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0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0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和类型;2. 学习压力管理的有效方法;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的概念和类型;2. 压力的来源;3. 压力管理的有效方法;4. 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经历过压力,并简要介绍压力的概念和类型。

2. 讲解:详细讲解压力的来源、类型以及压力管理的有效方法。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压力管理经验。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压力管理,如深呼吸、冥想等。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重要性。

教案二:《情绪管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和类型;2. 学习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3. 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概念和类型;2. 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3. 情绪调节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和类型。

2. 讲解:详细讲解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如情绪表达、情绪转化等。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情绪表达和转化技巧。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情绪管理,如正念练习、情绪日记等。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教案三:《人际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类型;2. 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概念和类型;2. 人际交往的技巧;3. 沟通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困惑。

2. 讲解:详细讲解人际关系的概念、类型以及人际交往的技巧。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人际沟通,如倾听、表达等。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教案四:《自我认知》1.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习自我认知的方法;3.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优秀6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优秀6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优秀6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方案篇一按照学生处20××年工作计划安排,我校拟举行“阳光护航”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活动。

一、活动主题“阳光护航珍爱生命,心理育人激扬青春”二、活动时间20××年3月25日--20××年5月25日三、活动内容学校组织开展的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参照附件1.各院系可参考和选择的形式包括:心理电影放映;团体辅导和游戏;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主题征文。

各院系自行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征文活动,于5月20日前推选3-5篇征文上报心理咨询中心XX老师处,参与学校优秀心理健康征文评选;心理健康漫画、海报、手抄报展览活动;“我最喜爱的心理委员”评选。

各院系自行组织评选,于5月15日前,推荐3名心理委员上报心理咨询中心XX老师处,附个人简介和事迹。

由学工部组织对候选人进行网络投票(具体办法另行公布)。

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被授予“20××年度我最喜爱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员”荣誉称号。

四、表彰奖励学工部将根据各院系报送材料情况和宣传季工作实际,对工作突出的院系予以表彰奖励。

评选结果将做为各院系学生工作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次活动拟评选突出表现集体奖2个,分别奖励1500元;优秀组织奖4个,分别奖励1000元。

五、活动要求(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本届宣传季本着“发挥院系主体地位,彰显学院工作特色”的原则,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各院系于20××年4月5日之前将“阳光护航”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活动方案(电子版)报送心理咨询中心备案。

各院系根据方案安排,及时开展相关活动,学院可邀请学工部对接领导、心理咨询中心对接教师指导和参与相关工作,也可以调动中心分配的朋辈辅导学生具体指导相关活动的开展。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各院系要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动员,营造浓郁心理健康活动季氛围,发动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XL00001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授课系(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部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一、课程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学生众多关键能力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的成人成才成长,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在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生涯规划等方面正确认知,学会珍爱生命,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应对心理危机,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生成人成才成长教育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本课程标准的编写依据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二、课程基本目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知识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2.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够对其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3.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特点及类型,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因素,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和技巧;4.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恋爱的利与弊,形成对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5.了解大学学习的基本特点与学习心理特点,了解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障碍,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6.了解情绪的产生、情绪的内涵,了解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7.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了解不同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8.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9.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获得自我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平台,让同学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面对自己的内心二、活动操作1.通过测试或游戏考验情侣间的默契程度等;2.为愿意参加活动的同学提供信纸和笔,让同学们写出自己最想说的的话或心愿;3.与校广播站联系,将愿意公开的心愿通过广播传达给大家,不愿意公开的心愿可用心封装好,作为“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交给同学自己保管当作纪念;4.鼓励学生情侣写下对彼此的承诺,提高对感情的责任感三、活动操作注意事项1.“心愿”表达用语文明,内容将健康,积极向上;2.不要求必须现场写,可以让同学自行写好交给我们再做安排四、活动材料桌椅、信纸、彩笔、游戏测量量表五、活动地点六、活动时间安排心理健康周开始的第四和第五天,持续一天大学心理健康教案大学心理健康教案七、活动人员安排两组人员,每组7——8人1—2人负责保管信纸和笔,一人组织指导同学参加活动,一人负责与广播站联系,约半天送一次稿件大学心理健康教案: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篇2一、应对压力压力是一种客观存在,为了更好地减低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学会有效地处理压力。

一般而言,个体从面临压力到解决问题要经历冲击阶段(压力来临之初出现的眩晕、不知所措、惊恐状态)、安定阶段(冲击之后的恢复阶段)和解决阶段(直接面对压力,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一过程中,常用的应对方法如下:(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多方面兴趣。

(2)对压力进行正确的认知评估,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认知来改变不适应状况;(3)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社会支持来缓解压力,相信在你需要时他人会给你提供帮助,使自己时刻成为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一部分,不要让自己孤立无助;大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大学心理健康课教案(4)建立积极和谐的人格特征,自立、自信,知足常乐;5)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没有人能替代你的成长,你必须学会独立体会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只要你能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并与同行者携手合作,正确对待这一历程中所有积极与消极的情绪,勇敢面对挫折,超越自我,你便能维护健康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心理健康的定义。

小组讨论: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讨论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组活动:分享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环节:练习情绪调节技巧,如情绪日记、情绪释放等。

第三章:压力应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与分类。

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讨论:探讨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组讨论:分享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环节: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等。

第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

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人际关系中的沟通场景。

小组讨论:探讨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实践环节:练习倾听和表达技巧,如非暴力沟通等。

第五章:自我认知与自尊建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建立自尊的方法和技巧。

5.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与重要性。

自尊的定义与重要性。

建立自尊的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活动自我探索:进行自我认知的练习。

小组分享:分享自尊建立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环节:练习自我肯定和自尊提升的技巧,如自我赞美、自我反思等。

大学生心理课十篇教案

大学生心理课十篇教案

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 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在生活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案二:情绪管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特点;2. 培养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1. 情绪的类型和特点;2. 情绪管理的技巧;3. 情绪调整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角色扮演法;3. 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情绪;2. 讲解:详细讲解情绪的类型和特点;3. 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情绪,学会识别和管理情绪;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情绪管理的技巧和方法;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教案三:人际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2. 培养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3. 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2. 人际交往的技巧;3.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原则。

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人际关系;2. 讲解:详细讲解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原则;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来源于: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其特点可以从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组织原则等方面来体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可具体为下面五个方面:1. 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气质和性格特点,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

2. 协助学生认识所处的环境和他人,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

3. 协助学生培养坚毅的意志力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4.协助学生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促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业的提高。

5.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恋观、职业观和价值观。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是环绕人的心理活动和品质来展开的,具体包括下面几方面:1.智能方面-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2.情绪方面-乐观的人生态度、情绪的调节(良好情绪培养和不良情绪的消除)、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等。

3.意志方面- 自主独立性、勇敢坚毅性、坚持性、责任心、敢于接受艰难和挫折的挑战等。

4.学习方面-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

5.社会方面-认识和接受现实、乐于交往、适应环境、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为中心,注重启示学生对心理教育有关知识的领悟与应用。

常用的方法有∶1.讨论法-专题讨论、自由发言、脑力激荡等。

2.认知法- 阅读和故事、录音录相、图片和文学艺术欣赏等。

3.操作法-游戏、作业、心理测验、讲演、表演等。

4.角色扮演-剧情表演、小品表演、双重扮演等。

5.行为改变-示范学习、果敢训练、自信心训练等。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原则需要遵循以下几点:1.学生主体性原则2.平等尊重性原则3.启示自觉性原则4.积极适应性原则5.“教为不教”性原则6.艺术性原则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还在探索过程中,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1.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

- 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

3. 课程内容3.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定义与重要性- 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概述3.2 自我认知与调适- 自我认知技巧- 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 自我成长与心理素质提升3.3 人际沟通与社交技巧- 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冲突解决与和谐相处- 社交礼仪与网络社交3.4 心理健康与生活品质- 生活习惯与心理健康- 时间管理与生活规划- 心理素质与生活质量3.5 心理疾病与防治- 常见心理疾病概述- 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4.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心理健康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 案例分析:讨论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人际沟通能力。

-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5. 课程评估- 过程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和进步。

- 成果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反馈评估: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6. 课程实施与推广-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7. 课程总结与展望本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篇1一、艺术体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理论依据艺术体操作为一种融合体育与艺术的运动项目,其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形成优美的身体线条,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艺术体操教学时,对于艺术体操的教学计划安排主要集中在该教什么内容,以及怎样进行套路的衔接,对于学生的体操学习技能的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往往会出现忽视情况,这是当前开展艺术体操的心理健康教学的现实需要。

根据《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课题的要求,大学生艺术体操的开展主要放在心理健康教学上,经过实验调查,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正确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推动学校素质改革教学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探讨(-)艺术体操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对象主要对某高校艺术体操选项班学生进行研究,总体人数为35人,对照组以数学班30人为参照,普通组人数200人,主要为其他项目选项版的学生。

(二)本次试验的研究方法1制定实施健心处方,根据相关的课题设计要求,主要重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实验的科学性、趣味性、创意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系统的进行指导,主要在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实验内容为:首先进行口令指示练习,让学生在进行口令联系的过程中融入课堂。

然后通过一个小的游戏环节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活动的开展,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内容的开展主要以华尔兹为主,集体协作精神是整个试验的目标,教师在音乐的节奏中将动作教给学生,然后进行创造性表演,由学生自行组队,3-4人即可,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中由学生自己编制动作,整体造型以及表演方式都是学生可以进行创造性发挥的内容,最后,在进行考核时,可以改变传统的严肃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表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心理压力与应对
讲解心理压力的来源、影响和应对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应对压力。
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教授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技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情绪管理与积极心态
帮助学生认识和管理情绪,培养积极心态,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式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利用线上平台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提高教育效果。
小组活动与个体辅导相结合
将小组活动和个体辅导相结合,以满足不同 学生的需求。
学校与社会资源相结合
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 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人际关系
自我成长
评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和社交能力,包括沟通技巧、 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处理等 方面的能力。
评估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 展状况,包括自我认知、自 我管理、自我激励等方面的 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对大学生进 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评
估。
1
观察法
通过观察大学生的行为表现 和情绪反应,评估其心理健
康状况。
心理测验法
通过心理测验量表对大学生 的心理特质、能力和行为进 行评估。
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个别大学生的个案进 行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状 况和问题所在。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 应对压力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02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 容不够全面、教育方式单一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通用7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通用7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通用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1授课课题:个性心理授课时间:第5至7节授课班级:本科生授课类型: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教学目标、要求:目标是教会学生个性心理所包含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这两大模块内容,培养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个性心理,以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求学生能识记个性心理的定义、特点和包含内容等方面,理解认清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在学习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理清正确的价值观,了解自己性格特征,明白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有优劣之别,在认识自己个性心理之后怎样运用知识是自己有所转变,弥补不足,发扬优点,是本章的教学难点,为了能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个性心理,本课程教学设置了活动实践,让每位同学在实践中真实体验个性活动的差别,更好的深化学习本章内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活动体验、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挂图、幻灯片、分小组实践教时安排:三个课时参考资料:《个性心理学》、《心理学导论》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一、导入:首先介绍本次课程的框架结构,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对本次课程有一个大体的理解。

导入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专题内容介绍和专题结构介绍。

第一部分:专题内容介绍。

1、定义:个性(personality)或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特征①稳定性:指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经常稳定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

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

②独特性:指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是极端个别化的。

但个性中还存在着共性。

③整体性:个性是由许多心理特征组成的,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

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2篇)

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2篇)

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2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

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方案1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个人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石中心小学计划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宗旨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三、活动时间贯穿20xx学年第二学期四、活动内容活动一:心理健康活动启动仪式(3月份)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启动2、学校领导讲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3、学生代表发言活动二:“懂得感恩勇敢表达”(4月份)结合“三八节”“母亲节”为教育契机,围绕“感恩”主题,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面向全体学生收集绘画、制作贺卡、手抄报等优秀作品。

一到三年级可以是以“给妈妈画一张画(做一张贺卡)”的方式进行;四到六年级则可以做感恩主题的手抄报。

要求先在本班内展示评比,每班再上送5份学校参评。

(评比时间:第十周前)活动三:心理主题黑板报比赛(5月份)各班还有楼梯的黑板报以“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一二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三四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五六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教导学生应对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焦虑、抑郁等。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4、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课程内容1、自我认知介绍情绪的种类和表现,如喜怒哀乐、恐惧、惊讶等,让学生通过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识别不同的情绪。

进行性格测试和心理问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

2、情绪管理讲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明白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教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运动、倾诉等,并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心理调适。

3、压力应对分析压力的来源和表现,如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社交压力等。

介绍应对压力的策略,如时间管理、目标设定、问题解决、寻求支持等。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压力的情境,练习应对压力的方法。

4、人际关系讲解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如尊重、理解、信任、沟通等。

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如拓展训练、小组合作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冲突,掌握妥协和包容的艺术。

5、心理韧性介绍心理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挫折是成长的机会。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故事,激励学生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组织学生进行挑战自我的活动,如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勇气。

6、价值观与人生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组织讨论,探讨什么是幸福、成功和有意义的人生。

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三、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1. 引言心理健康日益被人们重视,特别是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2. 课程目标设定首先,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的技巧、培养积极的社交关系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了解和解决的能力。

3. 教学内容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初级阶段的内容可以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技巧等;中级阶段可以加入应对压力、学习策略等内容;高级阶段可以重点讲解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和解决方法、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入一些案例分析和故事分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方法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讨论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同时,老师应该采取开放式的沟通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鼓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因此,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是课程设计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分享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

同时,家长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6. 实践与评估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训练,让他们在实际情况下运用所学技巧。

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例如通过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多场景)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多场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多场景) 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

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引导学生关注同伴心理健康,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二、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概述: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分析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扰等。

3.心理调适方法:讲解心理调适的基本原理,介绍放松训练、自我暗示、积极思考等实用技巧。

4.自我认知与成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设定合理目标,规划人生道路。

5.人际沟通与交往:讲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教授有效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6.心理健康维护:介绍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韧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心理健康问题,分享心理调适经验,增进同学间的交流。

3.情景模拟: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心理调适过程,提高应对能力。

4.互动游戏:设计有趣的心理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知识。

5.实践操作:布置心理调适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四、教学安排1.课时:共16课时,每周1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教学进度: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共计8个主题。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表现、实践操作成果等。

2.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心理测试、课程论文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

2.多媒体资源:利用网络、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引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提升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重视。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一套详细的课程设计方案。

一、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挫折、压力等各种心理困扰。

这种教育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商,增强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及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良好的心理健康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程设计目标的确定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需求,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压力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四、课程内容的安排1.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调节、冷静思考、积极表达等,帮助他们有效处理情绪,提高情绪稳定性。

2. 自我认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优势和劣势,培养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自尊心,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

3. 人际交往:指导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4. 压力管理:教授学生应对压力的方法和策略,如学习时间管理、放松技巧等,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五、学生参与方式的设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的参与方式。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教育效果。

六、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讲授知识、提供案例、展示视频、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

大一期末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一期末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一期末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第一部分:认识自我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部分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认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和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情感、性格以及行为模式。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我是谁”
的自我介绍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包括兴趣爱好、成长经历、未来梦想等,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

#### 第二部分: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
演等方式,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调节负面情绪。

此外,还可以引入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帮助学生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

#### 第三部分:人际交往
大学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案中的这一部分将重点讲
解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倾听、沟通、解决冲突等。

通过小组合作任务或模拟社交场景,学
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 第四部分:应对压力
面对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大学生需要学会有效的应对策略。

教案中的这一部分将
介绍时间管理、目标设定等实用技巧,并通过分享学长学姐的经验故事,激励学生积极面
对挑战。

#### 第五部分:求助途径
最后,教案将向学生介绍校内外的心理支持资源。

这包括心理咨询中心的联系方式、在线
心理健康平台以及各类自助小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在遇到心理困扰时,
应该寻求哪些专业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设计
1.拓展大学课程体系,充实大学课程的人本底蕴; 2.拓展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厚大学生的活性知识; 3.拓展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功能,使二者有机、有 序、有效地整合,共同为大学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 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3、 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程通过对心理学理论深入浅出的系统 讲授与大学生活案例丰富全面的分析,引导学 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人格,丰富人生,更 好地融入生活,更好的妥善处理生活事件,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专业性、科学性、应用 性,通过活泼的课堂互动,使用游戏、电影、 flash等有效的视听教学方式,使大学生能够 有效、负责任的管理规划人生,促进自我的充 分发展,贯彻“助人自助”的人生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8、 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8-1、把互动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设计环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言,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集中听课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8-2、积极采用案例教学,使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受到启发,得
到能力培养。 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典型
教学重点:
自我意识的涵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 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 情绪情感内涵的理解、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大学生恋爱的动因、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教学难点:
如何将相关专题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 易于吸收的授课内容;
如何有效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 渡,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 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解决方案
1、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意理论性与知识性、趣味性 的结合,教学方式方法要“三体现”即:教学内容要体现 新、教学方法要体现活,教学手段要体现多。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因此,设计一门符合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提升学生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3.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独立思考能力;4.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

三、课程内容1. 心理健康概念的介绍: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2. 情绪管理与自我认知:教授学生如何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认知水平;3. 压力处理与心理调适:引导学生学会应对各种压力,培养适应性;4. 积极心态与人际关系:鼓励学生保持积极心态,培养积极人际关系;5. 预防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处理:教授预防心理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心理危机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心理健康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2. 互动式教学:采用分组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课题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评价方式1. 日常表现:定期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心理健康作业和实践活动;3.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选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健康教材;2. 多媒体设备:配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3. 相关专业人才:邀请心理学专家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给学生讲座或培训。

七、实施计划本课程安排每周一节课,共计十周。

在平时学生课余时间增加心理健康讲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能力,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使用专业:全院各专业课程性质:通识课程课程类别:人文社科类主讲人:郅利聪所属系部:公共教学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21世纪高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设计开发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该课程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又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活动性与开放性。

坚持以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为依据,努力做到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其宗旨是增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心理素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设计课程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为课程开发建设和具体实施的行动指南;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计划用2-3年时间在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及教法改革等方面努力探索出一条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计划性与目的性相统一、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路子。

二、课程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院自主开发建设的通识课程,是我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实践、研发和积淀的结果。

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2001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2年4月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抓住机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并要求和鼓励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教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

2002年5月,我们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初稿,开始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

2002年9月,在我院全部专业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

2、发展阶段2003年5月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

2003年9月,我们对03级800多名新生实施心理普测,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

2004年7月,学校派两位心理学老师到郑州大学参加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并顺利通过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分别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2005年,根据需要,调整了师资力量,并把“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006年3月,在全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体系。

2007年3月,我们在自编讲义使用四年的基础上,组织优势力量,由郅利聪老师任主编,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修订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题库,创立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提高阶段2008年9月,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下设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

重组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力量,修订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计划,建立起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更加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心理调节,促进心理健康。

我们尝试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环节加入到理论教学中来,引入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咨询、心理测量、心理剧等实践教学形式,并围绕“5.25”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文化宣传活动,开通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

与三门峡市市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由我校和医院共同开发建设该课程,探索出一条学校与医院共同开发建设课程的新路子。

三、教学队伍1、主讲教师团队主讲教师团队由我院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组成。

他们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育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积极承担和参与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

完成省级、校级课题32项,在CN及刊物上发表论文55篇,主编、参编教材8部。

主要承担《教育学》、《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师生心理的科研工作、辅导员及各种成人的培训工作和师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教学队伍由9名教师组成,其中专职3名,兼职6名。

副教授4名,硕士4名,学校骨干教师2名,心理咨询师3名。

双师比例为33%,兼职教师比例为67%。

在年龄结构上,40岁以上者2人,占22%;30岁以上7人,占78%。

四、教学内容1、内容选取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职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求,择优甄选教学内容,从解决大学生心理实际问题和全面发展出发,力求紧贴学生实际,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重点从适应、交往、学习、情绪、挫折、网络、择业、恋爱、婚姻和性、自我意识等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全面发展必备素质方面选取教学内容。

2、内容组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将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安排,分十四章进行教学。

第一章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第二章高职生心理健康第三章异常心理的发现与诊断第四章适应与心理健康第五章学习与心理健康第六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第七章恋爱心理与健康第八章性心理发展与健康第九章择业与心理健康第十章情绪与心理健康第十一章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第十二章不同群体心理健康第十三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第十四章危机心理干预和调适3、表现形式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材、教学大纲、案例集和多媒体课件。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郅利聪主编,于2007年3月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作为陕西省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系列规划教材正式出版。

在使用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及时吸纳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研究成果。

4、专业支持我院拥有高水平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团队,丰富的专业文献,大量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都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我们一方面给学生指定了在本院图书馆可以查阅到的参考书目,以便学生课外阅读,同时还邀请知名专家来我院作专题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

此外,还积极利用心理咨询中心、互联网、学校社团、板报、墙报、宣传版面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筑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为了增强教学的感染性与实效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辩论法、心理测验法、心理剧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团体心理活动法等。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心理概念及理论,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原则、技术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关心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演讲,使学生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采用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自己在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2、教学手段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配备了工作所需要的心理测查软件及仪器,用于支持开展学生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学院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加大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配备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为教师利用电脑备课、制作课件提供有利条件。

教学队伍中,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效果显著。

3、网络教学环境学校投资的校园网和其他网络教室和实验设备,布局合理、运转正常、硬件达标、资源共享,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六、教学设计大胆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班级授课、专题讲座、个体咨询、网上沟通、学生社团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该课程总体设计为6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考试、考察4学时。

1、班级授课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对全体学生开设,系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班级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一、二、三、四学期。

2、专题讲座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学习观念与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度过入学后的适应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为二年级学生开设自我意识完善、情感调节、交友恋爱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二年级学生顺利度过高职学习的关键期。

为三年级学生开设合作与竞争、成功与成才、就业指导、择业心理等方面的讲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使学生昂头阔步的走向社会。

对女生开展“健康心态,完美女生”的讲座,对心理协会会员和心理委员开展“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基本知识讲座。

3、学生社团指导指导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开展心理沙龙、工作坊、心理测试、心理游戏、社会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心理知识,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对于促进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个体咨询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心理困惑与问题,积极开展学生个别咨询并做好咨询记录。

学院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2:30—5:30常年对学生开放。

有教师值班接询,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引导和帮助。

几年来共有699位学生咨询。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5、网上沟通开通三年的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QQ等形式开展网上心理辅导与网上咨询,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与多维性,使大学生能够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开展积极的讨论,对大学生面临的个体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与回答,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大开方便之门。

网站开通以来共为学生网上回复信件289封,受到学生的好评。

七、实践条件与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理论性与学生个体生活实际结合非常密切的课程,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努力构建一个更具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都能体验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心理综合素质。

1、领导重视与支持(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2002年9月,经院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负责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全权负责成立事宜,并担任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组长,各职能部门领导任成员,统一领导、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