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热力环流与风作业手册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热力环流与风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热力环流与风以下图是我国某地域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散布表示图,完成以下效果。
1.该地域位于我国A.华北地域 B.华南地域 C.青藏地域 D.西南地域2.有关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答案】1.A2.D【解析】1.此题考察气候特征,依据图表信息可知,该地域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冰冷枯燥,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结合选项,华北地域最契合,应选A。
2.此题考察自然环境特点,依据上题结论,该地最冷月气温低于 0℃,可知该地域为华北地域,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误;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 错误;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到三熟,C 错误;华北地域春旱严重,D正确;应选D。
以下图中两条曲线区分表示某地郊区和郊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随海拔高度的添加郊区和郊区间气压差逐渐减小B.a代表郊区近空中的气压状况C.a表示白昼的城市气压或表示夜晚的郊区气压D.气流运动方向为b→a→d→c4.当a、b之间的气压差扩展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郊区大气污染物减速向郊区分散B.郊区气温降低,有助于节能减排C.郊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能够添加D.郊区气温降低,水源蒸发较多,引发水资源充足【答案】3.BD4.AC【解析】3.读图,依据气压曲线,随海拔高度的添加郊区和郊区间气压差先减小,后添加,A错。
郊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a代表郊区近空中的气压状况,B对。
A只表示城市气压,不表示郊区气压,C错。
水平方向上由高压吹向高压,气流运动方向为b→a→d→c,D对。
4.当a、b之间的气压差扩展时,郊区上升气流增强,大气污染物减速向郊区分散,A 对。
郊区气温降低,不利于节能减排,B错。
郊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能够添加,C对。
郊区气温降低,实践蒸发质变化不大,不会引发水资源充足,D错。
热力环流与风专题练习
热力环流与风专题练习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两个不同的等压面。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题。
3.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丁>丙B.气压:甲>乙>丙>丁C.海拔:丙>丁>甲>乙D.密度:乙>甲>丁>丙4.此时,图中M地吹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完成题。
5.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M→N→P→O→M B.P→O→M→N→PC.O→P→M→N→O D.N→M→O→P→NB6.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德克塔火洞是由美洲原住民发明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热量集中、隐蔽性好的火灶,深受户外生存者和野外单兵的喜爱。
下图是德克塔火洞剖面图。
据此完成题。
7.德克塔火洞燃烧效率高,下列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甲处气流受热上升,燃烧充分B.空气通过铁架处流入,燃烧充分C.底部气流乙处流向甲处,燃烧充分D.燃烧时空气快速补充,燃烧充分8.德克塔火洞隐蔽性好的主要原因是A.燃烧时少烟,不易被人发现B.燃烧时火焰都位于地下,不易被人发现C.可快速灭火,避免森林火灾D.多选在人烟稀少的森林,不易被人发现下图是某一时刻山峰和山谷之间冷热不均形成的一种热力环流,叫山谷风。
据此完成题。
9.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风从山谷吹向山顶B.此时表示的是夜晚C.此时的风从山顶吹向山谷D.山谷风的产生是由于海拔的差异10.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下沉运动C.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运动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指出青藏高原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教师用书(16份)-通用5
专题二大气————[知识结构互联]————————[易错易混辨析]————①大气逆辐射只存在于晚上,白天没有。
(×)②高气压气压数值一定大于低气压数值。
(×)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④连续性降水天气一定是准静止锋形成的。
(×)⑤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⑥只要受热就能形成热力环流。
(×)⑦锋面过境一定会带来阴雨天气。
(×)[自我校对]①准静止锋②锋面气旋③太阳辐射④大气环流⑤降水特征⑥热力环流⑦近地面风⑧季风环流⑨保温作用考点1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品真题——圈定高考考查范围·1.(2017·全国卷Ⅰ·T9~10)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题眼点拨]本题题眼是“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采用双层覆膜,薄膜有温室效应,可提高膜内温度,“①②曲线温度高于曲线③④,且②平均日温差大”,说明①②曲线为膜内气温日变化曲线,枯雪年晴天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弱,日温差大。
(1)B(2)C[第(1)题,B对,A错:丰雪年阴天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小,为曲线①;枯雪年晴天较多,薄膜覆盖积雪少,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为曲线②。
C、D错:③④曲线表示的温度较低,为膜外温度。
第(2)题,C对:根据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积雪的多少影响了膜内温度的日变化。
2018秋季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运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气压:D>A>B>C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1.A 2.B解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A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B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
因此,就气压来看,应是A>B>C>D;就温度而言,应为B>A>C>D。
在山区,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上的空气因为热量散失多,温度降低幅度大,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沉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暑假期间,济南市的某同学到威海市旅游,她发现当地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如下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时间( )A.陆地气温较低B.正值白天C.海面气压较低D.正值夜晚4.造成上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B.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C.水平气压梯度力D.地转偏向力答案 3.B 4.B解析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图示大气运动形式为热力环流,其根本原因是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
读图,回答5-6题。
5.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 )A.P a>P b;T a>T b B.P a<P b;T a<T bC.P a<P b;T a>T b D.P a>P b;T a<T b6.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东风B.西北风C.南风D.西南风答案 5.D 6.A解析由图中垂直气流方向可知,a地气流下沉,b地气流上升,故气压P a>P b,气温T a<T b。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课时规范练:热力环流和风
7.风洞的形成过程是( B ) ①流水侵蚀形成山洞 ②风力侵蚀形成山洞 ③洞内光照不足,洞内外产 生温差 ④地下水调节洞内温度,洞内外产生温差 ⑤a洞口夏季时风从 洞里往外吹,冬季时风从洞外往里吹 ⑥a洞口夏季时风从洞外往里吹,冬 季时风从洞里往外吹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2023·山东济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降风是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下坡气流。我国南极中山站坐落在 南极埃默里冰架附近的拉斯曼丘陵上,下降风非常典型。下图为中山站 (69°22'S,76°22'E)某年1月份持续48小时下降风气象观测相关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3·北京海淀三模)某同学收看了科教片《地理·中国》——《神奇的洞 穴——风雾秘洞》,了解到风洞是湘西最为奇特的洞窟之一。风洞口一年 四季大风不断,最神奇的是风向随季节而发生变化。下图为该同学绘制的 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6~7题。 6.据图文资料可知,该地( C ) A.山地为断块山 B.岩石多为玄武岩 C.夏季降水集中 D.易发现油气资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在下图中用→画出中山站下降风示意图,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画图。
形成过程:在坡度较大的冰面上,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地面空气温 度下降,冷空气密度增加,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坡方向流动,形成 下降风。
热力环流和风
(2023·河南名校三模)海陆风是近海地区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 下图示意浙江省宁波市2020—2021年有海陆风和无海陆风的气温和气压 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热力环流与风作业手册新人教版
专题4 热力环流与风一、选择题读华北某市11月3日—4日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图Z41,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完成第1题。
图Z411.大气对流运动最弱的时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图Z42为某区域25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Z43为该区域某地25日、26日气温日变化图。
读图回答2~3题。
图Z42图Z432.图Z42中甲处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3.图Z43所示气温变化可能出现在图Z42中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图Z44),完成4~5题。
图Z444.地—气系统中存在热量收支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热量收支平衡:①=③+⑦+⑪B.大气热量收入为④⑧⑨⑩C.地面热量的支出包括③⑤⑧⑨D.大气热量支出为⑥⑦5.图中( )A.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②越多B.大气中的云层越厚,⑥越小C.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④越少D.地表冰雪覆盖率越大,⑤越少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图Z45,单位:百帕),回答6~7题。
图Z456.若图中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气流流动方向为( ) A.O→P→M→N→O B.P→O→M→N→PC.M→N→P→O→M D.N→M→O→P→N7.下列图中正确表示N点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A B C D图Z46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Z47),回答8~9题。
图Z478.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9.5月7日2时,风力最小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图Z48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2016年8月6日20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普宁二中2018届地理科课堂练习4——热力环流
2018届地理科课堂练习4——热力环流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2.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A.太阳辐射较弱B.气温较低 C.暖湿水汽充足D.风力较弱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4.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
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5—6题。
5.“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6.“冷岛效应”能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完成7—8题。
7.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8.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下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下右图示意“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提升专练热力环流和风课件
(2020·汕头二模)“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脉海拔 2 000 多米的山
上,洞穴开口向北,呈肚大口小、垂直分布的“保龄球瓶”状。洞里
明确:绵延的群山因枫树都成了红色,茂密的树林像被染过一样,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竞相行驶,雄鹰在天空中展翅翱
翔二,、鱼 重儿点冰在难的江点水年中轻龄快地各畅不游。相我们同把这,幅核画面心叫做部“湘分江的秋景冰图”的吧,形课成件展最示:早湘江可秋以景。追溯到距今约 300
考点5 热力环流和风
第1页
(2020·浙江 7 月选考)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 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观测站放飞探空 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 与气象观测站之间水平飘移距离,如图为多年平均水平飘移距离统计 图。据此完成 1、2 题。
第2页
1.观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 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飘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 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 A )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第5页
4.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
多出现在( A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第6页
解析 第 3 题,根据材料“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水汽随气流上升, 温度下降,凝结形成”可知,云的形成和大气对流中的上升气流有关。 而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上升气流可形成积 云,但下沉气流不能形成积云,因此积云应呈间隔的团块状。第 4 题,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近地面气温越低,水汽开 始凝结的高度越低。一般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积云 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此时。
[配套K12]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每日一题 热力环流 新人教版
热力环流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届高三一轮月考)由于沙漠戈壁和湖泊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湖效应”。
读图,完成1—3题。
1.“冷湖效应”显著出现的时段是A.1月上午B.7月午后C.10月中午D.4月傍晚2.在博斯腾湖的“冷湖效应”作用下,可能导致A.沙漠戈壁近地面形成高压B.风从沙漠戈壁吹向湖泊C.沙漠戈壁与湖泊降水增多D.冷空气沉积在湖泊上面3.该地区“冷湖效应”可能A.减少湖面水分蒸发B.加快湖泊增温速度C.增加沙漠植物蒸馏D.使得沙漠辐射停滞【参考答案】1.B 2.D 3.A3.“冷湖效应”,使空气对流减弱,湖面水分蒸发减少,A正确;湖泊增温速度减慢;冷湖效应对沙漠植物和沙漠辐射影响较小。
解题必备常见热力环流(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学霸推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的,下图为浙江某沿海气象观测站在8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
读图,回答1—3题。
配套K12(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海气作用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
第四章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第1~4题。
1.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A.①B.②C.③D.④3.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A.低纬B.中纬C.高纬D.北冰洋4.在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中,向大气输送水汽的基础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1.C 2.B 3.A 4.C解析: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
通过海水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且海洋表层水温越高,蒸发量越大,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越多。
水循环是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径流输送环节,是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
读甲、乙、丙、丁四图,完成第5~8题。
5.图中平均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域分别在中(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6.从海-气相互作用来看,图中海域向大气中输送水热最少的是( )A.甲B.乙C.丙D.丁7.四幅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8.导致图中丁区域冬季温暖湿润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分别为( )A.信风西风漂流B.西风季风洋流C.西风北大西洋暖流D.沃克环流赤道逆流答案:5.C 6.D 7.A 8.C解析:结合经纬网及轮廓特征认读区域位置是解答本组题的关键。
乙图中的红海盐度最高,丁图中的波罗的海盐度最低;丁图纬度最高,水温最低,因而丁图中海域向大气输送热量和水汽最少;甲图中的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气温年较差最小;丁图位于西欧,西风带及北大西洋暖流对其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下图为“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 )A.0°~20°NB.0°~20°SC.40°S~50°SD.40°N~60°N10.该纬度带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是( )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C.寒流的作用明显D.暖流的作用明显答案:9.D 10.D解析:该组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
推荐K12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气压带和风带高频考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2.1 气压带和风带高频考点:7个气压带6个风带名称、位置及移动规律、海陆气压中心分布、季风环流一、单选题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某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该风电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风电场风电机的扇叶朝向为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2.该风电场建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英国年降水量减少 B.影响空中飞机飞行C.陆地风向发生改变 D.危及低空飞行鸟类读某地气候统计图及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为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气压带或风带是A.① B.② C.③ D.④4.与该气候类型成因类似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③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下列能正确表示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 B.C. D.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7.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8.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 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9.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A. B.C. D.下图为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就北半球来说,该图反映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控制地区多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B.乙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C.丙控制地带气候多湿润特征D.甲是副热带高压高带,乙是赤道低压带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图中城市可能是()A.南半球低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半球中纬度13.常年受该风带控制的地区()A.常绿硬叶林广布 B.形成温带季风气候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以发展乳畜业为主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_新教材高中地理高效作业14大气热力环流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效作业14 [大气热力环流][A级新教材落实与巩固]一、选择题读图,图中①②分别表示高空5000米、近地面的等压面。
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气温最高分别是( D )A.甲、乙B.乙、丙C.甲、丁D.丙、丁【解析】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因此乙地气压低于丁地;乙地位于等压面下部,丙地位于等压面上部,则三地气压乙>甲>丙。
因此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丙。
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因此四地气温最高的是丁。
故选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丁地天气多晴朗B.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D.若该图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丁处为城市城中心区【解析】相对于水平面,丁处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
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流垂直上升,形成阴雨天气,A错误;B、C、D说法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故选A。
下图为某地理老师拍摄的一组模拟对流运动的演示实验照片。
据此回答第3题。
3.上面照片的排序,能正确说明对流运动先后过程的是( D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解析】从三幅图中墨水的弥漫状况可以看出,②为对流运动后形成的,③为对流运动前的状况,①则为对流运动过程中,墨水不断弥漫,故能正确说明对流运动先后过程的是③①②。
4.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573平方千米的人工湖。
关于库区小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云雾天数增多B.气温日较差增大C.降水天数减少D.气温年较差增大【解析】水库建成蓄水后,会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增强,所以云雾及降水天气增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变小。
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
5.双选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D )A.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B.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C.此时吹山风D.此时吹谷风【解析】只选B或D可得1分,选BD可得3分。
图中等压面向高空弯曲,说明近地面为高气压,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配套K12】[学习](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二 大气环
专题二大气环流与气候[考纲原文呈现]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一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全国卷近5年4考)[理·主干知识]1.大气受热过程(1)受热机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2)原理应用①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②“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③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
④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⑤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⑥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气温的分布规律(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1】(2017·课标全国Ⅰ,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题指导(1)知道平均气温日变化的含义。
(2)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
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①②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排除③④。
又根据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①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因此答案选B。
[配套K12]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6 世界地理作业手册 新人教版
专题16 世界地理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图Z161)。
图Z161材料二下表示意孟加拉湾沿岸某两地的各月降水量(单位:毫米)。
(1)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简析其成因。
(2)材料二表中与拜蒂克洛降水特征相符的是______地(填①或②),分析其降水量季节差异的形成原因。
(3)丙区域是所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据图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关地图(图Z162),回答问题。
图Z162(1)说明图示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有人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的冬天:“天光实在太短了,还时常大雾茫茫,令人感觉不爽……”分析其地理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Z163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Z164为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图。
材料二(1)比较爱德华湖湖盆和维多利亚湖湖盆的主要地质成因的差异。
(2)简要说明图中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3)据表简述图Z164中甲地的主要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4)比较维多利亚湖东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成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Z165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略图。
图Z165材料二阿根廷为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丙地是其小麦主产区之一。
下表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
(2)指出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3)2015年12月,丙地遭遇十年来最大的洪涝灾害,并造成严重损失,推测其主要原因。
5.读美国本土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图Z165甲)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示意图(图Z165乙),回答问题。
图Z165(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以当地矿产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主要是煤炭、________等,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 第5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习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
第5课时热力环流和风一、选择题1.下图为城市风原理逻辑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热力环流的某个环节,下列数字符号的具体内容与其组合最恰当的是( )①城区和郊区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垂直运动③高空、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④空气水平运动A.甲①,乙④,丙③,丁② B.甲①,乙②,丙③,丁④C.甲③,乙②,丙①,丁④ D.甲②,乙③,丙①,丁④解析掌握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即从①→④的环节。
答案 B2.关于下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解析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P甲>P乙,高空气压P①<P②,乙地因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A选项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判断。
答案 B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应右偏,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故③正确。
第4题,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 3.C 4.C下图为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读图回答5~7题。
5.与M地相比,N地(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6.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7.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两地都多云雨天气B.两地都多晴朗天气C.M地多有阴雨天气D.N地多有阴雨天气解析第5题,图中M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则N处气压较M地高;根据题意,图中气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故近地面M地是由于气温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的低压,则M地的气温高于N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分层作业 第二章 第二节-第2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
风,负距平为北风。因此,湖口7:00—18:00(白天)风速为正距平,为湖风(南风);
18:00—次日7:00(夜晚)风速为负距平,为陆风(北风)。由此可见,湖口7:00左右
由陆风向湖风转换,18:00左右由湖风向陆风转换。
11. 该日8:00左右,进贤附近气流运动状况是( C )
A.
B.
C.
D.
1. 通风机工作时,其内外空气流动方向为( A )
A.
B.
C.
D.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室内空气受热后膨胀形成上升气流,然后通过无动力排风机向 周围流出,有效带动室内空气的流动,达到降温、排湿效果。
2. 下列情况能够增加排湿效果的有( D )
①室内温度高 ②室内温度低 ③外界风力小
④外界风力大
14. [2023·泰州期中]图甲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为2023年1月某 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 图甲中A、B、C、D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B_、__A__、__D_、__C__。 请在图中补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并在短线上画箭头表示此时形成的热力环流。 [答案]
由于雄安新区温度高,白天与白洋淀的热力差异增大,加强湖风。
A.⑥或⑦
B.②或⑥
A C.④或⑧
D.③或④
A.③或④
B.②或⑧
C C.③或⑦
D.⑥或⑦
7. 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D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角
9.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风力最强的是( C )
A.甲
B.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 热力环流与风
一、选择题
读华北某市11月3日—4日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图Z41,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完成第1题。
图Z41
1.大气对流运动最弱的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Z42为某区域25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Z43为该区域某地25日、26日气温日变化图。
读图回答2~3题。
图Z42图Z43
2.图Z42中甲处风向可能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图Z43所示气温变化可能出现在图Z42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图Z44),完成4~5题。
图Z44
4.地—气系统中存在热量收支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热量收支平衡:①=③+⑦+⑪
B.大气热量收入为④⑧⑨⑩
C.地面热量的支出包括③⑤⑧⑨
D.大气热量支出为⑥⑦
5.图中( )
A .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②越多
B .大气中的云层越厚,⑥越小
C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④越少
D .地表冰雪覆盖率越大,⑤越少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图Z45,单位:百帕),回答6~7题。
图Z45
6.若图中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气流流动方向为( ) A .O→P→M→N→O B.P→O→M→N→P C .M→N→P→O→M D.N→M→O→P→N
7.下列图中正确表示N 点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A B C D
图Z46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Z47),回答8~9题。
图Z47
8.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的城市是( ) A .台北 B .上海 C .首尔 D .北京
9.5月7日2时,风力最小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图Z48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2016年8月6日20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完成第10题。
图Z48
10.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
A.偏西风 B.东北风
C.偏东风 D.东南风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图Z49中竖实线为剖面线,虚线为等压面,实曲线为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
据此回答11~12题。
图Z49
11.图中信息只有一处正确,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地理兴趣小组的观测时间可能是( )
A.8:00—9:00 B.12:00—13:00
C.15:00—16:00 D.23:00—24:00
图Z410
图Z410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
读图回答13~14题。
13.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14.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
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华北平原正值麦收
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
D.济南昼开始短于夜
图Z411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图Z411
15.近地面P地的风向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两处对应的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
B.M、N两处对应的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
C.近地面天气状况:M处阴雨,N处晴朗
D.M、N两处对应的近地面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极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上海某游客于某年1月31日出发前往南极旅游,2月18日返回。
图Z412中,图甲为该游客南极旅游路线图,图乙为乌斯怀亚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丙为南极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丁为南极洲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图Z412
(1)此时,乌斯怀亚市的季节是__________,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丁中的昏线是弧________(填字母)。
B点在长城站D的__________方向。
此日,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D点的,长城站________(有、无)极昼现象。
(3)南极洲的年降水量__________,原因是主要受__________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
游客旅游时在南极可以看见耐寒的动物企鹅,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特征。
(4)游客返回上海时,上海的昼长变____________,盛行__________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