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精讲深剖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高效演练.doc
专题十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高效演练1. 如图 1 所示,在长为l =57 cm 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玻璃管内,用 4 cm 高的水银柱封闭着51 cm 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均为33 ℃. 现将水银徐徐注入管中,直到水银面与管口相平,此时管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接着缓慢对玻璃管加热升温至多少时,管中刚好只剩下 4 cm高的水银柱?( 大气压强为p0=76 cmHg)图1【答案】85 cmHg 318 K2.如图 2 所示,一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形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l 1=20 cm( 可视为理想气体) ,两管中水银面等高.现将右端与一低压舱( 未画出) 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h=10 cm.( 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75 cmHg)图2(1) 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为__________( 用“cmHg”做单位) .(2) 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________( 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将_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1)50 cmHg (2) 做正功吸热23.如图 3 所示,厚度和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S=10 cm 的绝热汽缸倒扣在水平桌面上,汽缸内有一绝热的“T”形活塞固定在桌面上,活塞与汽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气体的温度为T0=300 K,压强为p=0.5 ×10 5Pa ,活塞与汽缸底的距离为h=10 cm,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大气压强为p0=1.0 ×10 5 Pa. 求:图3(1) 此时桌面对汽缸的作用力F N;(2) 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缓慢加热到T,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为Q=7 J,内能增加了ΔU=5 J,整个过程活塞都在汽缸内,求T 的值.【答案】(1)50 N (2)720 K4.如图4(a) 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汽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 -3 m2、质量为m=4kg、、质量为m=4 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 cm,在活塞的右侧12 cm 处有一对与汽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 K ,大气压强p0=1.0 ×10 5 Pa. 现将汽缸竖直放置,如图(b) 所示,取g=10 m/s 2. 待汽缸稳定后,求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的距离.图4【答案】20 cm【解析】由题意可知,汽缸水平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5p1=p0=1.0 ×10 Pa,温度:T1=300 K体积:V1=24 cm×S当汽缸竖直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mg5 Pap2=p0+=1.2 ×10S3温度T2=T1=300 K体积:V2=H S.根据等温变化规律可得:p1V1 =p2 V2代入数据可得:H=20 cm.5. 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 与气泡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Δp=2σr ,其中σ=0.070 N/m.现让水下10 m处一半径为0.50 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 ×10 5 Pa,水的密度ρ=1.0 ×10 3kg/m 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 2.(i) 求在水下10 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ii) 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3【答案】(ⅰ)28 Pa ( ⅱ) 2或1.3r 2 r 1 =32≈ 1.3. ⑨6. 一U 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 1 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图1【答案】144 cmHg 9.42 cm7.如图所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 1=25.0 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l 2=25.0 cm 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 3 =40.0 cm. 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 cmHg. 现将一活塞( 图中未画出) 从玻璃管开口处缓慢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 ′1=20.0 cm. 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答案】15.0 cm58.如图 3 所示,一粗细均匀的U 形管竖直放置, A 侧上端封闭, B 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 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l =10.0 cm ,B侧水银面比 A 侧的高h=3.0 cm. 现将开关K 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 时将开关K 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 cmHg.(1) 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2) 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答案】(1)12.0 cm (2)13.2 cm【解析】(1) 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l =10.0 cm 时的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 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 1,压强为p1. 由玻意耳定律得pl =p1l 1 ①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p0+h ②打开开关K 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 A 侧水银面h1 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1=p0-h1 ③。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1 气体实验定律的解题策略课件
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 (4)漏气问题: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出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便可使
问题变成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可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解.
真题剖析
• [例1](2013·江苏卷)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初始状态A 经状态B、C、D再回到状态A,其体积V与温度T的关 系如图所示.图中TA、VA和TD为已知量.
• ►规范解答 • 1.文字叙述类的题目要规范解答,指代具
体.例如:对某部分气体应用玻意耳定律列 方程.
• 2.认真审题,不要因粗心大意失分.例如: T的单位是开尔文,不是摄氏度.
命题角度
• 角度1 与图象有关的综合问题 • 与p-T、V-T、p-T图象有关的问题,常与
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气体的微观解 释等相结合,比其他单独命题的题目难度大 些,需要考生全面掌握、灵活运用相关知 识.
• ►答题步骤 • 1.确定研究对象:它可以是由两个或多个物
体组成的系统,也可以是全部气体和某一部 分气体(状态变化时质量必须一定). • 2.确定状态参量:找出变化前后的p、V、T 数值或表达式.
• 3.认识变化过程:除题设条件指明外,常需 通过研究对象跟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来确 定.
• 4.列方程求解.
角度 2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1)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 ①当 T1=T2 时,p1V1=p2V2(玻意耳定律) ②当 V1=V2 时,Tp12=Tp22(查理定律) ③当 p1=p2 时,VT11=VT22(盖-吕萨克定律) (2)当系统处于力学平衡态时,综合气体实验定律和平衡方程求解. (3)领会有关术语的含义:绝热——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导热良好——与外界等温;变质量气体问题 • 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通过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定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精讲深剖
专题十 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专题解读】1..本专题是气体实验定律在玻璃管液封模型和汽缸活塞类模型中的应用,高考在选考模块中通常以计算题的形式命题.2.学好本专题可以帮助同学们熟练的选取研究对象和状态变化过程,掌握处理两类模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本专题用到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有:受力分析、压强的求解方法、气体实验定律等.考向一 玻璃管液封模型1.三大气体实验定律(1)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p 1V 1=p 2V 2或pV =C (常数). (2)查理定律(等容变化):p 1T 1=p 2T 2或p T=C (常数). (3)盖—吕萨克定律(等压变化):V 1T 1=V 2T 2或V T=C (常数). 2.利用气体实验定律及气态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3.玻璃管液封模型求液柱封闭的气体压强时,一般以液柱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列平衡方程,要注意: (1)液体因重力产生的压强大小为p =ρgh (其中h 为至液面的竖直高度); (2)不要漏掉大气压强,同时又要尽可能平衡掉某些大气的压力;(3)有时可直接应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内静止的液体,同种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处压强相等; (4)当液体为水银时,可灵活应用压强单位“cmHg”等,使计算过程简捷.【例1】 如图1所示,一粗细均匀的U 形管竖直放置,A 侧上端封闭,B 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 关闭;A 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 =10.0 cm ,B 侧水银面比A 侧的高h =3.0 cm.现将开关K 打开,从U 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1=10.0 cm 时将开关K 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 0=75.0 cmHg.图1(1)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2)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答案】(1)12.0 cm (2)13.2 cm方法总结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技巧1.用气体实验定律解题的关键是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必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搞清气体初、末状态的状态参量,正确判断出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是属于等温、等压还是等容过程,然后列方程求解.2.分析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特征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根据题目的条件进行论证(比如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压强的情况,判断是否属于等压过程);二是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比如缓慢压缩导热良好的汽缸中的气体,意味着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相等).阶梯练习1.如图2所示,一细U型管两端开口,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在管的底部,初始状态时气体温度为280 K,管的各部分尺寸如图所示,图中封闭空气柱长度L1=20 cm.其余部分长度分别为L2=15 cm,L3=10 cm, h1=4 cm,h2=20 cm;现使气体温度缓慢升高,取大气压强为p0=76 cmHg,求:图2(1)气体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右侧水银柱开始全部进入竖直管;(2)气体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右侧水银柱与管口相平.【答案】(1)630 K (2)787.5 K2.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Δp=2σ,其中σ=0.070 N/m.现让水下10 m处一半径为0.50 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 rPa,水的密度ρ=1.0×103 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1)求在水下10 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2)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答案】(1)28 Pa (2)32考向二汽缸活塞类模型1.解题思路(1)弄清题意,确定研究对象,一般地说,研究对象分两类:一类是热学研究对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另一类是力学研究对象(汽缸、活塞或某系统).(2)分析清楚题目所述的物理过程,对热学研究对象分析清楚初、末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依据气体实验定律列出方程;对力学研究对象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力学规律列出方程.(3)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如几何关系等,列出辅助方程.(4)多个方程联立求解.对求解的结果注意检验它们的合理性.2.常见类型(1)气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需综合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物体的平衡条件解题.(2)气体系统处于力学非平衡状态,需要综合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解题.(3)封闭气体的容器(如汽缸、活塞、玻璃管等)与气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如果满足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可根据相应的守恒定律解题.(4)两个或多个汽缸封闭着几部分气体,并且汽缸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解答时应分别研究各部分气体,找出它们各自遵循的规律,并写出相应的方程,还要写出各部分气体之间压强或体积的关系式,最后联立求解.说明 当选择力学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时,研究对象的选取并不唯一,可以灵活地选整体或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方程或动力学方程.【例2】 如图3所示,一开口向上竖直放置于水平面的导热汽缸,活塞面积S =0.02 m 2,开始时活塞距缸底0.4 m ,缸内气体温度为400 K .现使外界环境温度缓慢降低至某一温度,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900 J ,内能减少了700 J .不计活塞的质量及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外界大气压强p 0=1.0×105 Pa ,在此过程中,求:图3(1)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 (2)活塞下降的高度; (3)末状态气体的温度.【答案】(1)200 J (2)0.1 m (3)300 K(3)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代入数据:0.4S 400 K =0.3ST 2解得:T 2=300 K. 方法总结多系统问题的处理技巧多个系统相互联系的定质量气体问题,往往以压强建立起系统间的关系,各系统独立进行状态分析,要确定每个研究对象的变化性质,分别应用相应的实验定律,并充分应用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压强、体积、温度等量的有效关联,若活塞可自由移动,一般要根据活塞平衡确定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关系. 阶梯练习3.如图4所示,导热性能极好的汽缸,高为L =1.0 m ,开口向上固定在水平面上,汽缸中有横截面积为S =100 cm 2、质量为m =20 kg 的光滑活塞,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当外界温度为t =27 ℃、大气压为p 0=1.0×105Pa 时,气柱高度为l =0.80 m ,汽缸和活塞的厚度均可忽略不计,取g =10 m/s 2,求:(1)如果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将活塞缓慢拉至汽缸顶端,在顶端处,竖直拉力F 为多大;(2)如果仅因为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导致活塞上升,当活塞上升到汽缸顶端时,环境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答案】(1)240 N (2)102 ℃(2)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lS 273+27=LS273+t代入数据解得t =102 ℃.变质量气体问题的分析技巧分析变质量气体问题时,要通过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变质量气体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问题,用气体实验定律求解.1.打气问题:选择原有气体和即将充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气体质量变化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2.抽气问题: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以看成是等温膨胀过程.3.灌气问题:把大容器中的剩余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4.漏气问题: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出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可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解.【例4】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 ,里面已有压强为p 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 ,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 0、体积为________的空气. A.p 0pV B.p p 0V C .(p p 0-1)V D .(p p 0+1)V【答案】C【解析】设充入气体体积为V 0,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 0(V +V 0)=pV ,解得V 0=(p p 0-1)V ,C 项正确. 【例5】如图5所示,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 0.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0,经过太阳暴晒,气体温度由T 0=300 K 升至T 1=350 K.图5(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2)保持T 1=350 K 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 0.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答案】(1)76p 0 (2)67。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高考物理重点难点高效突破热学第1讲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课件(共15张)
B
)
假设活塞不移动,气体发生等容变化,
p Vp 根据查理定律有 = T VT p V p VT 得: T 根据题意知,升高相同的温度△T相同,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原来平衡, pA=pB , TA>TB
C.保持不动
V pA<V pB 得:
D.因体积未知而无法确定 因为 VF V pS
所以 VFB>VFA 所以活塞将向左移动
2.隔离法 对变化部分和不变部分隔离,只对不变部分进行研究,从而实现被研究的气体质量不变 3.比较常数法 气体常数与气体质量有关,质量变化,气体常数变化;质量不变,气体常数不变.根据 各个状态的已知状态参量计算出各个状态下的气体常数C,然后进行比较
• 处理变质量气体问题的方法
• • 4.利用推论法 气体的密度方程不要求质量恒定,可由此得到相应状态的密度,再结合体积等解决问题.也可利用分压 定律来研究变质量气体的问题
p p ②当V1=V2时, 1 2(查理定律) T1 T2
V V ③当 p1=p2 时, 1 2(盖—吕萨克定律) T1 T2
关系
两个
推论
密度
方程 道尔 顿分 压定 律
1T1
p1
2T2Biblioteka p2上式与气体的质量无关,即不要求质量恒定 一定质量的气体分成n份(或将n份气体合成一份)时,
p0V0 p1V1 p2V2 pV n n T0 T1 T2 Tn
• 第1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高考命题规律
• 核心考点与题型: • (1)求解用活塞封闭气体 类问题的方法 • (2)处理变质量气体问题
的方法
• (3)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
• 理想气体
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专题强化三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含答案
专题强化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专题解读1。
本专题是动力学方法处理连接体问题、图象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高考时选择题为必考,计算题也曾命题。
2。
学好本专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本专题用到的规律和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临界条件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命题点一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问题的类型物物连接体、轻杆连接体、弹簧连接体、轻绳连接体.2.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3。
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4。
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一般采用“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例1(多选)(2016·天津理综·8)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如图1所示,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图1A。
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B.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C.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 D 。
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 答案 BD解析 列车启动时,乘客随车厢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故乘客受到车厢的作用力方向与车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 错误;动车组运动的加速度a =错误!=错误!-kg ,则对6、7、8节车厢的整体有F 56=3ma +3kmg =错误!F ,对7、8节车厢的整体有F 67=2ma +2kmg =错误!F ,故5、6节车厢与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F 56∶F 67=3∶2,选项B 正确;关闭发动机后,根据动能定理得12·8m v 2=8kmgx ,解得x =错误!,可见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选项C 错误;8节车厢有2节动车时的最大速度为v m1=2P8kmg;8节车厢有4节动车时最大速度为v m2=错误!,则错误!=错误!,选项D 正确.例2 如图2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 、C 两物体,A 叠放在C 上,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2m 、3m ,物体B 、C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 ,现用水平拉力F 拉物体B ,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图2A.此过程中物体C 受重力等五个力作用 B 。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热点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重难点 3
牛顿第二定律中的临界、极值问题的分析
1.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 存在着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
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 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 速度.
向上的分量,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同理只要加速度具有竖直向下的分量,物体就 处于失重状态.
即时突破
判断正误.
1.物体处于超重时,是指物体的重力增大了.( × ) 2.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是指物体的“视重”减小了.( √ ) 3.物体在完全失重的条件下,对支持它的支持面压力为零.( √ ) 4.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地球对它的引力消失了.( × )
0-v0 【解析】 由图(b)可求出 0~t1 和 t1~2t1 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 a1= 、 t1 -v1-0 a2= .设斜面的倾角为 θ,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上滑时-(mgsinθ+μmgcosθ)= t1 ma1, 下滑时 μmgcosθ-mgsinθ=ma2, 联立可求得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及斜 面的倾角 θ,A、C 正确;从以上两个方程可知,物块质量被约去,即不可求,B 错 v2 0 误;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H= sinθ 可求,D 正确. 2a1
隔离 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 来,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_________ 的方法.
2.动力学图象
(1)三种图象:v-t图象,a-t图象、F-t图象. (2)图象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t图象与F-t图象的桥梁. (3)三种应用: ①已知物体的运动图象,通过加速度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已知物体受力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③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2018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1气体实验定律的解题策略课件
[例 2](2013· 全国卷Ⅰ)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汽缸直立放 置,汽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 K.两汽缸 的容积均为 V0, 汽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 厚度可忽略). 开 始时 K 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p0 压强分别为 p0 和 ;左活塞在汽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 3 V0 上方气体体积为 .现使汽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汽缸顶部,且与 4 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 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 T0, 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求:
7 (p+p0)(2V0-Vx)=p0·V0 4 V0 2 2 联立③④得:6Vx-V0Vx-V0=0.其一解为 Vx= 2 1 另一解 Vx= V0,不合题意,舍去. 3 7 1 答案: (1) T0 (2) V0 5 2
④ ⑤
栏目导航
题 型 结 构
解 题 思 维
命 题 角 度
真 题 剖 析
突 破 训 练
题 型 结 构
1.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及气体状态方程流程图 选对象 ―→ 找参量 ―→ 识过程 ―→ 列方程 2.涉及问题 研究对象必须是质量一定的气体.
解 题 思 维
• • • •
►解题方法 1.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 2.查理定律(等容变化) 3.盖-吕萨克定律(等压变化)
真 题 剖 析
• [例1](2013·江苏卷)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初始状态A 经状态B、C、D再回到状态A,其体积V与温度T的关 系如图所示.图中TA、VA和TD为已知量. 等容 过程(填“等 • (1)从状态A到B,气体经历的是_______ 温”“等容”或“等压”);
不变 • (2)从B到C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做负功 • (3)从C到D的过程中,气体对外__________(填“做正功”“做负功”或 放热 “不做功”),同时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课后练习有答案说课讲解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变化到状态 B, 如图所示 ,则对应的压强关系和该过 程中气体吸收和放出热量情况为 ( )
A.pA <pB C.吸收热量
B.pA>pB D.放出热量
解析 :题中图象的函数式为
V=kt=k(T-273),k
为比例常数 ,结合气态方程有
pV
T =C,即
pk(1-273 )=C,可见 ,温度升高 ,压强减小 ,选项 B 正确 ;气体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体积
A.体积必然变大 B.有可能经过体积减小的过程 C.外界必然对气体做功 D.气体必然从外界吸热 解析 :分别连接 OA 、OB,则 OA 、OB 表示等容变化 ,因为该连线的斜率表示体积 , 且斜率越小体积越大 ,故选项 A 正确 ;体积变大 ,气体对外界做功 (W<0),选项 C 错 误 ;又因 B 的温度高 ,内能变大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W+Q 知 Q>0,选项 D 正 确 ;从 A 到 B 变化 ,气体的体积可以有减小的过程 ,选项 B 正确 . 答案 :ABD 7.
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 体由状态 1 到状态 2 的变化曲线 ,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
解析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 (或降低 ),则内能增大 (或减小 ).根据
(1)气体在状态 B 时的体积为多少 ? (2)气体在状态 C 时的体积为多少 ? (3)气体从状态 A 经状态 B 变化到状态 C 的过程中 ,对外做的功为 W, 内能增加了 ΔU,则此过程气体是吸收还是放出热量 ,大小为多少 ?
赢在高考2018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热学3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综合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3
V
⑤
(2)当右侧水槽的水温加热至 T'时,U 形管左右水银柱高度差为 Δp.玻 璃泡 C 中气体的压强为 pC'=pB+Δp ⑥ 玻璃泡 C 的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得
pC T0
=
pC'
⑦ ⑧
联立②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T'=364K. 答案:(1)180 mmHg (2)364 K
T'
设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压强为 p3',则 p3'=p1'-l2 由玻意耳定律得 p0l3=p3'l3' 由①至⑤式及题给数据解得 Δl=15.0cm. 答案:15.0 cm
④ ⑤ ⑥
要点三 气体变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理想气体的实验定律或气态方程都是在气体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成 立的,向球内、轮胎内充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的 气体问题.把球内原有的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看作一个整体并作为研究 对象或者分别以球内原有的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这样就可 以满足气体定律的定质量的要求.因此巧妙选择研究对象,成为解决问题的 关键. 【例 3】 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 1.0 atm 的空气 6.0 L,现再充入 1.0 atm 的空气 9.0 L.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则充气后储 气罐中气体压强为( ) A.2.5 atm B.2.0 atm C.1.5 atm D.1.0 atm
解析:方法 1:对储气罐内原有的气体有:初态 p1=1atm,V1=6L,末态 p1',V1'; 由玻意耳定律得 p1V1=p1'V1' ① 对充入的气体有:初态 p2=1atm,V2=9L,末态 p2'=p1',V2'; 由玻意耳定律得 p2V2=p2'V2' ② 又 V1'+V2'=6L③ 解以上三式可得 p1'=2.5atm 方法 2:把储气罐内原有的气体和充入的气体看作一个整体并作为研 究对象,有 p1=1atm, V1=(6+9)L=15L;V2=6L, 由玻意耳定律得 p1V1=p2V2,解得 p2=2.5atm. 答案:A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高效演练20171102362
专题十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高效演练1.如图1所示,在长为l=57 cm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玻璃管内,用4 cm高的水银柱封闭着51cm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均为33℃.现将水银徐徐注入管中,直到水银面与管口相平,此时管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接着缓慢对玻璃管加热升温至多少时,管中刚好只剩下4 cm高的水银柱?(大气压强为p0=76 cmHg)图1【答案】85 cmHg318 K2.如图2所示,一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形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l1=20 cm(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现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h=10 cm.(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75 cmHg)图2(1)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为__________(用“cmHg”做单位).(2)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________(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将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答案】(1)50 cmHg(2)做正功吸热3.如图3所示,厚度和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S=10 c m2的绝热汽缸倒扣在水平桌面上,汽缸内有一绝热的“T”形活塞固定在桌面上,活塞与汽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气体的温度为T0=300 K,压强为p=0.5×105 Pa,活塞与汽缸底的距离为h=10 cm,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大气压强为p0=1.0×105 Pa.求:图3(1)此时桌面对汽缸的作用力F N;(2)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缓慢加热到T,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为Q=7 J,内能增加了ΔU=5 J,整个过程活塞都在汽缸内,求T的值.【答案】(1)50 N(2)720 K4.如图4(a)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汽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3 m2、质量为m=4 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 cm,在活塞的右侧12 cm处有一对与汽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 K,大气压强p0=1.0×105 Pa.现将汽缸竖直放置,如图(b)所示,取g=10 m/s2.待汽缸稳定后,求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的距离.图4【答案】20 cm【解析】由题意可知,汽缸水平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p1=p0=1.0×105 Pa,温度:T1=300 K体积:V1=24 cm×S当汽缸竖直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mgp2=p0+=1.2×105 PaS温度T2=T1=300 K体积:V2=HS.根据等温变化规律可得:p1V1=p2V2代入数据可得:H=20 cm.5.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2σ系为Δp=,其中σ=0.070 N/m.现让水下10 m处一半径为0.50 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r知大气压强p0=1.0×105 Pa,水的密度ρ=1.0×103 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i)求在水下10 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答案】(ⅰ)28 Pa(ⅱ)3 2或1.3r2=3 2≈1.3.⑨r16.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1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图1【答案】144 cmHg9.42 cm7.如图所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1=25.0 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l2=25.0 c 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40.0 c m.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 cmHg.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慢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20.0 cm.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答案】15.0 cm8.如图3所示,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l=10.0 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 cm.现将开关K 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 cmHg.(1)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2)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答案】(1)12.0 cm(2)13.2 cm【解析】(1)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l=10.0 c m时的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得pl=p1l1 ①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p0+h ②打开开关K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h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1=p0-h1 ③9.如图4所示,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 k g,横截面积为S1=80.0 c 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 k g,横截面积为S2=40.0 c 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40.0 c m;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lp=1.00×105 Pa,温度为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2温度为T1=495 K.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图4(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汽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2)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答案】(1)330 K(2)1.01×105 Pa【解析】(1)设初始时气体体积为V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V2,温度为T2.由题给条件得l lV1=S1(2 )+S2(l-2 )①V2=S2l ②在活塞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用p1表示缸内气体的压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S1(p1-p)=m1g+m2g+S2(p1-p) ③故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有V1 V2=④T1 T2联立①②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T2=330 K.⑤(2)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在此后与汽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设达到热平衡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由查理定律,有p′p1=⑥T T2联立③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1.01×105 Pa. ⑦10.如图5所示,两汽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是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汽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汽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汽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 ℃且平衡时,活塞a离汽缸顶的距离是汽1缸高度的,活塞b在汽缸正中间.4图5(1)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1(2)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时,求氧气的压强.164【答案】(1)320 K(2) p03(2)活塞b升至顶部后,由于继续缓慢加热,活塞a开始向上移动,直至活塞上升的距离是汽1缸高度的时,活塞a上方的氧气做等温变化,设氧气初态体积为V′1,压强为p′1,末态16体积为V′2,压强为p′2,由题给数据和玻意耳定律得1 3V′1=V0,p′1=p0,V′2=V0 ⑤4 16p′1V′1=p′2V′2 ⑥4 由⑤⑥式得p′2=p0.311.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图甲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线BC是一段以纵轴和横(2)请在图乙上将上述气体变化过程在VT图中表示出来(图中要标明A、B、C、D四点,并且要画箭头表示变化方向).【答案】(1)600 K600 K300 K (2)见解析。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5章 第4课时 专题强化: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 单一气体多过程问题
汽缸足够高,不计汽缸与活塞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g。求:
(1)活塞第三次达到平衡时的体积;
答案
5 2V
考点一 单一气体多过程问题
设外界大气压强为 p0,封闭气体在状态 1、2(活塞再次平衡)的压强分 别为 p1、p2,从状态 2 到状态 3(活塞第三次达到平衡),封闭气体发生 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有VT22=VT33 将 V2=53V,T2=T,T3=32T 代入解得 V3=52V
考点一 单一气体多过程问题
(2)外界大气压强值。
答案
5F-2mg 2S
考点一 单一气体多过程问题
从状态1到状态2,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将 V1=V,V2=53V 代入得 p1=53p2 状态1,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0S+mg=p1S 状态2,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0S+mg=p2S+F 代入数据解得 p0=5F-2S2mg。
返回
< 考点二 >
关联气体问题
考点二 关联气体问题
由液柱或活塞封闭的两部分(或多部分)气体,并且由液柱或汽缸相互关 联的问题,解题基本思路: (1)分别选取各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找出它们各自遵循的规律,并写出 相应的方程。 (2)依据平衡条件写出各部分气体之间的压强关系,依据几何关系写出各 部分气体的体积关系式,作为辅助方程。 (3)多个方程联立求解。若有必要,注意检验求解结果的合理性。
考点二 关联气体问题
(2)“H”型连杆活塞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答案
4p0S 3g
对“H”型连杆活塞整体受力分析,活塞的重力mg竖直向下,上部分 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下部分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竖直向下, 大气压力上下部分抵消,根据平衡条件可知p1S=mg+p2S 解得活塞的质量为 m=43pg0S。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四章第3课时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课件高三全册物理课件
12/13/2021
第十四页,共六十五页。
(2018·高考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一竖直 放置的汽缸上端开口,汽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 距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 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 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不计它们之间 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p0,温度 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汽缸中的气体,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求 此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g.
12/13/2021
第十页,共六十五页。
解析:选C.一标准大气压约为10 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气
泡在湖底的压强p1约为3.0×105P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p1V1 T1
=
p2V2 T2
,而T1=(4+273)K=277
K,T2=(17+273)K=290
K,温度基本
不变,压强减小为原来的13,体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左右,C项正确.
12/13/2021
第十五页,共六十五页。
解析 开始时活塞位于a处,加热后,汽缸中的气体先经历等容过 程,直至活塞开始运动.设此时汽缸中气体的温度为T1,压强为p1,根 据查理定律有
Tp00=Tp11①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 p1S=p0S+mg② 联立①②式可得 T1=1+pm0gST0③
12/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1
12/13/2021
第九页,共六十五页。
3.已知湖水深度为20 m,湖底水温为4 ℃,水面温度为17 ℃,大
气压强为1.0×105 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
来的(取g=10 m/s2,ρ水=1.0×103 kg/m3)( C )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3-2-3-考点强化: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目录
课堂互动
解析 (i)设细管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面积为S,水银柱高度为h;初始时,设水银
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h1,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细管倒置时,气体体积
为V1,压强为p1。
由玻意耳定律有pV=p1V1①
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p0+ρgh②,p1=p0-ρgh③
式中,ρ、g分别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p0为大气压强。由题意有
答案 (1)17.7 cm (2)202 ℃
转到解析
20
@《创新设计》
目录
备选训练
3.[2017·全国卷Ⅲ,33(2)]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6(a)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
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1和K2。K1长为l,顶端封闭,K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下 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连通。开始测量时,M与K2相通;
V=S(L-h1-h)④,V1=S(L-h)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和题给条件得L=41 cm。⑥
(ii)设气体被加热前后的温度分别为T0和T,由盖-吕萨克定律有TV0=VT1⑦
由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数据得T=312 K。⑧
答案 (i)41 cm (ii)312 K
转回原题
8
@《创新设计》
目录
课堂互动
【例5】[2019·全国Ⅱ卷,33(2)]如图,一容器由横截面积分别为2S和S的两个汽缸连通而 成,容器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内壁光滑。整个容器被通过刚性杆连接的两活塞分隔成 三部分,分别充有氢气、空气和氮气。平衡时,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0和V0,氢气的体 积为2V0,空气的压强为p,现缓慢地将中部的空气全部抽出,抽气过程中氢气和氮气的温 度保持不变,活塞没有到达两汽缸的连接处,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 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气体实验定律在玻璃管液封模型和汽缸活塞类模型中的应用,高考在选考模块中通常以计算题的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帮助同学们熟练的选取研究对象和状态变化过程,掌握处理两类模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本专题用到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有:受力分析、压强的求解方法、气体实验定律等.
考向一 玻璃管液封模型
1.三大气体实验定律
(1)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p 1V 1=p 2V 2或pV =C (常数). (2)查理定律(等容变化):p 1T 1=p 2T 2或p T
=C (常数). (3)盖—吕萨克定律(等压变化):V 1T 1=V 2T 2或V T
=C (常数). 2.利用气体实验定律及气态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3.玻璃管液封模型
求液柱封闭的气体压强时,一般以液柱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列平衡方程,要注意: (1)液体因重力产生的压强大小为p =ρgh (其中h 为至液面的竖直高度); (2)不要漏掉大气压强,同时又要尽可能平衡掉某些大气的压力;
(3)有时可直接应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内静止的液体,同种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处压强相等; (4)当液体为水银时,可灵活应用压强单位“cmHg”等,使计算过程简捷.
【例1】 如图1所示,一粗细均匀的U 形管竖直放置,A 侧上端封闭,B 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 关闭;A 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 =10.0 cm ,B 侧水银面比A 侧的高h =3.0 cm.现将开关K 打开,从U 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1=10.0 cm 时将开关K 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 0=75.0 cmHg.
图1
(1)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2)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答案】(1)12.0 cm (2)13.2 cm
方法总结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技巧
1.用气体实验定律解题的关键是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必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搞清气体初、末状态的状态参量,正确判断出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是属于等温、等压还是等容过程,然后列方程求解.
2.分析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特征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根据题目的条件进行论证(比如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压强的情况,判断是否属于等压过程);二是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比如缓慢压缩导热良好的汽缸中的气体,意味着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相等).
阶梯练习
1.如图2所示,一细U型管两端开口,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在管的底部,初始状态时气体温度为280 K,管的各部分尺寸如图所示,图中封闭空气柱长度L1=20 cm.其余部分长度分别为L2=15 cm,L3=10 cm, h1=4 cm,h2=20 cm;现使气体温度缓慢升高,取大气压强为p0=76 cmHg,求:
图2
(1)气体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右侧水银柱开始全部进入竖直管;
(2)气体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右侧水银柱与管口相平.
【答案】(1)630 K (2)787.5 K
2.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Δp=2σ
,其中σ=0.070 N/m.现让水下10 m处一半径为0.50 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 r
Pa,水的密度ρ=1.0×103 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1)求在水下10 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
(2)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答案】(1)28 Pa (2)3
2
考向二汽缸活塞类模型
1.解题思路
(1)弄清题意,确定研究对象,一般地说,研究对象分两类:一类是热学研究对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另一类是力学研究对象(汽缸、活塞或某系统).
(2)分析清楚题目所述的物理过程,对热学研究对象分析清楚初、末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依据气体实验定律列出方程;对力学研究对象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力学规律列出方程.
(3)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如几何关系等,列出辅助方程.
(4)多个方程联立求解.对求解的结果注意检验它们的合理性.
2.常见类型
(1)气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需综合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物体的平衡条件解题.
(2)气体系统处于力学非平衡状态,需要综合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3)封闭气体的容器(如汽缸、活塞、玻璃管等)与气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如果满足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可根据相应的守恒定律解题.
(4)两个或多个汽缸封闭着几部分气体,并且汽缸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解答时应分别研究各部分气体,找出它们各自遵循的规律,并写出相应的方程,还要写出各部分气体之间压强或体积的关系式,最后联立求解.
说明 当选择力学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时,研究对象的选取并不唯一,可以灵活地选整体或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方程或动力学方程.
【例2】 如图3所示,一开口向上竖直放置于水平面的导热汽缸,活塞面积S =0.02 m 2
,开始时活塞距缸底0.4 m ,缸内气体温度为400 K .现使外界环境温度缓慢降低至某一温度,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900 J ,内能减少了700 J .不计活塞的质量及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外界大气压强p 0=1.0×105 Pa ,在此过程中,求:
图3
(1)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 (2)活塞下降的高度; (3)末状态气体的温度.
【答案】(1)200 J (2)0.1 m (3)300 K
(3)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
T 2
代入数据:0.4S 400 K =0.3S
T 2
解得:T 2=300 K. 方法总结
多系统问题的处理技巧
多个系统相互联系的定质量气体问题,往往以压强建立起系统间的关系,各系统独立进行状态分析,要确定每个研究对象的变化性质,分别应用相应的实验定律,并充分应用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压强、体积、温度等量的有效关联,若活塞可自由移动,一般要根据活塞平衡确定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关系. 阶梯练习
3.如图4所示,导热性能极好的汽缸,高为L =1.0 m ,开口向上固定在水平面上,汽缸中有横截面积为S =100 cm 2
、质量为m =20 kg 的光滑活塞,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当外界温度为t =27 ℃、大气压为p 0=1.0×105
Pa 时,气柱高度为l =0.80 m ,汽缸和活塞的厚度均可忽略不计,取g =10 m/s 2
,求:
(1)如果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将活塞缓慢拉至汽缸顶端,在顶端处,竖直拉力F 为多大;
(2)如果仅因为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导致活塞上升,当活塞上升到汽缸顶端时,环境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答案】(1)240 N (2)102 ℃
(2)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lS 273+27=LS
273+t
代入数据解得t =102 ℃.
变质量气体问题的分析技巧
分析变质量气体问题时,要通过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变质量气体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问题,用气体实验定律求解.
1.打气问题:选择原有气体和即将充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气体质量变化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2.抽气问题: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以看成是等温膨胀过程.
3.灌气问题:把大容器中的剩余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4.漏气问题: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出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可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解.
【例4】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 ,里面已有压强为p 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 ,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 0、体积为________的空气. A.p 0p
V B.p p 0
V C .(p p 0-1)V D .(p p 0
+1)V
【答案】C
【解析】设充入气体体积为V 0,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 0(V +V 0)=pV ,解得V 0=(p p 0
-1)V ,C 项正确. 【例5】如图5所示,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
V 0.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0,经过太阳暴晒,气体温度由T 0=300 K 升至T 1=350 K.
图5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T 1=350 K 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 0.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答案】(1)76p 0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