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子时是几点,夜子时和早子时的划分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子时,夜里11点~1点,胆经当令,即值班。
子时是一阳出生,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有时晚上八九点开始犯睏,到十一点反而清醒了。
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
丑时(夜里1~3点)肝经当令。
左肝右肺肝气是主升的,头疼很多时候是肝阳上亢,是收敛的功能即降出问题了。
左边主生发,所以左肝。
右边主降,肺气主降,所以是右肺。
在道教养生里边,也认为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才是最难的一件事。
寅时(夜里3~5点)肺经当令。
经脉为什么从肺经开始。
黄帝内经经脉篇里,就是以肺经开头。
顺序是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
春节在寅月。
夜里3点~5点醒来最不好。
卯时(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
早晨5~7点,人排便是很正常的现象。
早晨天亮了叫天门开,相对地户也要开,地户在中医里指定是魄门,即肛门。
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
胃经是人体前面一条很重要的经脉,阳明胃经。
痤疮一般长在脸颊和额头上,这是胃经的病,由于胃寒造成的。
通常是喝冷饮的人。
人体有自保功能,拱出热来攻这个寒,攻胃寒形成胃的燥火,更干渴,喝更多的冷饮,恶性循环,燥火显在脸上,形成痤疮。
夏天应喝温水,越喝温水越解渴,越喝凉水越不解渴。
巳时(上午9~11点)脾经当令。
脾主运化。
脾和肺同属太阴,都具有分配的功能。
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脾主管把胃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
时辰表
古代时辰的划分子时:夜半——子夜,第一个时辰。
(23时—01时)丑时:鸡鸣——荒鸡,第二个时辰。
(01时—03时)寅时:平旦——黎明,早晨,日旦,就是夜与昼交替之际。
第三个时辰。
(03时—05时)卯时:日出——日始,破晓,旭日,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第四个时辰。
(05时—07时)辰时:食时——早食,古人指的是吃早饭的时间。
第五个时辰。
(07时—09时)巳时:隅中——日禺,临近中午的时候。
第六个时辰。
(09时—11时)午时:日中——日正,中午,第七个时辰。
(11时—13时)未时:日昳——日跌,日央,太阳偏西的时候,第八个时辰。
(13时—15时)申时:喃时——日铺,夕食,第九个时辰。
(15时—17时)酉时:日入——日落,傍晚,太阳下山之时。
第十个时辰。
(17时—19时)戌时:黄昏——日夕,日暮,日晚,太阳已经下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
第十一个时辰。
(19时—21时)亥时:人定——定昏,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息休息了。
第十二个时辰。
(21时—23时)简介:子(zǐ)三声、丑(chǒu)三声、寅(yín)二声、卯(mǎo)三声、辰(chén)二声、巳(sì)四声、午(wǔ)三声、未(wèi)四声、申(shēn)一声、酉(yǒu)三声、戌(xū)一声、亥(hài)四声。
编辑本段[解释]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周易中的时辰在论断八字命理时,往往有时不太准确,多半是因时辰有误所致。
在我们生活中,全国都是统一使用北京标准时间。
我国南北区域时差不算太大,而东西区域相差较大,而论命时就要严格按照出生地时间为太极点论断。
时间差求法:北京时间,准确地说是指在东经120度所在地区的当地时间,由于北京大约在东经117度左右,故此北京时间12:12才是标准的北京当地时间的12点正。
而或东或西的不同地区就要根据当地所在区域内的东经度数推算。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360度),需24小时,每4分钟1度(1度距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原则)。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未时:日映,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1、院试有称郡试、道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
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
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
2、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 举人”,以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 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会魁”)4、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白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古代时辰的叫法
古代各个时间点的叫法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代24时辰对照表
古代24时辰对照表以下是古代24时辰对照表:1.子时(23:00-01:00):半夜11点至凌晨1点之间,为母时的前一段,也是黑夜中最晚的时刻,道家称之为“太极开始”,儒家称之为“龙腾”。
2.丑时(01:00-03:00):丑时是24时的第二段,此时正值凌晨1点至3点之间,为平夜部分,俗语有“爆竹声,丑时满城”。
3.寅时(03:00-05:00):寅时是24时的第三段,此时正值凌晨3点至5点之间,为清晨部分,俗语有“八点钟,人活动,寅时入梦乡”。
4.卯时(05:00-07:00):卯时是24时的第四段,此时正值凌晨5点至7点之间,被称为“一天之中最清静的时辰”,俗语有“中午匆匆,卯时尚睡”。
5.辰时(07:00-09:00):辰时是24时的第五段,此时正值清晨7点至9点之间,是一天之中最开始的部分,俗语有“江上见桃花开,辰时昼短夜长”。
6.巳时(09:00-11:00):巳时是24时的第六段,此时正值上午9点至11点之间,道家称之为“胎生之时”,儒家称之为“伏时”,俗语有“鸡鸣喔喔叫,巳时状元中”。
7.午时(11:00-13:00):午时是24时的第七段,此时正值中午11点至1点之间,俗语有“太阳最高处,午时最热也”。
8.未时(13:00-15:00):未时是24时的第八段,此时正值下午1点至3点之间,俗语有“下午炎炎,未时人懒”。
9.申时(15:00-17:00):申时是24时的第九段,此时正值下午3点至5点之间,道家称之为“燥气起处”,儒家称之为“消融之时”,俗语有“夕阳余晖,申时人归”。
10.酉时(17:00-19:00):酉时是24时的第十段,此时正值傍晚5点至7点之间,是夜晚到来之前的最后一段,俗语有“酉时雁叫声,夜色将暗笼”。
11.戌时(19:00-21:00):戌时是24时的第十一段,此时正值晚上7点至9点之间,俗语有“夜深人静时,戌时月当头”。
12.亥时(21:00-23:00):亥时是24时的第十二段,此时正值晚上9点至11点之间,为母时的最后一段,也是黑夜中最早的时刻,俗语有“婴孩娇黄,亥时到床”。
关于早晚子时的争议
关于早晚子时的争议凡是在晚上23点后出生者,其生日干支都算明天,这是眼下命理界多数人遵循的原则。
但也有很多命理师认为这是错误的,日柱应该从0点之后才能转换,即23点至0点之前为夜子时,要使用昨天的日柱,0点后至凌晨1点为早子时,要使用今天的日柱。
面对两种不同的子时(日柱)划分方法,我们到底要怎样取舍才正确呢?让我们先分析下各种历法中年月日时的交接方式,看看能否理清一些头绪吧。
年份的交接公历:以每年的元旦(一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起算新年,一年共12月,平年365日,闰年366日。
农历:以每年的春节(正月初一日零时零分零秒)起算新年,正常年份有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十九年中有七闰)。
干支纪历:以交立春节(太阳到达黄经315°)的时候起算作新的一年,一年固定12个月。
年份的天干地支可从万年历查出,从甲子到癸亥年,60组干支为一周期(元),不断循环地使用。
月份的交接公历:每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起算新的一月(有大小月之分)。
农历:每月初一日零时零分零秒起算新的一月(月分大小,以无月为朔、满月为望。
)干支纪历:依太阳与黄经所处的不同位置(十二节)划分为12个月,以十二地支相配,具体的交接时间并不固定。
月份的天干是从年干上推算得来的,60组干支配60个月份,正好轮完5个年份。
立春节(太阳到达黄经315°)后交寅月惊蛰节(太阳到达黄经345°)后交卯月清明节(太阳到达黄经15°)后交辰月立夏节(太阳到达黄经45°)后交巳月芒种节(太阳到达黄经75°)后交午月小暑节(太阳到达黄经105°)后交未月立秋节(太阳到达黄经135°)后交申月白露节(太阳到达黄经165°)后交酉月寒露节(太阳到达黄经195°)后交戌月立冬节(太阳到达黄经225°)后交亥月大雪节(太阳到达黄经255°)后交子月小寒节(太阳到达黄经285°)后交丑月日的交接公历:每日零时零分零秒起算新的一天,一天24小时。
论子时命
论子时命石绍艺古人说:“神仙难断子时命。
”这是说,子时这个时辰,是很难确定的,传统命理是夜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子时是一天的开始,从十一点至一点为第二天,用第二天的天干起子时。
盲派的命理,同样是夜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但是要分早子时和晚子时。
这是说明一日之内,这个子时要分为两个子时:夜十二点半至一点为早子时,夜十一点至十二半以前则为晚子时,以夜十二点半为界,这样就有了早子时和晚子时。
一夜分二日,子时分二子时。
举例男命生于1991年3月17日,11点50分,未过十二点半,应属于晚子时,用传统的方法,应按第二天的天干起子时,二种方法排八字。
一,未过十二点半,为晚子时,用当天的天干排八字起子时。
日主辛未,戊子时。
辛,壬,辛,戊,未,辰,未,子,二,按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用第二天的天干排八字起子时,日主壬申,庚子时。
辛,壬,壬,庚,未,辰,申,子,三,两个八字大运是相同的:8-18辛卯,28庚寅,38己丑,按笫一个八字断,兄弟二人老二,大专文化,2014年,吃官司,此年甲午,午与妻宫未合,有女朋友。
2016年,流年丙申,丙申与大运庚天克地冲,此年妻子分手啦,此命应三十三岁后结婚。
按第二个八字,传统命理,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用第二天的天干排八字,日主壬申,庚子吋,妻宫申与流年午不合,没有女朋友婚姻关系,不会吃官司。
辛未日主,大运庚寅,庚是辛金的劫财羊刃,2014年流年甲午,庚金克甲木,为劫财夺财,为非法得财,所以2014年,为财上事吃官司。
如果壬申日生人,庚呈壬水的印星,不是劫财夺财,不会在财上,吃官司,这个八字,以辛末日戊子时,为晚子时为准。
诀曰:一夜分两日,一日有二子,早甲子,晚甲子,因为都在一天里,愚人不知其中妙,错把两子作一子,这是神仙真妙诀,说与先生听子细。
二零一八年九月。
关于“晚子时”和“早子时”的说法
关于“晚⼦时”和“早⼦时”的说法
⼀天有12个时⾠,每个时⾠有2个⼩时。
⼦时是⼀天的开始,⼦时是指23点到次⽇1点。
所谓“晚⼦时”(有⼈也叫夜⼦时),是指晚上23点到零点;所谓“早⼦时”是指零点到次⽇1点。
这就是命理界“早⼦时”和“晚⼦时”的说法,也是学术争论的问题,长久以来,未有定论。
学术界有两种主张。
河池专属福利!您已经浏览28分钟!获得1个阅读红包!
⼴告
第⼀种主张是:夜⾥零点才是两天的分界线,分为晚⼦时和早⼦时。
凡是晚⼦时出⽣的⼈,排第⼀种主张是:
⼋字时,其⽇柱仍⽤当⽇的⼲⽀,⽽时柱要⽤次⽇⼦时的⼲⽀;凡是早⼦时出⽣的⼈,排⼋字时,其⽇柱要⽤次⽇的⼲⽀,时柱也⽤次⽇的⼲⽀。
换句话说,晚⼦时出⽣的⼈,⽇柱使⽤前⼀天的⼲⽀,早⼦时出⽣的⼈,⽇柱⽤第⼆天的⼲⽀,时柱都使⽤第⼆天的⼲⽀。
⽀持这种主张的⼈认为,古⼈特意选择⽼⿏来代表⼦时,就是要表达⼦时分两段的观点。
因为⽼⿏前⾯的脚趾为四个,后⾯的脚趾为五个,前阴后阳。
再次强调,在学术界,⼦时是否分两段,⼀直有争议,请注意。
第⼆种主张是:23点是两天的分界线,⼀过23点就已经是第⼆天了,⽇柱应当使⽤第⼆天的⼲⽀。
以上两种主张,孰对孰错,难下定论。
我曾经赞同过第⼀种主张,就是⼦时分两段,但是,在论命的实践中发现,还是第⼆种主张的准确率⾼。
(阅读更多有趣有⽤的内容,请长按复制微信号 17051017196,添加到联系⼈。
引吉起名⽹)。
古代的时辰是怎样划分的
时辰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娱乐第一播报.cn】【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子时是什么时候
子时是什么时候
子时是晚上11点到0点59分。
在现代生活中,时间的记录单位是“时分秒”。
但是在中国古代,时间的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那就是十二地支。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子时指的是现在的晚上11点到凌晨的零点59分,丑时指的是凌晨的1点到凌晨2点59分,寅时指的是凌晨3点到凌晨4点59分,卯时指的是凌晨5点到凌晨的6点59分,辰时指的是早上的7点到8点59分,巳时指的是早上的9点到10点59分;
午时指的是中午的11点到12点59分,未时指的是下午的1点到2点59分,申时指的是下午的3点到4点59分,酉时指的是下午5点到6点59分,戌时表示晚上的7点到8点59分,亥时是晚上的9点到10点59分。
所以子时是晚上11点到0点59分。
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
即23时至1时,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最早记载:
据“四库总目提要”中的记载,前人认为王逵是宋朝人,但是据纪昀他们推测,王逵应该是明朝人,其思想受邵雍影响很大。
总之,在明朝以前,“夜子时”这个术语就已经存在。
到底“夜子时”更早出现於何朝代?目前尚未找到直接证据,有待考证。
命学界关于“早子”、“夜子”及“日的分界”之争
命学界关于“早子”、“夜子”及“日的分界”之争命学界关于“早子”、“夜子”及“日的分界”之争(2015-01-05 23:18:34)命学界关于“早子”、“夜子”及“日的分界”之争中国传统的时间区划方法将一天(一日)等分成12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叫做1个时辰。
时辰不用数字或序数来命名,亦即不称作一时辰、二时辰或第一时辰、第二时辰之类,而是用十二地支来命名。
由于地支的排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以子时是每天的第一个时辰,依次是丑、寅、卯……直到最后一个亥时。
这十二个时辰在一昼夜之间是怎样安排的呢?天干丙丁属火,丁为阴火,丙为阳火,阳中之阳,故被称为太阳之火。
地支巳午未是南方火地,对于丙火来说,“午”是它的旺地,因此,时辰“午”被安排在太阳最高的日之中天。
午时一旦定位,其他时辰自然也就各就各位。
跟“午”对冲的“子”时就到了夜之最深处。
时辰定位之后,古人就给它们起了别名(如表1)。
表1 十二个时辰的名称时辰跟钟点的换算当量是容易确定的,稍稍麻烦一点的是时辰与钟点的匹配。
因为“时辰”是一个时间段,而西方传来的“钟点”是一个时间点。
西方的“中午”是12点整,就是这么一个时间点,这么一刹那。
而我国的“午时”是一个长达2个小时的时间段,用“午时”这个时间段中的哪一个时间点来对应“12点”呢?时辰中间有没有可供选择的时间点呢?这就必须说一下“刻”。
在现代的钟表时间里,15分钟是一刻钟,一小时有4刻钟,一天(日)共有96刻。
而我国古代的计时装置“刻漏”将一昼夜划分为100刻,十二个时辰很不好分配这100刻,最后弄出了一个复杂的分配方案来解决这个难题。
具体安排是这样的:从100刻中拿出96刻来分配给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分得8刻(大刻),把剩下的4大刻再分成24个小刻(1大刻= 6小刻),每个时辰又分得2小刻。
所以一个时辰含8大刻2小刻。
那么,一个时辰中的8大刻和2小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是按“4大刻——1小刻——4大刻——1小刻”的次序安排的。
秦朝时辰的叫法
秦朝时辰的叫法在秦朝,一昼夜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含义。
这些时辰从子时开始,依次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每个时辰的名称都与其特定的时间段和天文现象相关联。
1.子时(23:00-01: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此时,夜色阑珊,灯火幽暗。
2.丑时(01:00-03:00):鸡鸣,或曰荒鸡。
此时,轻风拂过梦境,万籁俱寂,偶有几点寒鸦惊起,绕树三匝,飞掠皎皎明月。
3.寅时(03:00-05:00):平旦,又称黎明、日旦。
此时,天色朦胧,尚未破晓,大地漆黑幽暗,天上微微发白。
4.卯时(05:00-07:00):日出,亦称破晓、日晞。
此时,太阳跃出地平线,光耀大地,古代官员上早朝,衙门口点名时,恰是卯时,故将“点卯”称为上班报道的说法沿用至今。
5.辰时(07:00-09:00):食时,亦称早食、宴食。
这一时段,正是古人吃早饭之时,秦汉时期,民间一天两顿,以早饭为主餐。
6.巳时(09:00-11:00):隅中,也叫做日禺。
此时,临近中午,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7.午时(11:00-13:00):日中,又名日正。
此时,太阳行至中天,烈日当头,上古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段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
8.未时(13:00-15:00):日昳,又名日央、日仄等。
此时,太阳偏西,以中天为界,与隅中相对。
9.申时(15:00-17:00):晡时,或曰夕食、馎时。
这是古时汉人吃第二顿饭的时段。
10.酉时(17:00-19:00):日入,又叫日没、日沉。
此时,太阳即将落山,夕阳西下,古人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11.戌时(19:00-21:00):黄昏,亦称日暮、日夕。
此时,夕阳沉没,万物朦胧,一更欲黑而未黑。
12.亥时(21:00-23:00):人定,即人静。
也叫定昏、夤夜。
乃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
早子时跟晚子时的标准
早子时跟晚子时的标准
标题:早子时与晚子时的详解及其标准
文档内容:
一、引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时间划分方式,其中“子时”作为十二时辰之首,具有特殊的意义。
子时分为早子时和晚子时,这是对一天之中子时阶段更为细致的划分,它们在古代生活、农耕、天文观测以及中医养生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早子时与晚子时的概念
1. 早子时:早子时又称为上子时或前子时,通常指的是当天23:00至次日0:59这个时间段。
在传统的干支计时系统中,早子时对应的是前一天的最后一段时间。
2. 晚子时:晚子时又称下子时或后子时,是指次日0:00至0:59这一时间段。
此时虽然已经是新的一天,但在干支计时体系中,晚子时依然属于上一天的子时阶段。
三、早子时与晚子时的标准划分
根据现代时间制度(即24小时制)进行转换,早子时从晚上11点开始,持续到次日凌晨12点59分;晚子时则从零点整开始,直到凌晨1点结束。
这种区分在传统历法与现代历法的交汇使用中尤为重要,以确保时间记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四、早子时与晚子时的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早子时与晚子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所不同。
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时刻,早子时被视为养阴护阳的关键时段,而晚子时则标志着新旧交替,人体内气血运行变化的重要节点。
总的来说,早子时与晚子时是中国传统计时文化中的独特概念,它们既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精细划分的智慧,也在现代生活中仍保留着一定的实用价值。
理解并掌握早子时与晚子时的区别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早子时与晚子时在八字排盘时的区别
早子时与晚子时在八字排盘时的区别
古时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有两个小时,而子时是从晚上十一点到次日一点之间,但是每日之交替是在晚间十二点,在八字排盘时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多位命理学者主张,将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称为晚子时,十二点之后到一点之间称为次日之早子时。
早子时出生之人,在八字排盘时自然以当日之日干做为日柱,时干也以当曰之日干做为推算之基準。
而在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的晚子时出生之人,在八字排盘时其日柱仍以该日之干支做为日柱。
但其时柱之干,则以次一日之曰干来求时柱之天干。
注:特别说明,关于早子时和晚子时的说法,很多命理学家观点并不统一,有的则认为不用分早子时还是晚子时,均以传统的子时为标准,有关以上问题,还要在实际预测中检验和体会。
论夜子时与早子时干支排法
论夜子时与早子时干支排法
俗话“神仙难断夜子时'今天跟朋友们讨论下子时日时干支记法。
我们知道,每天时间分隔就在晚上0点,但是子时的时间偏偏在晚上23点到早上1点,所以子时就被分成2天了,今天一半第二天一半,就是说23点到0点是今天的夜子时,而0点到1点是明天的早子时。
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说明一下早晚子时的原理与区别。
那么早晚子时如何记干支呢?很简单。
今天晚子时出生的日元还是以今天的日元,而子时就以明天的干支记,早子时就按正常五鼠遁记。
说了记法也许有些朋友还看不明白,就举例说明一下。
比如甲子日出生在早上0点到1点的朋友,日时干支要这样记甲子日甲子时,而出生23点到0点的朋友,就以第二天乙丑起时辰天干了,日时干支要这样记甲子日丙子时。
我对于子时如何划分的一点理解
我对于子时如何划分的一点理解震乾/文(原创)子时,是为一天之始。
可是,关于子时,现在也有几种不同的划分。
而在命理学里面,对于子时的划分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子时一定,一天的时辰划分才会固定下来,关乎时柱的组合问题。
所以,大家都很重视这个子时的划分。
那么,子时应该如何界定才准确呢?会不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我个人则是这样想的,回到根源、回到原理上去分析、去理解,很多看似有争议的问题,便都统统能迎刃而解了。
(一)子时的几种划分1,最传统的便是23点到1点之间为子时,即是当天晚上23点后开始,即开始进入子时,然后到新一天1点结束,古往今来,都是以这种划分的最多,可以说,在古书里面,都是这一种划分。
这一种划分的方法就是过了23点后,日柱随之替换。
2,第二种划分方式,就是以0点为子时的开始,事实上,这是近代人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古书之中很多都不能找到这一种划分的方法。
3,第三种划分方式,就是分晚子时、早子时,不单单是以0点为界定标准。
最不一样的就是,晚子时的四柱仍是以当天的日柱为准,换一句话说,即使交了23点后,只要没有过0点,日柱仍然是当天的日柱。
而过了0点之后,日柱则是新一天的日柱,这个在命理学上有一些人在运用。
(二)我个人对于子时划分的理解和认识子时的划分是不是真的这么复杂、这么有争议性呢?如何理解才准确呢?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来说,可以排除上面说的第三点是不准确的,即是23点到0点仍属于当天的时辰,为当天的日柱,而0点之后才彩用新一天的日柱。
那么,就马上产生一个问题,这样每天无形中就等于有了十二个半时辰,或者说有了十三个时辰,不是吗?本来一天从子时到亥时结束,现在还多了一个晚子时,就等于在原来每天有十二个时柱的基础之上,多了一个时柱,成了十三个时柱。
再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五鼠遁日起时诀,即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如果每天多出一个晚子时的时柱,那么,这个晚子时的天干你是根据当天的日干推出这个晚子时的时柱天干,还是根据新一天的日柱推出这个晚子时的天干呢?事实上,不论用哪一种方法,都会产生矛盾,即同样一个日柱,其子时的天干都必然会相互矛盾。
早子时和晚子时区别
早子时和晚子时区别民间不少地区流传“命不算子”或“子时不占”之说。
据说:子时出生的人命很难算准,在子时占测诸事也难得测准。
究其缘由,关系到子时应隶属哪一天的问题。
子时归属的日子不同,命局当然大不一样了。
不仅子平(四柱)预测如此,凡将日子、时辰为原始信息输入的其他种种术数,诸如紫微斗数、六壬、奇门等等,似无一不存在由于子时归属不确而导致测不准的问题。
众所周知:子时始于晚11点,终于凌晨1点。
那么,究竟是如眼下多数术数家那样,把认作一天中第一个时辰的子时之初(即晚11点)作为一天的开始,还是如今日历法所要求的那样将子时一分为二:以“子半”(即晚12点)作为一日之始呢?一日分为12个时辰由来甚古,据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日书》的记载,早在秦代已开始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一天中12个时辰了。
东汉王充(27——约97)《论衡》卷23《时篇》说:“一日之中分为十二时,平旦寅,日出卯也。
”然而历代术数书尽管汗牛充栋,却对日始何时的问题罕有说明。
民国初袁树珊在《命理探源》一书中,根据明人万育吾关于一日分为一百刻的论述推断:“子时的上半个时辰属于前半夜是昨日,下半个时辰属后半夜是今日。
”此说在术数界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其说不古和证据薄弱,故不被多数术数者所采信。
多数术数者鉴于子时在一天12时辰中排在首位,故而很自然地在把子时当作一天中第一个时辰的同时,也就将子时之初(即晚11点)作为一日开始的时刻了。
这就不奇怪在术数复苏的大陆,之前竞在传媒上发生过一场有关新年伊始的讨论:要不要在农历除夕11点钟时来迎接新年到来。
其实,曾为唐朝制定《麟德历》(施行于公元665~728年)的术数大权威李淳风早早就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见《新唐书·历表》),即是说古代的历法。
都是以子时的中点(即晚12点钟)作为一日的开始。
更早更权威的证据见于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大传》。
该书言:“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
”东汉奉诏总结经学的名著《白虎通》,亦征引和重申了伏生之说。
中国古代对十二时辰(时间)的叫法
中国古代对十二时辰(时间)的叫法展开全文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朔:初一望: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
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子时是几点,夜子时和早子时的划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是我们统一的纪时方法,一个时辰分为两个小时,再细分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十四小时了。
子时中也有分早子时和夜子时,两者有什么区别?又是怎么划分的?早子时是在什么时间段?本期的时辰对照表带你去了解。
还想要了解》》晚上子时属于哪一天
子时是指晚上的11时至12时。
以当日的11时为夜子时,以12时以后称为早子时。
早子时与夜子时应分为两个日子。
八字算命学中早子时与晚子时的区分如果你刚好出生与子时,那么你是否知道自己究竟是早子时还是晚子时?很多人说「子时」分为「早子时」与「晚子时」(夜子时),但什么是「早子、晚子」呢?对生辰八字命盘会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先做几个名词解释:一、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是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一天分为12个时间区段。
以「子」时为一天的开头,而且一个时辰换算成现代的时制,刚好是两个小时。
二、什么是「子」时就像西洋时制的0点是一天的开头,在中国古代,子时是一天的开始,以现在的时制来说,子时就是每天的23点到隔日1点之间。
三、什么是「早子」与「晚子」所谓的早子时,就是讲23点到24点之间;晚子时就是0点到1点之间。
为什么会有早子与晚子的分别呢?为什么其他时辰不分「早、晚」?有些周易算命师说:在「早子时」出生的人,其八字的「日」应该是算当日,而在「晚子时」出生的人才是属于隔日的日。
其实,这是后来的周易算命师因为处于西方的24小时制环境中而忘了「命理是创于古代,但古代并没有24小时制,只有12时辰制」的一种迷失。
也就是说,其实这是对「现代时制」与「古代时制」「时差」的不了解所创出来的一种自圆其说的说法。
如果我们以农历来说,农历的10月5日23点,也可以说是农历的10月6日子时,但绝对不能说是10月5日的子时,因为这样的话,反而差了12个时辰喔!因此,如同上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