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3下教案第四单元

苏教版小学语文3下教案第四单元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
内容:11赶海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体会语气词“嘿”、“哎”、“咦”、“哦”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情趣。
3.在朗读中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重点
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
学习难点
激发想象,练习说写。
一、复习。
1、“赶海”是什么意思?(人们赶在大海退潮时,在海边捡拾一些海鱼、海虾之类的东西。)
2、解题:
谁能讲一讲课题的意思?
庐山在什么地方?(江西省九江市)
你见过瀑布吗?(出示挂图)
学习生字: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4、理解《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1)、指名读古诗。
(2)、小组讨论,说说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小结: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2、体会叹词的情趣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这4个句子中都有这样的词:嘿,哎,咦,哦。这些词表示感叹或者应答,就叫“叹词”。叹词在句子中能表达特别的情意。读一读,感受一下。作者借助这些叹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展示汇报
四、达标测试
1、在“”上填上恰当的动词,不可以重复用词。
____海星____大虾____海螺____龙虾
2、赶海趣事真多啊!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3、读下面段落感受叹词所表达的情感。
语文课上,王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回家当着爸爸或妈妈的面,大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嘻嘻,居然有这样的作业!大兵边走边琢磨着怎么完成这道题。哎,都男子汉大丈夫了,怎么说得出口哦!回家一看,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足球赛。大兵在边上看了一会儿,憋足了劲,走到爸爸身边说:“爸爸,我爱你。”“嗯?”爸爸愣了一下,瞪着眼睛问:“你没事吧?”大兵一肚子委屈,哼,早知道就不说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哦,你不早说啊?”爸爸哈哈地大笑起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掌握“人”字的书写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人”字造句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人”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语境正确应用“人”字。

教学准备1.课件、布置好的板书。

2.本单元相关教材、教具。

3.学生的练习册、作业本。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看图片、观看小视频或讲故事等方式,温习“人”字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自主发表看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引入新知(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认真观察、模仿,同时讲解其书写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渐熟练掌握。

第三步:巩固训练(30分钟)通过课堂练习、辅导和相互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书写“人”字,并进行纠错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其书写技巧。

第四步:拓展应用(2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引导,引导学生在各种场景中应用“人”字并理解其含义,同时让学生造句,并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刺激学生思维发散,拓展应用能力。

第五步:课堂总结(10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让学生结合实践经验和个人感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题目。

2.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包括:模仿教师或同学的书写,画出自己理解的“人”字,造句练习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掌握了“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够正确运用其书写方法,并逐渐理解其含义。

其中,课堂练习环节的掌握程度较高,但是在拓展应用环节,学生的表现相对较弱,以后需要更加重视此环节的教学,刺激学生思维发散,拓展应用能力。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1 赶海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

全文共5个自然段。

全文语言儿童化,自然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范读、演读、赛读等多种方式正确、生动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通过设置情境和朗读,初步感知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通过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脉络,初步感受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我们班有同学去过海边吗?老师带来几张在海边拍的照片?(瞧,多好玩啊!)2.来到蔚蓝的大海边,你会干什么?追问:大海退潮后,你会干什么?(捡贝壳、抓鱼、抓虾、捉蟹……)3.就像这样:人们在大海退潮的时候去海边捡贝壳,捕捉鱼虾、海蟹等东西就叫做“赶海”。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赶海这篇课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一起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想解决这些疑问啊,那就赶快把书打开,大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能把这些生词读准吗?出示生字词:螃蟹喧闹恢复俘虏舅舅长须一捏痒痒的东逃西窜束手就擒努努嘴儿暑假似的夹住(1)我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第一行。

我们要注意“俘虏”的读音。

(2)谁来读第二行?舅舅第二个音应该读轻声,读的也非常好,我们再把这个词读两遍。

(3)第三行谁来读?你的儿化音读的又快又准。

苏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教案第三四单元

苏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教案第三四单元

8、蒲公英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中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掌握多音字。

3、读懂课文的内容,懂得在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生字词,朗读课文,读懂太阳公公。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学案:第一课时一、看图提示课题。

1、出示蒲公英的图片。

看图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有关知识?2、板书课题,教学生字:降二、自学质疑。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利用课后生字表或书后查字表认识这些生字,并将这些字多读者几遍,读准为止。

(2)同桌合作交流认识的字。

方法可多样化,可以用他们喜爱的方式。

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肯定交流教学的好办法。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好的同学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3、整体感知(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的,请写下来。

教案:三、交流展示。

1、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词语:嘱咐迷惑湖泊泥土两颗黑黝黝宝贝富翁干死茁壮波光粼粼2、指导读长句:3、指名读课文。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了本课生字,认识了二类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读准多音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

二、新课。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做什么?3、指导朗读。

指图1 小朋友们,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怉。

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也许要到天涯海角。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

我们读第1自然节用什么语气?(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a) 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b) 读后指名回答。

c) 理解词句。

d) 指导朗读。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组课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组课文安排了三篇课文:《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篇习作、一个练习。

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败屡战的不懈斗争精神。

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5.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6.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综合训练。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撇”。

说说写写——留言条。

教学重点:1.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败屡战的不懈斗争精神。

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难点:1.弄清几篇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2.弄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第八次》 2 课时《卧薪尝胆》 2 课时《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 课时习作4 2课时练习4 3 课时11 第八次课时:2课时授课课题:第八次授课类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挂图教学方法:表演法、朗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⒈自学生字词。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语文园地四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语文园地四
二、我来补充
珍贵的( ) 轻声地( )
笑得( ) 专心得( )
洪亮的( ) 写得( )
可爱的( ) 表演得( )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作业设计
1.收集成语,并试着运用。
教学后记
课堂变化处理及主要环节的效果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读《绝招》时,我就想,你们准也有自己的绝招,有自己拿手的本领,今天,我们也来交流一下,你有什么绝招?是怎样练出来的?不过,虽然我们说绝招,可比的是谁说得最清楚?看谁最会和别人交流?比谁的本领最拿手? (出示课题)
首先我们先来弄清楚下面几个问题:(出示)
3.指名交流。师问:你准备教别人干什么,有什么独到之处,好在哪儿?
4.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后,找一名同学试教,一名同学试学,大家评议,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提醒同学注意本次口语交际应注意的问题。
5.让学生自由组合,互相教与学。
四、评价
1.评出本领最拿手的同学。
2.评出说得最清楚的同学。
3.评出本领既拿手又说得最清楚的同学。
4.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全班共同欣赏和评议。
五、拓展延伸(出示)
1.建议学生把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
2.观察周围的亲人,看他们有什么绝招,请他们来谈一谈,怎样练成。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1.教你学一“招”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拿手的本领”或“小窍门”);
2.谁来教?(我们每个人来教,也就是同学间互相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1、赶海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欣赏,视觉诱趣1、师:同学们,你们看!课件播放一组海景图(配合抒情的轻音乐),生欣赏。

2、师:你们看到了()的大海?3、你们去过海边吗?来到蔚蓝的大海边,你的心情怎样?二、揭题质疑,初读感知师:是啊,蓝蓝的大海真美,真令人向往!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海的文章。

题目叫做《赶海》(板书课题)来,齐读课题。

刚才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去过海边,那么,你们在海边都玩些什么呀?(是的,当大海退潮时,小朋友们拎着水桶到海边捡贝壳,捉螃蟹等,这就是赶海。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赶海多好玩啊,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赶海!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或难读的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那么认真,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大家,谁愿意来试一试?出示生字词:长须俘虏螃蟹一支歌舅舅努努嘴儿东逃西窜束手就擒似的兴奋夹住(1)我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第一行。

我们要注意“俘虏”的“虏”声母是L。

(2)谁来读第二行?你的儿化音读的又快又准。

舅舅第二个音应该读轻声,读的也非常好,我们再把这两个词读两遍。

(3)同学们要注意窜是平舌音,束是翘舌音。

这两个字不要搞反了,第三行谁来读?(4)你们看最后一行黄色的字有什么特点吗?它们都有两个读音,在这里应该怎么读呢?自己先读一读。

谁来读?那另外一个音该怎么组词呢?(随机出示。

)3、(同学读的时候你要仔细听,认真看,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开火车读。

4、小火车开得多稳当啊!现在老师把生词上面的拼音去掉了,还能读好么?5、检查句子师:这些词语带入句中你还能读好吗?(出示第一句)(1)“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2019新苏教版语文三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

2019新苏教版语文三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
2.通过了解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了解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蜿、蜒、绸”等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驾、驶、嘉、朽、篇、堂、杭”等7个生字。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听写生字词.
驾驶嘉峪关不朽诗篇天堂杭州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二、品读诗歌,朗读感悟
1.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特点。
指名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句式相同,结构相同,每节最后两句话相同。
(3)师范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写好后组织学生评议、参观。
四、走进文本,品悟奇松。
1.是啊,有了千姿百态那么多(板书:多)黄山松装点,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怪不得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人们钟情黄山松的是什么?
2.学生交流:
生:情有独钟:特别喜欢,格外喜欢
(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节: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节: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节:千字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2.集体朗读课文。
3.交流自学的字词。
三、记忆字形,检查自学。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会读的字可通过生字卡片上的拼音来解决。
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松,用横线画出来。
第四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狼何鹿》。

(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提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2、学生自学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词语葱绿捕杀灾难下毒手生机勃勃枯黄功臣威胁传染病生儿育女(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三)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交流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教案刘茹,学育才小学三年级校长兼候补生,第三单元语文版科目苏教班7。

菩萨兵的总学时为24学时。

《苏教版一》(第二卷)第一卷三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新教案。

单元教材的解读:单元备课(黑体和黑体)单元3的简短评论包括四篇课文、练习和练习3。

这四本书分别是《菩萨兵》、《李光射虎》、《少年王波》和《大作家的小老师》。

虽然这四篇文章的内容不同,但它们在写作中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是按事物的顺序写的。

在练习3中,注意并阅读背部的小诗《时间》。

这首诗中赞扬的人物品质可以与之前的文本相似。

如果我们从一个全面的角度来看待它们,我们就能实现教学的整体建构。

本单元的主题是“名人故事”。

2、单元教学目标分析:1。

在本单元中学习54个生词并写出39个生词。

2.能够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课文。

3.明确本单元中的人物故事是按事物的顺序描述的。

找出文章是如何按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重点放在哪里,以及如何紧密连接段落。

4.学会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深入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品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5.复述《菩萨兵》和《大文豪小师傅》的故事,背诵和积累《塞下曲》和《少年王波》的第三段和第四段自然段落。

一6.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7、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8、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9、口语交际:教会学生与人商量。

10、明白自己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写下自己头脑中保存下来的精彩发现,把“我的发现”写得有意思。

三、教法设计:《菩萨兵》这一课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心句dd最后一句作为课文研究的主题。

重点抓住朱总司令的三句话反复研读,通过理解“吃尽”“乌云”“糊涂”“怨不得”“尽心尽力”“种好”这些词语来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从而理解题目为何叫“菩萨”兵的这一难点。

关于复述故事,我们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复述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前后来复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教案

11、《赶海》教材分析《赶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

课文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年的无穷乐趣,处处洋溢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怀。

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文章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

“每当……便……”突出赶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满载而归”的顺序具体记叙了赶海的过程。

第二自然段中“海水哗哗往下退,只要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赋予浪花以人的神态心理,使浪花奔涌跳跃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写出“我”赶海的兴奋与快乐。

第三自然段既用“有的……有的……”句式,总体写出赶海的人们的活动,又通过细节描写,写了“我”和一个小伙伴的个体活动。

其中抓蟹、捉虾是重点,描写得生动具体,富有童趣。

第四自然段写赶海的人们在夕阳中归家,海滩也恢复了平静。

既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又给人留下想象与回味的余地。

文章的结尾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似”。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文本语言,或借助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想象,感悟赶海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1赶海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

(一)演示课件,播放声音大海波涛澎湃,海鸥鸣叫……(二)语言感染,唤起情感1.大家听到了什么?2.听到这些声音,大家想到了什么?眼前会呈现出怎样的场景和画面呢?(三)自然过渡,揭示课题大海对许多海边生长的人来说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海边生活给他们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有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大海,热爱生活,每当唱起《大海啊,故乡》这支歌的时候,他便会自然地想起他童年时赶海的趣事,所以,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赶海”(板书课题),记述了他一次赶海的经历、赶海的趣事(板书“趣”)。

大家想不想去看海,想不想也去体验一下赶海的乐趣呢?(四)指导感情朗读读第一自然段,要带着对赶海趣事的幸福甜蜜的回忆,要充满对大海故乡的深情。

二、找趣。

赶海究竟是怎样的有趣?“我”童年时的赶海都有哪些趣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把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三、读趣。

大家找出了赶海的有趣的地方,那么,大家能把这些写得有趣的地方读好,读出它的有趣吗?学生练习朗读。

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学会朗读,读好课文。

第二课时一、品读第二自然段。

1.品读“闹”字,读出“我”想去赶海的迫切心情。

指导学生朗读、表演,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真切地体会迷人的大海对“我”的巨大吸引力,体验“我”想去赶海的迫切心情。

2.品读“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

(1)“刚巧”,传达出“我”的兴奋和喜悦。

因为所谓“赶海”说的就是海水退潮时到海边捕捉和捡拾海鱼、海蛰之类的东西,所以,“我”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心里自然会十分高兴,并对有趣的赶海充满期待。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1 赶海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

全文共5个自然段。

全文语言儿童化,自然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范读、演读、赛读等多种方式正确、生动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通过设置情境和朗读,初步感知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通过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脉络,初步感受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我们班有同学去过海边吗?老师带来几张在海边拍的照片?(瞧,多好玩啊!)2.来到蔚蓝的大海边,你会干什么?追问:大海退潮后,你会干什么?(捡贝壳、抓鱼、抓虾、捉蟹……)3.就像这样:人们在大海退潮的时候去海边捡贝壳,捕捉鱼虾、海蟹等东西就叫做“赶海”。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赶海这篇课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一起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想解决这些疑问啊,那就赶快把书打开,大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能把这些生词读准吗?出示生字词:螃蟹喧闹恢复俘虏舅舅长须一捏痒痒的东逃西窜束手就擒努努嘴儿暑假似的夹住(1)我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第一行。

我们要注意“俘虏”的读音。

(2)谁来读第二行?舅舅第二个音应该读轻声,读的也非常好,我们再把这个词读两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案(苏教版)表格式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案(苏教版)表格式
预习
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
内容、方式
备注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
(5)齐读塞下曲。
(1)抓住“一……早就……”等词语体会藏民的害怕。
为什么害怕?想象反对军队是如何对待藏民的。
(2)朗读体会。
3、教师小结:藏民们原来是如此害怕军队,可是后来又称红军是菩萨兵,藏民们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学生自由读,划出文中的句子
朗读:注意读出感激的语气
读第1自然段
交流
朗读体会。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指读课文,卡片正音
领会词语意思。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领悟到同样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读法,能读出不同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通过迁移练习,又教育了学生明白上课要专心的道理,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真可谓一举多得!
课题
8、李广射虎
课时
2-2
授课日期
教学
目标
1、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案)7、菩萨兵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齐读词语。

(4)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3.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读讲第1自然段1.自由读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课文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读讲第2~5自然段1.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三、读讲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指名说说这两段讲什么。

四、读讲第8、9自然段1.自由读。

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3.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

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作业1.朗读全文。

2.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附板书:7、菩萨兵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藏民:躲跑返回流泪课后反思:8李广射虎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2)他是怎样的将军?(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四、课堂练习背诵塞下曲。

附板书:8李广射虎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课后反思:9、少年王勃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关键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知道事情的起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又怎样?结果呢?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1-2)二、(3-4)三、(5)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新授。

1.教学第3自然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4)(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2.教学第4自然段。

(1)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自读第4自然段。

(3)齐读诗句。

(4)理解诗意。

(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7)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书。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再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奇才。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个奇才?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

课后反思:10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教学准备: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二、自学课文.导语: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朗读情况.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三、读中感悟,学议释疑.1,请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也可跟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2,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3,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四、全文.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五、布置作业.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3,完成课后练习.板书:大作家的小老师不能自夸读文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解词读懂课后反思:习作3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