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二单元表格式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等。
(2)学会在Excel中输入、编辑数据,以及使用常用函数进行简单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在Excel中创建、编辑表格。
(2)培养学生利用Excel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3)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遵守网络安全规定。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Excel的基本操作1. 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2. 调整单元格大小3. 输入、编辑数据第2课时:Excel常用函数1. 求和、求平均数、计数函数2. 文本函数、日期函数3. 学生尝试编写简单函数公式第3课时:创建班级成绩统计表1. 收集班级成绩数据2. 创建成绩统计表3. 使用求和、求平均数函数进行计算第4课时:数据筛选与排序1. 掌握数据筛选方法2. 学会使用排序功能3. 应用筛选、排序功能分析数据第5课时:制作班级通讯录1. 创建通讯录表格2. 输入、编辑同学信息3. 学会使用Excel查找功能三、教学策略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4.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运用Excel进行简单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学生能独立完成课堂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数乘除法运算2. 乘除法竖式计算3. 乘除法应用题4.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加强学生对乘除法的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有趣的应用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整数乘除法运算(1)导入新课:复习整数加减法,引导学生发现乘除法运算的规律。
(2)讲解乘除法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练习乘除法运算: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2. 乘除法竖式计算(1)讲解竖式计算方法:以实例讲解乘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2)演示竖式计算过程: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操作。
(3)练习竖式计算: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3. 乘除法应用题(1)讲解应用题解题方法:以实例讲解如何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演示应用题解题过程: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操作。
(3)练习应用题: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解决实际问题(1)设计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场景,设计有趣的实际问题。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分享成果:各组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2. 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在乘除法运算和应用题方面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总结本单元主要学习了整数乘除法的运算和应用,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2020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最新整理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 1 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
(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师:我们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又是多少呢?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追问:照这样推想下去,你还能知道什么?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015~2016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新教材]【独家原创】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六单元运算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单元第一单元课题图形的平移教学内容四下教科书第1~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第1、2题。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生:学校计划每月用水a吨,同学们开展节约用水比赛,实际平均每月用水b吨。
生:(1)a-b 节约用水量
(2)3a 计划3个月
(3)3b 实际3个月
(4)12(a-b) 一年节约的
生:自然数
生:不能为0
生: a比b一定大
学生试做,做后交流答案,注意强调格式。
生:a表示妞妞的岁数,a+3表示的是丫丫的岁数,也表示丫丫和妞妞岁数的关系。体现了丫丫与妞妞永远相差3岁。
生:任何自然数。
生:一般来说,a应该表示100以内的数。
生:b-3
生:20-3=17岁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四、简便写法
1、观察情境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现信息
师:观察教材第6页铅笔盒图,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生:每个铅笔盒9元。
师:在数学中一般用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分别写成:
C=4aS=a·a或S= a2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师: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生:C=2(a+b)S=ab
四、总结
师:说说今天的收获。
板
书
设
计
用 字 母 表 示 运 算 定 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教
学
反
思
第三课时 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1、经历自主探索并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和用字母表示已学过表示已学过的周
总复习-第二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总复习-第二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二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时间和空间。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和求近似数。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及运算定律。
3.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认识、计算;空间位置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2. 教学难点: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时间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教具展示数学知识。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第二单元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时间和空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演示:通过实物或教具演示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演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及运算定律;演示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演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第二单元的练习题。
2. 预习第三单元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第二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1.口算除法。
(1)口算。
(2)估算。
2.笔算除法。
(1)基本的笔算除法。
(2)除法的验算。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
(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
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或与同桌)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最后,提供过程的范例。
让说得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020年人教版四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及练习题表格式彩图
)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学生动手操作
(四)拓展提升
看三视图,想实物图,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小正方体各多少块。
5、同桌合作看三视图,想实物图,摆一摆,数一数,小正方体最少有
)块,最多有()块。
左面正面
问题:你发现什么了?
二、探索新知
2、看一看,说一说。
(1)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的有哪几个?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哪几个?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的有哪几个?
问题:你是怎么摆的?说一说你思考的过程。
4、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右面看形状都是
,②是
前面看形状不同:①是,③是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有两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
五、提炼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
.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10~12。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
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倒满水。
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新版PEP英语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课型 备课人
审核人签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学生表演 A 部分 Let’s do 的内容。
教
2、教师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What’s in our school? 鼓励学生用新学的单词来交谈。 二、教学新课 1、教师和学生进行 free talk,话题是 Why do you like our school? 鼓励学生用简 单的句子做出回答,即使只能说出只言片语, 教师也要给予表扬。顺着这一话题。教师说: “Yes, our school is really very nice. Today a friend from America is coming to see our school. Chen Jie is showing them around school. Let’s watch. 由此导入新 课。 2、学生观看课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理 解性问题。在问答的过程中重点理解与操练句 型:Is this the…?和 Is that the …?
重点 难点 课型 备课人
掌握有关学校设施的四个单词,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单词 library 中辅音连缀的发音。 New 董继文 教具 cards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审核人签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教师播放本单元歌曲“Our school”,先让学 生听然后鼓励学生跟唱。 2、播放第三册第一单元课件 Let’s learn A , 回顾句型: “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自然过度到学习 学校各课室的名称。 教 二、教学新课 1、教师指着教室问学生:This is our new 学 classroom. Do you like our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教师接着问: 内 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Do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第2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例1、例2及第7页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1.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便写法。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
3.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趣味性,认识到生活中许多问题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初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学生、老师说出自己的年龄,然后引出丫丫和妞妞对话的情境。
师生交流年龄的问题,然后提出教材中丫丫和妞妞的对话。
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今年几岁了?指名回答。
师:老师今年23岁了,你们算一算,老师27岁时你们几岁?二、问题讨论师:我们的小伙伴丫丫和妞妞也在谈年龄的事,我们听听她们在说什么。
1.呈现情境,了解信息,知道妞妞1岁时丫丫几岁,会用式子表示。
师:谁知道她们说什么了?师:妞妞1岁时,丫丫几岁?师: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能用算式表示吗?2.师生对话,说出妞妞2岁、3岁、4岁……10岁时,丫丫几岁。
师:那么你再想一想,妞妞2岁时,丫丫几岁?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师:妞妞3岁时,丫丫几岁?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妞妞4岁时,丫丫几岁?师:如果妞妞11岁、12岁、13岁……时,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丫丫的年龄吗?同桌互相提问题,说式子。
学生互相提问,回答。
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三、字母表示提出“妞妞a岁时,丫丫几岁”的问题,师生对话,让学生解答,并说明理由。
师:如果我们用字母a表示妞妞的岁数,那么丫丫的岁数是多少呢?师:你是怎样想的?师:a可以表示任意数,a+3既表示了丫丫的岁数,又表示了丫丫和妞妞岁数的关系。
四、简便写法师:观察教材第6页铅笔盒图,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小黑板出示:买3个铅笔盒需要( )元;买5个铅笔盒需要( )元;买18个铅笔盒需要( )元;买x个铅笔盒需要( )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认识小数”,包括对小数的认识、小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能准确地进行小数的读写,并能熟练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引入小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小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时的价格标签等,引出小数的概念。
2. 讲解新知: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意义,如何读写小数,以及小数的加减运算。
3.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4.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小数的学习要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小数的习题,以检验学生对小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反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检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估:通过定期的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型新授教法演示、讨论、讲解教学目的1.用数方格和转化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及关键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课人教具剪刀、直尺、方格纸、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授课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水产养殖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1号虾池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
1号虾池的形状是什么形?要求1号虾池的面积,就是谁的面积?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该这样计算呢?请大家先猜测一下。
2、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的猜测方法。
3、师:大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那么你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请大家想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组内先商讨验证猜想的办法,再一起验证。
比一比,哪组的办法最合理,最简单。
4、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先讨论方法,再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完成。
) 5、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来验证的,你们的结论是什么?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想到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到底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我们用剪拼的方法来研究一下。
师:交流一下,你们小组怎样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师:虽然大家剪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点,谁来说一说?师: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三、自主练习: 1、师:下面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1号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的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2、课后1 四:小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2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用字母表示:s=a h 教学反思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型练习课教法练习法教学目的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单元乘法表格式教案
观察表格 口答,填写
求总价?
汇报交流结果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回想一下你是怎样学会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你想提醒大家计算时注意些什么?
一、用竖式计算。
52×157=
456×23=
二、一列火车有 12 节旅客车厢,每节车厢可坐 114 名乘客。这列火
车一共可坐多少名乘客?
课题
1.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
第一单元 乘法
课题
1.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
总课时: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
书计算过程及书写格式。
说计算过程
5.追问:为什么十位上的 1 乘
144 的积的个位与 1 对齐? 指名学生口答
6.总结算法
师: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
位数,(板书课题)你们能总结 相互交流计算方法
出计算方法吗?
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计算方法。
指名口答
三、拓展练习 1、笔算
如果草坪面积是 800 平方米
呢?
小结: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
计算方法。
3. 试一试:
白菜老师问:每天大约能吸收
二氧化碳多少克要怎样列式计
算?
850×20 怎样列竖式计算比较
简便?
提问:积 170 的后面应该添上
几个 0,为什么?
指出:在简便计算时,有几个 0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容量和升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并通过具体的演示、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升的容量观念。
2、能比较容器容量的大小,会根据自己的认识描述对1升的理解,并能通过观察、比较容器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
2、能联系生活实际准确判断容器里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
教学资源:杯子、实验杯等各种容量的容器若干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游戏:同学们,老师知道平时你们都比较喜欢喝可乐?今天我们来场喝可乐比赛,看看谁喝可乐的速度最快,好吗?(出示一大一小两杯可乐)指名两位学生参加比赛。
二、师生探究1、比赛结束后提问:你觉得比赛公平吗?为什么?2、认识容量:不错,杯子有大有小,大杯子里装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小杯子里装的水少,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3、体会容量的大小:那么,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这位同学刚才比赛会输了吗?(引导学生说出大杯子的容量大,所以用的时间长。
)4、出示大小两个冷水壶,让学生比较,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你除了用眼睛判断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并上台演示)5、及时巩固。
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看书,并指名学生上台照着操作一遍,然后再说说三个杯子容量的大小。
想想做做第2题:也让学生先看书,再指名学生上台照着操作一遍,然后再说说三个杯子容量的大小。
6、引出容量单位:指着其中的一个冷水壶提问:刚才通过验证,同学们已经知道这只冷水壶的容量大,(指着大的冷水壶)那你知道这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如果我问你你的身高、体重是多少,你会回答吗?当学生无法回答时,教师及时说明:和身高、体重一样,为了准确测量或容量的多少,我们必须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板书:单位)7、认识升计量水、饮料、油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板书:升)同学们带来的这些容器里所装的水、饮料、油等液体各有多少升,和组内的同学互相说说,然后集体交流。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1例题 P12“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让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难点:容量单位“升”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挂图、水壶2个、茶杯若干、1升的量杯、1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理解容量的含义出示两个茶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茶杯里盛水多说明:哪一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小组说说你对容量的理解观察茶杯的水的容积的多少分组讨论汇报解决的办法(用其中一个水壶的水倒入另一个,进行比较)小组内交流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杯想想看哪个水杯的容量大一些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观察猜测思考方法交流(装满水到一到)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挂图,说明图意独立思考交流说出简单的推理过程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挂图,说明图意独立思考交流方法感受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我们已经知道容量的单位有大也有小,那这些水壶的容量有多少呢?出示两个水壶,两种型号茶杯若干(A<B)把水壶A装满水倒入茶杯A把水壶B装满水倒入茶杯B问:A水壶能倒满几杯水?B水壶能倒满几杯水?A水壶的容量就比 B水壶的容量大吗?观察感受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交流观察实验结果(A壶倒出的杯数多)猜测交流使用统一的杯子再倒一次你有什么发现?小结:为了准确测量和计量容量的多少,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观察交流发现感受“升”出示挂图,我们在哪儿能找到容量单位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用符号“L”表示观察挂图交流结果“升”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互相交流升的应用独立完成交流感知1升的多少出示量杯,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现在,老师将一个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根据回答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出示各色一升饮料的包装盒认识量杯以及量杯上刻度的含义观察并交流观察结果(一个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量正好是1升)观察交流体验1升的多少把1升的水倒入纸杯中,看看能倒几杯?观察交流体验1升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巡视个别指导独立完成交流判断理由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互相交流教学随笔:教学内容:教科书P13例题P14“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數學教案設計一、教案主题: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四位数的加减法。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四位数的加法2. 四位数的减法3. 实际问题的应用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出本单元的主题——四位数的加减法。
例如:“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四位数的加减法。
”(二)新课讲解:1. 四位数的加法:首先,教师需要解释什么是四位数,并举例说明。
然后,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四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则,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等。
2. 四位数的减法:在讲解四位数的减法时,教师同样需要先解释什么是四位数,然后再讲解减法的运算规则,如相同数位对齐、借位等。
(三)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四位数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
(四)应用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数等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六、家庭作业: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在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3加法运算定律
3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提示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观察、发现和交流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变传授给予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含义和字母表达式,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经历自主探索加法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的过程。
3.积极参加探索活动,获得归纳、总结运算定律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由算式计算总结规律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过程,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
难点使学生体会加法简便运算和运算定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
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
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猴子们,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
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
猴子得到了便宜吗?生:没有。
因为老人只是交换了给猴子橡子的顺序,并没有改变数量,所以猴子没有到便宜。
师:这个故事有趣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类似这样的有趣问题,关于加法运算定律得问题。
(板书:加法的运算定律)设计意图:有趣而有意义的故事,一下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并为后续学习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一)研究加法交换律1.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例5问题(1),不计算,在○里面填上适当的符号。
78+301○301+78219+86○86+219学生自主解答。
师:谁来说一说应该填什么符号?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接着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由此引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表达方式。
预设一:师:这样的等式你还能举些例子吗?生:略师:这样的等式有很多,你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吗?生: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板书)师:能用文字描述吗?师: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2)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2视图。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自主学习质疑释疑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2)比一比: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P1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四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主备教师
吴宇航
上课教师
吴宇航
教学课时
2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学期教学
总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认识“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
正面上面侧面
作业设计:
教学步骤
个案修改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2)P13做一做。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主备教师
吴宇航
上课教师
吴宇航
教学课时
2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学期教学
总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观察两个物体的组合
正面上面侧面
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四、课堂达标基础过关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