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体差异的跳高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体育《跳高》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体育《跳高》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描述
本案例是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跳高项目。
学生年龄为小学四年级,共有30名学生参与教学。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跳高技巧,并提升他们的跳高高度。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开始课堂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2. 技术讲解:向学生简要介绍跳高项目的基本知识,包括起跳姿势、运用力量等。
3. 示范演示:老师进行跳高项目的示范演示,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跳高动作。
4. 学生练: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跳高动作的练。
老师逐一指导学生,纠正他们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5. 巩固训练:通过不断的练和反复讲解,帮助学生巩固跳高的基本技巧,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对跳高的兴趣。
6. 实践应用:让学生进行跳高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
反思总结
通过这次跳高教学案例的实施,我得出以下几点反思:
1. 示范演示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示范演示,我能够直观地向
学生展示正确的跳高动作,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纠正学生错误姿势的难度: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动作惯,纠
正学生错误姿势是一项挑战。
下一次教学时,我会更加耐心地进行
指导和纠正。
3. 训练次数的重要性:跳高技巧需要反复练才能掌握,因此在
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学生的训练次数,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巧。
通过以上反思,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初中跳高详细教案
初中跳高详细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理解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原理。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跨越式跳高动作,提高学生的跳高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包括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
2. 教学难点:跨越式跳高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进行充分的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以及适量的跑步、跳绳等,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跳跃能力。
2. 基本技能训练:(1)助跑训练:让学生沿着直线进行助跑练习,注意步子的节奏和稳定性。
(2)起跳训练:让学生在起跳点进行起跳练习,强调用前脚掌着地,脚跟提起,身体向上弹起。
(3)过杆训练:让学生模拟跨越式跳高过杆的动作,注意摆动腿的折叠和摆动幅度,以及起跳腿的跟进速度。
(4)落地训练:让学生在沙坑或海绵垫上进行落地练习,注意落地时的屈膝、收腹,避免受伤。
3. 组合训练:将上述基本技能进行组合,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跨越式跳高练习。
4. 比赛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比赛,评选出优秀运动员,并进行奖励。
同时,让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策略1.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
2. 纠正法: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动作的准确性。
3.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态度、动作准确性、协调性等方面,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结果评价:通过比赛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跳跃高度和动作质量。
3. 自我评价:让学生总结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体育五年级下册《 跳跃:跨越式跳高 》教学设计(3)
体育五年级下册《跳跃: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跳跃: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培养他们的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并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动作质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跳跃能力,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性。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理解不够,需要在实践中加强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
2.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顽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2.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跨越式跳高的正确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技术。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动作质量。
4.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跨越式跳高器材、秒表、标志物等。
2.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馆。
3.音乐: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跨越式跳高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初步了解技术要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跨越式跳高,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比赛,激发竞争意识,巩固所学技术。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不同高度的跨越式跳高,提高学生的挑战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复习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并尝试进行家庭练习。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让“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得以尊重
育场地 、 体育器材 , 更要在课前做 好充分准备 , 平 时多与学生 的孩子 。
沟通 , 多留意班 级中的学 生动态 , 对班 级 中存在 差异 的学生 做到 心 中有数 , 从 学生 的实际情 况 出发 , 制定合 理的教 学方 法、 教学形 式 , 因人 而教 , 满足不 同层次 的学 生的需要 , 充分 调动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 比如 : 在体 育运 动之前 , 准备活 动时进 行 的徒手操 练 习
差异都得到应有 的锻炼 与学 习是每 一位 体育教 师所 追求 的。 教 师不能 只看学生 的运动能 力 , 在 评价 时要 因人而异 , 尊重
因此 , 教师在制定教学 目标 时要将 目标尽 可能 细化 , 既要让运 学 生的个体 差异 , 学生 只要是努 力 了, 教 师都应该 给予及 时
课前对学生进行摸 底了解 , 那么课上练 习时就可 以有针 对性 地进行练 习, 可以将手腕和脚 踝分开练 习 , 这样 一来 , 学 生心 理也不会 产生对体 育课 的畏惧了。
二、 细 化 目标 。 针 对 个体 差 异 四、 多样化的教学评价 。 尊 重 个 体 差 异
教 师的评价 是教学 中不可以缺少 的一个 环节 , 可有的体 育教 师在 评价 学生时总是一句 : “ 不错 !” “ 很好 !” 太过 于笼 统 :有 的教 师在课堂教学 中对于学生 的评价是 少之甚少 , 这 样对 于学生的学 习都有着一定 的影响。在体 育教 学 中, 教师
、
课前 了解 . 掌 握 个 体 源自 异 《 体育 与健康课程标准》 明确要求 : “ 关注个体 差异与不同
需求 , 确保每一个学 生受益 。” 这就要 求体育教 师在上体育课 师可以将练 习的内容置于一定 的童话情境之中。如一年级在
尊重个体差异的跳高教学模式探讨
尊重个体差异的跳高教学模式探讨作者:张伟来源:《教育界·上旬》2016年第07期在跳高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感到学生的跳跃能力受性别差异、场地器材、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在跳高教学中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到”的现象,而且学生的练习强度、练习密度得不到保证。
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和参考资料,总结出跳高“台阶式”分层教学模式,愿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一)场地器材的布置為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对不同的跳跃能力与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堂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解决学校因场地器材不足无法进行教学的问题,布置跳高教学场地,横杆(跳皮筋)、跳高架、落地垫,横杆(跳皮筋)间隔3米左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间隔)以防止练习相互干扰。
学生在外围列队,有序进行。
(二)“一级台阶”练习初步学习基本技术动作阶段采用此种方法。
各横杆(跳皮筋)高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不宜太高,一般男生90厘米,女生70厘米,原则上以学生基本都能顺利完成为准。
练习时每一个跳完的同学排到顺时针方向相邻队伍的队尾,等待下一次练习。
教师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同学的位置,就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练习次数。
(三)“两级台阶”练习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第①、③组高度不变,第②、④组高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升一个高度,两个大组分别从①或③高度开始练习,能顺利跳过的学生自动进入下一组(即②或④),其余学生在原高度处继续练习和学习。
教师提升横杆高度不宣过高过快,避免因操之过急而影响练习的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
练习中教师应及时调整相同高度组的人数,争取做到人数基本相同。
(四)“四級台阶”练习将①②③④高度从低到高依次升高,形成四个“台阶式”高度,高度差可因班而异。
全班由两个练习小组分为四个小组。
如:将原来高度相同组并组,重新形成两个大组,学生根据自我水平,选择起跳高度,从原来低高度组①或次高度②开始练习,三次跳过本组高度自动进入下一高度,直到最高组别,假如三次跳不过本组的高度,则自动降低一个组别,直到最低组别。
浅谈跳高的教学模式设置
(1 )学 习 弧 线 跑 技 术
练
习形式是
:弯 道 上
的加速跑
、 大步跑
、
变速
跑
直道
、
进
弯
道
的加速
跑
绕
、
圈跑
跳 、
高架前按
地
面所
画
的直
、
弧
线做
由慢
到快 的加速跑 。
教 师 教 学 提 示 内容 有 :强 调 身 体 的 内倾 , 注 意 弧 线 跑 的技
术动作放松
、加速
有节奏
,
高重
心
由慢
到快
,
在跑
(1 )体 会 落 垫 动 作
练
习形
式是
:仰
卧垫
上
做挺
髋成背
弓
低
,
垫
前后
倒成
背
弓落
垫
原地
,
跳起成背
弓落垫
,站在海棉包 上
做原地
跳起背
弓落垫
。
阿 II◆
教 师 教 法 提 示 内容 有 :体 会 压 肩 、 挺 髋 、 举 小 腿 的过 杆 动 作 。 掌握体会腾空 后 正 确过杆 动作 ,肌 肉感觉 以及 增强 过 杆 意识 。
关节
瞪
直
,
摆
动腿
快
摆
、
高
摆
)
放脚快
,
、起跳
高
、摆腿快
起
,
跳时垂
直
向上
。
(4 )学 习 完 整 技 术
练 习 内容 是 :短 程 助 跑 踏 助 跳 过 赶 , 中 程 助 跑 过 赶 , 全 程 助跑过赶 。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体育分层教学的研究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体育分层教学的研究作者:张红来源:《成才之路》 2017年第18期摘要:学生体育学习是体能、体技和体健等的综合性学习。
体育教学应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分层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展开分层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个体差异;体育学习;分层教学;分层目标;分层评价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94-01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体能、体技和体健的综合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尊重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体育教学必须直面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学活动。
一、立足个体差异,设定分层目标根据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观点,教学应当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学生的“潜在水平”不断导向“现有水平”。
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展开分层教学,以便不断突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要根据学生差异设定层次性教学目标,以便开展分层施教、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作业等。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教学目标分成基础性教学目标、提高性教学目标和发展性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要求人人达标、个个过关;提高性教学目标的对象是体育学习中除了“学困生”之外的绝大部分学生;发展性教学目标的对象是学优生,即有潜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目标的学生。
教师可通过不同的目标设定,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目标和目标之间是连续性的,即学生达到基础性目标之后可以瞄准提高性目标并向发展性目标冲刺。
如此,学生在分层递进目标上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准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
例如,在教学“跳绳”时,教师设定的技能目标是:基础性目标:学会单摇跳绳,能够连续性展开单摇跳绳;提高性目标:每分钟跳绳100 下,且动作连续协调;发展性目标:能够展开花样跳绳,双摇等跳绳技巧。
浅析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水平
浅析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水平作者:沈静来源:《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03期(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摘要:跳高是我国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的体能考核中,跳高项目也是其中之一,而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此背景下客观地分析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的开展、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提高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跨越式跳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一、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跳高教学不感兴趣一直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都没有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重视,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方式方法,教学方法没有趣味性,让学生感觉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对跨越式跳高教学也是一样,老师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所以小学生对跨越式跳高的学习并不感兴趣。
2.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小学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还不够重视,所以购买体育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远远不够,导致很多小学的跨越式跳高教学设备都不完善。
体育器材配备的不够齐全,对小学生的安全保护措施也不够完善,所以体育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和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给学生更多的练习跳高的机会,导致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小学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现状跨越式跳高是跳高种类中最基础和简单易操作的一项,这是小学田径教学中的重要项目。
跨越式跳高动作看似非常简单,只有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这几个基本动作,但完成整个动作需要掌握一些动作技巧,而且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对这个腾空过杆的动作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
当今的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基本都是采用机械化的过杆练习方式,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教学过程和内容都比较枯燥乏味。
三、提高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水平的策略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还处在一个对事物好奇心比较强、玩心很大的年龄阶段,如果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无异于痴人说梦。
探索小学体育教育的个体差异教学模式
探索小学体育教育的个体差异教学模式小学阶段是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在培养儿童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每个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潜力,发展个体差异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认识个体差异教学模式个体差异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和差异进行的教学活动安排和教学策略调整。
体育教育中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身体条件、运动技能、运动兴趣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个体差异教学模式旨在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育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满足。
个体差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强调特长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能,个体差异教学模式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培养机会。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体差异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更多地是引导者和指导者。
通过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 设计个性化评价方式:传统的体育教育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和课堂表现。
而个体差异教学模式提倡以个体发展为核心,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特点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运动中的进步和表现,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鼓励。
二、构建个体差异教学模式的途径要构建有效的个体差异教学模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了解学生的差异: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差异。
可以通过体质测试、兴趣调查和学习风格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身体条件、健康意识、运动技能和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2. 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差异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
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注重个体差异
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注重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包括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
在体育教育中,注重个体差异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注重个体差异。
第一,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并做好分析。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体育教育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评估和测试,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第二,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注重个体差异就意味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不同的选择和适应性的方案。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合作、个人训练、游戏化教学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
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项目或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特点。
体育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为目标。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教师可以设置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认可。
第四,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个体差异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教师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被尊重和接纳。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学生互相合作和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在体育教育中注重个体差异是一种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发展的表现。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特点,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实践体会一、前言小学生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由于身体发育尚不完善、运动经验不足,往往存在技术动作不规范、动作动作不协调、动作节奏不稳等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细节、注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跳高项目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个人的经验,笔者总结了一些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的实践体会,现将其分享如下。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小学生的体能、耐力和专注力都较为有限,在跨越式跳高教学的时间安排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一般来说,每节跳高课在30-40分钟以内为宜,如有条件,可以将时间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教学,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技术动作的渐进式教学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渐进式教学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逐步教授学生技术动作。
教师可以从基本的动作要领和技术动作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技术动作,然后再逐渐引入一些高级的技术动作,让学生逐步提高技术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3、增加趣味性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和方法,从而激发他们对跳高项目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1、示范教学法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示范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通过示范动作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技术动作。
在示范时,教师应该注重动作的规范和标准,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个动作的要领和动作技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2、指导训练法3、综合训练法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训练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通过综合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体育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如何将课程落地?
体育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如何将课程落地?2023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健康作为第一位的生活重心。
而体育教育作为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如何在体育教育中尊重个体差异,提高教育效果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尊重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个体差异是指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经历方面,不同的人存在差异。
在体育教育中,个体差异的表现是明显的。
比如,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技能和兴趣爱好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加以关注和尊重,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爱好,并进一步影响个体未来的身体健康和素质发展。
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的发展,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创造更加愉悦、有效的学习体验。
二、如何落实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尊重个体差异是一个理念,但如何将其落地,使之成为体育教育的生动实践?以下是一些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1.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特殊教育策略。
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区分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的不同教学方案。
例如,对于一些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训练强度,提高训练难度;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则应该进行渐进式训练,以便于提高身体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多元化活动体育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活动,包括各种有氧运动、非有氧运动、室内运动等。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挖掘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体育赛事中,可以设置不同水平和规模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加个人经验。
同时,在课堂中,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如游戏、竞赛、表演等,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跳高姿势教案反思大全
在教学初中跳高姿势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在此,我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一、教学目标方面在本次教学中,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跳高的基本姿势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跳高姿势。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学生,注重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跳高技巧。
二、教学内容方面在本次教学中,我按照教材的内容,从基本姿势、动作要领、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动作的掌握并不理想。
这使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和示范,还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反复练习。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增加练习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教学方法方面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讲解、示范、练习、反馈等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在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在示范环节,由于班级人数较多,部分学生观看示范的视角受限,影响了他们对动作要领的把握。
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尽量采用多媒体设备,放大示范动作,以便学生更加清晰地观看。
此外,我还计划增加分组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高。
四、教学评价方面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即时反馈和课后总结的方式对学生的跳高姿势进行评价。
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然而,在评价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批评和指导产生了抵触情绪。
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在本次初中跳高姿势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明确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初中跳高姿势教案反思
在本次初中跳高课中,我以“培养学生跳高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跳高的基本技巧和比赛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反思。
首先,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能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其次,在本次教学中,我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在比赛过程中,有些学生因为紧张而导致动作失误。
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比赛中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再次,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够到位。
在本次教学中,有学生因为在跳跃过程中姿势不正确,导致膝盖受伤。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保护方法,确保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努力程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配合度、团队精神等方面,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总之,通过本次教学,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了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以提高学生的跳高技能和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侧向助跑跳高》教学设计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侧向助跑跳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侧向助跑跳高》是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习侧向助跑跳高,使学生掌握跳高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内容详细,步骤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善于模仿和探索。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跳高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反复示范。
此外,学生的体能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相应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侧向助跑跳高的基本技术,理解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侧向助跑跳高的动作技术,提高跳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侧向助跑跳高的动作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过杆等环节。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过杆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
2.练习法:分组练习,使学生反复体验动作,提高技术水平。
3.比赛法:设置比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
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动作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技术。
六. 教学准备1.器材:跳高器材、标志物、计时器等。
2.场地:田径场或篮球场,保证安全宽敞。
3.教案:提前准备教案,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侧向助跑跳高的基本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强调技术要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侧向助跑跳高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技术水平。
5.拓展(10分钟)设置小型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双脚离地的快乐:幼儿园跳高比赛教学策略
双脚离地的快乐:幼儿园跳高比赛教学策略双脚离地的快乐:幼儿园跳高比赛教学策略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作为体育项目中的一种,跳高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无限快乐。
那么在幼儿园跳高比赛教学中,怎样制定教学策略,让孩子们在双脚离地的快乐中得到全面发展呢?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二、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及兴趣特点在设计幼儿园跳高比赛教学策略时,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们的身体发育特点。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骨骼和肌肉都还比较娇嫩,因此在进行跳高训练时,需要注重保护孩子们的身体。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对于运动充满好奇和兴趣,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新的活动和运动项目。
在教学策略中,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对运动的兴趣,让他们享受跳高带来的快乐。
三、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针对幼儿园跳高比赛的教学策略,应该从简单到复杂展开。
可以从基本的跳高动作训练开始,让孩子们熟悉起跳、助跑和飞越的基本动作。
在这个阶段,可以加入一些小游戏和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
接下来,可以逐步加大难度,引导孩子们进行短距离的跳高训练,帮助他们提高飞越的高度和灵活性。
可以组织小型的跳高比赛,让孩子们在比赛中体验竞争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幼儿园跳高比赛教学中,需要重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有些孩子天生身体柔韧性好,而有些孩子可能在某些动作上需要更多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针对不同孩子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跳高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跳高比赛教学策略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在跳高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在教学中要注重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兴趣特点,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浅谈个体差异下的体育课自主教学
浅谈个体差异下的体育课自主教学体育课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
在体育课中,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每个学生在体育能力、兴趣、体型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如何在个体差异下开展自主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自主教学要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育特长、体质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询、观察、听取学生意见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育需求,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
自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体育课是锻炼学生身体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精神、自主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自主进行体育游戏、分组合作进行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律性。
自主教学要与家长紧密合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力。
在体育课自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学生体育教育的期望和意见。
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俱乐部或社团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发展体育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个体差异是体育课中的一种现象,而自主教学是适应个体差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差异化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并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体育课自主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在体育课堂教学上如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浅谈在体育课堂教学上如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二十一世纪是追求个性的时代,尤其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给个性本身形成了许多复杂的因素,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不能单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而是从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寻找其共性特点。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切实改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让学生个性在体育课堂上张扬?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体育兴趣是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
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
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
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
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其组织纪律性的意识不强;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有的孩子只凭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活动。
在我任教的七年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好动的孩子,上课在教室里坐不住,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
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不服输,在同学面前爱表现。
所以我积极鼓动其参与课堂的管理,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转化其活动兴趣,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在说服教育的同时,说明器材管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程度,要胜任这份工作应该在课堂上做其他同学的表率,建立威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
综合上述因素,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摘要:本文以“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题,以个体差异的原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以及如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提出了针对不同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目的是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个体差异;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策略;尊重导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个体差异也在不断扩大。
而针对这些个体差异的存在,我们教师应该给予关注和尊重,这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探索和实践,从而针对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体差异出现的原因学生的个体差异指的是每个学生在身体和运动发展的方面存在着差异,表现在身高、体重、体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
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基因遗传因素:每个孩子发育的体质、身高、体重和运动能力都受到基因的影响,基因决定了孩子的发育过程和特点。
基因遗传因素是导致个体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每个人的基因决定了他们的发育过程和特点,孩子的身高、体重、体质和运动能力等遗传属性是父母亲和祖先遗传而来的。
因此,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中,基因的差异也会导致他们在身体和运动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也会对孩子的身体和运动发展产生影响,导致个体发育上的差异。
有些孩子成长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有很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而有些孩子则存在不良的家庭环境,饮食和作息不协调等问题。
这些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和运动发展。
(三)教育和锻炼方法:不同的教育和锻炼方法对于个体的发展也存在差异,在学校的体育课教育制度和锻炼方法方面,每个学校均不相同,有的学校开设的体育课要求严格,有较大的运动内容,有的学校则更注重以小组活动为主等,学生个人的运动习惯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和运动能力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个体差异。
《跳高》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跳高》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跳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起跳、腾空和落地等环节;能够独立完成跳高动作,具备一定的跳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跳高运动,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跳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起跳、腾空和落地等环节。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能够掌握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并通过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跳高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跳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起跳、腾空和落地等环节。
教学难点: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心理素质的调整和稳定。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示范、讲解、练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通过练习和实践,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跳高的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跳高技能。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步骤与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热身运动引入跳高运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示范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跳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起跳、腾空和落地等环节的动作要领。
3. 学生练习(2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进行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
4. 分组比赛(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评价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练习和比赛的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跳高技能。
六、思政教育渗透点1. 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跳高是一项对勇气和毅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需要具备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
通过跳高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
2. 团队合作意识:分组比赛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第19期(总第223期)
素质教育
尊重个体差异的跳高教学模式探讨
安徽省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 张 伟
在跳高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感到学生的跳跃能力受性别差异、场地器材、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在跳高教学中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到”的现象,而且学生的练习强度、练习密度得不到保证。
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和参考资料,总结出跳高“台阶式”分层教学模式,愿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场地器材的布置
为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对不同的跳跃能力与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堂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解决学校因场地器材不足无法进行教学的问题,布置跳高教学场地,横杆(跳皮筋)、跳高架、落地垫,横杆(跳皮筋)间隔3米左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间隔)以防止练习相互干扰。
学生在外围列队,有序进行。
(二)“一级台阶”练习
初步学习基本技术动作阶段采用此种方法。
各横杆(跳皮筋)高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不宜太高,一般男生90厘米,女生70厘米,原则上以学生基本都能顺利完成为准。
练习时每一个跳完的同学排到顺时针方向相邻队伍的队尾,等待下一次练习。
教师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同学的位置,就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练习次数。
(三)“两级台阶”练习
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第①、③组高度不变,第②、④组高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升一个高度,两个大组分别从①或③高度开始练习,能顺利跳过的学生自动进入下一组(即②或④),其余学生在原高度处继续练习和学习。
教师提升横杆高度不宣过高过快,避免因操之过急而影响练习的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
练习中教师应及时调整相同高度组的人数,争取做到人数基本相同。
(四)“四级台阶”练习
将①②③④高度从低到高依次升高,形成四个“台阶式”高度,高度差可因班而异。
全班由两个练习小组分为四个小组。
如:将原来高度相同组并组,重新形成两个大组,学生根据自我水平,选择起跳高度,从原来低高度组①或次高度②开始练习,三次跳过本组高度自动进入下一高度,直到最高组别,假如三次跳不过本组的高度,则自动降低一个组别,直到最低组别。
这个练习法也能发挥组长的作用,让组长判定成功与失败,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和组织能力。
(五)“考核”练习法
为了节省考核时间,教师可按高组别到低组别的顺序进行考核。
这种考核方式既可延长低水平学生的练习时间,让他们继续改进技术,同时高组别的学生考核完毕后,教师还可以安排考完的学生对低组别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这样避免考核中水平高的学生重复跳低高度而耽误时间,水平低的学生过早被淘汰。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场地器材的布置科学、合理、有效
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台阶式”分层教学的场地布置合理,能有效地提高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同时又便于教师的组织教学,也便于同学之间交流和互帮互助,也能让水平低的学生体验成功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避免了以往教学时由于练习场地少且过于分散,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无法提高的问题,也避免在教学中顾此失彼和过多掉队等情况的发生,还便于小组指导和纠正。
(二)“台阶式”分层教学合理、有效
教学中,当大部分学生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时,升高横杆高度以增加练习难度是常规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挑战新高度、新难度。
学生的跳跃能力和水平是不同的,对于那些勉强跳过原来的高度或根本跳不过的少数学生来说,提升后的新高度更难征服。
对他们而言,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而且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跳不过去的学生逐渐增多,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随之降低,甚至出现厌倦练习、放弃练习、讨厌体育的现象。
但是采用“台阶式”分层教学练习方法,能让学生吃到自己能够消化的“练习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分别采用两个到四个不同的高度,让不同跳跃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顺其自然自由选择,跳不好的学生在难度不变的情况下还能继续学习,不受影响积极练习,不仅增加了练习的密度,增强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教师还可以对不同高度组的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指导或提出要求,最终达到优生和后进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通过对两届不同的学生分别采用两种场地的教学,传统教学与“台阶式”分层教学方式的比较,“台阶式”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的跳跃能力和水平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另外,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增强竞争意识,避免出现厌学的现象;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最后的考核成绩也有质的飞跃,达到“差生吃得到,优生吃得饱”的目标。
综上所述,“台阶式”分层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跳高教学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也使不同跳跃能力和水平的学生获得较多的练习机会,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有成就感,扭转了传统教学中“被动学习”的局面,又能激发学生达到一个目标后力争更上一层楼的欲望,并在这种动力的驱动下,形成竞争态势,积极进取,使每个班级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