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放“非警务工作”谈警察体力透支问题

合集下载

民警体能分析总结范文

民警体能分析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警的体能素质直接影响着执法效能和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总结旨在对民警体能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民警的整体体能素质。

二、民警体能现状分析1. 体能测试结果分析根据年度体能测试数据,民警的体能素质整体较好,但在部分项目上存在不足。

具体表现在:(1)耐力方面:部分民警在长跑、游泳等耐力项目中成绩不理想,反映出部分民警耐力不足。

(2)力量方面:部分民警在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力量项目中成绩较低,说明部分民警力量素质有待提高。

(3)速度与爆发力方面:部分民警在百米跑、立定跳远等速度与爆发力项目中成绩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

2. 体能训练现状分析(1)训练内容单一:部分单位在体能训练中,过分强调单一项目,忽视综合训练,导致民警体能发展不均衡。

(2)训练强度不足:部分民警在训练过程中,未能达到规定的训练强度,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3)训练方法不当:部分民警在训练过程中,采用错误的训练方法,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1. 民警对体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民警认为体能训练与执法工作关系不大,导致训练积极性不高。

2. 训练设施不足:部分单位缺乏完善的体能训练设施,限制了民警体能训练的开展。

3. 训练指导不到位:部分单位在体能训练中,缺乏专业的教练员和科学的训练计划,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四、改进措施1. 提高民警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使民警充分认识到体能训练对执法工作的重要性。

2. 完善体能训练设施:加大投入,完善体能训练设施,为民警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

3. 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结合民警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

4. 加强训练指导:培养专业的教练员队伍,对民警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指导,提高训练质量。

5.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体能训练纳入民警考核体系,激发民警训练积极性。

浅谈警察体力的透支与再生

浅谈警察体力的透支与再生

浅谈警察体力的透支与再生徐祥辉(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117)论点摘登警察体力透支是指公安机关分配给民警的工作或交办的任务超过了国家法定的公务员工作时间,致使民警只有靠加班加点来完成,造成民警体力消耗过大和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现象,包括脑力、心理、精神等方面的严重支出。

一、警察体力严重透支的原因及其危害造成民警体力透支过大的原因首先在于临时生工作多。

一线业务民警每周要用近3个工作日的时间去完成名目繁多的临时性工作。

比如,“春季百日大会战”一搞就是100多天,3个月下来,大家疲惫不堪;又如“夏季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夜间的治安巡逻,实行定人、定岗位、定时间,督察到现场办公;另外像“秋季攻势”和“冬季严打”等专项斗争,一个接一个,名目繁多,而且这些临时性工作时间紧、作务重、有指标、要求高,搞得一线民警疲于奔命,效果如何暂且不论,消耗了大量的警力和警察体力。

公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所有民警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然而由于长期战斗在一线,长期加班加点,饮食不规律,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自己的身体很难顾得上,而且一旦发病,民警的低收入往往难以支付高昂的手术费用,许多民警因此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过劳或者疾病死亡,是基层民警一种比较常见的生存状态。

首先,警察体力严重透支,导致民警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职业病突出。

其次,警察体力严重透支,导致一些民警英年早逝或者达不到我国公民的平均寿命。

第三,警察体力严重透支,导致民警总体和个体身体素质严重下降,最终严重地影响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

二、警察体力的再生警察体力再生是指公安机关对民警透支的体力如何科学地恢复与保养以及科学、合理地使用警力。

笔者认为,“要科学地使用警力”,包括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关系平衡。

各级公安机关要把警察体力的透支与再生问题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切实关注警察体力的恢复与保养工作。

非警务警情处置的困难和建议

非警务警情处置的困难和建议

非警务警情处置的困难和建议你知道吗,非警务警情处置就像一场超级混乱的大杂烩派对。

警察蜀黍们本来是维护治安、打击犯罪的“超级英雄”,结果却被卷入了各种奇葩事儿。

就好比一只老虎被要求去抓老鼠,非警务警情常常让警察陷入哭笑不得的境地。

比如有人因为和邻居家的猫对视了一眼感觉被冒犯了,就报警。

这就像把警察当成了邻里关系的“居委会大妈”,还得是随时能飞奔而来的那种。

这时候警察心里可能在想:“我是来抓坏蛋的呀,不是来当猫和人之间的调解员的。

”还有那为了一点小事就报警的,像是找不到钥匙啦,怀疑自己被外星人监视啦(虽然这种很荒诞)。

这就像把警察当成了万能的哆啦A梦,啥都能解决。

可警察不是真的有个神奇口袋,能掏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道具。

困难呢,首先资源就被这么不合理地分散了。

这就像本来是用来盖高楼大厦的材料,结果拿去搭鸡窝了。

警力被这些非警务警情大量占用,真正需要他们的紧急犯罪现场可能就会耽搁。

而且警察也不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呀,处理一些专业的非警务事情就像让一个厨师去修汽车,勉为其难嘛。

那怎么办呢?我觉得得像给马套上缰绳一样,明确报警的范围。

宣传得像搞一场超级盛大的演唱会一样,让大家都知道什么事该报警,什么事找别的部门。

比如说找物业解决小区内部设施问题,找社区工作人员调解一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

同时呢,可以建立一个像导航一样精准的转接系统。

如果有人打110报非警务警情,就像快递分拣一样,迅速把这个事儿转到对应的部门去。

这样警察就能专心当他们的“治安大侠”,不用在这些琐事里晕头转向啦。

再者,社会就像一个大机器,每个零件都得发挥自己的作用。

社区、民间组织等得像一群小助手一样,活跃起来,分担一些非警务警情的处理。

这样就不会让警察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被各种不相关的事情抽打得晕头转向啦。

只有大家都各司其职,非警务警情处置这个大难题才能像解开一团乱麻一样,变得条理清晰。

论非警务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

论非警务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

论非警务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论非警务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非警务活动在整个公安机关活动的占比日益扩大,对于正常的警务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表现形式和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决这一问题难度大,耗时长,见效慢。

因此,非警务活动所带来的影响理应引起公安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非警务活动;表现形式;问题;原因;解决方法所谓非警务活动,是指公安机关从事的,不属于《人民警察法》与公安部《110接警工作规则》规定范围的,本不应该由公安机关承担的各种社会事务活动。

公安机关的职责主要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生安全,人生自由和合法财产,预防,打击,惩治违法犯罪等。

但近年来,由于群众权利意识增强,社会发展而导致的娱乐性商业性活动增多。

研究案情时发现,大量的警力被用于非警务活动,其影响不容小觑,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峻。

1非警务活动的表现形式1.1参与联合执法因公安机关有强制的措施权,处罚权,所以在各部门行政执法遇到阻力时,地方党政机关领导常常会要求公安机关介入以综合治理为名的联合执法,例如:征地拆迁,催讨税款,计划生育罚款,调停经济纠纷等,明明应该由政府,国土资源部门,计生部门,税务部门等承担的责任,竟都转嫁到了公安机关。

1.2参与娱乐性,商业性安保公安机关常常被要求参与娱乐性,商业性的演唱会,足球赛的安保工作,这些本该由保安服务公司所承担的责任被强制到了公安机关身上。

并且这类活动需要大量警力,?O大的影响了警务活动的执行效率。

1.3干预民众实现自身权利在一些地方党政机关领导的要求下,公安机关阻止民众上访,甚至对那些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的群众罗织罪名,打击报复的事件常有发生。

有时还被要求对于那些进行正常新闻采访报道的记者进行阻拦。

1.4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以外的非紧急救助《人民警察法》第2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浅析警察职业倦怠

浅析警察职业倦怠

2008年10月第20卷 第5期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una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Oct 12008Vol .20 No .5收稿日期:2008-09-10作者简介:杨淑霞(1983- ),女,河南巩义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06级犯罪心理学方向研究生;王传波(1979- ),男,山东临沂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06级侦查方向研究生。

浅析警察职业倦怠杨淑霞,王传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 110035) 摘 要:长期处于高危险、高压力、高强度、高应激状态下的警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

研究警察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对提高警务活动的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除警察职业倦怠可以通过优化社会环境,提高警察机关管理水平,健全法制保障和增强警察个体素质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警察;职业倦怠;表现;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D631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75(2008)05-0056-03 随着现代工作环境给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

它被认为是一种直接与工作相连的身心疾病。

Freudenberger 于1974年首次描述了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之后职业倦怠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1]目前关于职业倦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但被引用最多的是M aslash 的定义,即职业倦怠是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从业者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持续不断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综合症状。

[2]警察群体职业倦怠是指警察由于其工作要求持续的情感付出,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的要求,而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耗竭状态。

职业倦怠具有消极性,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

警察职业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承载了社会很高的期望值,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已成为束缚警察队伍建设的瓶颈。

一、警察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及影响(一)警察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已有的研究表明,警察在任职最初三年耳闻目睹的社会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和感受到的还要多,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11产生生理不适。

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近年来,基层民警工作疲劳问题逐渐凸显,对警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下是几点建议:1.进行心理疏导基层民警经常面临高压工作环境,在面对各种繁重的任务和复杂的情况时,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和疲劳感。

因此,应该加强对基层民警的心理疏导工作。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和培训活动,帮助他们应对压力,缓解工作疲劳。

同时,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文体活动,增加他们的心理舒适度。

2.合理调度工作对于基层民警来说,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往往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通过合理调度工作,可以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避免过度劳累。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任务和工作量,避免疲劳堆积。

其次,要合理分配人员,确保每个民警的工作量均衡,避免个别民警过度劳累。

3.提供必要保障为了有效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还需要提供必要的保障。

首先,要保证基层警务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提供高效的工作设备和工具,减少民警处理案件和工作手续的时间成本。

其次,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帮助基层民警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为基层民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协作与沟通工作疲劳常常与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的不均衡有关,因此,加强协作与沟通是有效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的关键。

通过加强部门之间以及同级民警之间的沟通协作,可以合理分配任务和资源,减轻工作负荷。

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进公安工作。

5.关注民警身心健康基层民警长时间从事警务工作,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关心民警的身心健康状况。

可以组织定期体检和健康讲座,加强对民警的健康管理和关爱,及时发现和解决健康问题。

总之,针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问题,我们应采取综合措施,从心理疏导、工作调度、保障措施、协作沟通以及身心健康关注等方面入手,有效应对民警的工作疲劳问题,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浅析公安基层民警体能现状

浅析公安基层民警体能现状
夷冰 倩 刘健 楠 庞 迪 高峻 龙
北京 ) ( 1 0 0 0 3 8 中国人 民公安 大学
摘 要 :现 阶段公 安基 层 民警 自身 “ 硬 实 力” 明显下 降— — 高公 安 民警综 合 素 质 ,提 升 公安 机 关 战斗 力 ,促使 公 安 工作 平 长期缺乏锻炼,跑不动,跳不动,体能严 重不足。笔者 旨在针 稳运 行 ,保 证公 安 队伍 永 葆 活力 ,护 卫党 和 国家繁 荣 昌盛 、维 对新 形 势 下 ,公 安 基层 民警 警 察体 能 的重 要程 度 以及 现 状 ,展 护人 民百 姓安 居乐 业 。 开 系 统调 查 和详 细 分 析 ,并 进 一步 探 讨 警察 体 能训 练 的未 来 走 我 们认 为 ,警察 体 能 指 的是 警 察 身体 素 质 水平 的总 称 ,是


公安基层 民警警察体能的含义
的 重要 性
大 多 数 民警 曾经 遇 到 过 因为 体 能 不 足 而 没 能 很 好 的 完 成 体能属于 “ 公安 ”协同系统 的子系统 ,完善 “ 警察体能”这个 任务 的情况 。基层民警的体能下降更成趋势 ,左光敏、吴松的 子系统 ,将更加有利于协同系统以 自组织的方式 ,由粗糙 向细 《 影响警察体能训练工作开展 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表明 ,除特 致方向发展 ,不断地提高 自身的复杂度与精细度 ,形成宏观的 警外 ,各警种体能均明显下降 ,不能达到 《 警标 》要求 。所有 有序结构 。提升警察体能 ,有利于保障公安民警身心健康 ,提 民警都肯定即便是在当今科技发达 、交通便利的新形势下,警
向和其在警校生职业培养 中的重要地位 。
指公 安 民警 在对 环 境 适应 过 程 中所 表 现 出来 的综合 能 力 ,包 括 健 康体 能 和 竞 技运 动 体 能两 个 方 面 ,包 含 六个 要 素— — 心 血管 耐力 、肌 肉强力与耐力 、柔韧性 、敏捷性 、力量和平衡性 ,既 在 高 强 度 的基 层 工 作 条件 下 ,本 已处 于 高 负荷 工 作 状 态 中 包含 了身体 素质 又包含 了心 理素 质 。

浅析公安基层民警体能现状

浅析公安基层民警体能现状

浅析公安基层民警体能现状作者:夷冰倩刘健楠庞迪高峻龙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4年第05期摘要:现阶段公安基层民警自身“硬实力”明显下降——长期缺乏锻炼,跑不动,跳不动,体能严重不足。

笔者旨在针对新形势下,公安基层民警警察体能的重要程度以及现状,展开系统调查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警察体能训练的未来走向和其在警校生职业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基层民警;体能现状;职业培养在高强度的基层工作条件下,本已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中的民警,由于体能不足,夜班坚持不住,案件处理不当,工作完成不佳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笔者通过对A省B市C区D派出所基层民警的调查,得到民警体能的基本情况、自身认识、单位情况、社会效应等信息。

从中进行筛选、分析,厘清公安基层民警对警察体能重要性的认识,剖析警察体能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促使公安基层民警提升对警察体能的重视程度,改善当前基层民警整体体能不足的现状。

一、公安基层民警警察体能的含义根据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协同学”的相关理论,警察体能属于“公安”协同系统的子系统,完善“警察体能”这个子系统,将更加有利于协同系统以自组织的方式,由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与精细度,形成宏观的有序结构。

提升警察体能,有利于保障公安民警身心健康,提高公安民警综合素质,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促使公安工作平稳运行,保证公安队伍永葆活力,护卫党和国家繁荣昌盛、维护人民百姓安居乐业。

我们认为,警察体能指的是警察身体素质水平的总称,是指公安民警在对环境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健康体能和竞技运动体能两个方面,包含六个要素——心血管耐力、肌肉强力与耐力、柔韧性、敏捷性、力量和平衡性,既包含了身体素质又包含了心理素质。

二、公安基层民警警察体能现状及问题(一)进行体能训练的民警多但持之以恒的民警少大多数民警平时都会进行体能训练。

但是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民警中,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坚持每日锻炼。

浅议警察的工作倦怠现象及对策

浅议警察的工作倦怠现象及对策

浅议警察的工作倦怠现象及对策工作倦怠,也称为“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根据国际标准,它包括三个指标: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

情绪衰竭是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经耗尽,对工作缺乏冲动,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害怕工作。

玩世不恭,指刻意与工作以及其他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距离,对工作不热心和投入,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

成就感低落,是指个体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

一份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题为《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调查报告表明:有35%的人有较高的情绪衰竭,只有38.8%的人情绪衰竭程度较低或者没有。

在接受调查的职场人士中,接近一半的人(45.2%)玩世不恭的程度比较高。

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群体中,54.9%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被调查者中有42。

3%的人成就感并不是很强。

调查数据显示:政府、公共事业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工作倦怠比例达到52.0%,职员、教师、医护人员和警察是工作倦怠高发人群。

一、警察工作倦怠表现形式警察是高危险高频率高度紧张的职业。

随时要面对来自形势。

社会。

环境。

法律。

工作。

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

繁杂的治安形势使他们工作不能懈怠,复杂的社会关系让他们无所适从,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他们的的思想,严格的法律框框束缚着他们的行为,繁乱的工作压力和不平衡心态让他们几乎窒息,家庭的重担没有缓冲的余地。

在这种高密度紧张的情况下,有的民民警出现了一些工作倦怠现象,主要表现有:1、松。

自我要求不高,思想散漫。

不注重学习,政治理论水平不高,业务水平降低,无工作打算,缺乏事业心;对单位的工作制度视而不见,对告诫当耳旁风;对别人的评价无所谓,完成任务松松垮垮,缺乏进取精神。

2、懒。

工作态度隐晦,人生目标不明确。

对不干不行的工作就干点,对可干可不干的就不干,人生价值观被环境埋没,心理定位出现偏差,不知道干工作是为了什么。

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疲惫心理浅析

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疲惫心理浅析

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疲惫心理浅析第一篇: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疲惫心理浅析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疲惫心理浅析[摘要]在当今社会政治与治安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基层派出所民警不同程度出现的疲惫心理是一种负面反应。

其成因为派出所职责不明,基层公安工作的高危险性,基层警力不足导致长期超负荷工作,社会认同感不高以及部分民警自身素质问题等。

为此,应对症下药,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缓解民警疲惫心理。

[关键词]民警;基层派出所;疲惫心理;缓解一、基层派出所民警产生疲惫心理带来的不良后果警察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天职。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与治安形势更加错综复杂,警察特别是基层派出所民警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面对的困惑越来越多,许多民警对派出所工作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疲惫心理。

分析这种心理,并积极寻找排解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工作对策,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疲惫心理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它会使人精神萎靡不振,作风懒散,工作消极,遇事推诿塞责、敷衍了事。

这种负面反应,必然影响公安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是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民警在工作中往往只会被动应付,对工作现状不愿多分析,工作创新意识不强。

二是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形象与警民关系,甚至会引发违纪违法行为,成为滋生警察队伍害群之马的土壤。

三是不利于民警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会走向极端,发生自残、自杀现象。

四是不利于民警家庭关系的稳定。

民警整天带着厌倦心理生活,极易影响到民警家属的情绪,如果家属不理解,就会导致夫妻矛盾的产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基层派出所民警产生疲惫心理的成因导致基层派出所民警产生疲惫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源性的客观因素,也有内源性的主观因素。

(一)派出所职责不明,警民关系难处带来的困惑长期以来,基层派出所工作都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警务与非警务之间,民警往往很难区分。

而“有警必接,有难必帮”的承诺,更是让派出所民警不堪重负。

比如爬楼开锁、送醉酒者回家、夫妻吵架等等,只要群众一拨“110”,派出所都不得不出警。

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工作疲劳是基层民警常常面对的一种问题。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精神紧张,基层民警容易出现身心疲惫的状态,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工作疲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调整工作节奏、保持身体健康、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一、调整工作节奏工作节奏的调整对于缓解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是至关重要的。

在工作紧张的情况下,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和时间安排,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压力。

首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应分清重要任务和紧急任务的优先级,充分利用工作时间,避免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处理太多任务,以免过度疲劳。

同时,合理规划每天的工作计划,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安排,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压力。

此外,工作期间适时安排短暂的休息,利用休息时间放松身心,保持精力充沛。

二、保持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应对工作疲劳的基础。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可以增强身体的底气和抗压能力。

首先,基层民警要注意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是恢复身心疲劳的最佳途径,每天保持7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其次,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基层民警应当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经常食用高糖、高油的食物,保持身体的营养平衡。

此外,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通过运动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增强体力和抗压能力。

三、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是缓解工作压力、减轻工作疲劳的有效方式之一。

基层民警可以找到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阅读、旅行、写作、运动等,将其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并且保持一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

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可以转移工作压力,让心情放松,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同时,通过追求兴趣爱好,可以增添生活的乐趣、丰富个人的内涵,提升自我价值感,进而对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良好的社交关系对于缓解工作疲劳和提升个人幸福感非常重要。

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如何有效地应对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工作疲劳是基层民警普遍面临的挑战之一,长时间的加班、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很容易导致身心疲惫、精力衰竭甚至职业倦怠。

为了提高基层民警的工作效率,减轻疲劳感,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工作疲劳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将从调整工作节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心态应对工作疲劳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调整工作节奏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基层民警的工作时间通常非常不固定和规律,经常需要加班处理案件和应对突发事件。

在出警前,应事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以便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在工作中,适当调整工作的紧张程度,合理分配任务,避免超负荷工作。

2.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利用时间,掌握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是缓解基层民警工作疲劳的关键。

可以通过制定每天的工作清单,设定优先级,合理规划工作进度;学会合理分配和委派任务,充分利用团队协作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学习一些时间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如番茄工作法、时间块法等,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1.科学作息基层民警工作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往往需要在夜间加班值守,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容易导致身体机能紊乱和疲劳积累。

因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睡眠时间,保证每天的充足睡眠,尽量避免连续开夜车的情况发生,保证充分休息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2.均衡饮食合理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增加体力的重要因素。

基层民警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因此,他们应该摄入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健康食材,适量进食,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和精力水平。

3.定期运动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大,长时间的坐姿和不良的工作姿态容易导致身体疲劳。

通过定期进行运动可以缓解疲劳,提升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可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每周坚持两到三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

三、积极心态应对工作疲劳1.与同事交流与同事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疲劳。

如何有效地处理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如何有效地处理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如何有效地处理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基层民警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的重要角色,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疲劳。

有效地处理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不仅对于他们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也直接影响到整个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就如何有效地处理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了解工作疲劳的原因首先,要想有效处理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就需要了解工作疲劳的原因。

通常,基层民警的疲劳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基层民警的工作常常涉及到突发事件的处理、矛盾纠纷的化解等各种高强度的任务,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2. 长时间的工作时长:基层民警的工作往往不受时间的限制,他们需要随时待命,可能要连续工作数小时或者数天,这会导致他们容易疲劳和精力不足。

3. 心理压力:基层民警在工作中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和风险,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了解了这些原因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来有效地处理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

二、提供充足的休息和休假时间为了缓解基层民警的工作疲劳,必须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合理调整工作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恢复精力。

此外,也应尽量提供更多的休假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放松身心,远离工作压力。

三、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基层民警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管理者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四、完善工作条件和配备必要的设施保障基层民警的工作条件和提供必要的设施也是有效处理工作疲劳的重要措施之一。

优良的工作环境和设施会提高基层民警的工作效率,减轻他们的负担。

同时,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如智能化巡逻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可以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支持,减少人工的工作量和压力。

五、加强团队建设和合作基层民警一般都是以小组或者是团队的形式工作,良好的团队建设和紧密的合作关系对于处理工作疲劳至关重要。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劳教所一线警力“透支”问题应引起重视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劳教所一线警力“透支”问题应引起重视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劳教所一线警力“透支”问题应引起重视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劳教所一线警力“透支”问题应引起重视劳教单位一线警力“透支”问题,多年来依然十分突出,上级部门虽多次强调,基层民警也多次呼吁,但因其危害性尚未被真正认识,加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这一问题关键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造成一线警力“透支”问题的主要原因1.编制问题。

编制环境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劳改单位中的核定编制劳教未满,而未及时补充;二是被其它非警察人员编制沃苏什卡挤占;三是受编制限制,进人难。

2.劳教劳教单位筹办企业占用一定比例警力。

由于劳教场所办企业,需要配备专门的业务人员从事产供销,从而租用了一定防暴警察数量的警力。

3.警力配置不合理。

表现在:一是机关人员过多,本末倒置;二是小队建制一成不变,浪费了警力资源。

许多劳教所不论大队基层支队收容、管理劳教人员多少,防暴航空队建制及警力配置始终保持不变。

4.一线民警工作时间长、强度大。

劳教场所普遍全面实施民警全天候(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处置劳教人员发生的各种情况及预先突发事件。

由于航空队民警人数较少,而中队值班制度规定每天必须要2名民警,因而值班、加班频繁,工作强度大。

在含意这种环境下造成了连民警间的问候语、傻子都变成虽然了这样的语言——“今天值班啊”?一线民警几乎享受不到完整的“双休日”。

5.上级要求高,民警压力大。

近年来,司法部提出了“两个不允许、一个压缩”、“三个绝对不能、四个绝对不允许”的刚性要求,年年鉴定责任状,层层抓落实,各项五项工作管理变成了具体的指标,都是“高压线”,谁也不敢触犯。

加之在教相关人员中涉暴、涉毒、涉黑人员日益增多,二进宫以上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或使教育改造难度进一步加大。

此外,由于劳教场所搞生产、办企业,基层中队协警在抓好教育改造的同时,又要搞好劳教生产。

管教上的严要求,生产上的硬任务,统统与奖罚挂勾,一线民警普遍感到思想、工作压力大。

最新-试论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 精品

最新-试论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 精品

试论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一、警察体力透支现象严重所谓警察体力透支是指公安机关长期分配给民警的工作或交办的任务,严重地超过了国家法定的公务员工作时间,致使民警只有靠加班加点来完成,造成民警体力消耗过大和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现象。

警察体力透支还包括脑力、心理、精神等方面的严重支出。

警力和警察体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警力是指警察的兵力,是从整体上来说的;警察体力是指警察体能综合状况,是从总体和个体上来说的;警察是指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也指参加这种武装力量的成员;民警是人民警察的简称,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两者是一种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警察的外延大;警察体力与民警体力概念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第42条、第43条规定了公民享有充分的劳动权、休息权和获取报酬权,每周五天工作制就是国家对公务员劳动权的具体规定及应用,不存在透支与不透支的问题。

但是我们的民警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无法完成单位分配的工作或者交办的任务,只有靠延长工作时间才能够完成,是警察体力的一种透支现象。

〈一〉工作上严重超时间,导致民警休息权无法保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警察体力透支分为一般透支,严重透支,超严重透支三种现象。

〈1〉一般透支。

一般透支就是指警察每周要加班加点一到两个工作日,即8—16小时内,这应是允许的透支范围;〈2〉严重透支。

严重透支就是指警察每周要加班加点三个工作日以上,即24小时以上。

这种透支方式,势必造成警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应当引起警觉;〈3〉超严重透支。

超严重透支就是指警察每周要加班加点五个工作日以上,即40小时以上。

也就是说每周7天要连续每天工作11小时或者每周5天要连续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长年累月如此,后果十分严重。

据统计某县公安局现有民警234人,按民警工作性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从事。

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疲惫心理

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疲惫心理

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疲惫心理浅析————————————————————————————————作者:————————————————————————————————日期:2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疲惫心理浅析[摘要]在当今社会政治与治安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基层派出所民警不同程度出现的疲惫心理是一种负面反应。

其成因为派出所职责不明,基层公安工作的高危险性,基层警力不足导致长期超负荷工作,社会认同感不高以及部分民警自身素质问题等。

为此,应对症下药,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缓解民警疲惫心理。

[关键词]民警;基层派出所;疲惫心理;缓解一、基层派出所民警产生疲惫心理带来的不良后果警察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天职。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与治安形势更加错综复杂,警察特别是基层派出所民警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面对的困惑越来越多,许多民警对派出所工作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疲惫心理。

分析这种心理,并积极寻找排解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工作对策,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疲惫心理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它会使人精神萎靡不振,作风懒散,工作消极,遇事推诿塞责、敷衍了事。

这种负面反应,必然影响公安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是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民警在工作中往往只会被动应付,对工作现状不愿多分析,工作创新意识不强。

二是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形象与警民关系,甚至会引发违纪违法行为,成为滋生警察队伍害群之马的土壤。

三是不利于民警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会走向极端,发生自残、自杀现象。

四是不利于民警家庭关系的稳定。

民警整天带着厌倦心理生活,极易影响到民警家属的情绪,如果家属不理解,就会导致夫妻矛盾的产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基层派出所民警产生疲惫心理的成因导致基层派出所民警产生疲惫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源性的客观因素,也有内源性的主观因素。

(一)派出所职责不明,警民关系难处带来的困惑长期以来,基层派出所工作都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警务与非警务之间,民警往往很难区分。

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

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

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标题: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非警务活动是指不应公安机关所从事、承担的各种社会公务活动。

公安机关是政府行政机关,法律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任务。

然而,公安民警干了大量非职责工作,从事了大量非警务活动,浪费了大量警力,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本来就不应由公安机关承担的任务而社会公众却认为就应该由公安民警去做,包袱重、压力大,恶性循环,形成了不做就不作为的社会共识。

一、非警务活动的形成非警务活动由来以久,是伴随公安机关的建立发展而自然形成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计划经济条件的自然产物,近年来问题越发突出,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正常工作。

(一)行政部门的职能不清下级公安机关受上级公安机关和地方党委的领导,公安机关既要执行法律,也要执行政策,两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统一。

在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政府各行政部门的联合行政,责任不是特别清晰,职能不是特别明确的情况,加之人们思想意识中固有的公安机关执法威慑力和公安民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的影响,往往其它行政部门的职责责任慢慢转移到公安机关。

本应由其它行政部门执行政策的事项转由公安机关用执行法律的做法完成。

(二)公安机关的自我承诺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不容质疑的。

但是,不能什么事都交人民警察去办,公安机关更不应什么事都揽在自已身上,不该承诺的不应承诺,“有困难找警察”,这个响亮的口号在全社会公民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之而来是巨大的负面效应。

公众的困难是大量的,是繁杂多样的,特别是在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高、社会矛盾复杂的现实条件下,人民群众几乎时时处处有困难,人们有了困难找警察,警察工作起来更困难。

现在是不论什么样的困难,是不是人民警察的职责,人们更多的是先想到人民警察。

(三)非职责工作的参与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部门之一,各种活动都应紧密围绕法律赋予的职责进行。

试论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

试论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

试论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来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开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时期下公安工作的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增加和扩大。

特别是当前警务工作与非警务工作交织在一起,消耗了大量的警力,使公安机关警力本身就紧X的状况无法得到缓解,我们的民警为了完成这些繁重的工作任务,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同时又得不到很好地恢复与保养,严重地影响了民警的身体安康,削弱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

究其原因:除了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以外,还存在着:一是警察体力透支现象严重;二是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对警察体力透支和再生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三是警察体力再生的具体措施不到位等原因。

笔者就公安机关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问题作一些研究,供大家参考。

一、警察体力透支现象严重所谓警察体力透支是指公安机关长期分配给民警的工作或交办的任务,严重地超过了国家法定的公务员工作时间,致使民警只有靠加班加点来完成,造成民警体力消耗过大和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现象。

警察体力透支还包括脑力、心理、精神等方面的严重支出 .“警力〞和“警察体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警力〞是指警察的兵力,是从整体上来说的:“警察体力〞是指警察体能综合状况,是从总体和个体上来说的:“警察〞是指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也指参加这种武装力量的成员:“民警〞是“人民警察〞的简称,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两者是一种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警察〞的外延大:“警察体力〞与“民警体力〞概念一样。

?中华人民XX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中第42条、第43条规定了公民享有充分的劳动权、休息权和获取报酬权,每周五天工作制就是国家对公务员劳动权的具体规定及应用,不存在透支与不透支的问题。

但是我们的民警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无法完成单位分配的工作或者交办的任务,只有靠延长工作时间才能够完成,是警察体力的一种透支现象。

〈一〉工作上严重超时间,导致民警休息权无法保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警察体力透支分为一般透支,严重透支,超严重透支三种现象。

浅谈警察的职业倦怠

浅谈警察的职业倦怠

浅谈警察的职业倦怠做警察的时间长了,特别是在基层一线的时间长了,许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当初入警时的豪情壮志早已消失怠尽,更多的是一种苟于现状,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心态,甚至有了厌倦警察职业,想提前退休的想法。

有了这些症状,说明我们正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危机。

一、警察职业倦怠的涵义及表现形式职业倦怠一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首次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现在我们将职业倦怠理解为从事助人行业的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持续不断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综合症状。

警察职业倦怠主要是指警察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压力过大和工作满意度过低而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耗竭状态。

警察的职业倦怠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生理上的衰竭:主要体现在经常会感觉头痛、头晕、胃痛、失眠等症状。

(二)、情绪上的衰竭:主要体现在易疲劳、易发怒,在生活和工作中缺乏热情与活力。

(三)、去人格化:也就是指警察人格上的解体,主要体现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求质量,接待群众时存在“四难”现象,单位和社会上人际关系紧张。

(四)、低个人成就:主要体现在警察对自己消极评价,个人成就感降低,对工作的意义产生认识偏差,感觉工作无意义、无价值,产生较强的自卑感。

二、职业倦怠对警察工作的影响职业倦怠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负面反应,警察作为一个公众形象,一举一动都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在职业倦怠这一下负面作用之下,必将引发一些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警察公众形象。

一是身陷职业倦怠的警察,因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会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在公众面前也不会注意个人形象,经常出现警容不整,精神面貌差等现象,严重影响警察的自身形象;二是身陷职业倦怠的警察,情绪衰竭,易发怒,易急燥,自身情绪都处于一种无法控制的状态,在受理人民群众求助时就难免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这样一来将对警察的服务形象造成严重损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解放“非警务工作”谈警察体力透支问题
【摘要】当前,“加快发展,转变作风”方针体现了新一届领导人的“实干兴邦”精神,各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从简”方针。

然而,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机关对社会的承诺也越来越多,其严重的失调不仅导致警察体力透支,更使警民关系不和谐甚至使民众对政府机关失望。

寻找快捷有效的途径解放警察体力以解决警察体力透支问题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及时代意义不言而喻。

【关键词】体力透支;警民关系紧张;体力再生
警察体力透支是指警察被给予的工作或被交予任务太多以至于只有靠加班加点来完成,超过了国家法定的公务员工作时间,造成警察体力消耗过大和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现象,包括脑力、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严重支出。

关于警务活动的范围,根据我国警察法第六条规定的公安机关具体的14种职责和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警察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相关法规,警务活动应当包括以下三类:1.刑事司法活动,包括侦查、刑事强制和刑罚执行;2.行政管理活动,包括公共治安秩序、特种行业、户口管理、道路交通、消防监督、出入境与外国人、违禁和危险物品的管理和社会治安防范监督指导;3.提供服务活动,包括危难救助,纠纷调解,抢险救灾。

非警务活动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所从事的超出法律规定职责范围的活动的总称。

一、我国警察体力透支现状及原因
(一)警察编制及配比低于国际标准且身体素质普遍偏低
警察编制人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警务工作投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即狭义上的警力。

通常由两个常量来衡量:一是警察编制的绝对数量,二是警察编制数量与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和的比例,即警察配比。

我国警察绝对数量不少,但警察配比却远远低于世界普遍水平。

数据显示,我国各省的警察比例从万分之七到万分之二十不等,北京最多,也只有万分之十九。

根据公安部办公厅公布的数据,美国在1995年警察的万人配比已达27.8,德国最高(40.5)。

(二)公安机关内部管理不协调
1.任务下达缺乏协调性
近几年警察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任务下达,缺乏协调性,考查考核项目过多。

且考核机制不科学,给派出所民警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造成了警察体力透支的问题加剧。

2.警察休息权和工作权冲突严重
首先,警察职业本身特殊性决定警察的休息权会随时受到威胁。

因为犯罪分子作案时间的不确定,大多深夜团伙作案,需要临时调用大量警力。

其次,社会对警察的要求越来越高。

警察会随时被找,而且遇到不属于警察管辖的职责范畴还要虚心向群众解释。

再次,各地公安机关面临经费不足。

最基本的办公经费都保障不了,更没有资金去改善办公条件,建立活动中心,没有资金调整心情放松休假,使得警察的身心恶性循环,警察的休息权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我国警察体力透支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何解放警察体力,笔者认为难以实施周期太长的培养人才(从数量和质量入手,改善与开发警力)的原始僵硬思路,现从解放“非警务活动”的制度层面思考,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针对漏洞下达法规,有法可依
我国对警察的职权范围已有一定立法限制,如《宪法》、《人民警察法》等,但是有关概念的模糊,必须依据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现状,对警务活动的灰色地带下达法规,做到详细、有操作性、义务明确,以保证警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出警有据。

(二)确定公安职能定位,突出重点
非警务活动中有很大部分是相关职能部门职权不明确促成的,警察的工作重点扩大至社会性服务,甚至有包揽一切公共安全事务的管理体制的趋势。

因此,确定公安职能定位刻不容缓,要使其从可以社会自主管理的领域“退出”,把不该由警察承担或管理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交还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从而处理好警察管理的“越位”问题。

(三)建立公共安全市场竞争体系,打破警察垄断
在我国,警务工作只能由警察机关来承担,不允许其他力量介入,因为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是政府下属的行政管理机关。

资料显示,美国全国有7000多名已注册的壮汉——职业追捕师,专业追捕交纳保证金的逃犯,追捕成功可以获得保证金10%-20%的酬劳。

应当承认,在当今社会,公众的公共安全需求越来越多样,公共安全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仅靠公安机关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应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引入不同的社会力量,逐渐放款政策实现私人侦探或警察私有化。

(四)完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合理用财
为实现公安机关财务独立,尽量避免其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制约,理应完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

在英国,中央财政负担地方警察经费的51%,地方财政负担49%;在日本,中央财政约负担地方警察经费的15—20%,其余由地方财政
负担;而我国台湾地区也是采取本地主要承担的方式。

笔者认为,我国可以采取“由地(市)级公安机关提出本局(处)的经费预算,报省、地(市)财政主管部门和省公安厅批准。

预算标准确定后,划分一个比例,由省级财政和地(市)级财政分担省级财政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中央财政申请补助”的方式解决经费保障问题。

(五)规范公安宣传导向,实事求是
“有困难找警察”、“有求必应”这些承诺性口号扩张了警察的公共服务职能,公众对警察服务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警察服务资源的供给则是有限的。

与其造成警察难以提供服务,或只能提供劣质服务的尴尬,倒不如一改以往对于警务公信力建设的夸大宣传,一些城市试点已经取消了110“有求必应”的宣传标语,笔者认为值得提倡。

(六)做好警察体力再生工作
警察体力再生是保障警力,实现其职能有效实施的主要方式。

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改善警察体力的恢复现状才能及时解决警察体力的透支与再生问题,如在不违反财政纪律的前提下,妥善制定奖惩措施,合理安排调休工作;定期对民警进行体检,落实民警的健康补助福利;减轻民警的工作负担,提高其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道霞.人民警察休息权的法律保障[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总第143期):128-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