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课件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课件

案例四:足月儿, 出生后未及时保 暖,出现低温、 皮肤发绀等症状, 诊断为新生儿寒 冷损伤综合征。
护理要点解析
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避 免过冷或过热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 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寒冷损伤 加强新生儿的保暖措施,如 症状,如低体温、皮肤苍白、 使用保暖毯、热水袋等 呼吸困难等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概述 02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03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要点 04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案例分析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概 述
疾病定义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一种
01
由于新生儿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导致体温过低,从而引发的一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诊 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观察新生儿是否有低体温、 皮肤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电 解质等检查
3
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等检查
4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方案
保暖: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 避免进一步受凉
疗效果
并发症:观 察新生儿并 发症发生情 况,判断治
疗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后情况: 观察新生儿 预后情况, 判断治疗效

谢谢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案 例分析
典型案例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案例一:早产儿, 出生后未及时保 暖,出现低温、 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为新生儿寒 冷损伤综合征。
案例二:足月儿, 出生后未及时保 暖,出现低温、 皮肤发绀等症状, 诊断为新生儿寒 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低 与新生儿体温调节不足.早产.感染等因素。 •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硬化.水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 3.有感染的危险 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有关。 •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有关 • 5.潜在并发症 肺出血.DIC 与寒冷导致的多脏器功能损伤有关。 • 6.知识缺乏 患儿家长缺乏正确保暖及育儿知识。
护理措施
(三).预防感染的护理(1)监测体温变化,定期检查血常规,以观 察有无感染征象。如有感染严格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并观察药物不良 反应。(2)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室收治,室内定期通风换气,并每日 紫外消毒。(3).向家长讲解感染后的危险及预防措施。限制探视人 员和次数。(4)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严格洗手。 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5)注意部皮肤和筋部的护理6)做好暖箱的 清洁消毒 《四》.病情观察(1)观察并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硬肿程度 和范围变化。2)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主要是进奶量和尿量。尿量 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出现尿少尿闭时,立即报告医生,并按医嘱 处理,防止衰竭的发生。3)观察有无出血傾向,患儿如出现呕血,便 血提示消化道出血,如突然面色青灰,呼吸增快,肺部湿罗音增多提 示肺出血,肺出血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及时向医生汇报, 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预防
• ①加强新生儿护理,保持适宜的产房和新生儿室内环境温度,不 应低于24℃;③新生婴儿应立即擦干羊水,注意保暖和用温热毛 毡包裹;③加强母乳喂养,补充热量;④新生儿转运过程中应有 合适的保暧措施;⑤预防早产、感染、窒息等新生儿温不当可使新生儿失热增加,当产热不敷失热时,体温 随即下降,继而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出现肢端发冷和微循环障 碍,更进一步引起心功能低下表现。低体温和低环境温度访导致缺氧、各种能量代 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 • (三)其他 新生儿严重感染(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早产、颅内出血和红 细胞增多症等时,也易发生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和硬肿。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资料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资料

临床表现
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低 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表现。 1.一般表现 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 活动减少,心率减慢,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2.低体温 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35℃。轻度为30~35℃, 重度<30℃,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 3.皮肤硬肿 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 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分布,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 →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面积可按头颈部20%、 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 8%及双下肢26%计算。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 受累可致呼吸困难。
谢谢聆听
护理诊断
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寒冷、早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无力、热量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皮肤粘膜屏障功能低下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肿、水肿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保暖和育儿知识。
病因和发病机制
寒冷、早产和窒息为主要病因。
1.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 ① 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 ② 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 ③ 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尤以早产儿为明显; ④ 以棕色脂肪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 ⑤ 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比不饱和脂肪酸多,熔点高, 受寒时易硬化,出现硬肿症。 2.寒冷损伤:低体温和低温导致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代 酸,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 3.其他:新生儿感染、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 时也易发生硬肿症。
护理措施
5.观察病情
注意T、P、R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等,详 细记录护理单,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一旦发生病情变化, 能分秒必争组织有效的抢救。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ppt课件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ppt课件
9
护理措施
1.复温原则: ②肛温≤30℃ ,腋温-肛温差为负值的 重症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其体温高 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提 高温箱温度0.5~1℃ ,不超过34℃ , 使患儿体温于12~24h恢复正常; ③如无上述条件者可采用母亲怀抱、热 水袋(水温<60℃)、热炕、电热毯等
10
保温复温,要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D.每 3小时1次
E.每4小时1次
19
A.1小时~2小时
B.2小时~4小时
C.4小时~8小时
D.8小时~10小时
E.12小时~24小时
18
7.患儿,出生胎龄33周,日龄4日。
生后第2日开始吃奶不好,吸吮无力,
哭声低微。体格检查:体温29℃,
精神差,皮肤冰凉,下肢及臀部皮
肤硬肿。如采取暖箱复温应测量体

B
A.每半小时1次
B.每小时1次
C.每2小时1次
3
护理评估——身 体状况
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出生后一
周内多见。
1.一般表现:早期吮乳差、哭声低,
反应低下,严重时表现为不吃、不
哭、不动。
2.低体温:指体温<35℃,严重者
<30℃,腋温-肛温差由正值变为负
值。感染或夏季发病者可不出现低
4
护理评估——身 体状况 3.皮肤硬肿:硬肿为对称性,顺序 为依次为小腿、大腿外侧、臀部、 面颊、上肢、全身,严重时肢体僵 硬,不能活动。 4.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心率减慢, 微循环障碍,严重时休克、心力衰 竭、DIC、肺出血、肾衰竭等。
乳肩、部反、应臀低部下、。下体腹温部3、0大℃腿,及双小E面腿颊、
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属 17

最新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最新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辅助检查
❖血常规 ❖DIC筛选试验 ❖血气分析 ❖测定血糖和血清电解质 ❖肾功能检查 ❖心电图和心肌酶谱 ❖怀疑肺出血时,行胸部X线检查
诊断
寒冷季节、早产
窒息、产伤、感染
热量供应不足
病史
+ 典型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1.局限性水肿 2.早产儿水肿 3.新生儿Rh溶血 病或先天性肾病
对心力衰竭、休克、凝血障碍、DIC、 肾功能衰竭、肺出血, 应给予相应治疗与抢救
预防
积极对症治疗
早产
开奶
保暖
窒息
疾病
产伤
预防
1、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宣传预防新生儿冷伤的知识 2、避免早产、产伤和窒息等,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
疾病 3、尽早喂养,保证供给足够热量 4、注意保暖,使新生儿体温稳定
(三)热量和液体供给
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 1、热量供给从每日50kcal/kg开始;体温回升后应增加
到每日100-120kcal/kg 喂养困难者可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 2、液体总量60~80ml/(kg·d)开始 3、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 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四)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新生儿皮下坏疽: 1.常见由金葡菌感染 2.多见于寒冷季节 3.有难产或产钳分娩史 4.常发生于身体受压部位或受 损部位。
5.表现为局部皮肤变硬后软化, 先呈暗红色以后变为黑色,重 者可有出血和溃疡,可融合成 大片坏疽。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①局限性水肿:常发生于女婴会阴部,数日内自愈 ②早产儿水肿: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教学要求
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熟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了解: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预防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一、定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二、病因:寒冷、早产、感染、窒息为主要病因。

三、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低体温:体核温度(肛门内5cm处温度)常降至35℃以下,重症<30℃。

2、硬肿:由皮脂硬化和水肿所形成,其特点为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

3、多器官功能损害:常有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循环障碍表现。

4、并发症:休克、DIC、急性肾衰和肺出血等。

四、主要辅助检查1、根据病情选择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血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等检测。

2、胸片:必要时拍胸片了解肺部炎症、水肿及出血改变。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有保温不足或可诱发本病的疾病,体温降低和皮肤硬肿即可诊断。

2、鉴别诊断:(1)新生儿水肿;(2)新生儿皮下坏疽。

六、治疗原则1、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

复温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2、支持疗法:足够的热量有利于体温恢复,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经口喂养或静脉营养,但应注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3、合理用药: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

纠正代谢紊乱。

有出血倾向者用止血药,高凝状态时考虑用肝素,但DIC已发生出血时不宜用肝素。

七、常用护理诊断1、体温过低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无力、热量摄入不足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皮肤粘膜屏障功能低下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肿、水肿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正确保暖及育儿知识。

八、护理措施1、复温: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1)若肛温>30℃,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

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1-2小时可恢复体温。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这一部分知识点比较杂乱。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一.主要病因:寒冷、早产、感染、窒息。

二.时间: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

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低体温:以肛温为主,常降至35℃。

(2)硬肿: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3)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循环衰竭。

严重时出现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四.治疗要点:复温是低温患儿的治疗关键,辅以支持疗法、合理用药。

复温要注意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五.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1)复温:•若肛温>30℃,TA-R≥0,提示体温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当肛温<30℃,TA-R<0,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加热。

每小时提高箱温1~1.5℃,箱温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合理喂养:轻者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

(3)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量。

(4)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患儿口腔和皮肤护理。

(5)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并详细记录。

(6)心理护理:给予患儿父母心理支持。

(7)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知道患儿家长加强护理,注意保暖。

下面我们做一道题检验一下同学们学习效果吧:【例题】1. 患者男,出生十天为重度硬肿症患儿,收入院治疗测得肛温29℃,肛温和腋温差为负值。

将患儿置于比体温高1~2℃的暖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需提高箱温:A.0.5~1℃B.1~1.5℃C.1.5~2℃D.2~2.5℃E.2.5~3℃1.【答案】B。

解析:当肛温<30℃,TA-R<0,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加热。

91系统精讲-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颅内出血、黄疸、寒冷损伤综合征、脐炎、低血糖、低血钙

91系统精讲-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颅内出血、黄疸、寒冷损伤综合征、脐炎、低血糖、低血钙

1.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

生后6天护士进行家庭访视,经检查发现该婴儿患有寒冷损伤综合征,指导家长采取应对措施并带其到医院诊治。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A.易激惹B.纳差、少动、嗜睡C.不吃、不哭、体温不升D.皮肤黄染、少尿E.全身冰冷、皮肤硬肿【答案】:E【解析】:考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临床表现的考点。

一般表现有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低于35℃等。

但最主要的表现是全身皮肤发凉、硬肿。

2.患儿女,4天。

母乳喂养。

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4天皮肤出现黄染而就诊。

体检:体温36℃,脐部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新生儿脐炎。

局部皮肤常用的消毒药物是A.30%酒精B.95%酒精C.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D.3%双氧水E.0.5%碘伏【答案】:E【解析】:考察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

每日2~3次,用安尔碘或0.5%碘伏及75%酒精从脐的根部由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洗消毒。

3.新生儿,生后6天。

因近2天逐渐加重的拒乳、尿少及全身皮肤发凉、硬肿、暗红色就医。

诊断为重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收入院治疗。

新生儿硬肿症最先发生硬肿的部位是A.面颊部B.上肢C.臀部D.躯干部E.小腿或大腿外侧【答案】:E【解析】:考察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

硬肿发生的顺序是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4.患儿,日龄4天,诊断为新生儿硬肿症。

处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供给足够液体和热量B.尽量减少肌内注射C.应快速复温D.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E.注意有无出血倾向【答案】:C【解析】:考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复温方法。

硬肿症患儿恢复正常体温是治疗的关键,但应逐渐复温,循序渐进,复温过快会导致心衰和肺出血。

5.新生儿,生后4天。

因食欲差、哭声低、尿少、体温不升及下肢皮肤发凉、硬就医。

诊断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收入院治疗。

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关键是A.复温B.支持疗法C.纠正器官功能紊乱D.合理用药E.观察病情【答案】:A【解析】:考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

新生儿硬肿

新生儿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也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或新生儿冷伤(cold injury)。

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低体温,病情严重是出现皮肤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或并发于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窒息缺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尤其家庭分娩或社会经济条件低下地区。

新生儿硬肿症95%发生在生后48小时以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与产房温度低下有关。

严重低体温硬肿症可能继发肺出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是新生儿危重之一。

病因:1、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织特点①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低下: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易于散热,能量(糖原、褐色脂肪)贮备少,产热不足,生后早期主要以棕色脂肪组织的化学性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的物理产热机制以及产热代谢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如儿茶酚胺、甲状腺素水平)低下等。

②皮下脂肪组织特点:新生儿皮下白色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比不饱和脂肪酸多,当体温降低时,皮脂易发生硬化。

2、寒冷损害:①能量代谢和体温的变化:环境温度越低,皮肤-环境温差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失热量越大。

②呼吸商减小,表明机体时以脂肪作为主要能源物质。

③循环障碍。

④组织缺氧和酸中毒。

⑤DIC 和出凝血机制变化。

最常见肺出血。

3、感染:如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杆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腹泻等可伴发硬肿。

4、其他:许多非感染因素:如窒息、出血、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或某些畸形等均可引起硬肿,会伴有血心房利钠肽含量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水平增高。

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80.5%伴低T3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强,血糖升高。

临床表现: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尤以我国北方各省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但也可因感染及其他因素影响发生于夏季和南方地区。

多侵犯生后1周内的婴儿,特别是早产儿。

主要表现包括3大主征:即低体温、皮肤硬肿和多系统功能损害。

寒冷损伤综合征-儿科

寒冷损伤综合征-儿科
肺出血较常见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 血气分析、电解质 血糖、肾功能 DIC筛查 胸片
14
诊断
• 季节 • 相关发病因素 • 病情分度
15
病情分度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体温
硬肿范围 器官功能障碍
≥35℃ <20%

<35℃
20-50%

<30℃
>50%

16
鉴别诊断
• 新生儿水肿:局限性、早产儿、溶血病 • 新生儿皮下坏疽
四肢或全身冰冷。心率减慢
11பைடு நூலகம்
皮肤硬肿
皮肤冷凉、硬、肿,皮下脂肪不易捏起,硬似橡皮,重 者硬如板状。
硬肿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 上肢→全身。
硬肿范围: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 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
12
多器官功能损害
DIC 休克 肾衰
的暖箱中,提高箱温1~2℃/h(最高不超过34℃),于 12~24h恢复正常体温。
21
22
热量和液体
• 50 kcal/kg------100~120 kcal/kg • 液体
23
• 抗生素
控制感染
24
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 对症治疗
25
预防
26
27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neonatal cold injure syndrom)
1
目的要求: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与预防○。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
概念
• 定义: • 新生儿冷伤 • 新生儿硬肿症(sclerema neonatorum)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药荟萃]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药荟萃]

深层分析
9
– 病情分度:
分度 肛温 腋肛温差 硬肿范围
轻度 ≥35℃ 正值
<20%
中度 >30℃ 0/负值 25-50%
重度 <30℃ 负值
>50%
全身情况
无明显改变
反应差,功 能明显低下
功能衰竭、 休克、DIC 等
深层分析
10
➢辅助检查:
– 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 DIC全套、血培养等
– 心电图、X片
深层分析
11
➢治疗原则:
逐步复温 循序渐进
– 复温
– 保证热量和体液均衡供给
– 控制感染
– 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深层分析
12
护理诊断
➢体温过低 ➢有感染的危险 ➢皮肤完整性受损 ➢潜在并发症 ➢营养失调 ➢知识缺乏
深层分析
13
护理措施
➢复温 ➢保证能量供给 ➢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完整 ➢预防多器官功能损害
深层分析
22
➢ 监测病情,预防多器官功能损害: • 监测体温 • 监测生命体征、吸吮、哭声、 尿量等 • 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遵医 嘱使用抗凝止血药等
肝素 钠
深层分析
23
练习题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先出现硬 肿的部位 A .面颊 B .躯干 C .前臂 D .臀部 E .小腿
深层分析
24
练习题
有助于复温和维持 体温
• 热卡 50Kcal/kg.d→100~120Kcal/kg.d。
• 有明显心肾功能障碍者控制液量以 及速度
• 喂养困难者予以鼻饲或静脉营养
深层分析
20
➢预防感染
• 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课件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课件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要点
定义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定 义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硬肿 症)是指新生儿期内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 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 及多器官功能受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 原因之一。
治 疗
1.复温 轻-中症 力争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重症 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补充热量和液量 补充热卡(经口、部分或全部静脉营养),保 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控制感染 4.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抗休克治疗 改善微循环障碍 抗凝/止血治疗
预 防
作好孕妇保健,避免早产、窒息和产伤等 注意保暖、喂养和热卡供应 及时治疗各种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以早期新生儿 和早产儿多见,早期表现为反应差、哭 声低、吃奶差、吸吮困难等。逐渐出现 下列症状: 1. 低体温 35℃以下,重者低于30℃
临床表现
2. 硬肿 部位:全身皮下脂肪积聚部位 特点:表现为硬、亮、冷、肿、色暗红,压之轻 度凹陷 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 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硬肿范围估计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
器官功能改变 无明显改变 脏器功能低下 脏器功能衰竭
硬肿面积计算同烧伤法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多器官功能受损时相应的检查项目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肤硬肿和四不:不 吃、不动、不哭、体温不升)结合致 病因素可确诊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新生儿皮下坏疽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教学文案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教学文案

临床表现
4.多器官功能损害:重症可并发休克、 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 衰竭。
辅助检查
• 根据病情可检测血常规、动脉血气、血 电解质、血糖、肾功能、DIC筛查试验、 心电图及X线检查等。
诊断
• 寒冷季节,环境温度低、保温不足,或患有诱发本 病的疾病,有体温降低,皮肤硬肿,即可诊断。
• 分度 轻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 中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50%; 重度:体温<30℃,皮肤硬肿范围>50%, 常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 新生儿水肿
局限性水肿:多发生于女婴会阴,数日可自愈。 早产儿水肿:常见下肢的凹陷性水肿,有时可延及手
臂、眼睑或头皮,大多可自行消退。 Rh溶血病或先天性肾病:水肿较严重,并各有其临床
治疗—复温
• 在没有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 温水浴、热水袋、火炕、电热毯或母亲 将患儿抱在怀中等加热方法。
治疗—热量和液体的补充
• 供给足够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 体温。
• 热量从每日50kcal∕kg开始,逐渐增加 至每日100~120 kcal∕kg
• 喂养困难者给部分或全静脉营养 • 液体量1ml ∕ kcal计算,有心、肾功能
损害者,应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和输液速 度。
治疗—控制感染
• 根据并发感染的性质及血培养和药敏的 结果选用敏感、肾毒性小的抗生素。
治疗—纠正器官功能的紊乱
• 对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凝血机制障碍、 DIC、肾衰竭或肺出血等的,给以相应的 治疗
※其他治疗:可用大剂量vitE,中药丹参、 川穹嗪注射或活血化瘀药内服。
特点。
鉴别诊断
• 新生儿皮下坏疽:
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多见于寒冷季节,有难产或产钳分娩史 发生于身体受压或受损部位 表现:局部皮肤变硬、略肿、发红、边界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