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2013~2014上高三质量调查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分析.doc
南开区2013~2014(上)高三质量调查文科综合
南开区2013~2014(上)高三质量调查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分析一命题依据及试题特点(一)命题说明遵循《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地理部分的相关内容,并参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命制,在考查“双基”的过程中,尽力体现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
试卷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试卷题型形式与高考一致,侧重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信息量和开放度适中。
(二)成绩结果全区平均分48.8分。
及格率24.2%。
优秀率0.85%。
整体数据与预估难度相差不大,属正常表现。
(三)试题特点1.紧扣考纲,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受文科综合考试题量的限制,试题容量缩小,采分点分值加大。
但本次考试试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设置,突出了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值线的判读技巧,气候特征与成因分析,世界重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中国典型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与简析以及国土的综合开发整治,等等,知识覆盖面较广。
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地理学科考试四项基本能力: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Ⅱ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Ⅲ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Ⅳ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2.突出地理学科特色,体现对地理本质特征的考查本次考试重视对空间性、区域性的考查。
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征。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其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考查这些内容,亦能同时体现对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考查。
本试题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地理方法分析、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
设置新情境,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3.注意解题的思维过程,突出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地理事物比较其差异性,不同的地理事物寻找其共同性特征,是地理学的辨证思维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探究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本次试题的特点之一。
南开区2013~2014上高三质量调查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分析.doc
南阳师范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1201专业名称:测绘工程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深厚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测绘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测绘理论与技术,受到专业技能训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测绘、交通、国土、市政、农林等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并为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生源。
四、培养标准和毕业要求(一)培养标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受到测绘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测绘工程的组织、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毕业要求:知识要求要求1:基础科学知识要求2:专业基础与核心知识能力要求要求3:外语能力要求4:计算机制图及编程能力要求5:专业技能实操能力要求6:专业拓展、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要求7: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素质要求要求8:政治素养和身心素质要求9: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法律意识及创新与创业能力(H表示高度关联,M表示中度关联,L表示低度关联)七、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地图学、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方法、GPS原理与应用。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形图测绘实习、地籍测量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控制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十一、教学计划表(一)通识教育课程见通识教育课程目录(二)学科基础课程(三)专业教育课程2.个性化课程南阳师范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目录1. 通识教育核心课(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2014南开一模】天津市南开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天津市南开区一模试卷)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7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第I卷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顼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l,回答l~2题。
1.图示区域的地壳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2.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B.由各种生物遗体或其分泌物堆积而成C.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D.可全部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
图2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至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信息显示A.青藏高原降水增加最多B.银川所在省区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减C.兰州降水比同期平均偏多D.西宁与银川降水量相差50~100毫米4.从整体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原因主要是A.气候变得明显干旱B.大气不稳定性增强C.夏季风进一步增强D.气温普遍大幅上升读图3,回答5~6题。
5.图中I阶段所处的人口增长状况是A.原始低增长阶段B.高增长阶段C.增长下降阶段D.低增长阶段6.对图中人口增长模式对应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A.I可能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B.II是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国家C.III是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D.IV是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国家2012年3月8日,拍摄者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努拉伯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4所示)。
2013年高考文综试题分析 地理试题
稳中求进,贴近生活,加大开放度——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试题整体与新课标贴合,难度不大,使考生可以以较为轻松的心情答完整套试卷。
一、试题结构较为稳定第一卷的选择题共11个,每题4分,没有变化。
第二卷非选择题部分中必考题在分值上与去年略有变化:第36题分值为22分(去年为26分),第37题分值24分(去年为20分),但必做题总分值依然为46分。
其选考题部分分值与去年相同。
继续以“组题”形式呈现,非选择题以区域承载考点,自然流畅。
选择题全部以组题的形式出现,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今年高考仍然延续了过去的特色,全卷选择题分成4个题组,或3个一组,或2个一组,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形成梯度,保证了考生思维的连贯性,便于考生答题。
综合题方面今年的第36题和37题分别以攀枝花和非洲维多利亚湖作为背景,重点考查自然、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点。
二、试题稳中求进1、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稳定性明显。
“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特征在2013年地理试题中仍然体现明显。
主要知识考查汇总:(1)客观题:选择题1-3题以“鲜切花”生产为切入点,考察了农业(鲜切花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区域发展优势分析。
4-6题以遥感影像图片和文字材料(提干)说明为题,考察了具体区位下降水产生的原因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判定具体的位置以及与自然带形成的关系。
7-8题通过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年变化率的变化,考察了城市化过程的变化特点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迁移的特点等。
9-11题通过我国某地天气系统的变化考察了风向的判定和暴雨的形成以及我国各地此种天气系统发生的基本规律。
(2)客观题:36题,以攀枝花在西南地区的位置和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分析攀枝花1月气温高的原因和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以及攀枝花钢铁工业发展与打造“避寒之都”的关系。
37题,以非洲“维多利亚湖及周边水系”考察了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和在维多利亚湖中迅速繁殖的原因和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渔业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并说明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南开区2013~2014上高三质量调查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分析.doc
汉源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文件汉县安委〔2015〕1号汉源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切实做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工管委,县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强力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进入冬季,全县安全生产面临灾后恢复重建等建设施工进入高峰期,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压力大,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监管能力与监管任务不相匹配等严峻的形势。
根据《雅安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切实做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雅市安委〔2014〕25号)文件精神,按照县政府安委会2014年11月21日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后召开的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要求,为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春节和全国、全省、全市、全县“两会”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现就做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完善责任体系,确保安全生产“五个全覆盖”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工管委,县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日,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要求,要迅速全面落实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安全检查、安全力量、安全监管“五个全覆盖” (即:出台“党政同责”规定,制定“一岗双责”措施,由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安委会主任,明确相关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安全监管部门定期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抄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工作制度)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二、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坚守安全底线岁末年初历来是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期,随着雨雪、冰冻、雾霾等极端天气和人流、物流、车流的增多,诱发交通事故因素陡增;建筑施工等露天作业人员身体机能变化,容易引发事故;风干物燥,火灾易发;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
2013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分析
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一轮复习建议一试卷分析1 试题结构必答部分有选择题11道(44分);非选择题36题(22分)、37题(24分),(共46分);选答题在选修模块旅游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任选一题作答(10分)。
2 总体评价自习审读新课标文综地理试题,总体感觉难度适中,题型稳定,客观性试题难度加强,主观性试题难度降低,容易得分。
从整张试题来考虑,没有偏、难、怪的试题出现,地球运动及工业生产知识没有出现,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突出了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察。
从整体来说,2013年的试题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地理事项、探讨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我们日常要帮助学生牢记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
3 试题特点分析●试卷突出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旨的命题思想。
试题对考生逻辑思维、综合思维等地理思维能力进行了重点考查,如选择4、7、8题,只看题干,考生难免迷惘,只要通读全题、认真分析材料,则不难作答。
虽然没有偏、难、怪题,但考生想拿高分也不容易。
只有那些地理素养深厚、答题习惯良好、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拿到较高分数。
11个选择题,思考量都比较大,稍有疏忽就可能丢分。
而主观题的36题、37题就分别以我国四川河谷城市攀枝花和非洲维多利亚湖区为背景区域进行相关考查。
这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使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以致用。
●注重学科内容的整体把握,重点考查主干知识。
今年文综地理试题的考点主要包括:天气系统、自然带、天气、气候、人口的变化、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区域定位、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等。
而难度较大的地球运动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出现,但并不意味着地球运动会在高考试题中永久消失。
通过近几年其他地区的考试情况看,地球运动的题目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难度大大降低了,所以由此可见,如果以后新课标卷中考查,难度应该会大幅度降低,所以复习还是很必要的。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高一历史一、试卷总体分析1、试卷特点:试题体现出基础性,重点考查主干知识。
考查的历史知识均为政治史的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实现对历史必修一史实部分的全面考查。
每道试题均依据史料,设置一定的不同的情境,由此引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注重试题的新颖性。
试卷简约,体现梯度。
试题内容简洁、易懂,考生阅读无障碍,便于考生准确作答。
选择题由浅入深。
材料解析题中所设置的问题的难度也呈阶梯式递进。
2、试卷结构及内容:本份试卷在题型设计上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
考查的知识点覆盖必修1 全部内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述量大,需要学生必须有较强的文字表述能力3.数据分析本次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高一年级参加考试学生人数为1390人,均分为76.4分。
双过线人数普通班321人(78分以上),尖子班51人(88分以上),预测军检以上人数1251人(59分以上)和宁阳一中相比差距不大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存在问题: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
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对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如学生是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一对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理解不透,对这两个概念学生普遍掌握的不够深入;对雅典民主的特点和局限性认识不到位。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理解不够透彻。
得分不多。
另外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考试结成绩没有预期的效果。
高三地理试题分析评价报告.doc
高三地理试题分析评价报告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一)高三地理试题分析评价报告一、考查内容及考查要点分析(表中的加粗字体为考纲要求)中心问题题目序号图像呈现形式考查要点考纲考核能力要求分值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3 实景测绘图城市与经纬度分布图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影子的方向、地方时的换算、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全球气候变暖45 城市经纬度位置分布图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准确和完整获取地理信息及整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 等高线地形图区域环境问题6~7 我国东南地区地形素描图等高线地形图的转绘与判读,区域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快速、全面、准确解读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能力 4 岩石圈与地质作用地形与气候8~9 某地区岩石与年均温等值线分布图地质构造判读,等温线的判读,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全球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能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天气系统10~11 某时刻气压数值分布图气旋周围不同位置的风向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通过地图信息获取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探究地理问题能力 4 气候类型12~13 某地年内月平均降水和气温分布图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分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4 气候与陆地自然带14~15 区域经纬网图经纬网计算,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及判读分析图形语言信息的能力 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6~17 森林火灾卫星影像解译图遥感的应用;自然灾害的正确应对方法及应急措施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能够选择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地理问题,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的能力 4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8~19 中国各年龄阶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图表的能力 4 城市化20~21 某城市温度与面积、人口变化关系图统计图的判读、城市化的表现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农业地域类型气候类型22~23 巴西咖啡生产景观示意图农业地域类型,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农业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联系地理原理综合分析的能力 4 城市空间结构24~25 某城市规划图和等时线示意图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布局,等时线与交通通达度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解读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4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6 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区域主要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变化图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影响聚落形态的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能够用简洁的文字、图形语言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10 区域环境问题探究与研究性学习27 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的径流量和含沙量图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特征分析;黄河水文特征对航运的影响;经济发展区位优势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调动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的能力,论证探索创新能力11 区域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28 上海市21世纪产业沿轴线发展模式图城市空间结构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工业发展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原理,探究、评价、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0 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29 区域经纬网示意图交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9 自然灾害与防治30 我国荒漠化类型及典型分布区图我国近年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图荒漠化的分布及成因;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主要灾害成因、分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利用地理原理,分析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10 旅游地理31 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图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旅游资源极其特性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10二、试卷特点本试卷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探索山东高考的模式和思路,试卷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其突出特点如下1、试题类型稳中有变试卷命题完全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没有超出规定的内容范围,与往年相比,试题的内容和形式都保持相对稳定,贴近高考,学生做起来较为顺手。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4年高考复习建议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4年高考复习建议农兴中学钱旭东2013年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基本上保持了往年的命题思路,总体上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突出了能力立意的导向。
试题以《2013年地理高考考纲》以及《考试说明》为依据,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学习有用的地理),试题立意新颖,设问灵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较好地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总体来看,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具有稳、变、新的特点,无偏题怪题,无“超纲”内容,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一套适于人才选拔的优秀试卷,一、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评价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赋分为100,对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考查侧重不同。
其中必修一涉及的题目是28题、29题、30题、31题、32题、33题和34题第(1)问等,共38分;必修二涉及的题目是23题、24题、25题和35题第(2)问等,共26分;必修三涉及的题目是27题和35题第(3)问等,共15分;选修考查了自然灾害即34题第(2)问和环境保护即35题第(1)问等,共21分。
试题共出现了4幅区域地图,2幅坐标图,1幅示意图。
试卷结构稳定,选择题11题共44分,非选择题2大题共56分。
二、2013年安徽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1.以学科主干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作为命题的重点从2013年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没有变,不回避已考查过内容的命题思路没有变。
今年安徽卷试题涉及的主干知识有:河流水文特征、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城市化、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
其中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大。
当然对这些主干知识的考查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再现或简单的知识堆积,而是对知识经过深入的整合和加工,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命题和考查。
2.更加注重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必然要在地理试卷上得到体现,尤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试题必将加强对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如第35题。
2013年高考天津卷地理试题分析与2014届复习思考
2013年高考天津卷地理试题分析与2014届复习思考学校蓟县*中姓名 ***2013年高考已经结束,对高考试题细细品读几遍,足以感受出题者的大家风范:稳重大气,平而不淡。
纵观所有试题,语言及图上信息较为简洁,贴近时代,深入浅出,大跨度、多角度地对主干知识进行了考察,完整覆盖了考试说明中对考生要求的基本能力,难度分布合理,为后续的高三考前复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一、2013年高考天津文综地理试题考点2013年高考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山地对气温、对降水的影响,等高线的判读,城市交通布局的特点,地域联系及商业网点布局,外力作用,地球运动,气候,工业区位,人类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人口迁移,旅游,自然灾害的防御等。
所有知识点都是课本基础,都是耳熟能详的主干知识,试题从这些基础出发,巧妙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调动课本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读图1,回答第1题。
图11.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1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气温降水A B C D 【答案】1.B【试题立意】该题考查山地地形对气温及降水变化的影响及读图能力。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些知识点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但此题用示意图和坐标图来考察学生识图能力、获取信息调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完成知识与图示的对接,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2~3题。
2.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答案】2.C【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图与剖面图的转换。
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A.a处 B.b处C.c处 D.d处【答案】3.A【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图中判断集水线,即山谷位置。
这两道题主要考察的是等高线,2题主要找主要找出两个山脊,然后和剖面图对应,得出正确答案。
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地理试卷分析
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地理试卷分析从今年开始新课标文综试卷分为新课标ⅰ卷新和课标ⅱ卷,地理试题选择题和去年相差不大,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基础性、学科性的特点;非选择题必考题和去年相比难度有所上升,自然地理所占比重较大;选考题则相对平稳。
纵观地理试题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1、地理学科特点、鲜明试卷中地理图像丰富,共有9幅地理图。
有区域图、柱状图、等值线图、水系图等图表,符合地理学习和地理科学的规律。
呈现了丰富的地理信息,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综合性、区域性、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变化过程等内容,使地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充分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从考查内容可以看出:该套地理试题对能力要求较高,强调地理学科的应用性和实际性;加强对地理学基础的考查,同时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试题中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考查内容比重大。
除选择题第3题和7—8题为人文地理考查内容外,其余试题都是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考查内容。
同时注重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影响观念在试题中的渗透。
(二)试卷结构地理试卷沿袭去年的试卷题型组成,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非选择题又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
选择题包括11个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36、37两道必考题和42、43、44三道选考题。
选择题44分,形式比较灵活,自然地理比重稍大,其中人文地理占16分(第2题鲜花运输,第3题农业区位因素,7-8题人口变化),自然地理占了28分(第1题农业区位因素的自然条件,4-6题区域地理自然特征,9—11题风向、天气、季节的判断)。
非选择题56分,形式相对稳定,但36题和37题自然地理比重稍大。
(三)典型试题分析1~3题:农业区位因素本组题给出的是区域图,包括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三个国家的轮廓和经纬度位置。
高三文综三模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文综三模地理试卷分析高三地理刘海强三模试卷应该是保持平稳的特点。
对高考有一定的导向性,对今后的命题有一定的参考性。
是对目前学生状态的一种检验,更是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摸底。
并为下面复习计划的调整提供对策。
改进复习思路,扬长避短,提升技巧,进而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从本试卷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新”“老”结合:所谓“新”,一是指题目新。
从整张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的用心。
很多题目都是我们以前所没有遇见的。
一般而言,到了这个阶段,各地的期末试卷甚至三模试卷已经出来,很多题目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为了避免重复,冲突,题目在新颖程度上要有所突破。
从这张试卷看,开头第一题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道题目考察的好象从考试说明上还找不到落脚点!但是似乎又涉及到区位选择的原理,并且结合生活常识,贴近生活,走进生活,符合地理学科的理念。
此谓一新。
二是指考察的落脚点新:我们都知道地方时肯定会考,但是以什么形式考?我们常见的形式通常都是以光照图的形式出现。
但是本试卷上第4、5题中,让学生根据条件去自己构建模式图去计算和推理的方式相对很新颖!再如第11、12题,关于天文观测的知识,在我的印象中很少考察到,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又感觉不超纲。
三是只材料背景新:表现之一是时间距离近,都是不久前刚刚发生的事情,时事性强。
再者,结合题目很巧妙,出题目的角度很新颖。
如第11-13题,第30题,27的冻雨等等。
但正因为求新,对一些题目的推敲不够,尤其是设问与答案之间明显存在着不匹配的现象,如28题的第1小问要求“从材料中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但答案却很宽泛,再有第2小问中问的是缓解此次旱情的主要措施,但答案却将所有的选择项一网打尽。
这样的结果使得试卷一些的题目的区分度不明显,即好的学生考不出来,而差的学生往往蒙对了。
所谓“老”,一是指“老”的知识不回避,老树长青。
有些知识点的确很重要,出题目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新鲜而回避,不能嫌“老”!如刚才讲到的地方时的计算,第8题中的湖泊的调蓄作用;第3题中的化石存在的岩石等等。
2013文综(地理)高考试卷评析
2013文综(地理)高考试卷评析2013年的地理试题,整体上来看,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更具有一定的选拔性。
选择题总体较简单,尤其第一组题,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信心体现了人文关怀;但在后面的几组有一些题看似简单其实不太容易准确作答;综合题第36题和选作题比较常规,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第37题出题角度则比较新,体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特点;与往年题型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开放性试题。
试题结构较好,世界与中国,自然与人文,难与易,分值分配较合理。
一、考点以主干知识为主大气环境、水环境、农业区位、区域等考点,属于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同样成为今年高考必考部分的考点。
选修考查评价旅游资源以及在旅游业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洪灾的成因及应对措施,矿区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这些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考点均围绕地理学科的主干和核心展开。
二、试题设计以图和材料为背景,注重提取运用信息能力考查今年的地理试题无论选择题和综合题都充分运用了地图,充分体现了地理无图不成题的特点,以地理信息图为信息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结合图中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
这也正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突出特色。
11个选择题和36、37题和选作题全部有图的考查,包括景观图、区域图、3S地图、等值线图以及柱状图等。
学生可以从图中获取较多的有用信息,但要想把题做好,还必须结合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借鉴模板综合解答才能答好,这也体现出了高考真正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好的区分度,达到了高考选拔人才的目的。
三、考查以区域为载体的综合分析能力2013年文综地理试题以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
在题目设计上以区域为载体,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
如第一组选择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在实际区域中的应用;综合题中的第36题考查中国西南地区攀枝花的气候特征的分析;第37题以世界区域地理当中的尼罗河和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为信息载体。
第42题则以中国热点区域海南省三沙市为载体考查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
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地理考后总结及试题分析
高三第三次质检试题分析---------------工作总结3月18-19日举行的高三第三次质检(即“豫南六市一联”),这是我校2009届高考考生在高考前的最重要的一次统一测试,一定程度上可将本次质检视为高考的“晴雨表”。
一、试题分析从试卷的结构、分值分布及知识、能力的考查上来看,测试贴近高考,有很强的权威性。
就文综地理试题来说难度不大,但灵活性较高,突出了高考所常考的主干知识及能力要求。
1、主干知识考查方面如选择第1-2小题对等值线考查中同时也体现了农业区位的应用。
3-5题及11小题表面上是对变化趋势图的判读,实则同时对区域地理及人地关系也有要求。
6-7题考查等高线与人类生产的关系,一并考查了人地关系及地质作用。
8-10小题以薰衣草种植物为背景,考查了天山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工业区位。
大题36题对气候成因的分析及对新能源的关注,37题对我国大豆生产的问题及现状进行考查,并要求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选做题结合嵩山旅游开发、菲律宾地震及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问题,考查成因分析、影响及措施等。
2、能力考查方面以高考说明要求的四项能力要求为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规律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中学生暴露的问题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足①审题不认真审题不认真,很多学生明明会做也丢分了。
质检试卷反映出很多学生在做题时还不善于正确有效快速地审题,要么没有理解题目的具体要求,要么对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和理解不到位,造成答非所问,获取题目所提供的关键信息能力不足。
②信息提取的精准度不够。
提取试题中的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地理高考中十分重要,本次测试中反映出一部分学生在信息的提取过程中不全面、不精确。
因为审题不认真造成不当失分的现象在这次质检考试中都普遍存在,如文综卷大题中关于“原因”“影响”类问题的解答。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不够。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2014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分析暨2015高三地理复习建议与参考2014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
立足双基,活而不难,紧贴时代,稳重严谨2014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与2015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建议李得龙2014年高考已告结束,天津卷试题也如期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作为新课改下新高考的新试题,14年地理试题不仅在题目编组与分值设计上有较大变化,进行了突破性的改革,于题目本身,也在保持了天津卷一贯特色的基础上,遵循考纲要求与考试说明,稳中有新,知能并重,注重基础,视角独特,较往年题目有诸多创新,直观体现出新课标下高考命题的新特点,科学考察了考生的知识水平与学科能力,达到了通过高考试题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的基本目标。
与此同时,高考试题这一高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风向标,在2014年又展现出了哪些新的趋向,可以带来哪些新的思考,又如何把这些新感受、新体悟运用到新一学年教与学的工作当中,本文拟简要分析2014天津地理卷试题所呈现出的一些特色,并粗谈几点对新学年高考复习的看法与建议。
一、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地理试题试卷特点(一)题组编排做出重大改革,试卷结构更加科学,题组设计精确严谨,学科性强,纵深度好,题目用词巧妙,活而不难。
2014年天津地理卷继续“稳中有变,稳中有新”,今年的试题改变了近几年试题的组题模式,如在客观题中,将属于“地球运动”知识点的两道题目继续进行后置,改为Ⅰ卷的最后两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常给人感觉较为突兀的地球运动部分题目对考生所造成的压力,而Ⅱ卷的主观题部分则由传统的两大道题组改为三道,总题量缩减为八小问,并对分值标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这既使试题整体更加丰满有序,全面地考察了知识点,又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与作答的空间,从而减少了因为分值设置不尽合理而对考生成绩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影响,有利于考试信心的提升。
在题目设问上,试题仍继承了近几年天津卷“设问明确,简明扼要,不设赘余”的特点,用词严谨,无过多修饰,清晰易懂,同时题目虽简洁而又不简单,设计上富于节奏与弹性,不长的一句话,隐藏着对考生综合能力的多重考察,以Ⅰ卷第四题为例(图略):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作为选择题,该题要求考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准确作答,而乍看之下,题支中的四个选项又都有其合理之处,此时,题干当中的“旱灾”二字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灾”字充分体现出命题人对考生关于自然灾害成灾性的条件这一重点知识的考察,答案自然也就只能是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区2013~2014(上)高三质量调查文科综合
地理试卷分析
一命题依据及试题特点
(一)命题说明
遵循《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地理部分的相关内容,并参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命制,在考查“双基”的过程中,尽力体现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
试卷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试卷题型形式与高考一致,侧重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信息量和开放度适中。
(二)成绩结果
全区平均分48.8分。
及格率24.2%。
优秀率0.85%。
整体数据与预估难度相差不大,属正常表现。
(三)试题特点
1.紧扣考纲,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受文科综合考试题量的限制,试题容量缩小,采分点分值加大。
但本次考试试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设置,突出了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值线的判读技巧,气候特征与成因分析,世界重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中国典型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与简析以及国土的综合开发整治,等等,知识覆盖面较广。
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地理学科考试四项基本能力: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Ⅱ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Ⅲ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Ⅳ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突出地理学科特色,体现对地理本质特征的考查
本次考试重视对空间性、区域性的考查。
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征。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其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考查这些内容,亦能同时体现对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考查。
本试题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地理方法分析、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
设置新情境,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3.注意解题的思维过程,突出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相同地理事物比较其差异性,不同的地理事物寻找其共同性特征,是地理学的辨证思维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探究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本次试题的特点之一。
如综合题第12题(3)选择了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依据等高线地形图,对植被生长状况特点进行的对比分析。
由于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气候特征、地形水文条件等方面差异的表现、成因和过程是不同的,学生必须把握区域的时间、空间特征,才能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
4.立足于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结合相关图文资料,突出考查学生检索信息,应用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如综合题第13题(1)~(2)围绕中国荒漠分布区这个学生熟悉的区域,考查了荒漠化分布特征的准确描述以及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综合分析等相关问题。
以上试题既要有一定的区域地理知识储备,又需参考相关信息,再要适当的语言组织准确表述,体现了综合分析和联系实际的思维要求。
二答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审题能力提升中仍存在问题
从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情况看,最突出的问题仍是不少考生审题不严,没有较好的掌握地理简答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学生对于题目设问中限定词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作答范围不明确,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得分。
(二)基本原理掌握不牢固,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逻辑性思维不清晰学生对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认识的偏差,忽视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忽略对原理产生过程的梳理。
在作答时只能将片段的记忆临时拼凑起来完成试题解答。
分析的角度不全面、不严谨。
学生对基本原理掌握不牢固,知识运用不灵活,用原理代替分析,如分析区域修建水库的原因,有的学生仅回答出当地气候类型及特征,描述了河流的水文特征,而没有结合具体的材料和实例,从气候与水文要素因果联系的角度进行整体分析。
(三)选择题应试技巧不够,自主分析能力不强
等值线的判读以及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考查,是考试常考并题型多变的内容。
学生总是说它难,是因为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之外,相关的知识准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比如经纬网的知识、立体几何知识、变式日照图的识别、世界地理知识以及一些生活常识等。
在回答第10.11题时,一提到地方时、区时、正午太阳高度,学生就发懵,而忽略了题目文字材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不能通过排除法、特殊值代入法、反证法等技巧得出正确结论,导致错误率明显上升。
三复习策略及建议
从此次试卷答题情况凸显的一些问题,值得全区每位地理教师加以关注。
大家应在考试后认真分析这次考试的答题情况,结合本校地理复习“校情”、“生情”,找准差距,在下一阶段的高考复习中,有的放矢地做好指导工作。
区教研室地理学科组结合试卷分析的结果,对下一步的复习工作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复习目标明确,重难点要突出
地理知识面广,点多,繁杂。
因此,课堂上要注意详略得当,不可平均用力,应该“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即紧紧抓住重点实施教学。
牵一发而动全身,层层深入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时间要用在刀口上——改变复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角具有一定阅读、思维能力的高中文科学生的复习课,应讲求质量,切忌面面“句”到,时刻提防“满堂灌”。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听来的,更是他们通过不断地思考、表达、修正而逐步获得的,是在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中生成和发展的。
因此,后面的复习备考工作,教师要把复习的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的表述中发现问题,在他们的相互探讨、质疑中提高能力,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中梳理知识,领悟方法。
(三)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提高选择题精准度训练
解选择题好比“打蛇”要打“七寸”,即要抓住关键信息,一举歼灭之。
选择题通常用文字、数据、图形或图像的形式来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应用、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多种能力。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
而学生要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就必须熟知如以偏概全、误联因果、定式诱惑等常见的置疑方法,运用提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归纳、推理,运用书本上分析重点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现实问题,做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2.强化读图训练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应重视从地图中获取答题信息能力的训练。
区域地图的定位(特别是大比例尺地图的判读),图表的识读,等值线图的判读,坐标图的判读,各类专题地图的读图训练等在高考中都是常见的。
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地理复习永恒的主题,对于地理高考复习来说,读图训练已是“老生常谈”的事,但它又不能不是年年高考复习中值得反复强调的事。
3.做到知识重组,加强专题训练
在熟悉答题技巧和强化地理图表判读训练的同时。
还要做好整合主干知识线索的工作。
一是结合时间变化,对具有季节性和发展变化的地理事象进行重组;二是结合空间分布,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重组;三是结合区位因素,对各项人文要素的形成条件进行重组;四是结合人地协调发展,对各类人地关系的线索进行重组;五是结合地理技能,对相关图像、图表的判读规律进行重组。
南开区教研室地理组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