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模电实验第三次
模电作业第三次培训资料
模电作业第三次3-28 如题图所示三相四线制电路,电源线电压为380V,已知R A=8Ω,R B=10Ω,R C=12Ω,在有中性线和无中性线两种情况下,分别求:(1)负载的相电压,相电流及中性线电流;(2)A相短路时负载的相电流和相电压;(3)A相开路时负载的相电压和相电流。
解:一、有中性线时:1、负载端的电压就等于电源电压,U AN=U BN=U CN=380 /√3=220V。
设U AN=220∠0°V,则U BN=220∠-120°V,U CN=220∠120°V,所以:I A=U AN / R A=(220∠0°/8)A=27.5∠0°A 。
I B=U BN / R B=(220∠-120°/10)A=22∠-120°A 。
I C=U BN / R C=(220∠120°/12)A=18.33∠120°A 。
I N=I A+I B+I C =(27.5∠0°+22∠-120°+18.33∠120°)=(27.5-11-9.165- j19.05-j15.874)A=(7.335-j3.176)A=7.99∠-23.4°A2、A相短路时,A相中的熔断器熔断,即相当于A相断开。
这是R A上的电压,电流均为0.而R B、R C上的电压分别等于电源电压U BN、U CN,电流和(I)中相同,分别是I B=22∠-120°A ,I C==18.33∠120°A 。
3、A相开路时,与(2)结果一样。
二、无中性线时:1、电路图如(a)所示。
答:电源端电压:U AN=220∠0°V,U BN=220∠-120°V,U CN=220∠120°V,负载端电压分别为U'AN,U'BN,U'CN,根据结点电压法,得:U N'N=(U AN / R A+U BN / R B+U CN / R C) / (R A||R B||R C)=25.9∠-23.4°V则有:U'AN=U AN - U N'N=(220∠0°- 25.9∠-23.4°)V=196.5∠3°VU'BN=U BN - U N'N=(220∠-120°-25.9∠-23.4°)V= 224.5∠-126.6°VU'CN=U CN - U N'N=(220∠120°-25.9∠-23.4°)V=241.3∠127.3°V因此:I A=U'AN / R A=(196.5∠3°/8)A=24.65∠3°AI B=U'BN / R B=(224.5∠-126.6°/10)A=22.45∠-126.6°AI C=U'BN / R C=(241.3∠127.3°/12)A=20.1∠123.7°A中性线电流为0A。
湖南大学2015电路实验指导
电路实验目录实验一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 (2)实验二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6)实验三直流电路测量分析 (9)实验四RC一阶电路响应 (12)实验五RLC二阶电路响应 (15)实验六双口网络等效电路 (18)实验七正弦交流电路测量 (21)实验八相频幅频特性及RLC串联谐振 (25)实验九互感电路 (29)实验十三相交流电路测量 (33)实验十一集成运算放大器 (36)实验十二直流稳压电源 (41)实验十三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45)实验十四T型电阻电路实现D/A转换 (48)实验十五非正弦交流电路信号分析 (52)实验十六555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电路 (55)I实验一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一.基本知识点(1)元器件的基本知识,识别不同元器件的种类、规格及用途。
(2)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判别二极管的极性,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和e、b、c三个管脚。
(3)电阻串联分压电路、电阻并联分流电路的特性以及测量电压、电流的方法。
(4)元器件的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替代法测量回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元器件(1)硬件基础电路实验箱、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
(2)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三.实验概述1.预习明确实验原理、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根据实验内容制表以备实验时填入实验数据。
预习有关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内容。
元器件是组成电路的基本部件,电阻、电容是最常用、最基本的电子元件,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是组成分立元件电子电路的核心器件。
弄清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直流稳压电源的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万用表分模拟式和数字式两大类。
数字万用表采用了先进的集成电路、模数转换器和数显技术,将被测量的数值直接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显示清晰直观,读数准确,它除了具有模拟万用表的测量功能外,还可以直接测量显示电容值、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晶体管直流放大系数,检查线路短路告警等。
湖南大学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三
HUNAN UNIVERSITY数字信号处理实验题目:实验三学生姓名: XX学生学号: ********XXX专业班级:通信工程X班实验三IIR 滤波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认真复习滤波器幅度平方函数的特性,模拟低通滤波器的巴特沃思逼近、切比雪夫型逼近方法;复习从模拟低通到模拟高通、带通、带阻的频率变换法;从模拟滤波器到数字滤波器的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巴特沃思、切比雪夫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利用模拟域频率变换设计模拟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方法。
3.掌握利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设计巴特沃思、切比雪夫低通、带通、高通、带阻数字滤波器。
4.熟悉利用MATLAB直接进行各类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a. 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器,通带截止频率为10KHz,阻带截止频率为16KHz,通带最大衰减1dB,阻带最小衰减20dB。
(1) 分别用巴特沃思、切比雪夫I、切比雪夫II型、椭圆型滤波器分别进行设计,并绘制所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
(2) 在通带截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用n=3,4,5,6阶贝塞尔滤波器设计所需的低通滤波器,并绘制其相应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图。
%'Butter low-pass filter'wp=2*pi*10000;ws=2*pi*16000;Ap=1;As=20;[N,Wc]=buttord(wp,ws,Ap,As,'s'); [B,A]=butter(N,Wc,'s');freqs(B,A);title('Butter low-pass filter');figure%Chebyshev1[N,Wc]=cheb1ord(wp,ws,Ap,As,'s'); [B,A]=cheby1(N,Ap,Wc,'s');freqs(B,A);title('Chebyshev1');figure%Chebyshev2[N,Wc]=cheb2ord(wp,ws,Ap,As,'s'); [B,A]=cheby2(N,Ap,Wc,'s');freqs(B,A);title('Chebyshev2');figure%Elliptic[N,Wc]=ellipord(wp,ws,Ap,As,'s'); [B,A]=ellip(N,Ap,As,Wc,'s');freqs(B,A);title('Elliptic');(2)for n=3:6wn=2*pi*10000; [b,a]=besself(n,wn); figurefreqs(b,a);endb. 设计模拟高通滤波器,通带截止频率为2000Hz,阻带截止频率1500Hz,通带最大衰减为3dB,阻带最小衰减为15dB。
湖南大学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实验二一、实验要求(1)建立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分析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放大性能。
(3)分析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频率特性。
(4)分析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一:用Ni Multisim软件验证习题2.14,2.15,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二:(1)建立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
NPN型晶体管(QNL电流放大系数为80,基极体电阻为100Ω,发射结电容为3pF,集电结电容为2pF。
用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lkHz、幅值为5mV的正弦交流小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示波器分别接到输入波形和输出端观察波形。
(2)打开仿真开关,双击示波器,进行适当调节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
注意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的相位关系。
并测量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幅值,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建立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测量电路。
如图1-2所示。
利用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集电极电压、电流以及基极电流。
判断晶体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区。
(4)如果将基极电阻由580kΩ改变为400kΩ,再测量各项电压、电流,判断晶体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区。
然后将图1—1中基极电阻Rb由580kΩ改变为400kΩ,再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观察输出波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属于什么类型的失真。
三、实验电路原理图四、实验结果及分析2-14电路图一:要求集电极电压V0=(5~7)V,通过计算可知,R1的电阻值在(2.5~3.5)千欧,R2的电阻值为5.65千欧。
设置R1的电阻值为2.5千欧,R2的电阻值为5.65千欧,测出的VO 为7V。
电路图二:将器件改为PNP管,要求电压数值不变,保证集电极电压|VO|、电流IC不变,通过计算可知,R1的电阻值为5.65千欧,R2的电阻值在(2.5~3.5)千欧。
设置R1的电阻为5.65千欧,R2电阻值为3.5千欧,测出的VO为-5.054V。
2-15电路图一:通过计算可知,VCE为3.35V,实际VCE为3.366。
实验三 三相spwm变频原理实验
实验三三相正弦波脉宽度调制(SPWM)变频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SPWM的调速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熟悉与SPWM控制有关的信号波形。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内容(1)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控制信号的观测;(2)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变频调速实验三、实验方法(1)接通挂件电源,关闭电机开关,调制方式设定在SPWM方式下(将控制部分S、V、P的三个端子都悬空),然后开启电源开关。
(2)点动“增速”按键,将频率设定在0.5Hz,在SPWM部分观测三相正弦波信号(在测试点“2、3、4”),观测三角载波信号(在测试点“5”),三相SPWM调制信号(在测试点“6、7、8”);再点动“转向”按键,改变转动方向,观测上述各信号的相位关系变化。
(3)逐步升高频率,直至到达50Hz处,重复以上的步骤。
(4)将频率设置为0.5HZ~60HZ的范围内改变,在测试点“2、3、4”中观测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关系。
(5)将DJ24电机与DJK13逆变输出部分连接,电机接成 形式,关闭电机开关,调制方式设定在SPWM方式下(将S、V、P的三端子都悬空)。
打开挂件电源开关,点动“增速”、“减速”和“转向”键,观测挂件工作是否正常,如果工作正常,将运行频率退到零,关闭挂件电源开关。
然后打开电机开关,接通挂件电源,增加频率、降低频率以及改变转向观测电机的转速变化。
四、实验报告(1)画出与SPWM调制有关信号波形,说明SPWM的基本原理。
(2)分析在0.5HZ~50Hz范围内正弦波信号的幅值与频率的关系。
(3)分析在50HZ~60Hz范围内正弦波信号的幅值与频率的关系。
(4)电机运行状况,并分析原因。
模电实训报告2
目录一、实验目的----------------------------------------------1二、实验器材----------------------------------------------1三、实验原理----------------------------------------------2四、实验过程----------------------------------------------3五、实验调试过程----------------------------------------4六、实验体会与总结-------------------------------------5一、实验目的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 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 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习和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的运用。
3.培养实践技能,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万用板9*15cm2导线7三、实验原理四、从原理图上可以看出, 18只LED被分成3组, 分别LED1-LED6.LED7-LED12.LED13-LED18, 每当电源接通时, 3只三极管会争先导通, 但由于元器件存在差异, 只会有1只三极管最先导通, 这里假设Q1最先导通, 则LED1-LED6点亮, 由于Q1导通, 其集电极电压下降使得电容C2左端下降, 接近0V, 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 因此Q2的基极也被拉到近似0V, Q2截止, 故接在其集电极的LED7-LED12熄灭。
此时V2的高电压通过电容C3使Q3集电极电压升高, Q3也将迅速导通, LED13-LED18点亮。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 Q1.Q3的集电极均为低电平, LED1-LED6和LED13-LED18被点亮, LED7-LED13熄灭, 但随着电源通过电阻R3对C2的充电, Q2的基极电压逐渐升高, 当超过0.7V时, Q2由截至状态变为导通状态, 集电极电压下降, LED7-LED12点亮。
CAAC实验报告第3次参考答案
V1 10
3
1
I1 4A
R1 4
L1 2H
0
DIN 符号标准:
1 3
I
V1 10
2
I1 4A
L1 2H
R1 4
0
iL(t)仿真波形如下:
5
注:波形图可以直接在仿真窗口右键 Copy 或 Edit 菜单 Copy 后粘贴得到 本题点评: 1)动态元件初始值的设定方法。分析时初始条件的选择。User defined 或?? 2)电流控电压源的连接 3)仿真时间的设置,一般 4~5τ 即可。
1 2 L1 I 2 m 2 2 L1 I 2 L1 I 2 2 Q 2 2 2f 0 2 2 2 2 2 2 T ( I 1 R1 I 2 R2 ) T ( I 1 R1 I 2 R2 ) I 1 R1 I 2 R2
R1=6.2; R2=2;
8
C1=1.8e-6; L1=30e-3; Us=1; w0=4.3078e+003; f0=685.6; Z1=R1+1/(j*w0*C1); Z2=R2+j*w0*L1; I1=abs(Us/Z1); I2=abs(Us/Z2); Q=2*pi*f0*L1*I2^2/(I1^2*R1+I2^2*R2) Q= 15.7351 求谐振频率(利用电路 3-3a,3-3b.ms8 均可测谐振频率):
测得 f 0 685Hz (精确程度跟分析参数设置有关:Number of points per) 电路谐振时的品质因数:
9
LI Q 2f 0 1 2 P
2
L1=30e-3;I2=7.72e-3;P=488.338e-6; f0=685; Q=2*pi*f0*L1*I2^2/P Q=15.76 本题点评: 1)示波器的界面:多通道示波器,示波器界面上如何调整扫描速度,即 timebase,以及纵 轴上(幅值)显示,scale 的调整。 2)示波器的使用:测量电压和电流,测回路电流时,采用加取样电阻的方法;多通道波形 不同颜色显示,设置通道连接线的 wire color 或 segment color 3)通过示波器电压电流波形判断被测网络的性质(阻、容、感) 。注意,电源频率可能改变 被测网络的性质。 4)交流分析 AC analysis 频率参数的设置,其中的 number points per 设置大些(如 500) , 会使用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显示精度高些。输出参数,本题要考查的是右端的无源网 络,且电压源给定,因而输出参数设置为回路电流,即流过电压源的电流。 5)理解谐振点对于幅频特性和(或)相频特性曲线意味着什么。根据幅频特性和(或)相 频特性找谐振点的方法,游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6)根据品质因数的定义求解品质因数的方法,其中用到哪些虚拟仪器,如何使用,特别是 瓦特表(功率表) 。品质因数公式的计算,宜采用 matlab 编程。
模电实验(附答案)
实验一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 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 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1、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模拟电路实验箱5、万用表四、实验内容1.测量静态工作点实验电路如图 1 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U B≈RB1UCC RB1RB 2图 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I E=UB U BE≈IcR EU CE = U CC-I C(R C+R E)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 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的直流10V 挡测量 U E = 2V 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 RP)。
然后测量 U B、U C,记入表 1 中。
表 1测量值计算值U B( V ) U E( V ) U C(V ) R B2( K Ω) U BE( V) U CE( V ) I C( mA)2.627.2600.6 5.224)关掉电源,断开开关S,用万用表的欧姆挡(1×1K )测量 R B2。
将所有测量结果记入表2—1 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 I C≈I E=UE或 I C=UCC UC R E R CU BE=U B-U EU CE=U C-U E计算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各仪器与放大器之间的连接图关掉电源,各电子仪器可按上图连接,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后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湖南大学微电子实验报告4
实验四Verilog基础与modelsim仿真平台一、实验目的1、掌握Verilog语法;2、掌握数字电路的仿真验证方法;2、掌握数字电路仿真平台Modelsim;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分别使用always语句和assign语句描述与、或、非电路并测试;2、描述检测序列“11001101”的电路并测试。
三、实验原理1. 与门与门是实现逻辑“乘”运算的电路,有两个以上输入端,一个输出端。
只有当所有输入端都是高电平(逻辑“1”)时,该电路输出才是高电平(逻辑“1”),否则输出为低电平(逻辑“0”)。
其二输入与门的数学逻辑表达式:Y = AB2. 或门或门是实现逻辑加的电路,又称逻辑和电路,简称或门。
此电路有两个以上输入端,一个输出端。
只要有一个或几个输入端是“1”,或门的输出即为“1”。
而只有所有输入端为“0”时,输出才为“0”。
或门的数学逻辑表达式为:Y=A+B3. 非门实现逻辑代数非的功能,即输出始终和输入保持相反。
当输入端为高电平(逻辑“1”)时,输出端为低电平(逻辑“0”);反之,当输入端为低电平(逻辑“0”)时,输出端则为高电平(逻辑“1”)。
非门的数学逻辑表达式为:F=A’4. 序列检测器序列检测器是可用来检测一组或多组由二进制编码组成的脉冲序列信号。
当序列检测器连续收到一组穿行的二进制代码后如果这组码与序列检测器中预先设置的码相同则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
由于这种检测的关键在于正确码收到必须是连续的这就要求检测器必须记住当前一次的真确码及正确序列,直到连续的检测中所收到的每一位码都与预先设置的数的对应码相同。
在检测过程中,任何一位不相等都将回到初始状态重新开始检测。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硬件:联想Y50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7应用软件:Modelsim实验步骤:1、打开Modelsim软件,点击File->New->Project,新建一工程。
2、在Create Project对话框中输入工程名、工程路径以及缺省库名(一般库名work不用改)。
2024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物理核心考点试题
2024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物理核心考点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2.5Ω的输电线输电给500km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kW.现用500kV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105AB.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kVC.若改用5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9×108kWD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U为输电电压,r为输电线的电阻第(2)题如图甲所示,某汽车大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81cm,图乙为该大灯结构的简化图。
现有一束光从焦点处射出,经旋转抛物面反射后,垂直半球透镜的竖直直径AB从C点射入透镜。
已知透镜直径远小于大灯离地面的高度,AC=AB,半球透镜的折射率为,tan15°≈0.27。
则这束光照射到地面的位置与大灯间的水平距离是( )A.3m B.5m C.15m D.45m第(3)题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2019年1月3日成功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质量为m的探测器在着陆月球前,会在月球表面附近经历一个加速度大小为a的减速过程。
为方便计算取月球的质量为地球的1/80倍,半径为地球的1/4倍。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该减速过程可视为一个竖直向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探测器受到的制动力大小为F1,如果该探测器在地球表面试验时也经历这样一个加速度大小为a的竖直减速过程,探测器受到的制动力大小为F2,设a=0.2g,则F1与F2的比值为( )A.B.C.D.第(4)题如图所示,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
在石块滑落前( )A.石块的合力不变B.车对石块的作用力增大C.石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逐渐增大第(5)题如图,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的玻璃砖,∠A=30°,∠B=60°,一条平行于AC边的光线从AB边上的O点射入玻璃砖,经AB边折射后打到AC边上的E点,已知AB=3L,AO=L,,光在真空传播的速度为c。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联考物理试题(无答案)能力提升版
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小球和滑块通过轻绳连接,滑块位于质量为m 3的木板上。
三个物体在大小为F 的拉力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水平方向成θ角(0<θ<90°)。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F 一定大于m 1gB .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小于F cos θC .滑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m 1+m 2)g -F cos θD .地面对木板的支持力可能小于m 3g2.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自动采棉机能够在采摘棉花的同时将棉花打包成圆柱形棉包,通过采棉机后侧可以旋转的支架平稳将其放下。
放下棉包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质量为m 的棉包放在“V”型挡板上,两板间夹角为120°固定不变,“V”型挡板可绕P 轴在竖直面内转动,在使BP 板由水平位置逆时针缓慢转动60°的过程中,忽略"V"型挡板对棉包的摩擦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BP 板转过30°时,棉包对AP板的作用力大小为B .当BP 板转过30°时,棉包对AP 板的作用力大小为mgC .当BP 板转过60°时,棉包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 .棉包对AP 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3.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
电路中的R 2、R 3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R 0为定值电阻,R 1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
当开关S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只逐渐增大光照强度的过程中,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 3中有向上的电流B .只调节电阻R 3的滑动端P 2向上端移动的过程中,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电阻R 3中有向上的电流C .只调节电阻R 2的滑动端P 1向下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D .若断开开关S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4. 建立了电磁场理论,为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 .欧姆B .伏特C .安培D .麦克斯韦5. 如图所示,一梯子的下端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上端靠在摩擦力可不计的竖直墙上.一人从梯子下端沿梯子缓慢向上爬的过程中(梯子始终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联考物理试题(无答案)能力提升版二、多选题A .梯子对地面的弹力变小B .竖直墙对梯子的弹力不变C .梯子对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减小D .水平地面对梯子的作用力大小逐渐增大6. 人站在高处的平台上,从距地面高为h 处斜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 ,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B.人对小球做的功为C.小球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D.小球抛出时的机械能为7. 如图甲,介质中两个质点A 和B 的平衡位置距波源O 的距离分别为1m 和5m .图乙是波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波源振动形成的机械横波可沿图甲中x 轴传播.已知t =5s 时刻,A 质点第一次运动到y 轴负方向最大位移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A .A 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B .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0.2m/sC .该列机械波的波长为2mD .t =11.5s 时刻,B 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E .若将波源移至x =3m 处,则A 、B 两质点同时开始振动,且振动情况完全相同8.如图所示是两个理想单摆在同一地点的振动图像,纵轴表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第(1)题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已成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技术基础,下列方法中经济可靠且能降低输电损耗的是()A.提高用户的用电量B.改用交流输电C.用电阻率大的材料制造输电线D.提高输电电压第(2)题与下图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汤姆孙的气体放电管实验可估测电子的比荷B.图乙: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可估测原子的半径C.图丙:康普顿认为光子与电子碰撞之后,动量减小、波长变短D.图丁:玻尔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物质发出的线状光谱第(3)题如图所示,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瞬间,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B.开关闭合后,电路达稳定状态,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C.开关闭合后,线圈A从线圈B中插入与拔出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D.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匀速滑动,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第(4)题基于方便快捷的特点高铁是目前大多数人出行的首选,通过分析可知提高列车运动速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大发动机的功率和减小阻力因数(设阻力与物体运动速率的二次方成正比,与车正面截面积成正比,即,k是阻力因数,S为车正面截面积)。
当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时,列车运动的最大速率为,要使列车运动的最大速率增大到,可采用的方法为( )A .车高不变,阻力因数减小为原来的,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B.车高减为原来的,发动机额定功率加倍,阻力因数减小到原来的C .车高减为原来的,阻力因数减为原来的,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原来的2.25倍D.车高减为原来的,发动机额定功率加倍,阻力因数减小到原来的第(5)题一颗非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2023年7月19日,新华社援引中科院消息,国产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
现将测试过程适当简化: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实验舱于电磁作用区由静止开始在向上的电磁力的驱动下沿竖直轨道上升,随即失去电磁力进入抛射阶段,返回电磁作用区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又下降了速度减小到零,整个测试过程获得了4s的完全失重环境。
设实验舱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实验舱始终未离开轨道,空气及摩擦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实验舱沿轨道向上运动阶段处于超重状态,而沿轨道向下运动阶段处于失重状态B.实验舱脱离电磁作用区时的速度大小为40m/sC.本次测试中,实验舱内电磁作用力的最大值约为2.25mgD.本次测试中,实验舱内电磁作用力的最大值约为2.43mg第(2)题如图所示,A、B、C是位于匀强电场中某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0.2m,∠C=30°。
现将电荷量的电荷P从A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W 1=0.2J;将P从C移动到A,电场力做功,已知B点的电势,则( )A.将电荷P从B移动到C,电场力做的功为B.C点的电势为C.电场强度大小为20N/C,方向由C指向AD.电荷P在A点的电势能为第(3)题石墨烯中碳原子呈单层六边形结构。
南京大学的科学家将多层石墨烯叠加,得到了一种结构规则的新材料,其中层与层间距约为六边形边长的两倍。
则( )A.新材料属于非晶体B.新材料没有固定的熔点C.低温下新材料中碳原子停止运动D.层间相邻碳原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第(4)题如图所示,一半圆形玻璃砖,C点为其圆心,直线过C点与玻璃砖上表面垂直,与直线平行且等距的两束不同频率的细光a、b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波长变长B.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C.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D.若a、b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第(5)题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由于毛细现象管中水会沿管上升一段高度。
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物理 (2)
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物理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物理思想方法。
下列四幅图所演示的具体问题研究中,与其它三幅运用的物理思想方法不同的是( )A.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B.卡文迪许扭秤实验C.位移等于v-t图线下面的面积D.研究物体沿曲面运动时重力做功第(2)题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200Ω。
当用户消耗的电功率为110kW时,入户电压,则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的输入电压等于( )A.465V B.316.5V C.232.5V D.216.5V第(3)题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早在十九世纪菲索就借助于巧妙的设计,完成了对光速的测量。
他测光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晴朗的夜晚,点燃一支蜡烛,烛光通过一个半透半反的半透明镜垂直入射到放置在几公里外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回来。
实验中使用了一些光学透镜,以保证光线不会过于发散。
在烛光与镜子中间摆放一个大齿轮。
大齿轮的每一个轮齿都能恰好挡住烛光,而齿之间的缝隙又能透过烛光。
在齿轮不动时,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某缝隙入射到平面镜,同时反射回来时亦可通过该缝隙照到人眼中。
此时,转动齿轮并不断加大转速,开始转速较慢时,由于光速太快且狭缝有一定宽度,反射光仍可通过原缝隙被观察到。
但随着齿轮转速的加快,从缝隙处照射到平面镜的光反射回来时,狭缝已经转过去,刚好有轮齿转过来挡住反射光,人就不会看到光。
在菲索实验中,齿轮数为720,齿轮距镜子的距离长达8.63公里,当转速增加到每秒12.67转时,首次看到了光源被挡住而消失。
已知光速,则根据数据,可知菲索测光速的相对误差约为( )A.0.5%B.2%C.5%D.20%第(4)题两列高铁交会时会对周围的空气产生强烈的扰动,造成车体表面的压力变化,突变的压力会冲击车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电压Uo幅值最大且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
量输出电压Uo、反馈电压U+(运放③脚电压)和U-(运放②脚电压),分 析研究振荡的幅值条件。 4、用示波器振荡频率fO,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思考题
1、正弦波振荡电路中有几个反馈支路?各有什么作用?运放工作在什么 状态? 2、电路中二极管为什么能其稳幅作用?断开二极管,波形会怎样变化?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RC正弦波振荡器
主要内容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设备与器件 4、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实验目的
了解选频网络的组成及其选频特性;
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 学会测量、调试选频网络和振荡器。
2 实验原理
4
2 实验原理
信号产生电路
特点:无输入,自动产生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
20
21
22
思考题
如何设计一个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
23
原理:正反馈的自激振荡。
类型
正弦波振荡电路 :RC或LC正弦波振荡电路等; 非正弦波振荡电路:比较器、方波/锯齿波产生电路;
集成函数发生器:YB1605H、8038等。
产生振荡的条件是什么呢?振荡电路是由什么构成的?
2 实验原理
信号产生电路-振荡条件
Xi
+ –
Xf
Xid
A
Xo
Xi
+ +
Xf
8
2 实验原理
RC正弦波振荡器-选频网络
当 时 1 f f0 2RC
1 RC
0
0
1 RC
Fmax 1 3
F
0 3 j( ) 0
1
f 0
2 实验原理
RC正弦波振荡器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
(+)
(+) (+) (+)
a f 0(2n )
14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方波产生电路
试验箱电路图
16实验内容
1、关闭系统电源,连接电路。 2、打开信号发生器,用示波器观察U0的波形,调节RW输出方波。测量其 幅值及频率,记录之。 3、改变RW的值,观察U0幅值及频率变化情况。改变RW测出频率范围并记
录。
4、关闭系统电源。利用已学的现有电路搭建三角波发生器。在实验报告 中画出实验用电路图。
振荡平衡条 件 F 1 A F 1 A a f 0(2n )
F 1 如何起振? A
Xid A
动画演示
Xo
Xf
F
如何保证输出频率?选频网络(RC/LC选频网络);
起振原因是什么?内部噪声、接通电源时的阶跃。
稳幅 当输出信号幅值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使振幅条件:
F 1 A F 1 A
Xid
A
Xo
F
F
A A F F 1 A F 1 A F 1 A
A A F F 1 A F 1 A F 1 A
a f 180(2n )
负反馈
a f 0(2n )
正反馈
2 实验原理
信号产生电路-振荡条件
AF 1 稳幅
A
A3
采用非线性元件:热敏电阻、场效应管 、二极管;
热敏电阻:
V o I o
Rf R1
温度
(+)
Rf (负温度系数) R1 (正温度系数)
AV
3 实验设备及器件
1)示波器1台;
2)模拟电路实验箱;
3)函数信号发生器; 4)万用表。
实验内容
1、关闭系统电源。按图3-1连接实验电路,输出端Uo接示波器。 2、打开直流开关,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从正弦波到出现 失真。描绘Uo的波形,记下临界起振、正弦波输出及失真情况下的RW值, 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满足振幅平衡条件:
AF 1
起振条件:
Rf A 1 3 Rf 2 R1 R1
放大电路:包括负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构成正反馈; 选频网络:选择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一个频率; 稳幅环节:Rf、R1。
2 实验原理
RC正弦波振荡器-稳幅原理
A3 起振时:
A 1
V o
Rf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