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 地址解析
arp的名词解释
arp的名词解释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的协议。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ARP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关的安全性问题。
ARP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通过广播方式实现的。
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另一台计算机通信时,它首先需要知道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
而MAC地址是二层网络地址,与IP地址不同,无法直接通过网络传输获取。
因此,ARP协议就派上了用场。
当一台计算机需要解析一个IP地址的MAC地址时,它会向本地网络发送一个广播ARP请求消息。
这条消息包含了要解析的目标IP地址。
所有网络上的计算机都能接收到这条消息,但只有具有相应IP地址的计算机会回复一个含有它的MAC地址的ARP响应消息。
发送ARP请求的计算机会接收并缓存响应消息,以便将来的通信中使用。
这样一来,源计算机就能获得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了。
ARP的工作原理使得它在本地局域网中应用广泛。
我们可以以一个局域网中的两台计算机通信为例。
当一台计算机A要发送数据给另一台计算机B时,A首先会发送一个ARP请求,请求获取B的MAC地址。
根据ARP的工作原理,只有B会回复一个包含其MAC地址的ARP响应。
接下来,A就能向B发送数据了。
除了局域网中的通信,ARP也在广域网中发挥作用。
在互联网中,数据包通常会经过多个路由器传输,而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都会改变。
因此,当一个数据包从源计算机到达目标计算机时,ARP协议会在每个路由器上重新解析目标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以保证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
然而,正是由于ARP的工作原理,这个协议也带来了安全性问题。
ARP欺骗(ARP spoofing)是其中一个常见的攻击手法。
基于这种攻击,黑客可以通过发送虚假的ARP响应消息来欺骗网络中的计算机,让其将敏感信息发送给攻击者。
为了防范此类攻击,使用安全的ARP软件或配置网络设备可以限制ARP请求和响应的来源,确保只有合法的计算机才能进行ARP操作。
2022年4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真题答案及解析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代码04741)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通信链路的传输速率在计算机网络中也称为带宽,其单位是A. HzB. byteC. bpsD. baud带宽指最大传输速率,单位bps或bit/s2 .关于交换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报文交换事先需要建立连接B.分组交换中的分组长度有一个上限C.现代计算机网络没有采用报文交换技术的D.电路交换适用于语音和视频这类实时性强的业务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中的数据报方式类似,不需事先建立连接3 .在讨论网络总时间延迟时常常被忽略的是A.排队时延B.传输时延C.传播时延D.结点处理时延结点处理时延通常很小,并且对不同分组的结点处理时延变化也非常小,因此,在讨论网络总时间延迟时常常被忽略4 .主机A向主机B以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方式发送一个大文件,主机A到B的路径上有三段链路,速率分别为Rl=512kbit/s, R2=2Mbit/s, R3=lMbiVs,假设网络中没有其他流量,该文件传送的吞吐量是A. 512kbit/sB. 1 Mbit/sC. 2Mbit/sD. 3.5Mbit/s吞吐量指单位时间内源主机通过网络向目的主机实际送达的数据量,单位为bit/s或B/s本题主机A到B由三段链路组成,A到B的总链路速率取三段链路中速率最小的,所以吞吐量即为512kbit/s5. OSI参考模型中实现在相邻结点之间数据可靠而有效传输功能的是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的控制范围是相邻结点,传输层的控制范围是端到端6. WWW服务的应用层协议为A. SMTPB. FTPC.HTTPD. UDP7.从计算机网络应用体系结构的角度,WWW、FTP、电子邮件等应用属于A. C/S结构B.纯P2P结构C.层次结构D.混合结构WWW、FTP、电子邮件、DNS、DHCP等常见服务均属于C/S结构8.若主机要对因特网上的一个域名进行解析,而本地域名服务器无法解析时,首先求助于A.顶级域名服务器B.上层域名服务器C.代理域名服务器D.根域名服务器需掌握DNS解析过程,课本P569 .关于Cookie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Cookie技术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B. Cookie是由服务器端生成的C. Cookie文件保存在服务器硬盘中D. Wed应用引入Cookie机制用于用户跟踪Cookie由服务器端生成,保存在客户端10 .有关电子邮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POP3是一个流行的电子邮件用户代理B. IMAP允许用户代理读取邮件的部分内容C. SMTP是实现邮件服务器间发送邮件的应用层协议D. SMTP不能直接传送可执行文件或其他二进制对象POP3是一个简单的邮件读取协议,功能有限。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计算机网络原理》讲义第一部分选择题1、在Internet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中,SNMP协议定义在【 B 】A.网络访问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2、在网络管理标准中,通常把【 B 】层以上的协议都称为应用层协议。
A.应用B.传输C.网络D.数据链路3、TCP提供面向【 B 】的传输服务。
A、无连接B、连接、C、地址D、端口4、路由协议分类中,外部网关协议是指【 A 】A.在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协议 B.在一个Intranet 内的路由协议C.在一个局域网内的路由协议 D.在一个校园网内的路由协议5、TCP提供一个或多个端口号作为通信主机中应用进程的【 B 】A.进程号B.地址C.作业号D.计数器6、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这两种光纤的区别是【 D 】。
A. 单模光纤的数据速率比多模光纤低B. 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传输距离更远C. 单模光纤比多模光纤的价格更便宜D. 单模光纤的纤芯小,多模光纤的纤芯大7、IEEE802.3规定的最小帧长为64字节,这个帧长是指【 B 】。
A.从前导字段到校验和字段的长度 B.从目标地址到校验和的长度C.从帧起始符到校验和的长度 D.数据字段的长度8、TCP协议使用【 C 】次握手机制建立连接。
A.1 B.2 C.3 D.49、RIP协议默认的路由更新周期是【 A 】秒。
A.30 B.60 C.90 D.10010、DNS是用来解析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 D 】A. IP地址和MAC地址B. 主机名和MAC地址C.主机名和TCP端口地址D. 主机名和IP地址11、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技术的合成,其主要技术是:【 B 】A、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B、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C、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D、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12、在因特网中,由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的部分叫做:【 D 】A、传输部分B、交换部分C、边缘部分D、核心部分13、对于信噪比来说,当S/N=1000时,信噪比为。
域名解析原理及其解析方式
域名解析原理及其解析方式域名解析是指将域名转化为网络IP地址的过程,以便计算机能够识别并找到网络中的目标服务器。
域名解析是网络通信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实现原理和解析方式是了解网络结构和技术的必备知识。
域名解析的原理: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时,例如XXX.XXX.XXX,计算机会首先查询本地DNS缓存中是否有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如没有则向DNS服务器发送解析请求,DNS服务器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再返回给请求方。
域名解析的解析方式:1. 递归查询方式递归查询方式是请求方向根DNS服务器发送解析请求,根DNS服务器将解析请求转发至顶级域名服务器,再由顶级域名服务器转发至次级域名服务器,直到找到域名对应的IP地址,再返回给请求方。
2. 迭代查询方式迭代查询方式是请求方向本地DNS服务器发送解析请求,本地DNS服务器向根DNS服务器发送请求,根DNS服务器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本地DNS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顶级域名服务器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次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本地DNS服务器向次级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依次类推,最后找到域名对应的IP地址返回给请求方。
3. 反向解析反向解析是指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的过程。
如我们要查询某个服务器的域名,可在命令窗口中输入XXXIP地址来查看。
4. 动态DNS解析动态DNS解析是指当计算机IP地址变化时,能够自动更新DNS服务器中的记录。
我们可以通过DDNS(动态域名系统)服务来实现自动更新DNS记录。
总结:域名解析的实现原理和解析方式是建立在DNS系统基础上的,通过递归查询、迭代查询、反向解析和动态DNS解析等方式,可以实现域名和IP地址的相互转换,以便计算机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服务器,完成网络通信过程。
自考 计算机网络原理 考点之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
关于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学习心得首先,不要管这个IP是A类还是B类还是C类,IP是哪一类对于解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在很多题中B类掩码和A类或是C类网络一起出现,不要把这认为是一个错误,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出题的。
其次,应该掌握以下一些知识:1、明确“子网”的函义:子网就是把一个大网划分为几个小网,每个小网的IP地址数目都是一样多的。
这个小网就叫做这个大网的子网。
大网可以是A类大网(A类网络),也可以是B类大网,还可能是C类大网。
⑴、二进制数转为十进制(这里顺便说一下二进制数转为十进制的问题:在不牵涉到IP地址时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采用的是“低次方相加”的方式,但是牵涉到IP 地址时(算广播地址时除外,算广播地址时还是采用“低次方相加”)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了,而是直接用2的N次方的方法来转换:比方说在不牵涉到IP地址的计算时,将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采用的方法是(2的2次方+2的1次方+2的0次方,即4+2+1),得到的结果是十进制的7。
但是在计算IP地址时的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了,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时,看到有几个“1”,就表示为2的几次方,这里有三个“1”,就是2的3次方,即在计算IP地址时,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就是2的3次方,2的3次方的结果是8。
)⑵、网络的总个数和可用个数A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7次方个,即128个。
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28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A类网络的个数是126个。
B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14次方个,即16384个。
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6384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B类网络的个数是16382个。
C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21次方个,即2097152个。
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6384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C类网络的个数是2097150个。
⑶、网络的总IP数和可用IP地址数每个A类大网(A类网络)中容纳2的24次方个IP地址,即16777216个IP地址;每个B类大网中容纳着2的16次方个IP地址,即65536个IP地址;每个C类大网中容纳着2的8次方个IP地址,即256个IP地址。
arp实验报告总结
arp实验报告总结1. 引言ARP(地址解析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协议之一,用于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MAC地址)。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ARP协议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实验操作,深入理解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实验目的1) 了解AR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2) 掌握ARP请求和应答消息的格式和交互过程;3) 使用网络工具进行ARP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4) 分析ARP协议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3. 实验步骤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教材,了解ARP协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数据包格式。
2) 实验环境搭建:在实验室中搭建实验环境,包括多台计算机和交换机等设备,并配置IP地址。
3) 实验操作:使用网络工具(如Wireshark)对ARP的请求和应答过程进行抓包,并分析抓包结果。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抓包结果,分析ARP协议的工作方式、消息交互过程和应用实例。
5) 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AR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和抓包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ARP协议通过广播方式发送ARP请求消息,等待目标主机的ARP应答消息,以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2) ARP缓存表用于存储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可以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
3) ARP协议存在着ARP欺骗攻击的风险,黑客可以通过篡改ARP表来实施中间人攻击。
4) ARP协议在局域网环境中广泛应用,用于解析IP地址和MAC地址的转换,实现网络通信。
5. ARP协议的优缺点1) 优点:ARP协议简单实用,通过IP地址与MAC地址的转换,实现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
2) 缺点:ARP协议依赖于广播方式进行地址解析,会增加网络负载和安全风险;同时,ARP协议对网络规模有一定限制,无法跨越子网进行通信。
6. 应用场景ARP协议在以下场景中起到重要作用:1) 局域网通信:ARP协议用于在局域网中解析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原理
6、第四章 (1)、ARP协议的作用是?ARP协议的作用是? (2)地址解析协议ARP和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的不同之处是? (3)当主机A要向在同一物理网络中的主机B发送IP数据报时,利用ARP协议需 要请求IP地址为IB的目的主机B的物理地址PB,请问主机A创建的ARP请求帧里 至少需要包括哪3个方面的信息? (4)物理网络为以太网,其上运行TCP/IP协议,主机A的IP地址为 194.120.29.12,物理地址为0x0C00145B2810,主机B的IP地址为 194.120.29.28,物理地址为0x0C0014276A16,请给出主机A对主机B进行地址解 析时ARP请求帧里至少需要携带的3方面具体信息是?需要写出具体的地址信息。
8、第六章 (1)ICMP报文总的来看可以分成三大类,分别是哪三大类? (2)在ICMP信宿不可达报告中,信宿不可达有4个层次,从小到大分别是 什么? (3)数据报超时报告分为哪两种类型?、 (4)已知t当前、t初始、t发送、t接收,根据时间戳请求和应答报文计算两台主 机间的往返时间公式是什么? (5)在利用时间戳请求应答报文进行时钟同步时,主机A的初始时间戳为 42530000,接收到主机B应答时的时间戳为42530246,主机B的接收时间 戳和发送时间戳分别为42530100和42530130,请求主机A和B之间的往返 时间是多少?请求主机A和B之间的时间差是多少?
7、第五章 (1)填空题:IP数据报由和两部分构成,首部分为部分和部分。 (2)IP数据报中首部定长部分长度为多少字节?。 (3)IP协议支持动态分片,影响分片的因素是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 什么是MTU?以太网的MTU长度是多少? (4)一个IP数据报长度为5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 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是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 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请写出分片依据。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 片偏移字段、D标志和M标志应为何数值?
计算机网络原理 TCP 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原理TCP 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OSI参考模型试图达到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都遵循的标准,并将所有的计算机都能方便的互连和交换数据。
但由于OSI标准制定周期较长、协议实现过比较复杂及OSI的层次划分不太合理等原因。
到20世界90年代初期,由于Internet已经在全世界覆盖了相当大的范围,因此网格体系结构得到广泛应用的并不是国际标准的OSI,而应用在Internet上的非国际标准TCP/IP体系结构。
这样,TCP/IP就称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TCP/IP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TCP/IP与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层次结构相似,它可分为四层,由低到高依次为:链路层、网络层(即IP层)、传输层(即TCP层)和应用层。
TCP/IP 与OSI共同之处是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在传输层定义了相似的功能,但是两者在层划分与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
下面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层次对应关系、层次传递的对象及TCP/IP的主要协议,如图2-5所示。
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图2-5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TCP/IP最在的一个优点:它是一种可路由协议,这说明它包含了路由器能够解释的网络寻址信息。
TCP/IP也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协议,可以在任何网络操作系统或网络介质组合上运行。
不过,由于TCP/IP的灵活性,它可能需要较多的配置工作。
下面我们来学习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1.链路层在TCP/IP参考模型中,对最低层名称很多,一般有链路层、网络访问层、主机-主机层等等。
该层主要功能是接收上一层的IP数据报,通过网络向外发送,或者接收和处理来自网络上的物理帧,并抽取IP数据传送到网络层。
2.网络层(IP层)网络层主要解决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问题,它负责管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它是Internet通信子网的最高层,它所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无连接数据报机制,无论传输是否正确,不做验证,不发确认,也不保证分组的正确顺序。
计算机网络原理教材
计算机网络原理教材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研究如何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和信息传递。
它涵盖了网络硬件、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1. OSI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即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它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框架模型。
该模型分为七层,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2. TCP/IP协议族: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族,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协议。
它包括两个独立的协议,即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互联网协议)。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IP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分发。
3.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是一个标识计算机或设备在网络中唯一性的地址。
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四个8位的字段。
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4. ARP协议: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对应的物理硬件地址(MAC地址)。
ARP通过广播消息来查询目标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5. DNS: 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系统,负责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
DNS通过层次化的域名结构来实现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
6. UDP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即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网络传输协议。
与TCP不同,UDP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但传输速度更快。
7. HTTP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在Web上发送和接收HTML页面。
HTTP使用TCP作为传输协议。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及答案《计算机网络原理》讲义第一部分选择题1、在Internet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中,SNMP协议定义在【B 】A.网络访问层B.网际层 C.传输层D.应用层2、在网络管理标准中,通常把【 B 】层以上的协议都称为应用层协议。
A.应用B.传输C.网络D.数据链路3、TCP提供面向【 B 】的传输服务。
A、无连接B、连接、C、地址D、端口4、路由协议分类中,外部网关协议是指【 A 】A.在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协议 B.在一个Intranet 内的路由协议C.在一个局域网内的路由协议 D.在一个校园网内的路由协议5、TCP提供一个或多个端口号作为通信主机中应用进程的【 B 】A.进程号B.地址C.作业号D.计数器6、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这两种光纤的区别是【D 】。
A. 单模光纤的数据速率比多模光纤低B. 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传输距离更远C. 单模光纤比多模光纤的价格更便宜D. 单模光纤的纤芯小,多模光纤的纤芯大7、IEEE802.3规定的最小帧长为64字节,这个帧长是指【 B 】。
A.从前导字段到校验和字段的长度B.从目标地址到校验和的长度C.从帧起始符到校验和的长度 D.数据字段的长度8、TCP协议使用【 C 】次握手机制建立连接。
A.1 B.2 C.3 D.49、RIP协议默认的路由更新周期是【 A 】秒。
A.30 B.60 C.90 D.10010、DNS是用来解析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 D 】A. IP地址和MAC地址B. 主机名和MAC地址C.主机名和TCP端口地址D. 主机名和IP地址11、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技术的合成,其主要技术是:【 B 】A、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B、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C、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D、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12、在因特网中,由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的部分叫做:【 D 】A、传输部分B、交换部分C、边缘部分D、核心部分13、对于信噪比来说,当S/N=1000时,信噪比为。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的作用与原理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的作用与原理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是互联网中的网络协议之一,用于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它在计算机通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ARP协议的作用与原理,并探讨其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一、ARP协议的作用AR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将IP地址与相应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进行关联,实现在局域网中IP地址到MAC地址的转换。
具体而言,ARP协议扮演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1. 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在计算机通信过程中,数据包使用IP地址进行寻址,而以太网中则需要使用MAC地址进行传输。
ARP协议通过查询局域网中其他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映射表,实现IP地址到MAC地址的转换,从而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地传递到目标主机。
2. 解决网络中的冲突在一个局域网中,多台主机可能会使用相同的IP地址,这将导致冲突和通信故障。
ARP协议通过定期发送ARP请求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主机检测到IP地址冲突时,会通过ARP协议发送一个广播请求,要求具有该IP地址的主机回应。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中的IP地址冲突问题。
3. 提高网络通信效率ARP协议支持局域网上主机的缓存功能,即主机会将其它主机的IP 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存储在缓存中。
这样一来,当主机需要与某个目标主机通信时,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避免了频繁的ARP查询操作,提高了网络通信的效率。
二、ARP协议的工作原理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地址解析、地址解析请求、地址解析回应和缓存。
1. 地址解析当一个主机需要与另一个主机进行通信时,发送的数据包中包含目标主机的IP地址。
本地主机首先会检查自身的ARP缓存,查找是否有与目标主机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如果有,则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目标主机;如果没有,则进入下一步。
2. 地址解析请求如果本地主机的ARP缓存中没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那么它将发送一个广播的ARP请求帧到局域网内的所有主机。
ARP协议解析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的协议
ARP协议解析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的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中一种解析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的协议。
在网络通信中,为了实现数据包的传输,需要将目标主机的IP地址转换为相应的MAC地址,这个过程就是地址解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ARP协议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一、ARP协议的基本原理ARP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响应工作原理的协议。
当主机A需要向主机B发送数据包时,主机A首先会检查本地ARP缓存表,如果找到目标主机B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直接发送数据包到目标主机;如果在ARP缓存表中未找到对应的MAC地址,则会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
其他主机收到ARP请求后,会检查自己的IP地址,如果与请求的目标IP地址匹配,则向发送请求的主机回复一个ARP响应,包含自己的MAC地址。
发送请求的主机收到ARP响应后,会将目标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添加到本地的ARP缓存表中,以便下次直接发送数据包。
二、ARP协议的实现步骤1. 发送ARP请求广播:当主机A需要解析IP地址为IP_B的MAC 地址时,会在本地网络中广播一个ARP请求,该ARP请求中包含了A 主机的IP和MAC地址,以及目标IP_B的IP地址。
2. 响应ARP请求:网络中的其他主机收到ARP请求后,会检查自己的IP地址是否与请求中的目标IP匹配,如果匹配则向主机A发送一个ARP响应,该ARP响应包含了主机B的IP地址和MAC地址。
3. 更新ARP缓存表:主机A接收到ARP响应后,会将目标主机B的IP地址和MAC地址添加到本地的ARP缓存表中。
下次再向主机B发送数据包时,将直接从ARP缓存表中取出目标主机的MAC地址,避免了广播ARP请求。
三、ARP协议的优缺点1. 优点- ARP协议是基于广播的解析方式,简单高效。
- ARP缓存表的存在可以加速地址解析过程,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arp协议工作原理
arp协议工作原理ARP协议工作原理。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将IP 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MAC地址)。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必须通过MAC地址进行传输,而ARP协议就是用来完成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的。
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步骤,ARP请求和ARP应答。
首先,当一台计算机需要发送数据到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时,它会首先检查目标IP地址是否在同一局域网内。
如果目标IP地址在同一局域网内,发送计算机会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内的所有计算机,请求目标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这个ARP请求包含了发送计算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
接着,局域网内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接收到这个ARP请求包,但只有目标IP地址对应的计算机会响应。
目标计算机收到ARP请求后,会向发送计算机发送一个ARP应答包,包含自己的IP地址和MAC地址。
当发送计算机收到目标计算机的ARP应答包后,它就会将目标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存储在自己的ARP缓存中,以便后续的数据传输。
这样,发送计算机就可以使用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来发送数据了。
总的来说,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ARP请求和ARP应答来建立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ARP协议是一种基于广播的协议,因此在网络中使用ARP协议会产生一定的广播风暴。
为了减少广播风暴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可以使用ARP 缓存来存储已知的IP地址和MAC地址映射关系,减少ARP请求的频率。
另外,由于AR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协议,因此它并不具备安全性。
攻击者可以通过ARP欺骗等方式来篡改ARP缓存中的映射关系,从而导致数据包被发送到错误的目标计算机。
因此,在实际网络中,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防范ARP 欺骗攻击。
总的来说,AR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协议,它通过将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映射,实现了数据包的传输。
计算机网络实验四 地址解析协议ARP
湖北文理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2014-12-05实验四地址解析协议ARP一、实验目的了解 ARP 的工作原理,熟练使用arp命令二、实验内容使用Packet Tracer的arp命令使用Packet Tracer检查arp交换三、实验步骤与要求(1)使用Packet Tracer的arp命令步骤 1. 访问命令提示符窗口单击 PC 1A 的Desktop(桌面)中的Command Prompt(命令提示符)按钮。
arp 命令只显示 Packet Tracer 中可用的选项。
步骤 2. (1)使用 ping 命令在 ARP 缓存中动态添加条目。
ping 命令可用于测试网络连通性。
通过访问其它设备,ARP关联会被动态添加到 ARP 缓存中。
在 PC 1A 上 ping 地址255.255.255.255,并发出 arp -a 命令查看获取的 MAC 地址。
(2)使用 Packet Tracer 检查 ARP 交换步骤 1. 配置 Packet Tracer 捕获数据包进入模拟模式。
确认Event List Filters(事件列表过滤器)只显示 ARP 和 ICMP 事件。
步骤 2.准备 Pod 主机计算机以执行 ARP 捕获。
在 PC 1A 上使用 Packet Tracer 命令arp -d。
然后 Ping 地址255.255.255.255。
步骤 3. 捕获并评估 ARP 通信。
在发出 ping 命令之后,单击Auto Capture/Play(自动捕获/播放)捕获数据包。
当Buffer Full(缓冲区已满)窗口打开时,单击View Previous Events(查看以前的事件)按钮。
四、说明:本次实验主要考察ARP协议,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了验证,对ARP协议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TCPIP网络与协议第4章 地址解析
4.1.2 ARP高速缓存
• 问题:如果每次在发送IP数据报前都重复上面 的过程,势必会带来较大的开销。广播ARP请 求不仅要耗费带宽,而且使得本地网络中的每 台主机都要处理该广播帧,或忽略或给出响应 帧。 • 解决:为了使地址解析时的广播尽可能少,每 台主机都维护一个名为ARP高速缓存的本地列 表。ARP高速缓存中含有最近使用过的IP地址 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列表。ARP请求和应答方都 把对方的地址映射存储在ARP高速缓存中。
IP层发送IP数据报时通常将产生以下事件: (1)IP调用ARP,请求IP地址为IB的目的主 机B的物理地址PB。 (2)ARP创建一个ARP请求帧,请求IP地址 IB对应的物理地址。ARP请求帧的数据部分 将包括如下信息:
请求主机的物理地址PA
请求主机的IP地址IA
目的主机的IP地址IB
(3)主机A在本地网络中广播ARP请求帧, 请求帧的目的地址为(物理地址)广播地址 (全“1”)。如图4-2所示。
2. 控制地址映射表项的超时值
• 对于Windows NT计算机,可以利用注册表参 数ArpCacheLife对高速缓存表项的超时值进 行控制。若未设置ArpCacheLife参数,则 ARP高速缓存中超时值的设置为默认值2分钟。 当在注册表中添加了ArpCacheLife参数后, 注册表中的值会覆盖前面提到的2分钟默认值。 • 另一个相关的注册表参数是 ArpCacheMinReferencedLife,该参数是被重 复使用的表项可以在ARP缓存中存放的最长 生命期限制时间。不设置该参数就是默认值的 10分钟(600秒)。
3. 静态ARP表项
• 另一种控制地址映射表项超时值的方法是在 ARP 高速缓存中创建一个静态表项。静态表 项是永不超时的地址映射表项。静态表项主要 用在一台主机经常向另一台主机发送 ARP 请 求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 销,可以在 ARP 高速缓存中创建一个静态表 项,使该地址映射表项始终存在于 ARP 高速 缓存中,避免向某一主机发送ARP广播。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解析ip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解析ip数据包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IP数据包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描述IP数据包的结构,理解IP地址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IP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分析IP数据包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网络故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增强其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使其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IP数据包的结构:介绍IP数据包的基本组成,包括头部和数据部分,以及各字段的含义。
2.IP地址:讲解IP地址的概念、分类及其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IP地址的使用场景。
3.IP数据包的传输:讲解IP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包括路由选择、分片与重组等。
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网络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IP数据包分析工具进行问题排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IP数据包的结构、IP地址的分类等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IP数据包分析工具进行问题排查。
3.实验法:安排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配置IP地址,分析IP数据包,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网络技术参考书籍,方便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展示IP数据包的结构和传输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网络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的方法
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的方法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和MAC地址是两个重要的网络标识符,它们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IP地址用于在全球范围内唯一标识一个设备,而MAC地址则是一个局域网内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物理地址。
本文将探讨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解析方法。
一、IP地址的基本概念IP地址是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缩写,它是由32位二进制数所构成的,通常以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进行表示,如192.168.0.1。
IP地址分为两部分,即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用于标识网络,而主机地址则用于标识主机。
在互联网中,IP地址的作用是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位置。
通过IP 地址,网络数据可以正确地寻址到目标设备。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IP 地址提供了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的信息,使得数据可以准确地传递到指定的目的地。
二、MAC地址的基本概念MAC地址是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的缩写,它是由48位二进制数所构成的唯一标识符。
MAC地址是网卡(网络适配器)的固定硬件地址,每个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用于在局域网中标识设备。
MAC地址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设备厂商分配的,它的前24位是厂商识别码,后24位则是设备序号。
通过MAC地址,可以精确地识别一个设备的制造商和型号,但无法用于在不同网络中寻址。
三、IP地址与MAC地址的关系IP地址和MAC地址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IP地址用于在全球范围内唯一标识一个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路由和寻址;而MAC地址则是一个局域网内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物理地址,用于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传输。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当源设备需要将数据发送到目标设备时,首先会将数据封装为IP数据包,然后根据目标IP地址查找下一跳路由器。
但在同一局域网内,源设备需要知道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才能直接将数据帧发送给目标设备。
这时候,源设备会发送一个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请求广播包,询问局域网内的所有设备“谁拥有目标IP地址对应的MAC 地址?”目标设备接收到该ARP请求后,会回复一个ARP应答包,其中包含了目标设备的MAC地址。
计算机网络实验利用wireshark分析ARP协议—实验六实验报告分析
信息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利用wireshark分析ARP协议实验编号 6.1姓名学号成绩2.6常见网络协议分析实验一、实验室名称:电子政务可视化再现实验室二、实验项目名称:利用wireshark分析ARP协议三、实验原理:Wireshark:Wireshark 是网络包分析工具。
网络包分析工具的主要作用是尝试获取网络包,并尝试显示包的尽可能详细的情况。
网络包分析工具是一种用来测量有什么东西从网线上进出的测量工具,Wireshark 是最好的开源网络分析软件。
当一台主机把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位于同一局域网上的另一台主机时,是根据48bit 的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查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
地址解析为这两种不同的地址形式提供映射:32bit的IP地址和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任何类型的地址。
ARP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ARP为IP地址到对应的硬件地址之间提供动态映射。
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
四、实验目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包的认识,网络信息传输过程的理解,加深对协议的理解,并了解协议的结构与区别。
利用wireshark捕获发生在ping过程中的ARP报文,加强对ARP协议的理解,掌握ARP报文格式,掌握ARP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的区别。
五、实验内容:利用wireshark分析ARP协议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运行Windows的计算机,带有并正确安装网卡;wireshark软件;具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网络连接。
计算机网络原理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计算机网络原理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d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可以实现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
无盘工作站在启动时,只知道自己的物理地址,而不知道自己的IP地址。
它首先使用RARP协议得到自己的IP地址后,才能和服务器通信。
在一台无盘工作站启动时,工作站首先以广播方式发出RARP请求。
同一网络上的RARP 服务器就会根据RARP请求中的物理地址为该工作站分配一个IP地址,生成一个RARP响应包发送回去。
RARP数据包和ARP数据包的格式几乎完全一样。
惟一的差别在于RARP请求包中是由发送者填好源端物理地址,而源端IP地址为空(需要查询)。
在同一个子网上的RARP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填入相应的IP地址,然后发送回源工作站。
RARP与ARP相比,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ARP只假定所有主机知道它们各自的硬件地址和协议地址之间的映射。
RARP要求
网络上的一个或者多个主机来维护硬件地址和协议地址间映射的数据,以便它们能
够回答客户主机的请求。
●由于这个数据库能够采用的最大容量。
服务器的部分功能通常在适配器的微代码处
实现,在微代码中有选择地实现一个小型缓存。
然后,微代码部分仅仅负责RARP
帧的接收和传输,RARP映射本身由服务器软件处理,作为主机中的一个普通进程
运行。
●这个数据库的性质还需要用某些软件来人工建立和更新数据库。
●在网络上有多个RARP服务器的情况下,RARP请求主只使用它的广播RARP请求所
接收到的第一个RARP应答,而丢弃所有其他应答。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ARP协议的主要功能。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的协议,它在计算机网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ARP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地址解析、缓存管理和冲突解决。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ARP协议的第一个主要功能,地址解析。
在计算机网络中,每台设备都有一个IP地址和一个MAC地址。
IP地址用于在网络上唯一标识设备,而MAC地址则是设备网卡的物理地址。
当一台设备需要向另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它首先需要知道目标设备的MAC地址。
这时,ARP协议就发挥作用了,它通过广播的方式向网络上的所有设备询问目标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从而实现地址解析的功能。
其次,ARP协议还具有缓存管理的功能。
为了提高网络性能,ARP协议会在设备上建立一个ARP缓存表,用于存储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当设备需要向某个目标设备发送数据时,它首先会在ARP缓存表中查找目标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找到了就可以直接发送数据,而不需要进行地址解析的过程。
这样可以减少网络中不必要的广播,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最后,ARP协议还能够解决地址冲突的问题。
在网络中,可能会出现多台设备拥有相同的IP地址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地址冲突。
ARP协议通过广播ARP请求报文的方式来检测是否有其他设备使用了相同的IP地址,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地址冲突的问题,保证网络通信的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ARP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地址解析、缓存管理和地址冲突解决。
它在计算机网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了基础支持。
通过深入理解ARP协议的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为网络的设计和管理提供指导。
ARP协议的作用不可小觑,它是网络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原理地址解析
在一个单独的物理网络上,通过物理硬件地址识别网络上的各个主机。
IP地址以符号地址的形式对目的主机进行编址。
当这样的一个协议想要把一个数据报发送到目的IP地址时,设备驱动程序将不能理解这个目的IP地址。
因此,必须提供这样一个模块,它能将IP地址转换为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
我们通常将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地址解析。
地址解析也叫地址之间的映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另一种是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关于这两种地址间的映射,TCP/IP专门提供了2个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用于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