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二则》名师课时练(第2课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时练习试题
1《消息二则》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2)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 )气。
(3)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dù( )江区yù()。
2.文学常识填空。
新闻一般包括、、主体、背景和五个部分。
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指正文第一句;主体,是新闻的主干;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环境和环境。
3.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è)顽.强(wán)锐不可当.(dānɡ)B.芜.湖(wú) 签.订(qiān) 摧枯拉朽.(xiǔ)C.歼.灭(qiān) 督.战(dū) 毫无斗.志(dòu)D.荻.港(dí) 横.渡(hènɡ) 风平.浪静(pínɡ)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老师一宣布完这个消息,教室顿时风平浪静....。
B.爷爷最喜欢在晚饭后给我讲八路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C.他打羽毛球如同摧枯拉朽....,很快就胜利了。
D.我军所到之处,敌人锐不可当....,人民欢声雷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史蒂芬·威廉·霍金对科研事业的无限执着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B.《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C.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D.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课时作业2:第2课 综合消息两篇
2综合消息两篇(时间:45分钟满分:47分)一、语言建构与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在儒家传统中,孔子和孟子总是形影相吊....: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费德勒属于惊艳的奇才,他的传奇足以写进历史,他的成就无与伦比....,足以让每一个球员致敬。
③我头上树木的宏伟、四周灌木的纤丽、脚下花草的纷繁使我目不转睛....,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
④作者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读写的好习惯。
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不能用一饭千金....的方式去挥霍浪费。
⑥在亘古而苍茫的宇宙间,路遥《平凡的世界》发出的虽是平凡的声音,但这种声音荡气回肠....。
A.②③⑥B.①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解析①形影相吊: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独。
应改为“形影不离”。
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②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③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此处使用不当,应改为“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④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⑤一饭千金:指受恩厚报。
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一掷千金”。
⑥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着眼于推进全球化进程,提出了“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等,体现了与世界各国共迎挑战、共谋发展的决心。
B.近年来,我国在国际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日前更是成功发射了“墨子号”成为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C.类似于几年前手机、楼盘的“饥饿营销”,当前被许多网红餐饮店采用的排队营销术,虽然让商家赚得盆盈钵满,但餐饮业的市场秩序被严重扰乱了。
《消息二则》第二课时(导学案部编版)
01 《消息二则》第二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品读文中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
3.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重点难点】1、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2、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1、查字典,给下列字词注音荻.港( ) 锐不可当.( ) 泄.气( ) 要塞.( )溃.退( ) 签.订( ) 督.战( ) 歼.灭(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锐不可当:溃退:要塞:业已:歼灭:3、知识回顾①新闻,又叫________,它的结构通常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②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③新闻的特点是观点________ 、内容________ 、报道________ 、语言________ 。
【初读感知】4.听一听,找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5.读一读,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它的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
【精读品味】6、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 第二课时作业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 日夜 30万
30万
西路军 21日 17 时—22日22时 35万 西路大军的2/3
九江(不含)—安庆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 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删一删: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删掉好不好? 为什么?
渡英过勇长的江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 不好。“大约”表示“三十万”是约数,不是
No 1. 消息二则
Image毛
第一单元
泽 东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新闻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两则消 息的结构,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 进文本,品味消息的语言,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态度 和立场。
知识讲解
评析新闻
活动一:学做评论员
作者的编排布局、遣词造句好在哪里?你从 新闻的背后还读出了什么意味?让我们选择几个 角度来探究一下,一个小组一个选题。
时刻,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换一换:读一读,用括号里的词替换加点的词 语行不行?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 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 (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并控·制·(占领)江阴要塞,封··锁(切断)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封锁)镇江、无锡段铁 路线。
确数。这样表述更准确,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 军的渡江区域。 不好。“不含”这个词能准确说明渡江区域中
不包含九江这个地方,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 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不好。“至发电时止”,把时间限制在准确的
消息二则 课时2
明确: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胜利者的自豪感从“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毫不隐讳地流露出来。“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的充分,按理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出我军势不可挡,敌军不堪一击。
2.比较阅读,品味“简洁”。将本文与以下这篇消息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可以将《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文本通过PPT或投影展示,也可以事先印出来发给学生。)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波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侯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
《消息二则》精品教案(第2课时)
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回顾关于新闻的常识,把握新闻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结构,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文六要素,以及新闻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
同学们,关于新闻的知识,你了解多少能说说吗二、熟读课文,品读细节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感知文章内容。
1本课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提示: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
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
根据时间先后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2这三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有哪些语句使三个层次连接成一个整体提示:三个层次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衔接起来,“二十日夜起”和“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和“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示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紧密衔接。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衔接第一、二层;“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衔接第二、三层,第二层的“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与第三层的“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衔接,这些语句使全文连接成一个整体,被统领于导语之下,结构十分严密。
3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提示: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
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
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初中语文上册八年级《消息二则》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
消息二则课时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签()定(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填空。
(1)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2)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
3.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类的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课时练习试题
《消息二则》课时练年级:八册次:上单元 1语基达标训练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和。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是。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胜利南渡”点明了。
(2分)一、课内精彩阅读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3.画出新闻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4.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2分)5.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2分)经营:6.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2分)7.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
(2分)8.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3分)三、课外类文阅读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9.画出新闻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10.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2分)1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2分)经营:12.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2分)13.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消息二则》(试卷+答案版)(2)
《第1课消息二则》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是()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
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2.下列解词有误的一项是()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业已:已经。
C.溃退:散乱,败退。
D.督战:帮助作战。
3.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A.标题主体结尾B.标题导语主体C.标题时间正文D.标题时间人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二、填空题5.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所包含的五个要素: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起因:________事件结果:________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ú________湖摧枯拉xiǔ________ kuì________ 退dí________港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溃退(________)荻港(________)摧枯拉朽(________)要塞(________)歼灭(________)锐不可当(________)qiān(________)订xiè(________)气dū(________)战8.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提炼三个关键词。
日前,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由农业部立项支持、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亩产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消息二则》教案(2课时)
《消息二则》教案(2课时)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语文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式研读文本,重点加大概括能力的训练。
单元课时分配:课题课时数1消息二则 2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3 “飞天”凌空 14 一着惊海天 1新闻写作 21 消息二则第一部分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两篇新闻稿。
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解放战争中,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斗志昂扬、英勇善战的精神和品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
2.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斗志昂扬、英勇善战的精神和品质,确立热爱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党的正确的人生态度。
认识渡江胜利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
难点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突破教学中,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的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本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想:在讲课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作业1:第2课 综合消息两篇
2综合消息两篇(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颐.和园(yí)骤.然(zhòu)茫.然(mǎnɡ) 郁郁葱.葱(cōnɡ)B.颤.抖(chàn) 颤.栗(zhàn)惊愕.(è) 无与伦.比(lún)C.踏勘.(kān) 黝.黑(yǒu)磋.商(tuō) 战战兢.兢(jīnɡ)D.狼藉.(jí) 栖.息(qī)倒塌.(tān) 奄.奄一息(yǎn)答案 B解析A项,“茫”应读mánɡ;C项,“磋”应读cuō;D项,“塌”应读tā。
2.下列横线中,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如果人们在面对仇恨时能够平和心态,宽以待人,能够放弃不必要的争斗,以德____,许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②北京市财政局、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票价还在调研、评估,但到____,还没有调价的“时间表”。
③小张将继续保持其极限运动的爱好,____外界盛传他背部受伤。
A.报怨日前不管B.抱怨日前尽管C.抱怨目前不管D.报怨目前尽管答案 D解析“抱怨”意思是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报怨”意思是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
“以德报怨”是固定用法。
“日前”意思是几天前,指事情发生在过去,“目前”表进行时态。
“尽管”表转折关系,“不管”表条件关系。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
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西藏”在人心里的印象。
1.消息二则_第2课时-人教八上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部编)
1 消息二则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把握消息的内容、特点和结构形式。
2.体会消息简洁、准确、感情色彩鲜明的语言特点。
3.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关注时事新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阅读消息。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八句话: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憾人心、最震憾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最正气凛然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无奈又最具神秘性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最充满希望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毛泽东写的另一则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课文学习(一)理解研读1.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的电头、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再进行简要分析。
(注意这则消息的背景和结语已经省去。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二十日夜起……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数之多(兵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战线)之长“冲破敌阵”——攻势之利Array (战况)“横渡长江”——地点和事件结果3.主体部分写了什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情况,并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整体感知
2.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哪些进展?
渡江三路大军
时间
兵力 渡江人数
整体感知
渡江三路大军
中路军(安庆—芜湖)夜
三十万
渡江人数
三十万
西路军(九江—安庆)
二十一日十七时至二
十二日二十二时
三十五万
三分之二
合作探究
本则新闻的主体是写三 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 何从中路写起?何处是详 写?何处是略写?为什么这 样安排?
合作探究
中路于二十日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写。
由于西路“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所以把西路和中路的 敌军情况合在一起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中路和西路是 略写。
合作探究
最后详写东路。由于“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 是这一地区战略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 京,因此在报道我军进展时写得十分具体,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激 烈的情况,更详尽地写了我军的战果。这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 陆路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已经全部被我军切断,敌人毫无退路, 敌我双方态势已十分明显。
品味语言 1.新闻的语言具有准确性,请从文中选例分析。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 庆、芜湖线……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用“突破”而不是用“越过”,能准确表现战斗过程。 “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 “二十四小时内”,时限明确,准确表现了我军渡江神速 的特点。
品味语言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 庆、芜湖线……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消息二则
第2课时
1949年4月22日2时,新华社发布了毛泽东同志 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 了中路军万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一则全面报 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消息。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时作业0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è)顽.强(wán)锐不可当.(dāng)B.芜.湖(wú)签.订(qiān)摧枯拉朽.(xiǔ)C.歼.灭(qiān)督.战(dū)毫无斗.志(dòu)D.荻.港(dí)横.渡(hèng)风平.浪静(pí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余部拒绝阻遏减租减息B.微弱督战茂盛孤立据点C.渡江扩展馁靖区毫无斗志D.业已荻港抵抗阌乡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指冲在最前面)B.郭德纲弟子打人事件后,郭德纲的言行令传媒界哗然。
结果德云社停演整顿,两元老高飞,节目下台,书籍下架,“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C.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溃退:被打败而后退)D.谣言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只要对症下药,谣言不堪一击....!(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学习《消息二则》一文,使我们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B.“闪送”创立同城速递新样本。
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以上城市。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讲述了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D.《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5.下列对两则消息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导语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经过四个要素。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标题交代了渡江兵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
《 消息二则》课时练习 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1消息二则课时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签.()定(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填空。
(1)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2)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
3.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类的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统编八年级语文上册1 消息二则【第二课时】
(歼灭)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 大地区,并控制(占领)江阴要塞,封锁(切断)长江。我军前锋, 业已切断(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新闻的语言简明而又准确
比一比
从下面两组句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A.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输江入防标线题,遇着 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删一删
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输入标题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 二十三日可渡完。
新闻的语言简明而又准确
换一换
读一读,把这些动词换成括号里的,行不行?
学习目标
1. 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输入标题 2. 体会作者在消息中的情感和立场。
(1)消息是狭义的_新__闻__,一般由_标__题__、_导__语___、 _主__体___、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具有_真_实__性__、 _时_效__性__和准确性的特点。
(2)《消息二则》的作者_毛__泽_东__,字润之,湖南 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_《__沁_园__春__·_雪__》__《__卜_算__子__·_咏__梅__》 _《_水__调__歌__头_·__游__泳_》__等。
1 消息二则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评析新闻
活动一:学做评论员
输入标题
这两则消息好在哪里?除了时效性外,两则
消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体现在哪里?你从新闻的
背后还读出了什么意味?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2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课堂检测
2.(2021·青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
字)。
西宁市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
青海新闻网 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签订《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 》……为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西宁 市积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味,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二 则 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横
渡长江
导语 中路军 主体 西路军 背景 东路军
首战告捷 所向无敌 战绩辉煌
结语
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蓝色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 项是( A )
A.渡江(dù) 芜湖(wú) 长江防线(fáng) B.荻港(dí) 经营(yíng) 催枯拉朽(kū) C.铜陵(lín) 诸城(zhū) 纷纷馈退(kuì) D.即已(jì) 执行(zhí) 突破敌阵(tū)
写作特色 ❷ 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新闻报道对语言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对重大事件 的报道,要求语言必须准确精练,鲜明生动。如“长 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干净利落 地写出了我三十万大军渡江时的磅礴气势。
板书设计
我三十万 导语
消 息
大军胜利 南渡长江
摧枯拉朽 主体 万船齐放 结语 英雄式的战斗
这样写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 的原因,又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 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从写作上来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合作探究
本则消息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堪称 典范。读课文,体会这则消息的语言, 并说说它们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 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课堂检测
(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 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