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1、旧词的死亡原因:历史事物的消亡膢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演员、艺人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打瞌睡——泛指所有的睡觉《韩非子》:“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卖的行为《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探访、拜访(人)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自己及他人的妻子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帝王的殿堂、居室《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岳父《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泛指金属——专指黄金。

3.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3.按编码排列《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它收字9353个,有重文1163个。

二、古代汉字的构造古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今文字:隶书、行书、楷书、草书(隶书,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用字方法)最早关于六书的说法《周礼·地官·保氏》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六,次序则采用班固的。

三、古书用字有四种现象: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古今字:指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两种形体不同的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

(一对一的关系)异体字:指读音、用法、意义等完全相同,而写法不同的一对或一组字,它们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

异体字的类别:(1)结构类型不同埜——野(2)构字偏旁不同体——躰(3)偏旁位置不同胷——胸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用与某词相同或相近而被借用的字,是假借的一种。

通假字的类型:(1)音同的通假畔——叛(2)音近的通假亡——无繁简字:指简化字和被简化的繁简字合称为繁简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大致如下:(一)古今词义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况:1、旧词死亡社会观念的改变使有的词被其他词语取代。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倡优”指表演歌舞杂技的人。

现在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不用了。

有的词随着历史事物而消亡。

如:“膢”是古代祭祀饮食神的节日。

后来这中祭祀形式消亡,“膢”这个词就不用了。

2、古今同字异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不同的词,该字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如“抢”今天表抢劫义。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抢”是触碰的意思,二者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意义的多少不同2、词义的重点不同3、词义转变和感情色彩不同4、名物制度不同“而酒酸不售。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文字、词汇、工具书●笫一节文字一什么是文字:1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起源: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

两万多年前的山洞壁画,多具记事性质。

我国云南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当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称为“人类古文化的活化石”。

3三大古老文字:古美索不达尼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钉头文字)、甲骨文体系的古汉字。

﹙周有光认为发源于中美洲古土著族的玛雅文字是笫四大古文字﹚二汉字的性质:1汉字形成:①历史传说:“仓颉造字”。

②原始汉字产生的时代:约5000年前黄帝时代。

据史书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史官,大概曾从事过汉字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2汉字的表意性:表意性文字。

形成汉字表意性的原因:①先人造字“因形示意、意寓形中”的理念所致:汉字字形多数是直接与字义相联系。

形形汉字↗↘拼音文字↙↖音←义音→义②由古汉语的特有属性所规定:“因形示意”的表意性汉字与以单音词为主、少有形态变化、同音词数量大等为主要特点的古汉语有较好地适应性。

三汉字的结构(造字法):1许慎《说文解字》“六书”: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①象形:用描摹事物轮廓或特征来表意的造字法。

如:日.月.人.鱼.羊.水。

独体象形:目、木、手。

合体象形:眉、果、聿。

②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增加象征性符号来表意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亦[腋] 、刃、本、末。

独体指事:一、三、五、高。

加(合)体指事:寸、叉、厷、甘。

③会意:把两个或几个表意形体组合在一起表示一种新意的造字方法。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填空(通论、文选)1、墨子简介:墨子名翟,战国初鲁国人。

(公元前480—420年)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提倡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

落后一面:提倡迷信、相信鬼神。

《墨子》是墨翟门徒们编纂而成,现存53篇。

2、《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共收录周代(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汉代确立重要地位。

诗歌来源: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汉代四家诗的传承者:齐、鲁、韩、毛齐人辕固所传叫齐诗;鲁人申培所传叫鲁诗;燕人韩婴所传叫韩诗;鲁人毛亨所传叫毛诗。

《诗经》注本:《毛诗正义》(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诗经》押韵方式:(1)、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2)从一章所用的韵数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的和换韵的两类。

(3)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情况较为复杂,可分为三种: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交韵3、答李翊书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称“杜诗韩笔”。

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名。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主张文章要阐明孔孟之道,反对骈文。

提出“气盛言宜”。

现存作品《韩昌黎文集》4、汉书艺文志:《汉书》十志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

简称《汉志》。

蓝本及作者:《汉志》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

《汉书》100篇,作者班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诸子十家名称: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儒家源出:司徒之官小说家源出:出于稗官二、修辞方法:夸饰、委婉、互文、并提、譬喻、省略、引用、代称三、划线字词在成语中含义:汉语常用成语释义(前30中选15)1.扑朔迷离:乱动的样子;眼睛眯起;2.巧言如簧:乐器里发声的薄片;3.欺君罔上:蒙蔽;4.明日黄花指重阳节的第二天;5.目不识丁指简单的字;6.民殷国富殷实;7.南面称孤封建王侯的自称;8.难言之隐隐情;9.拍案而起长形的桌子;10.弃暗投明:背弃;11.屡试不爽:差错;12.略高一筹:筹码,记数的用具;13.流金砾石:销熔,熔化;14.论功行赏:评定;15.履险如夷:平地;16.荦荦大端:明显,分明;17.两小无猜:猜疑;18.门可罗雀:张网捕鸟1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能够;20.莫可名状说出;21.拍手称快痛快,惬意;22.判若黑白差别,区别;23.片言折狱判决词讼、官司;24.灵机一动灵巧的心机;25.千秋万代:年;26.默默无闻名声;27.临深履薄深渊,薄冰;28.岂有他哉:别的,其他的;29.其貌不扬:显明,出众;30.气冲牛斗:牵牛星,北斗星,泛指星空音韵学知识三十六字母表: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徹澄娘,帮旁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林审禅,影晓匣喻,来日。

古汉复习资料

古汉复习资料

古汉复习资料古汉复习资料一、填空(每空1分,计10分)二、术语解释(每题4分,16分)1、笺——“笺”是表识的意思。

特点是对前人注释的阐明、补充、订正。

以郑玄为《毛诗》作笺为代表。

2、疏、正义——是六朝之后古人给注作的注。

其特点是不仅要注释经文,还要注解古注,因此往往是旁征博引,文字繁琐冗杂。

3、音义——音义是兼释字音和字义的一种古注,以注音为主。

其代表为《毛诗音义》《周易音义》《尚书音义》等。

4、指事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指出一些不能用象形表示的抽象的概念。

如“上”“下”。

5、象形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象形字就是早期的图画文字,是从图画脱胎出来的。

它运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事物大体的轮廓或某些特征。

如“日”“月”。

6、判断句——指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作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

7、会意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武信是也。

”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表示出一个新的意义。

8、形声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是根据所要表示的事物,取一个字作为意符,再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声符,从而构成一个新字。

9、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转注字有同一的部首,且字义相同或相近,可以互相注释。

10、古今字——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

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11、异体字——异体字是指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一样,而只是形体不同的字。

10、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

11、词的本义——指造词之初所表示的意义,即词的原始义。

而通常所说的词的本义,指造字之初所记录的词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所反映的且有文献材料印证的意义。

12、词的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就是引申义。

古代汉语知识点

古代汉语知识点

古代汉语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注音材料:包括古代文献中的直音、读若、反切等注音材料。

(1)直音:用同音字注音。

(2)读若:通过比况的方法用读音相近或相同的字注音。

(3)反切: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其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2、声训材料:声训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去解释词语的一种训诂方法。

声训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语音情况,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古音的参考材料。

3、五音:最早见于《玉篇。

五音声论》。

是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五类,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4、七音:是由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的。

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就成了“七音”。

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将古韵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类。

(1)阴声韵指无韵尾或以元音作韵尾的韵。

(2)阳声韵指以鼻辅音n/m/g收尾的韵。

(3)入声韵指以塞因p/t/k收尾的韵。

6、叶韵:把古诗中不和谐的地方改成他们认为和谐的读音,这就是“叶韵”,也称“协韵”。

7、读破:也叫“破读”,是古代一种改变字或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意义或词性的方法,主要是改变声调,且多数是把原来的非去声字变读为去声字。

8、三平调(下三连):属于平平脚句型——五言的句式为()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句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即诗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字。

是写格律诗的大忌。

是决不允许出现的。

但在写古体诗时,却有意多出现,以示与格律诗相区别。

9、犯孤平:属于仄平脚句型——五言句式为()平平仄仄平,七言句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孤平指以上两个句式的诗句中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声病。

由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变通原则,前面的两种格式容易犯孤平。

10、流水对: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

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写出与繁体相对应的简体3、参照图像分析造字法4、解释句中加点字(实词)5、分析特殊句式(语法一)6、词义引申(用图像表示)7、断句及解释加点词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宫之奇谏假道》《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史记》:《孙膑》《毛遂自荐》《魏公子列传》《聊斋》一、名词解释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的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擴大和完善語言的交際作用的工具.2、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的系統,包括漢字所有的構字部件、漢字中所有的字、漢字的書寫規則,以及作為漢字標記語言的輔助性符號的標點符號及其使用規則。

(漢字是一種以象形字為基本構字部件的表意體系文字.)3、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法。

4、指事:运用指示性符号来指称物体中的一部分或表现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5、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某种物体的图形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6、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以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7、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写词的意义.8、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9、異體字:又稱或體字,是指共寫同一個詞的不同的書寫形式。

10、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语素组合而成的。

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11、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

12、叠音词:又称重言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13、连绵词:是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14、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字。

15、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和书面语里的词。

16、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

17、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1汉字的构成:义、音、形2汉字构造发展: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图画记事、甲骨文3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4我国最早的字典:东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5《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我国第一部字典,首创部首编排法,作用说明汉字的结构和发展情况6<<庖丁解牛>>中的三个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表达的养生思想:顺应环境、回避矛盾、苟全性命。

7《颜斶说齐宣王》表达的进步思想:士贵于王、得士则兴8《坎井之蛙》的寓意:宇宙无终极,学识无穷尽。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因一孔之见,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

二、简答1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是同一字互训互代,用字法2偏义副词:是指由两个近义、反义或意义相关的语素组成的符合词、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并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配村作用,如“得失”“弄同”“作息”3间接引申:是指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在引申义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引申义,本义与引申义之间部首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

4古今词义的演变情况(原因):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4词的褒贬色彩的变化5词义轻重的变化5同义词的作用:1交替使用,可以避免词的单调重复,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丰富性,还可以协调语句的音节,表达精确细致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2利用同义词的异同关系及其演变情况,帮助了解词义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3利用同义词可以构成各种类别的成语6互文:是指在连贯的语句中,上文省去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也省去上文出现的词语,在理解时必须使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

连及:说甲事物时又连带说及与甲事物有关的乙事物,但其意只指甲事物,就叫连及,可分为同类连及和反类连及两类。

同意连用:在一句话里,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意词连在一起使用,人们在阅读时只需取其中任何一个词语的意义即可。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11、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同形字:有些简化定与古书中的某些字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于巧合。如“腊-- ”“术-- ”“适-- ”。(2)同音替代字: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或音近)字,如“后後”“药-- ”“仆-- ”“几 ”“谷-- ”。(3)两字共简为一形,必须注意判别它代表的到底是哪一个字。如“钟”是“锺”和“ ”的简化字。另外还有“历-- 、 ”“复-- 、 ”。
11)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釜,从金省,父声。雷,从雨,田省声。
12)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
13)文字的演变阶段:(1)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周金文。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秦小篆、秦隶。(2)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魏晋真书(楷书)。
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有三种情况: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如“彼匪”。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章文选《郑伯克段于鄢》《春秋》《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丘明《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

公羊高《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传》。

谷梁赤制,巌邑也:判断句。

虢叔死焉:焉:兼词,兼有指示代词和语气词的作用。

可译为“于此”、“于之”等。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三句话换了三个主语,且都省略不说。

请京,主语是姜氏。

使居之,主语是郑庄公。

谓之……,逻辑主语是社会的人们,但通常不说。

“谓之”式是《左传》中常见的句式,指社会上人们这么称说、这么认为。

唐孔颖达对这句话的注释是:“以宠禄过度,时呼为大叔。

”今京不度:度,名词,法度,制度。

不度,不合法度。

度,名词用作动词。

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副词后面的名词常常活用作动词。

姜氏何厌之有:何……之有,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固定格式。

“之”是代词,复指动词“有”前置的宾语“何……”。

也有研究者把“之”看作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如早为之所:为之所,双宾语结构。

为,在这里是“安排”的意思。

之,指共叔段,作“为”的间接宾语。

所,处所,“为”的直接宾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义:指道德、行为或道理合理、适宜。

不义:指不合理、不适宜的事情。

毙:倒下去。

【偃僵仆毙跌】“偃”、“僵”是向后倒,“仆”是向前倒。

“毙”是倒下去(包括“偃”、“僵”和“仆”),“跌”是失足跌倒。

君将若之何:若之何:是一个表示处置的凝固结构,意思是:对它怎么办(处置)。

无生民心:无,通“毋”,不要。

生民心,“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生民心”就是使民生心,就是使人民(由于有两个君主)而产生二心。

无庸,将自及。

“无庸”:“庸”通“用”,“庸”的这种通用,一般出现在否定式里,如“不庸”、“勿庸”等。

及:赶上。

在《左传》里这个动词的宾语常省略不说,而“及”的对象一般指不好的,如“祸”、“难”等。

如《左传·桓公十八年》:“周公弗从,故及。

”杜预注:“及于难也。

”因此这里的“自及”意为自己赶上(灾祸),即自取灭亡。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填空复习方向1.汉字的形体演变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五个阶段。

2.词义的引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链条式引申、辐射式引申。

3.草书大体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4.古代汉语包括两个体系:文言文、古白话。

五四运动可作为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分界线。

5.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意、音义结合三个阶段。

6.宋朝王圣美提出右文说。

7.从汉字的结构和表示音义的角度来看,可将汉字分为三类: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

8.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为主相比,古代汉字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

9.连绵词: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非双声叠韵。

六、简答题复习方向1.举例说明省声、省形,各举2例。

(1)省形:形声音形旁书写笔划减省。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2)省声:形声字的声旁书写笔划减少。

()岛:从山,鸟省声。

()时:从日,寺省声。

2.举例说明汉字的简化原则,各举2例。

(1)把繁难的偏旁改成简化字:(燈)灯、(機)机、(憐)怜。

(2)删去原字的一部分:(務)务、(條)条、(習)习、(雖)虽。

(3)草书楷化:(會)会、(東)东、(書)书、(篳)笔。

(4)采用笔划简单的古字:(啟)启、(雲)云、(捨)舍。

(5)用音替代:(醜)丑、(後)后、(餘)余。

3.简要回答说文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2)桂馥《说文解字义证》(3)王筠《说文句读》(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4.举例说明异体字的构成情况,举2例。

(1)结构方式不同:泪(涙)。

(2)偏旁位置不同:峰(瘋)、群(羣)、期(朞)。

(3)声符不同:裤(袴)、猿(猨)。

(4)义符不同:暖(煖)、睹(覩)。

5.举例说明古今字的形成情况,举2例。

(1)在本义基础上形成的古今字。

古字是记录某一词义的本字,由于经常借作它用,后来又另造新字来考表本义,这样先造的本字和后造的新字就形成了古今字。

Eg:莫——暮、然——燃、孰——熟(2)在假借义基础上形成的古今字。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基础知识2、王力古韵:三十六韵:开口的阴声韵:之入声韵:职收鼻韵的阳声韵:蒸3、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等编4、清人古音学成就:顾炎武《音学五书》段玉裁凡同音者必同部钱大昕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5、本无其字的假借类型:(1)、皆义独存,本意消失,即“文借不归”,“借义行而本义废”。

我(2)、借了后,再为本义或假借义造一个新字加以区别。

辟避僻(3)、借义与本义并存。

莫6、十三经书名及注疏者《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古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孝经》唐玄宗注宋刑昺疏《尔雅》晋郭璞注宋刑昺疏《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7、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8、《诗》毛传:毛亨、郑笺、郑玄9、注解的四中分类(1)、释词:如“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马融就只注释了“子”字。

(2)、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如“王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

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怀’”。

王肃不但解释了“时”字,并且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全句串讲了一下。

(3)、释词并串讲:这是释词和串讲两中方式的同时使用。

如“王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

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怀’”。

王肃不但解释了“时”字,并且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全句串讲了一下。

(4)、通释全章大意:如现在流传的汉赵岐注宋孙疏的《孟子章句》,就是采用既释字句也释全章大意的办法。

《孟子章句》每章之后都有“章指”,“章指”是通释全章正文大意的。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的后面有:“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丧死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之矜穷,则斯民集矣。

古汉语复习资料

古汉语复习资料

通论二:文字——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发展至今,其字体(即笔画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概括起来可分为二个阶段,即古文字和今文字阶段。

甲骨文:是通行于殷商时期个文字。

因其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

金文: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通行于西周、春秋时期。

古人称铜为金,所以称金文。

战国古文:1、又叫六国文字: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等诸侯国的文字。

2、主要写在竹简和缯帛上,合称简帛文字,还有写在陶器、玉玺、铜器、货币等上的。

战国古文字体草率诡异,简体流行,俗体字大量涌现。

大篆:据说周宣王的太史籀(zhou4)著有《史籀篇》,《史籀篇》中的文字称为大篆,也叫籀文。

大篆与西周金文一脉相承,变化不大。

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文字。

小篆是在籀文的基础上省改而成。

一说战国末秦国已有小篆,这时只不过是加以整理而已。

隶书小篆是秦代推行的标准文字,下级官吏和民间为了书写简便加以简化,因而出现了隶书。

隶书又分秦隶和汉隶。

秦隶以前的文字属于古文字,汉隶以后的文字属于今文字。

所以说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通论三:文字——汉字的形体构造(一)六书说:最早见于《周礼》:“保氏…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一般认为是分析汉字的结构,但细目未明。

关于六书的三家说:西汉末年汉儒第一次把六书解释为六种造字法。

班固郑众许慎六书一般采用许慎的细目,班固的次第,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六书理论,并写出了我国学术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二)六书释例1.象形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即画成所要表达的物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宛转。

用一个完整的形体来表达具体对象的轮廓特征。

除了描画事物的轮廓外,为了使表意明确,再加上相关的事物用以烘托陪衬.象形字的特点一、简约性二、典型性三、可整体可局部象形2.指事许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整理人:吴梦姣一、术语解释(5*4=20)1、声母方面①字母声纽音纽纽②五音七音(发音部位)唇音:重唇音轻唇音唇音:重唇音轻唇音舌音:舌头音舌上音舌音:舌头音舌上音齿音:齿头音正齿音齿音:齿头音正齿音牙音:牙音:半舌音:喉音:喉音:半齿音:③清、浊全清音:不送气、声带不振动次清音:送气、声带不振动全浊音:声带振动强烈次浊音:声带振动不强烈3、韵母方面(韵的分类)①韵韵部韵目②阴阳入阴声韵:没有韵尾和以元音结尾的韵。

阳声韵:以鼻辅音结尾的韵。

入声韵:以清塞音[p]、[t]、[k]结尾的韵。

③四呼开口呼:不是i u û或不以i u û为韵头的韵母。

齐齿呼:i和以i为韵头的韵母。

合口呼:u和以u为韵头的韵母。

撮口呼:û和以û为韵头的韵母。

“三十六字母”是古人总结的汉语的36个声母。

是宋朝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

现代汉语的声母:21个声母+零声母韵母:39个对转:是指韵部之间的转化,转化的条件是以主要元音相同,韵尾不同。

所谓对转,是指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之间的转化。

这种语音的转化是以主要元音相同为条件的,韵部之间的差异是韵尾不同。

入声韵在对转理论上也算阴声韵,所以对转又称阴阳对转。

旁转:是指同类韵部间的转化,转化的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

有时候连主要元音也相同,只是韵头小异或声母小异,古人不叫旁转,现在我们也归入旁转。

通转:是指主要元音相同,又不属于“对转”一类的转化。

拗救:一个句子在该用平声(或仄声)的地方用了仄声(或平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或平声)的字,改为平声(或仄声)以作补救。

3、旧注的体例毛传:毛亨对《诗经》的注释。

“传”指阐明经义。

郑笺:郑玄对《诗经》的注释。

“笺”有补充订正毛传的意思。

孔疏: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

“疏”不仅注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也叫做“正义”。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是什么?答: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

方法是系联法。

二.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默写上古三十二声母。

答:1、牙音:見、溪、羣、疑2、舌音:端、透、定、泥、余、章、昌、船、書、禪 3、唇音:幫、滂、並、明4、齿音:精、清、從、心、邪、莊、初、崇、山5、喉音:影、曉、匣6、半舌:來7、半齿:日三.屈原《涉江》前几句的韵脚和所属韵部是:衰、嵬:微部。

璐:铎部;顾、圃:鱼部。

根据上古韵部,说明“衰”和“嵬”、“璐”和“顾”“圃”押韵的道理。

答:上古韵部中,衰、嵬同在微部,为同韵相押;璐为铎部,顾、圃为鱼部,铎、鱼同在一个大类的同一小类,可以通转,为邻韵相押。

四.上古声母研究成果有哪些?下列汉字分属哪一类?答:古无轻唇,读如重唇;古无舌上,读如舌头;娘、日二母归泥;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照二归精;照三归端1.蓬播愤悲:古无轻唇,读如重唇2.跌追澄团:古无舌上,读如舌头3.贿讳涎:喻三归匣4.诞偷代除:喻四归定五.从古音学角度,说明下列各组通假字的类型1.更径(见母阳部;见母耕部)2.性生(心母耕部;山母耕部)3.適嫡(书母锡部;端母锡部)答:1.见、见双声,阳耕旁转,为音近通假。

2.耕、耕叠韵,心、山邻韵,为音近通假。

3.锡、锡叠韵,书、端邻纽,为音近通假。

六.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默写三十六字母。

七.从中古《广韵》到普通话,声母发生变化。

请说明zh\ch\shi 和j\q\x的来源。

答:今zh\ch\sh,是从中古《广韵》中的“知彻澄”、“庄初崇山”、“章昌船书禅”三组音合流变化而来的。

今j\q\x,是从《广韵》中的“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二组音中分化出来的。

八.从《广韵》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大致情况是什么?答: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九.解释下列反切1.刊,苦寒切2.坛,徒干切3.杜,徒古切4.苦,康杜切(上字非全浊,下字是全浊,被切字仍读上声)5.展,知演切(上字是zh\chi\sh\r的,下字齐齿呼,被切字读开口)6.初,楚居切(上字同5,下字是撮口呼,被切字读合口呼)十.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式1.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杜甫.北征-互文)2.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韩非子-并提)3.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丘迟-割裂。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3.按编码排列《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它收字9353个,有重文1163个。

二、古代汉字的构造古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今文字:隶书、行书、楷书、草书(隶书,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用字方法)最早关于六书的说法《周礼·地官·保氏》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六,次序则采用班固的。

三、古书用字有四种现象: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古今字:指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两种形体不同的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

(一对一的关系)异体字:指读音、用法、意义等完全相同,而写法不同的一对或一组字,它们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

异体字的类别:(1)结构类型不同埜——野(2)构字偏旁不同体——躰(3)偏旁位置不同胷——胸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用与某词相同或相近而被借用的字,是假借的一种。

通假字的类型:(1)音同的通假畔——叛(2)音近的通假亡——无繁简字:指简化字和被简化的繁简字合称为繁简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大致如下:(一)古今词义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况:1、旧词死亡社会观念的改变使有的词被其他词语取代。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倡优”指表演歌舞杂技的人。

现在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不用了。

有的词随着历史事物而消亡。

如:“膢”是古代祭祀饮食神的节日。

后来这中祭祀形式消亡,“膢”这个词就不用了。

2、古今同字异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不同的词,该字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如“抢”今天表抢劫义。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抢”是触碰的意思,二者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意义的多少不同2、词义的重点不同3、词义转变和感情色彩不同4、名物制度不同“而酒酸不售。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填空(10\10)1.古注中的“曰”、“为”、“谓之”这几个术语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来辨析同义词。

其意义略等于现代汉语的“叫做”。

2.古注中“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的分别就在于:前者必然是说明通假字;后者则一般是用于注音,但有时也是用本字说明通假字。

3、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流水对和借对。

4、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精清从心邪,舌上音是指知彻澄娘5、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平仄仄6、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颔联颈联两联必须对仗7、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

8、诗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9、韵脚: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汉语诗韵一般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

二、术语解释。

(5\10)1、反切:是用两个字合起来为一个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切字的读音。

如“东:德红切”。

2、粘、对:所谓“粘”,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

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

也就是对句的平仄对立。

3、疏:又称“正义”,古书注解的体例之一。

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叫“疏”。

4、韵目:每一个韵部选用一个字作为代表,这个代表韵部部类的字叫韵目。

5、叶韵:把古诗中不和谐的地方改成他们认为和谐的读音,以求押韵,这就是叶韵。

6、传:训诂学术语。

指解释经义的一种体式。

7、注:训诂学术语。

是一种解释经书词句意义,兼及订正衍讹的训诂体式。

8、笺:训诂学术语。

补充、申发旧注原意,间抒己见的一种体式。

此名源自东汉郑玄所作的《毛诗笺》。

郑玄解《诗》依据毛传,从而引申生发,更下己意,故名之曰“笺”。

后人注书,或宗主一家,并博引诸书以证之,亦称为“笺”。

古代汉语复习内容整理版要点

古代汉语复习内容整理版要点

《古代汉语》复习大纲一、通论部分(一)绪论1.古代汉语主要分爲哪两大体系?这两大体系各以什麽时代的口语为基础?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近代汉语:以唐代以后的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又称古白话。

2.以古籍词义及注释爲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什麽?词汇学和训诂学3.以古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什麽?音韵学4.分别列举出你熟悉的古代作品中使用文言文和古白话的作品的例子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言文)《口技》: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古白话)(二)文字部分5.什麽叫“六书”?其具体名称是什麽?六书是六种汉字写词的方法,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和形声。

6.按不同方法出现年代的先后排列六书的次序。

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7. “六书”理论是谁提出的?是根据汉字的什麽字体概括出来的?是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根据以小篆为代表的古文字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8.“六书”中有哪些是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形声9.汉字的形体结构可分爲哪四类?象形、指事、会意、假借10.根据掌握的汉字知识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

从字体结构角度看,由于转注、形声两种写词、造字方法所产生的汉字,字体结构都是半形半声(部分表意、部分表音),因此古汉字的字体结构分析一般只有“四书”。

11.按古人的说法,“文”与“字”的区别是什麽?“四书”中哪些属于“文”,哪些属于“字”。

古人认为文与字的区别是“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四书中,象形、指事为文,会意、形声为字。

12.“六书”中最早出现的、同时也是其他造字方法的基础的是什麽?象形13.指事字与象形字最大的区别是什麽?与象形法相比,运用了纯抽象符号来记词。

14.利用原有的汉字来记录新词的写词法是什麽?假借15.形声造字法是在什麽写词法的基础上得到啓发而发展出来的?转注写词法16.用“转注”写词法造出来的汉字,从形体结构分析,与其他“五书”中的哪一类相同?用转注写词法造成的新字,结构上都是半形半声,因此从形体结构上分析与形声字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汉语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
1.编排方式:按部首和笔画、音序、号码编排按音序编排:《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按照号码编排。

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

如《四角号码新词典》。

2、汉语工具书的注音方式:
三种:直音法、反切法、拼音字母注音法
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康熙字典》:“屯,音肫。

””“尨,音茫。


反切法:是用两个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方法,注音时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广韵·麻韵》:“誇,苦瓜切”。

《唐韵》“奔,博昆切。


拼音字母注音法: 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

3、古汉语工具书的释义方式:直训、描写、义界
直训: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说文·一部》:“元,始也。


描写:对所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都给予解释。

《说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说文·斗部》:“斗,十升也。

”二、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
(一)字典
1、《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东汉许慎撰。

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首创部首编字法:将所收字分为540部,以部首字统辖所属字。

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文字学部首。

体例:先列出小篆形体,然后说解字义,再分析字形结构。

2、《康熙字典》
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

始编于康熙四十九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

主编张玉书和陈廷敬。

收单字47035个。

使用部首检字法,共214个部首。

体例:每个字先注音。

其次释义并引书证,最后注叶音。

3、《汉语大字典》
我国目前最为详备的一部汉语字典。

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收单字56000个左右。

使用部首检字法,共200个部首。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常用字3700多个,酌收少量的双音词,约 2000多个。

按汉语拼音字母排序。

(二)词典
1、《辞源》我国近代最早编成的一部语文兼百科性质的词典。

陆尔奎等人编写,收字10000多个,以字系词。

部首检字法,214个部首。

1958年开始修订,成为专供学习研究古典书籍用的大型辞书。

注音采用汉语拼音方案和注音字母,同时加注《广韵》的反切;释义和引证都比较完善,详备。

2、《辞海》舒新城、张相等人编写,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是一部兼有字典和百科性质的大型综合辞书。

收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共计106578条。

《辞海》一部百科性质的工具书,对一般的词语、成语典故、地名及社会、自然科学的术词都有收录讲解。

三、虚词词典
1.《经传释词》清王引之撰,全书十卷,收160个,依唐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序。

详细说明虚词用法。

2.《词诠》近人杨树达著,1928年出版。

全书十卷,收录虚词500余个。

3.《助字辨略》清刘淇著。

一部专门讲解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收词范围比《经传释词》广泛,遍及经史子集。

4.《古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等著,198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收虚词549个
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演变的两个主要因素:
应用范围扩大,要求书写速度加快;
书写工具和材料改变,提供了相应条件。

(二)演变的两大阶段
古文字阶段||今文字阶段
(三)六种书体
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楷书
1.甲骨文(占卜文字)
特点:
⑴笔画削瘦,直笔多,转折处多。

⑵象形性很强,有很强的描画物象的色彩。

⑶许多字书写置向不定。

⑷字形结构不固定,异构字较多。

2.金文(钟鼎文)
先秦青铜器铭文,约有一万四千余篇。

单字共计3722个,其中已识得字2420个。

字体特点:与甲骨文结构无大差别,字体有明显区别。

整齐遒丽,古朴厚重,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⑴有些字保存着比甲骨文更原始的写法,所画物象非常逼真,更多地保留了造字时的原意。

⑵结构没有定型化,异体字仍然很多。

盉,盛酒器。

⑶形声字大量产生。

有些在甲骨文是表意字,到金文里转化为形声字。

3、籀文(大篆),由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成。

特点:笔势整齐,线条圆转匀称,结构繁复。

⑴笔画趋于线条化。

⑵笔画趋于平直化。

象形程度明显降低。

4、六国古文,战国时通行于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的文字。

特点:形体不统一,俗体字多,笔画草率。

5、小篆,“秦篆”,由大篆省变而成。

特点:形体较整齐,线条,圆转匀称,图画性减弱,符号性明显增强。

6、隶书,由篆书的草率写法演变而成的一种简易书体。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特点:
变篆书的线条为方正平直的笔画,笔势舒展,带有波势挑法,象形的意味大部分丧失。

如矢 豕
隶变,由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字型变圆形为方形,
线条变弧线为直线,
笔画变繁杂为简省。

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
4 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转注是用字方法。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

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然而,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1]》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