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二 〇 一 二 年 六 月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学校代码: 10128学 号: 200820304066题 目:某高校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学生姓名:李春林 学 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系 别: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专 业:环境科学 班 级:环科08-2 指导教师:曹英楠 讲师/硕士摘要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通过识别环境影响因素,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地表水评价因子进行了筛选,确定了评价标准。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的相关原则确定了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在评价范围内找出了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调查,了解了本建设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概况以及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项目规模、建设内容、公用工程等建设项目概况;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分别进行了水污染源调查,其中对施工期的水污染源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运行期的水污染源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给出了主要污染物质的排放量、排放浓度;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监测,并做出了评价;对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评价,做出了评价小结;从技术、经济角度提出了可避免或减少污染物对地表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地表水污染源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环保措施等作出了明确的结论,得出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可行的综合结论,从而提出了避免或减轻水环境污染的可行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监测;评价;预测;环保措施Abstract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evaluation on the surface water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paper selects proper evaluation factors and determines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Referring to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level and scope are confirmed and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argets could be easy found out. After data analysis and field surveying, we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he description such as the project scale,the construction contents and so on. We make a survey about water pollution source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then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water pollution source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water pollution sources during operation were done, the emissions and emitting concentration of main pollution could be obtained. Then we make a survey monitoring about the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nd gets the evaluation. And make a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about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From the points of technology and cost,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o avoid or decreas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which pollutants bring to the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Then from the poi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paper makes a conclusion about the pollution sources,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the forecast of surface water influen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At last the paper draws a 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that the project is feasible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administration to make decision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Key words: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Evaluation; Predi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目录引言 (1)第一章总论 (2)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2)1.2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2)1.3 编制依据 (3)1.3.1 法律法规 (3)1.3.2 相关规划 (3)1.3.3 技术导则及规范 (3)1.4地表水评价因子筛选 (3)1.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3)1.4.2地表水评价因子筛选 (4)1.5地表水评价标准 (4)1.6评价等级 (5)1.7评价范围 (5)1.8环境保护目标 (6)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7)2.1工程概况 (7)2.2项目规模 (7)2.3建设内容 (7)2.4项目总体布局 (7)2.5交通 (9)2.6公用工程 (9)2.6.1给排水工程 (9)2.6.2供电 (10)2.6.3供热供暖 (10)2.6.4供气 (10)2.6.5通风 (10)2.6.6消防系统 (10)2.6.7煤场、渣场 (11)第三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12)3.1自然环境 (12)3.1.1地理位置 (12)3.1.2地形地貌 (12)3.1.3气候特征 (12)3.1.4水文地质条件 (13)3.1.5地表水 (13)3.1.6土壤、植被 (13)3.2社会环境 (14)3.2.1行政区划和人口 (14)3.2.2经济概况 (14)3.2.3交通运输 (14)3.2.4文教卫生 (15)第四章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16)4.1水污染源调查的目的 (16)4.2污染源调查的原则 (16)4.3施工期污染源调查 (16)4.3.1施工期地表水污染源强分析 (16)4.3.2施工期地表水污染源调查结论 (17)4.4运行期水污染源调查 (17)4.4.1学校人数及人流量调查 (17)4.4.2用水量调查 (17)4.4.3污水排放量调查 (18)4.4.4污水中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 (18)4.4.5排水方式及污水出路 (18)4.5地表水污染源评价 (19)4.5.1污染源评价方法 (19)4.5.2主要污染物的确定。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书对某地区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保护水环境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范围。

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涵盖了某地区的水源、河流、湖泊等水体环境,以及相关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评价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水环境的污染情况、水资源的利用状况、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等。

三、评价方法。

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水样采集和分析、生态系统调查等。

通过对水环境的多方面观测和数据收集,结合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全面评估了水环境的影响情况。

四、评价结果。

1. 水环境污染情况。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某地区的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主要表现在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化学物质,严重影响了水质的健康状况。

其中,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水资源利用状况。

某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均衡分配。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水资源枯竭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3. 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水生态系统是维持水环境稳定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水中的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一些重要的水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生态功能受到了破坏。

五、评价建议。

针对以上评价结果,本报告书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污水处理和排放控制,减少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2. 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3. 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水生态系统,保护水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水环境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目录1.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1 编写背景1.1.1 研究意义1.1.2 研究范围1.2 方法论1.2.1 数据采集1.2.2 数据分析1.2.3 模型建立1.3 结果展示1.3.1 水质分析1.3.2 污染源识别1.3.3 生态风险评估1.4 结论与建议1.4.1 影响评价总结1.4.2 监测与管控建议编写背景研究意义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水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旨在全面了解水体质量状况,识别污染源,并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范围本报告涵盖了一定范围内的水体,涉及水质、生态、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价水环境对周围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方法论数据采集在编写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需要充分收集水质监测数据、生态调查数据、污染源数据等相关资料,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揭示水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含量及分布规律,为后续的模型建立和评价提供依据。

模型建立利用现代环境科学技术手段,建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和预测,评估水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结果展示水质分析报告中应包含对水质指标的监测分析结果,反映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水平,评价水质状况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污染源识别通过对水环境中的污染源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准确定位污染源位置、性质和影响范围,为后续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生态风险评估对水环境中生态系统受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结论与建议影响评价总结在总结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应对水体质量、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

监测与管控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监测与管控建议,针对存在的污染问题和生态风险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以保障水环境的持续健康。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020/12/10
13
表2.某些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系数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废水排 放系数/m3t-1
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系数/kgt-1
名称
排放系数
制革(以原皮加 工量计)
45~70
SS BOD5
S2Cr3+
25~30 30~35
0.2 0.2
酒精制造(玉米 为原料)
120~130
CODCr SS
910~950 420~460
按照区域水质标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明确环 境质量目标;
根据国家排污控制标准,界定建设项目可能产 生的源强;
选择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
制; 综合分析得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
在调查和分析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 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预测和评价建设项 目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功能区、水功能 区、水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水环境控制单元的影 响范围与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和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明确给出地表水环境 影响是否可接受的结论。
2020/12/10
15
非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是指在降雨径流的淋溶和冲刷作用下, 大气中、地面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城市垃圾、农村 畜粪便,农田中的化肥、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毒 物质或有机物)进入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等受纳 水体造成的污染(Line D. E.1998;Parry R.,1998)。
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1997)对非点源污染的定义 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 表及地下水体。
11
a.点污染源
定义——由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通过 管道和沟渠收集和排入水体的废水。 生活污水:来自家庭、商业、机关、学校、餐饮 业、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 工业废水:来自工业生产过程,பைடு நூலகம்水量水质随生 产过程而异。

环境影响评价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t 0 然后依据 ' Cw ' , 计算:WGDP WGDP (1 ' )t t0
Ws 预测,采用系数法 Ws=K s N t ; N t 人口数;K s-人均用水量; N t=N 0 e
r ( t t 0 )
18
人均用水经验数据
• 城镇平均250L/p.d 发达地区300L/p.d 一般地区200L/p.d 落后地区120-150L/p.d • 农村平均100L/p.d 发达地区150L/p.d 一般地区80-100L/p.d 落后地区50-80L/p.d

BODa
BOD L )
k1 BODc
求解,得到: BODc= BODa BOD L= BODa e k1t
松 花 江
辽 河
海 河
黄 河
淮 河
长 江
其 中 太 湖
东 南 诸 河
珠 江
南 诸 河
北 诸 河
2000年全国非点源污染物调查估算
COD
源强 负荷产生量
负荷入河量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COD 氨氮 总氮 总磷
氨氮
392 88
8讲, 地表 水环 境影 响评 价
1
本节内容
• 地表水体及其污染(地表水体、点源/非点源 概念、点源/非点源估算方法) •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迁移转化概述、 对流弥散混合、生化降解、耗氧与复氧) •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法、生 物学评价法)
2
一、地表水体及其污染
1、地表水体: 地表水:河流、河口、湖库、海洋、湿地等各 种水体的统称; 水体:水、底部沉积物、水生生物的统一体; 水资源的自然水循环:具有自净功能,能够满 足地球的基本需要; 水资源的人工水循环:对水循环过程加入大量 污染物,造成了很多的水质型缺水问题,同时 人工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的过多干预(取用水 量过大),也造成了资源型缺水问题。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一、引言
地表水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变得尤为重要。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
1.工业废水排放
2.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
3.城市生活污水排放
4.来自垃圾堆填场的渗滤液
5.自然灾害对地表水环境的冲击
三、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1.采用水质监测技术,对地表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2.利用水文地质模型,对地下水及地表水与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进行研究
3.运用GIS技术,对地表水环境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
四、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为政府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为地表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3.为公众提供可靠的水质信息,引导大众正确利用地表水资源
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困难与挑战
1.数据采集难度大,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3.政府和企业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六、结论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相关研究和监测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地表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共同为美丽的蓝色地球努力。

以上是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摘要:本报告书旨在对特定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价,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建议,确保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具体地点],主要涉及[项目类型,如工业生产、城市开发等]。

项目规模、预期产能及运营周期等基本信息如下:- 项目规模:[具体规模]- 预期产能:[年产量或服务能力]- 运营周期:[预计开始至结束时间]2. 水环境现状分析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区域的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水质、水文、水生生态等。

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水质状况:[当前水质等级和主要污染指标]- 水文特征:[河流流量、水位变化等]- 水生生态:[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状况]3. 影响预测根据项目特点和水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水环境影响,包括:- 直接排放:[项目废水排放量、成分及对水体的潜在影响]- 间接影响:[如施工过程中的泥沙流失、化学物质泄漏等]- 累积效应:[长期运营对水环境的累积影响]4. 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考虑项目对水环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评价其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环境影响等级:[轻微、中等或重大]- 风险评估:[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概率]- 影响缓解措施:[具体措施,如废水处理、生态修复等]5. 环保措施与建议为减轻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以下环保措施和建议:- 废水处理:[废水处理技术与设施要求]- 污染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措施]-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措施,如植被恢复、水生生物保护等]- 环境监测:[项目运营期间的环境监测计划]6. 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评价,项目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后,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建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水环境的长期稳定。

[此处结束报告内容,不包含任何说明或备注]。

环境评估报告-9地表水影响评价

环境评估报告-9地表水影响评价

9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9.1 评价区地表水系蒲县县境内有河流涧溪35条,均系黄河水系支流。

以昕水河为主导河系,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黑龙关镇的火石凹村和太林乡的杏儿岭。

其它主要有河流南川河、北川河、黑龙关河、中垛河、乔家湾河、克城河、西后河、堡子河、有枣河等。

来水量9085万m3/a。

其中,清水量1157.8万m3/a,洪水量7927.2万m3/a。

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及河流,冲沟发育,井田内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遇雨一泻而去,雨停后沟干或为细流,属季节性小型沟河。

井田西南部较高,沿着高处向西北、东北、东南分别发育有三条较大沟谷,名为磨石洼沟、王峪沟、万家庄沟,雨季井田内小支沟雨水分别汇集流入磨石洼沟、王峪沟、万家庄沟,均流出井田外。

各沟谷的水均展转向东北流向碾沟河,在黑龙关镇附近汇入昕水河。

昕水河向西在午城一带与三川河汇合在大宁县西古镇一带汇入黄河,属黄河流域昕水河水系。

9.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由于该矿井属于兼并重组整合矿井,正在办理有关手续,现该矿停工停产,无废水产生。

评价区内河流属于季节性小型沟河,监测期间河流无地表水。

9.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9.3.1 煤矿开采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地质环境的变化可分为Ⅰ带—冒落带、Ⅱ带—裂隙带和Ⅲ带—整体移动带。

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是冒落带和裂隙带。

当一个地层煤开采后,其上部岩层移动破坏时,一方面如果产生的裂隙带达到地表,则将引起地表水的渗漏;另一方面,煤层顶板以上含水层遭到破坏、疏干,水位的下降将影响泉流的排泄,使其流量减小甚至断流。

9.3.2 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9.3.2.1 给排水系统及废水治理措施(1)给排水系统矿井给水系统分为三个:生产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生产给水系统主要包括井下洒水及地面生产用水等;生活给水系统主要包括食堂、办公及日常生活用水。

(2)污水治理措施井下排水经矿井水处理站(调节、混凝、沉淀、过滤和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用于井下消防洒水和井下黄泥灌浆等用水,全部回用。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哎呀,说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呢!咱先来说说啥是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简单来讲,就是看看咱们人类的各种活动,比如说建工厂啦、搞养殖啦、修公路啦等等,会不会对地表水的质量和生态造成不好的影响。

就拿我之前去的一个小县城来说吧。

那里准备建一个大型的化工厂,这消息一传出,当地居民那叫一个担心。

为啥?怕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会污染他们赖以生存的河流呀!这时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就派上用场了。

评价人员要先对当地的地表水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

他们得沿着河流走走看看,测测水质,瞧瞧水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还要了解河流周边的土地使用情况。

这可不是轻松的活儿,有时候得顶着大太阳,有时候又得在下雨天蹚水。

然后呢,根据调查的结果,再结合化工厂可能产生的废水排放量、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用各种复杂的模型和公式来预测未来地表水的变化。

比如说,废水里的重金属会不会让河里的鱼越来越少,会不会让水变得又臭又脏,没法用来灌溉农田。

如果预测结果显示影响很大,那化工厂就得重新规划,采取更严格的环保措施,比如安装高级的污水处理设备,减少废水排放。

要是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得制定长期的监测计划,随时看看地表水的情况有没有恶化。

这就好比给地表水做了一次“体检”,提前发现问题,及时“治病”,保证它的健康。

再说说学校旁边的那条小河吧。

以前呀,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里面欢快地游来游去。

夏天的时候,孩子们还会去河里捉泥鳅呢。

可后来,附近开了几家小作坊,偷偷把污水排进河里。

没过多久,河水就变得浑浊不堪,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这下可好,别说捉泥鳅了,大家路过都得捂着鼻子走。

这就是没有做好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的后果呀!如果在这些小作坊开起来之前,能好好做个评价,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咱们生活里的很多活动都可能对地表水产生影响。

比如城市的扩张,新建的小区、商业区,如果排水系统没规划好,雨水带着垃圾和污染物直接流进河里,也会让地表水“生病”。

08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08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 推流迁移:污染物随着水流在 X、Y、Z三个方 向上平移运动产生的迁移作用。(前后、左右、 上下) 分散稀释:污染物在水流中通过分子扩散、湍 流扩散和弥散作用分散开来而得到稀释。 转化和运移:污染物在悬浮颗粒上的吸附或解 吸、污染物颗粒的凝并、沉淀和再悬浮。底泥 中污染物随底泥沉淀物运移,热污染的传导和 散失。
某池塘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1、水体污染
《水污染防治法》定义:指水体因 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 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 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 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质 底部沉积物 水生生物
水质恶化 底部沉积物组分和数量 恶化 水生生物组成和数量恶 化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划分为五类:
• •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地表水源地一 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 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 Ⅲ类 主要适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 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 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 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 域。
(二)水体污染源
1、定义:
P128
2、分类
(1)按污染物发生地:工业、农业、生活、 天然污染源。 (2)按排放污染种类:有机、无机、热污染、 混合污染源。 (3)按排放污染物空间排放方式: • a 点污染源:污水通过管道沟渠收集和排入 水体的废水的发生源。 • b、非点污染源: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 入水体的废水和雨水通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 水的发生源。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如果污染源在边界上向上边无限宽度空间 排放,见图4-3(b),则有
ux y 2 2QA kx c ( x, y ) exp( ) exp( ) 4Ey x ux u x h 4 E y x u x
(4-12)
式(4-12)用在宽度很大的河流上 且点源岸边排放的污染预测。
• 有边界的连续点源排放
1 3.3 1.05(3.3 0.29) tc ln{ [1 ]} 3.3 0.29 0.29 0.29 L0
Dc
0.29 L0 0.29t k1 L0e k1tc e k2 3.3
0.0879L0 e
0.29t
采用试算法,假设不同的起点BOD浓度L0(mg/L),得到相应于溶 解氧浓度不低于5.0mg/L的L0
在某些较大的河流中,横向混合可能达不到对岸, 横向混合区不断向下游远处扩展,形成所谓“污 染带”。
海水中污染物的混合过程
• 排放海洋中的污水,一般是含有各种污染 物的淡水,它的浓度比海水小,入海后一 面与海水混合稀释,一面在海面上扩展, 排放到海中的污水浮在海洋表层向外扩展, 海水从底面逐渐混入,离排污口距离越远, 稀释程度越大。污水层厚度在排放口附近 较深,然后向外逐渐减小。向外扩展到一 定程度,即污水的密度达到一定界限值即 形成扩展前沿一锋面,这时污水的稀释倍 数达60-100倍。
x cx c0 exp( K1 ) 86400u
x t 86400u
(4—2)
cx c0 exp( K1t )
• • • 式中Cx——下游距离处x污染物的浓度,mg/L K1——污染物的衰减速度常数,1/d t——河水从x=0流x处所用时间, d C0——河流初始断面x=0处污染物的浓度,mg/L u——河水流动速度,m/s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评价范围:本报告书对于XX地区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XX工程,其主要建设目的是XX。

经核实,该项
目建设会对所在区域的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水环
境影响评价。

二、评价对象
被评价对象为该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

三、评价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评价内容包括水体质量、水量、水文水力、水环境保护等
方面的影响。

2.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实测实验、模型模拟等方法。

3.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四、评价结果及结论
1.评价结果指出,该项目建设对该区域的水环境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

2.评价结论认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
管理,避免对水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五、评价建议
1.建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工艺和技术,
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2.建议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并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

3.建议在建设后定期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
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六、评价人员及单位
评价人员:XXX
评价单位:XXX
七、评价日期
评价日期:20XX年XX月XX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汉寿县江东湖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汉寿县江东湖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环评报告

《汉寿县江东湖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审意见及修改情况
根据《汉寿县江东湖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评审会议纪要,对原报告表进行了修改完善,具体修改内容见下表。

评审会议纪要及修改情况对照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设──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
主要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测定 1
2
3
4
5
次数
COD 14.1 15.2 19.7 17.8 16.5 (mg/l)
n 水质现状评价
4 评价方法
·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标准型指数单元)
单因子指数: Ii= i/Si
(第三章为Pi=Ci/Csi)
对溶解氧:
对pH:
式中:
- 溶解氧的评价标准
评价: Ii值越小水质越好,
Ii > 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章在介绍水体受污染的形式及其自净过程、水质 模型的基础上, 论述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识别、预测和评价
(重点为地表水体的水质)。
J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J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J 湖泊(水库)水质模型 J 水质模型的标定 J 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 J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
在此区域内进行的调查,能全面说明与地面水环境相联系的环
境基本状况,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
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
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后决定。

河流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
明确包括水质要求和环境效益在内的环境质量目标。

2)根据国家污染源排放标准, 对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污染性
质和污染赖宁嘎进行预测和评估

3)选择合理的水质模型, 建立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目标之间的
输入响应关系。改变设计情景进行各种条件下的情景计算和分析,
得出建设项目的各种环境影响方案。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二 〇 一 二 年 六 月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0820304066题 目:某高校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学生X X :李春林学 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系 别: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专 业:环境科学 班 级:环科08-2 指导教师:曹英楠 讲师/硕士摘要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工业大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通过识别环境影响因素,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地表水评价因子进行了筛选,确定了评价标准。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的相关原则确定了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围,在评价围找出了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调查,了解了本建设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概况以与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项目规模、建设容、公用工程等建设项目概况;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分别进行了水污染源调查,其中对施工期的水污染源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运行期的水污染源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给出了主要污染物质的排放量、排放浓度;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监测,并做出了评价;对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评价,做出了评价小结;从技术、经济角度提出了可避免或减少污染物对地表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地表水污染源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环保措施等作出了明确的结论,得出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可行的综合结论,从而提出了避免或减轻水环境污染的可行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监测;评价;预测;环保措施Abstract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evaluation on the surface water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paper selects proper evaluation factors and determines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Referring to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level and scope are confirmed and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argets could be easy found out. After data analysis and field surveying, we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he description such as the project scale,the construction contents and so on. We make a survey about water pollution source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then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water pollution source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water pollution sources during operation weredone, the emissions and emitting concentration of main pollution could be obtained. Then we make a survey monitoring about the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nd gets the evaluation. And make a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about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From the points of technology and cost,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o avoid or decreas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which pollutants bring to the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Then from the poi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paper makes a conclusion about the pollution sources,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the forecast of surface water influen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At last the paper draws a 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that the project is feasible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administration to make decision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Keywords: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Evaluation; Predi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目录引言1第一章总论1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11.2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原则21.3 编制依据21.3.1 法律法规21.3.2 相关规划31.3.3 技术导则与规31.4地表水评价因子筛选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3地表水评价因子筛选41.5地表水评价标准41.6评价等级51.7评价围51.8环境保护目标5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62.1工程概况62.2项目规模62.3建设容62.4项目总体布局62.5交通82.6公用工程8给排水工程8供电9供热供暖9供气9通风9消防系统9煤场、渣场10第三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103.1自然环境10地理位置10地形地貌10气候特征11水文地质条件11地表水12土壤、植被123.2社会环境12行政区划和人口12经济概况12交通运输13文教卫生13第四章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44.1水污染源调查的目的144.2污染源调查的原则144.3施工期污染源调查14施工期地表水污染源强分析14施工期地表水污染源调查结论154.4运行期水污染源调查15学校人数与人流量调查15用水量调查15污水排放量调查16污水中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16排水方式与污水出路164.5地表水污染源评价17污染源评价方法17主要污染物的确定。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3/d,主要污染物有pH、Cu、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

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3/s(属大河),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1.1预测模式选取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y=(0.058H+0.0065B)(gHI)1/2式中:C(x,y)—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Q p—废水排放量,m3/s;C 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C 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x—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y—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B—河流宽度,m;u—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M y—横向混合系数,m2/s;H—河流平均水深,m;a—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I—河流坡降;g—重力加速度,取9.81m/s2。

工厂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工厂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5.1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5.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拟建项目废水X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经由XX河、XX河,汇入东X河。

为了了解附近地表水的环境质量现状,在项目周围水河流上布设3个监测断面。

具体见表5.1-1表5.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2)监测项目本次监测项目确定为:pH、溶解氧、高镒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挥发酚、氟化物、碑、汞、铭(六价)、总磷、悬浮物、硫化物、总氮、石油类、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全盐量共20项。

同时,同步进行河流(泮河)监测断面处的流向、流量、河宽、河深、水深、流速、水温等水文指标的监测。

(3)监测频率与时间监测时间:2018年3月21日〜2018年3月22日,连续监测二天,上、下午各一次。

(4)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总局制订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实务手册》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推荐方法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见表5.1-2。

表5.1・2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一览表(5)监测结果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及监测断面水文参数见表5.1-3和表5.1-4。

表5」-3地表水现状监测(单位: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个/L,其他mg/L)表5.1-4地表水监测水文参数5.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现状监测中指标均作为本次评价因子。

(2)评价标准根据荷泽市曹县环保局出具的关于本项目的环评执行标准,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H类标准,SS、全盐量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标准值见表 5.1-5。

表5」・5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评价标准(3)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作为评价方法。

对于浓度越高,危害性越大的评价因子,其计算公式为:式中:%•一第i 项评价因子在/点的单因子指数;G/-第i 项评价因子在./点的实测浓度(mg/1); G L 第i 项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值(mg/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

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

%,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1.1预测模式选取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y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Q —废水排放量,m/s ; 3p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H —河流平均水深,m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

横向混合系数(M y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1370kt 。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

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s 。

最小流量2.23m 3,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

0.0026m ·s 粗糙率为-1/3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4.95km 。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

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

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

—/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3(3)计算参数总结根据汀江、旧县河和金山水电站的资料,枯水期评价河段的各参数取值见表5。

2-2 预测内容及项目(1)预测内容预测废水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时,各污染物在枯水期对汀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重点说明对上杭县饮用水水源的影响程度。

(2) 预测项目:Cu、Pb、Zn 、As。

3 源强的确定根据工程分析、预测内容及项目,本评价主要预测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正常情况指废水经处理后,部分废水回用,部分外排的一种情况;事故情况指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一种情况。

根据铜矿总平面布置图及主要设施的设置情况,340 m 中段废水排入调节库,因调节池库容为55万m,枯水期可调节约二个月最大3水量,由此发生事故排放情况较小,而520m中段废水处理站调节池较小,一旦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即废水外排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评价事故情况重点预测520m中段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的一种情况。

污染预测源强见表5—3。

4 预测结果及评价(1)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按照混合过程段的长度估算公式,枯水期汀江混合过程长度为12km,即铜矿废水排放口入汀江下游12km为混合过程段,预测模式采用二维稳定混合模式,12km下游为完全混合段,预测模式采用完全混合模式。

(2)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对发电站库区的影响预测(即金山电站非发电时)正常情况下,堆浸场废水处理站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外排,其排放口位于金。

4—5山发电站库区内,故预测这部分废水对发电站库区的影响。

预测结果列于表.由表5—4可知: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对金山发电站库区水质影响较小,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

(3)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对汀江的影响预测(即金山电站发电时)正常情况下,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外排,预测考虑所有废水同时排放的一种情况,预测结果列于表5—5。

由表5—5 可知:正常情况下,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汀江,对汀江的影响较小,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对上杭县水源保护区不会造成影响。

(3)事故情况下,废水对汀江的影响预测及评价事故情况是预测废水未经处理最大排放的一种情况,即废水排放量为9000m/d,3金山电站发电时预测结果列于表5—6。

非发电时预测结果列于表5—7。

由表5—6、表5-7可知:事故排放时,发电和非发电时废水排放对汀江影响不大,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对上杭水源保护地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由于重金属为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中重金属具有累积作用,因此废水仍应达标排放,杜绝废水超标排放。

废水防治措施1 坑下废水和堆浸场废水防治措施坑下废水和堆浸场废水呈酸性,并含有重金属,其水质、水量变化大,水质水量详见工程分析章节。

根据紫金山排水特点,堆浸场废水(雨季时)和340m 平硐坑内废水均排至调节库;520m平硐废水排至南面原铜矿试验厂,故废水处理分别建设两个处理站。

(1)堆浸场废水处理站堆浸场废水处理站主要处理340m中段及以下坑内废水和堆浸场废水,主要设施如下:(a)废水调节库库容及处理规模的确定废水调节库设在堆浸场下方的同康沟村口附近,进入废水调节库的废水除地表迳流产生的废水外,还有340m 平硐及以下(平均为3000m/d)的井下排水。

库内汇3水面积为F =1.35km(截洪后),库内水面面积0.08km,降雨量按十年一遇(P=2210%)计算,相关的水文资料采用《福建省龙岩地区水文图集》中有关参数,多年平均降雨量H=16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H=1100mm。

废水处理规模为??蒸发5000m/d。

经废水水量及迳流调节平衡计算,调节库库容为55万m。

33考虑到生产中后期坑下排水量有所增加,在总平面布置上留有今后扩建的余地。

(b)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工艺如下:(c)主要构(建)筑物的确定①浮船泵房废水调节库内设浮船泵房一座,将废水提升至废水处理厂处理。

浮船泵房平面尺寸为13.5m×5m,内设IH125-100-200化工泵二台(一用一备),N=45kW。

②中和反应池为使酸性废水能与中和剂充分反应,设中和反应搅拌桶2个。

反应搅拌桶的反应时间为12分钟,每个容积为18m。

采用玻璃钢材质制做。

3③沉淀池为使在中和反应搅拌桶生成的氢氧化物分离沉淀,设沉淀池一座,④加药设施加药间平面尺寸为18m×9m,层高8m。

内设石灰乳加药系统和PMA加药系统。

石灰(含CaO68%)最大投加量为6.5t/d,石灰乳制备后,自流投加在反应搅拌桶内,石灰乳投加浓度为5%。

PAM最大投加量为0.1t/d,浓度制备成2.5%,投加在反应搅拌桶内。

加药间设有药剂储藏间,储量按15d药剂用量计。

⑤回水泵房调节库未经处理的水每天有2000m/d作为回水供给堆浸生产。

3回水泵房平面尺寸为18m×5.5m,层高5.5m,泵房设有75/50D-HH渣浆泵二台(一用一备),N=75kW,80ADL50-26×10 型水泵二台(一用一备),N=30kW,IH100-65-315 型化工泵二台(一用一备),N=75kW。

(2)520m废水处理站520m废水处理站主要处理520m中段以上废水,主要设施如下:井下废水排放量平均为5700m/d,呈酸性,废水经处理,过滤后用于采场的生产用3水,底流排至下游尾矿库。

废水处理规模按6000m/d设计。

3(a)废水处理工艺(b)主要构(建)筑物的确定①调节池为调节坑下废水排水的不均匀性和水质的均化设调节池一座。

调节池平面尺寸为30m×10m,为便于清理分为二格,沉泥定期人工清理。

②中和反应池为使酸性废水能与中和剂充分反应,设中和反应搅拌桶二个。

反应搅拌桶的反应时间为12分钟,采用玻璃钢材质制做。

③沉淀池为便中和反应搅拌桶生成的氢氧化物分离沉淀,设沉淀池一座。

④加药设施加药间平面尺寸为18m×9m,层高8m,内设石灰乳加药系统和PMA加药系统。

粉石灰(含CaO68%)最大投加量为7.8 吨/日,石灰乳制备后,经投药桶投加在反应搅拌桶内,石灰乳投加浓度为5%。

,投加在反应搅拌桷内。

2.5%吨/日,浓度制备成0.12最大投加量为PAM.加药间设有药剂储藏间,储量按15d药剂用量计。

⑤过滤池为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能满足井下生产用水的需要,设过滤池一座,过滤水量为150m/h,平均滤速10m/h,平均反冲洗强度15l/m·S,反冲洗历时5min。

23⑥回水泵房经处理后的井下废水由回水泵房扬至采场1000m高位水池供生产使用。

3回水泵房平面尺寸为12m×5m,高4.5m,内设125TSWA×8型水泵三台(二用一备),N=90k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