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高度来看国企改革新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篇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篇篇一: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但更重要的是国有资本分布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改变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涉足领域过多,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
一、国企改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有企业改制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分立、合并,如公司兼并、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等;二是,改变所有制的形式,如原国有企业转为公司制企业(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国有企业转为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等;三是,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的,如原国有企业转为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转为股份有限公司;四是,转变经营机制,如国有企业的承包或租赁、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经营等。
本文中所指的改制既是指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下同)转让存量国有资产或吸收非国有投资者增量投资的行为,以及辅业与主业进行分离、改制。
也是指国有企业破产、关闭、解散,以及国有企业之间有偿并购或无偿划转产权的行为。
1、国企改制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主要是指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不在量多,而在其经济控制力。
对国有资本进行有进有退的调整,抓大放小,使国有资本向国家必须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集中。
为此,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但更重要的是国有资本分布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改变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涉足领域过多,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
对广大中小企业,要以地方为主采取改组、联合、兼并、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更加灵活的方式进一步放开搞活。
使国有资本要在那些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控制力。
因此,国企改制是国有经济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2、国企改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现实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大而全”、“小而全”,“企业办社会”,富余人员过多,劳动率低下。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一、基本情况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从1998年开始,先后历经了三轮大的改革。
前两次改革因种种原因都没有进行到底。
2022年10月,启动了第三轮改革。
当时有市属国有企业97户,其中,停产半停产企业46户,有经营发展能力的51户。
为了彻底解决国有企业发展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从事关某某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果断决策,启动新一轮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采取“统筹谋划、整体部署、双轮驱动、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分企指导”的办法,一手抓停产半停产企业改制,一手抓经营性企业重组整合。
按照“两步走”的思路,第一步首先以处置僵尸企业、盘活国有资产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对46户停产半停产企业全面进行改制,妥善安置职工、化解债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用两年多时间完成改制任务;第二步对51户有经营发展能力的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式,推动实现裂变扩张、做强做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年多的改革实践表明:(一)“僵尸企业”改制全面完成通过关闭清算、兼并整合方式,圆满完成46户市属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安置困难职工6089人,解决3050户职工住房困难和近300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6603名参改人员实现统一托管,275名遗属得到认定,2483名退休职工领到了统筹外费用,为151名内退及“4050”人员补缴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改制企业资产实现集中统一运营,1070.19亩土地、5.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物委托某某城投集团统一运营管理,某某钢厂、第二毛纺织厂、石油机械厂464.56亩土地移交市土地收储中心,有效解决了僵尸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取得重大进展我市涉及剥离办社会职能中省市企业60家,其中国企办教育8所、医疗机构14家、社区机构2家、市政设施53项,除洛川县政府未实质性接收某某炼油厂两所学校外,已全部通过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和自行撤销方式完成剥离任务。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专题调研(三篇)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专题调研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国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国企的所有制结构改革、激励机制改革以及市场化运作机制改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国企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企所有制结构改革国企所有制结构改革是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
通过调研发现,国企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所有制混合度不高,私营资本参与较少在国企的所有制结构中,国家资本占比较高,而私营资本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这种情况导致了企业经营决策不敢冒风险,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当前,国企的产权保护机制仍不完善,个别国有企业中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失职渎职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革建议:1.增加私营资本在国企中的比重政府应该加大对私营资本的引导和鼓励力度,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私营资本进入国企,提高所有制混合度。
可以通过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等措施吸引私营资本的参与。
2.完善国企的产权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的国企产权保护机制,明确权责边界,加强内外监管,提高国企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同时,加强对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防止权力滥用等问题的发生。
二、国企激励机制改革国企激励机制改革是激励国企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国企激励机制存在以下问题:1.薪酬体系不合理目前,国企的薪酬体系普遍过于平均化,不能根据个人贡献和业绩进行差异化激励。
这导致了许多优秀人才流失,并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激励机制缺乏多样性国企激励机制过于单一,主要依靠薪酬激励,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激励,如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
这限制了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改革建议:1.建立差异化的薪酬激励体系根据员工的贡献和业绩进行差异化激励,设置激励指标和激励机制,使员工能够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
兰陵县国企改革的措施和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兰陵县国企改革的措施和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2006年以来,在兰陵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兰陵县明确“以企业破产清算为主要手段,力争彻底解决”的企业改制基本思路,从法律上实现企业彻底清算、从行政上基本清除信访,力争不留任何后遗症,县内国企改革工作取得了极大进展。
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一、国企改革的现状兰陵县共有纳入改制计划的企业14家,分别是:苍泉酒业、县发电厂、美术公司、县造纸厂、嘉德集团及嘉德食品公司、石膏矿、佳田水泥公司、苍松公司、县化肥厂、县泉山水泥有限公司、特种水泥厂(二水泥厂)、开元机械厂、临工集团苍山县工程机械厂、黄埔集团,目前上述前12家企业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
后2家的情况如下:(一)临工集团苍山县工程机械厂。
该公司改制由市国资委负责,后因职工上访,市政府成立工作组,县政府协调人员参加,目前工作组已完成调查摸底情况。
因工作组是市属人员,近几年没有过来,因而工作未有进展。
存在的问题是因企业没有当时档案,职工也没有书面证据材料,对于下岗的职工提出的经济补偿等权益难以界定落实。
(二)黄埔集团。
2010年12月22日,县政府由时任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刘连栋任组长成立黄埔集团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1年5月10日由县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破产管理人。
截至目前,职工债权已兑付完毕,职工失业金正在办理中。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企业改革工作有序开展。
实行了县六大班子领导分别联系改革企业和分别挂钩企业改革工作的制度,县主要领导经常调度,部分破产企业工作组大组长是县领导;分别组建了破产工作组,抽调业务精、作风实的工作人员,采取全脱产的方式深入企业直接参与指导企业改革工作,为企业发展想办法、出建议,促使其走出困境,为我县企业改革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为方便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我县的企业改制工作大多采用了职工代表参与的方式,便于集思广益,增加了透明度,非常有利于职工思想稳定。
在国企改革提升行动交流与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国企改革提升行动交流与研讨会上的发言同志们:深入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继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做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部署。
我们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关键举措。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一下:一、充分认识国企改革提升行动的背景与意义(一)国企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国企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漫长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国企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股份制改革等。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国企改革的成效,也体现了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国企改革并非一帆风顺。
在改革的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加之市场机制不完善,国企改革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冗员问题、债务负担沉重、企业效率低下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抓大放小”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
在此过程中,一些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大型国企,它们通过重组整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国企改革的现状分析显示,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如产权制度不清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等。
对此,中国共产党在多次重要会议中强调,要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企改革领导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动员大会,共同探讨国企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
在此,我谨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公司改革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充分认识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企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明确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市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企。
三、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1.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按照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2.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活力。
3.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5. 严格企业经营管理。
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任务落实1.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国企改革。
2.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改革工作合力,确保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3.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改革的积极性。
坚定信心 深化改革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的指示
做强最优做大国有企业既可以巩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完全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压舱石。 做强,才能使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做优,才能成为各种经济体的楷模;做大,才能抗击各种 风险。
文=张喜亮 李 强 李 炜
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 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
习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 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我国经 济乃至于世界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举世 瞩目。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 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研究规律、找准问题, 汲取教训、坚持成功经验,深化国有企业 改革需要缜密的顶层设计,坚定不移地针对 问题改。切忌改掉一个问题又带来更多更大 的问题,改革措施要顾及大局,向改革目标 聚焦。国有企业改革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 新中发展。纵观历史,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时期创立国有企业至今,产品结构、生产规 模、核算制度、用工管理、技术标准等等, 随着革命和建设的形势发展,国有企业的改 革调整一直在路上。与时代和任务的要求相 适应,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也从最初的“三 人团”到“管理委员会”,从移植苏联的 “一长制”到自创的“两参一改三结合”, 从“承包”到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 等等,不断地进行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有企
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上一直有种 种议论,诟病国有企业,甚至鼓噪国有企 业改革政策倒退了,主要是没有从全局的 高度认识国企改革,或有信息不对称的原 因,也有解读杂音的原因,更有的是戴着 有色眼镜用错了度量标准的问题,也不排 除有罔顾事实的情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行得 正、干得实、走得稳。纵观历史成就、正 视实现选择、展望发展未来,从为全球经 济危机提出解决方案的大视野,就必定会 坚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信 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国有企业改革 座谈会”所作的指示,让我们更加明确了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方向。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作者:温国林卿松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31期摘要: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对我国国企改革意义重大,这是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文章首先说明当前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国有企业具有资金雄厚、人才聚集、技术产业化经验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的优势,但对外界变化反应较慢、管理效率不高。
而非国有企业灵活性较强、管理效率高、创新意识、品牌意识浓厚,但面临资金不足,生产规模有限的困难。
若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方面可以激发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非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两者的结合也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实现生产要素的公平受益。
(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简政放权、减少腐败的重要手段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以国有股权的形式存在,并依据股权的比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政府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其权利受到约束限制,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此外,从“四风建设”以来,多名国企高管被查处,国企依然被看作反腐的第二战场,造成腐败高发的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权力运作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失效。
而发展混合所有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两权分离、建立完善的监事会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等方式则能有效地解决至少遏制这种现象。
(三)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完善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登记注册类型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可知,2014年国有单位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31742元,是私营单位同职位人员平均工资的1.71倍。
新形势下,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挑战,如何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挑战,如何做好企业 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秦孟刚内蒙古华晶盐业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城市生活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讲话中多 次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 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 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 摇。
”国有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国之重器;国企改革 更是起到“动则威,威则震”的效果,在全面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时刻,发出扶持国企的号召,意味着国企改革将成 为振兴实体经济的强大动力。
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新 形势下,人才和市场的竞争现在非常激烈,大多数职工的 思想观念也不稳定。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加强职工的 思想政治工作,在所在职工中树立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 创新意识,以适应国企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 主动地应对严峻的挑战,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 摇,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目前,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调整的关键时期,作为国 有企业,改革调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 挑战。
所谓机遇就是利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在全力以赴 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使企业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
所谓挑战就是指改革本身就是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在此过程中如果产生了矛盾,要想办法解决和处理这些矛 盾,使改革工作顺利的进行,要靠企业的发展,更要靠细致 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
因此,做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笔 者认为,做好国有企业改革时期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适应深化巩固思想建设的“新常态”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理解,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
其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 党组织建设,切实为国有企业培养思想过硬、素质过硬的 党员干部队伍,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国 有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组织保证。
新时代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面面观
特稿FEATURE新时代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面面观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党组成员、副主任 杨志坚2004年国资委成立以来,笔者有幸亲身参与和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广东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践,深切地感到,每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总是伴随着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伴随着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国有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但也要看到,从出资人的角度看,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责定位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清晰,国资监管整体效能还亟待提高,国资监管机构系统建设还亟待加强,政16October 2019 / 广东经济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还依然存在,推动以管资本为主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从改革主体看,一些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治理结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的新旧动能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企业党组织作用被弱化等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本文围绕高举“一面旗帜”、把握“两大出发点”、适应“三大要求”、处理“四大关系”、把握“五大能力”、突出“六大重点”等方面,就如何看待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如何举旗定向,如何攻坚克难,如何高质量发展等,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高举“一面旗帜”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举旗引向,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引领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伟大旗帜,对党忠诚、本领过硬、敢于担当,大刀阔斧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理直气壮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国企改革初衷已实现,国资退出成新改革难点
国企改革初衷,即摆脱经营困境和提高效益,已经得以实现。
如今改革到了新的阶段,这已经不是国资委层面可以驾驭的国企改革,而是围绕国有资产战略布局和国家战略层面财政体系重构的国资改革……今年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的国有企业替代人民币汇率,成为中美对话核心议题。
在业界看来,美国担心中国国企利润节节攀升,造成不公平竞争,大量利润留存企业,会抑制中国国民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升级,阻碍通过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冀望从外部给中国国企改革施压。
而中国高层也意识到,借此外力,以红利上缴为起点,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实现财政体制重构正当其时。
■重启国企改革呼声再起国企改革是中国改革进程中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
今年以来,重启国企改革的呼声再次鹊起。
2月27日,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30年的中国》,该报告涉及国企改革与红利返还问题,一时舆论热议;“两会”期间,“国企要不要再改革”亦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4月初博鳌亚洲论坛上,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指出,国企改革事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成败,破除国企垄断,降低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舆论之所以如此关注国企改革,深层次原因是忧心国企改革方向模糊,动力减弱,利益固化。
如今“做强做大”的国企高管似乎没有继续改革的动力,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国资委也缺乏继续改革的动力。
一时间,国企改革要不要继续推进?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如何选择改革路径?国有资本变现如何与财政预算体系重构相协调?坊间诸多争议引起高度关注,一个基本共识是,已经到了必须厘清改革思路,再启国企改革的时候了。
回顾国企改革30多年来,从上世纪80年代的“放权让利”,到90年代的“抓大放小”、“三年脱困”、股份制改造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今,国有企业数量减少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在市场化浪潮的锤炼下,国有企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体,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到2010年,国有企业的户数占比从39%下降到4.5%;2002年到2011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0.2万亿元,成绩是显而易见的。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心得体会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心得体会抓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机制,还要抓好重大风险防控。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切实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改革高度重视,强调要推进国企改革和转型发展,使国企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国有企业深化提升行动应围绕国之所需、民之所求,坚定做好服务。
要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抓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有助于突出主业、聚焦实业,坚持专业化发展,推动更多国有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和具备发展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引导、分类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
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产业体系关键环节和产业链薄弱环节,国有企业要聚焦资源,推动强链、补链、延链等方面的重大投资项目落地。
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通过数智化转型和工艺材料的持续迭代创新,以更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如此一来,可以推动既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装备、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快“走出去”,拓展新的产能承接空间。
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
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作为产业发展责任主体,锚定关键技术创新,优化国有企业新增项目投向,优化产品和服务存量结构,加快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链领军企业。
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数智赋能,培育更多具有数字经济和信息时代特征的平台型企业,为国家提供更多可靠的数据支撑,从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齐头并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问题与成效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问题与成效作者:齐静来源:《现代企业》2024年第01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不断深化,改革进程不断推进。
在此新时代背景下,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企业创新经济模式、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混合所有制改革离不开制定完善的企业治理模式。
基于此,文章以介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政策为背景,将本土国有企业C集团在两项业务领域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案例,分析该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福建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及水平1.中央层面政策。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特点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以及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互相融合。
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供了稳妥不冒进、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分类、分层推进混改意见。
为更好地因企施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国资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于2015年联合颁布《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明确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都强调了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打造于全球范围内颇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通过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系列的顶层设计,我国国企改革已构建出“1+N”政策体系,有力推动各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
2.地方层面政策。
2016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点改革任务,鼓励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双向投资,稳妥推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2017年,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证监局印发《福建省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开展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关于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几点思考高小萍【摘要】多年来,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一些遗留问题没有得以有效解决,从而引发了一些劳动关系矛盾甚至职工群体性事件.因此,应对国有企业改制中遗留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并从不同的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以切实调动和保护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国有企业内在和根本的创造活力.【期刊名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8)003【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工会作用【作者】高小萍【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71国有企业改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内在要求。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几乎每一次改革进程都会涉及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
多年来,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一些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引发了一些劳动关系矛盾甚至职工群体性事件,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落实好党的加强社会管理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要求,当前应对国有企业改制中遗留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和解决,以切实调动和保护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国有企业内在和根本的创造活力。
一、国有企业改制遗留的突出问题与分析(一)部分改制企业社保方面遗留问题较多由于一些改制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欠缴社会保险金问题突出、数额较高,致使职工无法享受社保待遇。
如天津交通集团改制后,进入托管中心政策规定3年过渡期的职工,大多靠自谋职业维持生活。
但现在近10年过去了,仍有万余名职工出不了托管中心,欠缴大量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费用。
随着这部分职工陆续临近退休年龄,职工担心无法与社会保障相衔接,多次到企业和政府部门上访,成为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一个“隐形炸弹”。
又如,包头钢铁集团大集体企业欠缴职工社会保险费达4.83亿元,导致许多职工无法办理正常退休手续和报销医疗费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
国企改革方案指导意见解读最新5篇
国企改革方案指导意见解读最新5篇国有企业篇一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曹华)“国有企业将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不断调整,向经济安全和民生上集中,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国有企业的方向应该是更加市场化,不断增加活力、影响力。
”十八大代表、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和记者一起分享学习十八大报告体会时作出如上表述。
王勇说,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这为今后国企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企的方向应该是更加市场化,不断增加活力、影响力。
王勇表示,加紧推进国企市场化。
首先就要更加市场化地选聘人员,人员要能进能出,干部要能上能下,收入要能高能低。
要通过深化,来解决国有企业现在存在的一些管理粗放、不到位的问题。
国有企业要向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学习,包括要向一些私营企业学习,建立更好的市场机制,转变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使得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更好地轻装前进,创造更好的效益和更多的利润。
此外,国有企业也将加紧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王勇说,多年来,国有企业是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从计划经济时代不断深化发展而走过来的。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既要按照所有企业追求利润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去行事,又要承担很多本来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
拿中央企业来讲,目前还有8300多个医院、学校等社会机构,国企办社会的现象依然存在。
国有企业也将加紧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国有企业办社会”的现象要有所改变。
按照这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企业将向经济安全和民生上集中,要国有企业系列(一)-基于国有企业的集团管控模式演变-20230728-1篇二国有企业系列(一)基于国有企业背景的集团管控模式演变,罗丹方任飞一、新一轮政策表明国企进入了以国资为主题的新阶段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特殊产物,掌握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直成为体制的重点和难点。
国企改革员工总结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我是来自XX国有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全体员工,就国企改革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发言。
一、国企改革的历史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大任务。
为适应这一形势,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旨在提高国企活力、效率和竞争力。
自2015年国企改革以来,我们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开展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国企改革的主要举措1. 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打破“铁饭碗”,激发员工活力,我们公司实施了劳动合同制度,实现了劳动用工市场化。
通过优化岗位设置、调整薪酬体系,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公司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公司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效益。
3. 深化内部管理改革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我们公司深入推进内部管理改革,强化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等环节。
通过改革,我们公司内部管理更加规范,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精神。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果1. 企业效益显著提升通过国企改革,我们公司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改革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2. 员工收入水平提高国企改革使得员工收入水平得到提高。
公司逐步提高了员工工资待遇,改善了员工福利,增强了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 企业竞争力增强国企改革使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拓展市场空间,我们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优势。
4. 员工素质得到提高国企改革推动了员工素质的提升。
公司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四、国企改革面临的挑战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战略高度来看国企改革
新问题
文章标题:从战略高度来看国企改革新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很多重大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很多深层次问题都在不断探索之中。
但是,包括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在内的相关配套改革还很滞后。
如何清醒地认识目前改革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在京都论坛上提出,要从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进一步规范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债务负担过重、企业办社会等一般性问题已得到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引人关注的成效。
**介绍,国资委成立四年来,一年上一个台阶。
国有企业的数量在减少,但国有资产的总量却在增加,
中央企业资产总量增加的比重更大。
国有资产每年都在以10000亿元的速度增加,上缴利税和实现利润每年都分别增加1000亿元。
企业数量由当初的198家到目前的157家,数量减少,人员也相应减少,但资产总量、销售收入、利润却都大幅度提升,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超过了144。
“过去在世界500强中见不到中国企业的名字,现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19家中国企业,有13家是中央企业,中国大企业的实力已经被广泛认同。
”**认为,这些数字反映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成绩,但在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包括国资委的出资人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职能是不是真正到位,还值得关注。
尤其是在实践当中,很多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如改制、上市、合资、股权转让等都是公司自己决定。
这些事情,按照现在的法律法规都需要进一步规范。
理性认识改革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
”**说,有几个方面的认识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一是关于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认识。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股份制改革如何进行中央已经明确。
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怎么来体现出资人的意志,怎么来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包括在一
些重要的领域怎么来体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等具体操作中,就容易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提醒,“只要出资人明确,企业就可以进行多元化的股权改革,将来出了问题就由出资人承担。
如果出资人没有明确而进行了所谓改革,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二是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涉及到的职工持股问题。
**介绍,这个问题在很多企业都出现过,而且一些大企业现在还跃跃欲试。
他认为,这个问题现在要重新进行审视。
因为在实践中发现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垄断行业,凡是有职工持股的或者经营者持股的,基本上都是在利用国家垄断的资源为小团体谋福利,侵犯国有出资人的权利。
一些企业搞内部职工持股,按照权利大小分配资源,企业改制一上市,持股的人瞬间就变成了富翁。
这与建立和谐社会是根本不相符的。
**介绍说,职工持股有很多法律问题。
现在,在政策层面已经加以了限制。
在实践中,提倡在企业改制之后,按照市场化运作以进行股权激励的方式,即根据贡献大小来进行股权激励的分配,而不是在改制初期、在发起设立阶段就设置职工股和经营者持股。
三是关于在改革中怎么看待股权控股比例的问题。
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与国外公司合作,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