问题、自由的问题。 • “在一个严格遵守自然法则的世界上,人究竟有没有自由,有没有独 立的价值和尊严学?”

(一)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LOGO
• 3、两者的区别 • (1) 自然法则作为知性的法则是用于经验现象的自然界,属于理论 理性的认识领域,一个必然的领域;而道德法是理性为自己确立的法 则,属于实践理性的领域,一个自由的领域。 • (2) 自然法则作为科学的判断其形式是以“是”为系词和联接方式 的叙述式,而道德法则的判断形式则是以“应该”为系词和联接方式 的命令式 • (3)自然法则是“他律性”的,道德法则是“自律性”的。

(三)先验辩证论
LOGO
• 2、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毁灭性打击 • 康德把他对理性理念的考察称为“关于幻相的逻辑”,其目的就是揭 示传统形而上学的荒谬和困境。 • 他对形而上学根据三个理念而形成的“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论” 和“理性神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给了对传统形而上学以毁灭 性的打击。 • 理性心理学的悖谬:“灵魂是实体” • 大前提:实体是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 • 小前提:灵魂(思维存在着)是一种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 • 结论:灵魂是实体。 • 三段式中的“四名词”错误

(三)先验辩证论
LOGO
• 3、二律背反 • 指当理性迫使范畴作超验的使用时,由于没有经验的依据,所以对于 同一个对象就可能形成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而它们各自却都又是自 圆其说的。(理性宇宙论) • 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反题 :世界在时间上 和空间上无限。 • ②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 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 ③正题: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 ,一切都是依自 然法则。 • ④正题:在世界原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里边没有 必然的东西,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是偶然的。

(二)先验分析论
LOGO
• 1、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 • 感性接受的经验质料要经过执行的综合统一才能构成知识,知性的功 能就在于逻辑和认识。康德认为它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知性纯概念—— “范畴”。(它本来就是主体自身固有的认识形式:康德将其整理为 由量、质、关系和样式四组十二个判断形式组成的判断表) • 2、主观范畴和如何是经验的先决条件? • 范畴用于经验的客观有效性的证明——“先验演绎”。 • (1)“主观演绎”:通过说明知识形成的主观条件,进一步揭示知 识的先天条件。(“综合”的三重作用) • (2)“客观演绎”:完全从自我的先验同一性出发,通过自我意识 与对象意识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范畴对于经验的客观有效性。

(一)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LOGO
• 1、理论理性的法则 • 知性为自然立法,知性决定着自然的规律,理论理性便成为了必然的 领域。 一方面知性范畴是先天的认识形式,另一方面人类理性是只能 提供知识的形式而不可能由其自身产生知识的内容,因此当我们作为 一种自然存在,被当做知识的对象时,我们也必须服从这一法则,并 受到感性的限制。所以人是不自由的。 • 2、实践理性的法则 • 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理性的存在。与理论理性的自然法则相比, 实践理性的理性法则是完全不同的。理性法则影响的是人的理性,对 人表现为命令他“应该做什么”的道德法则。 • 康德的伦理学是典型的动机论: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只能以动机 作为判断的标准,不能从结果或者行为本身来判断。

三、纯粹理性批判
• • • • •
LOGO
康德从知识的基本单位——判断入手开始分析人的理性认识能力。 判断的分类 分析判断 综合判断 “先天的”——独立于经验而且是经验的先决条件,就知识而言表现 为普遍的和必然的。 • “后天的”——单纯经验的,就知识而言表现为个别、偶然和相对的。
LOGO


二、哥白尼式的革命
• • • • •
LOGO
• • •
(一)休谟的怀疑论 1、知识分类: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关于外在事实的知识。 2、对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考察: (1)第一类知识与外在事物没有关系,只要符合自己的法则而不矛盾 就一定是普遍必然的。 (2)第二类知识必须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其依据因果观念本 身只是事物之间多次重复后在我们的心灵里引起的主观联想,我们永 远不可能这艘因果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这类知识只能是或然 的。 3、结论:“温和的怀疑论” 我们虽然不知道我们的只是究竟是来源于外部事物还是主管的心灵, 或者是上帝,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实践。 只要我们彻底放弃形而上学,把思考的对象集中在经验上,寻求将观 念构成为知识的心理规则就可以了。
LOGO
康德
——哲学的“蓄水池”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 严磊
由NordriDesign提供

康德——哲学的“蓄水池”
LOGO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 哥白尼式的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
LOGO

(二)德国古典哲学
LOGO
• 1、哲学的发展 • 当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登上哲学舞台时,正是哲学内部的矛盾空前激化、 形而上学名存实亡的时候。 •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 • 科学理性和自由的冲突 • 形而上学的衰落 • 2、德国哲学的特征 • 思辨性 • 辩证性 • 体系性

小结一: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LO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