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0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0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括号的知识。
你还记得58-(14+6)它的运算顺序吗?58-(14+6)=58-20=38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
把不参与运算计算的部分落下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7×(7-5)(77-42)÷7(二)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
总结运算规律。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1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2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我们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1.对比练习,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
7×5-2 7×(5-2)=35-2 =7×3=33 =21(1):左、右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讲解:左面的算式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右面的算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小结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通过比较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计算结果不同,小括号还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2、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混合运算(1)教案(精编).doc
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混合运算(1)【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以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或乘除混合运算,学会解答同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同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口算。
23+5 32-6 7×6 72÷9 67-3038+5 28÷4 4×5 45-2 36÷9学生口算,说出得数。
2.开火车连算。
教师用卡片先出示前两个数,再出示第三个数。
4+5= 9-3=15-7= 8+4=3×8= 24÷6=36÷9= 4×8=54÷9= 6×2=3.算一算。
58-14+6=交流:你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有加有减,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二、互动新授1.加减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1)2+9-7(2)53-24+38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生:先算53-24=29(人)再加下午的38人,一共有67人。
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减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减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学生:从左往右。
2.乘除问题。
你们真是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15÷3×5师引导观察这个算式,提问: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学生:先算15÷3=5 ,再算3×5=15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
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第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
第二层次,告诉学生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就要用到中括号,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并按顺序完成计算。
第三层次,引导概括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数学结论。
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观察算式,说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120÷6+4×2120÷(6+4)×2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集体口头解答。
2、小结计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回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提问:比较这两题,你还发现了什么?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包括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于混合运算,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并找出运算的顺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知道混合运算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卡片3.学生分组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
例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混合运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运算的顺序。
例如,3 + 4 × 2,让学生找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
每组选一个组长,由组长负责本组成员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教学卡片,让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小奖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1《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1《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同级运算)》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级运算的顺序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同级运算的顺序规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级运算的顺序规则。
2.培养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同级运算的顺序规则。
2.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混合运算的图片、视频等。
2.学具:小卡片、计算器等。
3.分组标志:贴纸、小红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混合运算场景,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算有什么规律?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级运算的顺序规则,如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或者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同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例题,找出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同级运算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同级运算顺序规则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如设计一些复杂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同级运算的顺序规则。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混合运算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同级运算的顺序规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小学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混合运算中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计算题中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法则,如加减乘除的结合。
2. 混合运算的方法•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往右顺序计算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通过简单的算术题例子引出混合运算的方法。
3.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继续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重点讲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2.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3.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计算。
第三课时1.给学生更多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3.总结本单元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
2.数学游戏法: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析讲授法:通过解题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给学生出小测验,检测他们对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3.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文档《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混合运算(1)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混合运算(1)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单元第1课时,主题为混合运算(1)。
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符号,如加减乘除。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明确在一个算式中,可以同时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符号。
2. 培养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验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是乘除优先于加减的规则。
2. 学生在解决混合运算问题时,容易忽略运算顺序,导致答案错误。
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将问题转化为混合运算的表达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混合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实例分析等内容。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包含混合运算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2. 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顺序,强调乘除优先于加减的规则。
3.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混合运算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让学生体验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教师通过PPT对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混合运算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本课时的混合运算(1)。
2. 在黑板上列出混合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实例分析等关键词。
3. 在黑板上展示一些混合运算的实例,并标注出运算顺序。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布置一些简单的混合运算题,让学生巩固运算顺序。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第一篇: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第一课时:同级运算教学内容:数学教科书47页例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正确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3.会用脱式格式正确计算.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脱式格式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二、探究新知(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问题:1.同学们做什么呢?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综合算式53-24=29 53-24+38=67 29+38=67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67 问题:1.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
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
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48-8+17=15÷3×5=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2.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三、巩固练习(一)计算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能够进行整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巧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整数与分数的混合运算。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难点1.整数与分数混合运算的转化和运用。
2.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
2.教辅资料:相关练习题和习题册。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数字卡片。
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加减乘除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带领学生做若干整数与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
3.帮助学生发现整数与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
4.练习相关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1.引入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零食等。
2.让学生运用整数与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展示成果。
4.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导错误答案的改正。
第三课时1.带领学生复习前两堂课的内容。
2.完成相关习题,并在黑板上展示答案。
3.学生相互批改,讨论解题思路。
4.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展示知识脉络。
五、课堂作业完成《混合运算》相关习题,并按要求交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混合运算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文档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混合运算,但是对于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从而加深对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运算的规律。
3.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运算过程。
4.练习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混合运算,巩固所学的内容。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可以设计一个运算流程图,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用图示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1)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1)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整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以及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将结合实际生活情境,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整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并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混合运算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在混合运算中正确运用运算规则的能力。
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展示混合运算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难点和易错点,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1)人教新课标2. 板书内容:混合运算的概念、基本规则、解题方法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题: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
2. 提高练习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混合运算的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则。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单元 1混合运算-人教版
第1课时混合运算(1)【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其中的道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导入1.情境:(PPT课件出示情景图)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正式开放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阅览室读书。
2.观察: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试着说一说。
3.引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一共有3个,哪两个信息有直接关系?能解决什么问题?4.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二、探究新知1.教学加减混合运算的脱式书写。
(1)有的同学的列式是:53-24=29,29+38=67,这样列式可不可以?这两个算式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列式、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脱式计算。
(2)(PPT出示算式)53-24+38。
根据刚才那位同学的分步计算,我们可以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像这样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3)你还记得以前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4)说明脱式的书写格式:两步计算的式题,脱式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的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29”,还没进行运算的部分“+38”要照着抄写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的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5)小结:这样书写便于我们看出运算顺序。
(6)练一练: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23+6-11。
2.自主探究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思考:下面这个综合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15÷3×5请同桌的同学一起商量商量。
(2)哪组同学愿意说一说你们的想法?(3)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课时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学生已经掌握。
但是,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常常会忘记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导致运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运算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练习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课时内容,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3元,一块橡皮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引发学生对混合运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混合运算的例子,如2 + 3 × 4,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解释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如5 - 2 × 3,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板书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例1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例1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运算符号,正确进行混合运算,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算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的数学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乘除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明确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例1 人教版2. 正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练习:完成一些稍微复杂的混合运算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 拓展练习: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并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概念,学会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对混合运算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对混合运算的顺序产生困惑,导致运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运算顺序。
四. 教学重难点1.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混合运算的顺序判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实例讲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例题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算盘等学习用品。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混合运算实例,如购物、做饭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从而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如先算加法再算乘法,以及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提高运算正确率。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混合运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2.能够正确应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学工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场景,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新知讲解
1.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通过例题讲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 案例练习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混合运算的案例。
2.随堂辅导学生解答疑惑。
4. 拓展延伸
1.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
2.开展一些实际应用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反思
•思考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七、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
•步骤和技巧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
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混合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目。
2.复印好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引入
1.利用实例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混合运算解决。
第二节:讲解与练习
1.通过课件展示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第三节:拓展应用
1.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混合运算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列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讨论。
第四节:总结与作业
1.总结混合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并思考如何应用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需要重点加强训练。
应多开展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 混合运算(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混合运算(一)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主要包括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尤其是对于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运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PPT课件中的例题,让学生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混合运算(一) 人教新课标2.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加减混合运算题,让学生进行挑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导入新课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开始,比如“数学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加减法,同时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新备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包括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不同运算符号之间的优先级,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但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不同运算符号之间的优先级,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克服困难,积极思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不同运算符号之间的优先级,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激励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练习本等。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例题和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学课件或教学卡片,呈现混合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计算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检查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
案
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
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学生1:23=6(元)6+7=13(元)
学生2:23+7=13(元)
学生3:7+23=13(元)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很好。
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二、新授
(一)乘加问题。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①23+7
②7+23
学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
教师:7+23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教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
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计算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与一包饼干的钱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总钱数,你们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
教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了小红出游准备午餐的价钱,现在你想不想为自己的出游准备午餐呢?任选2种食物试着买一买,数量不限,想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一个同学说他列的式子。
教师:快结合这幅图猜猜这位同学想买什么?这个综合算式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乘减问题。
教师:相信同学们也计算出了自己买东西要花多少钱了吧,小明也准备了午餐,但是小明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助他吗?
教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小明带了20元,想买4个面包,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他还
能剩多少钱呢?你们会列示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20-44=4(元)
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买4个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减去用去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
教师:你的思路真清楚,那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算44=16,也就是4个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钱减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钱数。
教师:同学们你是这样想的吗?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
刚才我们通过为春游准备午餐,一起认识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看这些综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
学生:都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找2个同学说)
(三)除加、除减问题。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结果。
28-63=59-40=549-4=20+486=
教师: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
(找2个同学
说)。
教师: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
学生:在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板书)
三、练习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64+4=25-37=728-4=20-639=
2.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
6+93=555+5=69-32=12488-4=2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
编辑推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