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黄庭坚生平个人简

黄庭坚生平个人简历黄庭坚是北宋诗人、书法家。
下面是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庭坚生平个人简历”,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黄庭坚生平个人简历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
北宋诗人,书法家。
修水县人。
其父黄庶(字亚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
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因此黄庶非常喜爱这个孩子。
舅父有时亦来黄家,随便从书架上取书一本查问庭坚,他能对答如流。
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嘉佑三年(1058年),其父黄庶在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任上逝世。
由于家境不太富裕,黄庭坚才十五岁,遂跟着舅父李常到淮南游学。
嘉佑六年,他在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认识诗人孙觉(字莘老)。
孙觉推崇杜甫,认为杜甫《北征》诗胜过韩愈《南山》诗。
而另一诗人王平甫却认为:《南山》诗比《北征》诗好。
两人反复争论,都不能说服对方。
时值黄庭坚在座,两位老人征求他的意见,他回道:“若论工巧,《北征》不及《南山》。
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
“(范温《潜溪诗眼》)当时庭坚仅十七岁,而他一席之言,使两位前辈心服口服,结束一场争论。
从此,孙觉非常赞美这位聪颖少年,后来就把自已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他。
嘉佑八年,黄庭坚首次参加省试,当时传说他中了解元,住在一起的考生设宴庆贺。
正在饮酒间,忽然有一仆人闯了进来告诉大家:这里有三个人考中了,而他不在其内。
席上落第者纷纷散去,而庭坚仍若无其事,自饮其酒,饮罢,又与大家一同看榜,毫无沮丧的神色。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再次参加省试。
诗题是《野无遗贤》,主考李洵看到他试卷中的“渭水空藏月,传岩深锁烟”,不禁拍案叫好。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深沉、意境深远而著称。
以下是黄庭坚比较出名的十首诗词:
《寄黄几复》:此诗表现了作者与友人黄几复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豪情壮志。
《登快阁》:此诗以登高远眺为主题,表达了作者胸怀壮志、豁达开朗的情怀。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此词以滁州的山水为背景,描绘了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水调歌头·游览》:此词以游览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此诗以雨中登楼远眺为主题,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鄂州南楼书事》:此诗以鄂州南楼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牧童诗》:此诗以牧童为主题,描绘了牧童的天真烂漫和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清平乐·春归何处》:此词以春归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此词以宜州梅花为背景,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念奴娇·断虹霁雨》:此词以雨后彩虹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十首诗词都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可以查阅相关的文学资料或鉴赏评论。
历史上黄庭坚是谁

历史上黄庭坚是谁黄庭坚的书法不拘一格、自创一体,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流传至今依然是传世之作,是历史著名的书法宋四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黄庭坚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黄庭坚的简介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
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
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庭坚笃信佛教,亦慕道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齐名。
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
黄庭坚的生平简介黄庭坚幼年时期便聪慧过人,诗词文章读过几遍就能够背诵,他的舅舅李常去到他家,曾取书架上的书考他,结果没有他不知道的,七岁就能作诗。
公元1067年,黄庭坚考中了进士,后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其文章最为优秀,因此担任国子监教授,苏轼看到他的诗文都颇为欣赏。
公元1085年,黄庭坚被召入京师,任秘书省校书郎,哲宗即位后任他为《神宗实录》检讨官,书成后被提为起居舍人,却遭母丧,丧期满后回朝任职,却因《神宗实录》被贬。
后于公元1105年,在永州去世,终年六十岁。
虽然黄庭坚晚年仕途坎坷,但作为江西诗派开派宗师,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说法对该诗派的成员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黄庭坚还很擅长书法,在行书、草书、楷书上都颇有成就。
他的著名作品有散文《书幽芳亭》、《答洪驹父书》等,诗词《晚楼闲坐》、《清明》、《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等,书法《松风阁诗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
黄庭坚的小故事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弟子,两个人关系很好,经常坐在一起聊天。
苏轼的家乡在眉山,他经常炫耀自己的家乡风景秀丽,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黄庭坚简介

●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调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尉知太和县(今江 西泰和)。元丰八年(1085年)庭坚为承议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哲宗时元 祐八年(1093年),黄庭坚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1094年),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 (今湖北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同年底,被贬为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 安 置 在 黔 州 ( 今 重 庆 市 彭 水 县 ) 。 元 符 三 年 ( 11 0 0 年 ) , 监 鄂 州 税 、 奉 议 郎 签 书 宁 国 军 判 官 。 崇 宁 元 年 ( 11 0 2 年 ) , 知 太 平 州 知 州 。 崇 宁 二 年 ( 11 0 3 年 ) , 朝 中 形 势 又 大 变 , 诏 令 销 毁 “ 三 苏 ” 、 秦 观 、 黄 庭 坚 的文集。同年十一月,被除去官衔,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崇宁四年( 1105年)九月,黄庭坚离世, 享年61岁。
● 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作思路有迹可循,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早年以文 章诗词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著作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 篇》(《山谷词》)。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感人孝行,被载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成为中华儿女的典范而 世代传颂。
黄庭坚

精心整理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着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
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
”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
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着录。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
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
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
有《山谷词》。
《苕”可见他在文学创作上是有开辟道路的雄心的。
然而他的社会接触面较之前辈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都远为狭小,长期的书斋生活与脱离现实的创作倾向使他只能选择一条在书本知识与写作技巧上争胜的创作道路。
他说:“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
”(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又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胡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答洪驹父书》)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倾向。
那么怎样取古人陈言点铁成金呢?就是根据前人的诗意,加以变化形容,企图推陈出新。
他称这种作法是“脱胎换骨”,是“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是“以腐朽为神奇”。
比如王褒《僮约》以“离离若缘坡之竹”形容那髯奴的胡须。
黄庭坚简介资料

黄庭坚简介资料推荐文章出纳员先进个人事迹简介范文热度:初中教师个人简介500字热度:初中教师简介范文热度:法院优秀团员事迹简介热度:钢铁侠电影的简介热度: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黄庭坚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黄庭坚简介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黄庭坚,字鲁直,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
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
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李常非常奇怪。
以为他是千里之才。
宋皇祐三年(1051年),七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皇祐四年(1052年),八岁,作诗送人赴举:“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供职京师宋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
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
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
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
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
当时课颁盐焚,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入京师。
五月黄相出生,后任神宗实录检讨官,著作佐郎。
黄庭坚简介,名人故事

黄庭坚简介,名人故事
黄庭坚个人资料
中文名:黄庭坚
别名: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豫章先生
性别:男
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着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生平简介
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
治平三年(066)进士,历官集贤校理、着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
员外郎。
曾与秦观、张耒、晁补之游苏轼之门,号称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又工文章,擅长诗歌,为江西诗派之宗。
着有《山谷集》。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
印证。
、《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等,都是笔画遒劲郁拔,而神闲意?,表现出黄书的特色。
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此外黄庭坚的书法还有《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等。
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词

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词《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哎呀,这词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到处找春天找不到,急得不行。
你想想,就像你到处找一个特别喜欢的东西,怎么都找不着,那得多着急呀!《水调歌头·游览》:“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哇塞,这写得也太美了吧!就好像你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仙境,到处都是美景,让人陶醉得不行。
《念奴娇·断虹霁雨》:“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这词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把秋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比你看到了一幅特别美的画,都舍不得移开眼睛。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哎呀,看到梅花就知道春天快来了,这感觉多棒呀!就像你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哼,那些人光想着封侯,哪有自己一个人倚楼吹笛自在。
这就像别人都在追求功名利禄,你却能享受自己的小日子。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黄庭坚十首经典诗句

黄庭坚十首经典诗句
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宋·黄庭坚《清明》
2、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宋·黄庭坚《登快阁》
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4、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5、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6、前日辞家来射策,声名藉甚诸公间。
——宋·黄庭坚《再答明略二首其一》
7、子舟诗书客,画手睨前辈。
——宋·黄庭坚《用前韵谢子舟为予作风雨竹》
8、焦尾朱弦非众听,南山白石使人愁。
——宋·黄庭坚《次韵寄蓝六在广陵》
9、更欲开花比京洛,放教姚魏接山丹。
——宋·黄庭坚《次韵李士雄子飞独游西园折牡丹忆弟子奇二首其一》
10、多闻成外道,只守即凡夫。
——宋·黄庭坚《明叔惠示二颂云见七佛偈似有警觉乃是向道之》。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词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词1、《水调歌头·游览》宋·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
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2、《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3、《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宋·黄庭坚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4、《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宋·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
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
催醉。
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
君看。
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
驰射。
风流犹拍古人肩。
5、《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宋·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6、《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宋·黄庭坚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7、《念奴娇·断虹霁雨》宋·黄庭坚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黄庭坚的诗10首

黄庭坚的诗10首黄庭坚的诗10首篇1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种萱欲遣忧,丛薄空自绿。
洗心日三省,人亦不我榖。
谁能书窗下,草玄抱幽独。
首藐官不迁,校书汉天禄。
身当万户侯,鼓吹拥部曲。
解佩著犀渠,张弓插雕服。
何时李将军,射猎出上谷。
黄庭坚的诗10首篇2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
乘流去本远,遂有作书肆。
日中驾肩来,薄晚常掉臂。
徒嚣终无赢,归矣求己事。
黄庭坚的诗10首篇3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
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
君今秣高马,夙驾先鸣鸡。
慎勿取我语,亲行乃不迷。
黄庭坚的诗10首篇4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风雨桃李华,佳人来何暮。
安齐果未安,寓卫岂所寓。
张侯室县磬,得酒美无度。
常忧腐肠死,须我嫁阿骛。
双鱼传尺素,何处迷春渚。
啼鸟劝不归,晓鞍逐行旅。
遥知登楼兴,信美非吾土。
黄庭坚的诗10首篇5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清润玉泉冰,高明秋景晴。
妙年勤翰墨,银鉤烂纵横。
蓝田生美璞,未琢价连城。
思为万乘器,柱下贵晚成。
黄庭坚的诗10首篇6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
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
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
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黄庭坚的诗10首篇7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温气冰底归,忽忽六过旬。
园林改柯叶,鸟声日日新。
耕稼百年外,四郊无短闉。
高丘试顾望,俯仰迹已陈。
信陵松郁郁,不见曩时人。
空怀负暄赏,莫望属车尘。
腹中书万卷,阽死沟壑滨。
投壶与射覆,一笑物皆春。
黄庭坚的诗10首篇8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陆沈百世师,寄食鲁柳下。
我今见诸孙,风味窥大雅。
大雅久不作,图王忽成霸。
黄庭坚的诗10首篇9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鲁公但食粥,百口常忧煎。
金张席贵宠,奴隶乘朱轩。
丈夫例寒饿,万世无後先。
风霾天作恶,雷亦怒阗阗。
俄顷花柳静,烟暖谷鸟喧。
人事每如此,翻覆不常然。
下流多谤议,高位又疾颠。
空余壮士志,不逐四时迁。
黄庭坚的诗10首篇10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春风鸣布谷,天道似劝分。
黄庭坚最有名的五首诗词

黄庭坚最有名的五首诗词
1.《登天禄山》:万壑松风烟雨晴,花开蝶争舞不停。
阳台柳
暗绿芽密,无事无言对明灯。
远客愁云戍鼓起,斜阳寒戍云横绝。
楚江一帆归故国,此去何时见玉京。
2.《秋夕》:銮舆乘马辘轳迟,芳草汀洲烟雨微。
南去北还皆
昼黑,登楼一望百般愁。
禹甸津关明泽广,富春江口泛茅簸。
渔樵欲向南山去,便是中原岁日长。
3.《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
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踏莎行》:八声甘州,脱帽弄巾青云客。
纵死侠骨香归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朝。
自经世事蹉跎久,却道天涯无垠处。
纵垂两袖清风起,才可一览众山小。
5.《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历史上黄庭坚是谁

历史上黄庭坚是谁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
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
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庭坚笃信佛教,亦慕道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齐名。
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
黄庭坚幼年时期便聪慧过人,诗词文章读过几遍就能够背诵,他的舅舅李常去到他家,曾取书架上的书考他,结果没有他不知道的,七岁就能作诗。
公元1067年,黄庭坚考中了进士,后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其文章最为优秀,因此担任国子监教授,苏轼看到他的诗文都颇为欣赏。
公元1085年,黄庭坚被召入京师,任秘书省校书郎,哲宗即位后任他为《神宗实录》检讨官,书成后被提为起居舍人,却遭母丧,丧期满后回朝任职,却因《神宗实录》被贬。
后于公元1105年,在永州去世,终年六十岁。
虽然黄庭坚晚年仕途坎坷,但作为江西诗派开派宗师,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说法对该诗派的成员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黄庭坚还很擅长书法,在行书、草书、楷书上都颇有成就。
他的著名作品有散文《书幽芳亭》、《答洪驹父书》等,诗词《晚楼闲坐》、《清明》、《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等,书法《松风阁诗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
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弟子,两个人关系很好,经常坐在一起聊天。
苏轼的家乡在眉山,他经常炫耀自己的家乡风景秀丽,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而黄庭坚的家乡在江西分宁双井村,于是他也开始炫耀自己的家乡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就算是山野村夫,也都能识字写文章。
苏轼听了之后半信半疑,但苦于找不到反驳的证据,只好默认。
有一次,苏轼来到江西双井村探访黄庭坚,黄庭坚就带着苏轼到自己的村里到处走走看看。
黄庭坚简介,名人故事

黄庭坚简介,名人故事
黄庭坚个人资料
中文名:黄庭坚
别名: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豫章先生
性别:男
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着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生平简介
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
治平三年(066)进士,历官集贤校理、着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
擅长诗歌,为江西诗派之宗。
着有《山谷集》。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
、
色。
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此外黄庭坚的书法还有《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等。
黄庭坚 代表作

黄庭坚代表作黄庭坚代表作:《清明》、《水调歌头·游览》、《牧童诗》、《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鄂州南楼书事》、《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清明黄庭坚〔宋代〕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
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牧童诗黄庭坚〔宋代〕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水调歌头·游览黄庭坚〔宋代〕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
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
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
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
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
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
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一路伴随着我。
鄂州南楼书事黄庭坚〔宋代〕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站在南楼上倚着栏杆向四周望去,只见山光、水色连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黄庭坚最有名的四首诗

黄庭坚最有名的四首诗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卿鲸,号山谷道人,是北宋中期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精于诗词、散文、书法,被誉为“宋代文坛第一人”。
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有几首是最为著名的,下面就介绍一下:一、《题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惊涛骇浪愁未稳,曲港跳舟恨有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首词是黄庭坚的绝笔之作。
词的主题是黄庭坚在江南游历时所经历的风雨如磐的经历,从中抒发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深厚的忧伤之情。
一曲“过零丁洋”,意境深远,词意清新,堪称黄庭坚词的代表作。
三、《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这是黄庭坚的一篇名作,是对滕王阁的赞扬,也表达了黄庭坚对滕王阁的感慨。
代表着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和古文运用的巅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黄庭坚的一首诗,讲述了杜牧调任蜀州时黄庭坚如何祝福他的情景。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是黄庭坚的诗歌中的一颗瑰宝,也是中国古代爱别离的经典作品之一。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诗词
黄庭坚(1045-1105年)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诗词:
1.《青玉案·元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2.《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3.《清平乐·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曾谙。
)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5.《浣溪沙·送梅庭老》(落日满屋梁,梧桐树下人初长。
)
6.《菩萨蛮·宜州作》(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
7.《鹧鸪天·送陈郎中任官宣城》(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
8.《踏莎行·元旦》(年年岁岁新春至,岁岁年年人不同。
)
9.《西江月·夜黄沙道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10.《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这些诗词代表了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其中既有咏史抒怀之作,又有描绘山水田园之诗,充分展现了他的文采和才情。
【名人故事】黄庭坚简介

【名人故事】黄庭坚简介黄庭坚个人资料中文名:黄庭坚别称: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豫章先生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北宋所处时代:北宋时期出生地: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长大时间:公元045年8月9日去世时间:公元05年5月24日职业:文学家、书法家成就:书法、文学;“宋四家”之一代表作品:《山谷词》黄庭坚概述黄庭坚(公元045年8月9日-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县),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生平概述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
治平三年(066)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
曾与秦观、张耒、晁补之游苏轼之门,号称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又工文章,擅长诗歌,为江西诗派之宗。
著有《山谷集》。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焦山《瘗鹤铭》书体的鼓舞,行草书构成自己的风格。
黄庭坚大字行书融汇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存有一些生硬的长画,并尽力送来出来,构成中宫紧收、四缘收敛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非常大影响。
在结构上显著受怀素的影响,但行笔坎坷颠簸,则与怀素节奏全然相同。
在他以前,圆转回、简洁就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于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超越单字之间的界限,并使线条构成代莱女团,节奏变化猛烈,因此具备特定的魅力,沦为北宋书坛优秀的代表,与苏轼沦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
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小古法,崇尚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
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作宋四家。
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诗书法

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诗书法
黄庭坚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诗与书法融为一体,被誉为“诗圣”和“书圣”。
下面是他最有名的十首诗书法: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
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
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寒食帖》:寒食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
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7.《浪淘沙·雪后即景》:太湖西畔谒金陵,东风不与周郎便。
凭栏呆望子规啼,无泪空投黄鹂媒。
8.《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
饮一杯无?
9.《满江红·登吴哥时总游览》:四百鹿鸣时一笑,一笑解千愁。
吴哥城上万人游,箫声响彻汉宫秋。
10.《鹧鸪天·现代傲吏五首》:竖起心使鹧鸪不惊,半通草书一溪萍。
恍过女良犹未得,老病风烟独出城。
以上是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诗书法之一。
每一首都体现了黄庭坚的才华和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庭坚(1045~1105)
北宋诗人、书法家。
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
黄庭坚自幼好学,博览经史百家。
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
神宗熙宁时期,黄庭坚先后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
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政令清简平易。
七年,移监德州德平镇。
元□时入京编修《神宗实录》,其间苏轼知贡举,曾聘为参详官。
《实录》修成,黄庭坚迁起居舍人。
绍圣时新党章□、蔡卞等用事,迫害元□旧臣,黄庭坚被劾修实录诬枉,责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
徽宗即位,受命内迁,又因赵挺之排挤,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贬所。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首。
他的政治态度与苏轼相近,他不大赞成王安石变法,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为人有抱负,有识见,讲操守。
"丈夫存远大,胸次要落落","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次韵杨明叔见饯》),可看作他的自我写照。
他身临逆境。
能安贫乐贱,泰然自处,"不以得丧休戚芥蒂其中"(《豫章先生传》)。
一生承受了儒学思想的影响,对禅学也濡染较深。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冷斋夜话》还载有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法,被江西诗派奉为"创作纲领",曾对后来作者发生过消极影响。
其实,"夺胎换骨"说,不见于山谷的著作中,未必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张。
而在谈论点铁成金的那封信中他还说:"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即自有主旨;又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
正因作者自有主旨,所以虽取古人陈言,只是作为供陶冶之物。
所以他的论文并不忽视社会作用,认为文章应"规摹远大,必有为而后作"(《王定国文集序》)。
以此他赞佩杜诗"善陈时事"(《潘子真诗话》引)。
对理与辞的关系,肯定"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与王观复书》)。
他又认为"诗者人之情性"(《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寄晁元忠》)。
黄庭坚还说过"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无斧凿痕,乃为佳耳"(《与王观复书》)的话,主张"矢诗写予心,庄语不加绮"(《次韵定国闻苏子由卧病绩溪》),"不雕而常自然"(《苏李画枯木道士赋》)。
这两方面的看法自然都不能不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
黄庭坚有"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自成一家始逼真"(《题乐毅论后》)的名言,矢志在诗歌上"独辟门户"。
终于以其独特的诗歌风貌卓然自立,与苏轼并称"苏黄"。
并被后人奉为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
他存诗一千五、六百首,内容丰富。
黄庭坚关心现实。
对百姓疾苦深表同情。
早年写过著名的《流民叹》,任太和令时曾深入山区察访乡农,写了《上大蒙笼》、《劳坑入前城》等描写人民疾苦真切的诗篇。
他慨叹"民病我亦病",提出了"年丰村落罢追胥"(《次韵寅庵》),"要使鳏寡无颦呻"(《赠送张叔和》)的愿望,盛赞友人"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寄李次翁》)的品德,体现了怜贫恤苦的爱民思想。
黄庭坚也有关注国防问题的爱国诗篇,如《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和游景叔月报三捷》等诗,热情地表彰边将战功。
《送范德儒知庆州》、《次韵奉答吉邻机宜》,以奋发的激情勉励友人为保卫疆防贡献才智。
黄庭坚的诗往往具有超迈的识见和襟怀。
北宋后期党争剧烈,仓皇反复,黄庭坚也牵连其中,备受其害,却能破除门户之见,较为公正地看待问题。
如在《次韵子由绩溪病起》、《再作答徐天隐》、《病起荆江亭即事》等诗中,曾针对党争的偏见,提出了"人材包新旧,王度济宽猛","开纳倾万方,皇极运九畴","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的可贵见解。
黄庭坚政治上的升沉虽与元□旧僚连在一起,但在《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等诗中却能对王安石的人品和新学,给以公允的评价。
写景、寄识、遣怀、赠答、题画等类抒情诗,最能体现黄庭坚的艺术匠心和独创个性。
如古体诗《题竹石牧牛》、《次韵子瞻寄眉山王宣义》,以命意新颖、笔力奇崛见称。
七言律绝诗,如《登快阁》写洒脱襟怀,《寄黄几复》写友情,《病起荆江亭即事》咏时事,《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描
摹江南胜景,《过平舆怀李子先》抒发思归情怀,《清明》寄托世事人生的感慨等,大都思致幽远,情趣深浓,能给人以美感享受,是历来深受赞赏的佳篇。
由于黄庭坚胸襟旷达,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创作态度谨严,因而在诗歌创作上确能独树一帜,有鲜明的个性。
他的诗立意曲深,富有思致,耐人寻绎;章法细密,线索深藏,起结无端,出人意表;讲究烹炼句法,点石化金,下语奇警,使人惊异,所谓"用一事如军中之令,置一字如关门之键"(《跋高子勉诗》),只字半句不轻出;在语言上,"洗尽铅华,独标隽旨,凡风云月露与夫体近香奁者,洗剥殆尽"(陈丰《辨疑》)。
黄庭坚长于点化辞语,锻造句法,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又答斌老病愈遣闷》),"翩翩佳公子,为政一窗碧"(《咏竹》),都是下字奇警的名句。
黄庭坚把杜甫、韩愈偶一为之的拗句、拗律的体制加以发展,大量运用,以音调反常、名法更变的办法,使诗格变得拗峭挺拔。
如"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过平舆怀李子先》);"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题竹石牧牛》);真所谓"奇健之气,拂拂意表"(刘□《隐居通议》卷八)。
黄庭坚这些避熟就生、翻新出奇的诗法,矫正了晚唐、西□的熟滑丽靡,形成了以瘦硬峭拔为主调,而兼有老朴沉雄的独特诗风。
方东树对此誉为"英笔奇气,杰句高境,自成一家"(《昭昧詹言》卷十)。
不过,黄庭坚生活视野不广,又过多地从技巧上下力,讲究用字有来处,力求以故为新,"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题意可诗后》),这就不免有晦涩生硬之弊,而一些学步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岁寒堂诗话》),变本加厉地发展了他的弱点。
这就使江西诗风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讥评。
王若虚说:"山谷之诗有奇而无妙,有斩绝而无横放,铺张学问以为富,点化陈腐以为新,而浑然天成、如肺肝中流出者不足也。
此所以力追东坡而不及欤!"(《滹南诗话》)这段话评议黄庭坚诗歌的缺点,是比较中肯的。
黄庭坚写词不像写诗那样谨严用力,今存词约180余首,艺术琢炼颇不平衡。
部分作品接近柳永,多写花月艳情、伤别、狎妓,有的流于猥亵,与其诗绝少写恋情大异其趣。
有人曾警告他写这类词,"当下犁舌之狱"(《小山集序》),足见其早年词风。
他的另一部分词作,以疏宕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
如〔念奴娇〕《断虹霁雨》、〔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写谪居生涯,〔定风波〕《万里黔中一漏天》写傲兀不羁的性格,〔青玉案〕《烟中一线来时路》写兄弟间的离别情怀,都笔力峭拔。
此外如"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水调歌头〕),"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水龙吟〕),或写塞垣风光,或写守边壮志,语言气格清壮明畅,可以看出苏轼的影响。
黄庭坚工书法,兼擅行、草。
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
以侧险取胜,纵横奇倔,自成风格。
黄庭坚的著述,常见的有《豫章先生文集》30卷,《四部丛刊》本,诗文兼收;《山谷全集》39卷,《四部备要》本,只收诗赋,宋任渊、史容等笺注。
另还有清同治重刊《山谷全书》,乾隆庚子刊《豫章先生遗文》。
诗有龙榆生点校《豫章黄先生词》、研究资料有傅璇琮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
(刘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