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诗两首(10)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课件:第1单元-2诗两首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课件:第1单元-2诗两首

①积累沉淀;②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积淀”
多形容文化、知识、经验、素质等抽象事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就像在杯子里只有_沉__淀_下茶叶才能使茶水有滋有 即学
味一样,你只有_积__淀_经验,充实人生,才能成为 即用
有修养的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作者档案 档案(一) 简历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1923 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 年转入震旦大学,1928 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 年任《现 代》杂志的编辑,并成为 30 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领袖 作品 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评价 被称为“雨巷诗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辨析易混 1.寂寥 vs 寂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本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__寥__的雨 原句 巷。
“寂寥”和“寂寞”的适用对象不同。寂寥:寂 巧辨 静空旷,没有声音,多指周围环境。寂寞:冷清 巧析 孤单;清静;又形容孤独无助。多指人的心里感
觉。 即学 老人独自生活在这座巨大而寂__寥__的房子里,内心 即用 无比寂__寞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931 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 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 11 月 19 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 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作品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轮盘》,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 记》,译著《曼殊斐儿小说集》 评价 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徐志摩的天才与真爱 你的诗,如春风拂过心头,消散了,那萦绕的云雾;如清泉, 流过心域,涤荡了,那斑驳的污垢。一切都来而轻轻,去而 悄悄,留下的是美丽和永恒。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件(45张PPT)》(共45张PPT)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件(45张PPT)》(共45张PPT)

4、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会有什么后果?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写法: 1、巧妙的构思:假设情景的描绘使人们明白了不去打 仗后那屈辱亡国的后果,从而激发人们的抗日激情。 2、语言特点:多用口语,质朴有力,掷地有声,有一 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地激发了当时国人的生死存亡 的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号召力。 揭示道理:爱好和平,不愿做奴隶,就必须起来战斗, 以革命的暴力反抗侵略者野蛮而惨无人道的暴力。 评论:“一字字打入你的耳中,打在你的心上。”

1、从诗下面所标示的“1938年作”,你联想 到了什么? 2、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什么? 3、从以往的学习经验看这首诗的写法。
问题探究
1.诗的开头“透过炮火,透过烟雾”, 有何作用?
这两句简明概括地渲染了硝 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战斗场 面,为下文展开战士丰富的 内心世界提供了背景。
2.《军帽底下的眼睛》刻画了哪两种人 物形象?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军帽底下的眼睛》是诗人胡昭1952年12月 写于朝鲜战场的。诗中没有着意渲染硝烟 弥漫、炮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从正面歌 颂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志愿者战士形象, 而是以战斗生活为背景,着重展示了另一 个世界——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是诗人1952年12月写于朝鲜战场的。诗中 没有着意渲染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 从正面歌颂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志愿战士的形象, 而是以战斗生活为背景,着重展示了另一个世界— —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9时54分58秒下午9时54分21:54:5821.7.3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2诗两首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2诗两首

写作背 《景雨巷》
1927 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进行大肆屠杀与追捕,戴望舒 也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缉而被捕。从狱中被放出 后他隐居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了 全国,革命转入低潮。
戴望舒和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到了大革 命失败以后幻灭的痛苦、忧郁、苦闷,诗人便写下了 这首《雨巷》。
二、阅读思考 1.《雨巷》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 读完《雨巷》,你认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你有怎样的情感体验? 3.《雨巷》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形象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4.《再别康桥》这首离别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直接体现这一情感的诗节有哪些? 5.《再别康桥》中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别之情?
课文探究·雨巷
1.第一节中“油纸伞”“雨巷”两个意象有什么特点? 在诗中有什么 作用? “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雨巷”是悠长、 寂寥的。两者结合,为全诗创设了一个低沉、凄清的感情基调。
2.第二节,诗人希望逢着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什么样的特征?诗 人为什么用丁香比喻她? 从“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等诗句来 看,诗人希望逢着的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美丽的外表、芬芳的 气息、忧愁的心情。 用丁香比喻姑娘,是因为“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这位 “丁香一样的”姑娘实际上是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一种美好而又朦胧 的理想的象征。
内容小结
现实
(第一节)
轻轻的走 作别云彩
依依不舍

金柳

青荇
康 寻(2~6节) 清潭
桥梦
星辉
夏虫
康桥景色
秀美
首尾呼应
现实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第2课诗两首》学案必修一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第2课诗两首》学案必修一

【学习导航】1、了解雨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感受再别康桥的意象美。

2、在诵读中感受两首新诗的诗情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体味新诗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

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

名章垿,小字槱森,后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飞机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

原名徐章垿,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

所以1928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

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资料链接】《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课《诗两首》课文全解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课《诗两首》课文全解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课《诗两首》课文全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一《诗两首》课文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必修一第二课《诗两首》课文全解【基础知识】重要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 惆怅(chàng) 凄婉(wǎn) 颓圮(pǐ) 青荇(xǐng) 浮藻(zǎo) 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 笙(shēng)箫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哀婉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朔风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重要词义: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文本释要】一《雨巷》《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

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古诗二首(优秀4篇)

古诗二首(优秀4篇)

古诗二首(优秀4篇)诗两首篇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诗歌,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词典上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了一种美的追求。

《荷马史诗》表现了一种悲壮雄阔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美,即使是《恶之花》《死水》这样的诗篇,写了种丑恶的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对逝去的美的留恋和对现实毁灭美的愤慨,这是一种追求之美。

同样,我们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也同样是美的乐园。

我们学习这两首诗歌,首先要去体会这种诗歌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通过我们的体会,通过我们的品味来感知这种美。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

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学生自由回答三、简介作者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

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

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1:2 诗两首 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1:2 诗两首 课件

作者旧地重游,重访昔日进修、留下美好记忆的学府所在
地—康桥,故以“再别康桥”为题。
引导启发学生概括各小节内容
第一节:透露对康桥难分难舍的深情。 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的情景。
第三节:写康河里水草随微波起伏。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和联想。 第五节:向草色深处漫溯,向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六节:在寂静的夜晚吹秦离别的笙箫。
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 “雨巷诗人”的美称。
背景知识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 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 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 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 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 《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 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 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1.为什么和姑娘以这种方式相逢?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情思?姑娘有什么象征意义?
③表达了诗人对心灵慰藉的寻求。姑娘就是理解、关怀、支持 ①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求。姑娘是诗人追求的那位可望 自己的人。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孤独的,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 人与人之间总是疏离、隔膜。对于一个在痛苦孤寂中挣扎的人来说, 不可即的伊人,“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多希望有一个人能和自己互吐心曲。哪怕来自路人的一个理解的眼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 神,一个关切的月光,都将成为生命的支撑。“茫茫人海心无岸”, 我们需要一种心灵的依托。 总结:古人说:“诗有可解,不可解, 水中央”的句子。 不必解”。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这首诗, 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寻。姑娘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或许,就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泻。这是一个人在梦中流露自己的潜 意识,像梦一般朦胧。 理想还很朦胧,希望还很渺茫,但毕竟透出一点点星光。

《2诗两首雨巷戴望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2诗两首雨巷戴望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雨巷戴望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雨巷”、“丁香”等。

2. 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3. 感受诗歌中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理解其追求与失落。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品味,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理解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包括诗歌的配图、生字词等。

2. 准备音频文件,包括诗歌朗诵和背景音乐。

3. 准备相关资料,如戴望舒的生平简介、诗歌创作背景等。

4. 设计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

通过下示例进行。

戴望舒的生平简介: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戴朝安,出生于浙江杭州。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热爱文学和艺术,尤其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注重意象和象征,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创作背景: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他身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主题多涉及爱情、离别、孤独、死亡等,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注。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1. 讨论戴望舒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探究它们在诗歌中的意义和作用。

2. 小组合作探究戴望舒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分析其诗歌如何传达深沉的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3. 结合当前社会背景,探讨戴望舒诗歌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戴望舒的诗歌,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现代诗,它是戴望舒的《雨巷》。

这首诗是现代新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以及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那么,这首诗究竟讲了什么?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

李商隐《诗二首》精品

李商隐《诗二首》精品

这首抒情性的长篇叙事诗.它以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题 材,以”长恨”为题旨,批判了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和杨贵妃的恃 宠致乱,同进对李隆基和杨玉环 的爱情悲剧寄予了同情。
•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马嵬(其二)
•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本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马嵬之变历史事件。
思考:马嵬之变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要处死 杨贵妃? 注意:史家的观点 和 诗家观点的不同
______(宋)李清照《一翦梅》
长恨歌(节选)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解:四纪,四十八年;莫愁;洛阳女子,后来嫁 到卢家为妻,生活和美 句意: 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连自己的爱妃也 不能保全,还不如身为普通人的卢家,能够与莫 愁姑娘白头偕老呢? 分析:用“不及”将玄宗无法保全心爱的女人与平 民百姓恩爱夫妻却能长相厮守相对比,引人深思
探 究 颈 联
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 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难以分辨的妙境。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2. 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2. 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__两__首雨巷再别康桥应是“拃”2012年11月28日《燕赵老年报》第8版刊有一篇旅游通讯《哈尔滨三景游》。

通讯中提到了闻名世界的五大连池,是这样说的: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熔岩堆积形成的,令人惊奇的是,“在没有土壤、水分奇缺的地方,却顽强地生长着火山杨,别看它们高不过三米,粗不过半搾,树龄却大都在百年以上”。

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字“搾”。

经查,“搾”是“榨”的异体字,现在“退休赋闲”了。

榨,即挤压出物体的汁液,如榨油、榨花生、榨甘蔗等。

“榨”在上述语境中显然讲不通。

那么该用哪个字呢?那就是“拃”。

拃读zhǎ:(1)动词,张开拇指和中指量长短,如:不用找尺子了,拃一下就行。

(2)量词,表示张开拇指和中指两端之间的长度,如三拃长、两拃宽。

毫无疑问,上述语句中应用“拃”字。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张剑桥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

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人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

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戴望舒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等,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诗集著有《再别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语文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语文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山东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配套练习册七年级下册主要参考答案及提示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1. díâxiù绥溃2. (1)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2)消灭3. ACDCA4. (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引题主题(2)记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5. (1)“较为”二字说明词语运用程度上有差别。

(2)“很”字说明的程度反映出汤恩伯骄傲自负的心理。

6. (1)依时叙事(2)详略得当(3)叙议结合(4)去粗取精(5)语言极富特色。

7. 主要信息:日本篡改教科书,企图否认侵略的历史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资料表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一小撮反华分子“晋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时刻警惕新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只有建设我们的祖国,使他日益强大起来,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意对即可)8.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所提三点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9. 第1段,第2、3段10. 电头时间地点真实及时11. 围绕着“要和平,不要战争,伊拉克人民是无辜的等”来组织语言。

12. 心系他人,拾金不昧的品格;词语有“突然发现”“竟是”“粗略估计”“马上”13.(1) 4月29日晚。

(2)公安治安分局城西派出所。

(3)司机董兴强。

(4)董兴强拾金不昧,与民警多方查找失主。

(5)直到昨天下午,20余万元巨款仍无人认领。

14. 因特网、酒吧、茶吧、托福考试等。

2诗两首1. zházhügǔgū2. (1)田间“爆炸着生命的热与力”(2)小说、散文、戏剧3. 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用残暴、讥讽的语言朗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

4.作者先从反面假设:“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引起人们认真地、严肃地思考。

接着写出这一假设将产生的可怕的后果:“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一教材用书:第2课 诗两首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一教材用书:第2课 诗两首含答案

第2课诗_两_首离别1.苏东坡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见离别总是人生难以避免的一件事.但谈到离别,莫不是一丝愁绪在眉间。

柳永便指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人若越多情,便越是在离别之际难舍难分,也越伤感。

李煜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翻开灿若星河的古今诗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

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身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

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

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雨巷诗人”—-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

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戴望舒为笔名. 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1924年,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

1926年戴望舒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正式出版,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

《雨巷》得到叶圣陶的极力推荐(盛赞他“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誉为“雨巷诗人”。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

1949年6月,戴望舒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

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主要作品: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九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九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2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4 外国诗两首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5 孔乙己(鲁迅)6 蒲柳人家(刘绍棠)7 变色龙(契诃夫)8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 谈生命(冰心)10 那树(王鼎钧)11 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12 人生(勃兰兑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3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14 变脸(魏明伦)15 枣儿(孙鸿)16 音乐之声(勒曼)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第五单元17 公输(《墨子》)18 《孟子》两章(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9 鱼我所欲也(孟子)20 《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惠子相梁(《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上(《庄子》)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 曹刿论战(《左传》)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 愚公移山(《列子》)24 《诗经》两首(《诗经》)关雎(《诗经》)蒹葭(《诗经》)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1 从军行(杨炯)2 月下独酌(李白)3 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4 登楼(杜甫)5 走马川行奉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7 望月有感(白居易)8 雁门太守行(李贺)9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10 别云间(夏完淳)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乔纳森·斯威夫特)《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夏洛蒂·勃朗特)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44分)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2.作者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在晚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十九岁以文才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被引为幕府巡官,二十四岁中进士。

次年,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牛党的人因此骂他“背恩”。

此后牛党执政,他一直遭到排挤,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

赵翼:清代史学家、文学家。

论诗主张独创,力反摹拟,著有《瓯北诗话》。

3.结构《夜雨寄北》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

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

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

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论诗》前两句评古,单刀直入,道出了对艺术价值所在的辩证见解。

后两句论今。

古今对比鲜明,颂扬人才辈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正是诗人对这一艺术发展规律精辟的总结和阐释。

4、主题《夜雨寄北》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

“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

“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展延伸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小巷
又弯又长 我用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外面的世界” 天空中虽然飘着雨,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
教师原创诗歌:错 误(二)
她嘴里叼着一根烟 说了句——再见 他望着木椅上,那只猫 木了半天 发抖地离开咖啡馆
你 底 心 是 小 小 的 窗 扉 紧 掩
不 揭
跫 音 不 响 , 三 月 的 春 帷
错 误
我 达
……
过 客
我 不 是 归 人 , 是 个
达 的 马 蹄 是 美 丽 的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 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 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错误
……
个错我 过误达 客我达
不的 是马 归蹄 人是 ,美 是丽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错误
郑愁予
郑愁予
•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 原籍河北,生于山东 济南。1955年毕业于 中兴大学, 1968年, 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 赴美国爱荷华参加 “国际写作计划”, 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 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

错 误(二)
忘记了 窗外依旧四月的天 他位置上留了一张 印有百合花开的明信片 我瞅了一眼发现 时间那一栏上写着 “永远”
作业
1、将此诗歌改写成散文 2、找一些描写江南美景及闺怨主题的诗句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 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 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思考
• ⑴ “错误”指的是什么?为何说这个错误是 美丽的呢?
• ⑵ 类似“美丽的错误”在前人的作品中也 有体现吗?结合本诗进行简析。
体会本诗歌的“四美”
• 1、音韵和谐美 • 2、结构美 • 3、语言美 • 4、画面美
“愁予”的来由
• 南宋词人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青山留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 深山问鹧鸪。”
我 打 江 南 走 过


莲 花 的 开 落
在 季 节 里 的 容


东 风 不 来 不, 飞三 月 的 柳 絮
你 底 心 如 小 小 的 寂 寞 的 城
恰 若 青 石 的 街 道 向 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