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优质心理健康教案初中

优质心理健康教案初中

优质心理健康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情绪对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2. 情绪对生活的影响3. 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这些情绪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情绪对生活的影响。

二、情绪的类型及特点(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情绪的四大类型:喜、怒、哀、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四种情绪的体验,教师总结情绪的特点。

三、情绪对生活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情绪对生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经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四、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2. 学生讨论这些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效果,教师进行总结。

五、做情绪的主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情绪的主人,可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 学生分享自己调节情绪的成功经验,教师进行总结和鼓励。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课后将继续努力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情绪类型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对情绪调节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3. 学生对做情绪的主人的认识和态度。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我们的心灵》: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第八课《调控情绪》: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调控情绪,掌握一些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3. 第九课《拥抱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剧、心理测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 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心中的困惑,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练习,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 视频或音频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视频或音频资料。

4. 心理测试工具:用于测试学生心理状况的工具,如焦虑测试、抑郁测试等。

5. 情景剧道具:用于课堂表演的情景剧道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 视频或音频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视频或音频资料。

4. 心理测试工具:用于测试学生心理状况的工具,如焦虑测试、抑郁测试等。

5. 情景剧道具:用于课堂表演的情景剧道具。

6. 小组讨论指南: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和学习中困难与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认识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2. 第八课《情绪管理》: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 第十课《应对压力》:教授学生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抗压能力。

5. 第十一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情境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4. 互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2. 案例素材:相关心理健康案例及分析3. 影像资料: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等4. 作业纸张:用于布置课后作业5.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六、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第七课《认识自己》第2周:第八课《情绪管理》第3周:第九课《培养良好习惯》第4周:第十课《应对压力》第5周:第十一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 保护学生隐私,尊重学生意愿,营造安全、舒适的课堂氛围。

4.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传递正能量。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认识自我》,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2. 第八课《情绪管理》,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处理情绪的能力。

4. 第十课《应对压力》,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小组分享、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结合案例分析、故事讲述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心理健康知识。

3. 利用心理测试、小组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心理测试等成果进行评价。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

2. 辅助材料:PPT、案例、故事、心理测试工具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课,每次课45分钟,共10次课。

2. 每次课内容安排如下:第一次课:认识自我第二次课:情绪管理第三次课:培养良好习惯第四次课:应对压力第五次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第六次课:自我调节与情绪控制第七次课:时间管理与学习效率第八次课:积极心态与成功心态第九次课:人际沟通与冲突解决七、教学活动设计1. 认识自我:活动一:自我介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活动二:制作自我介绍卡片,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特点和特长。

2. 情绪管理:活动一:情绪脸谱游戏,让学生表达和识别不同情绪。

活动二:情绪调节方法分享,让学生学会合理处理情绪。

3. 培养良好习惯:活动一:好习惯与坏习惯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4. 应对压力:活动一:压力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压力水平。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6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6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6篇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认识情绪。

2. 通过交流,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3. 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4. 能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

二,教学重点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学会调节不良情绪。

三,教学程序(一)音乐导入,调整情绪1,欣赏音乐。

2,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怎样3,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这一课。

4,板书课题:情绪与健康(为了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在欢乐的心境中获取知识,特别选择了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们欣赏。

这样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导学达标1,游戏活动,体验情绪。

(1)讲游戏规则 .(2)指导,参与游戏。

(3)说出你在游戏时的心情。

(4)同学们谈到的我们表现出来的内心的状况以及表情上的变化,就是情绪。

(5)区分良好情绪与不良情绪。

(6)贴良好情绪图与不良情绪图。

(情绪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情绪,我设计了猜词游戏的情境。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有的猜,有的做动作提示,紧张,兴奋,担心,高兴,失望,难过等等的情绪围绕着学生。

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情绪以及情绪的种类。

) 2, 交流倾诉,明白道理。

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1)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请同学们把你感受到的或者了解到的事例说出来。

(2)听了同学们谈的事例,你明白了什么(3)板书:不良情绪危害健康。

(在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交流活动,谈谈不良情绪危害健康的事例。

学生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白了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激起他们排斥不良情绪的愿望。

)3,录像共鸣,学习方法。

(1)放录像(三名学生分别因班长落选,家长星期天为自己安排了很多兴趣班,考试成绩差而产生不良情绪)(2)录像中的同学应该怎么做(3)放录像(三位同学用与同学交谈,听音乐,看书,进行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解了自己的情绪)(4)录像中的同学是用什么办法调节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快乐的(5)大屏显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新朋友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新朋友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新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结交新朋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朋友的意义:探讨结交新朋友的重要性,以及新朋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主动交往:教授学生如何主动与他人交往,包括态度、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尊重与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4. 支持与鼓励:教授学生如何给予他人支持和鼓励,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5. 实践练习: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建立友谊。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朋友的意义、主动交往的技巧等理论知识。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

3. 实践操作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他人交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新朋友的意义:讲解新朋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结交新朋友的重要性。

3. 教授主动交往的技巧:讲解如何主动与他人交往,包括态度、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与理解: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5. 教授支持与鼓励:讲解如何给予他人支持和鼓励,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6. 实践练习: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建立友谊。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总结学会与他人交往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故事分享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结交新朋友的兴趣。

活动二: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与他人建立友谊的经历,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心得,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2. 自我认识与自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尊心,培养自信品质。

3.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4. 人际关系与沟通:讲解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5. 时间管理与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应对学习压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时间管理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践训练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心理调节技巧。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及自我认识与自尊2. 第3-4课时:情绪管理3. 第5-6课时:人际关系与沟通4. 第7-8课时:时间管理与学习压力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表现。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心理测试:进行心理健康相关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讲座,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3. 情绪调节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情绪调节方法。

4.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组织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心理健康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材料。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面临着身心快速变化和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精心准备了20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范本。

这些教案涵盖了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应对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其全面健康的成长。

每一篇教案都经过专业心理教师的精心设计,确保内容准确、实用,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教案注重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个人经验,以及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从而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以下是部分教案的主题示例:1. 《认识自我》: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潜在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2. 《情绪的小舵手》: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有效地表达情感。

3. 《友谊的桥梁》:探讨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建立和维护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

4. 《面对挑战》:训练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增强抗挫折能力。

5. 《时间的主人》: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合理规划时间。

6. 《梦想与现实》: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教导他们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7. 《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讨论网络使用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以及如何平衡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8. 《自尊与自信》:强化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正面看待自己和他人。

9. 《感恩的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他们珍惜身边人和物。

10. 《压力下的航行》: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

以上教案只是冰山一角,每一篇都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生动的案例分析,足以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又不失深度和专业性。

初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3. 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健康?”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二、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实例体会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三、分析学习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学习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2.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都是影响学习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教授调节情绪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

2. 学生通过实践,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调节情绪。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示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收集学生对调节情绪方法的实践反馈,评估教学效果。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

1 调控自己的情绪教学目标: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其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形成一定的身心自我调控能力,能适应身心的变化。

教学内容:1、通过讲解或阅读,使学生认识情绪的内涵与类型,了解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认识青春期情绪发展中的特殊现象。

2、通过自我情绪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掌握情绪健康标准,使其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培养积极情绪,改变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点: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课型及授课方式:讲授课、讲授与训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讲读(教师讲解,学生阅读)1、明确什么是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别人打交道时,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喜、怒、哀、乐,这些都是我们对客观事物所形成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2、情绪在交际中的作用。

(1)情绪与认识的关系;情绪由认识而产生,它比认识更具体,更真切,更强烈。

(2)情绪在现实交往中的巨大作用。

(3)情绪能让人互相了解,彼此产生共鸣,能传递交际的信息,是人们建立相互关系的纽带。

3、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1)孔子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2)宋代名医陈无择的七情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情绪分类法。

(3)今天,按强度和稳定性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心境、热情、激情。

4、情绪的特点及不同类型。

(1)情绪人格性的特征;(2)按复杂性,情绪可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3)按所起作用情绪分为增力性情绪和减力性情绪;(4)按强度不同可分为强弱两种状态;(5)按性质不同分为肯定情绪和否定情绪。

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没有摆脱两极性,烦躁不安是其情绪的主旋律;(2)中学生情绪更复杂,一方面,情绪的延续性增加了;另一方面,情绪也带上了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情绪分析三、训练:要想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关键在于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设计理念本教案以提高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活动。

本教案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提高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2. 积极心态培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3. 自我调适技巧: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 体验式学习: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成长。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2. 课件: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活动器材:如卡片、折纸、彩笔等。

一、认识心理健康1.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2.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分析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二、积极心态培养1.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2.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学习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三、自我调适技巧1.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2.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调整呼吸、放松肌肉、积极思考等。

四、情绪管理1.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

2.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基本原则,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我们的情感世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情感的类型、特点和表达方式,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情感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感的类型和特点,认识到情感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表达情感的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情感问题。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自我情感调节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情感类型的认识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难点:情感问题的处理和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情感卡片、情感漫画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感卡片和情感漫画,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对情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情感的类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情感的多样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情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情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情感经历和处理情感问题的方法。

6. 情感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情感的类型、特点和处理方法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情感的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情感卡片制作:让学生选择一张情感卡片,写下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处理情感问题的方法。

2. 情感漫画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幅情感漫画,展示情感的类型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感卡片制作:情感卡片制作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制作情感卡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将其表达出来。

这对于一些内向或者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并用文字或者图片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1. 选择情感卡片:学生可以从教师准备的情感卡片中选择一张,或者自己设计一张情感卡片。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我们的心灵》:了解心灵的构成,认识青春期心理特点。

2. 第六课《揭开情绪的面纱》:认识情绪的类型及影响,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4. 第八课《与人相处的艺术》: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提高沟通能力。

5. 第九课《面对压力》:了解压力来源,学会应对压力,提高抗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素质测试:通过心理素质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成长变化。

4.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

2. 参考资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PPT、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等。

4. 实践活动材料:如角色扮演道具、心理健康测试问卷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五课《我们的心灵》:第1-2周2. 第六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3-4周4. 第八课《与人相处的艺术》:第7-8周5. 第九课《面对压力》:第9-10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际关系,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快乐人生从心开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积极心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第八课《做情绪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第九课《我和你》: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人际关系,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游戏等。

2. 确定课堂活动的场地和所需器材。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和困惑。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游戏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增强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适应不同的环境。

七、教学内容1. 第十一课《发现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树立自信心。

2. 第十二课《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增强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 第十三课《适应新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适应不同的环境。

八、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3篇)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3篇)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3篇)七年级心理健康篇1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中挫折存在的价值。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分享和学习应对挫折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垫脚石。

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合理运用。

教学过程及内容:师生活动设计理念导入:猜猜她是谁1.组织引导阅读。

(音乐)提问:她是谁?尝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她的这段经历。

2.播放一组成长照片: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史。

引出主题:风景在路上阅读P16《猜猜她是谁》通过阅读、讨论评价,了解生命中的挫折可以引发人的消极情绪,也可以成为成功之路的一道风景。

一、描绘:人生曲线。

(书P16)提示人生曲线中每一阶段正负顶点的获得,以5-10岁为例:回忆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也可再分为两个阶段)是高兴多还是不高兴多?假设是高兴多,这段时间的高兴10分里最高打几分?这个最高分对应的回忆是什么事?(如果是不高兴多,则反之依然。

)二、别把磨炼当折磨(书P17拨动心弦)小结:在挫折面前,人常常容易陷入消极甚至崩溃,甚至放大到认为整个生命都是失败的。

事实上,当我们走过这段时期,再回头看,会发现那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瞬间,只是生命的诸多风景中的一道风景。

小结:通过小实验呈现对挫折的态度。

三、七嘴八舌1、能否避免挫折?天灾、人祸-------普遍存在。

2、你的挫折因何而起?案例:面对数学难题会怎么做?组织讨论分享。

阅读并讨论分享。

1.描绘人生曲线P162.找一个词形容自己的人生曲线3.尝试放大一个“消极点”,回忆对应的相关事件,当时的情绪体验。

分享当时的解决方法。

(可参照P18我思我悟,若感到当时的处理方式不当,可补充一个改善的解决方法。

)预测自己在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分享自己面对这些挫折时的态度和打算。

乐观积极的态度能导引人从挫折困境中走向成功。

习得应对某一具体挫折的方法。

意识到应对挫折重要,而看待挫折的心态更重要。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

4. 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态度,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2. 第八讲: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要点:(1)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4. 第十讲:理解父母,和谐相处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角色,理解父母的关爱。

(2)培养学生与父母和谐相处,学会沟通与交流。

5. 第十一讲:与同学携手共进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伴关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2. 辅助材料:案例、图片、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七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2课时)2. 第八讲:做情绪的主人(2课时)4. 第十讲:理解父母,和谐相处(2课时)5. 第十一讲:与同学携手共进(2课时)七、课后作业2. 设计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中(最新9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中(最新9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中(最新9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点、培养自己的注意能力。

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内容,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除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关。

下面我们学习一课与注意力有关的课文,题目是《学习要专注》。

(二)学文明理(1)教师读一篇课文,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

(2)(分组讨论: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学习时为什么要专注?)(三)学生活动1、说一说,讨论后,找代表发言。

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除了自己努力程度不够以外,更主要的是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边听边玩,经常走神儿,所以老师讲的知识他没有听到,作业当然就不会了。

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A、要用眼,仔细看。

B、要用耳,仔细听。

C、要用脑,勤思考。

D、要动口,敢发言。

E、要动手,认真写。

请记住:课堂学习是我们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讲时要努力排除干扰,自觉听讲。

2、走迷宫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先走,看能不能走出,然后同组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

想想做做: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想想做做”或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竞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3、做一做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和控制能力差的特点,通过行为规范进行训练,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训练时特别注意三点:A、保持良好坐姿:趴在桌上听讲容易疲劳,也容易影响身体的发育。

B、注意排除干扰:课桌上不要放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文具,当自己注意力分散时,心理就要暗示自己,写出明显的警示语提醒自己。

C、怎样调节自己的课堂行为呢:人注意其中一事物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刚上课时需要注意力转移,尽快转移到这节课上来。

当我们听讲或思考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当老师在抄板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松一下;教师总结和归纳时,又要集中精力,把重点记住。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新朋友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新朋友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新朋友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拥有好朋友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友谊的重要性2. 主动与人交往的方法3. 尊重与理解他人4. 良好品德的培养5. 实践活动:介绍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开场白,引起学生对友谊的思考,如:“你们觉得友谊重要吗?为什么?”2. 讲解友谊的重要性(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拥有好朋友的意义,分享友谊的美好故事,让学生明白友谊对自己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3. 学习主动与人交往的方法(10分钟)4. 讲解尊重与理解他人(10分钟)教师强调尊重与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善于5. 培养良好品德(5分钟)6. 实践活动(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介绍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与人交往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友谊、人际沟通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搜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新朋友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拥有好朋友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友谊的重要性2. 主动与人交往的方法4. 良好品德的培养5. 实践活动:介绍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开场白,引起学生对友谊的思考,如:“你们觉得友谊重要吗?为什么?”2. 讲解友谊的重要性(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拥有好朋友的意义,分享友谊的美好故事,让学生明白友谊对自己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教案资料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教案资料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资料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自己1. 活动一:我的自画像描述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增进对自己全面的认识。

2. 活动二:我的优点和不足列举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改进不足之处。

第二单元:人际沟通3. 活动三:人际交往技巧学习有效的倾听、表达和同理心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探讨如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避免冲突和误解。

第三单元:情绪管理5. 活动五:认识情绪了解情绪的类型和影响,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情绪。

6. 活动六:情绪调节方法学习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保持积极情绪。

第四单元:积极心态7. 活动七: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了解积极心态对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学会培养积极心态。

8. 活动八:面对困难和挫折学习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策略,培养坚韧和乐观的品质。

第五单元:人生观和价值观9. 活动九: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探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含义和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追求。

10. 活动十:追求全面发展学习如何平衡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和兴趣爱好,实现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3. 分享和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4. 引导和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3.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测试,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案内容第六单元:学会学习活动九:发现学习的乐趣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找到乐趣。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调整心态。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视频材料3.心理测试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心理健康课。

请大家跟我一起喊一下我们的口号:“心理健康,从我做起!”(师生齐喊)2.认识心理健康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吗?生1:心理健康就是心理上没有疾病。

生2:心理健康就是心情愉快,能够很好地适应生活。

师:很好,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接近心理健康的定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心理健康的标准。

(播放PPT,展示心理健康标准)3.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吗?生1:心理健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

生2:心理健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师:是的,心理健康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播放视频材料,展示一个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生活困境的案例)4.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吗?生1:多参加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流。

生2: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试,看看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如何。

(发放心理测试题,让学生填写)5.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吗?生1:可以尝试用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生2: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看看如何调整心态。

(组织学生进行“快乐传递”游戏,让学生体验调整心态的过程)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1: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生2: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1 调控自己的情绪
教学目标:
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其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形成一定的身心自我调控能力,能适应身心的变化。

教学内容:
1、通过讲解或阅读,使学生认识情绪的内涵与类型,了解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认识青春期情绪发展中的特殊现象。

2、通过自我情绪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掌握情绪健康标准,使其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培养积极情绪,改变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点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课型及授课方式:讲授课、讲授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讲读(教师讲解,学生阅读)
1、明确什么是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人或事打交道时,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对客观物所形成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

2、情绪在交际中的作用。

(1)情绪与认识的关系;情绪由认识而产生,它比认识更具体,更真切,更强烈。

(2)情绪在现实交往中的巨大作用。

(3)情绪能让人互相了解,彼此其鸣,传递交际的信息,是人建立相互关系的纽带。

3、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

(1)孔子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2)宋代名医陈无择的七情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情绪分类法。

(3)今天,按强度和稳定性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心境、热情、激情。

4、情绪的特点及不同类型。

(1)情绪肉格性的特征;
(2)按复杂性,情绪可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
(3)按所起作用情绪分为增力性情绪和减力性情绪;
(4)按强度不同可分为强弱两种状态;
(5)按性质不同分为肯定情绪和否定情绪。

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没有摆脱两极性,烦躁不安是其情绪的主旋律;
1
(2)中学生情绪更复杂,一方面,情绪的延续性增加了;另一方面,情绪也带上了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情绪分析
三、训练:
要想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关键在于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

一方面培养积极的情绪,另一方面把消极的情绪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

四、全课小结
喜、怒、哀、乐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七彩画卷。

在生活中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世界同样是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

我们的情绪无论具有怎样的特点,始终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既可以起到增强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减弱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调节和利用。

因此,我们每一个中学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五、作业
结合自身情绪的特点,谈一谈不同的情绪在学习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板书设计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什么是情绪,
2、情绪的作用。

3、情绪的演变。

4、情绪的特征。

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6、情绪的调节。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2 男女两性的智力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女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智力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谈谈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班级、年级及自己的成绩与分布情况(男生、女生)。

活动二:引导学生自己说说什么是智力,智力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小结: 智力包括记忆、思维、感知、语言等诸多方面。

男、女两性的智力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女性的语言能力胜过男性,而男性在立意新奇,运用抽象名词上比较更胜一筹,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而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

活动三:先调查学生,让说产生男女两性智力差异的心理及生理原因:
1、心理原因: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性发展得早,故使女性在学龄学期
2
具有压倒男性的优势,因最早的学校学习集中在语言能力、符号识记方面,而这正是女性的优势所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学习的内容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转化,而这时的智力测验内容多集中于这一方面,而男性智力优势恰好反映在这一方面。

许多女孩在学习内容发生转变时,未能及时转变以前那种形象思维的方式,从而导致成绩不佳。

2、生理原因:男性y染色体比X染色体要短,所携带的基因数也大大少于X染色体,故患遗传病的男性绝对多于女性,使男性智力低下者大大超过了女性,男性的智力又使他们在后期的学校学习中盖过了女性。

活动四:讨论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原因:1、父母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

2、社会对男女形成的一套刻板印象。

3、个人的意志努力。

活动五:讲故事(教师激励学生,个人努力的没有性别差异~)
板书设计:
心理原因
男女两性智力差异原因,
生理原因
分析: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3 青春期性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 ---- 性(心理)意识萌发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性意识朦胧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
3
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

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四阶段----心理成熟阶段。

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书,淫画等感到刺激。

教后记: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

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候,总留恋这一花季。

板书设计:
性意识的发展:萌发?朦胧?青春期?成熟
讨论: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4 早恋现象透视
教学目标:
了解早恋现象的实质危害性及怎样正确处理早恋现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举例说出“早恋”现象,讲述自己对异性的感觉,“早恋”是单纯、幼稚的非理智的,“早恋”的人是不懂得责任的,不懂得透过情爱的面纱客观地评价自己所爱的人的个性品质,不懂得爱情是要有附加的,爱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广阔的、美好的。

活动二:讨论早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早恋严重影响正常学习。

2、早恋增加了父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关系和谐。

3、会使青少年缩小社会范围,因为爱有排他性,专注性。

4、少年心理发展很不成熟,加上外界的压力,早恋多半是不成功的,而失败给双方带来严重创伤,处理不好对以后的婚恋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有的少男少女,因此轻生或者终生不再婚嫁。

4
活动三:讨论怎样正确处理早恋。

1、当收到异性有求爱信时,要拒绝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伤害对方自尊心,不要张扬,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不能自己处理的交由老师和家长处理,要原谅对方鲁莽之举,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同任何异性来往。

2、正在早恋的,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让童心再次驻留心间,把对异性的美好的感觉珍藏在心底,让友谊长存,同时加强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扩大兴趣。

活动四:
思考:
1、什么是友谊?
2、什么是爱情?
3、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
活动五:
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

板书设计:
现象:
早恋 , 危害:
正确处理:
思考:友谊与爱情的区别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