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鼎软件安装调试
SERVO GUIDE调试步骤
伺服调试软件(SERVO GUIDE)调试步骤一.设定:1.打开伺服调整软件后,出现以下菜单画面:图1:主菜单2.点击图1的“通信设定”,出现以下菜单。
NC的IP地址检查如下:图3:CNC的IP地址设定电脑的IP地址检查:图4:PC的IP地址设定如果以上设定正确,在测试后还没有显示OK,请检查网线连接是否正确。
图5:NC-PC正确连接对于现在的新笔记本电脑,内置网卡可能自动识别网络信号,如果是这样的,则图5中的耦合器和交叉网线不需要,直接连接就可以了。
二.参数画面:1.点击主菜单(图1)上面的“参数”,如下:图6:参数初始画面点击“在线”,如果正确(NC出于MDI方式,POS画面),则出现下述参数画面,注意,图6下方的CNC型号选择,必须和你正在调试的系统一致,否则所显示的参数号可能和实际的有差别。
2.参数初始画面及系统设定图7:参数系统设定画面参数画面打开后进入“系统设定”画面,该画面的内容不能改动,可以检查该系统的高速高精度功能和加减速功能都有哪些,后面的调整可以针对这些功能修改。
3.轴设定图8:轴设定画面检查一下几项:电机代码是否按HRV3初始化(电机代码大于250)。
电机型号与实际安装的电机是否一致。
放大器(安培数)是否与实际的一致。
检查系统的诊断700#1是否为1(HRV3 OK),如果不为1,则重新初始化伺服参数并检查2013#0=1(所有轴)注:图8的右边的“分离型检测器”对于全闭环系统时候需要设定。
4.加减速一般控制设定如下图所示,设定各个轴在一般控制时候的加减速时间常数和快速移动时间常数。
图9:一般控制的时间常数注意:各个轴的时间常数要设定为相同的数值,使用直线型。
而快速时间常数为铃型,(即图9的T1,T2都需要设定,如果只设定了直线部分T1,则在快速移动时候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相关参数(表1) :参数号意义标准值调整方法1610 插补后直线型加减速 1走直线1622 插补后时间常数 50-100走直线1620 快速移动时间常数T1 100-500走直线1621 快速移动时间常数T2 50-2005.AICC/AIAPC控制的时间常数:如果系统有AICC功能(可通过图2检查是否具备)则按照AICC的菜单调整,如果没有AICC功能,则可以通过“AI先行控制”菜单项来调整,参数号及画面基本相同,在这里合在一起介绍(蓝色字体表示AIAPC没有),在实际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别。
鼎立软件安装使用小结
TD鼎立软件安装使用小结——符建江苏省邮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十分公司网规网优部目录一.安装鼎立软件 (3)1.1 Pilot Pioneer(前台) (3)1.2 Pilot Navigator(后台) (3)1.3 鼎立白狗的驱动 (3)1.4大唐手机 (3)1.5 GPS安装 (8)二.添加并编辑设备 (9)三.编辑各业务测试模板 (15)四.添加基站信息和地图信息 (20)五.鼎立前台软件测试中常见参数解释 (25)一.安装鼎立软件1.1 Pilot Pioneer(前台)第一步:双击SETUP文件,安装Pilot Pioneer软件。
第二步:,将pioneer.lcf文件放到安装路径下,如果用户没有设置安装路径,默认的安装路径为: C:\Program Files\Dingli\Pilot Pioneer3.x 。
1.2 Pilot Navigator(后台)第一步:双击SETUP文件,安装Pilot Navigator软件。
第二步:,将Navigator.lcf文件放到安装路径下,如果用户没有设置安装路径,默认的安装路径为: C:\Program Files\Dingli\Pilot Navigator2.x 。
1.3 鼎立白狗的驱动直接点击驱动中的PilotPioneer3.6.1.20 驱动和 Navigator 2.9.6 驱动即可.1.4大唐手机(1)卸载驱动如果以前安装过USB2VCOM驱动,请插入手机,插上电脑,执行原来的版本的驱动安装程序,点击“Uninstall”按钮,如下图所示,卸载掉USB2VCOM驱动。
并重启电脑。
(2)打包驱动安装1 如果以前安装过USB2VCOM驱动,请按照以上说明,卸载驱动,并重新启动电脑,拔除USB线。
2 执行安装程序,选择“VCOM Number”数目,点击“Install”按钮,安装驱动。
此处选择的“VCOM Number”将为安装的VCOM数量。
融合软件安装调试说明
投影边缘融合软件用户、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事项.......................................................................................................................... 3 工作环境: ............................................................................................................... 3 电气安全性:............................................................................................................ 3 操作安全性:............................................................................................................ 3 产品概述.......................................................................................................................... 4 1.1 系统概述 ........................................................................................................ 4 1.2 产品说明 ........................................................................................................ 4 1.2.1 系统参数.............................................................................................. 41.2.2 控制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CSC调试软件安装步骤
1 下载上传数据,打开CSCLink之前需将语言设置为德语,重启计算机连接通讯线,进行上传下载数据。
打开CSC LINK 软件,点击“COMUNICA TIONS”,如下图:
点击“ONFIGURE DRIVER”,弹出如下对话框:在A V AILABLE DRIVER里选中RS232-MODBUSCFG。
点击“ADD NEW ”弹出如下图的RS232-MODBUSCFG对话框:将COM PORT:设置为COM1设置如图所示。
“OK ”确定。
然后将下图端口选成“RS232-MODBUSCFG COM1”。
打到“GENERAL”看是否有数值传送(数值是否变化)。
将“CSC LINK”最小化,打开CSC TOOL,将DRIVER路径选成“RS232-MODBUSCFG COM1”。
打开程序后“GO ONLINE”,入图。
下载程序,如下图:
完成后关闭“TOOL”软件,到“程序”-“附件”-“通讯”-建立一个“超级终端”。
5. CTRL-A联机,7-4-2进入到CAN总线组态建立网络连接。
如下图:变频器CAN NODE 设置为02,柜内和机旁W AGO分别设置为05和08。
c)网络连接检查7-4-2 回车进入
正常全部连接状态
正常未连接状态
不正常状态。
联鼎双机软件 6.0
LanderCluster-DN是联鼎双机高可用集群软件包。
在双机系统环境中,主机运行应用系统,用户数据存放在共享存储子系统上或本地磁盘,LanderCluster-DN守护进程通过EtherNet 监测整个集群的运行状态。
由服务器、共享磁盘阵列子系统或镜像软件和LanderCluster-DN 双机高可用软件包组成一个有效的双机高可用集群系统。
LanderCluster-DN 6.0创造性的应用“故障分级”概念,融入“智能感知”系统,彻底颠覆传统高可用集群系统简单的二元化故障判断方式,将传统高可用系统仅对“故障”所引起的结果(如宕机)做出反应提升为对“故障”的成因(系统健康指标)进行监控与分析,配合独特的“故障预警”机制,在核心系统即将发生严重影响业务持续运作情况前及时发出“预警”,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自动执行精确而迅速的故障隔离及应用转移,将故障事后处理提升为故障事前预知,充分保障用户核心应用7×24小时持续可靠运作,可支持多达256个节点的应用,并为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 AN)上的客户机提供高可用性的服务LanderCluster-DN 6.0关键功能* 灵活的应用自定义接口(MObject),可满足所有应用的监控需求* 支持各种切换策略:主备切换模式、回切模式、手动切换、任务负载均衡模式* 单机高可用,能够实时监测本机,并对影响用户系统运作的情况实行自动修复,令用户单机系统同样得到高级别保障* 支持平滑扩展至集群高可用* 通过强大的执行树功能,可自定义集群系统发生切换时各种资源停止及启动的执行顺序*支持主流存储构架,如FC、ISCSI、SCSI及EXP等*支持集群资源动态监控,第一个采用“健康系统安全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集群可用性的方式,改变传统集群系统非“活”既“死”的二元化判断方法,可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做不同级别的事件响应*强大的Event Analyzer技术,可管理所有的任务调度和事件触发,具有人工智能*专业深度监控插件,是目前唯一能对数据库系统的并发用户数、表空间使用率以及进程占用CPU百分比等进行可用性定义的集群系统*支持网格化多点镜像集群,与LanderReplicator网格化复制模块结合,可实现广域网环境的异地高可用容错;与LanderDisaster容灾模块结合,可实现异地应用级容灾*完善的集群自我监控,应用进程互锁机制,最大程度保障集群系统自身健壮,避免集群丢失集群运行状态以直观的图形方式显示,管理员轻松应对大规模系统环境*通过LanderVault先进C/S构架,系统管理员可轻松实现远程管理集群资源,并可针对集群组内大量资源统一分配及调整*应用RSA的1024位密钥加密,确保用户核心数据万无一失*支持多种报警方式(Mail、Vioce、SMS);*支持中、英文语言界面,拥有完善的系统日志查看器,详细的系统帮助文档及手册。
鼎普单机安装手册
图 3-7 2)在随后弹出的安装向导提示下首先确认用户 USB-KEY,然后 点击“下一步”。如图 3-8 所示:
13
图 3-8 3)输入正确的用户 USB-KEY 口令后点击“下一步”,如图 3-9 所 示:
15
图 3-11 6)点击“下一步”后将提示重启计算机,重新登录后在“我的 电脑”中可以看到生成的 “文件保险箱”——H 盘即为生成的“文 件保险箱”。如图 3-12 所示:
图 3-12 【说明】文件保险箱生成后就无法删除,所以慎重增加文件保险箱!
7)重新加载文件保险箱 重新加载“文件保险箱”主要是考虑到用户重新安装系统后,如 果用户需要查看以前“文件保险箱”中的文件时,安装方式请选择
本用户手册为北京鼎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北京鼎 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或引用。
阅读说明
【注意】需要着重指出,以便提醒用户在实际操作中谨慎应对、处理 的情况。 【说明】对一些问题或者情况所做出的解释和说明。 【建议】为发挥更好的使用效果,体现本产品的优异性能而给出意见 或建议。
10)加载成功后,文件保险箱的盘符将会显示出来。
3.2 使用指南
鼎普单机安全登录与监控审计系统还具有文件加密、解密,文件 保护,文件粉碎的功能,这些功能都是普通用户可以进行的操作,下 面详细介绍各项功能。
3.2.1 文件加密
1)在要加密的文件上单击右键,弹出“上下文菜单”,选择“加 密”如图 3-16 所示:
图 3-2
10
图 3-3 【说明】关于“文件保险箱”的详细描述见 3.1.5 增加文件保险箱中 的说明。
联鼎双机配置
企业双机热备软件配置实例对于关键的企业应用,购买专门的双机热备软件是必不可少的,不可随意使用网上下载或破解的软件进行双机系统的配置,数据库双机是目前企业应用中常见的双机应用领域,企业的数据库对企业的日常正常运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我们通过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数据库双机热备软件-联鼎多节点集群软件(Lander Cluster)-来演示一个SQL Server双机配置案例。
2.1安装准备1. 做双机热备的两台服务器每台至少需要两块网卡,一块作为工作网卡,连接集线器或交换机;另一块作为心跳网卡,与其他节点的心跳网卡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交换信息;2. 确认好主机和网络设备的连接、主机到共享磁盘阵列柜的连接;3. 两台服务器均用administrator超级管理员账号,不要对系统默认超级管理员重命名,密码可以随意,不要求两台服务器密码保持一样;4. 两台数据库服务器在安装数据库的时候,假设将两台数据库服务器分别命名为A机、B机,在A机安装数据库的时候,B机关闭,由A机单独掌控共享磁盘,把A机的数据库数据文件安装在共享磁盘的分区中,数据库安装完成后把随机启动的数据库服务:SQL Server和SQL Server Agent改为手动,然后将A机关闭;启动B机,按同样的操作安装好数据库,将B机的数据库数据文件同样也安装在共享磁盘的分区中,也将数据库服务:SQL Server和SQL Server Agent改为手动并停止;然后启动A机,A机启动过程中会有个检测共享磁盘的过程,然后进入系统,此时A机和B机的数据库都处于停止没有工作的状态,现在可以安装联鼎双机软件并进行配置了;2.2双机软件安装以Administrator用户登陆操作系统,双击光盘目录中的软件包,按照安装程序的提示进行安装,安装过程极为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集群软件安装完成以后,在程序组中,增加了【LanderSoft】/【LanderCluster】组。
鼎立安装以及使用说明书
二、使用说明
1、工程建立: 工程建立: 建立
点击 文件——新建工程。
2、设备连接: 设备连接:
首先安装手机等设备的驱动,在这里以 N85 手机为例加以说明。如图所示:
信宇科技内部资料
2011-03-06
7、测试界面控制: 测试界面控制:
8、定制测试计划: 定制测试计划:
信宇科技内部资料
2011-03-06
9、开始调用测试计划: 开始调用测试计划:
10、测试信息显示: 10、测试信息显示:
信宇科技内部资料
2011-03-06
11、结束测试: 11、结束测试:
设置完之后,点击 OK 就可以了。然后点击 F6 或者下图中的箭头处就可以连接 上设备了。如图所示:
点击完之后,旁边按钮会变灰红色,到此,设备连接就完成了。
信宇科技内部资料
2011-03-06
3、测试模板设置: 测试模板设置:
首先如图 1 所示打开设置——测试模板或者按照图 2 右击 Templates,然后点击编辑。
2011-03-06
然后再点击上图箭头处,就可以查看设备端口,如下图所示:
信宇科技内部资料
2011-03-06
知道端口之后,我们就需要设置设备模板了,如下图:
点击 Append,然后选择 handset,再根据手机型号选择 Device Model。
信宇科技内部资料
2011-03-06
添加完设备之后,就需要设置端口了,根据端口设置原则,N85 手机 Trace Port 选择三个端口中的最高端口号,AT Port 选择比 Trace Port 低的端口。 每种终端不是一样,TD 手机是由低到高设置的。设置完之后如下图所示:
联鼎软件存储结构VTL虚拟带硬盘技术库培训
L anderSoftware上海联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存储备份容灾基础知识培训机械硬盘机械式硬盘结构主轴马达(Spindle Motor)磁头基座(Base Plate)磁头停放区(Parking Zone)盘片(Media)传动部件接口机械式硬盘主要指标(一)●容量:指硬盘能存储的数据量大小,以字节为基本单位●单碟容量:硬盘都是由一个或几个盘片组成的,单碟容量就是指包括正反两面在内的单个盘片的总容量●转速:即主轴马达转动速度,单位为RPM(Round Per Minute),即每分钟盘片转动圈数●缓存: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盘片和外部接口之间的缓冲器机械式硬盘主要指标(二)●平均访问时间:硬盘磁头找到目标数据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寻道时间:磁头寻找目标数据所在磁道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潜伏时间: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等待指定的数据扇区转动到磁头下方的时间●数据传输率:内部数据传输率:数据从盘片表面传输到硬盘的缓存的速率外部数据传输率:数据从硬盘的缓存读出到外部总线的速率机械式硬盘主要技术一●S.M.A.R.T: 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自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监测硬件各部件,然后根据得到的关于各部件运行情况与历史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根据需要会自动向用户发出警告●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 ,本机命令队列,是SATA Ⅱ规范支持的一种新的功能,支持NCQ的硬盘可以对指令进行排队(多达32条指令),重新编排指令执行次序,也可以立即执行指令,可提高硬盘的性能,减少CPU占用率●Duty Cycle:指硬盘的工作负荷, 定义为特定时间段内硬盘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100%即表示硬盘每天24小时不停在进行读写操作机械式硬盘主要技术二在存储系统中,硬盘的耗电量占整个系统用电量的30%。
2024版PLCOutstudio使用教程
教程•软件安装与配置•基本功能介绍•编程环境与语言支持•硬件设备连接与配置•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应用案例分享与讨论软件安装与配置03下载安装包点击下载按钮,将安装包下载到本地计算机。
01访问官方网站首先,用户需要访问PLCOutstudio 的官方网站,找到下载页面。
02选择合适的版本根据用户的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选择适合的PLCOutstudio 安装包进行下载。
下载安装包找到下载的安装包,双击打开安装程序。
打开安装包在安装向导中,仔细阅读软件许可协议,并同意接受协议条款。
阅读许可协议选择PLCOutstudio 的安装位置,可以选择默认安装路径或自定义安装路径。
选择安装位置点击“安装”按钮,开始安装PLCOutstudio 。
开始安装安装步骤1 2 3将PLCOutstudio的安装路径添加到系统的环境变量中,以便在命令行中直接运行PLCOutstudio。
添加环境变量根据用户的网络环境,配置PLCOutstudio的网络参数,如IP地址、端口号等。
配置网络参数启动PLCOutstudio的相关服务,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启动服务配置系统环境01 02 03安装失败如果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安装失败,可以尝试重新下载安装包并重新安装。
同时,确保计算机满足软件的最低系统要求。
无法启动服务如果无法启动PLCOutstudio的相关服务,可以检查服务是否已被其他程序占用,或者尝试以管理员权限运行PLCOutstudio。
网络连接问题如果PLCOutstudio无法连接到目标设备或服务器,可以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以及目标设备或服务器的网络配置是否正确。
同时,确保防火墙或安全软件没有阻止PLCOutstudio的网络访问。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基本功能介绍界面布局与功能区域划分主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项目树、属性窗口、编辑窗口等。
功能区域主要分为编辑区、调试区、监控区等,各区域功能明确,方便用户操作。
编辑操作复制、粘贴、撤销、重做等常用编辑功能。
鼎立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说明正式版
安装完成。
第二章Pioneer3.6.1.35软件的界面说明:
2.1软件界面简介:
第三章
3.1设备的硬件连接,打开软件,端口识别,记录,排列窗口:
开始设置:
硬件设备的连接:
添加GPRS硬件连接:
添加手机硬件连接:
添加完毕后单击“ok”
单击开始连接:
连接成功后单击“开始记录”
开始排列窗口:
将剩余的窗口进行排列:
排列后如下图:
3.2电子电图与基站信息的加载:
之后点亮“小地球”
现在开始加载基站地图信息:
从导航栏里把“CDMA文件夹”拖入MAP窗口中:
此时在MAP窗口中会出现下图:(表示基站添加成功)
3.3测试模板的建立与拨号测试:
建立模板并输入名字:
输பைடு நூலகம்被叫号码:这里我们用10000客服做为被测试对象。
单击“下一步”然后进行相关设置:
单击“下一步”。
、
点击确定
点击完成
前台软件装载完成。
安装完毕:
1.3Navigator的安装:
找到安装包进行安装:
1.4 GPS驱动的安装:
找到 后双击,出现
双击打开 。
然后Finish就OK .
1.4
1.5测试手机LG-KX206驱动安装方法:
让电脑识别手机端口。手动安装驱动。
此时单击“小绿按钮”→“Advance”选择上步设置好的拨号模板:
单击“Star”开始呼叫
第四章常用窗口的介绍:
4.1MAP窗口(区间分段阀值的设定):
菜单栏—设置—常规设置—阀值
4.2Graph窗口:
可以显示不同的测量值,右键:
4.3Radio窗口:
平台软件安装调试手册说明书
平台软件安装调试手册版权申明深圳市鹏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深圳市鹏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保留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修改本手册中的产品和产品规格等文件的权力。
我司不承担由于使用本手册或本产品不当,所造成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或相应产生的损失或责任。
我司具有本产品及其软件的专利权、版权和其它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复制、制造、加工、使用本产品及其相关部分。
联系我们深圳市鹏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东周社区康佳科技中心A11层H11目录1.简介 (1)1.1版本说明 (1)1.2专业术语 (1)1.3软件支持与特性 (1)1.4运动控制卡支持 (3)2.软件安装调试 (5)2.1软件安装 (5)2.2软件调试 (11)2.2.1控制卡连接 (11)2.2.2控制卡参数概述 (19)2.2.3轴调试 (23)2.2.4控制卡IO概述 (40)2.2.5IO调试 (43)2.2.6激光器调试 (55)3.附录 (58)3.1PDS2000-4配线 (58)3.1.1驱动器接口(电机1~电机4) (58)3.1.2手轮输入接口 (59)3.1.3轴扩展接口(激光) (60)3.1.4控制卡尺寸 (60)3.2PDS2000-8配线 (61)3.2.1驱动器接口(电机1~电机8) (61)3.2.2手轮输入接口 (61)3.2.3扩展接口(激光) (62)3.2.4控制卡尺寸 (63)3.3IO32M01配线 (63)3.3.1RS485连接 (63)3.3.2控制卡尺寸 (64)3.4IO64M01 (64)3.4.1RS485连接 (64)3.4.2控制卡尺寸 (65)3.5GTS-400-PG-VB-LASER端子板配线 (65)3.5.1驱动器接口(CN1~CN4) (65)3.5.2手轮输入接口(CN20) (66)3.5.3激光控制接口(CN14+CN21) (66)3.5.4控制卡尺寸 (67)3.6GTS-800-PG-PCI-G-LASER端子板配线 (68)3.6.1驱动器接口(CN1~CN8) (68)3.6.2手轮输入接口(CN20) (68)3.6.3激光控制接口(CN14+CN21) (68)3.6.4控制卡尺寸 (70)3.7HCB2-1616-DTD01配线 (70)3.7.1RS422连接 (70)3.7.2控制卡尺寸 (71)1.简介1.1版本说明版本号更新说明软件版本号更新人更新时间V1.0初版Ver1.0.4.210622江检元2021/07/08 V1.1激光器调试与附件更新Ver测1.020210721江检元2021/08/11 V1.2附件更新Ver测1.020211022江检元2021/11/021.2专业术语专业术语术语说明PWM激光器调制信号DA模拟量信号1.3软件支持与特性支持或特性图例激光波形控制渐进渐出4轴插补集成自研CCD视觉软件集成自研WOB软件(摇摆头)支持多种详见“运动控制卡支持”运动控制卡1.4运动控制卡支持卡型号支持或特性图例PDS2000-4(GC 卡)以太网通讯运动轴×4专用IO 输入×23专用IO 输出×4通用IO 输入×21通用IO 输出×16手轮专用接口×110V-DA 输出×15V/24V-PWM 输出×1支持IO 扩展PDS2000-8(GC 卡)以太网通讯运动轴×8专用IO 输入×39专用IO 输出×8通用IO 输入×21通用IO 输出×16手轮专用接口×110V-DA 输出×15V/24V-PWM 输出×1支持IO 扩展IO32M01(GC 卡)支持扩展与独立使用扩展:RS485通讯独立:USB2.0通讯通用IO 输入×16通用IO 输出×16IO64M01(GC 卡)支持扩展与独立使用扩展:RS485通讯独立:USB2.0通讯通用IO 输入×32通用IO 输出×32GTS-400-PG -VB-LASER (GTS 卡)PCIE 通讯运动轴×4专用IO 输入×23专用IO 输出×4通用IO 输入×16通用IO 输出×16手轮专用接口×110V-DA 输出×15V-PWM 输出×1支持IO 扩展GTS-800-PG -PCI-G-LASER (GTS 卡)PCIE 通讯运动轴×8专用IO 输入×39专用IO 输出×8通用IO 输入×16通用IO 输出×16手轮专用接口×110V-DA 输出×15V-PWM 输出×1支持IO 扩展HCB2-1616-DTD01(GTS 卡)支持扩展与独立使用RS422通讯通用IO 输入×16通用IO 输出×162.软件安装调试2.1软件安装链接:9789/resource/,进入本公司文件下载系统:点击,进入平台软件下载页:软件有多个版本,分别为与,以标准平台软件为例(注:实际请根据加密狗所支持的版本进行下载),点击进行下载:先将控制卡连上工控机并上电、加密狗插上工控机,双击开始安装:点击进入下一步:在中输入JK0803,点击进入下一步:点击设置软件安装路径(无特殊情况不要将路径设置在C盘下),点击进入下一步:此页面为软件开始菜单路径设置,通常默认即可,点击进入下一步:如需创建软件桌面图标则勾选,点击进入下一步:点击开始将软件安装至所设置的路径下:当安装进度完成,弹出:通常操作系统会自带.NET Framework4组件,如提示不需要安装,点击进入下一步:点击弹出:选择对应的卡类型,点击进入下一步:点击完成软件安装,工控机桌面生成软件图标:2.2软件调试2.2.1控制卡连接GC卡控制卡上电,插上网线,检查“PWR”电源指示灯是否亮起:如果指示灯不亮,对电气线路进行排查,如果指示灯亮起,上电正常进入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网络连接,界面如下:右键点击,弹出菜单栏:点击,进入属性界面:双击,进入IPv4属性设置界面:设置IP地址与子网掩码,点击保存设置GTS卡控制卡上电,插上PCIE通讯线(CN17接口),检查电源指示灯与+5V指示灯是否亮起:如果指示灯不亮,对电气线路进行排查,如果指示灯亮起,上电正常进入设备管理器,界面如下:点击展开其他设备列表,右键点击,弹出菜单栏:点击,弹出:点击,弹出:点击选择与工控机系统位数对应的驱动程序文件:工控机系统位数驱动程序文件路径32位软件根目录\Drivers\gts\new\Driver_32 64位软件根目录\Drivers\gts\new\Driver_64点击开始安装驱动程序,安装完成后显示:点击退出安装设备管理器中显示,驱动安装成功2.2.2控制卡参数概述打开控制卡参数设置界面:控制卡通用参数说明:卡号显示与切换设置卡类型,点击选择对应的控制卡类型,目前支持GC卡、GTS卡、ACS卡在中输入轴个数(≤控制卡支持轴数),点击进行界面显示与参数刷新设置卡通讯IP,用于GC卡、ACS卡通讯设置设置轴运动的最大速度上限与最大加速度上限切换显示各轴参数设置龙门双驱功能,勾选,点击、选择对应的主轴、从轴号,在中设置跟随误差(主轴、从轴的轴反馈模式需设置为),即可启用龙门双驱功能勾选,流程中一个G00工具及后续动作作为一个控制卡缓冲区,定点位置更精确;取消勾选,流程中所有的工具作为一个控制卡缓冲区,运行动作衔接更流畅此参数目前已无效,轴位置显示会根据轴反馈模式自动切换设置当安全光栅被触发时,点动运行是否有效设置扩展IO模块,勾选,点击选择对应的扩展IO地址,即可启用扩展IO模块设置控制卡缓冲区最大插补线段数量,值范围为0~40000,通常针对导入CAD图形后加工速度提不起来时进行设置点击,对设置的通用参数及轴参数进行保存(注:所有控制卡参数需重启软件生效)单轴参数说明:轴控参数自定义轴名称,限两位字母或数字当前轴号所对应的控制卡轴口号,默认与轴号对应设置轴模式,点击选择对应的模式,目前支持“平移轴”与“旋转轴”设置轴反馈模式,点击选择对应的模式,目前支持“内部脉冲计数”与“外部编码器”与对应驱动器的每转脉冲数设置为一致,即电机每转一圈需要发送的脉冲数量设置轴传动丝杆的螺距仅旋转轴有效,设置最大的旋转件半径,软件通过此参数计算出旋转件周长,旋转轴的运行速度为线速度,半径越小周长越短,同样线速度的情况下旋转轴角速度越大,从而影响旋转轴的速度当量电机直接驱动轴时,减速比为1,而当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轴时,则设置减速机的减速比回零参数目前支持多种回零模式:“正限位为原点”“负限位为原点”“正向HOME点”“负向HOME点”“正向Z向”“反向Z向”“正限位后Z向”“负限位后Z向”设置高速回零的速度与加速度设置低速回零的速度与加速度设置回零次数,默认为2次,第1次为高速回零,提高回零效率,第2次为低速回零,确保回零精度设置回零返回距离,用于限位为原点模式下,找到原点后运动一段距离以避开限位开关(回正限位时返回距离为负值,回负限位时返回距离为正值)信号、电平参数设置限位信号与信号电平,勾选启用限位信号,勾选限位信号电平取反设置驱动器报警信号与信号电平,勾选启用报警信号,勾选报警信号电平取反设置脉冲方向,勾选脉冲方向取反,即轴运行反向点动参数设置点动按钮方向,勾选,“图形界面”上点动按钮反向设置高速点动的速度与加速度设置中速点动的速度与加速度设置低速点动的速度与加速度其他参数设置轴软限位,勾选开启软限位,在中设置负向软限位,在中设置正向软限位即可设置加减速平滑滤波,勾选开启滤波功能,在中设置滤波系数,值范围为0~65535,值越大加减速越平滑2.2.3轴调试准备工作一、控制卡状态::确定控制卡打开正常二、轴使能状态:用手去推各轴,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可以比较轻松的推动,说明轴使能异常,可以先确认控制卡使能信号,查看控制卡使能指示灯是否亮起,各控制卡的信号指示灯位置如下:GC卡:GTS卡:如果指示灯不亮,重启软件后再查看,而如果指示灯亮起,对电气线路进行排查2、所推的轴用的是带抱闸电机,且完全无法推动,先参考情况1对轴使能进行排查,再确认电机抱闸是否打开3、有反作用力,说明轴使能正常三、限位状态::确定限位状态正常,如果有异请参考本章节中的“限位”进行调试轴控参数常用的轴可以分为:电机丝杆传动、直线电机、旋转轴,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轴的参数设置一、电机丝杆传动::设为平移轴:设为驱动器每转脉冲数:设为传动丝杆螺距:电机丝杆直连设为1,带减速机构设为减速机构的减速比二、直线电机::设为平移轴:设为1直线电机的每转脉冲数与螺距有两种表达方式:毫米脉冲数、脉冲数/截距1、毫米脉冲数设置方式::设为毫米脉冲数:设为12、脉冲数/截距设置方式::设为截距脉冲数:设为截距值三、旋转轴::设为旋转轴:设为驱动器每转脉冲数:设为360:设为最大旋转件的半径值:电机转盘直连设为1,带减速机构设为减速机构的减速比轴方向一、点动设置:在“绘图界面”中,将坐标值清零,点击弹出:在中输入图片中显示的验证码,点击完成验证,所有轴的坐标值清零:取消点动当量,将设为0,即手动连续运动设置点动速度,点击,弹出下拉框:选择,以降低点动速度,防止因参数错误导致轴运动过快,后续调试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点动速度二、平移轴:平移轴X0示意图如下:先确定轴的方向(机械方向),假设X0轴左边为负向、右边为正向先按下点动按钮中的,X0轴的运动方向有两种:1、X0轴向负向运动:抬起,点击将坐标值清零,按下,再对X0轴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2、X0轴向正向运动:对X0轴的运动坐标值进行观察,其坐标值的趋势有两种:1、X0轴运动坐标值越来越小:即平台运动方向与机械方向相反,设置方式为:GC卡在对应的单轴参数界面中勾选,将脉冲输出方向进行取反GTS卡在对应的驱动器上面设置脉冲反向,或将脉冲方向线进行调换3、X0轴运动坐标值越来越大:即平台运动方向与机械方向相同,脉冲输出方向正常三、旋转轴:旋转轴A展开示意图如下:其调试方式与平移轴大致相同限位一、限位电平:平移轴X0示意图如下:正负限位开关没有被触发时,正负限位指示有两种情况:在对应的单轴参数界面中勾选,将限位有效电平进行取反限位电平正常二、限位方向:用一张金属片分别去触发正负限位,平移轴X0示意图如下:先观察限位指示情况:限位触发信号正常限位触发信号异常,对电气进行检查再对限位方向进行判断:1、工作台能向已经触发限位的方向运动,而不能向没有触发限位的方向运动:则正负限位方向反了,将板卡上面对应轴的正负限位信号线进行调换,再进行限位方向调试2、工作台能向没有触发限位的方向运动,而不能向已经触发限位的方向运动:则正负限位方向正常点动按钮一、点动按钮方向:平移轴X0示意图如下:按下点动按钮进行正负运动,有两种情况:1、点动方向与工作台运动方向相反:按下,工作台向负向运动:按下,工作台向正向运动:则点动按钮方向反了,在对应的单轴参数界面中勾选,将点动按钮方向进行取反2、点动方向与工作台运动方向相同:按下,工作台向正向运动:按下,工作台向负向运动:则点动按钮方向正常画布打开系统设置界面,在“基本参数”页面中的“画布设置”组:一、画布大小:≥﹙X轴行程×2﹚≥﹙Y轴行程×2﹚≥﹙Z轴行程×2﹚二、画布方向:1、画布X方向:按下点动按钮进行正负运动,观察画布上光标的运动方向,如果点动方向与光标方向相同,则画布X方向正常,而如果点动方向与光标方向相反,则反选,将画布进行反向2、画布Y方向:按下点动按钮进行正负运动,观察画布上光标的运动方向,如果点动方向与光标方向相同,则画布Y方向正常,而如果点动方向与光标方向相反,则反选,将画布进行反向实际运动距离校验一、平移轴:点击将坐标值清零将设为10,即以10为距离进行相对运动平移轴X0示意图如下:找一个基准点,测量并记录工作台到基准点的距离“L1”,点击让轴进行相对运动:等轴运动到坐标点10时,测量并记录工作台到基准点的距离“L2”,再对实际运动距离进行计算:L=L1-L2然后对距离进行校验:L=10校验成功L≠10校验失败,有三种方式进行处理:1、重新对实际运动距离进行校验,防止校验时出错2、检查对应的单轴参数和驱动器参数3、计算实际每转脉冲数,修改对应的单轴参数,计算方法为:实际每转脉冲数=当前每转脉冲数×﹙10÷L﹚二、旋转轴:点击将坐标值清零将设为360,相对运动360度,即旋转一圈旋转轴A展开示意图如下:记录旋转平台角度A1,点击让轴进行相对运动:等轴运动到坐标点360时,记录旋转平台角度A2,然后对旋转角度进行校验:A1=A2校验成功A1≠A2校验失败,有三种方式进行处理:1、重新对实际运动距离进行校验,防止校验时出错2、检查对应的单轴参数和驱动器参数3、计算实际每转脉冲数,修改对应的单轴参数,计算方法为:实际每转脉冲数=当前每转脉冲数×﹙360÷实际旋转角度﹚回零一、单轴回零参数设置::设置回零模式:首次回零,将回零速度设慢一点:设为2,两次回零:设置方式为:回零模式回零返回距离建议设为-5,实际距离区间大致为-2~-10,保证此距离可以避开正限位即可建议设为5,实际距离区间大致为2~10,保证此距离可以避开负限位即可其他回零模式建议设为0二、回零测试:首次回零,先测试单轴回零,待所有单轴回零测试正常后,再进行整体回零1、机械回零校正设置:打开示教界面,在“机械回零校正”组:点击弹出:此界面可对软件回零参数进行设置:启用开机回零,并设置回零方式:“阻塞回零”(等待回零完成再进行下一步动作)与“后台回零”(不等待回零完成直接进行下一步动作)标准回零方式,可设置回零轴及回零顺序回零轴列表,回零顺序为从上至下:点击展开,选择回零轴号:是否等待轴回零完成再进行下一步动作:确认增加回零轴选中回零轴列表中的一个轴,对其回零顺序进行调整选中回零轴列表中的一个轴,对其进行删除回零完成后,是否将软件坐标清零回零完成后,是否发送回零完成信号:回零完成信号输出IO号:点击展开回零完成信号置位方式:“信号持续50ms后置位”与“下次回零开始时置位”当标准回零方式无法满足回零动作时,如回零前要判断IO状态或进行IO输出等,就需要使用脚本回零点击编辑回零脚本保存回零参数2、单轴回零测试:以X0轴回零测试为例:设置1号轴回零,点击保存点击,校验完成后开始回零:如果出现异常,可点击中止当前回零轴驱动器报警(非必须)打开IO通讯设置界面,在“专用IO显示”页面中的驱动器报警信号“AxisAlarm”组:这组信号显示:从上至下分别为1~8轴的驱动器报警信号,红色为高电平,绿色为低电平或轴无效先确认驱动器未报警,再判断信号状态,驱动器报警设置方式:信号状态单轴参数设置2.2.4控制卡IO概述打开“输入输出操作”界面:各页面功能简介:页面功能简介控制卡通用IO输入输出状态显示与测试,红色为高电平,绿色为低电平(仅IO扩展)IO扩展卡通用IO输入输出状态显示与测试,红色为高电平,绿色为低电平IO输入信号响应设置,如手轮切换、急停按钮、机台安全门、安全光栅、脚踏、多文档运行等IO输出信号设置,主要用于激光器相关输出信号及延时,如YAG激光器波形切换、保护气、光闸、吹气延时等,输出-1为不启用设置流程运行完成信号软件全局事件变量状态显示,红色为False,绿色为True控制卡专用IO输入状态显示,手轮专用接口输入及各轴正负限位、原点、驱动器报警信号,红色为高电平,绿色为低电平或轴无效2.2.5IO调试基础IO与扩展IO一、测试输出:勾选,启用测试:点击输出点位即可进行输出测试(示例):点击进行IO输出:点击关闭IO输出:二、测试输入(仅基础IO):勾选弹出:点击启用测试:点击输入点位即可进行输入测试(示例):点击进行IO输入:点击关闭IO输入:三、编辑名称:点击开始编辑名称:编辑完毕后,点击保存编辑输入设置输入设置界面,默认显示“手轮选择X”:注:输入响应设置中输出点位相关的设置暂时无效:一、单个IO输入响应设置(示例):点击,弹出IO输入响应事件列表:选择“脚踏”,输入设置切换为:点击,弹出IO系统选择列表:可选择响应控制卡IO与扩展IO卡勾选激活输入点位设置:。
融合软件安装调试说明
投影边缘融合软件用户、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事项.......................................................................................................................... 3 工作环境: ............................................................................................................... 3 电气安全性:............................................................................................................ 3 操作安全性:............................................................................................................ 3 产品概述.......................................................................................................................... 4 1.1 系统概述 ........................................................................................................ 4 1.2 产品说明 ........................................................................................................ 4 1.2.1 系统参数.............................................................................................. 41.2.2 控制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联鼎三级甲等医院容灾备份方案-医院-软件
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方案建议书上海联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5年10月目录1. 需求说明 (3). 项目背景 (3). 实现目标 (4). 环境概述 (5). 待解决问题 (6)2. 容灾概述 (6). 概述 (6). 灾难恢复和业务持续性的区别 (7). 我们对灾难恢复的认识 (7). 数据库容灾的几种实现方式 (9). 有效的容灾方案应有特点 (10). 容灾系统的设计指标 (11)3. 方案设计 (13). 设计概述 (13). 设计思想 (13). 设计原则 (15). 方案说明 (16)方案综述 (16)数据库服务器容灾 (18)应用及虚拟机应用容灾 (21)本地备份 (25). 医院容灾系统拓扑图 (28). 配置清单 (28). 方案总结 (28)4. 产品概要 (29). LanderVault 简述 (29). 功能模块介绍 (30)统一集中管理平台:LanderVault (30)Cluster高可用集群系统 (31)Replicator网格化数据复制系统 (31)Backup数据备份系统 (31)Disaster应用级容灾系统 (31)备份一体化平台 (32)容灾一体化平台 (32)分布式存储 (33)ORACLE逻辑复制AliveDB (34)5. 公司简介 (34)1.需求说明1.1.项目背景XXXXXX医院经过几十年,几代儿医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从稚嫩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现在医院已成为一所学科齐全,拥有大量专业人才和先进医疗设备,技术先进的综合性医院。
联鼎做为医疗行业用户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为大型的服务用户,提供的一种增值数据安全保障服务,通常高级别的数据安全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针对不同系统规模,投入可能从几十万到几百万。
联鼎十几年积累的技术和产品,具有稳定可靠、架构伸缩灵活、高性价比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规模用户环境和不同等级保护要求进行灵活部署,满足广泛的需求,并能节省大量IT投入。
鼎立连接iPhone 5s方法(附带鼎立软件安装方法和安装包下载地址)
前台版本
后台版本
测试模式7Fra bibliotek前台自动拔打设置
按照测试规范设置自动拔打脚本为连接时长15s,空闲间隔20s,呼叫失败间隔20s,通话时长15s后,终
止手机语音业务再循环进行拨打。
8
鼎利技术支持
Http: 服务热线:400-887-8822
ftp://124.254.9.71:21 或 ftp:// 移动的用户名:chinamobile 密码:cm@2009 联通的用户名:chinaunicom 密码:cu#2009 电信的用户名:chinatelecom 密码:ct$2009
3
电脑PC软件连接5s驱动
完成终端的设置后,通过USB数据线将终端连接到电脑上,Windows 系统会自动检测到终端(在测试时
安装时,可能需要安装iTunes,苹果官方软件来安装驱动),当iPhone 5s驱动安装成功时,在电脑的【设备
管理器】-【网络配置器】中会显示网卡“Apple Mobile Device Ethernet”
6
鼎利测试工具设置要求
鼎利测试工具分前台及后台程式,前台安装版本为Pioneer V9.3,后台安装版本为Navigator V6.3.0.9,如果安装版本前台数据 不能在后打打开。前台安裝后须要手机驱动SAMSUNG_USB_Driver_for_Mobile_Phones_1.5.22.0.exe,手机连接电腦时主叫须要插 入USB3.0端口,后台分析因不能输出CSFB统计表须要打一个补丁Navigator Update6.3.0.0(20140929)_天津联通更新.exe到安装目 录,拷见Licences文件Navigator.LCFX在安装根目录。另外有些电腦须要打开Windows测试模式,命令在DOS输入bcdedit /set testsigning on。另外如果须要Actix分折测试Log必须存为.RCU格式。
联迪程序安装指导书.docx
目录1. 准备工具 (1)1 . 1 POS机(木指南适应于联迪E系列产品) (1)1.2下载线 (1)1.3支付产品应用软件 (2)1.4安装程序 (2)1.5安装USB驱动 (2)2. 下载过程 (2)2.1windows卜USB 驱动安装 (2)2.2支付产品应用软件安装 (2)2.2.1开关安装程序 (2)2.2.2选择安装位置 (2)2.3安装程序至POS机 (3)2.3.1打开程序 (3)2.3.2选择参数文件 (4)2.3.3设置下载方式 (4)2.3.4使POS机进入下载状态 (5)23.5下载程序 (5)POS机,下载线,安装工具,安装程序,USB驱动。
1 . 1 POS机(本指南适应于联迪E系列产品)1.2下载线1.3支付产品应用软件首次使用联迪产品需安装,Download Tool V5.54 AndroidV31.4安装程序Landizl涼市•直箱市•薫银信•E5XO •璃银(I标准J|g・OlO2O3(2O・- UNS文件1.5安装USB驱动首次使用联迪产品需安装USB2UART[加MI.00]电windows%&Xp各平台下虔拟串□驱动安装说明.doc2.下载过程2.1windows下USB驱动安装请参见windows7,8,Xp各平台下虚拟串口驱动安装说明.doc 22支付产品应用软件安装2.2.1开关安装程序双击Download Tool V5.54 AndroidV3.exe2.2.2选择安装位置一路点确认,并选好安装位置2.3安装程序至POS 机 2.3.1打开程序双击.UNS 程序打开JUA LandbftS 市•直辖市•琏银信-E5XO-^fSt^®g-OlO2O3(2O.. UNS 文件ff«H Enlxd Tool 9?KS 什么Q 方9Unload Tool 中・呈少avw 4i.2 IB riBiwHfl?・•2.2.3点“安装”,安装成功,后桌面出现如下图图标。
鼎微方案安装
鼎微方案安装概述本文档将介绍鼎微方案的安装步骤。
鼎微方案是一种用于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的解决方案。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将涉及到硬件设备的连接和软件的安装配置。
硬件设备准备在开始安装之前,确保你已经准备好了以下硬件设备:•鼎微智能家居控制主机•网络路由器•手机或电脑设备步骤一:连接硬件设备1.将鼎微智能家居控制主机适配器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主机正常供电。
主机开启过程中,指示灯会闪烁。
2.使用网线将鼎微智能家居控制主机的LAN口连接到网络路由器的LAN口。
确保连接牢固,防止松脱。
3.按照需求将其他智能设备(如传感器、开关等)连接到鼎微智能家居控制主机的其他接口。
具体连接方式可参考设备的使用手册。
步骤二:软件安装和配置1.在手机或电脑设备上打开浏览器,访问鼎微官方网站。
2.在官方网站上下载并安装鼎微智能家居控制软件。
根据你的设备系统选择相应的安装包下载,例如Android系统选择apk 安装包,iOS系统选择ipa安装包。
3.安装完成后,打开鼎微智能家居控制软件。
你将看到登录界面。
4.如果你已经拥有鼎微账号,请直接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
如果还没有账号,点击注册按钮进行账号注册。
5.成功登录后,软件将自动搜索到鼎微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并显示在设备列表中。
点击设备列表中的主机名称进入配置界面。
6.在配置界面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包括传感器、开关、定时任务等。
通过软件的图形化界面,你可以轻松完成配置操作。
7.配置完成后,保存配置并退出软件。
你现在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设备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了。
注意事项•在进行鼎微方案安装之前,确保你的网络环境稳定,并且能够正常连接互联网。
•安装过程中,请务必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连接硬件设备,避免错误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在配置软件时,注意保护好你的账号和密码信息,避免泄露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参考鼎微方案的用户手册或联系鼎微客服人员寻求帮助。
鼎微方案安装
鼎微方案安装鼎微方案是一种先进的软件系统,其安装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鼎微方案的安装流程,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操作指南,以确保安装过程顺利进行。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正式安装之前,您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1. 确认您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满足鼎微方案的要求;2. 确定安装鼎微方案的目标文件夹,并确保该文件夹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3. 关闭一切与鼎微方案相关的程序和进程,以免干扰安装过程;4. 完全备份您的计算机数据,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第二步:安装鼎微方案1. 双击鼎微方案安装程序,开始安装;2. 在安装向导中,选择您希望将鼎微方案安装至的目标文件夹;3. 点击“下一步”继续进行安装;4. 阅读并同意软件许可协议,然后点击“下一步”;5. 在安装程序询问是否创建桌面图标时,根据您的喜好选择;6. 点击“安装”按钮开始安装鼎微方案;7. 安装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请耐心等待,不要关闭安装程序;8. 安装完成后,勾选“启动鼎微方案”并点击“完成”按钮。
第三步:激活鼎微方案1. 打开鼎微方案,并按照界面提示进行注册和激活;2. 输入激活码或注册信息,并点击“激活”按钮;3. 如果您没有购买激活码,则需要在鼎微官方网站进行购买或申请试用码;4. 等待激活过程完成,然后点击“确定”。
第四步:配置鼎微方案1. 打开鼎微方案,进入系统设置界面;2. 根据您的需要,进行基础配置、网络配置、数据配置等相关设置;3. 保存设置,并退出系统设置界面。
第五步:测试与使用1. 在安装和配置鼎微方案后,进行一系列功能测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2.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任何故障或异常,请及时向技术支持部门反馈,并按照他们的指引进行修复或优化;3. 开始正式使用鼎微方案,并根据您的需要进行操作和管理。
总结: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安装和配置鼎微方案。
鼎微方案是一款强大且易用的软件系统,可以帮助您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derSoft(LVGUI-ch.DOC)Normal核心业务数据安全解决方案LanderVault核心业务容灾用户手册上海联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目录第一篇:综述.....................................- 4 -1、概述.........................................................................................................................- 4 -2、编写目的.................................................................................................................- 4 -3、面向对象.................................................................................................................- 5 -4、术语解释.................................................................................................................- 5 -第二篇:平台管理.................................- 7 -1、V ault概述................................................................................................................- 7 -2、系统平台(Platform)............................................................................................- 7 -2.1操作系统...........................................................................................................- 7 -2.2服务器环境........................................................................................................- 8 -2.3存储环境...........................................................................................................- 8 -2.4网络环境...........................................................................................................- 8 -4、规划与部署(Planning&Deployment)..................................................................- 9 -4.1业务规划...........................................................................................................- 9 -4.2安装...................................................................................................................- 9 -4.3卸载.................................................................................................................- 13 -5、业务组管理(Business)......................................................................................- 15 -5.1创建分组.........................................................................................................- 15 -5.2导入分组.........................................................................................................- 16 -5.3删除分组.........................................................................................................- 17 -5.4查看分组.........................................................................................................- 17 -6、服务器管理(Server)..........................................................................................- 17 -6.1添加服务器......................................................................................................- 17 -6.2网络(Network)............................................................................................- 18 -6.3存储(Storage)..............................................................................................- 19 -6.4进程(Process)..............................................................................................- 19 -6.5属性(Property)............................................................................................- 20 -7、许可证管理(License)........................................................................................- 21 -8、报警管理(Alarm)..............................................................................................- 22 -8.1声音报警.........................................................................................................- 22 -8.2邮件报警.........................................................................................................- 23 -8.3短消息报警......................................................................................................- 24 -9、语言设置(Languages).......................................................................................- 25 -10、通讯设置(Socket)...........................................................................................- 25 -第三篇:高可用集群..............................- 27 -1、Cluster概述...........................................................................................................- 27 -2、功能介绍(Function)..........................................................................................- 27 -2.1概念.................................................................................................................- 27 -2.2功能介绍.........................................................................................................- 27 -2.3性能指标.........................................................................................................- 28 -3、体系结构(Construct).........................................................................................- 29 -3.1执行树模型(Execute Tree Model)...............................................................- 29 -3.2执行对象模型(Execute Object Model).......................................................- 30 -3.3监控对象模型(Monitor Object Model).......................................................- 31 -3.4事件对象模型(Event Object Model)...........................................................- 31 -3.5集群原理模型(Cluster Elements Model).....................................................- 31 -4、集群配置(Configuration)..................................................................................- 32 -4.1硬件及连接检查..............................................................................................- 32 -4.2系统及补丁检查..............................................................................................- 32 -4.3用户需求及规则..............................................................................................- 32 -4.4集群部署方案..................................................................................................- 32 -4.5通过向导配置集群..........................................................................................- 33 -4.5.1步骤1:.......................................................................................................................- 33 -4.5.2步骤2:.......................................................................................................................- 34 -4.5.3步骤3:.......................................................................................................................- 35 -4.5.4步骤4:.......................................................................................................................- 38 -4.6修改配置信息..................................................................................................- 38 -4.7同步配置信息..................................................................................................- 39 -4.8备份配置信息..................................................................................................- 39 -4.9恢复配置信息..................................................................................................- 40 -5、管理控制(Control)............................................................................................- 40 -5.1节点的管理......................................................................................................- 40 -5.2资源包的管理..................................................................................................- 41 -5.3图形监控.........................................................................................................- 42 -6、核心参数(Kernel).............................................................................................- 43 -第四篇:网格化数据复制..........................- 44 -1、Replicator概述......................................................................................................- 44 -2、功能介绍(Function)..........................................................................................- 44 -2.1概念.................................................................................................................- 44 -2.2功能介绍.........................................................................................................- 44 -2.3应用场景.........................................................................................................- 45 -2.4性能指标.........................................................................................................- 47 -3、体系结构(Construct).........................................................................................- 48 -3.1驱动模型(Driver Model).............................................................................- 48 -3.2传输模型(Transfer Model)..........................................................................- 49 -3.3“推”模型(“Push”Model)..........................................................................- 50 -3.4“漏斗”模型(Funnel Model).....................................................................- 51 -4、复制配置(Configuration)..................................................................................- 51 -4.1硬件及连接检查..............................................................................................- 51 -4.2系统及补丁检查..............................................................................................- 52 -4.3用户需求及规则..............................................................................................- 52 -4.4复制部署方案..................................................................................................- 52 -4.5通过向导配置复制任务..................................................................................- 54 -4.5.1步骤1:.......................................................................................................................- 55 -4.5.2步骤2:.......................................................................................................................- 55 -4.5.3步骤3:.......................................................................................................................- 56 -4.5.4步骤4:.......................................................................................................................- 60 -4.6修改配置信息..................................................................................................- 60 -4.7同步配置信息..................................................................................................- 61 -4.8备份配置信息..................................................................................................- 62 -4.9恢复配置信息..................................................................................................- 63 -5、管理控制(Control)............................................................................................- 63 -5.1站点的管理......................................................................................................- 63 -5.2任务的管理......................................................................................................- 64 -5.3图形监控.........................................................................................................- 65 -6、核心参数(Kernel).............................................................................................- 65 -第五篇:网络负载均衡.............................- 67 -1、Load Balance概述.................................................................................................- 67 -2、技术及原理...........................................................................................................- 67 -2.1综述.................................................................................................................- 67 -2.2技术分类.........................................................................................................- 67 -2.3基于NA T的负载均衡....................................................................................- 68 -2.4负载均衡策略..................................................................................................- 68 -2.5性能指标.........................................................................................................- 69 -3、体系架构(Construct).........................................................................................- 70 -3.1地址转换模型(Transfer Model)..................................................................- 71 -4、配置与管理(Configuration)..............................................................................- 71 -4.1网络设置.........................................................................................................- 71 -4.1.1方案1(单网卡,本方案不推荐):.........................................................................- 71 -4.1.2方案2(双网卡,推荐):.........................................................................................- 72 -4.2系统及补丁......................................................................................................- 72 -4.3负载均衡方案..................................................................................................- 72 -4.4配置负载均衡..................................................................................................- 72 -4.4.1步骤1:.......................................................................................................................- 72 -4.4.2步骤2:.......................................................................................................................- 74 -4.4.3步骤3:.......................................................................................................................- 76 -4.5管理负载均衡..................................................................................................- 78 -第一篇:综述1、概述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系统无所不能,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