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微生物的风险评估PPT
【检验 基础 课件 PPT】病原微生物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 xwj2017/201707/t20170725_134231.htm
Outline 我国关于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简)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的分类 开展实验活动需要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条件( BSL-2实验室) 实验活动中产生气溶胶的评估 实验室设立单位管理体系的评估 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分析
外单位人员信息表 单位介绍信 知情同意书 实验环节 反馈、纠正 风险评估
保卫处备案 -安保
体检/培训/考核/上岗 项目安全实施计划(SOP)
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查
实验室主任审核批准
风险评估
及时讨论存在问题 开展实验活动 定期生物安全监督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中关注的关键问题 (Biosafety risks)
风险评估的组织: 操作人员、专家、领导 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
21
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
➢ 识别评估对象可能造成各种潜在危害的风险
➢ 评估风险概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评估组织/单位所能承受风险的能力
➢ 确定风险控制/消减的可能性及优先等级
✓ 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风险控制措施的再评估(是否带来新的风险
2
Outline 我国关于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简)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的分类 开展实验活动需要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条件( BSL-2实验室) 实验活动中产生气溶胶的评估 实验室设立单位管理体系的评估 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分析
3
实验室生物安全定义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 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 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微生物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措施
微生物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措施发布时间:2021-12-28T09:00:18.44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月第27期作者:孙满肖[导读] 微生物实验室是微生物实验的主要场所,孙满肖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药厂,天津300000摘要:微生物实验室是微生物实验的主要场所,它能让工作者近距离的接触到微生物,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也在逐渐扩大。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比如一些单位由于管理不当,导致一些化学物品的腐蚀等,不仅是微生物实验室存在安全问题,所有实验室都应该引以为戒。
根据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的特点,根据自己实验室的特点,制定实验室的危险品以及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风险评估;控制措施 1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调查,发现微生物实验室在制订安全管理制度期间,存在制度不明确或者制度陈旧的状况。
如果只是将传统实验室的制度延用下去,这种简单地照搬模式显然不符合最新的发展理念。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依据政策和原则的指导,依托食品学科本身的特征,构建起对应的管理条例。
同时,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通常与设备管理等密切相关,在加强管理时需重视联系性,借助日常监督机制为实验室的安全提供保障。
1.2安全防护意识较为薄弱在微生物实验室内,通常会存在相关的化学危险品以及高温高压设备等。
如果工作者在操作中接触到致病微生物,还可能出现被传染性病原体侵袭的情况,这会给工作者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调查发现,部分工作者的安全防患意识不强,对于消防或者用电的常识也没有重视起来。
在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的背景下,很难对微生物实验室潜在的风险做出判断,进而导致工作者面临安全风险。
由于各种实验的种类不同,使用到的相关仪器设备、药品材料等也存在差异,在相对复杂性的操作下,也会增加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
医院环境微生物PPT课件
医院环境微生物防控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医院环境复杂,微生物种类繁多,防控难度较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流动性大, 增加感染风险。
机遇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和管理将更加便捷、高 效;同时,国家和社会对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为医院环境微生物 防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02
03
水体微生物监测
对医院内的水源进行定期采样, 通过培养或快速检测方法,评估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04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微生物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 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如描 述性统计、趋势分析等,揭示医院环境微生 物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 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医院感染 事件。
06
医院环境微生物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在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01
02
03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PCR、基因测序等技 术,实现对医院环境中微 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对医院环 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实时监 测,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 性。
医院环境微生物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微生物种类与数量
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包 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的 数量和种类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
切相关。
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可通过空气 、水、食物、医疗器械和医护人 员的手等途径传播,增加医院感
染的风险。
风险评估ppt课件
• 第二节 执行风险评估并形成工作底稿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了
解
被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审
计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单
位
及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其
环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境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行业状况
外 部 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 环 境
其他外部因素
了解内部控制
对风险评估及审 计计划的讨论
评估重大错报 风险
• 控制环境;
• 被审计单位的 风险评估过程
•
信息系统与沟 通
• 控制活动
• 对控制的监督
•被审计单位面 临的经营风险;
•财务报表容易 发生错报的领 域;以及
•错报的方式, 特别是由于舞 弊导致重大错 报的可能性
财务报表 层次
认定层次(各类 交易、账户余额、 列报(包括披露)
• 资料:
• (1)在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 础上,公司董事会决定2007年销售收入增 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 ,总体薪酬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 浮动。W公司所出行业2007年平均销售增 长率为12%。
• (2)W公司财务总监已工作超过6年,于 2007年9月劳动合同期满后被W公司竞争对 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 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工作超 过年外,其余人员平均工作少于2年。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二、风险评估程序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分析程序
观察和检查 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 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追踪交易通过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的 过程(穿行测试)
第三章 第二节 微生物的风险评估
基础数据库是预测微生物学发展进化的第一平台,在此基础 上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处理数据库的工具,专家模型则是第 三平台的综合处理系统,智能预警系统将是预测微生物学的 未来发展方向。在这4 个层次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最为重要 ,它是微生物预报技术的核心内容。
三、预报微生物学的数学模型
应用数学模型的预测微生物学有多种分类方法。 依据描述微生物的情况,分为描述微生物生长的 数学模型和描述微生物失活的数学模型,依据数 学模型建立的基础分为以概率为基础的模型和以 动力学为基础的模型。
微生物 数库
数学模型 数据 模型 专家系统
数学 模型库
指导工业
专家中心
若要预知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情况(数量), 必须具备微生物动态数据库和相应的数学模型。
1990年,欧盟等15国和冰岛、挪威、瑞士组成 FLAIR-FLOWEUROPE 研究机构,开始对微生物预报 技术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微生物的特征数据库, 储存了不同微生物与不同的生长介质中PH值、AW 值(水分活度)、培养温度及有氧、无氧条件的 关系数据。
PMP 是预测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应
用最广的是病原菌生长模型; 使用时输入温度、pH、Aw、添加剂等微生物生长 影响因子和初始菌数, 就可以得到微生物生长的 重要参数以及生长曲线和生长数据。
MKES 是开发产品系统和评估产品安全的微生物动
力学专家系统, 其要求输入的特性信息有: 产品
3.三级模型
三级模型实际上是建立在一级模型和二级模型基础 上的电脑应用软件程序。三级模型也称专家系统, 它要求使用者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清楚系统的使用 范围和条件, 能对预测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
这些程序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随时反映在既定的 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的数量与环境条件参数的对应 关系,并比较不同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程 度等。
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pptx
生物风险评估概念
生物风险 可能引起伤害的某一特殊不良事件(意外感染或
未经授权的获取、丢失、失窃、滥用、转移或故意 泄露)发生的可能性或机会。
生物风险评估 鉴定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风险(包括生物安全风
险(意外感染风险)和实验室生物安准则
233—2017
风险评估所依据的数据及拟采取的风险 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应以国家主 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 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
5.5 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质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生物 安全委员会定期复审风险评估报告。
三、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与控制程序文件
5.6 开展新的实验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 包括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 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5.7 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活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 评估,确定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必要时报卫生行政部门批 准。
作的压力等。 ✓ (7)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 ✓ (8)被误用和恶意使用的风险。 ✓ (9)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
三、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与控制程序
✓ (10)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 ✓ (11)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 ✓ (12)确定可接受的风险。 ✓ (13)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程序
1 目的 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
控制,避免致病性生物因子污染环境和感染人体。 2 范围 适用于从事致病性生物因子相关活动的实验室。 3 职责 3.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实验活动的生物风险评估
,编制评估报告。 3.2 生物安全工作小组负责本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
5 程序(注意事项) 5.1 实验室在实验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
生物安全ppt课件
ONE
KEEP VIEW
生物安全ppt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生物安全概述 • 实验室生物安全 • 生物安全柜与防护设备 •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 • 生物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生物安全概述
生物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生物安全定义
其他防护设备与用品介绍
01
02
03
防护服
选用符合要求的防护服, 确保操作者皮肤不直接接 触有害物质。
手套
选用无粉、低蛋白的手套 ,确保操作者手部不受化 学物质和微生物侵害。
呼吸防护器
在高危实验操作过程中, 选用合适的呼吸防护器, 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有害物 质侵害。
PART 04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
PART 05
生物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生物安全培训内容与方式
基础知识培训
包括生物安全法律法规、 危险生物因子分类、个人 防护装备选择等。
技能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生物样品处理、意外事 故应对等。
培训方式
线上课程学习、专家讲座 、实践操作等。
生物安全意识提升途径与方法
定期宣传
通过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定期 向员工传达生物安全知识和意识
风险监控手段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对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
生物安全风险应急处理预案制定与实施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风险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等。
应急演练与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风险事件。
微生物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措施
·28·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5月Ind ustry行业聚焦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需求增长,许多新兴的产业和物种不断产生,在满足条件的同时一个隐形的杀手——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微生物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参与微生物实验人员身体健康,环境不受污染,能够正常开展微生物实验,确保出具的数据准确、有效,需要对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实验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1]。
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生物因子危害及风险控制措施生物因子危害实验室使用的菌种基本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产气荚膜梭菌、粪链球菌等,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菌种保存不当、未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菌株传代、操作时菌液溅洒、废弃物处理不当等。
风险控制措施菌种保存不当:菌种保存应设置生物安全员专人负责保管,保存菌种的低温冰箱设置双人双锁。
每次拿放菌种需要做相应的登记,由实验室人员和生物安全员双方签字确认。
菌株传代:菌株传代应有完善的作微生物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措施业指导书和菌株传代记录,标准储备菌株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转种传代,并做相应的确认试验,记录相关原始数据存档保存。
菌液溅洒:实验室应具备防菌液溅洒措施,出现菌悬液溅洒时用消毒液进行处理,防止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和污染。
废弃物处理不当:对于实验室用过的带菌的、污染过的培养基、试剂条、枪头、接种环、玻璃器皿等废弃物要采用相应的消毒剂灭菌或者121℃,30min 以上高温高压灭菌,废弃物的处理应有相应的制度和废弃物处置记录。
人员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人员风险 由于微生物检测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操作不规范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准确,甚至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风险控制措施 参与微生物检测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相关专业知识,学历、工作经验应符合检验检测要求,实验室人员应熟悉生物检测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灭菌知识。
2024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32324PPT课件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32324PPT课件目录•微生物实验室概述•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与消毒灭菌目录•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总结与展望01微生物实验室概述实验室功能与定位01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场所,主要功能是培养、鉴定和研究各类微生物。
02实验室定位:根据研究目标和任务,微生物实验室可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教学型等。
实验室设备与人员配置设备配置包括显微镜、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基本设备,以及PCR仪、基因测序仪等高端设备。
人员配置包括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实验师、技术员等不同层级的科研人员,以及实验员、保洁员等辅助人员。
微生物实验室涉及的微生物可能具有致病性、传染性等风险,保障人员安全是首要任务。
保障人员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科研诚信微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
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保障生物安全是维护科研诚信的基本要求。
030201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性02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03其他相关法规包括与生物安全相关的进出口、科研、教学等领域的法规。
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确立了生物安全基本制度,对生物安全管理体制、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等作出规定。
0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范实验室的设立、管理、使用及感染控制等,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国家生物安全法规行业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01规定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生物安全基本要求,包括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等方面的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02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制定的技术规范。
其他行业标准03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的生物安全标准,如医疗、农业、食品等领域的标准。
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操作规范个人防护措施废弃物处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和培训,确保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
微生物生物安全-精品医学课件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生物安全将进一步利用这些技术,如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等,提高微生物检 测和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综合性防控策略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微生物生物安全的综合性防控策略,注重预防、监测、应急和溯源等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提高应对微 生物安全风险的能力。
微生物生物安全政策完善与创新
环境生物安全风险
自然环境中的病原体导致的风险
自然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 威胁,从而增加环境生物安全风险。
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的风险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平衡被破坏,从而增 加环境生物安全风险。
动物生物安全风险
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导致的风险
微生物生物安全社会认知与参与
公众宣传教育
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微生物生物安全的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微生物生物安全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社会监督与参与
未来将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微生物生物安全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共同维护微生物生物安全。
培训实施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示范、操作等形式进行培训。
微生物生物安全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等。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和内容进行总结和改进,提高培训质量微生物生物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
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实验室技术和设备水平,以满足更高的生物安全标准。
微生物生物安全-精品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微生物基本知识与分类 • 微生物生物安全风险 • 微生物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 微生物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 • 微生物生物安全培训与教育 • 微生物生物安全未来发展
实验风险评估
•(四)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病五原)微被生物操危作害微评生估物的的基浓本度内和容剂
量的影响
•(六)自然宿主和易感人群 •(七)实验动物研究、实验室感
染或医院内感染信息
•(八)实验活动评估 •(九)重组DNA操作和可能扩大的
• 一般生(物一学)特性一能般提供生某物种特学定病特原性微生概物述的基本背景
•临床样本的结核杆菌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实验、生化鉴定、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
取、涂片、显微观察等初步检测活动可在BSL-2实验室进行。
•对经有效方法灭活后不含结核杆菌活菌材料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实验可在BSL-1实
验室进行。
(一)一般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结核杆菌细长略弯曲,端极钝圆,呈单个或分枝状排列,
3. 提供相关病原微生物的背景信息
危害评估中有关病原微生物的背景信息,是所有工作人 员必须学习的参考资料,是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4. 评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状况
四怕
乙醇 湿热(62-63度,15min) 紫外线 抗痨药物(链霉素、异烟
肼、利福平等)
☺ 四不怕
干燥(存活6-8个月) 酸(3% HCl或6% H2SO4)
或碱(4% NaOH) 有抵抗力 碱性染料(结晶紫或孔雀绿) 青霉素等抗生素
(五) 被操作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和剂量的影响
所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和剂量与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密 切相关;
易感人群需要指出在人群中的哪一类或几类人容易感染该病 原微生物,如男性、女性或成人、儿童或孕妇等。
(七) 动物研究、实验室感染或院内感染信 息
• 在某些病原微生物或待检样品危害程度相关背景信息量不足
时,应从动物研究、实验室感染或院内感染的病例中收集信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爆发与流行,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对生物安全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关注。
尤其是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北京等地相继发生实验室感染事件后,实验室生物安全已经由以前的安全隐患演变成可怕的现实危害。
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的绝不仅是某个实验室的安全和其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一旦发生事故,极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动物、植物乃至整个自然界带来刁;可预计的危害和影响。
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亟须解决且事关重大,,为了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风险,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验室工作者应该积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活动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第一节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必须弄清楚以下基本概念:1.风险是指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就是实验室活动所涉及的生物因子导致伤害、损伤和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这些伤害、损伤和疾病严重性的综合。
2.可忽视风险指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同意接受该水平或该水平以下的风险。
一般为在95%可信度时,小于或等于百万分之一。
3.可接受风险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一种风险可通过各种处理过程使风险减小到可忽视风险而成为可接受风险。
4.风险因素(risk factor) 是指增加、减少损失(或损害)发生频率程度的主、客观条件,包括转化条件和触发条件。
风险因素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有造成损失(或损害)的内在或外部原因。
如果消除了所有风险因素,则损失(或损害)就不会发生。
5.风险评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对实验室活动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测算,找出减少风险的措施。
包括对风险因素的确定、风险评估、管理和交流等过程。
6.定性风险评估就是对风险用非数量的方式进行评估分析。
它所得出的结论是“无风险”、“风险很小”、“中等程度风险”、“风险很大”。
7.定量风险评估就是用数学的方法计算风险的大小。
病原微生物生物风险评估
意外事件、事故的风险与预防措施
评估结论 :评估人 、批准人、时间
30
生物风险评估管理和程序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CNAS-CL05
3.1.3 风险评估应由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 部的人员)进行。 3.1.4 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 编审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报告、权威资料数据 等。 3.1.5 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 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 3.1.6 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 (包括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 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28
生物风险评估结论(风险鉴定)
病原微生物风险分类及影响因子 实验活动与相应的设施设备要求 个人防护装备要求 人员生物安全和专业技术资质要求 人员健康和素质要求 预防和治疗措施要求 菌(毒)种和实验活动等风险管理要求 应急预案和措施要求
29
生物风险评估报告
内容:
风险评估内容及过程
14
风险因子相关实验活动
重组DNA操作可能会扩大的宿主范围
实验活动内容 所有基因技术重组DNA技术涉及到组合不同来源的遗 传信息,从而创造自然界以前可能从未存在过的遗传 修饰生物体。
风险影响因素 重组DNA操作基因片段来原 重组DNA操作载体来原信息 遗传修饰生物体(GMOs)如反向遗传技术产生的重组
11
风险因子鉴定 (病原微生物特征)
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剂量的影响
所操作未知病原微生物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中感染 性微生物的剂量. 一般操作的浓度和剂量
固体组织、血液、痰液,或者液体介质等临床样本 标本浓缩操作的浓度和剂量
食品中微生物风险评价ppt课件
.
8
.
9
食品的化学污染
如农业部2000年底对我国14个经济较发达的省会城市2110个 样品检测,蔬菜中农药、重金属和亚硝酸盐分别超标31.1%、 23.5%和12.1%,其中尤以有机磷农药残留最为突出。
甲胺磷污染所致的“大陆输港毒菜”事件 2001年6月13日发生在广东省中山市的78人食物中毒就是食
品处理区
.
36
污染途径小结
通过食品的原料 各种辅料(如调料) 工具、容器、餐具、包装材料 加工环境(空气) 有害动物、昆虫 加工人员
.
37
条件二、有合适的食物作载体
有些食物被认为是高危险性或高风险性的,其意思是 致病菌很容易在这些食物中繁殖,即这些食物中含丰富的细 菌营养成分。一般认为高蛋白质、高水分和酸碱度呈中性的 食物是高风险食物,也就是指通常需要低温储存(如放入冰 箱中)的食物。
.
22
(四)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特点: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5-10月份,化学性 食物中毒全年均可发生。
地区性特点:如东南沿海省区多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肉毒中毒主要发生在新疆等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见于北方 地区等。
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分布特点:动物性食物为主,肉类为主。
食物中毒原因分布特点:细菌性为主,化学性为次。
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
对上述行为,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
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
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在法
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处。
.
4
提纲
1 食物中毒预防控制 2 常见的食物中毒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对 4 如何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具体要求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具体要求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具体要求这两天忙于准备迎接卫生部“质量万里行”检查。
其中有内容要求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报告内容,这很是让我头晕。
好在我以前看过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培训教材相关内容。
并找到这样一份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生物安全评估管理规定(试行)》,具体上就明确了评估报告的框架,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哦!生物风险评估依据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4)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风险评估要素1)病原微生物特征;2)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3)实验活动人员;4)实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和环境;5)风险认定和评估结论。
生物风险评估实施4.3.1病原微生物特征的评估1)一般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起源、基因组及编码、产物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细菌或病毒属别和型别内容或技术鉴定。
2)致病性:临床症状、潜伏期、病程、感染剂量、入侵部位、宿主类型、否产生毒素等。
3)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媒介、皮肤感染等。
4)环境中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外界环境的存活能力,不同的微生物的稳定性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评估除考虑其在自然界中的稳定性外,还应考虑其对物理因素与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
5)致病性和感染剂量:不同病原的致病性不同,即使同类病原不同菌(毒)株也有不同强度的致病力;另微生物的致病性与被感染者的免疫状态、易感性有关;暴露后果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抵抗力;不同属、种、亚种、型的病原微生物,甚至不同株的病原微生物,其致病性各异;还取决于所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剂量,当大量病原微生物侵袭人体时,潜伏期一般较短,而病情则较为严重;不同个体被传染后,可产生各种不同的结局。
6)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包括呼吸道传播、通过水和食物等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媒介传播等;传播结果包括一种病原可有多种传播途径和多种病原可以引起相同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来说,预测微生物学的特点就是:在没有进 行微生物检测的前提下,预测微生物的生长和死 亡。它是为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设立的研究领 域,研究对象是食品中损害其质量或安全性的微 生物,即腐败菌和病原菌。 近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致 力于微生物预报软件的开发,能够对食品货架期 进行有效预测、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为了解决微生物生长与食品安全性关系的需要, 20 世纪80 年代初, Ross等最先提出微生物预报技术 这一概念, 从此食品预测微生物学(Predictive Food Microbiology)便应运而生,现在已成为 食品微生物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 食品预测微生物学是一门在微生物学、数学、统计 学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学科,它 的研究方法是研究和设计一系列能描述和预测食品 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生长和衰亡的模型。
应用数学模型的预测微生物学有多种分类方法。 依据描述微生物的情况,分为描述微生物生长的 数学模型和描述微生物失活的数学模型,依据数 学模型建立的基础分为以概率为基础的模型和以 动力学为基础的模型。
无忧PPT整理发布
目前认可度较高的是Buchanan基于变量的类型,把模型分 为3 个级别: 预测模型是按数学模型来进行分类的。 一级模型表征一定生长环境和条件下微生物数量与时间的 关系; 二级模型描述环境因子的变化如何影响微生物生长或存活 特性的影响 三级模型是将一个或多个一级模型和二级模型, 整合成的 计算机软件。
无忧PPT整理发布
1.一级模型
一级模型:描述一定生长环境和条件下微生物数 量与时间的关系。
一级模型主要表达微生物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模型的微生物定量为每毫升菌落形成量(cfu/mL )、毒素的形成、底物水平和代谢产物等。
无忧PPT整理发布
近年来,主要常用的一级模型主要包括Linear 模型、
Logistic模型、Compertz 模型和Baranyi&Roberts 模型 等。Linear模型较适合描述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 Logistic 模型和Gompertz 模型比较适合描述适温条件下 微生物的生长。
Compertz 模型的缺点是未考虑迟滞期的影响,预测准确
性存在问题,后来经修正后,Compertz 模型是最好的S 型 曲线,可广泛应用于描述食品微生物的生长。
无忧PPT整理发布
(1)线性模型:
表述为:logN=A+kt logN 是微生物在时间t 时常用对数值; A 是随时间无限减小时渐进对数值(相当于初始菌数); k 是生长速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据估计, 在人们生产加工的食品中有25%的损失 是因微生物的腐败而造成的。因此, 在我国, 由致 病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值 得关注的。
为应对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以风险评估为核心, 评 估、监测、预警、控制为一体的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体系成为各国公共安全管理采 用的重要模式。
无忧PPT整理发布
基础数据库是预测微生物学发展进化的第一平台,在此基础 上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处理数据库的工具,专家模型则是第 三平台的综合处理系统,智能预警系统将是预测微生物学的 未来发展方向。在这4 个层次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最为重要, 它是微生物预报技术的核心内容。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预报微生物学的数学模型
第三章 第二 节 微生物的测微生物学的概述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食品贸易的全球化, 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方式在逐渐地发生变化。
根据我国卫生部提供的信息, 由肠道致病菌(副溶血 性弧菌、大肠杆菌O157: 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 特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 污染 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及疾病散发是直接造成人 体健康损害的主要食源性危害。
无忧PPT整理发布
预测微生物学就是通过对食品中各种微生物的基 本特征及其受各种因子影响程度的研究,应用数 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微生物数据库,将这些 特征输入计算机,编制各种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生 长、繁殖、残存、死亡的数学模型,从而使我们 在食品的不同加工、贮藏和流通条件下不通过实 验室检测即可运用模型预测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 动态变化,并对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快速判断的学 科研究。
无忧PPT整理发布
预报微生物学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核心预警技术,依据
建立的预报微生物学模型, 可快速地对食品中的致病菌和
腐败菌生长情况进行判断, 对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 生物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2003 年召开的第四届国际预测食品微生物学会议上, 美、英两国科学家宣布将共同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预测微生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微生物 数据库
数学模型 数据 模型 专家系统
数学 模型库
指导工业
专家中心
无忧PPT整理发布
若要预知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情况(数量), 必须具备微生物动态数据库和相应的数学模型。
1990年,欧盟等15国和冰岛、挪威、瑞士组成 FLAIR-FLOWEUROPE 研究机构,开始对微生 物预报技术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微生物的特征数 据库,储存了不同微生物与不同的生长介质中PH 值、AW值(水分活度)、培养温度及有氧、无 氧条件的关系数据。
物学信息数据库 ComBase(Combined database)。该
数据库将拥有约25000个有关微生物生长和存活的数据库 档案。预测微生物学如今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二、预测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1.概念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Predictive Food Microbiology)是一 门在微生物学、数学、统计学和应用计算机学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新兴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 设计一系列能描述和预测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生长和存 活的模型。根据各种食品微生物在不同加工、储藏和流通 条件下的特征数据, 通过计算机处理, 判断食品内主要致病 菌和腐败菌生长或残存的动态变化, 从而对食品的质量和 安全性做出快速评估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