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2力弹力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 弹力 教学设计
形 变 与 外 问题 2:要探究弹性形变 象记录下来,尝试
3/6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力的关系
与外力的数量关系需要哪 得出结论,并进行 些器材?(使计时功能, 汇报。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积极合作。) 情景:请你利用带有外壳 通 过 具 体 的 学 生 的弹簧(刻度已经遮盖), 探 究 活 动 让 学 生 用刻度测量出弹簧的长 确切地理解外力 度,在弹簧下端依次挂一 与 弹 簧 长 度 以 及 个钩码、二个钩码、三个 弹 簧 伸 长 长 度 的 钩码……再分别测量出弹 关系。让学生感性 簧的长度,并算出每一次 直 观 地 理 解 弹 簧 的伸长长度,填到表格中。 测力计的原理。弹 问题 2:弹簧发生弹性形 簧 发 生 弹 性 形 变 变时,弹簧伸长量与外力 时,弹簧伸长量与 成正比。在我们生活中有 外力成正比。 什么运用?(使用硬笔书 写功能进行书写,与学生 分析,找到规律)
学生活动 我们班哪二位同 学的力气最大,我 们进行“扳手劲” 比赛,其他同学为 他们加油!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有趣的 比赛,吸引学生参 与到课堂中,调动 学生的热情和参 与到课堂的意识。 (活跃课堂氛围)
1/6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2.活动一: 认识力
问题 1:生活中哪些现象 让你感受到力的存在?请 你来举例。 问题 2:谁对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3.通过探究,知道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 4.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握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5.通过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6.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进而培 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勇于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8.1力弹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测量。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弹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弹力的产生和方向,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和方向。
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和方向、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难点:弹力的产生原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钩码、细线、木板。
学具:笔记本、尺子、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恢复原状的过程,感受弹力的存在。
3. 弹力的产生和方向: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即物体发生形变时,内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产生弹力。
同时,引导学生知道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演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讲解读数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力的大小测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加深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力弹力概念:物体发生形变,想要恢复原状而对迫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
产生:物体发生形变时,内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课本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答案:课本的重力约为2N。
2. 题目: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并记录弹簧的形变程度,思考弹力的产生和方向。
答案:弹簧的形变程度与施加的力成正比,弹力的方向与施力方向相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弹力的存在,然后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和方向,教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导学案
主
展
示
活动二:形变和弹力
1.观察图8-2,总结:
(1)叫形变;
(2)叫弹性形变。
2.叫弹力,、都属于弹力。
活动三: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
1.动手做图8-3、8-4实验,并总结:
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大/小);
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得越(长/短)。
2.结论: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物体的形变就。
(1)了解;
(2)观察;
(3校零:;
(4)测量时,要;观察时,视线必
活动六:观察书本47页图:叫弹性势能。
活动七:根据“WWW”第一题要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拓
展
延
伸
1.称为力,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
2.,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
3.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是,它是根据在一定的范围内,拉力越大,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是由、、和组成.
10.下列物体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A.钟表内被旋紧的发条B.被压弯的竹竿C.橡皮筋D.被拉弯的弓
11.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被测量力的大小应在测力计的范围内
B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
C测量力时,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D使用前应拉挂钩来回活动几次
反
思
与
心
得用弹簧测力计测重物对弹簧测计的拉力,它的量程为N,分度值为N。由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得出物体对弹簧称
的拉力为N。
8.提起下列哪一个物体,大约要用1N力的是()
A.一桶水B.一只苹果C.一只鸡蛋D.一块橡皮
9.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观察和。使用时先要调节测力计的示数为。测量时要使拉力的方向与弹簧的伸长方向。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 弹力》教学设计
8.1《力弹力》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一、力弹力》教学流程图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特点——物质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弹力以及弹力的特点3、经历探究知道弹力的大小与外力的关系,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让学生掌握测量力的一种工具的使用。
5、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使学生感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弹性势能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的建立、力的特点和作用效果2、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1、建立力的概念和力的特点2、探究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的过程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难点分解法、小组学习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弹簧、气球、演示测力计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音乐“拍手歌”营造课堂轻松地气氛,为本节课做铺垫,启发学生注意体验手的感觉。
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力。
(分子间作用力、万有引力、------)宇宙中天体的运动,地球上空气、水、地壳的运动,以及动物与人的各种运动,乃至物质内部微粒的运动和变化,都离不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可以说,力无所不在,它左右着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
师: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力,那么我们在物理学中研究的力是哪一种呢?(一)力活动一:感受力的存在。
引导学生回忆拍手时的感受。
启发学生联想一些相关的游戏:掰手腕、拔河;掷铅球、踢足球等。
生活中的四个场景.图8-1。
师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并提出疑问:有人认为,力是由于人的肌肉紧张引起的,只有人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这个认识对吗?生:(思考讨论交流)。
师:(投影)起重机、推土机等展示物体可以对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活动二:用身边的物体设计实验验证:力是物体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师:物理学中,把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
只要有力的作用发生,就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1力弹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1力弹力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以培养学生对力的概念和弹力的理解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力的存在和弹力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产生,知道弹力是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和弹力的产生条件。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橡皮筋、小球、尺子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弹簧、橡皮筋、小球、尺子等。
四、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恢复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弹簧会恢复原状?3. 讲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
4. 讲解弹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5. 演示弹力的产生:用手挤压橡皮筋,松开手后,橡皮筋会弹回原状,产生弹力。
6. 学生操作:学生自己用手挤压小球,观察小球的形变和恢复情况,感受弹力的作用。
7. 练习:让学生用尺子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恢复情况,并记录下来。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2. 活动难点:弹力的概念和弹力的产生条件。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存在和弹力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弹力的应用,如弹簧床、弹簧门等,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概念是理解整个物理学的基础。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例如,我让孩子们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恢复情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力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测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弹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以及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 能够判断弹力的方向,并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测量。
难点: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细线、教学课件。
学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细线、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弹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产生原因和条件。
2. 概念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3. 方向判断:讲解弹力的方向,并通过实验演示和随堂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方向。
4. 测量弹力: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六、板书设计力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形变,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
产生原因:物体发生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形变,与它接触的物体。
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七、作业设计1. 解释下列现象中弹力的作用:拉扯弹簧、挤压弹簧、扔铅球时手的感觉。
答案:拉扯弹簧时,手对弹簧施加拉力,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手感觉到弹簧的弹力。
挤压弹簧时,手对弹簧施加压力,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手感觉到弹簧的弹力。
扔铅球时,手对铅球施加力,铅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手感觉到铅球的弹力。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一、力 弹力 课程教学设计
第八章《力》 8.1力弹力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教材首先从人和动物对物体的拉、举等作用引出力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否产生力?从而建立力的初步概念。
通过对图8-2的观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引出形变概念。
接着通过活动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其中隐含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弹力的概念及常见的拉力、压力等都是弹力。
教材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验操作,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正确使用方法,并实际测量力的大小。
最后在“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通过观察图中的日常现象,使学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力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定的困难.本节教学内容由“力是什么”、“形变和弹力”、“力的测量”和“弹性势能”四个小单元组成,这是力学学习的基础部分.[教学目标]1.情境创设,合作分析,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通过探究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4.知道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5.经历弹簧测力计基础模型的建构以及说明展示过程,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探究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的关系,从而真正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2.难点:弹力;探究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的关系。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气球、普通弹簧、塑料魔棒、橡皮筋、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带指针的弹簧、硬纸板等。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测量以及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 弹力的测量方法。
3.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橡皮筋、钩码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弹力的存在,例如拉弹簧、拉伸橡皮筋等。
2. 概念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运用弹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弹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床垫、弹力鞋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力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形变,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测量方法:弹簧测力计。
应用:弹簧床垫、弹力鞋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 运用弹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3. 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弹力的存在,再通过概念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弹力的其他方面,如弹簧的弹性系数与什么因素有关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概念是“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形变,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以及弹力的作用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弹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 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 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
3. 掌握弹力的作用效果,能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弹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弹力的产生条件的理解,弹力作用效果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小球。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以及恢复原状的过程,感受弹力的存在。
2. 概念讲解: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弹力产生条件的讲解:结合实验,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4. 弹力作用效果的讲解:通过实验和小球悬挂实验,讲解弹力的作用效果,即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
6. 例题讲解:利用弹簧测力计,讲解如何测量弹力的大小。
7. 作业布置:课本练习题,生活中寻找弹力现象,并试着解释。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弹力的产生: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答案:拉弹簧拉力器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放手后,弹力使弹簧恢复原状;用手挤压橡皮筋时,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放手后,弹力使橡皮筋恢复原状。
2. 题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的大小。
答案: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小球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小球所受的弹力大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8.1力——弹力。
本节主要介绍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一种接触力。
2.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难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的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气球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气球,感受气球的弹力。
2. 概念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是一种接触力。
3. 实验探究:(1)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分析弹力的产生条件。
(2)探究弹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程度,分析弹力的作用效果。
4. 例题讲解:运用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八章 8.1 力——弹力概念:弹力是一种接触力。
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弹力的概念。
2. 列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弹力的作用效果。
3. 完成实验报告单,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弹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弹力的应用,如弹簧、弹性材料等,了解弹力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力 弹力导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力弹力导学案(新版)苏科版8、1力弹力课题8、1力弹力学习目标1、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受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秤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4、知道国际单位制力的单位。
5、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教学过程“学---思---练”教学流程情景导入:压弹簧、拉弹簧、压气球,利用手边的器材做推、拉、举、挤、揉、压等游戏,感知力的作用。
在手压气球中,手对气球有的作用;手拉弹簧中,对有的作用。
环节一:“学”自主学习提纲或点评预习1、物体的改变叫做形变。
2、物体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
生活中所说的、都属于弹力。
3、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
环节二:“思”乐学精思精讲助思课本图8—巩固反馈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2、若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安装一挂钩,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悬挂,对新安的挂钩上施加5N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大于5NB、等于5NC、小于5ND、不能确定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4、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此时弹簧伸长了_________。
若受6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_________,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__速记背(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接触的物体间能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体积,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8.1力弹力(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8.1力弹力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定义:弹力是指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弹力的产生原因:当物体发生形变时,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物体想要恢复原状,从而产生弹力。
3.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定义,知道弹力是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2.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产生原因,明白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3.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方向,能够判断物体受力时的形变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力的方向判断。
2. 教学重点:弹力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气球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上台,用手挤压一个气球,观察气球的形变及产生的力。
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力是什么力?它是如何产生的?2. 知识讲解:讲解弹力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弹力的方向。
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弹力是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是由于物体形变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弹力的例题,如:一个悬挂的弹簧,当挂上一个重物时,弹簧会发生形变,求弹簧产生的弹力。
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弹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有关弹力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弹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定义2. 弹力的产生原因3. 弹力的方向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弹力的定义。
2. 解释一下为什么物体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弹力的存在。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弹力的产生原因。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弹力知识解决问题。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在弹力方向的判断上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苏科版物理8.1力弹力教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
具体内容包括:1.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
3. 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4. 弹力的作用点:作用在物体的接触面上。
5. 弹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和作用点。
2. 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确定。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绳子、泡沫球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概念讲解:介绍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方向和作用点,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实验演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弹力的作用。
4. 随堂练习:请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在练习册上。
5. 例题讲解:分析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准确测量弹力。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弹力,并汇报讨论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力——弹力1.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 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4. 作用点:作用在物体的接触面上。
5. 测量:弹簧测力计。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将数据记录在练习册上。
2.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说明其产生条件和作用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演示、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弹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弹力的应用场景理解不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八年级物理下册8、1力弹力教案二苏科版
8.1力弹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
(2)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人对物体的作用,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2)通过学生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4)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是具有能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及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力的概念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难点:弹簧力计的原理及力的概念的建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力弹力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力弹力学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幼儿资料、教案大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笔记、说课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children’s materials, lesson plan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notes, lecture not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力弹力学案《8.1力弹力》学案一、预习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单位2. 明确外力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3.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4. 认识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二、导学流程活动一:力是什么1.思考:我们以前是如何认识力的?能举几个有力存在的例子吗?2.观察图8-1,感受力的存在,可以自己亲身体会一下3.举两个物体对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例子、4.总结力的概念:称为力5.要有力的发生,就一定有个物体,其中,一个是,另一个是6.在图8-1中,各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活动二:形变和弹力1.观察图8-2,总结:叫形变,叫弹性形变2. 叫弹力,、、都属于弹力.活动三:弹簧测力计1. 动手做图8-3、8- 4实验,并总结: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就,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2. 结论: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物体的形变就活动三:力的测量1.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2.观察图8-5中的弹簧测力计,它是由构成,最大测量值是 N,分度值是 N3.图8-6中,是正确的,其余的错在哪里?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4.阅读文中的信息快递,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5.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并记下读数活动六:弹性势能1. 观察图,体会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2. 叫弹性势能,列举弹性势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1力 弹力8-苏科版
课题弹力和力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性形变,及其能产生的力;2.探究外力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3.知道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及力的单位,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量程和分度值;4.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重点:知道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知道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量程和分度值。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探究外力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教学准备:橡皮筋弹簧气球塑料板重物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2页的内容,做图8-1所示的实验,并依据实验现象填写以下空格内容1.手压气球,气球会;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会;物体的这种叫做形变。
2.当拉长橡皮筋,压缩气球时,你的手的感是。
3.弹力的定义是。
你知道的弹力有:。
二、新课教学:实验并填写空格实验一:步骤:用大小不同的力拉橡皮筋,观察伸长的长度。
现象:用的力越大,橡皮筋伸长就。
实验二:步骤:用大小不同的力压气球,观察气球形变大小变化。
现象:用的力越大,气球形变大小。
结论: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说明。
(板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
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板书)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
阅读课本p42-43填写以下内容: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为。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时不能测量的力。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3),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若不在,应。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弹性势能:5.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
列举事例:(1)(2)(3)(4)三、小结:四、课堂练习:见课课练的有关内容五、布置作业:课本p44/1.2。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 弹力》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弹力》学案苏科版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一个是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到力的物体受力物体;2、知道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教学过程】1、小组合作讨论:力是什么。
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一)力是什么称为力。
课本图8—1中的拉、举分别是的作用形式,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个物体发生作用,分别举出日常生活中推、拉、举、压的例子,并写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如:推土机推土,推土机是施力物体土是受力物体。
例:推,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拉,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举,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压,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二)出示课件,展示事例,让学生明白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称为力。
2、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个物体发生作用。
【板书】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二学生活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教师引导:让学生有意识的明白,这些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弹性形变。
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导学案第二部分(一)弹性形变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等的活动中,你会看到它们的发生了改变,分别松开手后,你又将看到:。
在物理学中称为弹性形变。
(二)学生活动:完成探究活动8、1 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结论:。
(3)老师提问: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时,它们对你的手有什么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回答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叫做弹力。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等都是弹力。
以8-3为例,解释弹力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产生的力。
这个力叫做。
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练习8-4【板书】二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弹力三、课堂练习1、物体对物体的叫做力。
2、有力发生时一定有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称做物体,受到力的物体称做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
8-1 力弹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要点梳理:
1.力是_____________的作用,力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_,这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______而命名的。
2.力不能离开_____而存在,讨论力的现象,总要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物体,一个是______物体。
3.物体的_____或______的改变,叫做形变。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_______。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这个力称为__________。
4.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_______。
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的______越大,伸长就______,且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到的力成_____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一: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和,使用时所测力的大小应在的范围内;
二: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不在,应________;
三: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方向;
四: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二、基础练习:
()6.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间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周游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7.下列物体不能产生弹力
A.压弯的锯条
B.拉长的橡皮筋
C.被挤压的皮球
D.捏瘪的橡皮泥
()8.如图,用绳将灯吊在天花板上,电灯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灯
C.绳
D.天花板
()9.下述几个力中,最接近1N的是
A.拿起一张纸用的力
B.举起一块砖的力
C.抱起一只狗用的力
D.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
10.人推车向前走,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
放在桌上的墨水瓶,墨水瓶压在桌子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受力物体_______。
磁铁吸引软铁,软铁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时_________,受力物体时_________。
11.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N,读数为N。
【学习反思】
8-2 重力力的示意图
【学习过程】
一、知识要点梳理:
1.由于_____________的吸引而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叫做重力。
生活中常把物体的重力简称为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
2.大量研究发现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质量成___比。
我们常用符号______来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则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用公式__________表示。
式中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等于_______N/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粗略测量中,可取g=______N/kg。
3.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是__________。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称为______,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上。
4.通常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
我们通常可以用___________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5.在力的示意图中,用_____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用___________来表示力的大小,用____________来表示力的方向.
6.被举高的物体具有______,这种能量叫做__________能。
_______能和________能使常见的两种势能。
二、基础练习:
()7.一个成熟的苹果,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树上落到地面上。
则苹果所受到的重力式由哪个物体施加的
A.苹果
B.苹果树
C.地球
D.空气
()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回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
()9. 下列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1)请在图中画出小球重力的示意图。
(2)重为20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作出木箱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