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研究中的误读辨析

合集下载

张艺谋电影中中国国家形象的正负对峙

张艺谋电影中中国国家形象的正负对峙

张艺谋电影中中国国家形象的正负对峙作者:张露来源:《牡丹》2017年第15期总结张艺谋1987-2010年间的电影以及宣传片的研究,笔者发现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对其作品褒贬不一,也造成了国家形象的正负对峙。

但是,这些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正面弘扬与反面批判,且批评多于赞美,但事物皆有两面性,一味地批评是有失偏颇的。

张艺谋电影之所以成功,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即使他电影中有贩卖中国的贫穷、落后之嫌,但这未尝不是代表着人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历史的审慎的思辨和浓重的反思。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国家形象,作为一种主观印象,实际上构成了人们对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心理预设。

大众对一个国家的主观印象往往通过一个国家的电影或者其他媒介来了解和认识这一国家、民族或者文化的历史和现实。

所以,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在传播国家形象上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也越来越重要。

张艺谋电影的巨大成功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地得以通过他的电影来重新建构中国。

中国人民迫切希望摆脱近代以来,古老、封建、腐败的中国以及西方世界心中“东亚病夫”的形象。

正因为此,张艺谋被认为是中国形象的代言人。

他的电影在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张艺谋1987-2010年的电影以及宣传片,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但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正面弘扬与反面批判。

正面赞扬的是他电影中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弘扬;反面的批評主要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认为他执著于伪民俗与乡土中国的呈现,故意迎合西方看客的“中国想像”,从而造成国家形象的正负对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急于重塑自身积极的、正面的国家形象。

然而,张艺谋善于揭露中国的阴暗面,这对国民来说是难于接受的。

张艺谋的电影艺术

张艺谋的电影艺术

张艺谋的电影艺术张艺谋是中国一位备受瞩目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从他的导演风格、主题探索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剖析。

一、导演风格张艺谋的导演风格以其独特的视觉呈现和叙事方式而闻名于世。

他擅长运用电影语言来营造紧张、压抑和悬疑的氛围,将观众带入他所创造的虚幻世界。

他常常运用大胆的镜头运动和剪辑手法,使得他的电影充满动感和节奏感。

例如,在他的代表作《红高粱》中,张艺谋运用了大量的鸟瞰和鱼眼镜头,以及快速的剪辑手法,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奇幻的氛围,使得观众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二、主题探索张艺谋的电影作品经常涉及到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探讨。

他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例如,在《活着》这部电影中,张艺谋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国农村的动荡和变革,通过一家人的命运变迁来反映社会变革对个体的影响。

他以深入细致的描绘和触动人心的情感,让观众对生活和人性有深刻的思考。

三、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经常包含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表达。

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电影中,营造出浓厚的中国风。

例如,在《英雄》这部电影中,张艺谋运用了传统京剧的元素,用红色、绿色、蓝色等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他将中国的武侠文化与现代电影技术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成为中国当代电影的一面旗帜。

他的导演风格突破传统,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和动感的剪辑手法吸引观众的眼球;他的主题探索引发了观众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深思;他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张艺谋的电影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深受观众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张艺谋电影中的视觉语言研究

张艺谋电影中的视觉语言研究

张艺谋电影中的视觉语言研究张艺谋电影中的视觉语言研究近三十年来,中国导演张艺谋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独到的创作手法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青睐与赞誉。

在他的电影中,通过画面的构图、运镜和色彩运用等手法,张艺谋展现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丰富的意象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一些典型的电影作品中探讨张艺谋电影中的视觉语言。

首先,张艺谋的电影中充满了细腻、精确的画面构图。

他熟练地运用镜头语言,将角色与环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他的代表作《红高粱》中,通过对广阔麦田和黄土地的精细描绘,突出了主人公的小聪明与顽皮,以及与土地和农村的紧密联系。

再如,《活着》中的镜头语言将人物与戏剧背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传达了人性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紧张关系。

其次,张艺谋在电影中善于运用运镜技巧来表达情感和创造氛围。

例如,在《卧虎藏龙》中,通过吊镜头、跟随镜头和快速切换镜头,增强了武打戏的强烈冲击感,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剧中人物的奇幻世界。

同样,他在电影《一个不能少》中巧妙运用了空镜头和大镜头,以及快速的剪辑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环境陌生而封闭的农村山寨,同时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生活的无助和绝望。

另外,张艺谋电影中对色彩的运用也值得一提。

他善于通过色彩的对比和鲜明的配色,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

在他的电影《十面埋伏》中,将红色和黑色作为主要的配色,营造出一种紧张和压抑的氛围,加深了观众对于故事情节的紧张感觉。

而在《花样年华》中,通过对黄色和绿色的运用,表现了主角内心的孤寂和失落。

最后,张艺谋电影中还充满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表达。

他通过电影中的布景、服装和道具等等手法,巧妙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电影《英雄》中,通过配乐和舞剑表演,营造出了古代武士的英勇与尊贵。

而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通过繁华的宫殿场景和华丽的服装,展现了封建王朝的奢靡与荒唐。

综上所述,张艺谋电影中的视觉语言独特而丰富,通过细腻的画面构图、精巧的运镜技巧、鲜明的色彩运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影像。

评点张艺谋电影(整理稿)

评点张艺谋电影(整理稿)

评点张艺谋电影(整理稿)评点“张艺谋电影”专业:教育科学系06级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学号:06320194 姓名:杨驰张艺谋,这是当前中国电影最为重量级的名字。

二十多年来,在中国电影面临时代困惑的时候,他以一股锐气带来了艺术的创新、文化的颠覆,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一个高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十年来,在中国电影市场极度萎靡的产业阵痛中,他又以大胆的实践、广阔的胸襟重新撑起了一片天地,成为中国电影商业探索之路上最为扎实、最为世人瞩目的前行动力。

在他的电影中,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视觉效果相当的震撼人心,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的纯熟;其二,从故事形态来看,张艺谋的大多数影片,讲述的都是女性的故事,张艺谋的电影世界一直向女性倾斜;其三,张艺谋选择电影的题材很有讲究,所选故事都比较完整,并且他的所有作品几乎没有一部作品是重复的,每一部影片都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新鲜感。

一、从电影导演到“电影作者”号称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商业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上映,让张艺谋的古装大片三部曲得以圆满。

作为张艺谋电影从文艺片向商业片转型的标志性作品,这三部商业大片也让老谋子由一个优秀的电影导演进化为了一个纯粹的“电影作者”。

早先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十几部享誉国内外的作品,无一不是由著名的小说改编而来。

从《英雄》开始,张艺谋才真正走上了电影题材原创之路。

“张艺谋除了不看账本外,拍片也基本不看剧本,全凭对故事剧情的独到理解和对表现形式的把握”身兼张艺谋的老板、经济人和拍挡三重身份的“新画面影业公司”老板张伟平这样评价他的这块金字招牌。

编剧对于张氏电影来说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张艺谋本人才是电影故事的原作者。

《英雄》和《十面埋伏》都是以架空正史与传统武侠的世界观为背景,明显已游离于由金庸、梁羽生、古龙所构筑的武侠体系之外。

于武侠电影的表现手法来看,它更是在胡金铨、徐克、李安之外另立一派,有着它相对独立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

武侠电影的审美偏差与侠义精神的失落——从张艺谋的《影》说开去

武侠电影的审美偏差与侠义精神的失落——从张艺谋的《影》说开去

内容摘要:武侠电影在华语电影史上曾几度辉煌,随着内地电影产业化的急剧转型,武侠电影的侠义魂魄却丢失在不规范的市场浪潮中,他们往往借视觉奇观和艺术“诡道”遮盖故事单薄和伦理失范,虽能在“眼球经济”里谋财却无助于“养心”。

21世纪国家间文化博弈的胜算在于文明内涵与艺术品质,精神内核的丢失必然导致国际市场的败退和文化软实力的受损,武侠电影人应该遵从“艺行大道”的公理,不断从优秀的审美传统中汲取营养,以审美的方式塑造真正的“中国特色”电影。

关 键 词:电影审美 武侠电影 侠义精神 中华美学 电影评论 张艺谋武侠电影的审美偏差与侠义精神的失落——从张艺谋的《影》说开去傅守祥 姜 文武侠电影是中国特色的“类型片”,曾有“中国电影市场的救市良药”之称,其发展几乎贯穿整个中国电影史。

然而,新时期以来的武侠电影发展并不乐观,其最大的缺憾就是侠义精神的丢失和艺术“诡道”的盛行。

关于“侠”,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留下的那些“其言必信、其行必果”的古人,以及金庸小说里讲述的“除恶济困”“救苦救难”的民间英雄们。

正因为有着多种文本的衍说和表现,侠义精神才得到深化和发展,侠文化才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2000年以来,中国影坛相继出现了《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剑雨》《师父》《绣春刀》《箭士柳白猿》《长城》等多部武侠电影,在此期间,“商业大片”的制作和营销理念飞速成长,中国化的视觉呈现和好莱坞式的专业剪辑大体融合,武侠电影在技术上日臻一流。

然而,武侠的价值核心和电影的审美规范却越走越偏,制作方往往靠堆砌大量的视觉奇观刺激消费者,打着传统审美的幌子欺骗观众,借助此类艺术“诡道”遮掩叙事薄弱背后的价值缺失。

以张艺谋近年来的作品为例,从《英雄》《十面埋伏》《长城》到《影》,丰富的传统文化已落拓成一副干皮囊,武侠电影已成了精神空虚的“皮影戏”。

一、“失魂落魄”的武侠大片200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正式使用“文化产业”概念,电影被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轨道;2010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电影产业开始急剧发展;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开始施行,市场因素对电影的影响更加增强,原有的电影市场生态环境发生了重要改变。

张艺谋电影对文化寻根的认同质疑与超越

张艺谋电影对文化寻根的认同质疑与超越

张艺谋电影对文化寻根的认同质疑与超越张艺谋是中国最知名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作品通常都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溯、认同、质疑和超越,通过不同的电影题材和艺术手法,他让观众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认同。

他的电影常常描绘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例如《红高粱》就以一个传统的中国农村家庭为背景,通过展现传统婚礼、迎亲等场景,勾勒出一个真实而绚丽的中国乡村风景。

这部电影传达了对传统家庭、民俗和价值观的敬重和认同,让观众有机会体验和欣赏中国文化的深沉和瑰丽。

然而,张艺谋的电影也经常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质疑和反思。

他在电影中常常揭示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例如在《喜宴》中,他用幽默而又真实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家庭中的婚姻现实和矛盾,暗示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和压力。

他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观众,传统文化不仅应该被保留和传承,还需要反思和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质疑,张艺谋的电影还试图超越传统文化的限制,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形态。

他的电影作品通常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例如,《鬼子来了》通过黑色喜剧的方式,讲述了日本侵华时期一个小村庄中发生的故事,以幽默的方式批判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和暴行,同时也暗示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冲击。

此外,《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电影则展现了张艺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超越。

他在这些电影中运用了多种视听效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的艺术表达相融合,以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种既保留传统文化的内涵,又与现代电影语言相结合的创新方式,使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认同、质疑和超越。

他不仅致力于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勇于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端,并通过创新的艺术手法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壁垒。

节点或面:张艺谋翻拍《血迷宫》的跨文化误读

节点或面:张艺谋翻拍《血迷宫》的跨文化误读

A Node or an Interface:Cross-cultural Misreading in Zhang Yimo's Remake of Blood Simple 作者: 西蒙?劳伦斯 马修伦(译) 周学麟(校)
作者机构: 奥克兰大学 电影电视传媒系,新西兰奥克兰市
出版物刊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创造性误读 电影翻拍 张艺谋 血迷宫
摘要:“创造性误读”指的是一种文化试图理解另一种文化并转为己用时,最终会对所借鉴文化产生误解或误用。

前一种文化在这种互动中会产生出新鲜的东西,但这种新鲜的东西与原文化含义可能不同,甚至相反;从文化交流与增长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重要且非常普遍的过程。

创造性的跨文化误读是跨文化电影翻拍的标志,其中对“他者”的理解更非简单的“翻译”。

2009年,张艺谋把科恩兄弟的惊悚片《血迷宫》(1984),翻拍成中国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由此可以展示跨文化误读产生的丰富性特征。

张艺谋电影美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张艺谋电影美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张艺谋电影美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1研究意义身为一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及其富有争议性。

他不仅是一名电影导演、演员,同时也是一名顶尖的摄影师,时常活跃于话剧舞台,在国内各大旅游景区都有其导演的“印象”系列。

他是一个全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天才。

张艺谋早期的经典作品很多,大多都是扎根于乡土,而随着张艺谋的名扬国际,风格也渐渐转变为大场景大制作,争议也随之而来。

有批判的声音说张艺谋的影像风格已经完全被西化。

的确,与同代导演相比,张艺谋一直是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导演。

从电影《菊豆》开始,他的电影总能收到海外投资,但这并不代表他的电影没有特点,在张艺谋的电影里,中国的文化元素贯彻始终。

张艺谋的电影范畴如何划分,目前暂无一个准确的答案,笔者将其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艺片时期,依靠文艺片张艺谋获奖无数;第二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初的商业电影时代,商业片提高了张艺谋的知名度,并借2008年导演开幕式积累了国民度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大导。

第三个阶段就是2008年至今,拍摄了风格繁多、质量良莠不齐的电影,视为其探索风格转型的一个阶段,其中产出了本文主要分析的电影《影》。

本文通过着重分析电影《影》,配合多部张艺谋过往电影作品,对其“张式古典电影美学”进行具体剖析,阐述其作品中的视听语言方式,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其影像作品。

2研究方法通过赏析张艺谋的多部电影作品,并试图联系其人生经历,剖析其作品,阐述其在视听语言以及场景布置中涵盖的美学思想。

主要解析张艺谋怎样运用道具、色彩、材质等来辅助完成其电影的视听语言表达。

从影片入手进行研究,通过列举电影画面、研究电影纪实纪录片,结合文献资料,说明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的运用,结合古典元素的出处,表明古典诗意美学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意义。

1.2 张艺谋成长经历及主要作品3成长经历张艺谋曾经说过:“存在决定意识,环境带给艺术家的习惯和经历都会被艺术家融进他的作品当中去”。

张艺谋电影《英雄》的故事逻辑问题——《英雄》误读现象分析之二

张艺谋电影《英雄》的故事逻辑问题——《英雄》误读现象分析之二

作者: 邓集田
作者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出版物刊名: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6-12页
主题词: 张艺谋;《英雄》;逻辑结构
摘要:“故事牵强,逻辑混乱”,是《英雄》所遭受到的普遍指责之一。

《英雄》的故事逻辑主要有三个层次:其一是表层逻辑,即客观事理逻辑,从这一层面看,《英雄》讲述的是一个“刺秦”故事。

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致命的逻辑漏洞;其二是中层逻辑.即故事中的人物心理逻辑,亦即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理动机;其三是深层逻辑。

即故事深层的文化逻辑和精神逻辑,它为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言行提供深层的文化合理性和精神合理性。

张艺谋将影片取名为《英雄》而非《刺秦》。

在影片风格上又明显采取了一种高度抒情写意的浪漫主义风格。

这表明其逻辑构筑的重心显然在于后者。

故考察《英雄》的故事逻辑时.应该主要考察其文化精神逻辑,但观众普遍未能看到这一层,因而导致严重误读。

张艺谋电影研究综述

张艺谋电影研究综述

作者: 郑恩兵
作者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40-40页
主题词: 张艺谋;电影;综述
摘要: 总结近20年电影理论批评家对张艺谋电影的研究,我们发现研究者努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方位地掘进张艺谋电影的价值,基本上把电影中所蕴涵的哲学的、美学的、文化的、道德的、生命的意韵成功地揭示出来,使其文本的质地更加真实地显现,从而让接受者更加走近文本真实。

但这些批评也有失偏颇,集中表现在理论方法的运用、视角的切入、批评语言的误置等方面。

视觉语言运用不当的反面电影案例

视觉语言运用不当的反面电影案例

视觉语言运用不当的反面电影案例张艺谋的创作始终被两股力量撕扯着:其一是他作为形式主义者和影像实验家,对自己作品的美学追求,尤其体现在摄影、美术等视觉层面;其二,则是他处于第五代导演的整体步伐中,对于现实主义选材、民族志叙事和电影文学性的热衷。

因此,在他的作品序列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个都不能少》这样朴素得接近“新现实主义”方法的作品,也可以看到《英雄》、《十面埋伏》这样视觉精美、却因文本的空洞而倍受“金玉败絮”指责的“大片”;而《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则较好地平衡了二者。

迈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张艺谋对商业片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探索,并将他此前拍摄现实主义题材、讽刺剧和古装动作片时所形成的的作者风格,进一步注入了各类主流电影类型中。

带着这个视角去看张艺谋的新作《悬崖之上》,我们会发现,这部“谍战动作片”也属于他这几年的一系列类型电影创作尝试中的一个环节。

“谍战”的题材和类型看上去与张艺谋的风格难以兼容,但如果我们从上文所述的“视觉”与“叙事”两股力量入手,便会发现,《悬崖之上》在类型片的表象下,依旧反映了张艺谋的电影观念和作者性。

遗憾的是,这种反映是残缺的、稀疏的,远没有达到预期之中的丰满与和谐。

首先,是第一股力量:视觉。

《悬崖之上》作为一部电影,首先败在了影像语言的设计上,而这本是张艺谋的强项。

我们不会忘记《红高粱》中凶猛野性的红色,这使得它在88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震惊整个评委会并一举擒“熊”;我们也不会忘记《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规整的构图和封闭的空间,或《英雄》中的色彩、《影》中的水墨。

但我们却会很快忘记《悬崖之上》的影像,因为即使故事发生地——哈尔滨的雪中风景有天然的视觉魅力,但全片零碎又冗余的镜头,时而仓促、时而流水账的影像节奏,却破坏了一切,让这部电影活像草草拍摄的电视剧。

最重要的是,它的这种纷杂的、不成体系的影像风格,几乎丢尽了以往张艺谋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视觉层面的形式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张艺谋这十年的作品在影像风格上都趋于平缓(《影》是例外),似乎失去了以往凌驾于剧作之上的形式主义锋芒,但实际上,对于这些作品而言,它们的形式美学并未弱化,而是“内化”,悄然藏入电影的某些瞬间之中。

张艺谋影像风格研究报告

张艺谋影像风格研究报告

张艺谋影像风格研究报告张艺谋是中国当代知名导演,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思考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本报告将对张艺谋的影像风格进行研究,以展示其独特之处。

首先,张艺谋的影像风格非常注重美学上的表现,他善于运用色彩、光影、构图等元素来创造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例如,在他的电影《英雄》中,他利用色彩的对比和饱和度的变化,使得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光影来突出人物的形象和场景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效果。

其次,张艺谋的影像风格还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和表达。

他善于通过对小人物的刻画和对社会底层问题的关注,借助细腻的镜头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关怀。

例如,在他的电影《活着》中,他通过对主人公在各种困境中的坚持和反抗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引发了观众对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再次,张艺谋的影像风格还具有浓厚的实验性和表现主义特点。

他善于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来打破传统的叙事模式,给观众带来新的观影体验。

例如,在他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他将现实与虚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孩子们的表演和自然景观的交替变化,使电影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幻想性。

最后,张艺谋的影像风格还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表达。

他借助电影的力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现实社会相结合,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独特性。

例如,在他的电影《红高粱》中,他通过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的再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综上所述,张艺谋的影像风格独特,注重美学表现、细节把握、实验性和历史文化的表达。

通过对他的影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电影艺术,欣赏他的独特之处。

电影推手研究报告

电影推手研究报告

电影推手研究报告
《推手》是由张艺谋执导的一部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推销员携带地图和产品从一座城市走到另一座城市的故事。

本研究报告将从剧情、主题和艺术表现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剧情方面,《推手》通过讲述一个平凡人的故事来传递了深刻的社会寓意。

电影开场时,主人公鲍德翰在因职业需要来到北京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比如遭遇抢劫、得不到工作、与妻子感情破裂等。

这些困难令人动容,展现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其次,电影的主题是人性的探索。

《推手》通过展现鲍德翰面临的困境和选择,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边界模糊。

当鲍德翰面临诱惑和压力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原则,拒绝了商业上的不义之举。

这种对自身内心和价值的坚持,给观众带来了思考和启示。

最后,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值得称道。

张艺谋在《推手》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摄影技巧和镜头语言。

例如,在鲍德翰走在路上的时候,镜头会通过各种角度和光影的变化,表达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此外,电影还融入了音乐、舞蹈和舞台艺术等元素,丰富了情感和表达。

综上所述,《推手》是一部通过平凡人的故事传递深刻的社会寓意的电影。

它通过剧情、主题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引起观众思
考。

该电影不仅仅只是一部具有观赏性的艺术作品,更是一部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反映社会问题和探讨人性的电影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 有 人 认为 他 的 电影 在后 殖 民的语 境 中迎 合 了西
的立 场 反观 自己 ,都很 难 说没 有误 读 的珠 丝马迹 。
正 如乐 黛 云 所 说 ,每 一个 阅读 者 都是 “ 照 自身 按
的文 化传 统 ,思维 方 式 , 自己所 熟 悉 的一 切 去解
读另一种文化 。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 的 “ ,l ,l 一千个
任 何 文 学 、艺 术 文本 在 传播 过 程 中 ,必 定 要 受到 来 自不 同文 化背 景 的受 众 的 不 同解 读 。张 艺 谋从 执 导 第一 部 电影 《 高梁 》开 始 ,就 面 临或 红 极度 赞 美 或严 重 诋 毁 的不 同 反馈 ,有人 认 为 他 的 电影 为 中 国人争 了光 ,有 人认 为他 丑化 了中 国人 ,
( m s a ig i r dn )这 一 概 念 ,来 自于 哈 罗德 ・ 体 的 误读 ,即 读者 对 文 本 的 错 误 的 理 解 , 其 对 应 的 英 文 是 ( snes nig ;另一 个是 指作 为一 种理 论 的 mi dradn ) u t 误读 ,对 应 的英 文 是 ( s aig 。 i e m r dn )
化 中发现新的意义 ,亦或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
维普资讯
的误 读 ;另一 类 则 是 由于 “ 响 的焦 虑 ”而 产 生 影
展 览 的 是 民族 之 丑 , 是 自轻 自贱 的画 卷, 《 红 而 大 灯 笼 高 高 挂 》表 现 的 不 是 中华 民族 传 统 文 化 中的
方世 界 对 东方 奇观 的窥 视欲 … … 各种 解 读 ,莫 衷

是 。本 文将运 用误 读 理论 来 考 察 、分 析 张 艺谋 电影 在 接 受过 程 中出现 的情 况 , 以求得 出一个 新 的视 角 。


关于误读的两个概念
误 读 理 论 出 现 在 2 世 纪 。 “误 读 ” 0
J l .0 6 uy2 0 、 .6 NO 4 b1 . 1
张 艺谋 电影研 究 中的误读 辨析
武锦华
( 浙江大学 传播研 究所 ,中 国 杭 州 3 0 2 ) 10 8

要:不同文化之间,由于审美主体的不同,很难避免误读的出现。无论古今中外,文学史几乎就是一
部误读史。误读 大致有两个概 念,一个是 审美主体 由于不理解产生 的误读 ( i ne t d g ,包含着 “ m s dra i ) u sn n 正误”与 “ 反误” 一个是审 美主体 的创 造性误读 (m s aig。这两方 面的误 读均 出现 在张艺谋电影 的研 究中,它既 丰 ; i ed ) r n
误 读 ,在今 天 已经是 一 个 司 空见 惯 的词 汇 。 它常 常 出现 在 对 某一 文 学或 艺 术 作 品 的理解 中 ,

般 来 说 ,愈是 具有 艺 术 价值 的文 学 艺术 作 品 ,
愈 容 易引起 误 读 ;愈是 出现 在 不 同 文化 之 间 的作 品 ,愈 容 易产 生 误读 。无 论是 主 体 文化 从 客 体文
的“ 创造性误读 ” 。在采用两种 “ 误读 ”概念来解
读 张 艺谋 电影 时 ,可 以发 现 ,对 张 艺 谋 电影 的解 读几 乎 就是 对 张艺谋 的误读 史 。
富了张艺谋研究,又不可避免地遮避了某些深刻思想的传播。
关键 词:误读;文化差异;意识形 态;创造性误读 中图分类号: 9 1 J 1
收稿 日期:20 -31 0 60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84 2 2 0 )40 0 .4 1 0 .7 X(0 60 .190
作者简介:武锦华 (93 ) 女,山西五寨人,浙江大学传播研 究所博士研究生,太原 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 16一 ,
读 者 就 有一 千 个 哈姆 莱 特 ” 一千 个读 者 就 有一 、“ 千个 林妹 妹 ” 。正 因为 误读 难 以避免 ,所 以,一 旦 出现 不 同 的理解 用 不 着 大惊 小 怪 ,更 不 必 一概 否 定 不 同于 自己的所 谓 误读 。 因为 ,从某 种 意 义来 说 ,“ 文学 史就 是一 种误 读— — 匡正— — 误读 交错 与重 合 的历史 ” 2 。【 】 ( )审美 主体 的创造 性误 读 ( sedn ) 二 mi a g ri
维普资讯
20 0 6年 7月 第 l 6卷第 4期
西 安 电子科 技大 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n l fXiinUnv ri ( o il ce c i o ) o r a da iest S ca in eEdt n o y S i
( )审 美主体 的误 读 ( sn es n n ) 一 i m u d rt d g ai
姆关于 “ 的误读 ”的诗论 ,他在谈到迟来诗人 诗
对 前驱 诗 人的超 越 时说 要有 对 “ 的有意 误读 ” 诗 。 布 鲁 姆认 为 ,人们 在 阅 读文 学 经 典 时常 常 以 自己 的想 像参 与 了再 创造 的活 动, 文 本 的时 空变 化和 而 阅读 者 个人 的审 美 体验 势 必会 影 响 对 原文 的 “ 正 确” 理解 , 于是 就 导致 了 “ 创造 性误 读 ” cet e (rai l vy i r dn ) m s aig 。他 认 为 “ e 阅读 总 是一 种误 读 。 ” 根 据误 读 的这 两个 概 念 ,将 张 艺 谋研 究 中的 不 同解 读 归 类 并进 行 考 察分 析 ,基 本 上 也分 可 两 类 误 读 。一 类 是 由于 审 美 差异 或 意 识形 态 差异 造 成 的误 读 ,它 属 于 乐黛 云 所 说 的 由文化 差 异产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