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导学案

合集下载

9.4 用数学(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9.4 用数学(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9.4 用数学(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和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

三、学习内容1. 数学概念:- 自然数- 加法与减法- 乘法与除法2. 数学运算:- 算术运算- 混合运算3. 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用性。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方法1.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互相检查作业,共同提高。

3. 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 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五、学习评价1. 过程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 结果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后练习和考试。

-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七、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导学案认识运算符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导学案认识运算符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导学案认识运算符数的相反数1.导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

其中,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是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本导学案将介绍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关于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的内容。

2.认识运算符在数学中,运算符是用来表示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的符号。

在一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们会学习到加号(+)和减号(-)这两个常见的运算符。

2.1 加号(+)加号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加的运算符号。

例如,如果有两个数2和3,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它们的和,即2 + 3 = 5。

2.2 减号(-)减号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减的运算符号。

例如,如果有两个数5和3,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计算它们的差,即5 - 3 = 2。

3.数的相反数数的相反数是指与该数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数。

例如,如果有一个数3,它的相反数是-3。

相反数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3.1 相反数的性质- 相反数相加的结果是0。

例如,3 + (-3) = 0。

- 相反数相减的结果是0。

例如,5 - 5 = 0。

4.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的重要性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一步,它对于孩子们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和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

4.1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孩子们可以学会运用符号进行数学运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2 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有助于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比如,理解相反数可以帮助孩子们准确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4.3 培养数学计算能力通过不断练习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孩子们可以逐渐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为将来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5.总结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运算符和相反数,孩子们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希望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孩子们能够对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学案(2)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学案(2)

整理与复习【学习目标】1.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1.整理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数的运算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两位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其中包括进退位的运算。

48+2= 78-30= 55+7= 84-60= 63-6=44+5= 20+45= 47+30= 60-30= 93-8=2.混合运算:83-20+5= 60+14-7=3.估算:如估计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买40瓶水够全班同学喝吗?(二)解决问题1.看图,列式计算。

(1)一图一式(2)一图二式(3)一图四式(三)常见的量1.简单计算20元+17元= 100元-45元= 40元-25元=1元+5角= 5角+5角= 2元2角+3元= 8元7角+3角= 1元2角+8元8角= 1元-3角= 2.会认钟面上的时刻,并会用两种写法进行书写。

(四)空间与图形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辨认物体的位置。

(五)统计与概率1.2.下面是二(1)班同学画的统计图。

(1)爱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爱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一、教材简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基础教材之一,适用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本册教材包含有序数的认识、算数的意义、加减法的计算、图形的认识等内容,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入门教材。

二、教学目标1.掌握0-10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2.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3.掌握1-10的加减法,培养计算能力;4.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和认知。

三、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教学目标:掌握0-10内数的读法、书写方法,理解数和数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数的读法:0-10内的数的读法;•数的书写方法:0-10内的数的书写方法;•数与数量的认识:数和数量的概念。

教学方式:比较法、贴图法、排队游戏法等。

2. 算数的意义教学目标: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口诀。

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符号和使用场景;•简单加减法口诀:1+1=2、2+1=3、3+1=4、4+1=5,5-1=4、4-1=3、3-1=2、2-1=1。

教学方式:游戏式学习、故事叙述法等。

3. 加减法的计算教学目标:掌握1-10的加减法,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1-10内的加法和减法:1-10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方法;•加减法口诀的运用:使用加减法口诀计算1-10内的简单加减法。

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口算演练等。

4. 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和认知。

教学内容:•常见的二维图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分类:按形状、按特点等分类。

教学方式:图形配对游戏、名字连线游戏等。

四、教学建议1.采取互动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注重语言训练,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对数字和运算符号的理解。

3.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鼓励家长配合教师开展家庭作业、课外拓展。

五、学习评价本教材的学习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平时成绩、综合测评、期中期末考试、课外拓展等,从学生成绩、表现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1》导学案 学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1》导学案 学案

退位减法
【学习目标】
1.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许多万以内减法的计算问题。

2.掌握万以内减法的计算道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认识验算的意义,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
学习减法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连续退位的减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口算
12-4= 18-9= 10-5= 13-7= 11-2= 16-9=
17-8= 15-6= 13-9= 16-8= 14-6= 13-9=
二、探索新知:
1.①电话280元,手机1468元,一部电话比一部手机便宜多少元?
②一部手机1468元,一部照相机的价钱是789元,一部手机比一部照相机贵多少元?
2.(1)学生列算式,自己试着做一做。

(2)列竖式,说计算过程。

(3)问:十位不够减怎么办?
(4)问:从百位退1后,十位上是几减8?为什么?等于几?
3.解决第二个问题。

(1)学生独立在本上列式解答。

(2)你可以和同学们商量商量,想想怎么解决。

(3)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4.试一试:竖式计算并验算。

728-287= 634-589=。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分”和“合”两个基本的数学概念。

2.能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分”和“合”的意义。

3.能够运用“分”和“合”的概念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二、导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分与合”,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以及如何将若干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

这两个概念对于我们理解数学运算非常重要。

1. 分的概念在数学中,分指的是将一个整体分成几部分的过程,每一部分称为一个“份”。

例如,一个苹果可以分成两半,每一半就是一个“份”。

2. 合的概念合指的是将若干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比如,把两个半个苹果放在一起,就能合成一个完整的苹果。

3. 分与合的联系分与合是密切相关的,分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而合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三、导学方法1.利用实物进行分与合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这两个概念。

2.通过故事、情境等途径,让学生感受“分”与“合”的应用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提出简单问题,让学生应用“分”与“合”的概念来解决,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导学问题1.如果有一块巧克力,你想把它分成四份,应该如何操作?2.如果给你两个半个苹果,你如何合成一个完整的苹果?3.如果有五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一块蛋糕,请问一共需要几块蛋糕?五、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学习了“分”与“合”的基本概念,并尝试运用这两个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不断深入这两个概念,探索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勇于思考,勇于提问。

数学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科,希望大家能够享受数学带来的挑战和成就感。

以上就是本次《分与合》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取得更好的成绩!。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一、 容:准备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材分析:P2-3页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美丽的校园”,以小学为背景,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校园内外的事物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且每种数量不止一种,给数数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P4-5页集合图中的具体事物与10以内各数对应,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读。在本单元中只是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的教学没有安排专门的练习内容。教材通过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各种不同的比较,小兔和萝卜,小猪和石登,小兔和小鱼等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数主题图中的事物:充分地数同一数量的事物。 数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园、校园外。让数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在数数活动中,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

8、9的认识和书写及基数序数含义和组成(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9的认识和书写及基数序数含义和组成(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9的认识和书写及基数序数含义和组成(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一堂关于“8、9的认识和书写及基数序数含义和组成”的课堂实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八章“8的认知”和第九章“9的认知”。

这两个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数字8和9的书写、认识以及基数序数的含义和组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8和9的书写方法,认识并理解数字8和9的含义,以及掌握基数序数的基本组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字8和9的书写方法,认识并理解数字8和9的含义。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基数序数的基本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我准备了数字卡片、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我先用数字卡片展示数字8和9,引导学生认识这两个数字。

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下数字8和9,让学生跟读,并注意数字的笔画顺序。

2. 讲解与示范:接着,我详细讲解数字8和9的书写方法,并在黑板上示范。

我强调数字8和9的笔画顺序和结构,让学生在书写时能够规范、整洁。

3. 随堂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8和9的书写,我布置了书写数字8和9的练习。

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要求书写,我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4. 基数序数含义讲解:然后,我讲解基数序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字8和9在数轴上的位置和含义。

我通过数轴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基数序数的组成。

5. 组成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数序数的组成,我设计了一组组成练习。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了基数序数的组成。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字8和9的书写步骤、基数序数的含义和组成。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用数字卡片练习书写数字8和9,并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数字8和9的书写规范、整洁,家长签字。

【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

【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

第4课时 8 和9的认识课题8和9的认识课型新讲课1. 充足运用主题图,用好教材。

在平时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已经接触过8 和 9,但都很简单,不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今日让学生联合主题图谈谈数目是8 和 9 的事物,并就情境图对学生进行设计思想教育。

说明 2. 着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设计一些活动素材,进而让学生领会探究的乐趣,启迪学生学习数学的踊跃性。

让学生经过发现、探究和议论沟通等活动,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学生在实质情境中数数目是 8、9 的物体,领会 8 和 9 的基数含义。

学习 2. 认识 8 和 9 在自然数中的摆列次序,并会比较0~9 各数的大小,知道8、 9 的序数含义。

能规目标范正确地书写8 和 9。

掌握 8 和 9 的构成。

3.培育学生初步地采集信息、办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掌握 8和 9的构成。

要点学前教具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准备学具准备:小棒若干、数字卡片、直尺课时1 课时安排教课导案教案达标检测环节1. 在○里填“ >”“<”或“ =”。

一、 1. 老师出示 0~7 的数字卡片。

认 1. 学生自由说一说学过的6○5 4 ○7引入识数字。

数。

4○4 7 ○6新 2. 随意出示两张卡片比较大小 2. 学生报告随意两个数的0○5 6 ○6课。

引入新课。

大小。

答案:><=><=二、 1. 教课 8 和 9 的基数含义。

1.(1)学生报告:学生 1: 2. 依据由大到小的次序填一填。

3、自主( 1)课件展现第 50 页的情境图。

图中有 8 棵树, 8 个学生、7、8、5、9、1索,(2) 指引大家沟通方法。

(2)学生 1:我从左向右()>()体验( 3)说一说生活中的数。

找一数,左侧 4 棵树加右侧 4 答案:987531新找生活中哪些事物的个数能够棵树共 8 棵。

3. 数一数,填一填。

知。

用 8和 9来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数一数研究目标:1、通过数数,学会数数的方法。

2、培养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研究重点: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研究难点:掌握数数的方法。

学案一、自主研究1、仔细观察2、3页的图。

2、用数字表示出第2、3页的物体分别是多少。

3、数数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交流数数的方法。

三、过关检测:1、□□□□□□□□()个2、※※※※※※()个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深入小组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倾听,教师归纳总结。

导学案3、○○○○○○○○○○()个教师巡视指导。

4、◎◎◎◎◎()个5、看数圈图○○○○○◎◎◎◎◎○○○○◎◎◎◎◎5.8四、拓展应用:数身边的实物总结、评价:今天的研究,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自主总结,加深了方面表现不敷,以后要注意的解。

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兴奋、普通、痛楚)比几何研究目标:1.通过操作,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体验一些比较方法。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感受合作交流的研究方式。

研究重点:掌握比较方法。

研究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学案一、自主研究比多少1.观察课本第6页和第7页的主题图,认识物体的几何。

⑴图上有几只小兔?几块砖?比一比谁多?⑵图上有几头猪?几根木棒?比一比谁多?谁少?⑶图上还有哪些物体,比一比谁多谁少?2.摆一摆课本第8页,完成“做一做”。

认识“一样多”、“多”、“少”:1.课本第6页,()和()一样多;2.小猪和木头比,()多,()少。

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一些比较方法。

用教具摆一摆。

强调一一对应。

导学案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

其余弥补、评判)1.苹果和胡萝卜比,()多,()少。

2.比较小兔和砖的多少时,你是用什么方法比的?3.完成课本第十一页练一的1至4题。

过关检测:1.在多的后面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课》导学案(第5-6课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课》导学案(第5-6课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课》导学案(第5-6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0-20的认识和书写。

2.能够准确快速地算出0-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熟练掌握拆数、算数的方法,并能正确书写算式。

4.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字0-20的认识和书写。

2.0-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1.0-20以内的进位退位运算。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本《数学一年级上册》2.小黑板和粉笔3.算术题卡片4.计算练习册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巩固1.让学生快速背诵数字0-20,检查他们对数字的掌握程度。

2.出示算术题,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检验他们对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新知讲解1.引导学生通过书本中提供的例题,学习0-2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掌握进位退位的方法。

2.讲解拆数、算数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本质。

第三部分:练习与巩固1.分发算术题卡片,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注重时间的把控和准确性。

2.让学生在计算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的题目,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第四部分:拓展应用1.设计生活实例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

六、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重点学习了数字0-2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了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际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七、课后作业1.完成计算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设计一道生活实例问题,并用加减法解答。

3.背诵数字0-20,做好数字的认知和书写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和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做到知行合一。

练习十三及连加连减(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练习十三及连加连减(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练习十三及连加连减(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导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导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难点: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其应用场景。

三、导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演示法:展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四、导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a. 讲解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讲解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演示计算过程:通过具体例题,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导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题目。

2. 学生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解、演示、练习和小组讨论等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连加、连减,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以上的导学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即对连加和连减概念及计算方法的详细讲解。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关键,也是后续练习和应用的基础。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教科书第64~66页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10。

能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成。

2、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生能够自主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教学准备:10的点子图、计数器、直尺、花朵图、蝴蝶图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用数字宝宝的故事复习0~9师:谁最大?谁最小?2、故事导入教师讲数字宝宝0被9欺负的故事,让学生帮助想办法帮助数字宝宝0。

师:数字宝宝1也想到了办法,他和0站在一起后就比9大了,小朋友们说一说1说的对吗?3、揭示课题“10的认识”二、新授1、认识10①数花朵图(只有9朵)师:慢慢地又有一朵花开了。

(学生又贴上一朵)现在一共有几朵花了?②数蝴蝶图(只有9只,再发一朵给学生,让学生上台表演飞来的蝴蝶)又飞来了一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教读10,并请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

2、出示计数器(抽学生在讲台上来拨一拨)先拨9颗珠子,再拨一颗,现在一共有多少颗珠子?3、教学直尺图(学生可以观察自己带来的直尺)出示直尺让学生看一看直尺上都有些什么。

直尺上的刻度依次是0、1、2、3、4、5、6、7、8、9师:9后面是几?生:10师:10的前面是几?生:9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4、比较9和10的大小5、教学10的分合式(做游戏,教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9,一起说1和9组成10)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可以想到10可以分成9和1。

三、教学10的书写和完成书上连线,填空练习。

四、课堂总结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车发,应用了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利用了故事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的数字的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课时 1~5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课时  1~5的认识

《1~5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重点: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难点:1~5的基数意义..导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二、导学(一)、教学1~5的认识: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二)、教学数序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3、齐读1、2、3、4、5..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三)、教学书写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2、教学1、2的写法..1)动画展示“1”、“2”笔顺..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3)在书上描写..3、教学3的写法..(同上)4、教学4、5的写法..(同上)三、导疑导疏练习p16做一做练习三1、2、4、5四、导评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2、能力目标: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探究交流的品质。

3、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结合进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

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2、0再说:你们可真细心,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

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0的第一种含义(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2)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并用一个数字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0、1、2、3。

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例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

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0的第二种含义(教学例3)。

(1)学生观察尺,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2)从左到右读一读尺子上的数。

说说0为什么排在第一个?指出:我们用尺子量东西的时候就是从0开始的,以后数越大,数越大,离0就越远,这个0在这里表示起点。

(3)、试一试,用尺子量上一量,体会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4、0表示水结冰的温度。

(1)教师出示温度计,问:认识它吗?温度计上有0吗?如果让你给温度计上标数字,你会在0在上面写几呢?0在下面呢?(2)课件出示,介绍北极的寒冷。

认识减法及5以内数的减法(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减法及5以内数的减法(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减法及5以内数的减法(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 理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3. 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1. 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 5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1. 理解减法的概念。

2. 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减法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减法概念-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简单的减法例子,如:5个苹果,拿走2个,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是一种计算方法,用来表示从一个数量中减去另一个数量,得到剩余的数量。

2. 学习5以内数的减法-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5以内数的减法例子,如:4-2=2,5-3=2等。

- 引导学生观察减法算式的结构,理解减法计算的方法。

- 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简单的5以内数的减法题目,如:3-1=2,2-2=0等。

3. 练习5以内数的减法- 让学生完成一些5以内数的减法练习题,如:4-1=3,5-2=3等。

- 引导学生注意减法计算中的借位问题,如:5-3=2,需要借位计算。

4. 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糖果,吃掉1个,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运用减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和复习- 让学生总结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 让学生复习5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减法题目。

2. 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减法计算方法。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减法概念的理解情况,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减法计算方法。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拓展活动1. 利用教具或实物,让学生进行减法实验,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减法游戏,提高他们的计算兴趣和计算速度。

九、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对减法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认识物体和图形及分类
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二把手32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

学习重点: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学习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导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许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认)
二、出示提纲.自主学习:
1、分一分:可是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帮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宝贝,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有铁做的、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

和小组小朋友讨论,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一堆堆整理放好。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汇报讨论情况:“其它组小朋友要注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待会给他们提点建议。

”“你们同意他们的分发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4、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一样,按形状来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朋友参观,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5、再指名几个小组汇报。

6、出示课题: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原来乱七八糟的物体都分好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

教师板题:认识物体。

7、起名字:小朋友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分成了4堆,可是他们都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小叮当的小宝贝也想有个名字。

谁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呢?(教师展示出平面图形卡片,并配以名字)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些图形和名字。

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拿在手上,仔细看清它们的样子。

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来,拿到球的小朋友举高点!
9、操作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好啦!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这些物体的形状,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摸一摸它们的面、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指名汇报,如果有必要可伺机让学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兄弟长得太像了,老师都把他们两搞混了,哪个小朋友能干!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他们呀?”教师拿出模型让学生区分两者)再拿出一个圆柱和球,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和小组小朋友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10、教师举物体,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

(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东西放回篮子里)
11、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盲人摸物”,教师找个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学生摸摸后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小组内玩这个游戏)“小朋友们太聪明拉,一下子就猜对拉,现在我们换个玩法,这回是老师说物体形状的名字,请你摸出一个这个形状的物体来!”(小组内再一次玩“盲人摸物”的游戏)
12、联系生活:游戏好玩吗?下课以后小朋友们再继续玩好吗?(教师出示室内图)现在请大家看,这里有幅图,画的是哪里呀?(家里)那有什么东西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形状?(指名回答)那么你们在家里、教室、学校、大街上还看到过什么东西是这些形状的啊?(先指名说,再和小组小朋友说)
四、课中休息: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小叮当整理了百宝袋!小叮当高兴得唱起了《小叮当歌》,我们一起唱好吗?(教师放歌,学生跟着边唱边跳)
五、巩固练习:
1、搭一搭:小朋友,你们当过设计师吗?那我们现在就来当当小小设计师,用桌子上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2、指名汇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摆了什么?”
3、思考题:说说下图由几个正方体搭起来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