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课一
(完整word版)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 WINDOWS进程初识
操作系统教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1、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
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
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 “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运行成功,结果:(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篇一: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完全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一进程控制与描述一、实验目的通过对windows 2000编程,进一步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较好地理解windows 2000的结构。
通过创建进程、观察正在运行的进程和终止进程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操作,进一步熟悉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理解windows 2000中进程的“一生”。
二、实验环境硬件环境:计算机一台,局域网环境;软件环境: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visual c++6.0企业版。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程序1-1windows 2000 的gui 应用程序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下的gui应用程序,使用visual c++编译器创建一个gui应用程序,代码中包括了winmain()方法,该方法gui类型的应用程序的标准入口点。
:: messagebox( null, “hello, windows 2000” , “greetings”,mb_ok) ;/* hinstance */ , /* hprevinstance */, /* lpcmdline */, /* ncmdshow */ )return(0) ; }在程序1-1的gui应用程序中,首先需要windows.h头文件,以便获得传送给winmain() 和messagebox() api函数的数据类型定义。
接着的pragma指令指示编译器/连接器找到user32.lib库文件并将其与产生的exe文件连接起来。
这样就可以运行简单的命令行命令cl msgbox.cpp来创建这一应用程序,如果没有pragma指令,则messagebox() api函数就成为未定义的了。
这一指令是visual studio c++ 编译器特有的。
接下来是winmain() 方法。
其中有四个由实际的低级入口点传递来的参数。
南京邮电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操作系统任课教师:沈超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姓名: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第一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Process[numberschedul].order=tempcounter;}程序结果截图:二、银行家算法(网上借鉴)银行家算法,当进程提出资源申请时,系统首先检查该进程对资源的申请量是否超过其最大需求量及系统现有的资源能否满足进程需要。
若超过,则报错,若不能满足,则让该进程等待;否则进一步检查把资源分给该进程后系统能否出于安全状态,若安全,则分配,否则置该进程为等待资源状态。
算法实现过程:设进程i 提出请求REQUEST [j] ,则银行家算法按如下规则进行判断。
(1) 如果REQUEST [i] [j]<= NEED[i][j] ,则转(2) ;否则,出错。
(2) 如果REQUEST [i] [j]<= A V AILABLE[i][j] ,则转(3) ;否则,出错。
(3) 系统试探分配资源,修改相关数据:A V AILABLE[j]-=REQUEST[i][j];ALLOCATION[i][j]+=REQUEST[i][j];NEED[i][j]-=REQUEST[i][j];(4) 系统执行安全性检查,如安全,则分配成立;否则试探险性分配作废,系统恢复原状,进程等待。
Check()关键代码:{int k, f, no=0;int work[M],a[M];char finish[M];anquan=1;for(i=0;i<n; i++) finish[i]='F';for(j=0;j<m; j++) work[j]=available[j]; k=n;do{ for (i=0;i<n; i++){if (finish[i]=='F'){ f=1;for (j=0;j<m; j++)if (need[i][j]>work[j]) printf("处于安全状态.");printf("安全序列号:");for (i=0;i<n;i++) printf ("%d ",a[i]); printf("\n");printf("进程");printf(" ");printf(" Max ");rintf(" ");rintf("allocation");printf(" ");printf("need");printf(" ");f=0;if (f==1)//找到还没完成的且需求数小于可提供进程继续运行的{ finish[i]='T';a[no++]=i;//记录安全序列号for (j=0;j<m; j++)work[j]=work[j]+allocation[i][j];//释放该进程已分配的资源available[j] =work[j];}}}k--; }while(k>0);f=1;for (i=0;i<n; i++)//判断有没有进程没完成{ if (finish[i]=='F'){f=0;break; }} if (f==0) {printf("不安全状态!\n");anquan=0;} else {printf("available");printf("\n");for (i=0;i<n; i++){ printf("%2d",i);printf(" ");for(j=0;j<m; j++)printf("%2d",max[i][j]);printf(" ");for(j=0;j<m; j++)printf("%2d",allocation[i][j]);printf(" ");for(j=0;j<m; j++)printf("%2d",need[i][j]);printf(" ");for(j=0;j<m; j++){if(i>0)break;printf("%2d",available[j]);}printf("\n");}}}程序结果截图:三、实验总结:这次上机模拟了进程调度过程和解决了死锁问题,让我对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银行家算法有了比在课堂上更深刻的认识。
四川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验一 熟悉Linux命令
实验一 熟悉Linux命令
选择开始->程序->VMware->VMware Workstation,运行虚拟机:
登陆linux系统:帐户root,密码123456
实验一 熟悉Linux命令
鼠标和键盘在某一时刻只能由一个系统占用。两 个设备在两个系统之间的切换: ①鼠标点击VMware的工作窗口,进入Linux系统; ②在Linux状态下按Ctrl+Alt回到windows系统。 登陆Linux系统: 使用用户名“root” 注意:由于root是超级管理员,所以不要运行大 的删除命令。 本试验没有用到图形化界面,只用终端即可
实验一 熟悉Linux命令
1.1实验目的 (1)通过在Linux系统终端下执行一些基本命令, 初步建立对Linux系统的了解,会使用man命令查 找这些命令的使用帮助。 (2)理解/proc作为虚拟文件系统的作用。 (3)学习Linux内核、进程、存储等资源的一些重 要特征。
实验一 熟悉Linux命令
实验一 熟悉Linux命令
shell的特殊字符 (1)通配符*、? ,使用通配符可以表示多个文件: ls /etc/a* 列出/etc目录下以a打头的 所有文件名。 ls /etc/a?i* 列出/etc目录下以a打头的,第二个为任一字符, 接下来的字符为i的文件。 (2)sort命令:从所给文件中按行读取正文,并按照第一 个字母的顺序排序,然后将结果到标准输出(屏幕),如: (假设当前目录有文件animals) $ sort animals bee 屏幕输出第一行 cat 屏幕输出第二行 dog 屏幕输出第三行
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
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第一章:Linux操作系统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3 实验内容安装Linux操作系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1.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列举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第二章:Linux文件系统2.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权限管理学会使用Linux文件系统的常用命令2.2 教学内容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Linux文件系统的权限管理Linux文件系统的常用命令2.3 实验内容浏览Linux文件系统结构修改文件权限使用文件复制、移动、删除等命令2.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解释Linux文件系统的权限管理列举Linux文件系统的常用命令第三章:Linux常用命令3.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学会使用Linux命令行界面了解Linux命令的参数和选项3.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Linux命令行界面的使用方法Linux命令的参数和选项3.3 实验内容练习使用ls、cd、pwd等基本命令学习使用grep、find等高级命令掌握管道命令和重定向命令的使用3.4 课后作业列举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解释Linux命令的参数和选项编写一个简单的Linux命令行脚本第四章:Linux文本处理4.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Linux文本处理工具掌握文本编辑器Vim的使用方法了解文本处理的基本技巧4.2 教学内容Linux文本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Vim文本编辑器的功能和操作文本处理的基本技巧4.3 实验内容使用cat、more、less等工具查看文本文件学习Vim文本编辑器的基本操作练习文本处理技巧,如查找、替换、排序等4.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文本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解释Vim文本编辑器的功能和操作探讨文本处理的基本技巧第五章:Linux网络配置5.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学会使用Linux网络命令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资源共享5.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Linux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资源共享5.3 实验内容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IP地址使用ping、ifconfig等网络命令设置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资源共享5.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解释Linux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资源共享第六章:Linux软件管理6.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Linux软件包管理器掌握软件包的安装、升级和卸载了解软件仓库和软件源的使用6.2 教学内容Linux软件包管理器的基本概念使用apt-get和dpkg管理软件包软件包的依赖关系和解决方法软件仓库和软件源的使用6.3 实验内容使用apt-get安装软件包升级和卸载软件包配置软件仓库和软件源6.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软件包管理器的基本概念列举使用apt-get和dpkg管理软件包的命令解释软件包的依赖关系和解决方法第七章:Linux常用shell脚本7.1 课程目标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掌握Shell脚本的语法和结构了解Shell脚本的应用场景7.2 教学内容Shell脚本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变量、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使用函数和数组的概念Shell脚本的应用场景7.3 实验内容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练习使用变量、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了解函数和数组的使用方法7.4 课后作业简述Shell脚本的基本语法和结构解释变量、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探讨Shell脚本的应用场景第八章:Linux系统管理8.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Linux系统管理工具掌握系统监控和性能分析方法了解系统配置和优化技巧8.2 教学内容Linux系统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系统监控和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系统配置和优化的技巧8.3 实验内容使用top、htop等工具监控系统性能使用vmstat、iostat等工具分析系统性能练习系统配置和优化8.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系统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解释系统监控和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探讨系统配置和优化的技巧第九章:Linux安全与权限9.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学会设置文件和目录权限掌握用户和群组管理方法9.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文件和目录权限的设置方法用户和群组管理的基本操作9.3 实验内容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创建和管理用户和群组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9.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解释文件和目录权限的设置方法探讨用户和群组管理的基本操作第十章:Linux常用服务与管理10.1 课程目标学会配置和管理Linux常用服务掌握Web服务器(如Apache)、文件服务器(如Samba)和邮件服务器的基本配置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管理方法10.2 教学内容Linux常用服务的概述和管理方法Web服务器(如Apache)的基本配置文件服务器(如Samba)的基本配置邮件服务器的基本配置10.3 实验内容配置和测试Web服务器(如Apache)配置和测试文件服务器(如Samba)配置和测试邮件服务器10.4 课后作业简述Linux常用服务的概述和管理方法解释Web服务器(如Apache)、文件服务器(如Samba)和邮件服务器的基本配置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管理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解析: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对于掌握其核心理念和设计哲学至关重要。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1:安装Linux系统(4学时)目的:1.学会在操作系统安装之前,根据硬件配置情况,制订安装计划。
2.学会在安装多操作系统前,利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分区。
3.学会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简单配置方法。
4.学会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初步熟悉Linux系统的用户界面。
内容:1.安装并使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好分区。
2.安装Linux系统(如红旗Linux桌面版)。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5.对图形界面进行一般操作。
要求:1.制订安装计划。
2.如果在机器上已安装了Windows系统,而且没有给Linux预备硬盘分区,则安装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运行它,为Linux划分出一块“未分配”分区。
3.在光驱中放入Linux系统安装盘,启动系统。
按照屏幕提示,选择/输入相关参数,启动安装过程。
4.安装成功后,退出系统,取出安装盘。
重新开机,登录Linux系统。
5.对Linux系统进行配置,如显示设备、打印机等。
6.利用鼠标对图形界面进行操作。
说明:1.本实验应在教师的授权和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操作,否则可能造成原有系统被破坏。
2.如条件不允许每个学生亲自安装,可采用分组进行安装或课堂演示安装的方式。
实验2:Linux 应用及shell编程(4学时)目的: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和常用命令。
2.学会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文本文件。
3.了解shell的作用和主要分类。
4.学会bash脚本的建立和执行方式。
5.理解bash的基本语法。
6.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内容:1.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
2.熟悉使用date,cal等常用命令。
3.进入和退出vi。
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4.学会用gcc编译器编译C程序。
5.建立shell脚本并执行它。
6.学会使用shell变量和位置参数、环境变量。
实验一 Windows 7操作系统应用实训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学院:机械学院班级:机械B1431班授课教师:张彤芳实训项目:Windows 7操作系统应用实训实训时间:第一周至第三周实训地点:实208-1实训课时:6时同组成员:无实训目的:1、学习Windows 7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
2、学会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
实训设备:计算机、Windows 7操作系统光盘实训原理:1、Windows 7系统的启动与退出。
2、窗口、菜单和常用工具栏的操作。
3、控制面板操作。
4、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
实训内容:任务一、鼠标与键盘操作1、鼠标包括左键、右键与滚轮。
2、鼠标操作分为单击、双击、右击、拖曳。
3、键盘分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数字键区、主键区。
任务二、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桌面基本操作1、图标。
2、快捷方式图标。
3、任务栏。
4、开始按钮。
任务三、新建文件夹1、新建文件夹。
2、打开文件夹。
3、复制文件夹。
4、删除文件夹。
5、选定文件夹。
6、重命名文件夹。
任务四、附件的使用1、画图工具。
2、计算器工具。
3、记事本工具。
任务五、Windows 7窗口操作1、窗口依次包括:边框、标题栏、地址栏、工具栏、菜单栏、工作区、滚动条、常见任务等。
2、改变窗口的排列方式。
3、改变窗口大小。
任务六、控制面板操作1、添加、删除程序。
2、设置时间和日期。
3、设置声音。
4、设置显示。
5、设置桌面小工具。
任务七、屏幕保护设置1、设置屏幕保护。
2、设置主题和外观。
3、设置分辨率。
实训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什么?。
哈工大《操作系统》实验1
(5)重新编写一个setup.s,然后将其中的显示的信息改为:“Now we are in SETUP”。
再次编译,重新用make命令生成BootImage,结合提示信息和makefile文修改build.c,具体将setup.s改动如下:mov cx,#27mov bx,#0x0007 ! page 0, attribute 7 (normal)mov bp,#msg1mov ax,#0x1301 ! write string, move cursorint 0x10dieLoop:j dieLoopmsg1:.byte 13,10,13,10.ascii "Now we are in SETUP".byte 13,10,13,10将build.c改动如下:if(strcmp("none",argv[3]) == 0)//添加判断return 0;if ((id=open(argv[3],O_RDONLY,0))<0)die("Unable to open 'system'");// if (read(id,buf,GCC_HEADER) != GCC_HEADER)// die("Unable to read header of 'system'");// if (((long *) buf)[5] != 0)// die("Non-GCC header of 'system'");for (i=0 ; (c=read(id,buf,sizeof buf))>0 ; i+=c )if (write(1,buf,c)!=c)die("Write call failed");close(id);fprintf(stderr,"System is %d bytes.\n",i);if (i > SYS_SIZE*16)die("System is too big");return(0);(6)验证:用make是否能成功生成BootImage,运行run命令验证运行结果。
国开(电大)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1
国开(电大)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1
概要
该实验报告旨在记录国开(电大)操作系统课程实验1的过程和
结果。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任务管理。
实验过程
1. 阅读实验指南:仔细阅读了实验指南,了解了实验要求和流程。
2. 环境搭建:安装了虚拟机软件并创建了一个虚拟机,用于实
验的操作系统。
3. 实验步骤:
- 步骤1:启动虚拟机并登录操作系统。
- 步骤2:查看当前系统的任务列表。
- 步骤3:创建一个新的任务,并添加一些测试内容。
- 步骤4:查看更新后的任务列表,确认新任务的添加成功。
4. 实验结果:
- 成功完成了所有实验步骤。
- 通过查看任务列表,确认新任务的添加成功。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任务管理。
实践操作系统的相关操作,加深了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熟悉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遵循实验指南,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并取得了预
期的实验结果。
改进建议
对于下次实验,建议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更多的细节和操作步骤,便于后续复和总结。
同时,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
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以便在以后的实验中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
实验1Windows基本操作
实验一 Windows基本操作【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并熟悉Windows XP界面,如何进入Windows XP;2.掌握并熟悉Windows XP的窗口操作以及存储体系;3.掌握并熟悉Windows XP的常用操作;4.熟练掌握控制面板、任务管理器和系统工具的使用。
【实验内容】1.如何进入Windows XP;2.Windows XP的窗口操作、存储体系简介;3.Windows XP的常用操作;4.控制面板、任务管理器和系统工具的使用。
【实验课时】4学时【实验步骤】第一、进入Windows XP一:登陆Windows XP开机后等待计算机自行启动到登陆界面,如果计算机系统本身没有设密码的用户,系统将自动以该用户身份进入Windows XP系统;如果系统设置了一个以上的用户并且有密码,用鼠标单击相应的用户图标,然后从键盘上输入相应的登陆密码并按回车键就可以进入Windows XP系统。
二:Windows XP桌面Windows XP的桌面由桌面图标,任务栏和语言栏三部分组成。
(1)桌面图标①桌面图标就象图书馆的书签一样,每一个图标都代表着一个常用的程序,文件,文件夹。
如“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回收站”,文件,文件夹和一些应用程序的快捷启动图标。
如果是安装系统后第一次登陆系统的话桌面的右下角只有一个回收站的图标。
②桌面的操作:在桌面空白处右单击鼠标就会出现如图:③移动鼠标到菜单上,相应的命令颜色就会发生变化。
命令后面有黑色小三角代表该命令后面还有子命令。
灰色命令代表当前不可用。
排列图标:当鼠标移动到该命令上边的时候,它的子命令就会自动展开,单击不同的命令选项就会使桌面上的图标按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
刷新:刷新的本质含义是将电容器充电的一个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理解为让系统处于一个“清醒”的状态。
撤消删除:指取消刚刚执行删除操作。
图形属性:主要用来设置系统的图形模式,与主板相关。
操作系统原理第一次实验
内容三:敲通如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分析程序功能。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void *ptest(void *arg)
{
printf(" This is the new thread!" );
return(NULL);
}
main()
3
{
pthread_t tid;
实验一进程管理、管道通信
一.实验名称:
进程管理、管道通信
二.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下利用gcc、gdb编译、调试C程序
2、掌握进程的概念,明确进程的含义
3、认识并了解并发执行的实质
4、掌握进程间无名管道的通信
三.实验准备:
1、预习linux下利用gcc编译c程序。
2、参考课件及资料掌握进程的创建过程。
thread!”返回值为空,程序休眠后结束程序。
图三
内容四:敲通管道通信(课件)例题,写出运行结果,分析程序功能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voidmain()
{
int x,fd[2];
char buf[30],s[30]; pipe(fd); while((x=fork())==-1); if(x==0)
3、参考课件及资料掌握进程的并发执行。
4、参考课件及资料掌握进程间无名管道的通信。
四.实验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一:敲通如下程序,分析运行结果。
#include <stdio.h>
main()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操作系统实验报告2130505133计算机36班操作系统实验实验一:用户接口实验实验目的1)理解面向操作命令的接口Shell。
2)学会简单的shell编码。
3)理解操作系统调用的运行机制。
4)掌握创建系统调用的方法。
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了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系统调用)两种操作方式。
用户接口实验也因此而分为两大部分。
首先要熟悉Linux的基本操作命令,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shell 编程方法。
然后通过想Linux内核添加一个自己设计的系统调用,来理解系统调用的实现方法和运行机制。
在本次实验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通过内核编译,将一组源代码变成操作系统的内核,并由此重新引导系统,这对我们初步了解操作系统的生成过程极为有利。
实验内容1)控制台命令接口实验该实验是通过“几种操作系统的控制台命令”、“终端处理程序”、“命令解释程序”和“Linux操作系统的bash”来让实验者理解面向操作命令的接口shell和进行简单的shell编程。
➢查看bash版本。
在shell 提示符下输入:$echo $BASH_VERSION我们的版本是4.3.42(1)-release(2)建立bash 脚本,输出Hello word在编辑器中输入以下内容#!/bin/bashecho Hello World!执行脚本使用指令:$./script➢编写bash脚本,统计/my目录下c语言文件的个数通过bash 脚本,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这个功能,而使用函数是其中个一个选择。
在使用函数之前,必须先定义函数。
进入自己的工作目录,编写名为count 的文件脚本程序:#! /bin/bashfunction count{echo –n " Number of matches for $1: " #接收程序的第一个参数ls $1|wc –l #对子程序的第一个参数所在的目录进行操作}将count 文件复制到当前目录下,然后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文件夹,在my 目录下建立几个c 文件,以便用来进行测试2)系统调用实验该实验是通过实验者对“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来理解操作系统调用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自己创建一个系统调用mycall()”和“编程调用自己创建的系统调用”进一步掌握创建和调用系统调用的方法。
哈工大《操作系统》实验1
(5)重新编写一个setup.s,然后将其中的显示的信息改为:“Now we are in SETUP”。
再次编译,重新用make命令生成BootImage,结合提示信息和makefile文修改build.c,具体将setup.s改动如下:mov cx,#27mov bx,#0x0007 ! page 0, attribute 7 (normal)mov bp,#msg1mov ax,#0x1301 ! write string, move cursorint 0x10dieLoop:j dieLoopmsg1:.byte 13,10,13,10.ascii "Now we are in SETUP".byte 13,10,13,10将build.c改动如下:if(strcmp("none",argv[3]) == 0)//添加判断return 0;if ((id=open(argv[3],O_RDONLY,0))<0)die("Unable to open 'system'");// if (read(id,buf,GCC_HEADER) != GCC_HEADER)// die("Unable to read header of 'system'");// if (((long *) buf)[5] != 0)// die("Non-GCC header of 'system'");for (i=0 ; (c=read(id,buf,sizeof buf))>0 ; i+=c )if (write(1,buf,c)!=c)die("Write call failed");close(id);fprintf(stderr,"System is %d bytes.\n",i);if (i > SYS_SIZE*16)die("System is too big");return(0);(6)验证:用make是否能成功生成BootImage,运行run命令验证运行结果。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操作系统实验实验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学时:24学时(12次课程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操作系统实验,学生将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2.学生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术。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内容:1.实验一: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实验介绍: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或参考书籍,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讨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出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功能列表。
2.实验二:进程管理-实验介绍:通过实验来学习进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编写程序,实现进程的创建、销毁和调度。
-实验过程: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设计进程模型并实现相应的程序。
3.实验三:内存管理-实验介绍:了解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学习虚拟内存技术的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内存分配和回收的算法。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内存分配和回收的过程,理解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
4.实验四:文件系统-实验介绍: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学习文件管理的基本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文件的创建、删除和查找。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文件的创建、删除和查找的过程,理解文件管理的基本原理。
5.实验五:设备管理-实验介绍:通过实验学习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了解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模拟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设备的请求、分配和释放的过程,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
6.实验六:作业调度-实验介绍:通过实验学习作业调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作业的调度。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输入作业和作业调度算法,模拟作业调度的过程。
实验评定:-实验报告:60%-实验成果:20%-实验操作:20%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Linux、Windows实验要求:-学生需认真完成实验任务,编写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讲义---刘波
操作系统授课教师:刘波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11-01实验一进程管理【实验目的】1)加深对进程概念及进程管理各部分内容的理解。
2)熟悉进程管理中主要数据结构的设计和进程调度算法、进程控制机构、同步机构、通讯机构的实施。
【实验要求】调试并运行一个允许n 个进程并发运行的进程管理模拟系统。
了解该系统的进程控制、同步及通讯机构,每个进程如何用一个PCB 表示,以及其内容的设置,各进程间的同步关系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显示各进程的状态和有关参数变化情况的意义。
【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编译器: VC6.0【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进程的概念,进程管理中主要数据结构的设计和进程调度算法、进程控制机构、同步机构、通讯机构的实施。
难点:实验程序的问题描述、实现算法、数据结构。
【实验内容】一.阅读实验程序程序代码见【实验例程】。
二.编译实验例程用VC6.0编译实验例程。
三.运行程序并对照实验源程序阅读理解实验输出结果的意义。
【实验例程】#include <stdio.h>#define TRUE 1#define FALSE 0#define MAXPRI 100#define NIL -1//进程控制块struct {int id; //进程号char status; //进程状态,'e'-执行态'r'-高就绪态't'-低就绪态'w'-等待态'c'-完成态int nextwr; //等待链指针,指示在同一信号量上等待的下一个等待进程的进程号。
int priority; //进程优先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int c;//进程中断次数}pcb[3];//共3个进程//s1、s2为三个进程共享的变量;seed为随机值;registeri模拟寄存器值,存放计算的重复次数。
int registeri,s1,s2,seed,exe=NIL;//exe为当前运行(占有cpu)的进程号//2个信号量sem[0]、sem[1],分别与共享变量s1、s2相联系。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技术资料常州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姓名 xxx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 xxxxxx指导老师 xxx成绩实验时间2012年4月23日——2012年5月7日实验一 Windows XP 系统管理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学习Windows系统管理工具及其使用;2) 熟悉Windows系统工具的内容和应用;3)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环境。
二实验环境需要准备一台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三背景知识Windows XP的“管理工具”中集成了许多系统管理工具,利用这些工具,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系统维护和管理功能。
这些工具都集中在“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选项下,用户和管理员可以很容易地对它们操作和使用。
在默认情况下,只有一些常用工具——如服务、计算机管理、事件查看器、数据源 (ODBC) 、性能和组件服务等——随Windows XP 系统的安装而安装。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为了帮助用户管理和监视系统,Windows XP提供了多种系统管理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有计算机管理、事件查看器和性能监视等。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 XP。
步骤2: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双击“管理工具”图标。
在本地计算机“管理工具”组中,有哪些系统管理工具,基本功能是什么:1) 本地安全策略:查看和修改本地安全策略,如用户权限和审核策略2) 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 IIS,Internet 和 Intranet 站点的 WEB服务器3) 服务:启动和停止服务4)计算机管理:管理磁盘以及使用其他系统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的计算机5)事件查看器:显示来自于 Windows 和其他程序的监视与排错消息6)数据源ODBC:添加、删除、以及配置 ODBC 数据源和驱动程序7)性能:显示系统性能图表以及配置数据日志和警报8)组件服务:配置和管理 COM+ 应用程序1. 计算机管理使用“计算机管理”可通过一个合并的桌面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计算机,它将几个Windows XP管理实用程序合并到一个控制台目录树中,使管理员可以轻松地访问特定计算机的管理属性和工具。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实训)指导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实训)指导大纲课程编号:G611SG0004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实验学时:16实验教材:自编符合《认证标准》: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完成本课程实验(实训)总软件最少行数: 2000实验成绩评价方法: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项目,要求独立认真的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实验的态度和表现,结合填写的实验报告评定实验成绩,成绩的评定按百分制评分。
老师根据平时实验的分数之和取平均分,得出综合成绩。
实验(实训)内容:实验一操作系统安装及熟练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Windows//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与安装方法,并掌握该操作系统所提供的用户接口环境,并为后续实验做好编程环境准备。
(二)实验项目内容1、熟悉Windows//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与安装方法,并掌握该操作系统所提供的用户接口环境,通过系统提供的用户管理程序、查看系统中的用户情况、进程、线程、内存使用情况等,学会使用它进行监视进程的状况、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及用户情况。
并为后续实验做好编程环境准备。
2、用C语言编写一小段程序,使其可以通过某个系统调用来获得OS提供的某种服务。
(三)主要仪器设备一台PC机(四)实验室名称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五)实验报告撰写(撰写的格式采用教务处所提供的样本见附件)......实验二编程模拟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强对进程同步和互斥的理解,并掌握进程(线程)的创建和调用方法。
学会使用信号量解决资源共享问题。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下编写。
代码不得少于200行。
(二)实验项目内容1.以下为Linux系统下参考程序,请编译、运行并观察程序的输出,并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unistd.h>#include<time.h>#include<sys/types.h>#include<sys/wait.h>#include<linux/sem.h>#define NUM_PROCS 5#define SEM_ID 250#define FILE_NAME "/tmp/sem_aaa"#define DELAY 4000000void update_file(int sem_set_id, char *file_path, int number){struct sembuf sem_op;FILE *file;//等待信号量的数值变为非负数,此处设为负值,相当于对信号量进行P操作sem_op.sem_num=0;sem_op.sem_op=-1;sem_op.sem_flg=0;semop(sem_set_id,&sem_op,1);//写文件,写入的数值是当前进程的进程号file=fopen(file_path,"w");if(file){//临界区fprintf(file,"%d\n",number);printf("%d\n",number);fclose(file);}//发送信号,把信号量的数值加1,此处相当于对信号量进行V操作sem_op.sem_num=0;sem_op.sem_op=1;sem_op.sem_flg=0;semop(sem_set_id,&sem_op,1);}//子进程写文件void do_child_loop(int sem_set_id,char *file_name){ pid_t pid=getpid();int i,j;for(i=0;i<3;i++){update_file(sem_set_id,file_name,pid);for(j=0;j<4000000;j++);}}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int sem_set_id; //信号量集的IDunion semun sem_val; //信号量的数值,用于semctl()int child_pid;int i;int rc;// 建立信号量集,ID是250,其中只有一个信号量sem_set_id=semget(SEM_ID,1,IPC_CREAT|0600);if(sem_set_id==-1){perror("main: semget");exit(1);}//把第一个信号量的数值设置为1sem_val.val=1;rc=semctl(sem_set_id,0,SETVAL,sem_val);if(rc==-1){perror("main:semctl");exit(1);}//建立一些子进程,使它们可以同时以竞争的方式访问信号量for(i=0;i<NUM_PROCS;i++){child_pid=fork();switch(child_pid){case -1:perror("fork");case 0: //子进程do_child_loop(sem_set_id,FILE_NAME);exit(0);default: //父进程接着运行break;}}//等待子进程结束for(i=0;i<NUM_PROCS;i++){int child_status;wait(&child_status);}printf("main:we're done\n");fflush(stdout);return 0;}2.写一程序模拟PV操作同步机构,且用PV操作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5.在主菜单里选择系统工具选择系统监视器来监视系统性能。
评语:
日期:年月日
实验五:vi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vi命令模式、文本编辑模式和最后行模式三种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方法。
2.掌握利用vi新建和保存文件;熟悉光标的移动,文本的插入与删除等操作。
3.掌握字符串替换;行的复制、移动、撤消和删除等操作。
2.打开f2文件并显示行号。
3.在f2文件的第一行后插入如下一行内容:“With the development of
4.将文本中所有的“eyeballs”用“eye-balls”替换。
5.把第二行移动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一和第二行并恢复删除,并不保存
6.复制第二行,并添加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二行,保存修改后退出vi。
实验内容:
1.利用vi新建文件f2,内容为:
How to Read Faster
When I was a schoolboy I must have read every comic book ever published. But as I got older, my eyeballs must have slowed down or something I mean, comic books started to pile up faster then I could read them!
14.重复上一步操作。
15.查看刚执行过的5个命令。
实验步骤:
1.先安装VMwareWorkstation。安装后,双击图标弹出界面,在界面上单击新建虚拟机,新建一个Linux的虚拟机,按界面提示一步一步完成操作。注意:(安装过程ISO镜像操作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环境的使用实验性质:验证建议学时:2学时一、实验目的●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
●练习编译、调试EOS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应用程序。
二、预备知识阅读《EOS实验指南》第一章,对EOS操作系统和集成实验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实验内容3.1 启动OS Lab1.在安装有OS Lab的主机上,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启动OS Lab:●在桌面上双击“Tevation OS Lab”图标。
●点击“开始”菜单,在“程序”中的“Tevation OS Lab”中选择“Tevation OSLab”。
2.OS Lab每次启动后都会首先弹出一个用于注册用户信息的对话框(可以选择对话框标题栏上的“帮助”按钮获得关于此对话框的帮助信息)。
在此对话框中填入学号和姓名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次注册。
3.观察OS Lab主窗口的布局。
OS Lab主要由下面的若干元素组成:菜单栏、工具栏以及停靠在左侧和底部的各种工具窗口,余下的区域用来放置编辑器窗口。
3.2 学习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通过练习使用OS Lab编写一个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熟悉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新建项目、生成项目、调试项目等)。
3.2.1 新建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新建一个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的步骤如下:1.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单击“项目”。
2.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模板“控制台应用程序 (c)”。
3.在“名称”中输入新项目使用的文件夹名称“oslab”。
4.在“位置”中输入新项目保存在磁盘上的位置“C:\Test”。
5.点击“确定”按钮。
创建完毕后 OS Lab 会自动打开这个新建的项目。
在“项目管理器”窗口中,树的根节点表示项目,可以看到项目的名称是“console”,各个子节点是项目包含的文件夹或者文件。
此项目的源代码主要包含一个头文件“console.h”和一个C语言源文件“console.c”,如图1:图1:打开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后的“项目管理器”窗口可以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打开磁盘上的“C:\test\oslab”文件夹查看项目中包含的文件。
3.2.2 生成项目使用“生成项目”功能可以将程序的源代码编译为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方法十分简单:在“生成”菜单中选择“生成项目”。
在项目的生成过程中,“输出”窗口会实时显示生成的进度和结果。
如果源代码中不包含语法错误,会在最后提示生成成功,如图2:图2:成功生成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后的“输出”窗口如果在源代码中存在语法错误,在“输出”窗口中会输出对应的错误信息(信息中包括错误所在的文件和行号,以及错误原因),并在最后提示生成失败。
此时在“输出”窗口中双击错误信息所在的行,OS Lab会使用源代码编辑器打开错误所在的文件,并自动定位到对应的代码行。
可以在源代码中故意输入一些错误的代码(例如删除一个代码行结尾的分号),然后再次生成项目,练习在“输出”窗口中双击错误信息来定位存在错误的代码行,将代码修改正确后再生成项目。
生成过程是将每个源代码文件(.c、.cpp、.asm等文件)编译为一个对象文件(.o文件),然后再将多个对象文件链接为一个目标文件(.exe、.dll等文件)。
成功生成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后,默认会在“C:\test\oslab\debug" 目录下生成一个名称为“console.o”的对象文件和名称为“console.exe”的 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可以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查看这些文件。
3.2.3 执行项目在OS Lab中选择“调试”菜单中的“开始执行(不调试)”,就可以执行此控制台应用程序。
启动执行后会弹出一个Windows控制台窗口,显示控制台应用程序输出的内容。
按任意键即可关闭此控制台窗口。
3.2.4 调试项目OS Lab 提供的调试器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使用此调试器可以观察程序的运行时行为并确定逻辑错误的位置,可以中断(或挂起)程序的执行以检查代码,计算和编辑程序中的变量,查看寄存器,以及查看从源代码创建的指令。
为了顺利进行后面的各项实验,应该学会灵活使用这些调试功能。
在练习各种调试功能之前,需要对例子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步骤如下:1.右键点击“项目管理器”窗口中的“源文件”文件夹节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中的“添加新文件”。
2.在弹出的“添加新文件”对话框中选择“C 源文件”模板。
3.在“名称”中输入文件名称“func”。
4.点击“添加”按钮添加并自动打开文件func.c,此时的“项目管理器”窗口如图3:图3:添加func.c文件后的“项目管理器”窗口5.在 func.c 文件中添加函数:int Func (int n){n = n + 1;return n;}6.点击源代码编辑器上方的console.c标签,切换到console.c文件。
将 main 函数修改为: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int Func (int n); // 声明Func函数int n = 0;n = Func(10);printf ("Hello World!\n");return 0;}代码修改完毕后按F7(“生成项目”功能的快捷键)。
注意查看“输出”窗口中的内容,如果代码中存在语法错误,就根据提示进行修改,直到成功生成项目。
3.2.4.1 使用断点中断执行1.在main函数中定义变量n的代码行int n = 0;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删除断点”,会在此行左侧的空白处显示了一个红色圆点,表示已经成功在此行代码处添加了一个断点,如图4:图4:在console.c文件的main函数中添加断点后的代码行2.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启动调试”,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开始执行,随后OSLab窗口被自动激活,并且在刚刚添加断点的代码行左侧空白中显示了一个黄色箭头,表示程序已经在此行代码处中断执行(也就是说下一个要执行的就是此行代码),如图5:图5: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启动调试后在断点处中断执行3.激活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的窗口,可以看到窗口中没有输出任何内容,因为printf函数还没有被执行。
3.2.4.2 单步调试按照下面的步骤练习使用“逐过程”功能:1.在OS Lab的“调试”菜单中选择“逐过程”,“逐过程”功能会执行黄色箭头当前指向的代码行,并将黄色箭头指向下一个要执行的代码行。
2.按F10(“逐过程”功能的快捷键),黄色箭头就指向了调用printf函数的代码行。
查看控制台应用程序窗口,仍然没有任何输出。
3.再次按F10执行printf函数,查看控制台应用程序窗口,可以看到已经打印出了内容。
4.仔细体会“逐过程”调试功能后,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停止调试”,结束此次调试。
按照下面的步骤练习使用“逐语句”功能和“跳出”功能:1.按F5(“启动调试”功能的快捷键),仍然会在之前设置的断点处中断。
2.按F10逐过程调试,此时黄色箭头指向了调用函数Func的代码行。
3.在“调试”菜单中选择“逐语句”,可以发现黄色箭头指向了函数Func中,说明“逐语句”功能可以进入函数来调试函数中的语句。
4.选择“调试”菜单中的“跳出”,会跳出Func函数,返回到上级函数中继续调试(Func函数已经执行完毕)。
5.按SHIFT+F5(“停止调试”功能的快捷键),结束此次调试。
自己练习使用“逐过程”、“逐语句”和“跳出”功能,注意体会“逐过程”和“逐语句”的不同。
3.2.4.3 查看变量的值在调试的过程中,OS Lab提供了三种查看变量值的方法,按照下面的步骤练习这些方法:1.按F5启动调试,仍然会在之前设置的断点处中断。
2.将鼠标移动到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此时会弹出一个窗口显示出变量n当前的值(由于此时还没有给变量n赋值,所以是一个随机值)。
3.在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快速监视”,可以使用“快速监视”对话框查看变量n的值。
点击“关闭”按钮关闭“快速监视”对话框。
4.在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监视”,变量n就被添加到了“监视”窗口中。
使用“监视”窗口可以随时查看变量的值和类型。
此时按F10进行一次单步调试,可以看到“监视”窗口中变量n的值会变为0,如图6:图6:使用“监视”窗口查看变量的值和类型如果想使用十进制查看变量的值,可以点击工具栏上的“十六进制”按钮,从而在十六进制和十进制间切换。
自己练习使用不同的进制表示和不同的方法来查看变量的值,然后结束此次调试。
3.2.4.4 调用堆栈使用“调用堆栈”窗口可以在调试的过程中查看当前堆栈上的函数,帮助理解函数的调用层次和调用过程。
按照下面的步骤练习使用“调用堆栈”窗口:1.按F5启动调试,仍然会在之前设置的断点处中断。
2.选择“调试”菜单“窗口”中的“调用堆栈”,激活“调用堆栈”窗口。
可以看到当前“调用堆栈”窗口中只有一个main函数。
3.按F11调试进入Func函数,查看“调用堆栈”窗口可以发现在堆栈上有两个函数Func和main,其中当前正在调试的Func函数在栈顶位置,main函数在栈底位置。
说明是在main函数中调用了Func函数。
4.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main函数所在的行,会有一个绿色箭头指向main函数所在的行,表示此函数是当前调用堆栈中的活动函数。
同时会将main函数所在的源代码文件打开,并也使用一个绿色箭头指向Func函数返回后的位置。
5.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Func函数所在的行,可以重新激活此堆栈帧,并显示对应的源代码。
6.反复双击“调用堆栈”窗口中Func函数和main函数所在的行,查看“监视”窗口中变量n的值,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堆栈帧被激活时,OS Lab调试器会自动更新“监视”窗口中的数据,显示出对应于当前活动堆栈帧的信息。
7.结束此次调试。
3.3 EOS内核的编译和调试之前练习了对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的各项操作,对EOS内核项目的各项操作(包括新建、生成和各种调试功能等)与对Windows控制台项目的操作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下面实验内容的重点不再是各种操作的具体步骤,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对EOS操作系统内核项目的理解上。
3.3.1 新建EOS内核项目新建一个EOS内核项目的步骤如下:1.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单击“项目”。
2.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模板“EOS Ker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