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常见问题浅析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标准滞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监理不严格等。

为提高抗震性能,需加强设计标准修订、优化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严格监理、协调抗震与节能设计。

通过这些对策,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标准、抗震性能、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监理、质量控制、节能设计、对策、修订、更新、优化、施工质量、监理力度、协调、双赢。

1. 引言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结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的抗震设计标准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相适应,需要加强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不足。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易受损,需要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影响结构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抗震要求。

监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不严格也是问题之一,需要加强监理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协调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实现双赢。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稳固地屹立不倒。

2. 正文2.1 问题一: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设计标准滞后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抗震设计标准的滞后,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抗震性能不足的情况。

设计标准的滞后意味着设计中所采用的抗震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随着地震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原有的设计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抗震需求。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这可能导致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不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项常见问题是结构刚度不足。

在地震中,结构刚度不足会造成建筑物的振动幅度变大,进而导致结构破坏。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增加结构横向刚度的方法,如在结构中添加剪力墙、拱墙等。

还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的柱、梁尺寸,或者增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数量和尺寸,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柱的弯曲效应。

柱的弯曲效应会导致层间位移不协调,进而引起结构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增加柱截面面积的方法,以提高柱的强度和刚度。

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合理确定柱的位置和数量,避免出现柱间距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从而减小柱的弯曲效应。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还存在一个问题是结构的柔度不足。

柔度不足会导致结构在地震中产生较大的位移和变形,从而增加结构破坏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增加结构的减震措施。

常见的减震措施包括添加阻尼器、加装隔震装置等。

这些减震措施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变形。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地基的影响。

不稳定的地基会导致结构在地震中发生倾覆或沉降,进而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法,如在地基中设置加固桩、提高地基承载力等。

在选择建筑地点时,应该优先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避免选择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结构刚度不足、柱的弯曲效应、结构柔度不足以及地基不稳定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增加结构刚度、增加柱截面面积、添加减震措施以及加固地基等解决对策,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探索分析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问题

探索分析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问题

探索分析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问题摘要:建于70年代的房屋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建筑技术的限制并没有考虑到抗震问题,现在已经开始出现沉降、裂缝以及表层脱落等情况,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但是考虑重建的经济性,需要对这些建筑进行抗震鉴定以及加固工作,加强建筑的抗震性,但是在实际的抗震鉴定以及加固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我国抗震鉴定以及加固的发展,分析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抗震加固方案。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加固;发展一、我国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发展我国建筑结构抗震鉴定从60、70年代至今经历了兴起、蓬勃发展、综合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66年的邢台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这时候我国开始注意到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和加固,这段时间是技术的摸索期,利用实践证明了抗震鉴定和加固的必要性;第二阶段是唐山大地震到1989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颁布,抗震鉴定和加固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相关部门根据当时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管理计划,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对一部分的建筑结构进行了鉴定和加固,提高了城市建筑整体的抗震能力;第三阶段是1989年至今进入综合发展期,抗震鉴定和加固不断完善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已经进行了抗震鉴定和加固,工作质量和效率也相应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抗震鉴定、加固与建筑功能改造紧密相连,在加强建筑安全性的同时还增加了建筑的功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二、建筑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判断建筑结构的综合抗震能力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分析建筑的抗震结构和承载力,也应该分析建筑其他方面的条件,地震后建筑结构是局部性损害还是整体性损害都是分析的重点。

建筑承载力较高时,可以降低对建筑其他方面的要求,反之可提高。

(二)建筑结构抗震鉴定的部位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应该分为重点部位和一般部位,将鉴定的重心放在重点部位上。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篇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50万次,其中中国发生地震的次数占到全世界地震次数的三分之一。

地震的发生严重阻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其能提早预防及减少地震灾难带来的损失,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间接助推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的、有序的发展。

1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1.1建筑场地的选择地震发生时会对建筑物主体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

地震过程中产生的地质运动直接破坏建筑物的建筑结构。

地质条件是建筑物被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在地震的预防措施中,需要对建筑物所在的场地进行认真的选择。

对建筑物所在场地的选择应选抗震能力比较强的地质环境。

例如,开阔地就十分方便地震发生时人员的避难。

又如地质坚硬的土地,在地震发生时,其地面的沉陷程度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坍塌的机率。

大量的数据表明,土质越坚硬的地带,被盖层就越薄,建筑物受地震活动的程度就越小,反之亦然。

所以,应避开在地质疏松及液化现象明显的河岸、山坡地带的边缘地区建设房屋。

因为一旦发生地震,由于地基较松,在地质现象的影响下建筑物会以极快的速度下沉,非常容易造成建筑物的坍塌,若实在无法避开,则要对建筑物本身采取抗震措施。

1.2地基的设计为了确保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刚性,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同一个单元的建筑不能建设在不同的地基上,也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地基进行处理,要么就全部选用天然地基进行建造,要么就全部采取桩基的方式。

房屋建筑基础的埋置一定要达到一定得深度。

埋置过浅就会使得建筑物的嵌固作用减小,地震发生时容易造成建筑物振幅过大,非常容易坍塌。

所以在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埋置时,要尽可能多的增加埋置的深度,提高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1.3抗震结构的选择抗震结构的合理选择是保障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建筑主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建筑结构在地震活动中的变形概率,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浅析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浅析

面外例塌。
屋的抗震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整体抗震性能,改变原有房屋抗震级别
5) 替换构件加固法,对原有强度低,韧性差的构件进行材利代换,
不满 足现 行抗震 规范的 现象 。
常采用的有:钢筋混疑土替换砖,如钢筋混凝土柱替换砖柱,钢筋混凝
由于现阶段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国家相应规范对抗震要求 也越来越高,抗震设计与加固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旧房
灌。c钢夹套加固法,适用于隔墙与顶板和梁连接较差时,可采用镶边
型钢夹套上与板底连接并夹1撼墙顶跃梁问增设钢夹套,以防l E砖墙平
改造必须对原有的抗震级别较低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从而提高原有房
构形式有着不同的加固方法和措施,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对常规的加
此法连接。b压浆锚杆加固法,适用于纵横墙间没有咬茬砌筑、连接很
固方法不再阐述,仅对较为重要且比较复杂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做一些
差的部位,采用长锚杆,一端嵌^ 内横墙,另—端嵌固于外纵墙上(外
较为详细的论述:加柱) ,其做法是先钻孔,贯通内外墙,嵌入锚杆后,用水玻璃砂浆压
i {,j j /I /7
90年代中 期以来,旧房 的鉴定改造,新 房的加层改造 情况越来越浆面 层加固法,此法 主要用来加固 砖柱、砖墙,可 以不支模板直 接铺设
多,且旧建筑很多未考虑或者没有很好的考虑抗震设防,因此对现有建
钢筋后分层抹灰,比较简单有效。Q;岭尼砂浆面层加固法,适用于不用
筑结构进行鉴定和加固的工作就越显得重要和繁重。特别是在房地产业
体系的影响,个别构件的加固往往会引起结构刚度和强度分布情况的变
设门框加固法,当承重窗间墙宽度过小或者承压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
化, 因此 应从 整个 结构 体系的 安全 角度 进行 全面 考虑 ;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摘要: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备受人们的重视。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工程施工技术也趋向成熟,特别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及其施工工艺更是明显提高,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然而在实践中,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安全事故却比比皆是,给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

基于此,相关企业在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应该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设计图纸,做好质量管理以及控制工作,从而在保证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前提下,为建筑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分析;施工1 前言地震是一种严重影响和损坏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灾害,由于我国对于地震预测的能力还不够强,不仅无法及时反馈地震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很难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

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尽可能地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以满足所在地区抗震要求。

在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相关企业和工程师要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作为研究重点,对其中的关键点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

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涵及其原则2.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涵由于地震是一种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带来的直接后果十分严重,所以,应该从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出发,加强其抗震设计。

具体来说,在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相关企业和工程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不同结构单元之间应该采取有效分离或连接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建筑应该采用加强连接的方式,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来避免或减小地震后余震对建筑本身的破坏。

而正确处理不同构件间的强弱关系有利于形成多道防线,以此来提高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

只有保证建筑构件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刚度以及延性等特征,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完整性。

2.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建筑结构构件应该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墙)”的原则。

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结构力学问题与解决方案

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结构力学问题与解决方案

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结构力学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人们对建筑物安全性的不断要求提高,建筑物抗震设计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结构力学问题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常见的结构力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震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地震力是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震力的大小取决于地震波的强度和建筑物的结构特性。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会引起建筑物发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振动,进而导致建筑物受力不均衡,产生结构力学问题。

二、结构力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1. 动力响应问题建筑物在地震波的作用下会发生振动,其中动力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动力响应是指建筑物在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动态响应。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减震措施,如安装隔震装置和阻尼器,以降低建筑物的动力响应。

2. 结构刚度不足问题在地震波的作用下,建筑物的结构刚度可能不足以承受地震力的作用,从而导致结构破坏。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增加梁柱的截面尺寸、设置剪力墙等,以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刚度。

3. 结构材料强度不足问题地震波的作用下,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可能无法承受地震力的作用而产生破坏。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增强材料措施,如增加钢筋的数量和强度、使用高强度混凝土等,以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强度。

4. 不同地基条件下的差异问题建筑物所处的地基条件不同,其抗震性能也会有所差异。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地基加固措施,如进行灌浆、加固地基、挖槽处理等,以提高建筑物在不同地基条件下的抗震性能。

5. 结构构造合理性问题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合理性对其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结构优化措施,如合理设置梁柱布置、减小结构变形、优化结构的节点等,以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合理性。

结论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结构力学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领域。

通过对地震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动力响应问题、结构刚度不足问题、结构材料强度不足问题、不同地基条件下的差异问题以及结构构造合理性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前言: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是目前建筑结构设计界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也是涉及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把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

一、抗震设计的常见问题1、建筑体形由于建筑地形的限制,或为了形成街景,业主常要求设计单位在建筑体形上赋予变化,以求美化。

主要表现在:a.建筑平面因地势需要设计转折;b.结构平面凹凸不规则,有的凸出或凹进的尺寸大于相应尺寸的30%;c.上部砌体总层数不一致,有的层面差达到两层甚至以上;d.楼板局部不连续或刚度突变,出现楼板错层,或楼板开洞率太大,有效楼板面积不足结构典型平面的50%;e.为了满足下部大空间的利用,下部框架投影面积大大超过上部砖房面积,质量出现较大偏心,使结构出现较大的不规则扭转;f.楼层之间大刚度和承载力变化明显,变化率超过20%~30%以上。

2、框架结构框架的设计问题出现的形式多样:a.框架柱网不规则,开间不均匀;b.底部框架梁跨度太大,曾出现9m的跨度,必然导致“强梁弱柱”;c.框架梁柱截面偏小,表现为“剪压比”和“轴压比”超标;d.梁、柱的纵向配筋率和体积配筋率小于抗震要求;e.起转换作用的楼面的次梁设置不合理,有的偏少,有的不便于施工。

3、抗震墙底框结构没有按要求设置抗震墙,追求经济效益,减少抗震墙数量;强调空间功能分布,抗震墙分布不对称、不均匀;有的工程抗震墙布置过多,使薄弱层上移,由于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变形、耗能能力差,地震时破坏往往更加严重;剪力墙没有注明抗震等级。

二、抗震概念设计及思路抗震设防的基本目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抗震设计规范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1、一般来说,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常见问题浅析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常见问题浅析

进 行卸载处 理等 ,防止和避免在 加固施 工中 发 生安全事故。 3 、加 固布置 的合理性 提高房屋的整体抗 震能力原则 结合相 关规范掌 握各种特 种结构设 计的 基本方法 。把结构 分析 的结果作为强度 、刚 度和稳 定性 设计 的基 本要求得 到满足 ,又要 使计算模 型和计算 方法 中未考 虑 、无 法虑的 因素和不足 ,能够通过构造措施得到满足 。 a 、 规则性治理航 震设计 中力求 降低扭转 作用 ,当原结构 沿高度和平 面的构件 、刚度 等分布 符合规 则性要求 时,新增构件 的布置 要保 持原有 的规则性 ;当原有结 构在某方 向 不符 合规则性 要求 时,新增构件 布置应尽量 减 小和消除 不规则形 。使结构 的刚度 中心 与 质量 中心尽量接近 。b 、理顺地 震作用 的传递 途径 。保持 原有的合理 的传递途 径,利用 新 增 构件改变 结构不合 理的传递途 径 ,消除减 轻原结构传 递途径的缺陷 。C 、抗震薄弱层的 复核 。防止 加固后形成 薄弱层 ,利用所增 设 构件的尺寸 、位置 、厚度 的变 化,消 除或 减 轻原有薄弱楼层的程度。d 、当原有结构构件 处于 明显不利 的的受力状态 时,如短 柱、强 梁弱柱 等,加固布 置要改 善其受力状 态,或 设法将地 震作用吸 收到新增 的受力状态 合理 的构件上。并考虑新增构件的强度适当加强 。 4 、加 固手段 的有效性 、可行性原则


抗震结构加 同原 则
1 、先鉴定后加 固的原则 我 国 目前进行建 筑抗震 鉴定加 固的主要 技 术 法 规 有 : 《建 筑 抗 震 设 计 规 范 》 GB 5 0 0 1 1 - 2 0 1 0、 《建 筑 抗 震 鉴 定 标 准 》 GB 5 0 0 2 3 — 2 0 0 9 、《 建筑抗 震加 固技 术规 程 》 J G J 1 】 6 . 9 8、《 建筑工 程抗震 设 防分类标 准 》 G B5 0 2 2 3 — 2 0 0 8等 。抗震加 固设计前 ,必须对 现有 建筑进行 抗震鉴定 ,依据鉴 定结果 ,确 定 加固设计 的 内容和 范围;抗震 鉴定是抗 震 加 固的前提 。对未进行 抗震鉴定 的建筑进 行 加 固是缺 乏基本依据 的,盲 目的、不 安全 的。 2. 加 固方案的优化原则 根据抗震 鉴定结果 ,进行方 案 比较 、综 合确定处 理好加 固方 案,使之最 优化 。方案 比较 要考 虑以下几个方面。a 、确 定是采 取房 屋 整 体 加 固还 是局 部 区 段或 是 部 分构 件 加 固。b 、确定采取内加固或 是外加固。 内、外 加固需要 在建筑 内或 外侧增加 不同数量 的构 造柱 、圈梁 ,以及保 证构造 柱、圈梁和 抗震 墙体协 同工作 的拉杆 。# t -  ̄ n 固方法对 内部使 用影响较 小 ,但对 建筑立面 造型影 响较 大 , 多用于 住宅楼 :内加固法与 之相反 ,一般适 用于公共建筑 ,特别是 临街建筑 ;c 、加 固后 结构 的质 量、 刚度 、承载力 和变形都 发生变 化 ,当采用 以提 高承载力 为主的方案 时 ,要 使承载 力 的提 高超过 因质 量、刚度 加大导致 地震作 用 的加 大;当采用 提高变形 能力为主 的方案 时 ,要 衡量现有承 载力是 否达到相应 的最低要求 。d 、抗震加 固方案要对加 固处理 与损伤 原结构 的利害加 以比较 ,减 少对原结 构承载 能力 的损 伤 ,应尽 量保 留和 利用原有 的结构 和构件 ,避免不必 要的拆 除和更换 。 保 留部分要保证其安全性和耐久性 ; e 、应考 虑综合技 术经济指标 ,从设 计和施工组 织上 采取有效 措施 ,尽量 缩短施 工工期 ,减 少停 工 、停产 ,尽可 能不影响或 少影响建筑 物的 正常使用 。f 、加固设计在可 能的条件考 虑建 筑 美观 ,结合 立面造 型和室 内装 修 ,进行 必 要 的建筑 艺术 处理 ,尽 量避免遗 留加 固的痕 迹 。g 、加 固施 工往往 是在荷载存在 的情 况下 进行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如 设置临时支撑 ,

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问题的分析

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 建筑结构 ; 抗震设计 ; 场地 选择 ; 结构 的规 则性 中图分类号 : T U 3 5 2 . 1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 0 0 3 8 ( 2 0 1 3 ) 1 9 — 0 0 3 8 — 0 2
1 引 言
力结构上 , 尤其需要注 意 以下 四个 问题 : ①建筑主体 抗侧 力结构
规 划 与 设 计
瞳 葡 萄 祷 晦
2 0 1 3年 7月
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问题的分析
曩 颖宏
( 安徽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0 0 ) 摘 要 : 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是一个整体的 系统 , 而且很繁 杂, 这是 对建筑设计师们脑力和体力的综合考验 , 但是在新
够对 实 践 发挥 指 导 作 用 。
震能力,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重视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建筑 结构 的抗震是在对大量 的地 震灾害进行分析 总结的基 础上而得
2 建 筑 结 构 抗 震 设 计 的 关 键 问题
这是实践经验 的总结 , 对今后提高建筑 结构 的抗震能力具 ( 1 ) 场 地 选择 。场 地 选 择 是 建 筑 结 构 抗 震 设计 中 的关 键 问题 来 的, 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所 以, 在实践 中应该高度重视 。为了提 之一 , 在建筑 施工 中, 需 要 选 择 对 建 筑 物 抗 震 有 利 的场 地 , 需 要 结合 当前建筑行 业的实际情况 , 笔者认 为 避 开 对 建 筑 物 抗 震 不 利 的场 地 , 尤其是在 危险地段 , 更 不 应 该 修 高建筑结构抗 震能力, 筑建筑物 。研 究表 明, 地震对建筑物造成很 大的破坏 , 除 了地震 应 该 采 取 以下 措 施 : 释放 的能量 , 引起的结构性破坏之外 , 还有 一个 非常重要 的原 因 ( 1 ) 合理布局地震外力能量 的传递吸收途径。这是提 高建筑 通 过这样 的合理 布局 , 能够 保证支 柱、 就是建筑物场地 的选择 。所 以, 为 了提 高建筑物 的抗 震性 能, 在 结构抗震能 力的第一步 , 墙和 梁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 ,从而使得 构件 双 向抗侧力体 系形 修筑 建筑物 时, 进行 地段选择 的时候 , 需要选 择有利 的地段 , 避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 , 支柱、 墙和梁呈弯剪破 开对 建筑抗 震不利 的地段 , 比如软弱场地 土 , 易液化 土 , 状态 不 成。通过这样的布局, 坏, 并且 , 塑性屈服尽量在墙的底 部产 生。此外, 当地震发生的时 均匀地段 。当然, 在工程建设 中, 如 果 确 实 不 能 避 开 这 些 地 段 的 候 , 连 梁 宜 在 梁 端 塑 性 屈 服 , 还 具有 足 够 的 变 形 能 力 。通 过 这 种 时候 , 则需要采取相应 的加 固措施 , 以强化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当地震 发生的时候 , 在 墙段充分发挥它 的抗 震作用 ( 2 ) 结构体系选择 。①结构体系需要避免对建筑整体抗震产 结构和布局 , 前 , 按 照强墙弱梁的原则加强墙肢 的承载力 , 这样使得 墙肢的剪 生 不 利影 响 。在 进 行 设 计 的 时候 , 需 要考 虑不 能 因 为部 分 结 构 的 从而使 得建筑结构 的抗震能力得到了提 高。 破坏而导致整个建筑结构抗震 能力下降或者丧失 。即使某一构 切应力得以破 坏, ( 2 ) 按 照 抗 震 等 级 对 梁 、 柱 以及 墙 的 节 点 采 取 相应 的 抗 震 构 件停止工作 , 但 是其 它的构件 却不能失去效 能, 以免影响整个建 梁、 柱 以 筑物 的抗震能力 。②结构体 系需要有明确 的计算 简图和合理 的 造措施 。这样做 的 目的是 为了保 证在地震发生 的时候 , 及墙都 能够达到抗震 的标准 。建筑物 的主体 常常使用 的是钢筋 地震作用传播途径 。③结构体系需要 具备必要 的承载 害较 频繁 的 国家 之 一 , 因而 在 建 筑 结 构 需要注意两个主轴方 向的刚度需要 比较接近 ,其变 形特 性还需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与应对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与应对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与应对措施浅谈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与应对措施地震灾害会破坏房屋建筑,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房屋建筑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活动场所。

因此,加强房屋建筑抗震设计是减少地震损失的有效途径。

所以,需要加强对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深入分析建筑结构特征,制定有效的地震预防措施,提高建筑质量和抗震性能。

1 抗震对房屋建筑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人们对建筑有着新的审美,对建筑的安全性、高度以及造型有着更高要求。

因此,需要加强房屋抗震设计,技术人员需要改进施工技术,优化建筑结构,保证施工材料质量。

地震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对工程结构有着重要影响。

在人类史上,每次大地震都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

比如,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有的国家城市数量逐年增加,城市成为人口迁移的集聚地,财富集中在某一地区。

一旦发生地震,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受到科技的限制,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也没有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地震。

因此,地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职能坚持“抗震的基本原则”,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所以加强抗震设计对提高建筑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2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出现的问题2. 1 框架房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第一,在横向刚性的工程结构中,随着结构分布状态的改变,地震内力的分布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结构层出现较大变化,在结构的垂直方向容易出现薄弱层,对房屋结构造成不利影响;第二,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对主体地震进行准确的分析,有时容易选择不合理的地震分析模型,无法准确估计地震危害,并做出应对措施。

根据我国建筑规范,通常认为处理填充墙对工程结构侧向刚度贡献是一种减少振动自然周期的行为。

因此,站在结构整体的角度上思考这一问题,忽视了在地震作用下,垂直填充墙的分布是否合理;第三,填充墙设计不合理。

结构改造加固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总结

结构改造加固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总结

结构改造加固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总结摘要: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需要进行加固改造。

笔者从事结构加固设计多年,对加固改造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及总结,希望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加固设计;加固设计使用年限;增层改造1加固设计使用年限1.1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的确定,按照规范应由业主、设计单位共同商定;当结构加固材料中含有合成树脂或其他聚合物成分时,其加固设计使用年限宜按30年考虑,当确实需要50年时,其使用的胶和聚合物的粘结性能应通过耐长期应力作用能力的检验。

1.2加固设计活荷载取值,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附录J,既有建筑物加固改造设计计算时,基本风压、基本雪压及楼面活荷载可根据下一目标使用期(加固设计使用年限)进行折减,折减系数为0.85-1.0。

2建筑物增层改造在各种增层改造中,直接增层最为常见,还有外套增层、室内及地下增层。

直接增层中钢结构以其自身的优点成了甲方的首选,但由于钢结构公司其专业性较强,他们在进行增层改造时往往只对钢结构部分进行计算,有条件的还进一步把钢结构作为荷载输入原结构上对原结构进行计算,这样做法是偏不安全的。

该类增层项目一般均为既有建筑,由于缺少正常的建筑程序,缺少监管,最后投入使用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以下分两种情况进行总结:2.1混凝土框架上新增钢结构框架。

新增钢结构部分与原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质量、刚度、阻尼比上有较大突变,造成下刚上柔、上轻下重、下部阻尼比大,上部阻尼比小,高阶振型对钢结构影响较大。

新增钢结构底层及原结构底层均为薄弱层,依据规范要求,不宜将顶层钢结构作为突出屋面的小屋并采用底部剪力法乘以增大系数的方法进行地震力的计算,应将其视为统一的结构体系采用振型分解法进行计算,目前我们最常用的软件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发的PKPM系列结构计算软件。

在进行PKPM结构计算时,SATWE参数选择注意事项:①混凝土结构阻尼比0.05,钢结构阻尼比为0.02,整体结构阻尼比按0.05计算将低估结构的动力反映,为结构安全留下隐患;因此在计算时将首层按照规范作为薄弱层,进行水平地震剪力调整(地震剪力增大15%);②由于新增钢结构在刚度和质量上与下部结构有明显变化,将新增钢结构层间地震剪力放大2.0~3.0倍进行计算。

房屋建筑加固改造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加固改造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加固改造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房屋建筑加固改造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老旧建筑需要进行加固改造,以提高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本文将从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入手,探讨解决措施。

一、基础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1. 基础土壤不均匀问题描述:基础土壤不均匀可能会导致房屋承重不均,从而影响房屋的稳定性。

解决措施:在施工前应通过勘察和试验,对基础土壤进行合理评估。

在确定基础设计方案时,应根据实际土壤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2. 基础承载能力不足问题描述:在老旧建筑加固改造过程中,发现原基础承载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新的设计要求。

解决措施:针对基础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应进行强化加固处理。

可采用增加基础底面积、加固底板、设置新的承载元件等措施,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1. 结构裂缝问题描述:在结构加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影响整体施工效果。

解决措施:对于较小的裂缝,可采用填缝剂进行修补;对于较大的裂缝,应进行加固处理,例如设置钢筋混凝土梁、柱或墙体等措施。

2. 结构变形问题描述:在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的变形会导致一些问题,如材料的接缝开裂、设备损坏等。

解决措施:在进行结构加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选择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以减缓结构变形带来的影响。

1.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问题描述: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如高处作业时的坠落、建筑材料的堆放不当等问题。

解决措施: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 水电改造施工问题描述:在房屋加固改造施工中,常常需要进行水电改造,而水电改造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原有建筑结构,引发一系列问题。

解决措施:在进行水电改造施工时,应根据建筑原始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对原有结构造成影响。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地震多发的地区,抗震设计更是至关重要。

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不同地区抗震设防标准不一致目前,我国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地震危险性等级,而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意味着,同一种结构的建筑,在不同地区的抗震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有时候会出现因为忽视了地区差异而导致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足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建筑结构的风险。

2. 结构设计参数选择不当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参数包括了材料的选择、截面尺寸的确定、各构件的受力组合等,而这些参数的选取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实际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对于结构参数的选择不当,导致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如预期,甚至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3. 结构柔度不足高层建筑的结构柔度是其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而在实际设计中,有时候会出现结构柔度不足的问题。

结构柔度不足意味着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结构容易发生刚度失稳,从而影响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 结构材料质量不合格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是保障其抗震性能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施工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结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这其中可能包括了原材料质量问题、工艺操作不当等因素,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解决对策为了规范化地区差异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统一的抗震设防标准,明确不同地区的抗震要求与标准,并对相关抗震设计施工规范进行修订,以确保不同地区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工作能够符合标准要求。

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参数的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本身的特点,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如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比较低,一旦发生强烈等级的地震,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前,国内外工程界愈来愈重视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

但相关技术人员们还未充分认识地震破坏建筑物的原因和过程,因此要设计出精确的建筑结构抗震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本文就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提出了自己浅薄的几点看法,力图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对策一、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三大关键问题(一)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施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程度明显不同。

因此,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要选择好建筑场地,尽量避开不好的抗震场地,降低地震灾害。

选择有利的建筑抗震场地,如微风化、中等风化的基岩,密实的砂土层和不含水的粘土层都属于有利的场地。

宜避开不利的建筑抗震地段,如液化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非岩质陡坡、高耸孤立的山丘、边坡边缘和河岸等状态明显不均匀地段。

当无法避开不利的建筑抗震地段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应根据地基液化,湿陷性黄土等级、抗震设防类别,分别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来加强部分消除或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湿陷性黄土沉陷,地基和上部结构整体性和刚度;当建筑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新近填土、软弱粘性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当估计地震时造成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加固桩基、地基的措施以及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对于地震时可能导致崩塌、滑移、地裂或地陷的场地,应采取相应的地基稳固措施,此类不利地段不经处理,不宜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二)建筑结构抗震体系的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抗震体系的合理选择是建筑结构抗震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结构抗震方案的选取是否合理,决定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摘要: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整体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优化管理,确保抗震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基本保障,避免造成较为严重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维护房屋建筑结构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一、房屋建筑结构的特点在实际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抗震性能规划的相关要求,对抗震设计进行综合管理。

建筑可以简化理解为一个竖向悬臂构件,竖向荷载主由墙柱承担,墙柱截面和承受的竖向荷载成正比;水平荷载使结构产生剪力和弯矩。

从受力特点看竖向荷载对结构影响较小。

水平荷载对建筑作用相对复杂,水平荷载主要由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产生,均存方向、时间、大小的任意性。

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对结构产生的作用有本质的差异,水平地震荷载是由于地面运动(地震)从而引起作用于地面建筑结构受迫振动产生的动力荷载。

地震作用是一种惯性力,因此建筑上的地震力与建筑总质量有直接关系。

地震力是由于地震波引起房屋基础下的土体的晃动,从而房屋发生摇晃,使结构本身受到了力的作用。

地震作用有水平方向和竖向方向两种。

二、房屋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场地条件地基情况、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因素综合比较选择适用的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常见结构体系有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筒体和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可以为建筑提供较为灵活的室内空间,框架结构是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适用高度上较为受限,一般适用在高度较小和抗震设防烈度较小的建筑中。

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沿纵向、横向布置或者斜向布置可以抵抗任意方向水平荷载,抗侧刚度较大,发生的变形主要为弯曲型变形;该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产生的侧向位移较小,结构整体刚度大,可以使用于高度较高的建筑,剪力墙对长度和间距有一定限制,因此开间不能太大。

对需要大空间的建筑不太适用,灵活相对性差,一般较多使用于住宅、旅馆和公寓。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设计标准过低。

很多地方仍然采用过时的抗震设计标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修订。

这导致了很多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无法承受地震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尽快修订和完善抗震设计标准,根据地震活动的特点和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标准,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布局不合理。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柱网间距过大、梁柱结构布置不合理等,导致了结构的刚度不均,抗震能力较差。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通过合理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减小柱网间距,增加结构的刚度,提高抗震能力。

第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不畅。

设计师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没有与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了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理解有误,从而出现了施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建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交流,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传达和理解,提高施工质量和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主要包括设计标准过低、结构布局不合理、结构材料质量差和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不畅等方面。

通过积极修订和完善抗震设计标准、合理设计结构布局、提高结构材料的质量和加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建 筑 科 学52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地震产生的危害主要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失。

地震造成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并造成二次灾害。

房屋建筑在城市和农村都占有很大的面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做好房屋建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抗震设计,减少未来可能会遇到地震造成的损失,这也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在本文中,主要分析框架房屋和砌体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1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框架房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在平坦的表面上,在横向刚性的结构,为改变其分布,从而改变地震内力的分布状态,导致改变结构层的变化,使得在垂直方向上出现薄弱层,对房屋结构造成危害。

(2)对主体地震的分析变得困难,不容易选择合适的地震分析模型,以准确估计地震响应并作出处理,按照我国通用的建筑规范,处理填充墙对结构侧向刚度贡献时,通常被认为是减少振动自然周期的行为,从而扩大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而不考虑在地震作用下平面和垂直填充墙布局结构是否合理。

(3)填充墙设计的不合理,对建筑的主体造成了影响,还容易产生安全的隐患,对抗震、防震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都是设计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4)框架结构的任意楼层不可避免存的在一定数量的填充墙,在正常情况下,框架柱的填充墙容易产生裂缝。

因此,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害,必须对检查层的位移漂移角度进行限制,必须考虑填充墙的非结构构件裂缝的允许程度。

不同的材料组成的目标间隙的填充墙框架梁,其变形也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地震比较频繁的地区,采用标准化的刚度填充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但是现在的设计中很多刚性填充墙设计的与要求不符。

(5)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一般不会产生变形,一旦遇到地震主要依靠自己的结构变形吸收地震能量消耗。

浅析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析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析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汶川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也将房屋抗震能力问题重新引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民众所关注的问题。

框架结构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极为常见,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何提高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是设计施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地震灾害相关资料及大量设计案例,从受力角度对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改进措施【Abstract 】Wenchuan earthquake influenced countless people’s nerves, and the building aseismic capacity problem reintroduced to people’s perspective, become numerous experts, scholars and public issues of concern. Fram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s a very common, is also very important one kind of form, the house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application is very extensive, how to improve the frame structur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design construction is to consider important problem.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tress of the fram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related material and a large design case, from the Angle of seismic stress frame structur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improvement measures1 引言框架结构体系同其它体系相比,具有传力明确、整体性好、空间划分自由灵活等优点。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面的问题分析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面的问题分析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面的问题分析【摘要】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随之人民生活的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加,工程的建筑结构抗震情况广范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所以,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就成为了此时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

文章针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抗震性做出了分析,阐述了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意义,并且详细的针对于几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加固;问题分析近些年以来,我国逐步扩大了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其重视的程度,并且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确保能够促进该项工作的迅速发展,所谓的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就是对于现在已经建成了的建筑物进行大面积的检测,加固和维修等工作的一个总称。

在我国,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探索历程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由实践证明了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

但是,随着我国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也就使之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除此之外,在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还有许多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所以,分析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措施是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内容。

1、分析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建筑的特征现在这个阶段,在我国的某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所以仍存在一些年久失修,使用不当老宅子。

有一些老宅子的使用时间比较长,其有些结构受到损坏,无法满足当前使用功能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区域,那些地方常超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这对于该区域的房屋破坏程度比较严重。

还有许多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差错而造成了工程的质量问题。

针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完成好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尽力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除此之外,针对于部分重要的建筑物,例如历史遗留的建筑物或者是珍贵的建筑物等,必须要进行抗震加固的工作。

对部分旧建筑在进行扩建,改迁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着重对于原址加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常见问题浅析
作者:施景蔚
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09期
摘要:抗震加固方法、加固的技术措施如何应用?用什么方法进行抗震加固能够做到技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简便、满足使用要求?了解和掌握结构加固分析的基本原则尤为重要,本文对抗震加固的常见问题加以讨论分析。

关键词:抗震鉴定抗震加固抗震加固原则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

为此对地震区的新建房屋必须搞好抗震设计,对未考虑抗震设防的已建房屋则应进行抗震鉴定,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有效抗震加固措施。

实践证明,震前对缺乏抗震能力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可以大大减轻地震灾害。

在结构的抗震加固中,需要重视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问题;需要重视在大震下具有保证结构或构件延性的措施;需要重视地震荷载为反复作用,它具有使构件的受弯或拉压方向发生改变的特点。

另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每个质点都产生显著地水平加速度,并由此产生水平惯性力,结构承载的矛盾由平时的竖向转变为地震时的水平向。

所以抗震加固并不是简单地将静力加固方法直接应用在抗震加固中,需要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结构抗震加固分析的基本原则、方法。

一、抗震结构加固原则
1、先鉴定后加固的原则
我国目前进行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主要技术法规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

抗震加固设计前,必须对现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依据鉴定结果,确定加固设计的内容和范围;抗震鉴定是抗震加固的前提。

对未进行抗震鉴定的建筑进行加固是缺乏基本依据的,盲目的、不安全的。

2.加固方案的优化原则
根据抗震鉴定结果,进行方案比较、综合确定处理好加固方案,使之最优化。

方案比较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确定是采取房屋整体加固还是局部区段或是部分构件加固。

b、确定采取内加固或是外加固。

内、外加固需要在建筑内或外侧增加不同数量的构造柱、圈梁,以及保证构造柱、圈梁和抗震墙体协同工作的拉杆。

外加固方法对内部使用影响较小,但对建筑立面造型影响较大,多用于住宅楼;内加固法与之相反,一般适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
c、加固后结构的质量、刚度、承载力和变形都发生变化,当采用以提高承载力为主的方案时,要使承载力的提高超过因质量、刚度加大导致地震作用的加大;当采用提高变形能力为主
的方案时,要衡量现有承载力是否达到相应的最低要求。

d、抗震加固方案要对加固处理与损伤原结构的利害加以比较,减少对原结构承载能力的损伤,应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的结构和构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换。

保留部分要保证其安全性和耐久性; e、应考虑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从设计和施工组织上采取有效措施,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停工、停产,尽可能不影响或少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f、加固设计在可能的条件考虑建筑美观,结合立面造型和室内装修,进行必要的建筑艺术处理,尽量避免遗留加固的痕迹。

g、加固施工往往是在荷载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设置临时支撑,进行卸载处理等,防止和避免在加固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

3、加固布置的合理性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原则
结合相关规范掌握各种特种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把结构分析的结果作为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又要使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中未考虑、无法虑的因素和不足,能够通过构造措施得到满足。

a、规则性治理,抗震设计中力求降低扭转作用,当原结构沿高度和平面的构件、刚度等分布符合规则性要求时,新增构件的布置要保持原有的规则性;当原有结构在某方向不符合规则性要求时,新增构件布置应尽量减小和消除不规则形。

使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尽量接近。

b、理顺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

保持原有的合理的传递途径,利用新增构件改变结构不合理的传递途径,消除减轻原结构传递途径的缺陷。

c、抗震薄弱层的复核。

防止加固后形成薄弱层,利用所增设构件的尺寸、位置、厚度的变化,消除或减轻原有薄弱楼层的程度。

d、当原有结构构件处于明显不利的的受力状态时,如短柱、强梁弱柱等,加固布置要改善其受力状态,或设法将地震作用吸收到新增的受力状态合理的构件上。

并考虑新增构件的强度适当加强。

4、加固手段的有效性、可行性原则
为使结构整体的综合抗震能力确实得到提高,不致于加固而不固且对原有结构造成损伤,或加固引起的附加内力而使某些部位的承载力不足,抗震加固设计及施工中要注意一下几点:a、确保新增设的构件与原有构件有可靠地连接,设计施工时注意考虑新旧构件表面粘结、增设拉结措施、锚固措施等。

b、考虑加固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设计时应考虑新旧构件的受力程度不同或滞后以及协同受力程度,在承载力计算时要考虑折减问题。

b、新增的竖向构件应上下连续,并有可靠的基础,并考虑新增构件于原有构件的沉降差异。

当原有构件上下不连续时,加固时宜消除其不连续性或减小不连续程度。

d、避免对原有构件承载力的削弱,如有削弱损伤,应先行修补、恢复后在进行加固。

e、由于抗震加固受已有建筑物各种条件的限制,加固方案要从实际出发,讲求经济实效,措施切实可靠、方便可行。

f、加固确有困难或通过经济综合比较确实不合理,而原结构损坏又不严重时,可采用改变使用用途,降低建筑设防类别,如将原来的乙类设防建筑改为丙类设防建筑使用,并按丙类设防要求重新鉴定,重新核定降低加固标准或不需加固是否能满足鉴定结果。

也可采用减少和限制荷载的方法进行处
理。

减载处理方法可改用轻质隔墙、轻质保温或隔热材料,上部结构改用钢结构;楼面的设备在工艺允许情况下合理挪位;减少或限制楼层的使用荷载等。

5、尽力采用新技术:应大力采用高效率、多功能的新技术,以加快加固施工进度、提高加固效率。

如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环氧补强加固技术。

二、抗震加固方法
在结构或构件的抗震加固中,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法,抗震加固设计时选择正确的、适当的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从结构抗震机理出发,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性、加强构造措施的抗震加固方法可以分为减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结构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线抗震加固法。

减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结构周期或加大结构阻尼来实现,一般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在民用建筑中大多用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在砖混结构中常采用,如增大墙体抗震性能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增大结构整体性的压力灌浆加固法、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法、拉结钢筋加固法;增大楼、屋盖支撑长度的增设托梁或加大墙体面层、增强楼屋盖整体性法。

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采用的方法有:改善结构纵向抗震能力的节点加固法;加强楼、屋盖整体性的叠合层加固法;减小扭转效应、增加结构抗震冗余度、提高构件抗震能力、提高综合抗震能力的增设抗侧力构件法。

加强框架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增设拉结筋、钢夹套、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法;增大梁柱承载力的加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粘钢板或碳纤维加固法,绕丝加固法锚,锚栓锚固法等。

通过增设抗震墙、增设抗震支撑、增设翼墙法等来降低抗震能力薄弱层构件所承受地震作用、调整结构刚心位置,减小刚心与质心相对距离,在这两种结构中都有应用。

多道抗震防线加固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侧力体系,以保障第一道防线的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抵挡后续的地震冲击,可保证建筑物最低限度的安全,免于倒塌。

三、结论
建成于不同年代、不同地点的建筑,结构布置不尽相同,其抗震承载能力干差万别。

做为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结构实际情况,分析受力特点,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抗震鉴定结果为依据,尽量采用易于实现且对原结构损伤小的加固措施、方法。

最终实现抗震加固安全、经济、合理有效、实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卫龙武吕志涛郭彤《建筑物评估、加固与改造》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示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相关规范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