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用文学典故100道二
初中语文常用文学典故100道
初中语文常用文学典故100道初中语文常用文学典故100道一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文学典故(100例)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gu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人物典故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人物典故.txt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人物典故
古代的诗词中经常出现一些人物典故,这些典故往往具有深厚
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
以下是一些在初中语文中常见的古诗词中
的人物典故。
1. 杜甫的《登高》中出现了关羽的典故。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历
史人物,他勇猛威武,被尊称为关云长。
诗中描述了作者登上高山,眺望远方,感慨万千,引用关羽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
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出现了项羽的典故。
项羽是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
的统治。
诗中描绘了作者送别草原的情景,引用项羽的典故来表达
对英雄壮举的赞叹和缅怀之情。
3. 李白的《将进酒》中出现了曹操的典故。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
历史人物,是蜀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诗中表达了作者豪情万丈的
心境,引用曹操的典故来赞美英雄的气概和战功。
这些人物典故在古代诗词中的使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意境和内涵,也帮助读者了解历史和文化。
初中语文教育中,对这些古诗词中的人物典故进行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24个诗词典故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24个诗词典故导读投笔、长亭、鸿雁、阳关……我们在朗诵古诗的时候,经常遇到这些典故,古人用典,不仅使诗歌语言更加精炼,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在我们所学的课本中,也涉及到了很多很有名且有趣的文学典故,你能说出几个呢?今天王老师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初中语文教材里的24个诗词典故~【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东篱”多借以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
【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于大泽乡,后以“鸿鹄”喻人有远大志向。
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名将,掌管的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长亭】古代驿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投笔】《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掷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庭,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建功立业。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又称为相思子。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豆蔻】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中国100个常见典故-初中
中国100个常见典故01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02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03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传统历史文学典故100例
传统历史文学典故100例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初中古诗文中的典故
初中古诗文中的典故
初中古诗文中常常涵盖了丰富的典故,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典故及其来源:
1.鲁迅《热风》中的典故: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的“
丈夫之行也,菽麦垂之如也,潜蛇入于穴,蚯蚓入于土,非
宜追也。
“比喻对于危险或艰难的事情,不宜轻易追求。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典故:典故出自《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的“吾不恶乡人,恶乡人之不知也。
“比喻
在外乡,人们不了解自己的优秀之处。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典故:典故出自《汉书·韩
长孺传》的“大明宣帝时,长孺始为人舍长安城外居。
“比喻
离开繁华之地,远离世俗。
4.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典故:典故出自《陶渊明集·归
园田居》的“出门俟其将还,奉瓜及人,及山鸡。
“比喻主动
等待并迎接朋友的归来。
这些典故在古诗文中常常被引用,通过对这些典故的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希望这些例子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中考语文常用文学典故100道
中考语文常用文学典故100道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100个文学典故,教你读懂中国文学史
100个文学典故,教你读懂中国文学史1.尺素:语出古乐府>: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索书. 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 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3.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唐白居易>: 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4.绿叶成荫: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怅不已,作>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5.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6.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7.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8.章台柳:唐代诗人韩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后韩羽为淄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氏赴任.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词云: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后人就名韩羽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 . 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指妓女之类的人物.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_.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_.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_.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 .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红豆: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 .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之二: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_.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_.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_.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李白>: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_.梦蝶: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唐李商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宋陆游>之三: 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_.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隋薛道衡>: 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 唐李商隐>: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_.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 ,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白居易>: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23.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 东榆已失,桑榆非晚.24.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5.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双鱼同义.唐李白>: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26.黍离:语出>,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27.商女:语出唐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2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宋辛弃疾>: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9.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谱成送别之曲,名>.李商隐>: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30.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李白>: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1.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32.哀鸿:比喻悲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 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33.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辞.李群玉>: 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谢应芳>: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34.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苍狗.35.献芹:也说芹献 .>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36.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李白>: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37.冰心(冰雪):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②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3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姜夔>: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杜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空好音. 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表惋惜.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39.婵娟:原指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因人们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称月亮为婵娟.宋代苏轼的>中就有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0.斑竹: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刘禹锡>: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41.雕虫:语出汉代扬雄>: 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 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李贺的>: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42.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43.风骚:原指>的>和>的>,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毛泽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44.古乐曲:①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②梅花落曲调名.李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 由>的笛声想像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有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了冷落的感受.③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变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白居易>: 渔阳颦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④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靡靡之音.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⑤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 ,有时也作折杨柳 ,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主.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⑥行路难古曲,多言世路艰辛及离别伤悲之情.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残,横笛遍吹>.⑦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 .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关于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感知乐曲的高妙.唐寅>: 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 辛弃疾>: 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45.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朱淑真>: 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据说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巾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借指以诗传情.高明>: 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46.鸿鹄:>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吴潜>: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47.化碧:>: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 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辛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 . 苌弘化碧比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如>: 不是我窦娥发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朱敦儒>: 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顾炎武>: 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48.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49.还珠:古时合浦地盘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50.怀桔:指孝顺双亲.典故出自> 陆郎做宾客而怀桔乎? 宋范成大>: 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51.鸡黍:>记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52.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唐刘禹锡>: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53.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54.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惯,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55.柳营:指军营,>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唐鲍溶>: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56.南浦:指在水边送别.屈原>: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代指送别地.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57.南冠:指囚犯.如骆宾王>: 西陆蝉声响,南冠客思深. 李白>: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58.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59.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仕阮籍,能为青白眼, 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60.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 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比喻杀敌报国.岳飞>: 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61.秦晋: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联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第二本第一折: 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62.琴瑟:比喻夫妻感情和谐,>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63.问鼎: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意问鼎比喻篡夺政权,今常比喻谋求夺得.64.五柳:陶渊明>: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后来,五柳成了隐者的代称.65.吴钩:泛指宝刀.利剑.辛弃疾>: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投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诗意情怀.66.谢家:在诗词里常用谢家做典故,意思也不尽相同.①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②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67.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谱成送别之曲,名>.李商隐>: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68.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口牲血,立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记载: 诸侯盟,谁执牛耳? 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69.北辰:原指北极星.>中说: 北极谓之北辰. 后用来喻指国君或受尊崇的人,也指帝都,如王勃>: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70.莼鲈之脍:指家乡风味,典出>: 翰因秋风起,乃恩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尔,何能羁宦效千里以要名爵遵命驾便归. 后来的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成为莼鲈之思.张翰字季鹰,故辛弃疾>云;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71.辞第:典故名,典出>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辞去君王赏赐的宅第.表现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思想.后又以辞第比喻为国忘家的爱国精神.杜甫>: 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72.鸡口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做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73.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74.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迫切.>第三本第二折: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春山,指眉眼.75.三尺:①代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②指剑,剑长约三尺,故用来代称剑.>: 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76.神器:指帝位.政权.>: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77.青衿:语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传: 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因此用它指读书人.杜甫>: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屯. 也可作为贤士的代称.78.陶朱:春秋时期越过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主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用陶朱公或陶朱来代指富商.79.咏絮才:东晋谢道韫曾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女子善于吟咏.如>第五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 中,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吟诗才华.80.逐鹿:>: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 以鹿喻帝位. 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81.周公吐哺:形容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据>记载,周公吃饭时,曾数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为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三国曹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82.烂柯:任昉>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刘禹锡>83.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84.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85.人面桃花: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86.破镜重圆: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未几,陈果为隋所灭.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地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87.桐叶题诗:唐代诗人顾况,春日曾与诗友游览宫城附近的苑林,在横贯宫城的小河中拣到一片桐叶,题诗道: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次日,他亦以一片桐叶,题诗道: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题罢投入河中使之缓缓流入宫墙,数日后,有人在河中又拾到一片桐叶,叶上面又有题诗: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春风取次行.顾况知此诗后,深为题诗者的红颜薄命而叹息.后遂以桐叶题诗喻宫女幽怨.88.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又明谢臻论诗云: 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89.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郑元佑>: 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神话典故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神话典故古代的中国文学中,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常常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典故和神话故事。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我们经常研究和欣赏各种古诗词,其中许多作品中都能找到与神话相关的典故。
以下是一些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常见的神话典故。
1. 《白日依山尽》- 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杜甫的《登高》中的一句诗,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色。
其中,“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这两句,分别描绘了太阳落山和黄河奔流的景象。
这里的典故来自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神话山河。
传说太阳每天西往,到傍晚时会消失在西山之后,所以有了“白日依山尽”的描写。
而黄河源头高山之间流淌,最终汇入大海,所以有了“黄河入海流”的形象。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
其中的“更上一层楼”典故,来自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阐教经典《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一位叫做借蓬莱的公子,登上高楼后,怀着欣赏早晨日出的心情,却发现楼台继续向上更高,形成无穷无尽的楼阁。
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登高望远、追求更高境界的意境。
3. 《登高》- 杜牧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牧的《登高》,描绘了思乡之情。
其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典故,来自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话巨蛇。
传说中,一条巨蛇居住在长江之中,常常发出巨大的声响。
杜牧在诗中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他思乡、积郁之情难以释放的内心状态。
以上是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常见的几个神话典故。
通过研究和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中丰富的神话传说,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初中生必知的100个文学典故
初中生必知的100个文学典故| 中考必考,建议收藏!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典故】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赏析】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2、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①春深锁二乔。
【典故】①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相传曹操消灭袁绍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
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赏析】后两句议论,思路奇特。
诗人不从正面去评论战争胜败的原因,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①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典故】①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
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啼声如“不如归去"。
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
【赏析】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万千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子规,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①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②飞快,弓如霹雳③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典故】①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
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
初三必备的文学典故
初三必备的文学典故对于学生来说,要掌握好一些重要的文学典故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三必备的文学典故,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初三必备的文学典故:信口开河典出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调笑令:是谁将我来救活?原来是您三个呀!间别来兄弟每安乐波?你刀尖儿抹的他皮肤破,到官司百般摧挫。
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争报恩》是元朝无名氏撰写的。
本剧演了梁山好汉关胜、徐宁、花荣驱奸扶正的故事,共四折一楔子。
关胜、徐宁、花荣三人奉宋江之命下山探听官兵消息。
赵通判之妾腊梅与家丁都管有奸情,被染病在身的关、徐发现。
腊梅与丁都管欲告发二人,幸亏赵妻李千娇从中周旋。
花荣为了接应徐、关二人,潜入李千娇房中探听消息,又误伤了赵通判,因而李千娇被奸人告以勾结奸夫谋害亲夫的罪行,被判为死刑。
花、徐、关三人先后下山,劫了法场,救出了李千娇,杀了腊梅和丁都管,使赵通判与李千娇夫妻团聚。
《争报恩》又名《三虎下山》,全名《争报恩三虎下山》。
初三必备的文学典故:瓮中捉鳖典出康进之《李逵负荆》: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康进之,元代戏曲作家。
棣州(今山东惠民)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
作杂剧两种:《黑旋风老收心》和《梁山泊李逵负荆》。
《梁山泊李逵负荆》写的是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
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便向他哭诉。
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
宋江为辨明事实,同他下山对质。
李逵在认识到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
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指派李逵下山捉拿,最后救下了满堂娇,惩治了恶霸。
“瓮中捉鳖”是指从大坛子里捉王八。
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控之中。
形容手到擒来,轻而易举。
明朝凌蒙初在《二刻拍案惊奇》中写道:“知县写了姓名地址,差人去拿,瓮中捉鳖,立刻拿到。
”初三必备的文学典故:十载寒窗典出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80个文学典故
80个典故,读懂中华文化!1.斑竹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5.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作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东山再起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指隐居。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11.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
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东汉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2.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语文不得不知的100个文学典故
语文不得不知的100个文学典故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1. 《关雎》中提到的“大夫”指的是周朝的贵族,而“余姚之浦”是指浙江余姚的神仙山。
古代诗词常常提到这些地名或人物,富含文化和历史的背景知识。
2. 孟子哭墓的故事出自《孟子》,传说孟子曾经远行,路过一片墓地,突然听到墓中有声音哭泣,原来是那里的鬼魂在哭泣,孟子于是惆怅不已。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该尊重祖先,珍视生命。
3. 苏武牧羊的故事出自汉代,传说边塞将军派苏武去往匈奴,苏武忍受风吹雪打的考验,十年后被释放回到汉朝。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忠诚的人如何经受种种困难和苦难,仍然保持了他的坚定信仰和信仰。
4. 《离骚》中提到的“穹庐”是指天庭,神仙之所在的地方。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篇叙事性的长篇诗歌,它生动地描绘了屈原流亡期间的困境和感情痛苦。
5. 楚辞《离骚》的“断肠人在天涯”是形容离别之苦,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和痛苦之情。
6. “画饼充饥”是形容虚幻和不切实际的愿望和想象,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贪心和自欺欺人。
7. 屈原在《离骚》中描绘了巫山之夜的壮观景象,以及他落魄的身世和心情。
8.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是形容千里之堤不容忽视,即使很小的蚂蚁也可能给它带来破坏,而巨大的九层之台也是由一点点沙土垒积而成。
9. 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了对自己军队节俭有序的管理方法的赞扬,其中的“兵贵胜不贵多”更是关于战争策略的智慧。
10. 《己亥杂诗》中有“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一句话,形容文章创作需要有宿命论和灵性幻想的辅助,同时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生命困境中的矛盾冲突的感慨。
11.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形容远离故乡的思念,作者刘禹锡在《陌上桑》中表达了内心深处感伤的情感。
12.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出自清代名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青山遮不住,毕竟风雨来”,这表达了对风雨欲来时的警醒和对生命过程中最终必然无法避免的命运的思考与哲学。
13.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了他在乡村垒草为墙、茅草为顶的小屋里的感受,歌中透露出平凡人与自然堪比的奋斗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态度。
初中学生必知的成语典故(100篇)
成语典故2刘备被曹操战败丧失地盘,投靠刘表。
一天表请备喝酒聊天,备不胜酒力想起身如厕吐酒,起身时摸了下自己大腿,发现肉猛长起来,不禁落泪。
(髀肉复生,惊肉生髀,髀里肉生)4郑国人被装珍珠的漂亮盒子迷住了,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下,却将珍珠还给了楚人。
(买椟还珠)6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但不去求官做,孔子说:颜回吃的是一竹篓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屋子里,但十分乐观。
(箪食瓢饮)7从前有个商人过河去卖货,中途河中遇险获救,答应给一百两白银,反悔了只给了十两。
第二次遇险,给三百两都没人救了,结果淹死了。
(贾人渡河)8范仲淹出身贫寒,在应天府书院读书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他把粥分成若干块,把咸菜切成碎末,当作一天的饭食。
(划粥割齑,断齑割粥,断齑画粥)9安史之乱时,张巡、张远镇守睢阳,被叛军围困,饥饿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于是张巡下令用网捕麻雀,掘洞捉老鼠,一切能填进肚子的东西都充饥用。
(罗雀掘鼠)10晋朝时,刘隗奸邪作恶,危害国家,但想把他铲除很难。
就如同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烧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
(城狐社鼠)11北齐时,邺城有个人,熟读四书五经。
一天他去集市上买驴,要写个交易凭证,结果写了密密麻麻三页的字,竟然连一个驴字都没有.(博士买驴,三纸无驴)12梁鸿读书时人很贫穷,但他性情孤傲,不趋炎附势,一日三餐也和其他人分开做。
一天同窗请他用自己的热炊具煮饭,梁鸿不领情,在自己的冷灶上升起火来煮饭。
(不因人热)13姜太公前妻马氏欲与其复婚,姜太公已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不想和她恢复夫妻关系,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
(覆水难收)14周公待人接物,谦恭下士,为了怕怠慢客人,有时候洗一次头,三次握着散开的头发去见客;吃一顿饭,也往往三次吐出含在嘴里的食物去接待客人。
(握发吐哺三吐三握)15秦将邯郸围困,魏惧秦不敢出兵救赵。
情急之下,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如姬手窃得兵符,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也巩固了魏的地位。
经典典故500个
经典典故500个一、以经典典故为题的文章1. 猴子捞月:相传古代有只聪明的猴子,它看到月亮上的倒影,就伸手去捞月。
然而,无论它怎么努力,月亮始终不会掉下来。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有些事物是无法实现的,盲目追求只会白费力气。
2. 鸠占鹊巢: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鸠鸟占了鹊巢。
我们可以引申为指借用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努力去创造。
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取的。
3. 画蛇添足:这个典故出自《庄子》,说的是一个人不懂得适可而止,反而做了多余的事情。
我们可以从这个典故中学到,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4. 杀鸡取卵: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用来形容贪心而不顾后果的行为。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5. 曹操与貂蝉: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演义》,曹操为了得到貂蝉的美色,不惜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伤害他人,要有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感。
6. 张良辞官: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张良在刘邦登基后辞去了官职。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有时候放弃一些表面的荣誉和权力,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7. 一毛不拔: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形容个人贪财小气的行为。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要懂得舍小利图大义,不要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否则会失去更多的东西。
8. 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出自《列子》,讲述了愚公为了移山而坚持不懈的故事。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9. 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形容做事不慎重,结果得不偿失。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要谨慎行事,不要盲目决策,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10. 刻舟求剑:这个典故出自《庄子》,讲述了一个人刻舟求剑的故事。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要固步自封,否则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二、经典典故的启示以上是一些经典的典故,它们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启示。
初中语文常用文学典故100道二
初中语文常用文学典故100道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32、赵括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用人要看真本领等。
33、毛遂自荐:敢于挺身而出、肯定自我、为国排忧等。
34、甘罗十二为上卿:年轻有为、建功立业、破除资历辈分等。
35、荆轲刺秦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冒险犯难报知己等。
36、叶公好龙:言行脱节、自取其咎等。
37、秦始皇焚书坑儒:扼杀文化、荼毒人才之不可取等。
38、赵高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的可恶与仰人鼻息、投人所好的可鄙等。
39、项羽、刘邦鸿门宴:滥施宽容、坐失良机、酿成后祸等。
40、刘邦约法三章:严于纪律、立信安民方可成大业等。
41、韩信受胯下之辱:胸怀远大、大勇若怯、不计一时得失等。
42、萧何追韩信:珍视人才、敢于重用无名之辈等。
43、张良与圯上老人:尊重老者、经受考验、终获厚待等。
44、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专心致志、发奋读书等。
45、司马迁撰《史记》:为了事业牺牲一切、孜孜不倦、奋斗不已等。
46、苏武牧羊:忠于国家、保持气节、威武不能屈等。
47、马援马革裹尸:立志报国、义无反顾、效命沙场等。
48、班超出使西域:当仁不让、为国扬威、交流开拓等。
49、董宣强项抗圣命:不媚上、不枉法、坚持原则、冒死抗争等。
50、孔融让梨:谦逊礼让、克己待人、尊敬年长者等。
51、曹孟德老骥伏枥:年高者壮心未已、理想永存、向往奋斗等。
52、曹植七步成诗:不可同室相残以及奇才急智等。
53、曹冲称象:少年英才、聪明过人以及独辟蹊径破难关等。
54、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诚心实意招揽人才等。
55、诸葛亮七擒孟获:服人以德、攻心为上等。
56、刘禅乐不思蜀:丧失气节、得过且过、寄人篱下等。
57、周处除“三害”:为民除害、改恶从善、战胜自我等。
58、祖逖闻鸡起舞和击楫中流:修身健体、严格要求和不忘收复故土等。
59、王羲之临池学书:刻苦练功、勤学不倦、矢志求成等。
60、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甘于清贫、不媚权贵、保持高尚情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常用文学典故100道
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32、赵括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用人要看真本领等。
33、毛遂自荐:敢于挺身而出、肯定自我、为国排忧等。
34、甘罗十二为上卿:年轻有为、建功立业、破除资历辈分等。
35、荆轲刺秦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冒险犯难报知己等。
36、叶公好龙:言行脱节、自取其咎等。
37、秦始皇焚书坑儒:扼杀文化、荼毒人才之不可取等。
38、赵高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的可恶与仰人鼻息、投人所好的可鄙等。
39、项羽、刘邦鸿门宴:滥施宽容、坐失良机、酿成后祸等。
40、刘邦约法三章:严于纪律、立信安民方可成大业等。
41、韩信受胯下之辱:胸怀远大、大勇若怯、不计一时得失等。
42、萧何追韩信:珍视人才、敢于重用无名之辈等。
43、张良与圯上老人:尊重老者、经受考验、终获厚待等。
44、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专心致志、发奋读书等。
45、司马迁撰《史记》:为了事业牺牲一切、孜孜不倦、奋斗不已等。
46、苏武牧羊:忠于国家、保持气节、威武不能屈等。
47、马援马革裹尸:立志报国、义无反顾、效命沙场等。
48、班超出使西域:当仁不让、为国扬威、交流开拓等。
49、董宣强项抗圣命:不媚上、不枉法、坚持原则、冒死抗争等。
50、孔融让梨:谦逊礼让、克己待人、尊敬年长者等。
51、曹孟德老骥伏枥:年高者壮心未已、理想永存、向往奋斗等。
52、曹植七步成诗:不可同室相残以及奇才急智等。
53、曹冲称象:少年英才、聪明过人以及独辟蹊径破难关等。
54、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诚心实意招揽人才等。
55、诸葛亮七擒孟获:服人以德、攻心为上等。
56、刘禅乐不思蜀:丧失气节、得过且过、寄人篱下等。
57、周处除“三害”:为民除害、改恶从善、战胜自我等。
58、祖逖闻鸡起舞和击楫中流:修身健体、严格要求和不忘收复故土等。
59、王羲之临池学书:刻苦练功、勤学不倦、矢志求成等。
60、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甘于清贫、不媚权贵、保持高尚情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