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刘贵华
2013高考物理全年复习方法
【冲刺2013】高考物理全年复习方法为了配合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让高三学生更好地进行高三复习,在理解新课程标准、近年高考说明的基础上……制定【冲刺2013】高考物理全年复习方法。
高考物理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4月颁发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为命题依据。
高考注重考查基本的科学素养,以课程的基本观念、核心概念、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考查重点,同时体现课程标准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重视对学生的经历、经验的考查。
2013高考命题整体趋势保持主体稳定,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1)选择题48分之多重基础覆盖全,突出主干知识,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变形考查。
(2)实验题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3)计算题注重情境创设,突出过程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选考题突出选择性。
高考复习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复习策略、复习目标等方面。
复习全过程分为三轮。
1.第一轮时间是:2012年8月到2013年3月。
按章节进行复习。
目标:(1)唤起对知识的回忆,提高对已有知识的认识。
(2)建立知识系统,加强知识综合性。
(3)培养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施办法:(1)解读高考说明,回归课本,立足基础、达到理解和能够基本应用层次。
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知识。
(2)典型例题解析,解题方法指导。
(3)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能力训练。
由于学生在平常功课,考试中的错误,都是学生在物理知识学生中薄弱之处,也是物理常识的疑点和难点,通过在学生中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学生把平常做过的训练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校勘,制定错题本,在错题本上说明每一个标题做错的缘故起因,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贯通解题思绪,进而克服本身的单薄环节。
2.第二轮复习时间是:2013年3月到5月初。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第二轮复习整合知识,综合提高,灵活运用。
第一轮复习已经初步建立起物理学的知识系统,但由于是分章节复习,知识点还是比较零散。
2013年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2013年高考复习策略——物理北京四中网校主讲教师北京四中物理高级教师魏华对于即将进入寒假和第二轮复习的同学来说,如何能在寒假阶段将第一轮复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以及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能够高效率的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这些都是所有理科生关心的问题。
我想结合2012年的高试大纲和以往的高考经验,谈一些我的看法。
一、高考要求从已公布考试大纲的省市和以往的经验来看,2012年的物理高考在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总体来说,高考物理考查侧重点还是在力学和电学。
各省市、各年份试卷略有不同,但基本上这两部分的考查都在80%左右,甚至比例更大。
力学内容包括: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动量(包括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包括能量守恒定律、主要的功能关系)的考查。
从中可以看出,力学考查主要是侧重于三个基本方法的考查:动力学方法、能量的方法和动量的方法。
电学内容包括:电场、磁场的基本概念,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电学与实际生活、生产实践、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考查,因为电学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联系太紧密了,它们的结合研究,特别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另外,高考物理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验。
实验考查都有明确的范围,各省市略有不同,有18个实验的,也有19个等等,考查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器材、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设计等。
其他非主干知识的考查相对较简单,侧重于基本知识的理解记忆,如热学、光学、原子物理。
二、复习建议1.力学复习注重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形成方法体系力学复习要注意理解掌握动力学方法、能量方法、动量方法,这三种方法构成了我们高考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思路,拿到一个问题,是从动力学角度研究,还是从能量转化与守恒,功能关系入手,还是从动量及动量守恒的角度来分析,这不仅需要我们的准确判断,更需要我们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冲刺2013高三物理期末备考复习策略
高三物理期末备考复习策略内容由京翰教育一对一家教辅导()整理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又将迎来一次新的考验。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时间冲刺期末考试,争取好成绩,是摆在每位同学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此,总结了一些高三期末物理复习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给自己准确定位每一个学生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自己的基础如何?学习能力如何?自己是尖子生,中等生还是物理基本上学不懂的?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给自己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成绩。
二、重视基础知识期末考试,高三物理主要对电磁学知识考察,主要分为静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路四部分知识,其中的重点是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
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基本解题能力。
因此,考生应当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把基础知识理解透彻,特别是电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二,多做综合题,特别是往年的期末考试和模拟考试,训练自己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期末考试成绩如何主要在于平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短时间内只能做到对知识进行梳理、分类、归纳、总结。
因此同学们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期末考试,考试时做到不慌不忙,认真审题不出现无谓失误,争取把自己应该拿的分数都拿到,就一定能取得理想成绩。
三、跳出题海,提高复习效率高三复习,大家的感觉就是每天都在做题,这一套还没有做完,新的试卷又发下来了。
甚至有的学生还不满足,还要自己买资料做。
应该说,要想考出好成绩,做相当数量的题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是,这不代表题做得越多越好,搞题海战术,还是不可取。
高三做题,不能一味求多,更要求“精”,对于一些好题,要多做几遍,多研究,争取做到真正掌握一道题,真正理解一套试卷。
在做题之余,要多反思总结,多问问为什么,会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不要怕耽误时间,只有通过做题弄清了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才能灵活应对各种题目的变化,毕竟,“万变不离其宗”。
(京翰1对1成都天府广场校区姚延辉老师供稿)难点精析——电磁学与电磁感应电磁感应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应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变压器和远距输电等。
2013年高考物理复习计划
怀集中学2012年高考物理复习计划
一、本届高三复习,计划划分为三轮。
第一轮分章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第三轮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一轮分章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以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为主线,通过动量和能量、电路与电磁感应、复合场、力电的板块复习;主要侧重于计算题型的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大综合套题复习:旨在查漏补缺和提高综合能力及应试水平。
二、复习时间分配
2、第二轮分块复习时间2010年3 月
3、第三轮综合复习时间2010年4 月-5月20日
2011-8-31。
2013年高三物理备考策略
2013年高三物理备考策略纵观我省近几年物理高考试题情况,定出以下几个特点:1,主干知识力、电考察。
2,物理基本规律运用。
3,对图像物理意义理解运用考察,4,突出文字运用能力能力考查及综合能力。
5,物理实验基本测量工具的原理及创新实验的原理。
我们拿2012年物理高考来看,充分体现了以上的几个特点。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2012年物理高考试题结构,选择题力电各四个,难易搭配合理,突出了主干知识考查,实验题考查螺旋测微器考查及力的平衡、安培力的设计性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搞清实验原理,计算题,考查了力的平衡问题及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整个计算题以文字运算为主,充分考查学生的数学与物理的综合能力,选择题仍然模式比较固定,就选修3-5来看是一个平衡方程和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来解决。
参考2012年的高考情况对于我们2013年如何复习备考吗?下面我们就谈一下复习策略。
首先,我们对教材整合构建知识网络,紧扣课本和考纲,精选练习题、扎实系统进行一轮复习,做到复习全面,系统深入,不能留死角,更不能有押题的侥幸心理来应对高考。
其次,在复习中加强学生几个能力的培养,物理过程分析能力、受力分析、树立能量守恒观点,数学和物理的综合能力。
而能力的培养我们采用历年来的高考试题进行相应的训练、比例、叠加体问题,传送带运动问题,相对运动的滑块,相对静止的滑块问题,进行训练讲评,让学生真正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最后,对高考中的热点重点难点的规律,我们更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思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
例如,机动车辆的启动问题尤其第二种匀加速速启动,一定要让学生理解V-t图像及p-t图像的关系及v、a、p的变化规律。
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是历年来高考的压轴题,在复习时,我们对各章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讲评,让学生掌握画粒子运动轨迹的重要性,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必要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耐心辅导,学生间进行讨论,辩论,以获得掌握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013高考复习指导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 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 板间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 要以m1和m2 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 开始滑动前后为 (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 切入点突破 的大小分别为a1、a2,下列反映a1 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高考命题人手里有几件法宝
一是大纲或《课程标准》, 高考命题的思想必须与课程 标准相吻合。
二是考纲和《考试说明》, 高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试 题结构和能力要求必须与之 相符。
三是近年高考真题,往 年的考试分析对高考有着承 前启后、引领未来的作用。
2012全国新课标21题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 R、质量分布均匀 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 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 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早就起来,比干劲,拼体力,一路上十分辛苦。 中午大家吃饭时,连长拿着地图、登上高地,察看地形。
突然无语了:路线错了,方向反了。
目标和路线比速度和时间更重要!
行军如此,高考复习也如此。
相对备考的具体复习“内容和方法”而言,备考
的“理念和策略”是属于方向和路线的。它关
系到备考的全局,是起“统领”作用的,备考的“理 念和策略”比具体复习内容更值得深入地思考,对备 考复习过程的优化,首先是理念和策略的优化。
③ v0 =a ( t1+ t2 ) (求得t2)
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都静止。传送带以恒定加速 度a0 开始运动,速度达到 v0 后便做匀速运动。求黑色痕迹的长度。
2013高考物理
复习指导
前言 :一则笑话的启示
军训时,连队间举行行军比赛,看谁先到达目的地。某 连举行战术研讨会,商议怎样提高比赛效果。 甲说:要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单位时间行走的路程。 乙说:要延长行军时间,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丙说: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要在竞争中取胜,既要提 高速度,也要比其它连队延长连续行军的时间。 连长认为丙有道理,于是就按丙的思路去做。全连一大
2013届高考物理备考方案——适合落后地区农村普通高中学生
2013届高考物理备考方案——适合落后地区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摘要:为了能高效而有针对性的指导,2013届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高考备考复习,我们2013届高三物理组全体教师精研了考纲及历年考题,并针对考纲要求及考题特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最终制定出了适合本届考生的高考复习策略及方案。
本文将高考复习策略及方案作一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2013届高考物理;备考方案;归纳总结一、理综物理考纲及全国理综I卷考题的研究总结1.动力学(力与物体运动)(1)近三年高考考题分析从上表列出的情况看,力与物体运动的考查在2010—2012高考中仍为理综物理主要考查的一个模块,这方面的考查角度多,涉及题型较全,如2010、2011两年都以选择、计算题方式考查,2012年以选择、实验、计算题方式考查。
从考查内容上看,知识覆盖面是很广的,纵观这三年考查内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都考到了,从力到电都有考题。
从涉及到试题所占的总分值上看,这一块的赋分值分布占理综物理总分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大致上都占据了总分一半或一半以上。
从难度上看,力与物体运动的考题往往涉及到多知识点,多能力点的综合,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分析能力,要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广度和迁移应用及方法技能的灵活使用能力。
所以,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一块也成了学生答题遇到困难最多的地方。
2.动量能量(1)三年考查情况:2010年仅考两道选择题分值12分,2011年考5道选择题和一道计算题分值50分,2012年考2道选择题和一道计算题分值32分,从以上看考查的题量不确定。
(2)所考的题型以常规题为主如:双守恒问题在2011年的第20题和26题,2012年的21题和26题: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在2011年的第14题:分子势能2010年的19题:原子能2011年的18题,此外还注意以现实生活的结合如:2011年第17题和闪电结合,2012年第19题和生活中电量度结合。
3.振动、波动、热、光和原子物理历年来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考查基础知识。
2013年高考备考策略:物理(2)
一、第一轮复习的做法 3、课堂教学——“讲授复 习和自主复习相结合”
对尖子班学生以自主复习为主。 对重点班学生,以讲授复习为主,自主复习为辅。 对于平行班学生,以讲授复习为主。
一、第一轮复习的做法 4、抓住临界生,突破质量 瓶颈。
一、第一轮复习的做法 5、关于月考和试卷讲评。
学科网
命题原则是:(1)难度适中;(2)充分体
二、第一轮复习的反思和困惑
2、学生对实验部分不够重视,得分率 比较低。如何有效进行实验部分的复习, 还需要作出探索。
二、第一轮复习的反思和困惑
学科网
3、我们的学生答题不规范、不画图,没 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抓不住重点,该有的 物理关系式没有,不该有的运算过程写了 一大推。在如何有效得分上还需要找到切 实可行的训练措施。
现新课改的要求;(3)保持相对稳定。(4) 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试卷讲评,追求高效
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
二、第一轮复习的反思和困惑
1、目前看,跟兄弟学校相比,我们的一轮复 习周期较长,目前才结束。出现的问题是学 生学后忘前,总感觉知识储备不足,建模能 力差,把相应的模型规律对应不起来,遗忘 多,知识比较凌乱、分散,主干知识的复习 和强化不够。据了解,其他学校已进入二轮 复习一段时间了,不知道为何如此快,反思 一下,是不是我们搞得太细,筛选力度不够? 或是我们的课时少?这是我们目前的困惑之 一。
学科网
具体复习纲要简述如下:
1、构建知识网络,继续夯实基础,注意查缺补漏。 2、吃透考试说明,研究命题方向,进行仿真训练。 3、加强规范训练,培养审题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4、加强综合训练,注意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 5、加强限时训练,掌握答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2013物理备考策略
肥城二中2013届高三备考策略与计划2012年的高考落下帷幕,2013年的高考备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光荣而艰巨的责任与使命落在了我们每一位新高三教师肩上。
如何进行优质、有效、高效备考成为每一位高三教师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今天有幸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备考做法和今后的打算,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一、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是提高学科组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个题成绩的重要途径。
面对新课改下的高考,更需要我们群策群力,积极探讨,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
为此,我们采用“个人备---集体备---个人备”的集体备课模式。
具体做法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先由中心发言人介绍《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复习重点、难点及处理的题目、方式和方法等,再进行集体讨论、互相补充,然后由一人兼容并蓄,制定出统一的学案、教案,最后个人根据自己的风格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微小处理,发挥各自的特长。
尽管这种做法耗时而费力,但有助于提高学科组的整体成绩。
我们决心每节课都按照这种模式坚持下去,最大化的提高教师授课的有效性。
另外,我们还和往年一样,坚持周周听评课活动,不走形式,看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精心研究,争创物理成绩大进步(一)围绕考点,参透考纲,认真研究三年高考试题特点结合《考试说明》分析高考命题的规律,把握命题原则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准确把握高考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工作;收集近三年各地的高考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特点,试题考查的侧重点,全卷考查的热点等。
(二)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1、在复习中应立足基础知识,通过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如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应该让学生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引导学生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
2、复习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要抓住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
2013届第二轮物理复习方案
2013届第二轮物理复习方案复习时间:2月26日---3月底日(全省第一次诊断试考后),约40天。
复习法则:第一,浅层挖掘。
高考试题降低了难度,却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考是考智力、考聪慧、考机敏。
二轮复习,让我们回到基础状态。
第二,专题总结。
考试已经进入专题制胜时代,高考命题人是用专题规划,不是用题目规划,高考应试必须走专题制胜的道路。
第三,题组训练。
题组就是小专题,题组就是专题的具体化。
高考就是考题组。
二轮复习中专题与能力是旗帜。
内容专题化设计,能力系统化培养,两者并行、互相渗透。
二轮复习中训练和总结是看点。
能力何处来,不练怎么得?总结是什么,一切能力源!因此,针对性极强、实战性超高的训练,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总结成了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两个支点。
借助这两个支点,一定会撬动高考这座大山。
复习目标:通过总结提升达到“知识成网络,方法成套路,习题成经典,心理更成熟”;在审题方面努力做到“眼看是前提、嘴读是内化、手画是方法、脑思是关键”,在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
复习策略:以教材为蓝本,考试大纲为准绳,研究高考命题动态及高考学生得失分原因。
确立“理、联、练、悟”教学策略,做到“细、实、活、新、精”。
学生巩固巩固再巩固、领悟领悟再领悟;学生牢记牢记再牢记,激励激励再激励。
学习材料:自编《高考物理专题与学法指导》。
以专题训练为主,重在做好讲评。
每一个专题设计诊断卷和反馈卷各一套。
(全品--第二轮专题特色专项)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点,每个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务必要在主干知识上狠下功夫,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是力学、电学(占卷面总分值的80%左右)。
重点章节是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动量、机械能、电场、磁场、电路、电磁感应等。
复习时,应抓住:1、力和运动的关系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一条主线。
2013年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2013年高考物理复习策略要弄清楚我们高考备考复习物理的边界,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要研读考试说明,物理考试说明上规定了100个考点(含单位制和实验),其中40个Ⅱ级要求(含13个物理实验),60个Ⅰ级要求。
这些考点有些还可以再进行分割,有些又可以捆绑。
我们复习的内容要在规定的考点内进行,并不是把新课内容重新上一遍。
高考复习不同于新课的单元复习,单元复习主要是单元内知识的回顾和习题对新知巩固,不涉及单元之间的知识大量横向联系,但是高考复习必须将单元间和章节间的知识统整打通,最终模块之间的界线也被打破,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高中知识网络,并弄清楚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再辅以有针对性的分类习题训练,让学生利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增强。
如非主干知识的网络图(结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规定的考点):通过考试说明我们还要明确试卷结构、题型和内容比例。
理综物理的题量只有12题,题量少造成两个后果,一是12题要承载100个考点的考查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所以试题不论选择、实验还是计算,都希望尽可能多得考查一些知识点,但都不会深入,生僻的知识点也不会涉及;因此选择题的一两个选项就涉及一个考点,实验题考查更具代表性的内容如纸带处理,计算题都是模型组合。
二是要求高考物理学科试题承担过多的功能很困难,例如承载人才选拔功能、教学导向功能、教育测量评价功能、新课程命题导向功能等等诸多功能于一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这几年物理试题非常稳定,考试方案稳定、命题人员稳定、试卷难度梯度稳定、主要考点稳定、评卷结果稳定。
特别要注意是物理学科内容比例规定力、电主干分别约占42%(含实验),热学、近代物理分别约占8%,而热学、近代物理的相关考点均为Ⅰ级要求,若加上交变电流这一主题下的考点(连续三年均考了一道6分双选题),这些非主干知识分值大约占到了20%,非常可观,如何让学生尽可能地拿到这些分数是值得研究的。
注意这些知识考点都较为独立,与其它主干知识考点综合较少,所以这部分考点对于学生来讲通常会比较生疏,但是这些知识又不复杂只是较为抽象一些。
2013年高考备考策略:物理
高考命题立意
以能力立意,重学科基本能力考查: (1)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2)考生对信息整合能力及灵活运用的迁移 能力 (3)对图像、图表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4)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 (5)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6)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对新课标卷高考试题的基本印象
抓住不变量,关注创新点。
(一)高中物理《高考说明》的要求
1.明确《高考说明》的地位 《考试说明》是试验区高考的根本大法、是考试命题的依 据、也是复习教学的依据。试验区五年的高考证实了这一点。 2.注意《高考说明》中的限制性说明 《高考说明》是在《考纲》基础上做了减法调整,对一些考试 内容做了适当限制,个别考点降低了要求等。要领会其精神、提 高备考效率、不要贪多求全作低效复习。 3.分清《高考说明》中Ⅰ、Ⅱ要求的界限 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 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 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 等过程中运用。(必考部分共25个Ⅱ级要求,选修3-4和3-5分别为 4个和1个,起码我们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17 17
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工 作,认真贯彻“坚持正确导向,注重能力考 查,力求平稳推进,确保命题质量”的指导 思想,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 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高中新课程”的 原则,严格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一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没有超过“考试大 纲”及其“考试说明”的范围,坚持能力立 意,命题导向正确,思路清晰,特色鲜明, 稳中有进。
对高考和教学的启示
2010 ,福建 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 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 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 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O1 和O2 相距为2a,联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 点相距为r(r<a)。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 的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2013高考物理冲刺教案(最后60天)
专题1“双基”篇所谓“双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就是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双基”,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才谈得上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不难看出,虽然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每年的试卷中总有一定数量的试题是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的,试卷中多数试题是针对大多数考生设计的,其内容仍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内涵及外延的判断和应用为主.只要考生知道有关的物理知识,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相关知识间的拓展和联系,是我们要深入挖掘和研究的方向,反复训练和变形,最终使学生完全掌握。
一、力学●物体是否一定能大小不变地传力?例1:两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 B )A .112m F m m + B .212m F m m + C .F D .21m F m 拓展: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kg ,m B =2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水平拉力F =10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D )A .只有当拉力F <12N 时,两物体才没有相对滑动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关系——拓展至与机械能的关系例2: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长时恰好到达O 点.将质量为m (视为质点)的物体P 与弹簧连接,并将弹簧压缩到A 由静止释放物体后,物体将沿水平面运动并能到达B 点.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则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从A 到O 速度不断增大,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B .从A 到O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C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D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拓展1:(1991年)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C .物体从A 下降到B ,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A OBABD .物体在B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矢量的合成或分解1.认真画平行四边形例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C )A .必定是OAB .必定是OBC .必定是OCD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A 2.最小值问题例4:有一小船位于60m 宽的河边,从这里起在下游80m 处河流变成瀑布.假设河水流速为5m/s ,为了使小船能安全渡河,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不能小于多少?3.速度的分解——孰合孰分?例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A 通过定滑轮用细线与玩具汽车B 相连,汽车向右以速度v 作匀速运动,当细线OA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时,物体A 移动的速度为 ( D )A .v sin αcos βB .v cos αcos βC .v cos α/cos βD .v cos β/cos α●同向运动的物体,距离最大(或最小)或恰好追上时,速度相等(但不一定为零). 例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长为L 的长木板C ,在C 上左端和距左端s 处各放有小物块A 和B ,A 、B 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A 、B 与长木板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B 、C 的质量均为m ,开始时,B 、C 静止,A 以某一初速度v 0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B 与板C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体A 运动过程中,物块B 和木板C 间的摩擦力.(2)要使物块A 、B 相碰,物块A 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其推论的应用——注意条件例7: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5s 末的速度为10m/s ,则该物体 ( BD )A .加速度一定为2m/s 2B .前5s 内位移可能为25mC .前10s 内位移一定为100mD .前10s 内位移不一定为100m●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注意公式2r GMm F =①和rmv F 2=②中r 的含义. 例8:今年10月15日9时,中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航天发射场升空,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沿椭圆轨道Ⅰ运行,如图.(1)当飞船进入第5圈后,在轨道Ⅰ上A 点加速,加速后进入半径为r 2的圆形轨道Ⅱ.已知飞船近地点B 距地心距A离为r1,飞船在该点速率为v1,求:轨道Ⅱ处重力加速度大小.(2)飞船绕地球运行14圈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返回舱开始返回.当返回舱竖直向下接近距离地球表面高度h时,返回舱速度约为9m/s,为实现软着落(着地时速度不超过3m/s),飞船向下喷出气体减速,该宇航员安全抗荷能力(对座位压力)为其体重的4倍,则飞船至少应从多高处开始竖直向下喷气?(g=10m/s2)●惯性、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例9: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从A运动到B,则由此可判断列车(A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例10:卫星轨道速度的大小及变轨问题.●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或功例11: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C.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一定为零●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对表达式的理解3.外延例12:对于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达为Δp1=-Δp2.对此表达式,沈飞同学的理解是: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时,一个物体增加了多少动量,另一个物体就减少了多少动量.你同意沈飞同学的说法吗?说说你的判断和理由(可以举例说明).例13:总质量为M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现同时向前后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相等,则小车的速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外延——重力(若涉及弹性势能,还包括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例14: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车静止在悬空固定的水平轨道上,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在小车底部O点拴一根长L=0.4m的细绳,细绳另一端系一质量m =4kg的金属球,把小球拉到与悬点O在同一高度、细绳与轨道平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位置时,突然撤去右边的挡板P,取g=10m/s2,求:(1)挡板P在撤去以前对小车的冲量;B(2)小球释放后上升的最高点距悬点O的竖直高度;(3)撤去右边的挡板P后,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的关系1.合外力的功=动能的变化2.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的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变化的负值3.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功=机械能的变化4.合外力的冲量=动量的变化5.合外力=动量的变化率例15: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C )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动能的增量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重力所做的功例16: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AC)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C.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D.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例17: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的动能,则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J, 撤去F时物体具有J的动能.若该物体在撤去F后受摩擦力作用,当它的动能减少100J时,机械能损失了40J,则物体再从最高点返回到斜面底端时具有J的动能.例18:如图所示,分别用两个恒力F1和F2先后两次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同一个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推到顶端,第一次力F1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第二次F2的方向沿水平向右,两次所用时间相同.在这两个过程中(BD)和F2所做功相同A.FB.物体的机械能变化相同C.F1和F2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相同D.物体的加速度相同例19: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的动能,则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J, 撤去F时物体具有J的动能。
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1
澧县二中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宗旨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上旬。
三、复习具体措施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四、复习策略(一)根据往年复习的经验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二)今年在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几方面操作1、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以新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两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
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
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3、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2013年高考备考策略:物理(3)
根据实际选题,有效复习是本 淡化特殊技巧,注意通性通法。
注重平时训练,掌握规范格式 重视心理疏导,积极调整心态
借此机会
向多年来对我校物理高考复习备考工作 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各位领导和兄弟学校的 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对学生的指导:
1.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2.重新研究以前的考试、练习中做错的题 3.做题不求多,但求懂 4.对自己有效的问题要舍得花时间 5.有计划复习非重点内容 6.鼓励学生总结对自己有效的复习方法
三、高考实用能力的探究
培训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建议学生——答题顺序的安排
(一)培训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高考理综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具体建议:
(1)21道选择题应在1小时之内做完
(2)对题目难易有个预判
(3)先拿选修45分题,提高得分率
其中物理部分——总题数:8+2+2+2=14;
(1)其中选择题8道,2-3分钟完成1道选择题; (2)实验题1大1小,5-7分钟完成; (3)计算题2道题,12-16分钟完成;
科学高效备高考 狠抓基础强能力
提 纲
一、从《考试大纲》的变化看高考新要求
二、浅谈如何科学高效备高考 三、高考实用能力的探究
考试大纲的变化
学科网
注:①…… ②选择题(二)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 错的得0分。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
2013届高考物理备考方案
2013届高考物理备考方案作者:甘丽春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为了能高效而有针对性的指导,2013届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高考备考复习,我们2013届高三物理组全体教师精研了考纲及历年考题,并针对考纲要求及考题特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最终制定出了适合本届考生的高考复习策略及方案。
本文将高考复习策略及方案作一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2013届高考物理;备考方案;归纳总结一、理综物理考纲及全国理综I卷考题的研究总结1.动力学(力与物体运动)(1)近三年高考考题分析年份(涉及题号)题型考查内容涉及题分值小计难度2010 (15)选择题瞬时加速度 6 66 中(18)选择题平抛运动 6 中(24)计算题直线运动,图象 15 中(25)计算题双星运动问题 18 难(26)计算题磁偏,圆周 21 难2011 (19)选择题卫星运动 6 40 中(24)计算题安培力 15 中难(25)计算题电偏、磁偏 19 难2012 (17)选择题磁偏,洛仑兹力 6 72 中易(23)实验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 11 中(24)计算题电场,力平衡 16 中(25)计算题星球重力加速度 19 中难(26)计算题平抛运动 20 难从上表列出的情况看,力与物体运动的考查在2010—2012高考中仍为理综物理主要考查的一个模块,这方面的考查角度多,涉及题型较全,如2010、2011两年都以选择、计算题方式考查,2012年以选择、实验、计算题方式考查。
从考查内容上看,知识覆盖面是很广的,纵观这三年考查内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都考到了,从力到电都有考题。
从涉及到试题所占的总分值上看,这一块的赋分值分布占理综物理总分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大致上都占据了总分一半或一半以上。
从难度上看,力与物体运动的考题往往涉及到多知识点,多能力点的综合,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分析能力,要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广度和迁移应用及方法技能的灵活使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纳雍一中物理组:刘贵华一、学生现状分析我担任高三(12)、(14)班物理教学工作,总的来说学生相对其他班而言,基础弱、底子薄、学习能力差。
虽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有兴趣,也存在一定的潜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上课不爱思考,不注重解题思路,课后巩固训练不到位,再加上学生课后很少能把时间投入到物理学科的学习,导致对重点概念和规律无法明确理解,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进入高三,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足逐渐突显(如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建立模型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等等),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物理的困难多,压力大。
二、复习策略与措施高考复习基本上分三个轮次的复习,第一轮应娴熟课本夯实基础!第二轮注重内含和外延!第三轮做套题练习整体提高!第一轮复习一、复习方式按章节顺序进行系统复习,务求全面、细致、到位。
单元复习的四个环节:1.个人备课形成教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对学案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形成主题明确、措施具体的教案。
2.师生互动完成教学:正确发挥教师的指挥调度作用,全方位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教学,体现趣味性、激励性、挑战性、多样性原则,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留给学生思考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独立行走”,既要克服以教师讲代替学生练的现象,又要克服以讲题做题代替复习的机械训练的现象。
3.课外辅导预习巩固:要求明确、耐心细致、定时定量,对突出问题进行补偿性练习巩固,不留后患。
二、方法与措施1.知识方面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巩固基础,教师要努力使每一名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得以升华。
本阶段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重点是对考试要求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理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应当重基础、重细节、重知识点,不宜搞太难、太繁的大综合题。
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将所学的知识系统进行整理和归纳,这样可以突出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要做到一章一测,章章过关。
(1)全面复习,不留缺撼由于高考考试时间和题量的限制,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要尽可能地覆盖整个学科的知识内容。
要清理死角,消除盲点,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2)围绕主干、夯实基础进几年来,物理高考试题整体趋于稳定,逐步走向成熟,而且在稳定中求发展、求创新,这些特点与风格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物理的重点知识年年考,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必然不断翻新变化,今年考理解能力,明年可能就考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经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同一知识点,要把注意力放在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物理规律上,新题型再怎么变都离不开基本知识点,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围绕主干、核心知识选好专题,提纲挈领、通过中等难度综合问题,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
主干知识:力和运动、功能关系与守恒定律、电场、磁场、电路、电磁感应。
(3)重视利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要求的五个能力之一,代数、几何、三角、函数、图像等数学知识在高考问题的求解中是经常用到的。
(4)重视实验,强调创新近年课改省高考题中的实验题常见创新题。
学生实验的原理与方法是完成和设计实验的基础,而创新设计题的本质是课本上的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
电学实验仍将是考查的热点,新增的实验将逐渐地和过去经典的实验占同样重要的地位,演示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方法。
建议在第一轮复习时就对实验的理论部分进行复习,实验复习要动手、动脑、联想、设计.,要达到熟练掌握全部的学生实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及教材所介绍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实验。
(5)恰当选择选考部分选考部分在高考物理试题110分中占有15分的比例,地位不可忽视,难度却在中等偏下,选择恰当。
2.教学方面(1)备课方面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一个不了解学生的老师肯定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
第一记住学生的名字,第二,在课堂上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注意和学生沟通。
(2)上课方面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上课。
备课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上课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着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
在教学内容上,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同一班级,仍需根据课堂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做到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十分必要的。
注重教师的亲和力,它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求知的动力,调节课堂气氛。
不要满堂都讲,讲一会儿留时间让学生思考。
(3)作业方面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经常布置一道高考中常考的题型,提前让学生接触高考。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
对特殊性格的学生要多关心,多交流。
使它们感到老师在时时刻刻注意、关心它们,但不要给它们太大的压力,关键时刻要给它们必要的帮助,更加要有耐心,多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学生问问题要热情,保护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课后经常复习,80%的学生没有复习可以造成成绩下降,特别我们的学生记性不好,但忘性很好。
3.一轮复习中注意养成良好、有效的思维习惯,有意识地培养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
在新高考重点考查的五项能力中,理解能力是首要的.理解能力是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形成科学思维的正确途径。
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抓住重点和联系点的突破,再横向联系比较,将其与典型现象、基本物理模型和实验相结合,通过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判断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加强易混知识的比较,辨析易犯的典型错误。
在一轮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与解题方法的锻炼。
方法是构成能力的核心要素,没有对研究方法、解题方法、实验方法的训练,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审题”不过关即是制约很多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曾有读书三到之说法,我认为,要过物理“审题”这一关,应提倡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就是要做到“眼观”、“口读”、“手画”和“脑思”的全面结合。
4.讲求规范重视指导与演示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进行学法指导,同时也要重视考试技能与技巧的演示、指导与培养。
(1)书写要有简捷的文字说明:①要指明研究对象。
②要指明物理过程或其始、末状态。
③要指明正方向或零位置。
(2)解题过程:①要分步解题,不要一步到位,不要跨步。
有些考生解题时为图简便不从常规方法入手,而是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虽然是正确的,但阅卷老师短时间不易看懂。
高考评分标准是分步给分,写出每一个过程对应的方程式,只要说明、表达正确都可以得相应的分数;所以对于不会解的题,分步列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过程分,增加得分机会。
②尽量用常规方法,使用通用符号。
以免使用一些不是习惯的符号来表达物理量,阅卷老师看不懂。
各物理量在题中的符号不能更改,自设符号要说明含义。
③准确画出受力图、运动示意图、电路图、光路图或有关图象。
④求得的结果应有文字方程和代入题给数据的算式,最后结果应有准确的数值和单位,必要时加以讨论和说明。
5.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心备课出成绩。
为提高课堂质量,为了让学生尽快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常常设计一些练习比赛或记忆比赛,既复习了旧知识,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本节课中哪些是教师必需讲的,如何讲?哪些是重点、易错点、特别注意点,哪些知识需要总结?落实三讲、三不讲。
“三讲”: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点。
“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第二轮复习3月——4月,完成第二轮专题复习,本阶段要求按知识块(物理实验、力学、电磁学及选考部分)进行小综合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的运用,深化知识,综合提高。
要注重重点内容的专题复习,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灵活运用,注重解题规范化和实验技能的训练,注重科学的安排时间以提高复习效率。
一、第二轮复习总体要求第二轮复习至关重要,是查漏补缺,培养能力,提高成绩的关键阶段。
总体要求:搞好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结构,以热点带知识点,进行专题复习,挖掘内在联系;总结解题思路、解题规律、解题方法、解题技巧。
课堂教学创新要本着“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在转变教与学行为上下功夫。
本轮复习突出重点、难点,突出方法,更强调能力的训练。
主要进行专题复习,整体策划,选好专题,做好专题。
强化实验,开放实验室,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注意实验方法的积累,立足课本,超越课本,进行实验创新,注重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注重实验结论的分析和修正。
二、第二轮复习基本方式专题复习+专项训练(实验、计算题)+模拟训练(周考)基本环节:集体备课形成学案、个人备课形成教案、讲练结合实施教学、课后辅导巩固提高第二轮复习的三大任务:1.将知识结构化——带领学生将书读薄。
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知识只有结构化,学生才能有效的提取知识信息。
要善于抓住主干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联系将教材中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2.能力提升——提高学生运用各部分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重要方法、重点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发挥思维定势的正面作用;加强变式训练,培养学生面对新情境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进行学科方法指导。
3.应试指导——加强审题、解题指导,纠正不良解题习惯,进行规范答题训练,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完整做对);充分利用试卷讲评课进行应试策略指导,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提高得分能力。
三、第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准确把握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2.准确把握复习要点:热点—高考命题点;重点—II级知识点;难点—实验题、计算题等关键得分点。
3.合理划分专题,增强复习的计划性——时间分配(具体到每一天)、模拟训练的侧重点(对考点的覆盖情况)、不良解题习惯的纠正(具体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