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射频遥控接收新方案

合集下载

汽车无线射频遥控技术简介

汽车无线射频遥控技术简介

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防盗器中的应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射频技术和IC卡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较之普通的磁卡和IC卡,RFID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数据交换速度快、便于维护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特别是它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两大难题。

与磁卡、IC卡等接触式识别技术不同,RFID系统的应答器和读写器之间无须物理接触就可完成识别功能,因而可实现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因而可应用在更广泛的场合。

文中介绍的射频识别系统和相应的数据校验算法是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防盗器中应用的一次成功尝试。

1射频识别基本原理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由应答器(Transponder)、阅读器(Reader)以及数据交换和管理系统等组成。

该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阅读器读写终端不断地发出一组固定频率(一般为134.2kHz)的电磁波信号,这样,当非接触式卡(应答器)片内的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进入阅读器读写终端的工作区域内,且其工作频率与读写终端发送信号的频率相同时,在电磁波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

共振使卡内的电容有了电荷,此时在电容另一端接的一个单向导通电子泵就可以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并存储。

当所积累的电荷的电压值达到2V时,这个电压就可作为应答器的工作电源。

此时,应答器响应阅读器的要求,并将信息调制,同时发出以供阅读器解调读取。

应答器内的E2PROM用来存储其唯一电子标签的ID号(编码长度为64位)以及其它用户数据。

2射频识别汽车防盗报警器设计本文研制的射频识别系统是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TMS3705为射频信号读写芯片,并以该公司的RI-TRP-RR2B(只读型)作为应答器。

该设计中的基站芯片与微处理器(MCU)的通信只需两根通用I/0口线即可,因而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调制解调电路如图1所示.应答器发射的信号经阅读器天线接收、基站处理后即可送至微处理器的I/O口。

汽车遥控解锁原理

汽车遥控解锁原理

汽车遥控解锁原理
汽车遥控解锁是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的。

具体原理如下:
1. 汽车遥控解锁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遥控器和车辆接收器。

遥控器通常是一个小型的无线设备,可以携带在钥匙链上。

车辆接收器则安装在汽车的中央控制系统中。

2. 遥控器内部有一个微型射频发射器,它可以产生一种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

这个信号会在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被发射出去。

3. 车辆接收器内部有一个射频接收器,它能够接收到遥控器发射的信号。

一旦接收到信号,车辆接收器会将信号传输给车辆的中央控制系统。

4. 车辆中央控制系统会验证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与预设的授权信号匹配。

如果匹配成功,中央控制系统会执行解锁操作。

5. 当中央控制系统执行解锁操作后,它会发送一个指令给汽车的锁定装置,请求解锁车辆的车门。

6. 汽车的锁定装置会接收到这个指令,然后解锁车门,允许进入车内。

总的来说,汽车遥控解锁系统的原理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进行通信,通过验证和指令传输实现对车辆锁定装置的解锁操作。

这样,用户只需要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就可以方便地实现车辆的解锁。

使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管理的步骤

使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管理的步骤

使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管理的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之一就是车辆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车辆标签,实现对车辆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下面将介绍使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管理的步骤。

第一步:安装射频识别设备使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管理,首先需要安装射频识别设备。

这些设备通常包括读写器和天线。

读写器负责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而天线则用于接收车辆标签发出的信号。

安装射频识别设备的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确保能够准确读取到车辆标签的信号。

第二步:制作车辆标签车辆标签是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管理的核心。

车辆标签通常采用射频芯片和天线组成,可以粘贴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或者安装在车辆牌照上。

制作车辆标签时,需要将车辆的相关信息编码到射频芯片中,以便后续进行车辆管理。

第三步:注册车辆信息在使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管理之前,需要将车辆信息注册到系统中。

这些信息包括车辆的所有者、车辆型号、车牌号码等。

注册车辆信息可以通过人工输入或者扫描车辆标签的方式进行,确保车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步:建立车辆管理系统为了实现对车辆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车辆管理系统。

车辆管理系统可以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管理软件等组成。

通过车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等功能,提高车辆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第五步:进行车辆识别当车辆进入射频识别设备的识别范围时,射频读写器会发送信号给车辆标签,车辆标签接收到信号后会返回车辆的识别码。

射频读写器将识别码发送给车辆管理系统,系统会根据识别码查找对应的车辆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六步:实现车辆管理功能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多种车辆管理功能。

例如,可以实现车辆出入库的自动记录,当车辆进入或离开某个区域时,系统会自动记录相关信息。

另外,还可以实现车辆违章的自动检测和处理,当车辆违反交通规则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并记录违章信息。

第七步: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使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管理后,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优化来改进车辆管理的效果。

汽车遥控钥匙电路原理

汽车遥控钥匙电路原理

汽车遥控钥匙电路原理汽车遥控钥匙是一种便捷的汽车配件,通过遥控信号来控制车辆的锁、解锁、启动等功能。

其电路原理主要涉及无线通信、电源供应、按键输入、解码和执行控制等方面。

以下是汽车遥控钥匙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功能模块的解析。

1. 电源供应汽车遥控钥匙电路首先需要一个可靠的电源供应,通常使用小型电池作为电源。

这个电池通常是一节或多节按钮电池,提供所需的低电压直流电源。

2. 按键输入遥控钥匙上的按键用于输入用户指令,如锁定、解锁、启动等。

每个按键对应一个特定的电路开关,按下按键时,相应的电路将闭合,产生一个电信号。

3. 无线通信按键输入产生的电信号需要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到车辆中。

这通常采用射频(RF)通信技术,其中遥控钥匙内置一个无线发射器,通过天线将信号传送到车载接收器。

4. 信号解码车载接收器接收到遥控钥匙发来的信号后,需要进行解码以理解用户的指令。

解码器将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解析成特定的控制命令,如解锁车门、锁定车门、启动引擎等。

5. 控制执行解码后的控制命令将传送到车辆中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负责执行相应的操作。

比如,解锁命令将触发车门锁的解除,启动命令将启动车辆的引擎。

6. 安全性和加密为了防止非法复制或干扰,汽车遥控钥匙电路通常使用加密技术,确保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这可以包括使用固定或滚动的代码,以及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

7. 电路保护汽车遥控钥匙电路还包括一些电路保护机制,以确保在恶劣环境或异常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这可能包括过电流保护、过热保护、电源低电量提醒等。

8. 低功耗设计为了延长遥控钥匙电池的使用寿命,电路通常设计为低功耗的。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电源管理、休眠模式设计、以及低功耗元件的选择来实现。

9. 遥控钥匙芯片遥控钥匙中的核心组件是一个芯片,这个芯片集成了以上提到的各个功能模块。

遥控钥匙芯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功能的实现,还需要考虑集成度、稳定性、安全性等多个因素。

汽车遥控钥匙电路的设计主要涉及到电源供应、按键输入、无线通信、信号解码、控制执行等多个方面。

汽车遥控器原理

汽车遥控器原理

汽车遥控器原理
汽车遥控器是一种无线遥控设备,用于控制汽车的行驶、停止、锁定和解锁等功能。

它使用一种叫做射频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实现与汽车之间的远程控制。

汽车遥控器原理基于射频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遥控器和汽车控制模块。

遥控器是由发射器、射频天线、处理器和电源等组成。

当我们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处理器会发送一个特定的信号序列,通过射频天线将信号传播出去。

汽车控制模块是由接收器、射频天线、解码器和电源等组成。

它安装在汽车的接收装置内。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天线接收,并传输到解码器。

解码器会解析收到的信号,确定是什么类型的指令,比如前进、后退、锁定、解锁等。

然后,控制模块会将这些指令传递到汽车的相关控制系统中,实现对汽车的远程控制。

整个过程中,遥控器和汽车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无线信号实现信息的传递和通信。

一般情况下,汽车遥控器使用的是射频技术,频率通常在 315MHz 或 433MHz,信号传输距离较远。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遥控器的原理只是实现了遥控汽车的基本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高级功能也被加入到汽车遥控器中,比如启动车辆、调整座椅位置等。

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更复杂的技术,比如蓝牙、Wi-Fi 等。

汽车钥匙无线原理

汽车钥匙无线原理

汽车钥匙无线原理的基本原理汽车钥匙无线原理是指现代汽车中使用的无线遥控钥匙技术。

它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实现对汽车的远程控制,如解锁、上锁、启动等功能。

这项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标配,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解释与汽车钥匙无线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1. 无线通信技术汽车钥匙无线原理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实现与汽车之间的远程通信。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红外线(IR)、蓝牙(Bluetooth)和射频(RF)等。

其中,射频识别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利用电磁场中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传输数据。

在汽车钥匙中,使用了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来与汽车进行通信。

2. 钥匙芯片和天线现代汽车钥匙内部包含一个芯片和一根天线。

芯片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的关键部件,它包含了存储和处理数据的电路。

而天线则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3. 频率匹配在汽车钥匙无线原理中,频率匹配是实现通信的基本原理之一。

汽车钥匙芯片内部存储了一个特定的频率,该频率与汽车的接收器相匹配。

当按下钥匙上的按钮时,芯片会通过天线发送一个包含该频率信息的无线信号。

汽车内部的接收器会不断地扫描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与其预设频率相匹配的信号。

一旦检测到匹配的信号,接收器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如解锁或启动。

4. 加密技术为了确保通信过程的安全性,现代汽车钥匙还采用了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能够对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防止非法获取和篡改。

在汽车钥匙无线原理中,钥匙芯片和汽车接收器之间进行加密通讯。

这种通讯方式使用了对称加密算法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来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5. 功耗管理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和减少能源消耗,在设计汽车钥匙无线原理时需要进行功耗管理。

钥匙芯片会根据不同的操作状态(如待机、发送信号等)调整功率的使用。

一般来说,当钥匙处于待机状态时,芯片会降低功率消耗,以延长电池寿命。

而在发送信号时,芯片会提高功率以确保信号能够稳定传输。

6. 距离限制由于无线信号传输存在距离限制,所以在汽车钥匙无线原理中也存在一定的距离限制。

射频遥控原理

射频遥控原理

射频遥控原理射频遥控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远程控制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无线遥控器、智能家居、汽车钥匙、遥控玩具等领域。

射频遥控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来实现远程控制,其核心是射频模块。

射频遥控器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通过按下按钮等操作,产生一个特定的射频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将信号发送出去。

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信号后,经过射频模块解调,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经过解码器解码,最终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射频遥控器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实现了信号的传输和控制功能。

射频遥控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调制和解调、解码和控制等过程。

在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中,天线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能够将电能转换成无线电波,并将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转换成电能。

调制和解调技术则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便在空中传输,然后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进行解码和控制。

射频遥控技术的优点是信号传输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好。

由于射频信号的波长较短,因此能够穿透障碍物,传输距离远。

同时,射频信号的频率较高,其抗干扰能力也较强,不易受到外界干扰。

因此,射频遥控技术在远程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射频遥控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实现远程控制的技术,其原理主要包括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调制和解调、解码和控制等过程。

射频遥控技术具有信号传输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好的优点,因此在无线遥控、智能家居、汽车钥匙、遥控玩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射频遥控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IBCM—新一代车身控制解决方案

IBCM—新一代车身控制解决方案

IBCM—新一代车身控制解决方案摘要: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BCM提供的车身控制功能已经满足不了驾驶员的需求。

BCM的功能需求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在未来对于BCM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ZLG推出了高度集成的IBCM解决方案。

一、传统BCM方案传统的BCM主要是通过采集门锁开关信号、车窗升降信号、雨刮信号、灯光控制信号等,通过驱动继电器或者IC直接驱动各类电机和车灯,大致功能框图如下:图1 传统BCM二、ZLG IBCM方案传统的BCM所提供的通信接口数量有限,集成的功能比较单一,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驾驶员对于汽车性能的追求不再局限于驾驶功能,而是追求更安全,更智能,更好的驾驶体验。

因此近几年来汽车的性能不断地提高,BCM作为车身控制的重要单元集成度需求也不断的增加,并且BCM+PEPS(汽车无钥匙系统)已成为大趋势。

汽车性能不断地提高,车身域的控制器也随即增加,BCM上对LIN、CAN、以太网的需求也明显增多,基于此,ZLG推出的高度集成的IBCM解决方案,在传统BCM的基础上,集成更多的通信接口和PEPS无钥匙系统,ZLG IBCM解决方案框图如下:图2 ZLG IBCM方案框图图3 ZLG IBCM 车身控制板图4高频接收模块1.方案优势:●方案高度集成,稳定,节约空间和成本;●器件符合功能安全设计要求;●多种通信协议方式;●多路CAN/LIN节点;●符合BCM设计要求;●单天线跳频接收,防互扰,优化成本。

2.方案应用:●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车身控制3.相关型号推荐:1)主控:NXP的S32K系列MCU,资源丰富,性价比高。

封装从QFN32到LQFP176,flash从128KB到2MB,且符合功能安全ASIL-B,方案采用S32K148作为IBCM的主控芯片,足以胜任不同需求的IBCM应用。

2)多路CAN/LIN节点:IBCM方案中集成多路CAN和LIN的收发器,一共有3路CAN通道,TJA1044提供1路CAN,TJA1048提供2路支持CAN FD;两块SJA1124提供8路LIN通道,能够支撑更多的功能单元应用。

智能小汽车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实现的设计

智能小汽车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实现的设计

电子电路毕业设计总结报告题目: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现实的设计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红外遥控器越来越多用到电气设备中,为电器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各种型号的遥控器的大量使用带来的遥控器的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检测却是一个难题,因此红外遥控器接受和显示的设计实现以改变生产一线的这种状况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在本实验的设计中,采用HS0038塑封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不需要任何外接元件,就能完成从红外线接收到输出与TTL电平信号兼容的所有工作,而且体积和普通的塑封三极管大小一样,它适合于各种红外线遥控和红外线数据传输。

整个电路分为四个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通信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以及数码管显示模块。

四个模块的相互连接配合实现了数码管显示遥控器的按键值以及当按下左右键时,数码管上实现流水灯现象,并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在PC机上显示其按键值。

此设计加以完善推广,可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

目录一课题的任务与要求 (4)二系统概述 (4)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6)四安装调试及测量数据分析 (8)五结束语 (10)六附录 (10)一课题的任务与要求结合单片机最小电路和红外接收接口电路共同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信号接收与转发系统,用普通电视机遥控器控制该系统,使数码管显示信号的接受结果。

1 当遥控器按下数字键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其键值。

如按下数字键1,则在数码管上显示号码“01”。

2当遥控器按下左键及右键时,用两位数码的周围段实现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的流水灯功能。

*3 运用串口调试助手,在遥控器有按键按下时,将其键值显示在PC机上。

二系统概述1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红外解码部分是核心,红外解码指将遥控发射器所产生的红外遥控编码脉冲所对应的键值翻译出来的过程。

下面将系统方案做一论证,通常有硬件解码和软件解码两种方案。

方案一: 硬件解码此方案中,使用专用遥控器作为控制信号发出装置,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后,一体化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设置控制信号,然后将信号送到专用的解码芯片中进行解码,解码后将信号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查表判断这个信号是按键数值信号或控制音量、频道等信号,当确认是何种信号后,启动子程序,然后进行查询。

一种接收射频信号及按键输入的汽车遥控钥匙[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接收射频信号及按键输入的汽车遥控钥匙[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接收射频信号及按键输入的汽车遥控钥匙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秦贵和,邵亚辉,赵睿,李滨,穆胜亮,孙浩泰,王世尧,任鹏飞
申请号:CN201420600198.2
申请日:20141015
公开号:CN204166600U
公开日:
201502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收射频信号及按键输入的汽车遥控钥匙,旨在克服传统汽车遥控钥匙不能实现汽车自动上锁和解锁的功能,以及智能汽车遥控钥匙射频信号丢失可能性比较大的问题,壳体内部安装有分别与中央处理器MCU单元电线连接的三轴向模拟前端低频信号接收器、按键输入信息采集器、高频信号发射器,三轴向模拟前端低频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低频信号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有效低频信号传送给中央处理器MCU单元;高频信号发射器用于发送编码的高频信号;按键输入信息采集器用于采集按键输入信息,并与中央处理器MCU单元进行数据传输;中央处理器MCU单元用于接收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发送指令信息。

申请人:吉林大学
地址: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汽车门禁射频接收器阻抗匹配介绍

汽车门禁射频接收器阻抗匹配介绍

汽车门禁射频接收器阻抗匹配介绍汽车门禁射频接收器阻抗匹配介绍1 介绍目前在汽车领域基本上都实现了遥控钥匙进入、无钥匙进入,启动的方式。

无论是RKE (Remote Keyless Entry)还是PKE (Passive Keyless Entry)系统,都会用到UHF接收模块。

而UHF模块的设计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UHF 接收模块一般由一下几部分组成:天线,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可选),外部低噪声放大器(Ext. LNA,可选),UHF接收芯片(UHF Receiver),以及这些元器件之间的阻抗匹配电路。

如Fig 1.对于整个接收模块来说,在PCB设计好的情况下,硬件上性能的优化,主要就集中在了如何进行各个子模块之间的阻抗匹配,使得信号在各个模块之间传输时损失最小。

这篇文章主要来谈一下UHF接收模块的阻抗匹配的方法。

总体上来说,阻抗匹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匹配,另一种是间接匹配。

所谓直接匹配,就是说把系统前级模块的输出阻抗和下级模块的输入阻抗,只通过一个匹配网络,直接进行匹配。

如Fig 2所示。

由于匹配的目的是要得到最优的功率传输,所以这个匹配又可以叫做功率匹配或者共轭匹配。

例如,假设前级模块的输出阻抗是Zo=x+jy ohm,后级模块的输入阻抗是Zin=a+jb ohm,通过匹配网络后,从前级模块输出往后级看去阻抗为Zo=Zo*,即Zo=x-jy. 这样前后级就可以说共轭匹配就完成了。

间接匹配,如Fig 3所示。

把前级输出阻抗和后级输入阻抗,分别匹配到50ohm。

这样前后级就通过50ohm这个中间人匹配到了一起,这就是所谓的间接匹配。

对于系统来说,决定是选择直接匹配还是间接匹配有很多因素要可虑。

一般来说,直接匹配优点主要是所需匹配元器件少,损耗自然也会小一点,占用PCB空间小,易于PCB设计;缺点是有时前级的输出阻抗比较难测量,只能通过查询相关的规格书来得到,结果有。

适应中国欧盟俄罗斯市场的车身控制系统射频电路设计

适应中国欧盟俄罗斯市场的车身控制系统射频电路设计

适应中国欧盟俄罗斯市场的车身控制系统射频电路设计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车身控制系统的研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射频电路是车身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用于实现车辆的自动化控制。

然而,不同的市场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和需求,因此车身控制系统的射频电路需要适应不同市场的要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适应中国、欧盟和俄罗斯市场的车身控制系统射频电路设计。

首先,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车身控制系统的射频电路需要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中国的道路交通环境复杂,经常会出现车流量大、信号干扰严重的情况,因此射频电路需要采用双向通信方式,确保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都能达到理想状态。

同时,还需要对车身控制系统进行快速反应,以保证行车安全。

其次,针对欧盟市场的需求,车身控制系统的射频电路需要符合欧洲标准,满足欧洲汽车市场的规定。

欧洲对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非常高,车身控制系统射频电路需要采用低功率的设计,避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欧洲的道路交通情况相对稳定,因此在设计上可以注重降低成本。

最后,针对俄罗斯市场的需求,车身控制系统的射频电路需要具备较高的适应性和耐寒性。

俄罗斯的气候条件极端,车辆运行环境较为恶劣。

因此,射频电路需要采用防水、防气候变化等措施,确保信号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传输。

此外,俄罗斯市场的车辆种类较多,因此射频电路需要具备较高的通用性,以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

总之,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车身控制系统的射频电路设计需要灵活、多样化。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及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以确保车身控制系统的良好性能和安全性。

某研究机构最新公布了2019年中国家庭财富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超过20%的家庭具有100万元以上的财富,而千万元以上的富豪家庭占比不到1%,相反,有近半数的中国家庭财富不足10万元人民币。

数据分析如下:一、数据来源此数据来源于最新的2019年中国家庭财富报告,由某研究机构发布。

基于TDA5235的车身控制器射频接收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调试

基于TDA5235的车身控制器射频接收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调试

基于TDA5235的车身控制器射频接收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调试裴静;汤自宁;汪春华;吴瑾【摘要】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英飞凌率先推出了一款低功耗、高灵敏度单芯片,即TDA5235,它支持多频段(315MHz、434MHz、868MHz和915MHz)应用,同时支持ASK/FSK两种调制模式.实现了单芯片方案即可处理来自遥控钥匙(RKE)和汽车胎压监测(TPMS)的不同数据,即使两者的数据有不同的调制方式、比特率和数据格式.【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TDA5235;遥控钥匙;胎压监测;低功耗;灵敏度高【作者】裴静;汤自宁;汪春华;吴瑾【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天津3000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天津3000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天津3000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天津3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2引言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1]。

TPMS已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为人们驾车过程中提供安全保障。

这些应用的工作频段大多是315MHz和433MHz,除此之外,无线通信也已进到各行各业,安防、玩具等,目前市面上无线遥控产品也大多是工作在这两个频段[2],因此,这两个频段的干扰源也比较多,这就需要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系统来减少干扰,提高灵敏度。

英飞凌车规级芯片 TDA5235射频接收芯片,满足多频段,多调制方式,设计简单,易于调试,接收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可以很好的满足汽车钥匙以及胎压监测的需求。

1 TDA5235接收芯片介绍TDA5235是英飞凌公司推出的一款高灵敏度、低功耗ASK/FSK接收器,满足多频段,这款无线接收器主要应用在遥控车门开关系统,远程启动应用程序,胎压监测,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无线报警系统等方面。

汽车无线射频遥控技术简介

汽车无线射频遥控技术简介

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防盗器中的应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射频技术和IC卡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较之普通的磁卡和IC卡,RFID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数据交换速度快、便于维护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特别是它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两大难题。

与磁卡、IC卡等接触式识别技术不同,RFID系统的应答器和读写器之间无须物理接触就可完成识别功能,因而可实现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因而可应用在更广泛的场合。

文中介绍的射频识别系统和相应的数据校验算法是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防盗器中应用的一次成功尝试。

1射频识别基本原理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由应答器(Transponder)、阅读器(Reader)以及数据交换和管理系统等组成。

该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阅读器读写终端不断地发出一组固定频率(一般为134.2kHz)的电磁波信号,这样,当非接触式卡(应答器)片内的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进入阅读器读写终端的工作区域内,且其工作频率与读写终端发送信号的频率相同时,在电磁波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

共振使卡内的电容有了电荷,此时在电容另一端接的一个单向导通电子泵就可以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并存储。

当所积累的电荷的电压值达到2V时,这个电压就可作为应答器的工作电源。

此时,应答器响应阅读器的要求,并将信息调制,同时发出以供阅读器解调读取。

应答器内的E2PROM用来存储其唯一电子标签的ID号(编码长度为64位)以及其它用户数据。

2射频识别汽车防盗报警器设计本文研制的射频识别系统是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TMS3705为射频信号读写芯片,并以该公司的RI-TRP-RR2B(只读型)作为应答器。

该设计中的基站芯片与微处理器(MCU)的通信只需两根通用I/0口线即可,因而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调制解调电路如图1所示.应答器发射的信号经阅读器天线接收、基站处理后即可送至微处理器的I/O口。

车身控制器遥控接收灵敏度问题浅析

车身控制器遥控接收灵敏度问题浅析

车身控制器遥控接收灵敏度问题浅析李国庆;张林;王礼建【摘要】介绍车身控制器遥控接收电路典型问题,阐述从排查故障原因到问题最终改进的全过程,最后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期刊名称】《汽车电器》【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遥控;车身控制器;灵敏度;谐振;串扰【作者】李国庆;张林;王礼建【作者单位】上汽技术中心(南京)电子电器部,江苏南京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6在汽车遥控系统中,车身控制器接收高频信号,并把它解调为数字信号,然后对数字信号进行解密,之后进行认证。

目前,整车上与遥控相关的系统功能包含安全系统、门锁系统、玻璃升降系统等,如果车身控制器与遥控器进行无线信息交互过程中,遥控信息出错或受到干扰,车辆会出现无法设防或解防、门锁无法遥控上锁或解锁、遥控升降窗等功能失效。

车身控制器遥控接收出现问题后,车主最直观的感受是遥控距离短及遥控不灵敏,严重影响客户满意度。

通过大量的调查验证和测试工作,找出遥控接收效果差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1 影响遥控接收效果评价原因分析图1为遥控失效原因分析鱼刺图。

按照图1中的各影响因素制定问题排查表,见表1。

图1 遥控失效原因分析鱼刺图由表1得出故障要因:遥控接收有谐振发生。

表1 问题排查表问题硬件设计不合理接收电路抗干扰能力设计不足检查结果设计原理上保持一致,实物与设计保持一致RF(遥控信号)接收芯片内部的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有谐振物料性能偏差大抽查射频物料,所有器件满足产品偏差要求软件问题有特殊的使用环境顾客使用问题检查与未出现问题平台车身控制器遥控接收电路对比①用大功率的信号激励,通过扫频的方式来观察是否有谐振现象发生;②阻扰测试(BLOCKING)测试,对遥控电路在不同频段的干扰强度测试现场检查供应商物料是否满足偏差要求同频干扰遥控接收信号,车身控制器判定接收数据出错深入4S店,检查出现问题车辆的使用环境深入4S店与顾客交流未发现数据出错未发现特殊环境的影响未发现顾客有玩遥控器和后期加装射频器件遥控钥匙设计优化深入遥控钥匙生产线、BCM (车身控制模块)生产线及4S店现场,检查物料是否满足偏差要求物料满足要求2 要因测试排查拿一个故障件NO.1和一个合格件NO.2进行灵敏度测试,发现故障件的灵敏度比正常值减小了20dB,见表2。

射频遥控器的技术实现

射频遥控器的技术实现

射频遥控器的技术实现1.基本原理射频遥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进行无线通信。

通常,遥控器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将用户输入的指令转换为特定的射频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接收器。

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再将信号解码恢复为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被控制设备的功能。

2.发射器发射器是射频遥控器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信号编码、射频信号模块和电源等组成部分。

信号编码模块负责将用户输入的指令编码为特定的信号,常见的编码方式有固定编码和滚动编码。

在固定编码方式中,每一个按键都有唯一的编码,而在滚动编码方式中,每一次按键都会生成一个不同的编码,增加了安全性。

射频信号模块负责将编码后的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进行调制处理,一般使用频率为315MHz或433MHz。

电源模块则提供电能供给发射器工作。

3.接收器接收器负责接收发射器发送的射频信号,并进行解码和回放。

接收器主要包括射频信号模块、信号解码模块和电源等组成部分。

射频信号模块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后,进行解调处理,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号解码模块将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将其恢复为相应的控制指令。

电源模块则提供电能供给接收器工作。

4.通信协议为了确保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正常通信,需要制定一种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定义了信号编码和信号解码的规则。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PT2262/2272、EV1527、HS1527等。

这些协议规定了编码的位数、编码的格式以及解码的方式,以确保信号的可靠传输和正确解码。

5.安全性射频遥控器的安全性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增加射频遥控器的安全性,常见的做法是采用滚动编码和加密技术。

滚动编码使得每一次发射的信号都是不同的,增加了破解的难度。

加密技术可以对信号进行加密处理,只有经过正确解密的信号才能被接收器正确解码。

6.其他特殊功能射频遥控器还可以提供其他的特殊功能,如多通道控制、学习功能和电池低电量报警等。

多通道控制可以实现一个遥控器控制多个设备,学习功能可以让遥控器学习其他遥控器的编码,从而实现对多个设备的控制。

射频遥控器工作原理

射频遥控器工作原理

射频遥控器工作原理
射频遥控器是一种使用射频信号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安防系统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发射端:射频遥控器的发射端包含一个按键矩阵、微控制器和发射模块。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按键矩阵会将对应的按键状态信息发送给微控制器。

2. 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是射频遥控器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按键信息并进行编码处理。

它会将按键信息转换成特定的编码格式,例如使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或脉冲位置调制(PPM)等方式。

3. 发射模块:发射模块是射频遥控器的发射器件,通常采用射频发射芯片来实现。

微控制器将编码后的信号传输给发射模块,发射模块会将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进行放大,然后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4. 接收端:接收端通常是被控制设备上的接收模块,例如电视、空调等。

接收模块通过天线接收到发射端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被控制设备。

5. 被控制设备:被控制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电视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切换频道或调整音量。

总结起来,射频遥控器利用发射端的微控制器将按键信息编码并通过发射模块发送射频信号,接收端的接收模块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由被控制设备根据数字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CG ̄VE004
汽车射频遥控接收新方案
崔晓宁ꎬ詹德凯ꎬ赵德华ꎬ于弘
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
ʌ摘要ɔ㊀通过对目前市场汽车射频遥控接收(RKE)距离过近的问题进行分析ꎬ提出了遥控接收天线外置的方案ꎬ保证低成本的同时又解决了遥控距离过近的问题ꎬ使得遥控接收距离得到很大的改善ꎬ此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我公司的现有车型ꎬ并且满足平台化要求ꎬ可以对类似的RKE系统设计提供参考ꎬ应用于以后的新车型ꎮ
ʌ关键词ɔ㊀RKEꎬ发射器ꎬ接收器ꎬ路径损耗ꎬ天线
ResearchoftheCarRemoteReceivingDistanceBasedonRF
CuiXiaoningꎬZhanDekaiꎬZhaoDehuaꎬYuHong
BrillianceAutomotive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
㊀㊀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problemofthecarremotedistancetoocloseforcurrentlymarketꎬputsforwardtheschemethattheremotecontrolreceivingtouseanexternalantennaꎬtoensurethatthelowcostandalsosolvestheproblemofremotedistanceꎬTheremotedistancehasgreatlyimprovedꎬTheschemehasbeensuccessfullyappliedtoourexistingmodelsandmeettherequirementsoftheplatformꎬcanprovidereferencefordesignofsimilarRKEsystemꎬandalsocanbeappliedtonewcar Keywords:RKEꎬemitterꎬreceiverꎬpathlossꎬAntenna
引㊀㊀言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技术的发展ꎬRKE技术作为新型汽车的一种性能和汽车零件市场的一种产品ꎬ受到广大用户的广泛喜爱ꎬ然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ꎬ用户对遥控距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ꎬ为了保证品牌车型的市场销售能力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ꎬ同时满足用户需求ꎬ设计一款低成本又能大大改善遥控距离的方案已经迫在眉睫ꎮ
本文通过对目前市场汽车射频遥控接收(RKE)距离过近的问题进行分析ꎬ提出了遥控接收天线外置的方案ꎬ保证低成本的同时又解决了遥控距离过近的问题ꎬ此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我公司的现有车型ꎬ同时也可以对类似的RKE系统设计提供参考ꎬ应用于以后的新车型ꎮ
1㊀目前市场RKE系统采用的方案
1 1㊀RKE系统架构
RKE系统由钥匙发射器和车内接收器两部分组成ꎮ系统在钥匙中集成了RF发射器ꎬ发射器发送数据消息到汽车中的接收器ꎬ接收器译码并控制车门的开关ꎬ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ꎮ系统工作的无线链路载波频率采用433 92MHzꎮ
1 1 1㊀钥匙发射器
发射器由按键㊁CPU㊁射频发射器㊁电池等部分组成ꎮ发射过程为:发射按键唤醒CPUꎬCPU检测键值确定发送指令ꎬ加密后把数据输送到射频发射器ꎬ将信号发送出去

图1㊀RKE系统架构图
1 1 2㊀车内接收器
接收器由CPU㊁射频接收器㊁射频控制模块㊁接收天线组成ꎮ接收过程为:接收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ꎬ射频接收芯片将接收到射频信号解调为基带数据ꎬCPU将基带数据解密得到有效的控制指令ꎬ然后交给控制模块执行ꎮ
接收器安装在司机座椅下方ꎬ接收天线采用普通的杆状天线ꎬ内置在接收器内ꎬ如图2所示ꎮ
1 2㊀目前RKE系统遇到的问题
在诸多售后问题中ꎬ出现过多次对遥控距离过近的反馈ꎬ经过对部分反馈车辆实车测试ꎬ发现遥控距离很难达到空旷场所15米内无盲点ꎮ
684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㊀
2014CG ̄
VE004
图2㊀遥控距离测试雷达图
2㊀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2 1㊀问题分析
影响遥控距离的关键因素是发射器的发射功率㊁接收器的灵敏度和信号传输中产生的路径损耗ꎮ
经测试ꎬ我司采用的遥控器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已经达到最大值ꎬ无法再增大ꎬ因此要改善遥控距离ꎬ只能减少信号传输中产生的路径损耗ꎮ
路径损耗㊀[Lfs](dB)=32 44+20lgd(km)+20lgf(MHz)
(式1)
式中ꎬLfs为传输损耗ꎻd为传输距离ꎬ以km计算ꎻ频率的单位以MHz计算ꎮ由式1可见ꎬ传播距离与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有关ꎬ当[Lfs]增加6dBꎬd增大一倍ꎮ
众所周知ꎬ任何散射体的存在都会影响任意距离处的路径损耗ꎮ任何障碍物(如停车场的其他汽车㊁灯柱㊁低矮的建筑物等)都会造成更多的反射路径ꎬ并使无线电波发生绕射ꎬ在混凝土建筑物中还会进一步削弱信号ꎮ因此ꎬ想要减少路径损耗ꎬ必须减少屏蔽ꎮ
2 2㊀解决方案
目前我公司接收器安装在驾驶人座椅下方ꎬ接收天线内置在接收器内ꎬ四周被仪表板㊁发动机㊁座椅等包围着ꎬ金属屏蔽比较严重ꎮ
在2 1中分析可得出ꎬ目前解决遥控距离短的关键在于减少路径损耗ꎬ为了减少路径损耗ꎬ必须提高天线高度ꎬ减少车身金属屏蔽ꎮ因此将接收天线从接收器中独立出来ꎬ由内置改为外置是必需的ꎬ目前市场大量使用的是独立的遥控接收模块ꎬ但此方案费用较高ꎬ不适用于一些低端车型ꎮ下面介绍的这个新方案ꎬ即可以完全解决遥控距离短的问题ꎬ又可以做到低成本㊁平台化ꎬ适用于各个车型ꎮ
将接收天线由内置改为外置ꎬ从接收器中独立出来ꎬ由杆状改为螺旋状ꎬ使用屏蔽线连接ꎬ安装到车身较高的位
置ꎬ如C柱上方ꎮ具体框架如图3所示

图3㊀遥控接收天线外置
接收天线和连接器之间使用屏蔽线连接ꎬ屏蔽线一端通过接插件连接到接收器ꎬ一端连接接收天线ꎬ接收天线通过卡扣固定在车身C柱上方ꎬ具体图4所示

图4㊀遥控接收天线
3㊀测试结果
3 1㊀测试结果
在空旷场所ꎬ对遥控距离进行测试ꎬ测试方法如下:遥控器离地面高度1米左右ꎬ以遥控接收天线安装点为圆心ꎬ每隔10ʎ为一个测量点ꎬ进行实车测试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84㊀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4CG ̄
VE004
图5㊀遥控距离测试雷达
㊀㊀由图4测试结果可以看出ꎬ遥控接收天线由内置改为外置以后ꎬ遥控接收距离大大提高ꎬ平均测试距离超过50米ꎮ
4㊀结论
此射频遥控接收新方案大大提高了遥控接收距离ꎬ并且
整个方案所用成本不超过10元ꎬ同时可以满足平台化要求ꎬ适用于各个车型ꎬ满足了用户的需求ꎬ同时能够保证品牌的市场销售能力ꎬ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ꎮ
参考文献
[1]㊀李令举.汽车工程电子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ꎬ1995.:10 ̄24.
[2]㊀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6 ̄49.[3]㊀李涵武ꎬ等.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ꎬ2003.[4]㊀肖景和ꎬ赵健.无线电遥控组件及其应用电路[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ꎬ2004:106 ̄149.
[5]㊀黄智伟.无线收发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M].4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ꎬ2005:76 ̄89.8
84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