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 ppt课件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课件PPT讲稿
体温不升时 50kcal/kg.d,水分60-80ml/kg
体温上升后 100-120kcal/kg.d 口服→鼻饲→胃肠外营养
(三)控制感染
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
(四)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纠酸、扩容、防治DIC 对心力衰竭、休克、凝血障碍、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应给以相应 治疗。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皮肤
冷 硬 肿 循环障碍 DIC
特点
顺序
对称性 色泽暗红 由下向上发展
病情分级
严重表现 四不
三少
少吃 少哭 少动
不吃 不动 不哭 不升
皮肤症状:冷、硬、肿、
顺序:下肢 臀部 面颊 上肢 全身
范围:依照烧伤面积计算估计
头颈部:20%; 双上肢:18%; 前胸及腹部:14%; 背部及腰骶部:14%; 臀部:8%;双下肢26%
20%
14% 8%
18% 14% 26%
❖多器官功能损害:
多器官功能低下(MOS):不吃、不哭、 反应低下,早期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 循环障碍。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严重时休克、 DIC、心衰、肺出血、急性肾衰。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 动脉血气 • DIC指标 • 肾功 • 血电解质 • 心电图 • 胸片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课件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寒冷、早产、感染、窒息
(二)发病机制 ❖ 体温调节功能差 ❖ 寒冷损伤
内因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于散热 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
–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熔点高易凝固 –早产儿含棕色脂肪少---缺少产热组织
新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2)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易于失热;
(3)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
(4)以棕色脂肪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等 物理产热方式;
(5)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比不饱
和脂肪酸多,熔点高,受寒时易硬化,
出现硬肿症。
4
2、寒冷损伤:寒冷和保温不当使新生儿 失热增加,体温下降,继而引起外周 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出现 肢端发冷和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引起 心功能低下表现。低体温和低温导致 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代酸,严重时 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
10
4、病情分度:
分度 肛温 TA-R
硬肿 全身情况及器 范围 官功能改变
轻度 ≥35℃ >0℃ < 20% 无明显改变
中度 <35℃ ≤0℃ 25% ~ 反应差、功能 50% 明显低下
重度 <30℃ <0℃ >50 % 休克、DIC、 肺出血、急 性肾衰
11
1、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原则 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2、支持疗法:补充足够的热量有利于体 温恢复。
3、合理用药: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纠 正代谢紊乱。出血倾向者用止血药, 高凝状态时考虑用肝素,DIC已发生出 血时不用。休克时扩容,纠酸,用多 巴胺。
12
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寒冷、 早产、感染、窒息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无力、 热量摄入不足有关。
8
2、硬肿: 特点:为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
能移动,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 硬肿发生顺序是: 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 臀部→面
颊→上肢→全身。范围:头颈部20%, 双上肢18% ,前胸及腹部14% ,背及 腰骶部14%,臀部8% ,双下肢26% 计算。
9
新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患儿胎龄、日龄、体重、分娩史及 APgar评分情况,及患儿有无感染史,还要了解患儿分 娩时环境温度及出生后保暖措施。
2、身心状况评估:患儿吸吮和吞咽能力,体温、脉搏、 呼吸、硬肿的部位、面积及程度、哭声、肌张力、尿量 及四肢末梢循环。
3、评估家长育儿知识,家庭保暖措施,对疾病认识和 经济承受能力。
护理诊断
1、体温过低 与早产、寒冷等因素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化、水肿,局部血液供应不
良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无力、热量摄入不
足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出血 与严重微循环障碍有关。
腰骶部 13%、 臀部8%、 双下肢26%。
病情评估
1、症状、体征:1、表现为纳差或拒乳,反应差、哭声 低、心率减慢、尿少,体温常低于35℃、重者常低于 30℃2、肢体凉,皮肤硬肿,颜色暗红,按之如橡皮样。 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 →上肢→全身。严重者可导致心、肺、肾多脏器损害, 甚至出现DIC。
0 1
04
02
03
6、知识缺乏(knowledge deficit) 与家长缺乏育儿知识
有关。
护理目标
1.患儿体温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 2.患儿能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体重开始增长。 3.患儿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交叉感染。 4.患儿不发生肺出血。 5.家长了解疾病发展过程及育儿知识。
护理措施
1.复温 测量体温 ①如肛温在30~34℃,腋-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患儿,足月儿一般 用温暖的镪褓,包裹置于25~26℃室温环境中,并用热水袋保暖,早产儿 置于30 ℃的温箱中,体温往往较快升至正常,如体温低于正常,则调 高温箱温度。 ②如肛温<30 ℃ ,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体温 高1~2 ℃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监测肛温、腋温1次,并提高温箱 温度1 ℃ ,根据患儿胎龄和体温恢复情况,将箱温调至适中温度。轻、 重度患儿体温于6~12小时恢复正常;重度患儿体温于12~24小时恢复 正常;如无条件者可采用母体怀抱复温或热水袋保暖。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
什么是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疾病,主要表现为脑部及周围组织的肿胀和硬化。这个疾病对新生儿的 生存和发育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新生儿硬肿症的危险性
1 潜在的后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预防的重要性
新生儿硬肿症会导致脑部功能受损、智力 发育迟缓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及早预防和诊断可以降低新生儿硬肿症的 发生率,并减少患者长期受影响的风险。
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和治疗
1
诊断方法
通过体格检查、颅骨X射线和脑部超
治疗方案
2
声等多种方法来确定婴儿是否患有新 生儿硬肿症。
治疗包括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
疗法。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根据患儿的
情况制定。
3
护理和注意事项
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关怀,包括合理的 营养、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等,以促 进患儿的康复和发育。
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适当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我们希望 未来能有更多研究和创新来帮助婴儿战胜这个挑战。
新生儿硬肿护理课件
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摄入,促 进生长发育。
并发症预防措施
加强产前检查
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新生儿硬肿的高危因素, 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宝宝的体温、体重、硬肿程度等指 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
出生后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加强皮肤护理, 预防皮肤破损和感染。
健康教育
向家长普及新生儿硬肿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提高家庭护理水平。
发生原因
早产
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中 枢发育不完全,容易发
生硬肿。
环境温度低
新生儿长时间处于低室 温环境中,散热过快, 导致体温下降,引发硬
肿。
感染
新生儿感染可能导致体 温调节障碍,引发硬肿
。
母体因素
母体在妊娠期患有高血 压、糖尿病等疾病,可 能导致胎儿出生后发生
硬肿。
硬肿的分类与分级
分类
根据硬肿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全身性硬肿和局部性硬肿。
受凉。
合理喂养
根据新生儿的需要,合理安排喂奶 量和时间,防止饥饿或过度饱食。
加强护理和观察
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体 重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04
CATALOGUE
新生儿硬肿的并发症与处理
并发症类型
01
02
03
04
感染
新生儿硬肿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增加感染的风险。
器官功能损害
硬肿可能导致器官血液供应不 足,引起器官功能损害。
新生儿硬肿护理课 件
目 录
• 新生儿硬肿概述 • 新生儿硬肿的护理原则 • 新生儿硬肿的预防措施 • 新生儿硬肿的并发症与处理 • 新生儿硬肿护理案例分享
01
CATALOGUE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肿症1护理课件
分娩期护理
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有利于新生儿的 健康,减少新生儿硬肿症 的发生。如需剖宫产,应 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保持新生儿体温
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擦干 身体,并给予适当的保暖 措施,以维持正常体温。
早期喂养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 喂养,以促进新陈代谢和 热量供给。
新生儿护理
定期检查
注意保暖
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 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硬肿症等异常 情况。
时就医。
预防复发
02
注意保暖,避免宝宝再次受到寒冷刺激,预防硬肿症的复发。
增强免疫力
03
合理喂养,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 肿症1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新生儿硬肿症概述 •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 •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 新生儿硬肿症的康复
01 新生儿硬肿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由于新生儿体温 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肤和皮下组织 受到寒冷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变硬 和水肿的疾病。
定期复查
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复查,评估康复效果,调整康 复计划。
家庭护理
家长需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技巧,如正确的抱姿、 喂养方法等,以促进宝宝的康复。
心理支持
关注宝宝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 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
康复后注意事 项
持续关注
01
即使宝宝康复后,仍需持续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
异常。
02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
孕期保健
01
02
03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 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降 低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风 险。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
早期识别DIC,给予抗凝、补充凝血因子等 治疗。
04
患儿护理及家庭管理建议
住院期间护理措施
保暖
将患儿置于适中温度的保暖箱内 ,根据患儿体温、胎龄和日龄调 节箱温,使患儿皮肤温度维持在
正常范围内。
喂养
尽早开奶,保证热量供给。对于吸 吮和吞咽能力弱的患儿,可用滴管 或鼻饲喂养。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皮肤 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和感染。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推广
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
1 2
建立健全的孕产妇保健制度
确保所有孕妇都能接受到规范的产前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新生儿硬肿症的高危因素。
加强孕期营养指导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营养补充,降低孕妇和胎 儿的营养缺乏风险,从而预防硬肿症的发生。
3
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产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新 生儿硬肿症的能力,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 化治疗方案制定,提高治疗效果。
新型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随着新型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的深入研究 ,未来可能实现这些方法的临床应用,为新生儿硬肿症的 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早期诊断与预防的普及
随着早期诊断方法和预防策略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未来可 能实现新生儿硬肿症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降低发病率 和死亡率。
断和治疗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新生儿硬肿症定义和流行病学
详细阐述了新生儿硬肿症的概念、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点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儿科新生儿硬肿症汇总医学课件
2023儿科新生儿硬肿症汇总医学课件contents •概述•病因与高危因素•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案•预后与转归•预防措施与干预策略•研究进展与前沿研究方向目录01概述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以皮肤紧硬、皮下水肿和低体温为特征的新生儿急症,严重者可伴有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
定义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疗方案(2014版)》,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
诊断标准定义与诊断标准发病机制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寒冷损伤、感染、早产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新生儿硬肿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水肿,以及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紧硬、皮下水肿、低体温、喂养不耐受、呼吸困难等。
分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新生儿硬肿症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主要表现为皮肤紧硬和水肿,无其他症状;中度除皮肤表现外,出现低体温和喂养不耐受;重度则伴有呼吸困难、器官功能受损等严重表现。
临床表现与分度02病因与高危因素病因感染寒冷损伤Array如寒冷损伤综合征、低体温等。
如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早产其他因素如早产儿硬肿症等。
如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
母孕期因素如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
胎儿期因素如低体温、低血糖等。
新生儿期因素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特点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高峰期为冬春季,可能与寒冷损伤有关。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硬肿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差异。
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因素有关。
03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宝宝出生后出现反应差、哭声弱、吸吮无力、四肢发凉、皮肤硬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肺出血、DIC等。
病史了解母亲孕期及分娩情况,是否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产程延长等病史。
《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完整版ppt
22
完整版ppt
23
完整版ppt
24
完整版ppt
25
使用温箱注意事项
• 先加水,再预热 • 嘱家属勿调节温度 • 使用中注意加水 • 注意电源
完整版ppt
26
【西医治疗】
二、热量和液体供给 经静脉补充热量者应达到每日 210kJ/kg(50kcal/kg);可进乳者尽早哺乳,热量 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体温低时输葡萄糖速度 宜慢,一般6~8mg/kg·min,体温恢复后速度可加 至12~14mg/kg·min。
1、体温降低 2、一般情况差 3、硬肿 4、功能障碍 5、多器官功能损害 特点:硬、肿、凉
完整版ppt
9
分度 轻 中
重
新生儿硬肿症病情分度
体温(℃)
硬肿范 肛 腋-肛 围(%) 温 温差
器官功能改变
≥35 正值 <20 无明显改变
<35 0或正 20~50 不吃、不哭、反
值
应差及心率慢等
<35 或<
• 同时要判断硬肿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完整版ppt
12
【鉴别诊断】
一、新生儿水肿 :全身或局部水肿,但 不硬,皮肤不红,无体温下降。全身 性水肿原因很多,如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营养不良, 新生儿溶血病等, 水肿多极严重,且各有其特征。
完整版ppt
13
【鉴别诊断】
二、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常 有难产或产钳助产史。在身体受压部位(背和 臀部)易于发生。发热,哭闹,局部皮肤发硬、 变红略肿、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先硬结后转为 软化,暗红色,逐渐坏死,形成溃疡,可融合 成大片坏疽。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
控制策略
早期发现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为硬肿症,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保暖、给氧、输液等。
合理用药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
护理与康复
对患儿进社会支持与教育
01
02
03
01
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 的硬化和肿胀,皮肤颜 色多为暗红或紫红色。
02
体温下降,反应低下, 吸吮无力,哭声微弱。
03
可伴有心率减慢、呼吸 暂停等严重症状。
04
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多 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02
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与治 疗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症状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体温、活 动情况等,判断是否存在硬肿
根据病情需要,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 疗,如抗生素、抗炎药等。
营养支持
其他治疗
保证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其生 长发育的需求。
如氧疗、输液等,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 的治疗。
预防措施
做好产前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 保母婴健康。
保持新生儿体温
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用干燥的 毛巾擦干身体,并放置在适宜 温度的环境中,避免受凉。
提供心理支持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 儿及家长心理支持,缓解 焦虑和恐惧情绪。
健康教育
向家长普及新生儿硬肿症 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提高 其自我保护意识。
社会援助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相 应的援助和支持,帮助家 庭应对经济和照护压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与控 制
《生儿硬肿症》课件
皮肤变硬、紧贴皮下组织,触之如硬橡皮样,颜色苍白或暗红。
体温异常
体温偏低或过高,常伴有畏寒、寒战。
Hale Waihona Puke 02CHAPTER
生儿硬肿症的诊断与治疗
观察新生儿皮肤、皮下组织、肌肉是否出现硬化、水肿和发凉,以及体温是否异常。
观察症状
医生通过触诊判断新生儿身体各部位的硬度和水肿程度。
触诊
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以了解新生儿体内各系统功能状况。
《生儿硬肿症》PPT课件
目录
生儿硬肿症概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与治疗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与康复生儿硬肿症的预防与控制
01
CHAPTER
生儿硬肿症概述
生儿硬肿症是一种新生儿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和器官的硬化和肿胀。
定义
多发于寒冷季节或早产儿,发病急,进展快,严重者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特点
宣传教育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为患儿家庭提供生活和医疗上的帮助与支持。
社区支持
为患儿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焦虑和压力。
心理咨询
鼓励开展硬肿症相关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促进该领域的科技进步。
研究与发展
01
03
02
04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定期检查
03
CHAPTER
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与康复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不要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遵循医嘱
定期带宝宝到医院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定期复查
加强孕期和产后的保健工作,预防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预防为主
04
CHAPTER
生儿硬肿症的预防与控制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孕期营养和健康,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ppt课件
诊断
病因 临床表现
程度 分度: 硬肿范围
全身情况
体温 ℃
休克DIC
轻度 <20% 稍差 ≥35
无
中度
20~50% 较差 <35 无或轻
重度 >50% 极差
<30 有
23
鉴别诊断
皮下脂肪坏死:生后1-2周出现,多有创伤所致,表 现为患处皮肤发硬,界清,继之皮肤萎陷,很少扩展 ,X线可见钙化,预后良好。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neonatal cold injurey syndrome)
定义
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皮肤 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 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
寒冷损伤、窒息、感染或早产所致。简称新生 儿冷伤 ,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寒冷、早产、感染、窒息
简称新生儿冷伤又称新生儿硬肿症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寒冷早产感染窒息寒冷早产感染窒息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功能差寒冷损伤寒冷损伤内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于散热易于散热能量贮备少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产热不足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熔点高易凝固熔点高易凝固早产儿含棕色脂肪少缺少产热组织缺少产热组织外因毛细血管壁渗透性神经反射调节棕色脂肪产热寒冷损伤体温不升感染或缺氧微循环障碍dic组织缺氧热量脂肪凝固发硬热量摄入不足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表面积相对大寒冷摄入不足感染窒息缺氧棕色脂肪产热不足体温低下缺氧酸中毒新生儿脂肪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熔点高皮下脂肪凝固皮肤硬皮肤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瘀滞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浮肿血容量减少dic休克全身多器官损伤发病机制病因体温调节差皮下脂肪少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脂肪凝固低温散热寒冷刺激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左短路酸中毒无氧代谢低氧血症摄入不足主要能量为葡萄糖疾病感染窒息腹泻心脏病棕色脂肪腋下颈部肩胛中心动脉肾脏肾上腺周围病理生理物质代谢改变窦房结抑制呼吸改变凝血障碍肾脏血流减少脑血流减少脏器血流减少肠道血流减少低体温hypothermia总结5低低体重气温低低摄入低体温肺出血循环衰竭心律失常肾衰竭中毒肠麻痹寒冷季节
新生儿硬肿症_PPT课件
9 9/24/2020
预防
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疾病 尽早喂养,保证充足热量供应 注意保暖
10 9/24/2020
护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体温过低、营养失调 潜在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
11 9/24/2020
护理措施
复温 合理喂养 预防感染 预防多器官衰竭 健康指导
5 9/24/2020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不吃、不哭、不动
低体温
皮肤硬肿:早期皮肤较紧,不易捏起,以后感 到僵硬,触之如橡皮样。出现部位:下肢臀 面上肢躯干 。
多器官功能损害
6 9/24/2020
治疗
• 复温:要求:12~24小时,体温达到36℃以上。 什么时候快复温?什么时候慢复温?
难点:硬肿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3 9/24/2020
病因
寒冷 早产 低体重 窒息 感染
4 9/24/2020
发病机理
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 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血管丰富,易于散热 皮下脂肪特点:饱和脂肪酸多,熔点高,低体温时易于凝
结。 靠棕色脂肪产热 寒冷、窒息、感染时的微循环特点
新生儿硬肿症 (寒冷损伤综合症)
sclerema neonatorum 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
1 9/24/2020
学习目的
熟悉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治疗。 熟悉硬肿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2 9/24/2020
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生儿硬肿症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 处理
12 9/24/2? 2.新生儿硬肿症病理生理与临床的关系?
13 9/24/2020
《生儿硬肿症》课件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 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炎药等。
手术治疗
护理与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的硬肿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切开引流、坏死组织切除等。
提供良好的护理和支持治疗,包括定期监 测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充足的营 养等。
治疗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硬肿症症状,应立即就 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和护理,不要随意 更改治疗方案或停药。
注意保暖
在治疗期间,注意给新生儿保暖,保持适宜 的室内温度和穿着。
04
生儿硬肿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温暖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放入预热的保温箱或由 母亲怀抱,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心理支持
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帮助宝宝克服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康复。
05
生儿硬肿症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轻度生儿硬肿症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及时治疗、细心护理
详细描述
轻度生儿硬肿症的宝宝通常症状较轻,皮肤稍微发硬,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对于这种情况,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如使用保温箱或包裹柔软的毯子,同时确保宝宝充足的喂养和水分摄入。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宝宝体 温、皮肤状况和吮吸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出现。
变化,并加强喂养和护理,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案例三:重度生儿硬肿症的治疗与护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紧急治疗、全方位护理
重度生儿硬肿症的宝宝病情危重,皮肤发硬且伴有严重的 并发症,如器官功能衰竭或感染等。对于这种情况,需要 立即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如使用呼吸机、体外膜氧合等设 备进行生命支持。在护理过程中,要全方位关注宝宝的生 命体征、病情变化和并发症情况,同时加强营养和护理, 尽可能提高宝宝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新生儿硬肿症PPT模板
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抽搐缓解,痉挛减 轻和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后遗症期
一般在生后2个月~6月出现,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活动,头躯干 扭转,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哭闹 不安,智力落后,最终发展为手足徐动型脑瘫。
• 2.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 ①轻者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
早产儿尤甚;
• ③新生儿在受寒时主要靠棕色脂肪产热,而早产儿棕
色脂肪贮存量少,在感染、窒息和缺氧时棕色脂肪产 热不足,致体温过低;
• ④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含量大,其熔点高,寒 • 冷时易凝固。水肿与毛细血管壁在寒冷、缺氧下
通透性增高有关。
• 医学研究表明:胎儿在母体内的体温比妈妈
高0.5℃,出生后进入外环境,即使分娩室的 温度高达24℃,还是比新生儿体温低13℃, 这么大的温度差,再加上新生儿体表面积大、 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血管多等原因,新生 儿散热更加快,出生1小时内体温可降低 2.5℃。”
• 1.复温 • 测量体温:①如肛温在30~34oC,腋-肛温差为正值的
轻、中度患儿,足月儿一般用温暖的镪褓,包裹置于25~ 26oC室温环境中,并用热水袋保暖,早产儿置于30oC的 温箱中,体温往往较快升至正常,如体温低于正常,则调 高温箱温度。②如肛温<30C,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 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体温高1~2oC的温箱中开始复温, 每小时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低 与早产、寒冷等因素有关。 •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无力、热
量摄入不足有关。
• 3.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 4.潜在并发症,肺出血 与严重微循环障碍有关。 • 5.知识缺乏(knowledge deficit) 与家长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药物治疗
DIC
肝素
潘生丁
指征 剂量
1重度循环障碍 2肛温<34℃/Bp<40mmHg 3 Rbc变形或碎片 4出血倾向/plt小于< 6×109/L 纤维蛋白原 ≤1.5g/L
24
血管活性药物
东莨菪碱 多巴胺 酚妥拉明 中药 (丹参/川穹嗪)
654-2
0.1-0.2mg/kg 5-10ug/kg.min 0.3-0.5 mg/kg 0.5-1ml/kg
新生儿硬肿症
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定义
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冷伤 (胎寒、五硬)
是由受寒和/或多种疾病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 变硬和水肿的一种疾病。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 能受损。 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北方地区、寒冬季节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窒息、感染的患儿
2
病因
1. 内因
体温调节差
皮下脂肪少
25
4 抗感染
5 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心力衰竭 肺出血 肾功能衰竭 休克 胃肠功能衰竭
5.“DIC ” 重症硬肿在入院时几乎均伴有DIC,本病重症或晚期可见肺出血
、消化道出血或周身出血,这些症状可能与DIC有关。
1硬 肿 循环障碍 DIC
12
特点
顺序
对称性
色泽暗红 由下向上发展
13
20%
14% 8%
18% 14% 26%
14
严重表现 四不
不吃 不动 不哭 不升
10
“五大特点”
1.“冷” 轻者局部发冷,重者周身皮肤发冷,甚至冰凉,伴有明显的体温下
降。一般可在31~35℃之间,甚至有低于26℃者。
2.“硬 ” 皮下脂肪聚积的部位其“韧度”发生改变,皮肤紧贴皮下组织。早
期硬肿感到皮肤较紧,不易捏起,以后感到僵硬,不能移动。触之硬如橡皮样 ,发硬皮肤呈紫红色或苍黄色。
饱和脂肪酸
酶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低温
脂肪凝固
3
2. 外因
产热
寒冷刺激
散热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收缩
肺血管收缩
酸中毒
肺动脉高压
无氧代谢
右 左短路
低氧血症
4
主要能量为葡萄糖
摄入不足
产热
疾病
感染 窒息 腹泻 心脏病
5
3. 棕色脂肪
Brown fat
部位
腋下/颈部/肩胛/ 中心动脉/肾脏/ 肾上腺周围
2. DIC筛选试验 对危重硬肿症拟诊DIC者应作以下六项检查: (1)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数<100×109/L者占67.3% (2)凝血酶原时间 重症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生后日龄在4日内者≥20秒,
日龄在第五日及以上者≥15秒。 (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秒。 (4)凝血酶时间>25秒。 (5)纤维蛋白原≤1.6g/L(160mg/dl)。 (6)3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出生后1日正常新生儿纤维蛋白降
轻~中度(肛温>30 ℃,腋-肛温差为正值): 箱温30→34℃ ,6-12h内恢复正常体温。 重度(肛温<30 ℃,腋-肛温差为负值) : 箱温比体温高1-2℃,每小时提高箱温0.5~1 ℃ (箱温不超过34 ℃ ),在
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2
2、热量和液体补充
开始可按每日210kJ/kg(50kcal/kg); 以后迅速增至419—502kJ/kg(100-120kcal/kg), 经口、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 液体量按1ml/kcal给予。 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量。
6
病理生理
低体温-hypothermia
体温调节障碍
物质代谢改变
窦房结抑制 呼吸改变 凝血障碍 脏器血流减少
肾脏血流减少 脑血流减少
肠道血流减少
7
新生儿硬肿症
临床表现特征:
8
总结-5低
低体重 低胎龄 气温低 低摄入
低体温
9
新生儿硬肿症 “五低 ”
(1)低气温的季节或地区 以冬春季及我国北方发病者最多 (2)低出生体重儿 根据有关报道占本病半数以上。 (3)低日龄组的新生儿 本症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日龄在20天以上者发病例
三少
少吃 少哭
少动
15
五个垂危征兆
肺出血(最常见) 呼吸衰竭 心动过缓和/或心律不齐 肾功能衰竭 中毒性肠麻痹
这五项虽然是新生儿期各种严重疾病晚期的共同垂 危征兆。但在本症时,前三项更为突出。
16
实验室及其它有关检查的改变
1.血常规 一般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 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若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或减少者,多提示预后 不良。
19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皮下坏疽
20
治疗
复温 rewarming
温水浴
方法 电热毯
红外线辐射抢救台 暖箱
21
1、正确复温
对体温稍低者(34~35℃)可用预热的衣被包裹置于25~26℃室温中,加用 热水袋保暖、热炕、电热毯包裹、母亲怀抱取暖,体温多能很快升至正 常。
对体温明显降低者(≤33℃),有条件者可先在远红外辐射热保暖床快速复 温,或暖箱复温,床温高于患儿皮肤温度1℃,随着患儿体温升高,逐渐 升高床温,复温速度约0.5~1℃/h,待体温升至正常后,箱温应设置在患 儿所需的适中温度。使患婴在12~24小时内体温达36℃。
数明显减
(4)低生活能力的婴儿 如吸吮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差,不能离开暖箱者,以
早产儿
(5)低热量供给的婴儿 生后虽有吸吮能力,但护理者供给热量不足。
“二多”
(1)多病的新生儿 83.6%~98%伴有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更 易引起本症。
(2)患儿母亲多病 在妊娠期或分娩时,多有并发症存在,如妊高症、心脏病、 前置胎盘、肝炎、肺炎及败血症等。
3.“肿” 在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的部位,大部分有凹陷性水肿,少部分病例
则仅发硬。国内有人报告52例中,硬肿者占79%,硬化者占21%,前者多在生后 1~2日内出现,后者多在1周发病。
4.“休克征 ” 多见于重病例。由于血压不易测定,以下表现有助于诊断:
面色苍白、呼吸不规则、心音低钝、心率增快或过慢、尿少或无尿、前臂内侧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秒)、股动脉细弱,甚至摸不到等。
解产物(FDP)约20%,故3P试验可阳性,第2日以后出现阳性则为不正 常。
17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凝血障碍 心电图 血气分析 肾功,血糖 胸/腹部片
18
病情分级
程度 硬肿范围 肛温
器官功能改变
轻度 <20% 大于35 无或轻
中度 20--50% 小于35
损害明显
重度 >50% 小于30
衰竭/DIC/出 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