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倒刺鲃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前景
中华倒刺鲃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前景
中华倒刺鲃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前景作者:余先明金根东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6期摘要介绍了中华倒刺鲃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与生长等生物学习性,并对其良好的养殖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华倒刺鲃;生物学特性;养殖前景中图分类号 S965.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250-01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ber)属淡水温水性鱼类,在鱼类学上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名青波、青板、乌鳞等,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繁殖力高、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上游的干支流流域水体中,是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该鱼体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饲养饵料来源广,适合于池塘、湖泊、水库集约化养殖。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严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加上亲鱼及苗种稀少,故现只在重庆及四川部分地区养殖。
为将中华倒刺鲃的养殖推广开来,本文将其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前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专业人士参考。
1中华倒刺鲃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中华倒刺鲃体为长形,略高,稍侧扁;体背中青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有明显黑色边缘,各鳞条青灰色,后缘为黑色;头较小,锥形,口亚下位,马蹄形,口角延伸至鼻孔后缘下方。
唇薄,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不相通。
须2对,颌须长,吻须短。
鳞片较大,侧线完全,前段略下弯开径直伸入尾鳍基部中央。
背鳍与臀鳍基部有鳞鞘,腹鳞基部外侧有一狭长的腋鳞。
背鳍不分枝,鳞条为强大硬棘,其后缘有锯齿,起点处向前伸1根平卧倒刺埋于皮内。
1.2生活习性中华倒刺鲃主要生活在水流较急且底多乱石的江河中,常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水流中,属底栖鱼类。
每年11月下旬进入长江干流的湾沱中越冬,成群栖于底部的岩洞、石穴、乱石等处,摄食周围的饵料和沉入水底的菜叶、谷物等。
2月底或3月初进入长江干流或上游,溯河觅食、肥育、繁殖。
日间在深水处活动,夜间游到乱石浅滩和近岸索饵。
中华倒刺鲃池塘养殖
中华倒 刺鱼 俗 名青 波 , 属 鲤科 , 亚科 , 巴 隶 纪 四须
2 . 放 养 时 间 2
鲤属 , 刺鲤亚属 , 倒 多生 活 于长 江 中上 游 及 其 附 属 水 系的 江河 中 。具有 个 体大 ( 大个 体可 达 2 g 、 最 5k ) 生 长快 、 温 范 围广 ( 适 0~3 、 病 力 强 、 料 容 6c 抗 c) 饵
浸 浴 2 ~ 0mi, 止病 害发 生 。 5 3 n 防
3 曰常管 理
31 饲 养管 理 .
1 池 塘 条 件
养殖 中华 倒 刺鲤 的池 塘要 求 光 照充 足 , 境 安 环
311 饲 料选 择 ..
中华 倒刺 鲍 为 杂食 性 鱼 类 ,养 殖
条 件 下 , 用 鲤 鱼 人 工 配 合 膨 化 饵 料 ( 性 )同 时 采 浮 , 辅 投少 量 的浮 萍 、 笋 叶 、 瓜 叶 、 莴 南 鲜嫩 青 草 等 青饲
营养 丰 富等 一 系列适 宜 养 殖 和 消费 的优 点 , 合 于 适 池塘 、 库 、 水 湖泊 和 集约 化 养殖 , 是深 受 消 费 者及 广 大水 产养 殖 者青 睐 的淡 水 名贵 鱼类 之一 。 近年 因 但 捕捞 过 度 , 态 环境 恶 化 等原 因 , 生 资 源 日益 减 生 野 少, 天然 捕 获量远 不 能 满 足市 场 需求 。 因此 中华 倒 刺鳃成 为 近年淡 水 养殖 的新 宠 。
类 生 长 的不 同阶段 , 择 不 同粒 径 的适 口饵 料 。 注 选 意 要选 用 信 誉度 较 好 的企 业 生产 的人 工 配合 饵 料 , 保 证 饵 料 质 量 。养 殖 过 程 中不 宜 随意 更 换 饵 料 品 种, 以免 影 响鱼类 摄 食生 长 。饵 料要 保持 新鲜 , 不投
中华倒刺鲃
中华倒刺鲃中华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属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
俗称:青波,乌鳞,青板。
中华倒刺鲃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里,中游里也偶尔见之。
中华倒刺鲃体长而侧扁,头锥形,吻钝,口亚下位,呈马蹄形。
须2对,颌须末端可达眼径后缘。
背鳍起点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背鳍具一后缘有锯齿的硬刺。
背鳍后缘微凹,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前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近。
体背青黑,腹部灰白,各鳍青灰色,后缘为黑色;幼鱼尾鳍基有一黑斑,成鱼不明显。
中华倒刺鲃为一种底栖性鱼类,性活泼,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多为乱石的流水中,是底层鱼类。
冬季,中华倒刺鲃在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春季水位上涨后,则到支流中繁殖、生长;渔民称这种现象为“七上八下”,即农历七月以前是由干流进人支流的时期,八月以后是由支流退到于流的时期。
3龄性成熟,亲鱼于4-6月间水位上涨时,即到水大而湍急的江段产卵,卵随水漂浮孵化。
它是以水生高等植物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鱼类;丝状藻类、昆虫幼虫、淡水壳菜等均为其摄食对象,幼鱼则以甲壳动物为食。
中华倒刺鲃在两冬龄以后生长较快,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产量大,肉质肥美富油脂,为四川、贵州等地的重要经济鱼类。
分布于海南岛、珠江、元江等水系的倒刺鲃俗称“青竹鲩”,形态特征与中华倒刺鲃颇相似。
主要区别为倒刺鲃的背鳍起点位置在腹鳍起点之后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远。
两种的生活习性与经济意义相同。
倒刺鲃的最大个体可达4公斤,为产地常见食用经济鱼类。
中华倒刺鲃、倒刺鲃、光倒刺鲃等鱼的肌肉鲜美,均有一定药效,有壮阳补中之功效,主治腰膝酸软。
中华倒刺鲃无公害养殖技术
中华倒刺鲃无公害养殖技术摘要中华倒刺鲃属杂食性鱼类,喜食青饲料,加上抗病力强,适合培育为无公害水产品。
在准备工作中,要选好场地。
在生产过程中,重视鱼病预防、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以达到对鱼病防治的监控;使用有信誉的厂家生产的、新鲜的饲料多投青饲料,掌握科学投喂方法以达到对鱼类营养的监控;在养殖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施用益生菌等以达到对养殖水体质量的监控。
关键词中华倒刺鲃;无公害;养殖技术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因其肉质鲜美,深为广大消费者喜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安全的水产品,即无公害水产品。
由于该种鱼为高度杂食性鱼类,食物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饵料,在植物性饵料中还含有浮萍、苦荬菜、黑麦草、瓜叶、苕藤及浮萍等青饲料,加上抗病力强,极易培育成无公害水产品。
现结合生产实际,将中华倒刺鲃无公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养殖场地选择养殖场地的选择是开展无公害养殖的基础,包括地、气、水都要符合农业部相关要求[1-3]。
养殖池及水源要远离城镇、医院和工厂,附近没有对产地环境和养殖水源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最好选在未受污染的水库、河流旁,这样的地方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是培育无公害水产品的理想场地。
如果水源为流域较长、流经场镇的河流,要考察上游是否有污染源,并检测水质。
否则,后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达不到无公害要求。
2 生产过程监控2.1 对鱼病防治的监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影响水产品品质的环节就是鱼病防治。
若预防到位,鱼体健康,其品质就良好,而且药物用量少,病、死鱼数量少,对水质污染小,对水产品品质影响小。
为保证水产品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渔用药物使用基本原则”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
2.1.1 重视预防。
中华倒刺鲃抗病力强,只要加强预防,就能控制鱼病。
生产实践中,要注意2点:一是制定出鱼病预防计划。
光倒剌鲃养殖技术探讨
光倒剌鲃养殖技术探讨光倒剌鲃(Grouper)是热带近海深水珊瑚礁区域内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亚洲市场上的一种高价值鱼类。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生境破坏等因素,其自然资源日益减少,野生资源正逐渐枯竭。
因此,开展光倒剌鲃的人工养殖,成为了保护和开发该物种资源的有效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光倒剌鲃的养殖技术。
1. 光倒剌鲃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条件光倒剌鲃属于鳕形目,鲸鲵科,是一种喜栖息在珊瑚礁表层的底层鱼类,通常成鱼体长在30-100厘米左右,体重在1.5-10公斤之间,主要以小鱼、虾、蟹等为食。
光倒剌鲃的适生温度为25-31摄氏度,可耐受的水温范围为21-34摄氏度,光照条件要求充足;水质要求PH在8.0-8.5之间,盐度为30-35。
2. 光倒剌鲃的优良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是人工养殖的前提,选育具有良好生长性能、高光效应、良好的食欲和免疫力的品种十分重要。
近年来,我国已在光倒剌鲃的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通过人工控制配种、饲养和优化环境等方法促进其遗传进展,可显著提高光倒剌鲃的育种效果。
3. 光倒剌鲃的孵化技术光倒剌鲃的孵化技术是光倒剌鲃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
孵化可采用水温、光照、经验和特殊技术方法等方式。
其中,按照孵化期分为早期孵化和后期孵化两种方式,早期孵化主要是将鱼卵放入浮浅桶中,靠微生物进行发酵,后期孵化则是采用饲料补给的方法进行。
根据光倒剌鲃的生长特点,要求苗种质量好、健康、快速成长,苗种养殖过程中主要考虑饲料、水体、水温、光照等关键因素的协调和掌控。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疾病防控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光倒剌鲃从苗种到成鱼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饲养密度、饲养环境、饲料配合、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
在苗种期,根据不同阶段和苗鱼的食性特点,科学配给饲料,增加正常进食量,帮助苗鱼快速成长;成鱼期,应根据不同环境和饲养要求,保证环境良好、饲料合理,促进其快速生长。
疾病是影响光倒剌鲃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始终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控制饲养密度和饲养犯规。
中华倒刺鲃生物学初步研究
中华 倒 刺 鲤 Ⅳ 龄 鱼 性 腺 开 始 成 熟 , 剖 2 解 7尾 赤
缘 的垂 线 下 方 与 狭 部 相 连 。 鳞 片 较 大 。侧 线 完 全 ,
嘉陵 江 、 沱江 、 赤水河 等水 体 中 由刺 网 、 电捕及 江河 的船体 网箱 中获取 标本 6 8尾 。逐 尾观 察其 形 态特 征及 测量全 长 、 体长 、 重 、 体 各鳍 条数 。取 体两 侧背 鳍 起 点 下 方 侧 线 上 方 的 鳞 片 作 年 龄 鉴 定 用 , 测 量 并 鳞片侧 区的鳞 片直 径进行 体 长推 算 。逐 尾解 剖 , 测 定肠长 , 观察下咽齿 和鳃 耙 , 出肠 道 中的食 物 , 取 镜
1 2 m 产 卵季 节为 4~6月 , 卵水 温 1 . .4 m, 产 9 5~2 ℃ 。 8
关键 词
中华 倒刺把 , 形态 特征 , 生活 习 性 , 生长 , 成熟 年 龄 性
中 华 倒 刺 鳃 (pnbru ies lee), 于 S iiabss ni Bekr 属 n s 淡 水 温 水 性 鱼 类 , 鱼 分 类 学 上 属 鲤 形 目、 科 、 在 鲤 钯
柄鳞 1 4—1 。下 咽齿 行 ,. . 53 2 6 23 5— .. 。第 一鳃 弓外 鳃耙 1 1—1 内侧 鳃 耙 1 2, 7—1 。脊 椎 骨 3 3 。 8 4— 7
体长 为体 高 的 2 7 3 5 .2— .3倍 , 为头 长 的 4 0 .4
—
将其它 种倒刺钯作 为中华 倒刺纪进行 繁殖 , 因此 , 苗 种不纯 或杂种苗种的现象时有发生 。本 文对长江 中
收 稿 1期 : 0 0 1 3 2 3— 2— 5 0
1 6
前段略下 弯后 径直伸人尾 鳍基部 中央 。背鳍 与臀 鳍
中华倒刺鲍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
中华倒刺鲍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作者:胡振禧来源:《河北渔业》 2012年第8期胡振禧(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名乌鳞、青波、青板等,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是产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1]。
该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其个体较大、生长速度较快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成为池塘、湖泊水库和网箱养殖的名优品种。
近年来,由于江河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水质污染等原因,造成了野生资源日趋枯竭,货源紧俏[2]。
我们从2003年起开展中华倒刺鲃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目前其人工繁育技术已达批量生产水平,现将其全人工批量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1亲鱼来源与培育1.1亲鱼来源由自繁的苗种经过选育,选择成熟的中华倒刺鲃作为亲本,体格健壮且性特征明显。
雌雄比例按3∶2或5∶2挑选。
雌鱼腹部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明显,用手摸下腹部有轻微流动感的较好。
1.2亲鱼培育池池塘面积以1 000~2 000 m2为宜,水深1.5 m以上。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最好保持微流水并配有一台0.75 kW的增氧机。
放养前10~15 d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清塘消毒。
1.3亲鱼培育亲鱼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应采取稀养。
饵料投喂以蛋白质含量约35%的人工颗粒浮料为主,每天投喂1~2次,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5%,视摄食、天气及水温等情况灵活掌握。
春季水温上升后,应加大投饵量,强化培育,产前一个月应加大冲水力度,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产后亲鱼应及时消毒处理,并强化培育,使亲鱼早日恢复,以促其性腺再次成熟[3]。
在日常管理中,保持一定的流水,并定期换水和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2人工繁殖技术2.1亲鱼的选择2.1.1雌雄鉴别中华倒刺鲃在性成熟前不容易辨别雌雄,在繁殖季节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和用手触摸来区分雌雄。
雄鱼上颌前缘和鳃盖两侧的头部以及臀鳍上可见发达“珠星”,手摸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没有“珠星”或“珠星”不明显,头部、身体光滑,腹部膨大、松软、有弹性,生殖孔外突微红肿。
中华倒刺鲃苗种培育试验
《淡水渔业》!""%年第%%卷第!期中华倒刺鱼巴苗种培育试验金灿彪祝新文(四川省水产学校,重庆合川&"$’!")摘要本试验探讨了在自然条件下,培育中华倒刺鱼巴鱼苗的因素。
设计了不同的放养密度,观察记录了鱼苗在不同温度、不同体长阶段的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鱼巴苗种培育的水花放养密度以$’"尾()!左右为宜,仔鱼早期生长较慢,!*"+)后生长较快,养殖水温以!,-%!.为最佳。
试验共用鱼苗’万多尾,通过’"天的培育,鱼苗体全长从$*"+)长至/*’+),尾重达’*%0,平均成活率达12*,3。
关键词中华倒刺鱼巴,鱼苗培育,放养密度,水温中华倒刺鱼巴!"#$%&’(()*+*$"#$,((*+’+(*((456678 69),地方名青波、青板、乌鳞,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
它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养殖利润高,是新兴的一种名优养殖鱼类。
它以其肉质细嫩、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得人们喜爱,但目前人工繁殖的规模和苗种生产的数量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探索鱼苗培育的最适方法和条件来提高其成活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笔者开展了中华倒刺鱼巴的移养驯化、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工作,现将鱼苗培育的试验报告如下。
$幼鱼的生活习性与特征通过胚后发育和鱼苗培育期间的观察,刚出膜的仔鱼体全长仅2*")),伏于池底的边、角处,相互重叠,惧光,!日龄后(水温!&.),有部分鱼苗开始平游,2日龄时全部开口摄食,合格全长达$*"+),此时幼鱼尾鳍基部尾柄中央已有一明显的小黑点,养至/*"+)左右消失。
幼鱼喜集群,常集于充气或进水口处跳跃,运动速度极快,底栖,夜间可游于水面摄食,抢食快,但摄食后又立即游去,贪食,常见肛门拖着长长的排泄物。
!材料与方法!*$试验鱼池条件本试验在四川省水产学校水产试验站内进行。
中华倒刺鲃的池塘养殖
中华倒刺鲃的池塘养殖作者:周世明来源:《新农村》 2019年第4期中华倒刺鲃, 俗称青波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肥嫩,味道香爽等特点,养殖前景看好。
1.设施建设养殖池塘应选择远离城镇、厂矿等有污染区域,要求阳光、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保水性能良好。
池底部以细沙和卵石组成为好,水深保持1.5 米左右;pH值7.2~8.5 之间,水体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中华倒刺鲃是一种喜蹦跳的鱼类,所以要求进、排水口及池塘周围安装防逃鱼网。
2.池塘消毒初春时节,应放干池水暴晒,然后加水10厘米,用生石灰100 千克/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 化浆全池泼洒消毒。
生石灰泼洒消毒10天后,灌水1米,施用尿素4千克/亩、过磷酸钙2 千克/亩, 培肥水质,养殖浮萍,等待放鱼。
3.鱼种放养4 月上旬, 选购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规格为100 克/尾的鱼种, 先用3%食盐水浸洗消毒10 分钟,然后按1 000尾/亩的标准投放鱼种。
为了在养殖期间有利于水质调节,可同时混养鳙鱼20尾/亩。
鱼种投放后,按水体1克/米3的标准,全池泼洒漂白粉消毒。
4.饲料投喂(1) 投饲驯食投喂饲料时,以摇动响铃为信号,吸引鱼种自动上浮集中前往投饲点,形成自然抢食习惯。
(2) 投饲原则坚持定点、定时、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不能随意改变。
(3)投喂方法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40%左右,每天上午8时、下午2时、傍晚6时各投喂1次,每天投喂量为鱼体重4%左右。
青饲料主要有苦荬菜、黑麦草、南瓜叶、玉米叶、红薯叶、水浮莲等,投喂前,应将青饲料用切草机进行切碎,然后每天下午5时,按鱼体重5%标准投喂1次。
(4) 饱食判断投喂配合饲料或青饲料,只要鱼种有80%离开投饲区时,说明已经饱食,就可停止投喂。
否则,会造成饲料浪费,水体中残饵增多,使水质很快腐败变质。
(5) 注意事项使用配合饲料,必须按计划进行采购和投喂,确保饲料新鲜,无变质、发霉;使用青饲料,必须清洗干净,切碎投喂。
中华倒刺鲃养殖技术
中华倒刺鲃养殖技术中华倒刺鲃Barbdes(Spinibarbus)sinensis,属鲤科,又名:青波、乌鳞、青板。
体稍侧扁,腹部宽圆,头小略尖。
口亚下位,马蹄形。
须2对,颌须长,吻须短。
背鳍硬棘粗壮,最后一根硬棘后缘有锯齿。
背鳍基部之前有一埋于皮下的平卧倒刺。
被大圆鳞,体侧鳞片有明显的黑色边缘。
胸、腹、臀鳍棘坚硬。
背鳍、腹鳍及臀鳍后半部的鳍条间膜为黑色。
尾鳍深叉形,尾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背部黄绿色,腹部灰白色。
中华倒刺鲃主要分布于长江及其附属水体,尤以上游分布较广,产量较多,江河捕捞为2—8月份。
中华倒刺鲃是一种底栖性鱼类,性活泼,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多为乱石的流水中,最大个体可达50市斤。
中华倒刺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现四川、重庆、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少量养殖。
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水质要求水温23—28℃生长最佳,要求水质清新,水中溶氧充足(大于5毫克/升),水体酸碱度(PH值)为7.0—8.5,氨氮小于0.2毫克/升。
二、种苗要求人工繁殖的鱼苗,10—15厘米入塘养殖效果较好。
入塘时用0.5—3.0%盐水浸泡消毒,或100—2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3分钟。
三、饲料要求1、自然条件下,低密度养殖,可投放水生植物、有机碎屑、蔬菜、麸皮、花生麸、人工配合饲料。
2、人工养殖条件下,想获得快速生长,饲料蛋白含量在30—45%范围内均可。
一般来讲,动物蛋白含量越高,生长越快。
广东有客户用低蛋白(≤25%)的草鱼料养殖,生长速度太慢。
3、10厘米以前阶段,投喂群丰牌成鳗3号料(粗蛋白≥44%),生长效果好,成活率高。
四、养殖模式1、流水养殖:15厘米规格鱼种,每亩2000—4000尾,大头鱼20尾/亩,可投喂609A 罗非料(粗蛋白≥33%),500克以上即可上市,捕大留小,养殖1斤鱼之饲料成本为2.5—3.6元。
2、鱼塘养殖:中华倒刺鲃5厘米规格鱼苗,每亩500尾,大头鱼10尾/亩,在20—28℃的水温下,投喂群丰牌656尖吻鲈饲料(粗蛋白≥43%),经5个月养殖,体重可达800克,用0.9—1.2斤料大1斤鱼,饲料成本为每斤鱼2.9—3.8元。
倒刺鲃养殖技术
养殖枝术要点:倒刺鲃适合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
①池塘养殖面积以3 ~ 8亩,水深在2米为宜,每4亩水而配置增氧机1台。选择放养体质健壮、大小均匀的鱼种,规格在50克/尾左右;放养密度为600~800尾/亩,同时套养少量大规格鲢、鳙和_投喂以颗粒饲料为主,蛋白质含量32%~36%,日投饵量占鱼休重2%~4% ,坚持定时、定点投喂。如能兼喂一些菜叶、嫩草等植物性饵,使池水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和透明度。
②网箱养殖应选择在水流畅通、水质淸新、风浪不大的水域,鱼种规格以75~100克为宜,放养密度30~40尾/平方米,精饲料投喂同池塘养殖,要求少量多餐。
倒刺鲃图片
倒刺鲃养殖技术
倒刺鲃,俗名竹柏鲤,青竹鲤。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的江河与水库。
生物学习性:倒刺鲃生活于江河上游水域的中下层,喜欢栖息在乱石间隙,到浅弯地带觅食,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刚为4~38℃,最适宜温度20~30℃。杂食性,摄食各种人工配合饲料,也摄食浮萍、嫩草、菜叶等。生长速度较快,1龄鱼体重可达200~350克,养殖2年体重可达2.4 ~ 3斤。
中华倒刺鲃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1生 物 学 特 征 1 1形 态 特 征 、
成鱼体延长 、 侧扁 , 背较高 ; 头部呈锥形 ; 吻端钝 , 口亚下位 , 马蹄形 ; 2对 , 呈 须 较发 达, 须长 , 颌 吻须短 ; 背鳍 起点有一根平卧 而尖端 向前 的倒刺 , 背鳍 起点位 于腹鳍起点前上方 , 背鳍棘 后缘有锯 齿 ; 体背部青黑 色 , 身 腹部 灰 白色 , 体侧 鳞片有明显的黑色边缘 , 各鳍条青灰 色。
要 分布于长 江及 其附属水 体 , 以上游支流较多 。该鱼 肉质细嫩 、 尤 富含各种氨基酸 、 味道鲜美 , 深受消费者喜爱 ; 杂食性 , 饲料来源广 , 长速度较快 , 生 易于养殖和运输 , 现已成为湖北 、 四川 、 江苏 、 福建等省市池塘 、 湖泊 、 水库 网 箱集约化养殖 的重要养殖 对象之一 。本 文就其生物学特性 、 苗种 鉴别及其 养殖技术等进 行总结 , 供养殖业 者参
1 4生 长 、
’
中华倒刺钯属 于中等 生长 强度 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 , 从鱼苗到 四龄前 鱼体体长 、 体重增 长较快 , 4龄后 其生 长速度 开始下 降。5月底人工繁殖的鱼苗 当年平均体重可达 10 5 g左右 , 养殖 1 8个月平 均体重可达 5 0 0 g以上 。
15 繁殖 .
ld用生石灰或漂 白粉清池 消毒 , O 放苗前 5 d~7 d加水至 5 c 0 m左右 , 亩施腐熟畜粪肥 10 g 5 k 左右 ( 1 一 %生 经 % 2 石 灰消毒) 同时下 5~l m / , O g L的复合肥或尿素 , 以培养天然饵料生物 。
2 12网箱条件 ..
9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黑龙 江水 产
20 0 7年第 6期
中华倒刺鲃池塘养殖技术
中华倒刺鲃池塘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13期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Bleeker)]福建地方俗称光鱼、溪魁,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四须鲃属。
体长形,侧扁,中部稍高;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口吻部有两对触须;背鳍基部之前有一根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背鳍最后一根硬刺后缘有锯齿。
中华倒刺鲃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河溪流中,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深受群众喜爱。
但近年因捕捞过度,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天然捕获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中华倒刺鲃成为近年淡水养殖的新宠,随着人工育苗取得成功,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但各地养殖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帮助养殖户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现将中华倒刺鲃池塘养殖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准备1.1?池塘条件养殖中华倒刺鲃的池塘要求光照充足,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塘的底质最好为砂石底,少淤泥;为了便于管理,池塘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1.5m左右,最好常年有流水条件,并配备增氧机;中华倒刺鲃善跳跃,池埂至少要高出水面0.5m以上,池埂要坚固,以防崩塌逃鱼。
1.2?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要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将池塘的淤泥挖去,并加高加固池埂;在放养前10d左右每亩用75-100kg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以杀灭野杂鱼,清除敌害生物和病原菌;在放养前5-7d过滤进水。
2?鱼种放养2.1?鱼种要求放养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无伤病,大小规格较均匀。
如果要当年收成,应选择50-100g的大规格鱼种。
2.2?放养时间中华倒刺鲃为广温性鱼类,适宜生长水温为10-32℃,最适水温20-30℃。
在福建省各地,春节前后均可放养,但最迟应在3月底前放养,以免影响养殖生长期。
2.3?放养量中华倒刺鲃一般采取单养的方式,根据池塘条件,每亩放养50-100g大规格鱼种800-1200尾。
中华倒刺鲃 种质标准
中华倒刺配种质标准一、形态特征中华倒刺配体型为延长型,背部稍隆起,腹部较平直。
头较大,吻突出,口亚下位,略呈马蹄形。
有须4对,全部为角根。
背部青绿,体侧银白,体侧每个鳞片基部有1个新月形黑斑。
背鳍较发达,外缘内凹,硬刺后缘有锯齿。
胸鳍大而阔,呈镰刀形,硬刺后缘也有锯齿。
尾鳍分叉深。
二、生长性能中华倒刺配生长速度较慢,在长江流域,体长18厘米的鱼苗经过一年的饲养,雌鱼最大可达1千克,雄鱼最大可达0.8千克。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良好,一般当年可达100〜200克,第二年可达500〜IOoO克。
三、繁殖性能中华倒刺配雌鱼3龄性成熟,雄鱼2龄性成熟。
繁殖季节在4〜6月,产卵水温23〜28寸。
产卵时需借助流水的刺激和草履虫的附着刺激完成受精。
繁殖时选择8〜10龄、体重2千克以上的雌鱼和5〜7龄、体重1千克以上的雄鱼进行配对。
四、遗传特性中华倒刺配具有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性。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能适应各种饲料,且生长迅速。
五、营养价值中华倒刺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等营养成分。
此外,倒刺配还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六、抗病性能中华倒刺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仍需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应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卫生,避免过度密养和饲喂不洁饲料等导致病害的发生。
七、捕捞及暂养要求捕捞时应注意保护鱼体,避免受伤或死亡。
捕获后应立即进行暂养处理,将鱼体放入清洁的水体中暂养一段时间,以恢复其活力并清除体内污物。
暂养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八、质量安全中华倒刺配养殖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剂,严格控制饲料和养殖水体的质量。
在捕捞、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繁昌县农场湖中华倒刺鲃养殖试验
繁昌县农场湖中华倒刺鲃养殖试验摘要中华倒刺把在繁昌县2年来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销售价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适合在当地进行更大面积推广,但该品种对水质要求高。
应保持水质清新。
关键词中华倒刺鲃;安徽繁昌;农场湖;养殖试验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73-01中华倒刺鲃属鲤形目,鲤科。
鳃亚科,倒刺鳃属。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中,杂食性,以水生植物为主,兼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分布广,宣驯养。
该品种体厚肉肥,味鲜嫩,具有个体大、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已成为一种优良的人工养殖鱼类。
1材料与方法1.1地点与时间试验地点选择在繁昌县峨山镇农场湖内,该场毗邻峨溪河,水质优良,无污染源,道路、供电设施齐全。
试验选择2个塘口,鱼种培育塘口面积0.37hm2,精养塘口面积1.00hm2。
试验时间为2007年7月3日至2009年2月10日。
1.2鱼种的来源2007年7月3日从西南大学购买鱼苗30000尾。
规格为3~4cm/尾,用塑料袋充氧运输,1000尾/袋,由成都空运至南京禄口机场,再由公路运至繁昌县农场湖,全程共需10h左右。
1.3鱼种的培育鱼种培育塘口面积为0.37hm2。
水深保持在1.5m以上。
因长途运输,鱼种下塘前要避免水温差过大,将鱼苗袋浸入塘口中20min以上,待内外水温一致后下塘。
1.3.1饲料投喂。
中华倒刺鳃体长4cm以下。
偏向摄食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此时应适当搭配粉料,初期因运输过程中受惊吓及适应新水体等原因,鱼苗吃食偏少,苗种下塘3d后开始投喂粉料(粗蛋白含量不少于42%),投喂4次/d,投饲量控制在鱼体重量的3%左右,10d左右调整1次投饲量,以大部分鱼苗吃饱离开即可。
投喂粉料20d后,改投喂直径为0.5mm的小颗粒料(蛋白质含量为40%)。
1.3.2饲养管理。
中华倒刺鲃喜清新水质,对溶解氧要求高。
要定期适当加入清水,保持透明度40cm以上。
中华倒刺鲃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中华倒刺鲃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邴旭文
【期刊名称】《经济动物学报》
【年(卷),期】2004(8)4
【摘要】为了研究积累中华倒刺鲃生物学特性的相关资料,为其野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收集该样本94尾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18m+32sm+26st+24t,臂数(NF=150).1~4龄是生长较快的生长阶段.属广温性底栖鱼类,适应温度为0~36℃,最适摄食生长温度22~28℃.杂食性,以高等植物、藻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等为食.性成熟年龄4龄以上,绝对怀卵量每克体重为12~14粒,成熟卵直径1.3~1.6 mm,略具黏性,受精卵的出膜时间为38~48 h.产卵季节为每年的4~6月份,产卵水温19~28℃.
【总页数】4页(P221-223,226)
【作者】邴旭文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214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
【相关文献】
1.黑脊倒刺鲃繁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黄永春
2.中华倒刺鲃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J], 蔡荔萱
3.光倒刺鲃与中华倒刺鲃染色体组型研究 [J], 邹佩贞;朱必凤;刘主
4.中华倒刺鲃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J], 周兴华;向枭
5.刺鲃、中华倒刺鲃及倒刺鲃的研究现状分析 [J], 胡安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淡水养殖新品种——中华倒刺鲃
淡水养殖新品种——中华倒刺鲃
周兴华;陈建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01(000)019
【摘要】中华倒刺钯又名青波,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鲤科、钯亚科、倒刺钯属,为嘉陵江重要名贵经济鱼类之一,有“一鳊,二岩(岩原鲤),三青波(中华倒刺钯)”之说。
中华倒刺钯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细刺较少,含肉率高,而深受群众喜爱。
近年来因捕捞过度,水污染严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中华倒刺钯天然渔获量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日趋上涨,现市价达50元/公斤左右,因此中华倒刺钯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淡水名优鱼类。
【总页数】1页(P36)
【作者】周兴华;陈建
【作者单位】重庆荣昌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4024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3
【相关文献】
1.中华倒刺鲃和光倒刺鲃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 [J], 邴旭文
2.光倒刺鲃与中华倒刺鲃染色体组型研究 [J], 邹佩贞;朱必凤;刘主
3.如何鉴别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光倒刺鲃 [J], 江林源;陈福艳;陆振明;黄光华;黄立斌
4.刺鲃、中华倒刺鲃及倒刺鲃的研究现状分析 [J], 胡安忠
5.光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和倒刺鲃氨基酸成分和微量元素的测定 [J], 彭凌;刘主;朱必凤;刘博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 。 鱼 大多 3龄性 腺发 育成 熟 , 鱼 全部 成熟 。 雄 4龄 亲鱼 一般 于 4 6月在 石 质或 沙 质河 床 的 流水 处 产 卵 , 是 繁 殖 期常 - 但
随 江 河 不 同或 同 一 江 河 的 不 同 江 段 而 有 所 差 异 。 殖 水 温 繁
强 、 济 价 值 高 , 受 国 内外 消 费 者 欢迎 。 经 深 主要 分布 于 我 国
究 价值 。
须长 , 须短 。 片 较大 , 线 完全 , 吻 鳞 侧 前段略 下 弯开 径 直伸 入 尾 鳍基 部 中央 。 背鳍与 臀鳍 基 部有鳞 鞘 , 鳞基 部 外侧 有 一 腹 狭 长 的腋鳞 。 背鳍 不 分枝 , 条 为强大 硬 棘 , 后缘 有锯 齿 , 鳞 其 起 点处 向前 伸 1 平卧 倒刺 埋于 皮内 。 根
1 中华倒刺 鱼 的生物 学特性 巴
11 形 态 特 征 .
( ) 肉 营 养价 值 高 。 谢 巧 雄 等 ( 0 4 报 道 : 华倒 1肌 据 20 ) 中 剌 鳃蛋 白质含 量在 1 .1 高 于鲫 鱼 和黄颡 鱼 , 5 %, 4 与草 鱼和 鳙 鱼基 本相近 ; 肪 21%, 于鲫 鱼 、 脂 .2 高 草鱼 、 鱼 、 颡 鱼 , 鳙 黄 低
规 格 鱼种 (0 1 0 ) 池塘 中 经 8 1 月 的养殖 即 可达 到 5-0g 在 - 0个
上 市 规 格 (0 - O g 。 5 0 1 O ) O
中 华 倒 剌 钯 主 要 生 活 在 水 流 较 急 且 底 多 乱 石 的 江 河
中 , 喜欢成 群 栖息 于底 层水 流 中 , 常 属底 栖 鱼 类 。 年 1 每 1月 下 旬进入 长 江干 流的 湾沱 中越 冬 。 群栖 于底 部 的岩洞 、 成 石 穴 、 石等 处 , 食周 围的饵 料 和沉 入水 底 的菜叶 、 乱 摄 谷物 等 。 2月底或 3月初 进入长江 干流或 上游 , 溯河 觅食 、 育 、 肥 繁殖 。
在 重庆 及 四川 部 分地 区养 殖 。 为将 中 华 倒 刺 鳃 的 养殖 推 广
2 .- 85 , 宜流 速 为 06 08 s水 温 在 1.~ 3OC时 00 2 .℃ 适 .- .m/ , 95 2 . ̄ 孵化 出膜 时间 为 4 - 5 在 2 ~ 7 时孵 化出 膜时 间 为 3 ~ 8 5h, 4 2 ℃ 9
1 . 生活 习- 2 陛
() 2 养殖 周期适 宜 。 中华 倒刺 鳃 1 2龄 是 生长 的盛 期 。 - 3 龄 后 进入 生 长 缓慢 期 , 宜 进行 人 工 箱养 。 般情 况 下 . 适 一 在
鱼 苗池 中培 养到 34 4O m 时即 可分 塘 , 人大 池进 一 步培 .- .c 放 育大规 格 鱼种 , 4 5个 月 的培 育即 可转 入成 鱼 养殖塘 。 经 - 大
后 缘 下方 。 薄 , 口角 处相 连 , 后 沟不 相 通 。 2对 , 唇 在 唇 须 颌
高 于 同属鲤科 鱼 类 , 具有较 高 的食用 和药 用价 值 。6 氨基 1种
酸 总 量 为 1 .5 , 53 % 4种 鲜 味 氨 基 酸 为 60 % . 定 了 中 华 倒 .7 决
刺 鳃具 有较 高 鲜度 , 宜 多种 烹调 方法 。 有 一定 的开发 研 适 故
长江 中 上游 的干 支流 流域水 体 中 , 主要 的经 济 鱼类 之一 。 是 该 鱼体个 体大 , 生长 快 , 食性 杂 , 养饵 料 来源 广 , 合 于池 饲 适 塘 、 泊 、 库 集 约化 养殖 。 年 来 , 湖 水 近 由于 过度 捕 捞 、 水体 污 染 严 重 , 生资 源 目益枯 竭 , 上 亲鱼 及 苗种 稀 少 , 现 只 野 加 故
于 斑 点 叉 尾 鲴 ; 肉 含 水 量 是 7 .3 。 P 和 DHA 含 量 远 肌 99 % E A
中华 倒剌 鳃体 为长形 , 高 , 侧扁 ; 背中 青黑 色 , 略 稍 体 腹 部 灰 白色 , 侧鳞 片 有 明 显黑 色边 缘 , 鳞 条青 灰 色 , 体 各 后缘 为黑色 ; 头较 小 , 形 , 锥 口亚 下位 , 马蹄 形 , 口角 延伸 至 鼻 孔
中图分 类号 ¥ 6 .9 9 51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53 (0 8 1 — 2 0 0 0 7 7 9 2 0 )6 0 5 — 1
中华 倒 刺 鳃 (pnbru nn ̄Be e) 淡 水温 水 性 鱼 s ii bs i s lbr属 a se e 类 , 鱼 类 学 上属 鲤 形 目 、 科 、 亚 科 、 在 鲤 鳃 倒刺 鳃 属 , 名青 俗 波、 板、 青 乌鳞 等 , 肉嫩 味 美 、 养丰富 、 其 营 2 - 62。 华 倒刺 鳃 生长 迅 速 , 6 最 2 2 ̄ 中 体型 较 大 , 4龄 以前 生 长较 快 , 5龄 以后 生 长 较 慢 , 大 个 在 在 最
体可 达 2 k 5 g左右 。
2 中华 倒 刺 鱼 养 殖 的 良好 前 景 巴
开来 , 本文 将 其 生 物 学 特 性 及 养 殖 前景 介 绍 如 下 , 广大 供 养 殖专 业人士 参考 。
维普资讯
动 物科 学
农 业科技 } 0 8年 第 1 20 6期
中华倒 刺鲤 的 生物 学特 征及 养殖前 景
余 先明 金根 东
( 安徽 省 桐 城 市 湖 泊 管 理 委 员 会 , 徽桐 城 2 10 ) 安 3 4 0
摘 要 介 绍 了 中华倒 刺 把的 形 态特 征 、 生活 习性 、 繁殖 与 生长等 生物 学习性 , 对其 良好 的养 殖前景 进行 了展 望 。 并 关键词 中华倒 刺 堂 ; 巴 生物 学特性 : 殖前景 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