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2017年高考语文2017年模拟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2017.2.16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缀段性叙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
胡适曾在评价《儒林外史》时对“缀段性叙事”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儒林外史》没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连缀起来的。
拆开来,每段自成一篇;斗拢来,可长至无穷。
”这种叙事方式在现代影视传媒领域广受青睐,一些中外电视系列剧具有明显的“缀段性叙事”特点。
然而,在文学批评史上,“缀段性叙事”曾被指有“致命弱点”。
不少学者以西方小说的结构标准,借用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结构布局的论述,采论证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缺乏“结构”意识,认为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就在于叙事作品的“缀段性”。
殊不知,和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的叙事结构自有其特点。
西方叙事观强调一以贯之的整体性,强调叙事的“头、身、尾”相统一,体现出结构的时间线性。
但中国叙事传统,自先秦的史传文学始,重心就在于以人物为中心搭建的空间结构,并且外在的结构形式往往和内在的精神紧密相联。
到了现代影视大行其道的时代,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叙事方式的评点,恰成了对当今电视系列剧叙事优点的阐述。
吉林省延边州2017届高三下学期复习质量检测试题 汉语 Word版含答案
延边Array州2017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汉语注意事项:一、汉语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全部考试时间约120分钟,总分 300 分,共17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卷Ⅰ为客观选择题,每题都有四个供选择的答案,要求在答题卡相应字母上画一横道。
每题只能画一横道。
请考生注意,卷Ⅰ使用阅读机阅卷,答案必须用2B铅填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写在试卷Ⅰ上。
卷Ⅰ包括三项内容,共95题。
(1)听力理解(40题,约30分钟)(2)阅读理解(40题,45分钟)(3)书面表达(15题,10分钟)2. 卷Ⅱ为书面表达主观题(作文),35分钟。
内容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方格内。
3. 注意每部分试题的答题说明,严格按照说明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
二、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三、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四、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液、刮纸刀。
卷Ⅰ一、听力理解(40题,约30分钟)第一部分1. A 同情B 高兴C 难过D 埋怨2. A 不费电B 需改进C 太一般D 功能先进3. A 我去也不行B 我去一定能行C 找谁去能行呢D4. A 一块七B 一块八C 一块九D 二块钱5. A 这场雪太及时了B 今天的这场雪不大C 北京的雪越来越少D 北京的雪一年比一年大6. A 女的上班要换车B 男的每天骑车上班C 男的觉得女的上班不算远D 堵车时上班要两个多小时7.A 当医生最好B 可能医生最好C 干什么都比医生好D 除了医生,什么都好8. A 心脏病犯了B 心情很烦恼C 心情很紧张D 呼吸有点儿困难9. A 没有本事B 还没结婚C 人长得很帅D 找对象的条件太高10. A 孩子累了想吃巧克力B 孩子见了巧克力就不走C 孩子吃了巧克力就不累了D 孩子吃点儿巧克力没关系11. A 电影非常好B 没想到这么差C 电影很有意思D 和她想的完全一样12. A 退休了B 调走了C 去世了D 辞职了13. A 老赵没请客B 谁都没请客C 当然是老赵请客D 不知道是谁请客14. A 太长了,不讲了15. A 你不要再考了你再考不上就去死吧C你就是累死也考不上D你到死的时候再考吧B去新疆要三天三夜C好的,我给你讲三天D 不行,三天以后再讲吧。
2017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7 年高考(全国卷II 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绝密★启用前本试卷共22 题,共150 分,共10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解析,推荐文档
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年吉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吉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吉林高考语文试题吉林高考数学试题吉林高考英语试题吉林高考理综试题吉林高考文综试题吉林高考语文答案吉林高考数学答案吉林高考英语答案吉林高考理综答案吉林高考文综答案对于考生来说,高考只是最后一个结果的证明方式,最重要的是高考之前的过程,请务必坚守信念,出国留学网高考栏目为您带来了“2017年吉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2017年吉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西藏、海南。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7高考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2)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7高考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2)推荐文章广东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热度: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热度:2017广东语文高考试卷热度:2017高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热度: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热度:全国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2017年吉林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
2017年吉林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文档 (2)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II)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2017年高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年高中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的作品?A. 《庐山谣》B. 《离骚》C. 《关雎》D. 《九歌》2.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4. 下列哪个不属于“四大名著”?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聊斋志异》5. 下列哪个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白居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目前,备受关注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已开始。
其中高考语文试题有哪些变化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仅供大家参考!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答案】1.A2.A3.C【解析】1.试题分析:A项“凋凌”应为“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
后也用来比喻人的死伤离散。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延续了2015和2016年高考题型,让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字形的辨析。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附答案).docx
12B-YW-0000005 _ -绝密★启用前_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_- __-_语文 ( 全国 II 卷, 2017.06)__- : 注意事项:号 -学 -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_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_-__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_-__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_-_ _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__线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__封__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_ 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_ : -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名 -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 姓- 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 _ - 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班_ - 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__-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_ _- 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 年 __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 __线_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 _封__密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_-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_ _-_ 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_ __-_ 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 _ _ - 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_ __- 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_ _-_ 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吉林省延边州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复习质量检测试题
延边州2017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杂技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在美学的殿堂里,常常找不到它的位置。
然而当您阅读了它产生的文化机制和独特的历史以及在现代文明中的特殊地位,就不能不认真研究它的美学意义了。
杂技作为审美对象有特殊的美学规律,从而揭示出杂技艺术创造、欣赏及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特殊的规律。
同时指导人们正确认识、欣赏杂技和发展杂技艺术。
不少美学家依然根据英国著名的美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的观点,认为杂技是技艺,而不是艺术。
他主张,艺术虽然可以往往同时也是技艺品,但它本质上不是技艺品。
他认为,艺术的美学特征是表现感情,而不是再现生活。
科林伍德把艺术和技艺、巫术、游戏、娱乐进行严格区别,是有道理的。
但就此评价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杂技时,却显然是片面的,这与他不了解许多国家的杂技艺术的历史有关。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者承认“杂技”是艺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专门艺术,包括跳、身体技巧和平衡动作,较晚时又使用长杆、独轮自行车、球、桶、绷床及吊架等器械”。
把身体技巧作为杂技艺术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跳和平衡动作实际也是身体技巧的应用。
只是在“较晚时又使用长杆……球、桶、绷床”等的提法不够准确,其实中国的“飞剑跳丸”“载竿走索”等古老杂技2000多年前就有了这些技巧和使用这些道具。
西方的艺术史论学者显然对中国杂技的历史是极不熟悉的。
“杂技向美学破了一个最难猜的谜语:杂技是什么艺术?它有何特点?而且它究竟算不算艺术?……”这是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文献学博士尤•鲍列夫教授在他所著的《美学》一书中提出的。
在该书的第八章“美学――艺术形态学”中,把杂技单独列为一节,与其它艺术门类享受平等的待遇,这确实比某些姐妹艺术的专家们大大进了一步。
2017延边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已公布
2017延边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已公布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数学复习资料高考英语复习资料高考文综复习资料高考理综复习资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高考英语模拟试题高考文综模拟试题高考理综模拟试题高中学习方法高考复习方法高考状元学习方法高考饮食攻略高考励志名言生命的意义从来不拘形式,人生的精彩始终来自坚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延边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已公布”,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西藏、海南
下载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提醒考生考后关注延边高考分数线、延边高考成绩查询、延边高考志愿填报、延边高考录取查询信息:
2017年延边高考分数线查询一本二本三本专科艺术美术体育2017年延边高考成绩查询信息高考成绩查询时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2017年延边高考志愿填报信息志愿填报时间志愿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指南2017年延边高考录取查询信息录取查询时间及系统录取通知书查询。
吉林省延边州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7年吉林省延边州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刘铮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
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
从《吕氏春秋》、《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
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
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2017年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年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高考语文大阅读题,综合性强,这给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解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年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年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
唐宋众体咸备,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文学文体方面,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崭露头角;公牍和应用文方面,与新创文体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实用性文体发展的高峰。
唐宋文体批评层累式地多角度探究,并与当时的文体书写产生互动,让文体写作与批评相得益彰。
一言以蔽之,唐宋时期是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纠葛转关的枢纽。
唐宋文体学何以呈现出如此特征和面貌?郑骞《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说:“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
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
”唐宋文化既恢宏又复杂,既超卓又平易,既多元又开放,属于成功的贯通、通变型文化,其通变特色影响到方方面面,自然包含文体。
唐宋文化学术的集大成、综合性的特征,若用当时人的话,而且是最简洁的话来概括,则朱熹《答姜叔权》里的一句话甚为贴切:“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
”拈出其中的“融会贯通”,不妨说是宋人概括唐宋文化的最佳注脚。
文化的融通特征,对于唐宋文学、文体的发展、演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唐宋文体在文化的大视野下,打上了浓厚的“共同体”烙印,表现为分化与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
唐宋文体学的贯通性,突出地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
古代文体的结构规则并非刻板不变,实具有灵活组装拆卸的机制,其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可紧可松,内在亦具有延展性和弹性张力,在一定条件下,其规则会发生位移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吉林省延边州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刘铮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
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
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
从《吕氏春秋》、《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
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
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
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
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
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和其所带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并且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而且,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交错杂居,接触频繁,甚至互通婚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不是人们的主动行为,而是战争、动乱等原因被迫进行的。
B.从北方迁到南方,路途遥远,需要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因此,老人和小孩子能顺利到达南方的很少。
C.从北方迁往南方的人员都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而具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没有迁移到陌生的南方。
D.原先,北方地区的经济要比南方地区的经济更发达,但随着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南方地区的经济超过了北方地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随着南方地区的开发、发展,南方逐渐改变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后来居上,打破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经济格局。
B.一直以来,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要发达得多,这一点,《吕氏春秋》等文献资料中有明确的记载。
C.面对一无所有的大量南迁人员,南方当地政府无力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此时,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刚好迫切需要劳动力。
D.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人口南迁而向南传播,再向边疆地区渗透,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作了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南北朝埋藏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生产有所发展;隋唐五代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较大发展。
B.虽然在经济重心南移前南方地区的劳动经验等与北方劳动人民的相比要逊色很多,但是前者有些技术比后者先进。
C.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具有贩积极性和北方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D.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南迁带来的不仅是南方经济的崛起,也使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频繁互通,从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双料”院士的有性人生严东生是我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料”资深院士,既是著名的战略科学家和优秀的科技工作领导者,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研人员。
他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著功绩。
中学毕业后,大伯希望严东生报考税务学校,今后可以捧个“金饭碗”,但他的第一志愿却填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因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催生了他心中的一个梦想,那就是“科学救国”。
而化学,是他最喜欢的学科。
1935年,严东生如愿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7年北平失陷,正在读大二的严东生由于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只得留在北平,转入了燕京大学。
在燕大,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并收获了爱情﹣﹣与同班同学孙璧媃结成一生的伴侣。
他们不仅在事业上有共同语言,在业余爱好上也兴趣相投﹣﹣经常晚饭后放几段世界名曲,夫妻俩一起欣赏,听完后交流感受,其乐融融。
他的研究生“关门弟子”杨建华,对先生的很多事情都难以忘怀,“2014年师母病重入院,那3个多月里,他每天都陪到很晚,被护士催着才回家。
那时先生身体还很好,送毛巾、递茶水都不肯让子女和学生帮忙。
师母没能出院,她走后,先生便常常发呆。
”1946年,严东生踏上了赴美留学的航程。
在伊利诺伊大学,他主修陶瓷工学,辅修无机化学。
毕业后,严东生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员,薪资优渥。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他当即决定提前回国。
1950年,在克服美国当局设置的困阻后,乘船途经香港,回到了故土。
同事们都说,严先生是一个战略科学家和科学外交家。
他直接参与中国第一个12年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及《1963﹣1972十年科技规划》的起草,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拟定了方向。
1984年他主持制定了《关于中国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汇报提纲》,对中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面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使中国科学院的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严东生带领团队精心“打造”了很多种现代先进材料。
比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领衔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012年7月宣布发现一种新粒子,其特性与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而探测器“心脏”﹣﹣电磁量能器使用的5000根高质量、大尺寸PWO闪烁晶体,正是严东生团队的杰作。
不止一个学生记得严先生是如何为他争取到了出国进修的机会,又如何千叮万嘱一定要回来为国效力。
施剑林研究员始终记得,严先生反复同他讲,辆缺少年轻科学家,尽量多待在辆搞科研,“出国的事我来安排”。
经老师牵线搭桥,施剑林去德国马普学会工作了1年多,这期间严东生给他写了很多信,最常关照的一句话是“一定要回来”。
他的学生们都如期回来了。
严东生的言传身教,在一双儿女身上体现得最是淋漓尽致。
女儿严燕来,退休前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
儿子严友为,退休前是美国默克制药公司高级研究员。
这一家子有两大共同语言:科学和音乐。
他深知科普的重要性,对记者也非常尊重。
记者黄辛表示,“科学是他的生命,在他身上,最能体现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风骨。
”(有删改)【相关链接】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为大,个人名利为小”,教诲我们保持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信心。
他常说,立志为中国的建设发展而献身是我国几代科学家的理想和美德。
﹣﹣李红霞《追忆恩师严东生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A.材料第一段对严东生的“双料”资深院士等身份作了介绍,并对其一生的卓著功绩作了概括,让读者对人物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总领了全文。
B.严东生选择报考清华大学化学系,不仅因为自己的爱好,更源自他的爱国心﹣﹣通过化学实现自己“科学救国”的梦想,让积贫积弱的祖国强盛起来。
C.严东生一方面为学生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叮嘱学生学成后要归国,为祖国做贡献。
他的那些弟子都如期回国,践行了对恩师的诺言。
D.严东生与孙璧媃能走到一起,跟他们在事业上有共同语言和业余爱好上兴趣相投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经常晚饭后放几段世界名曲,一起欣赏,并交流感受。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严东生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并成功为丁肇中领衔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打造了探测器“心脏”﹣﹣电磁量能器使用的5000根高质量、大尺寸PWO闪烁晶体。
B.严东生不慕免得,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为大,个人免得为小”,心怀国家、民族和社会。
他的身上体现着我国几代科学家立场为中国的建设发展而献身的理想和美德。
C.1946年严东生赴美国留学,在伊利诺伊大学主修陶瓷工学。
新中国一成立,当即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博士后研究员的职务乘船回到了祖国,体现了浓浓的赤子之情。
D.严东生直接参与中国第一个12年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及《1963﹣1972十年科技规划》的起草,指明了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这是他被称为科学外交家的原因之一。
E.严东生的女儿退休前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儿子退休前是美国默克制药公司高级研究员,他们都爱好科学和音乐,这与严东生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
(3)材料写了严东生哪些方面的“有情人生”?请简要分析。
3.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杭州巷10号夏阳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
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
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
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
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
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
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
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