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4.2历史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必修二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必修二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必修二在高二历史的学习中,必修二是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高二历史常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理解这一历史课程。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于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高二历史常考的知识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

我们需要掌握这些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二、中国古代史的学习1. 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包括唐朝的统治制度、科举制度、交通与经济发展、文学艺术等。

2. 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包括北宋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与文化的繁荣等。

三、中国近代史的学习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介绍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2. 戊戌维新与百日维新:分析戊戌维新和百日维新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四、世界近代史的学习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过程、以及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2. 俄国十月革命: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五、中国现代史的学习1.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研究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的影响。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历史进程,以及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总结:高二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等方面的内容。

同学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在考试中准确应用。

通过努力学习和复习,我们可以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油!。

历史知识点梳理高考必修二

历史知识点梳理高考必修二

历史知识点梳理高考必修二高考历史是考生们备考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一门科目之一。

其中,高考必修二历史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从人类起源、古代文明到近代世界,涉及了广泛的领域。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本文将对高考必修二历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古代文明及其交往古代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考生复习高考必修二历史的重点内容之一。

首先,考生需要理解人类的起源和早期人类社会的特点,例如人类起源于非洲、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等。

接着,考生需要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往。

古代文明发展的代表是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古代文明的建立、成就和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往与影响,如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交往与影响等。

二、希腊罗马古代文明希腊罗马古代文明是欧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修二历史中重要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民主的产生及其影响,以及希腊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同时,考生还需要关注罗马帝国的兴衰和对世界的影响。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罗马帝国的扩张、统治制度、法律与道德观念的传承等,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原因与影响。

三、近代世界的变革与文明的转折近代世界的变革是高考必修二历史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及其意义,以及它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和传播。

此外,考生还需要关注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及近代民主运动等重要事件与思潮。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牛顿的自然科学体系、启蒙思想家的理念与影响,以及工业革命的起因与影响等。

四、亚洲和非洲的近代史除了欧洲的近代史变革,考生还需要掌握亚洲和非洲的近代史。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东亚地区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还需要了解近代印度的殖民统治与独立运动,以及非洲的种族隔离与解放运动等。

五、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除了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也是高考必修二历史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工业革命对科技与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近代文艺、音乐、电影等文化形式的兴起与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电子版课本

高中历史必修二电子版课本

高中历史必修二电子版课本
古希腊历史源远流长,是一段令人铭记的古老历史。

古希腊文明起
源于八世纪,当时出现了熟悉的希腊神话,如赫拉、波塞冬等。

古希
腊有着众多著名的文化和政治,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古典传说中的英雄
和神话。

古希腊历史对今天的文明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米诺斯派特洛以及大陆传统是古代希腊历史上著名的几大辉煌文化。

其中,米诺斯派特洛便是古希腊民族团结的一个征兆,此时正处于希
腊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希腊的古典文学也在此时发展起来,它不仅塑
造出古希腊文明的特征,而且也成功地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和宗教思想,引领着历史上不断延续的一代又一代的浪漫梦想。

此外,还有古希腊
文明辉煌的战争时期,比如荷马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说明了古
希腊民族的凝聚力、勇气和团结精神。

其中的历史人物和神的形象,
也对我们后代深深的影响着。

古希腊无疑是一个迷人而激动人心的宝库,它的文明让许多文化和社
会学家都大呼过瘾,它的传说和神话也让许多年轻人拥有了敬畏、兴
奋和愉悦的心情。

通过古代希腊历史通常可以把握到当时文明的价值
和令人向往的精神,为今天带来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希望今天的文明
能够延续古希腊的精神,以及更有效地传承象征着民族的历史。

高二历史必修二电子教材

高二历史必修二电子教材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从哪里来 ?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力量 ?古人无从知道,他们寄托于神,于是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

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一千多年间,在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

14 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随后,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相继展开,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

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学习建议】●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二学过的相关内容,认识政治经济与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从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理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梳理人文主义发展线索。

第 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这是公元前 6 世纪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来的命题。

而在此前,希腊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动听的神话故事。

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也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

泰勒斯的命题是错误的,但是,他用自然界的水来解释世上万物,表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 5 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必修二是我们所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该学科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它分为封建地主经济时期和封建农民经济时期。

在封建地主经济时期,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统治阶级变得越发庞大和强大。

而在封建农民经济时期,庄园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演变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经历了从原始部落联盟到封建王朝的演变。

在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基本上是由君主制和封建制组成。

典型的君主制是周朝的“封建王朝”制度。

而封建制指的是地方上出现的各种封建割据。

第三部分:奴隶社会和奴隶制度古代的中国也存在奴隶社会和奴隶制度。

在奴隶制度下,奴隶是统治阶级的私人财产,他们没有权利和尊严。

而且,奴隶的地位和待遇与富人的自由劳动者存在很大的差别。

第四部分:西周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西周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初的统一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阶段。

在政治上,西周王朝实行了封建制度,维持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在经济上,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封建经济打下了基础。

在文化上,西周时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成就,如《尚书》和《周礼》。

第五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动荡的时期。

在政治上,中央政权的衰落导致了地方诸侯的割据,并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上,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贸易和手工业也得到了繁荣。

在文化上,这个时期众多文化名家和思想家的涌现,如孔子和墨子。

总结:通过学习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从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到国家制度的演变,再到奴隶社会和奴隶制度的存在,我们可以逐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此外,通过深入研究西周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1.1 农业的起源与古代农业的发展1.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3 商业的兴盛与古代城市的发展1.4 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5 古代经济政策与管理制度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1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3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命运2.4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3.1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3.2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设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4.2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4.3 大众传媒的发展4.4 社会的风俗与礼仪第五单元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1 新航路的开辟5.2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5.3 两次工业革命5.4 世界市场的形成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1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6.2 罗斯福新政6.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7.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7.2 新经济政策7.3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7.4 农业集体化7.5 苏联模式的形成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8.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8.3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8.4 经济区域集团化8.5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请注意,上述目录基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一般内容而编制,但具体内容与细节可能会因版本更新或其他因素而有所变动。

建议参考实际使用的教材版本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分为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部分。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两个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学科。

一、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它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它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次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崭露头角的时期。

4.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一次全面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5.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最终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一次重要事件。

3. 苏联的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战期间的一场全球冲突,涉及众多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冷战: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对抗。

它持续了近五十年的时间,直至苏联解体。

以上只是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的部分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变革。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宝库,也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途径。

希望你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归纳 (2)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归纳 (2)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归纳必修二的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代、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辽金时期、元朝时期、明清时期等。

下面是对必修二各个学习单元的知识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远古社会和原始文明该单元主要讲述了远古社会和原始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城市的形成、农业的兴起、手工业的发展等。

第二单元: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

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等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第三单元:先秦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先秦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

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及儒家学说、墨子及墨家学说、道家和法家等。

第四单元:秦汉时代该单元主要讲述了秦汉时代的历史事件和制度变革。

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汉王朝的政治制度、汉武帝的改革措施、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第五单元:三国时期与南北朝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动态。

包括三国鼎立的局势、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事迹、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和南朝等。

第六单元:隋唐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文化。

包括隋文帝的统一、唐太宗的征服、唐朝政治制度的改革、唐代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等。

第七单元:宋辽金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宋辽金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冲突。

包括北宋和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出现、辽朝和金朝的兴起、宋辽金三国的战争等。

第八单元:元朝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元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统治。

包括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元代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元朝的外交关系等。

第九单元:明清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明清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包括明朝和清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明清两代的经济状况、明清时期的文化和科技等。

以上是对高一历史必修二的知识总结归纳,每个单元都涵盖了常见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历史必修二目录

历史必修二目录

历史必修二目录
一、古代农业与手工业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古代手工业的类型与特点农业与手工业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二、古代商业与政策
古代商业的兴起与发展商业市场的形成与特点古代商业政策及其演变商业对古代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影响
三、近代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特点近代工业革命的推动与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四、中国社会主义探索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成就与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五、社会生活变迁
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现代社会生活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社会生活变迁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
六、资本主义市场拓展
资本主义市场拓展的背景与条件资本主义市场拓展的方式与途径资本主义市场拓展的影响与后果资本主义市场拓展的反思与启示
七、近代中国经济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近代中国经济变动的历史启示
八、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实践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文明进步以上便是历史必修二的目录概要,涵盖了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的历史变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章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大航海时代与文艺复兴1.1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起因和影响:欧洲海外探险的动力、技术条件和前期探险的主要活动-加强中央集权和资本主义萌芽:航海发展引发的国家利益和权力竞争,对欧洲各国的统治形式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1.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特点和影响:对传统信仰的质疑、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科学的影响第二章: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2.1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传播-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贸易内容、中外之间的交流影响-印刷术:发明过程、意义及传播2.2科技与农业-水利工程: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农学:古代农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2.3科技与手工业-瓷器: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历程和对世界瓷器制造的影响-丝织业: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和对世界纺织工艺的影响第三章:近代世界的经济变革3.1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基本内容: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发生的时间和基本特点-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因素:因素包括技术、矿产资源、交通和市场-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对英国本土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3.2近代工业化的扩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化的扩散及其特点:工业化的扩散经历的地区和国家、特点及其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的原因、战争的进程和战争的影响第四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4.1第一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革-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战争的原因、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革: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思想文化的新风潮4.2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社会的变革-中西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包括使节来华、传教士的活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尤其是对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第五章:近代世界的政治变革5.1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变革-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启蒙思想的主要观点、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对社会的影响-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战争的结果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5.2近代民族民主主义运动-法国大革命:主要事件和主要影响-民族民主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发展:主要国家的独立运动及对世界的影响。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下面将介绍高二历史必修二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古代农耕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古代农耕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形成、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兴起以及城市的出现等内容。

1. 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主要包括稻作和麦作。

稻作主要分布在南方,麦作主要分布在北方。

古代农民利用天文、气象知识进行田间经营,发展了农业生产技术,如农耕工具、农作物种植和农田灌溉。

2. 手工业的兴起农耕文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起。

古代手工业包括纺织业、陶瓷业、铁器制作等。

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形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发展模式。

3. 城市的出现城市的出现是农耕社会向农业文明转变的标志。

古代城市主要分为国都、郡县和市镇等。

城市经济以商业为主,商人在城市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部分: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封建社会的形成、封建政权的建立与发展、社会阶级的形成等内容。

1. 封建社会的形成封建社会是指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的形成是由于统治者需要依靠农民的生产力来获取经济资源,并通过分封土地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2. 封建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封建政权是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代、秦汉两汉和隋唐两宋等。

封建政权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不同王朝的更迭,每个王朝都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规则。

3. 社会阶级的形成封建社会是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形态。

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和农民作为劳动力,享受丰富的经济利益;农民阶级则以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但在政治上受到地主阶级的压制。

总结:高二历史必修二主要介绍了古代农耕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高二历史必修二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二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二第四课知识点总结高二历史必修二第四课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与变革的内容。

本文将对该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文化交流的途径与影响、以及文化变革的原因与意义等内容。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是一条连接中国与西方的贸易通道。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出口丝绸、瓷器等产品,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艺术、宗教等文化。

而海上丝绸之路则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二、文化交流的途径与影响文化交流的途径主要有贸易、战争和外交等。

贸易往来是最主要的文化交流途径,各国通过贸易带来了种种文化产品和思想观念的交流。

战争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征服他国后,往往会带来文化的融合与变革。

外交则是通过外交使节的互访,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了解。

文化交流对各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如佛教、道教等的传入,对亚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样,西方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文化变革的原因与意义文化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变革、政治变革、文化交流等。

经济变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带来了文化观念的改变。

政治变革则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方向,进而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化交流是文化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通过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自身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

文化变革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文明的进步与繁荣。

文化的变革和发展使得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养与视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高二历史必修二第四课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与变革。

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文化交流途径主要包括贸易、战争和外交等。

文化交流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电子课本
一、中国政治制度及其变迁
1.【中国政治制度】中华民族古老传统政治文化,以封建制度为主要政治制度,封建社会以“天下为公”为主旨,历史上形成了“太上皇帝制度”,统治集权机制为封建宗室政体的统治集权的方式,宗法制度为封建宗
室政体的立宪政治的特征,其行政组织编制以令制八旗机制组成,其
司法组织以审判机构为统治依据,政治参与制度以募兵制度与臣民机
制为基础。

2.【中国政治制度变迁】清朝建立后,封建宗室政体加强了统治集权的方式,政治参与范围也更加扩大,但也受到西方国家的干预,并在清
朝末期出现经济社会问题,民众开始猛烈反抗封建宗室政体的统治,
民众的反抗随后迅速发展,至清朝曾封宗室的统治完全被推翻,政治
参与以及政治制度发生了重要变化,大革命后晚清政治参与和政治制
度发生了重大改变,继而出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最高政权机构则成
为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1.【中国经济发展】清朝建立后,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以税收与矿业租赁为两大经济收入来源,经济收入总计更经历了快速增长,而
其经济结构仍处于封建时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
资本主义属性的新事物。

2.【中国社会发展】清朝建立后,社会结构仍处于封建时期,社会分为四等人,封建思想、礼乐制度仍统治着社会,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社会变得越来越活跃,也由此推动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出现,大革命结束后晚清社会发生重大改变,出现了新的
社会结构,公民自由被提升,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

高一必修二历史课本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历史课本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历史课本知识点在高一的学习中,历史课本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材之一。

必修二历史课本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让我们深入了解过去的故事和文明的起源。

在本文中,我将回顾一些高一必修二历史课本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史纲要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历史纲要,从远古时期的远古文明到三皇五帝时代,再到夏、商、周三代的建立与深化。

我们学习了关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以及黄帝、炎帝等重要神话人物,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夏王朝的建立,商朝的繁荣,以及周朝的分封制度。

第二单元:古代史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单元主要关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个重要时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我们研究了夏、商、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深入探讨了各国列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齐国、楚国、燕国等国家之间的战争和争端。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孔子、孟子等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和贡献。

第三单元:秦汉之际的政治、经济、文化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秦朝和西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我们学习了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和他的法治思想,以及秦朝的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的实施。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汉朝的政治体制,探索了汉武帝的战争扩张和南北朝的统一。

第四单元:罗马帝国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本单元介绍了古代罗马帝国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我们学习了罗马共和国的起源和扩张,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分裂。

与此同时,我们还深入了解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我们探索了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城市规划和农业发展,以及他们对法律、宗教和艺术的贡献。

第五单元:印度古代文明在本单元中,我们了解了古代印度的宗教和文化。

我们学习了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印度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和种姓制度,以及大英帝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第六单元:古代非洲文明本单元探讨了古代非洲的文化和历史。

我们研究了埃及文明和尼日尔文明,包括它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我们还深入了解了尼日尔河流域的城市文明和金铁文化。

高一历史必修二电子课本

高一历史必修二电子课本

高一历史必修二电子课本高一历史必修二电子课本一、《历史的基本概念》1、历史的概念: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建立在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旨在回顾、分析和研究这种发展过程,以及历史上一切文明文化遗存,可以把它概括为“研究过去文明文化发展的社会历史学”。

2、历史活动:历史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式,它不仅反映了过去历史时期的社会文明文化发展,也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活动,即人们在历史发展中通过自身的行为实现影响历史的社会意义;二是历史的客体性,即人们在历史活动中实现的历史决定性意义。

二、《历史中的人》1、人类的历史发展:人类的历史发展不仅反映了历史的主体性,也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的发展是人类活动的综合反映,可以说是每一代人以及先后代整体参与活动表现出来的历史客观规律。

2、历史上的人:历史上的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包括有影响历史的君主、将军、科学家、宗教家等,他们在历史中扮演了作用。

他们创造了新的思想和文化,改变了历史活动,为历史发展作出贡献。

三、《历史的本质》1、历史的内涵:历史的本质是指历史发展的真实本体,可以在这个本体中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本源及其间接决定因素。

这一本体由人、物质、事件和过程构成,具有多层面性、演变性和时空性;2、历史的进程: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实践过程和理论过程,它是指历史文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

历史文明文化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保障,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

四、《历史的联系》1、历史的交互:历史的交互指的是历史上一切社会变迁和发展的交互变化,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历史的关联性,比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历史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以及不同国家、民族历史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二是历史的继承性,即同一个历史社会,随着时间而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周期。

2、历史的传承:历史的传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神圣的使命:把成熟的文明文化传给下一代;把过去的经验教训,传达给新的一代,使其受益。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历史必修二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基础。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崩溃、世界大战和世界经济危机等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下面,本文将对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发展史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在这个章节中,学生要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商品经济的兴起、资本的形成、货币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等。

此外,还要了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如起源于英国的商业革命,到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再到19世纪中后期的世界市场竞争等。

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的重点内容。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工业革命的特点和过程,如纺织业、铁路运输等重要产业的兴起,蒸汽机、电力等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以及劳动力的变化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如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分化加剧,帝国主义的形成等。

三、19世纪资本主义崩溃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和危机在历史上一直相伴相生。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危机,包括生产力过剩、市场饱和、债务问题等。

此外,还要了解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如工人阶级的崛起和劳动条件的改善、大萧条的产生等。

四、世界大战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重大事件,也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作战特点,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此外,还要了解大战后重建的努力和国际秩序的形成,如联合国组织和人权宣言的制定等。

五、世界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危机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它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此外,还要了解经济危机对各个国家政策和对策的影响,如新政政策、斯大林主义、纳粹主义等。

历史必修二

历史必修二

历史必修二---正文:第一章古代希腊文明1.1 古希腊城邦的形成1.2 古希腊城市国家的政治制度1.3 古希腊城市国家的社会制度1.4 古希腊城市国家的文化艺术第二章罗马帝国的兴衰2.1 罗马城市的兴起2.2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2.3 罗马帝国的统治体制2.4 罗马文化的传播与融合第三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3.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3.2 秦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3.4 唐宋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发展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4.1 农业社会的产权制度4.2 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4.3 宗族与氏族的社会关系4.4 儒家思想对社会制度的影响第五章世界上的民主制度5.1 古希腊的民主制5.2 美国的民主制度5.3 英国的民主制度5.4 法国的民主制度第六章现代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6.1 资本主义社会和市场经济6.2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6.3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问题与改革6.4 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的影响第七章中国的近代化探索7.1 清末封建制度的危机与改革7.2 戊戌变法与战争的挑战7.3 辛亥革命与中国民主革命的探索7.4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第八章世界的两次大战8.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8.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8.3 两次大战对世界格局的重塑8.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第九章当代世界的发展9.1 冷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9.2 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与发展9.3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挑战9.4 新科技与当代社会的变革附件:本文档涉及的相关图片、表格和统计数据请参见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邦:古希腊的城市国家,既是城市又是国家,具有一定自治权和战争、外交权。

2、共和国:一种政治体制,以代表人民意志的选举制度组成的政体形式。

3、儒家思想: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之一,强调礼、仁、义、孝等传统道德原则。

---附件:文档相关图片、表格和统计数据请参见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邦:古希腊的城市国家,既是城市又是国家,具有一定自治权和战争、外交权。

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

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

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一、中华文明的发展1.考古发现与原始社会-中国的考古发现与文明起源-原始社会的特点和生活方式2.夏商周三代的兴起与发展-夏朝的建立和衰亡-商朝的兴起和发展-周朝的建立和统一3.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变迁-战国时期的分裂和战争-孔子和墨子的思想传播4.秦汉时期的统一与繁荣-秦始皇的统一和变革-汉朝的兴起和统治-汉武帝的与开放5.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三国时期的政治争斗-魏晋南北朝的兴起和衰落-佛教的传入和流行6.隋唐五代的繁荣与衰落-隋唐时期的国家统一和繁荣-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和分裂-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影响7.宋元明清时期的巩固与变革-宋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元朝的政治统治和文化融合-明清时期的与开放二、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1.东地中海文明的兴起与辉煌-古埃及文明的崛起和发展-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古罗马文明的统一和繁荣2.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和特点-阿育王的统一和繁荣-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与发展3.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巴比伦和亚述帝国的崛起与衰亡-波斯帝国的统一与扩张4.华夏文明与他国的互动-希腊罗马和印度文明对中国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影响5.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古代文明-美洲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发展-非洲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影响-大洋洲古代文明的发现和传承三、各种政治制度与文明的变迁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兴盛-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发展-科举制度的实施和影响2.世界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制度的兴起和传播-共和制度的建立和衰退-奴隶制度的存在和消亡3.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与传播-佛教的传播和影响-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伊斯兰教的传承和发展四、文化交流与技术发展1.东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拓和活跃-文化艺术品的流通和传播-语言文字的交流和融合2.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影响-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传承-商业贸易的发展与跨洲交流历史必修二包含丰富的内容,涉及中国和世界各个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与演变规律。

2020版高中历史人民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2020版高中历史人民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2)电信事业:①1877年,丁日昌在_台__湾__架设电报线,成 为中国人自办_有__线__电__报__的开端。②_1_9_0_6_年,无线电报 创设。到1932年底,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3)电话事业:①_1_8_8_2_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②20 世纪80年代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迅猛发展。③截至 _2_0_0_3_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各占一半。
【探究总结】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
1.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机 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日趋重要,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 开始近代化的进程。
2.近代交通工具大都从外国传入,近代中国交通业 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新过程城市显著,乡 村则比较缓慢。
4.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发 展过程中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同时并存。
2.阅读课本第二目第一、二自然段及下列材料。 材料 由清政府投资,于1907年2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 是上海第一个由中国政府经办的电话局。上海电话局 是以始于1902年的商办电话为基础组建的,它的开设, 打破了自1882年2月上海出现外商电话公司以后,上海 电话通信事业基本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摘自上海档案信息网
【解析】选C。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 故A错误;人们纷纷乘坐火车,表明国人的观念发生变化, 但不是彻底改变,故B错误;人们纷纷乘坐火车,表明人 们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铁路火车影响了人们生活,故C 正确;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材料没有涉及,故D错误。
3.丁贤勇教授认为:“近代交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 响是深刻的,它一方面改变着传统城乡经济格局、经济 发展模式;另外一方面也影响着、推动着人们的日常生 活习惯。”这表明近代交通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 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 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 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12课
改革的历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改革策略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改革实践的展开 (经济体制改革) 三、改革深入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一、改革策略的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生活没有改善 1、背景: 思想: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 2、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3、内容: 转折一:“左”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重新确立… 思想路线 倾 B、结束了“左”倾错误 ——实事求是 抛弃…… 转折二:阶级斗 C、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经济建 政治路线 争—— 作出……
2.建立过程: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 基本建立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 进一步完善理论 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 1997年中共十五大 明确提出目标 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1世纪初 确立基本框架
土地的所有权 依然属于集体
二、改革实践的展开(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正确的 安徽、四川到全国推行 ①历程: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②内容: 经营方式: 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土地的所有权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依然属于集体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③意义: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农民有了---自主权,克服了---弊端。
市场经济体制
1、下放权力
2、市场调节
3、按劳分配
资源 配置 方式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学习重点:如何理解经济体制的改革
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实质 目标
前提
坚持社 会主义 制度
目的
解放发 社会主义制 建立社会主 展生产 度的自我完 义市场经济 力 体制 善和发展
小 结
计划经济
二、改革实践的展开(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够取得重 a.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 大成就? 生产责任制,获得巨大成就;
b.后在全国广泛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②内容: 经营方式— 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更加明确地指出:
三、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背景: 2.建立过程: 3.意义:
(1)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学习探究: 计划经济体制
1、行政命令,权 力高度集中,企业 特点 没有生产自主权 2、平均分配
2、 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 的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3、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 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由此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得到
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二、改革实践的展开(经济体制改革) 获得了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2)深化改革 管理 人民公社→乡、镇政府 方式 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
成功
促 进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中为什么要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呢?
5、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 春联写道“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吃一 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 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B、旧中国农民悲惨生活已成过去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6、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 统观念,澄清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错 误认识和模糊观念的是 A、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C、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 D、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
中心 环节
农民
村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管理方 人民 乡、镇、村
管理体制 所有制
农业
农村
城 市
国有企业 进行改革
增强企 业活力
分配制度
企业 职工 活力 效益
9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又朝着怎样的方向 进行的呢?
三、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背景: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国内:改革遇到阻力,认识上存在误区 ——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如何进行 改革开放 的呢?
设、改革开放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确定……
4、意义: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成为______和______的起点。
二、改革实践的展开(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 从哪里开始的? 农村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 :
①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②分配中实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逐 行平均主义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农民经 步展开的?打开农村经济体制改 营没有自主权 革局面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③④ D.①②③
市场经济
后来,弊端日益突出,对农 村、城市经济发展的阻碍越 来越大。
建国后,50年代中后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对初期的经济 建设有一定的 积极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作出决策 实践 90年代后 建立社会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主义市场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纵深发展 经济体制
巩固练习: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结束了“左”倾错误 C、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二、改革实践的展开(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具体措施: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方式 (3)成效: 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活力, 提高了企业效益,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经营方 家庭承包 大集体 式改变 农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责任制 式改变 公社 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居委会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