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通-采用氧化铝浆料钝化的PERC电池:第三代ExcelTonTM电池的最新进展
增效降本:TOPCONHJTBC电池均有突破
01.光伏电池片技术进步的核心是增效降本降本增效是光伏电池技术发展永恒的主旋律,近几十年产业不断探索更高效更具性价比的电池技术,光伏电池历经多次迭代,如今由 P 型 PERC 时代逐步迈向由TOPCon、HJT、IBC电池为代表的N 型新时代发展。
02.N 型电池技术发展迅速,产业化浪潮已至电池片技术快速进步,TOPCON/HJT/BC电池片在今年均有较大突破,行业内主要组件公司均在 2023年大规模向 N 型技术路线转型。
1)TOPCON 率先大规模量产,目前行业内领先企业 TOPCon 电池量产效率已达25.7%,良率超过 98%,技术迭代随着产业化同步进行,量产效率仍有突破空间,提效手段如正背面添加 SE、双面 POLY 等技术也在逐步研发导入中。
TOPCon 电池结构TOPCon电池技术成熟,已具备量产性价比优势:TOPCon 电池具有更优秀的温度系数,衰减率更低,双面率提升至约 85%。
TOPCon 提效路径:•正、背面增加SE技术:SE工艺也称为选择性发射极技术,选择性发射极的应用可以•降低Ag-Al和P ++层的接触电阻,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
•细化主栅,减少电池表面遮挡:将主栅细化可减少电池表面遮光面积,降低遮光损失,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
•双面POLY钝化:当前TOPCON电池片主要采用背面隧穿氧化层钝化,后续有望加入正面隧穿氧化钝化,进一步提升电池片转换效率。
2)HJT 产业化进程加速,降本路径清晰,目前领先企业HJT 电池量产效率已达26%,优质产线良率可达 98.5%,HJT理论极限效率可达 27.5%,后续仍有进步空间;另一方面,HJT 电池降本路径清晰,多种降本手段如0BB、银包铜、无铟/低铟靶材技术正在逐步导入,未来放量可期。
HJT 电池具有高对称性、低温工艺、高开路电压、光照特性好、光照稳定性好和双面发电等优点:1.高对称性:标准 HJT 电池是在单晶硅的两面分别沉积本征层、掺杂层、TCO 层和金属电极,这种对称结构可以减少工艺步骤和设备,便于产业化生产。
外贸“新三样”成长三角发展重要引擎
外贸“新三样”成长三角发展重要引擎作者:来源:《华人时刊》2024年第07期在浙江嘉兴的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全力运转,随着机械臂上下挥舞,一批批太阳能光伏组件顺利下线,即将发往海外市场。
“今年以来,订单量饱满,海宁基地的海外订单排到了第三季度。
”企业海宁基地总经理刘古岩说。
向北约100公里,位于苏州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的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先进技术,具备了研发、制造动力锂电池电芯和动力锂电池加工组装等技术能力。
星恒电源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企业生产的锂电池出口德国、法国等约3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2800万组。
2024年,预计企业电动两轮车锂电池出货350万组。
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外贸“新三样”也成为长三角区域在加快创新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重要产业。
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有效的分工合作体系明显。
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內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了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
在上海,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的车辆“大脑”;在江苏常州,提供作为“心脏”的动力电池;在浙江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多年成为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内机器视觉应用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我们的客户不少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易思维创始人郭寅说,选择长三角,正是看中了当地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和产业生态。
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上一片忙碌,每天有约3000辆汽车从这里出发,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汽国际党委书记赵爱民说:“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节节攀升。
未来两年多,我们将对14款智能电动车产品进行全球化的开发、研究和投放”。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从材料到系统设计》札记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从材料到系统设计》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2)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概述 (3)三、动力电池材料分析 (4)3.1 正极材料 (5)3.2 负极材料 (5)3.3 隔膜材料 (6)3.4 电解液及添加剂 (8)四、电池系统设计原理 (10)4.1 电池单元设计 (11)4.2 电池模块设计 (12)4.3 电池包与热管理系统设计 (13)4.4 电池均衡与保护电路设计 (14)五、电池生产工艺及制造技术 (15)5.1 电池材料制备工艺 (17)5.2 电池组装工艺 (18)5.3 电池测试与筛选技术 (20)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21)6.1 当前面临的挑战 (22)6.2 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23)七、案例分析与应用实例 (25)7.1 某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介绍 (26)7.2 电池系统性能优化措施分析 (27)7.3 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与改进建议 (28)八、结论与展望 (30)一、内容简述本书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概述了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池类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并简要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书中对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组件的基础理论、性能特点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书中重点阐述了电池的材料性能对电池整体性能的影响,以及材料选择对电池安全性、寿命、成本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本书深入探讨了电池系统的设计理念与原则,包括电池的结构设计、热管理、电安全管理等,展示了如何将单个电池单元组合成具有高能效、长寿命和可靠性的电池系统。
书籍还涉及到了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电动汽车的实际需求,书中对电池系统的匹配与设计进行了阐述,包括与整车其他系统的协同设计、电池包的轻量化等方面。
本书还展望了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化等方面的前景。
PERCSE单晶电池工艺-培训资料
特殊环境应用
PERCSE单晶电池适用于 沙漠、高原、海洋等特殊 环境,为偏远地区提供电 力。
02
PERCSE单晶电池工艺流 程
硅片准备
硅片切割
使用金刚石线切割机将多晶硅锭切成薄片硅片,确保表面平整、 无损伤。
清洗与分选
清洗硅片表面杂质,并根据尺寸和厚度进行分选,确保硅片质量 一致性。
损伤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硅片表面是否存在微裂纹、划痕等损伤,确保硅 片质量。
使用激光刻蚀机在硅片表面进行开槽,以去除电池边 缘的减反射膜,降低光反射损失。
激光参数
调整激光刻蚀参数,如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重复频 率等,确保开槽效果良好且不损伤硅片表面。
开槽效果检测
通过显微镜观察开槽效果,确保去除减反射膜且表面 无损伤。
铝背场制备
铝浆准备
选用高纯度铝粉制备铝浆,确保铝背场的导电性 能。
04
PERCSE单晶电池工艺常 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PECVD镀膜问题及解决方案
PECVD镀膜问题
PECVD镀膜过程中可能出现膜层不 均匀、裂纹、脱落等问题。
解决方案
优化PECVD镀膜工艺参数,如反应气 体流量、压力、温度等,控制好基底 温度和清洁度,加强基底预处理和后 处理。
激光开槽问题及解决方案
谢谢观看
丝网印刷问题及解决方案
丝网印刷问题
丝网印刷过程中可能出现印刷线条不清 晰、断线、溢墨等问题。
VS
解决方案
优化丝网印刷工艺参数,如丝网目数、印 刷压力、速度和墨量等,选用质量好的油 墨和丝网,加强印刷后检查和清洗。
05
PERCSE单晶电池工艺发 展趋势与展望
PERCSE单晶电池工艺的技术创新
1 2 3
锂原电池的研究与发展
锂原电池的研究与发展目录1. 内容概述 (3)1.1 锂原电池的定义和分类 (4)1.2 锂原电池的重要性 (5)1.3 研究与发展背景 (6)2. 锂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7)2.1 电极反应机理 (8)2.2 电解质类型和特性 (9)2.3 隔膜材料及其功能 (10)3. 锂原电池的组成材料 (11)3.1 电极材料的选择与研究 (13)3.2 电解质和盐的种类与性能 (15)3.3 集流体材料 (16)3.4 其他辅助材料 (17)4. 锂原电池的制备工艺 (19)4.1 正负极材料制备 (20)4.2 电池组装技术和设备 (22)4.3 电池涂层与保护层 (23)5. 锂原电池的关键技术 (23)5.1 电池性能优化 (25)5.2 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27)5.3 改善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28)6. 锂原电池的应用领域 (29)6.1 消费电子产品 (30)6.2 电动交通工具 (31)6.3 能源储存和移动电源 (33)6.4 其他特殊应用 (34)7. 锂原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35)7.1 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 (36)7.2 成本的降低与回收利用 (37)7.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39)8. 国际前沿研究动态 (40)8.1 新型电极材料的开发 (41)8.2 电池设计与纳米技术 (42)8.3 化学储能系统的集成 (43)9. 锂原电池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45)9.1 电池热失控机理 (46)9.2 安全性能测试与评估 (47)9.3 安全设计与防护措施 (48)10. 锂原电池的环保问题与可持续性 (50)10.1 锂矿资源的开采与环境影响 (51)10.2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处理 (53)10.3 电池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可循环性 (54)11. 结论与展望 (55)11.1 总结锂原电池的发展成就 (57)11.2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59)11.3 研究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60)1. 内容概述随着电子设备和便携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
OTP6200用户手册V1.00
5.2 安装或升级应用程序................................................................................. 9 5.3 插入或取出测试模块...............................................................................10
6 设置设备..........................................................................................14
6.1 重新校准触摸屏.......................................................................................14 6.2 调整音量.................................................................................................. 14 6.3 设置日期和时间格式...............................................................................15 6.4 选择操作语言...........................................................................................17 6.5 调整背光.................................................................................................. 18 6.6 软件自恢复.............................................................................................. 18 6.7 远程控制.................................................................................................. 19 6.8 设置 IP 地址.............................................................................................20 6.9 PING 测试.................................................................................................21
HP OfficeJet 200 Mobile系列使用手册说明书
声明
Microsoft 和 Windows 是 Microsoft Corporation 在美国和/或其他国家/地区 的注册商标或商标。
HP OfficeJet 200
HP OfficeJet 200 Mobile series
使用手册
版权信息
© 2016 版权所有 HP Development Company, L.P.
2016 年 3 月,第 1 版
HP 公司通告
本文档包含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 通知。
保留所有权利。 除非版权法允许,否则 在未经 HP 预先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严 禁转载、改编或翻译本手册的内容。
2 使用入门 ...................................................................................................................................................... 2 辅助功能 ................................................................................................................................................................ 2 HP EcoSolutions(惠普与环境) .....................................................................
8021锂离子电池铝箔生产厂家
公司网址:
8021锂离子电池铝箔生产厂家
0821锂离子电池铝箔生产厂家,在环保节能方面要求的日趋严格之下,新能源汽车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自然也是备受关注。
大部分电池公司的研究主要有氢燃料电池、石墨烯电池以及我国主流的锂电池。
锂电池软包箔可以采用8021铝箔、8079铝箔。
软包电池是由素铝箔(8021铝箔0.04mm厚度)和塑料膜、特殊胶水粘合在一起通称为铝塑膜,再有素铝箔(1235铝箔/1060铝箔/1070纯铝0.012-0.016mm厚度)表面涂有磷酸铁锂和锰酸锂三元材料,做成软包电池内芯,将做好的内芯放置在做好的铝塑膜内,做成现在大家常用的电子产品的电池,来替代更多的铅酸电池就是大家所
公司网址:
讲的锂电池。
第三代动力电池采用铝箔材料更轻、更薄、循环寿命更长、性好,能量密度高、放点平台稳定、功率性能、环保等优势,受到广大生产电子产品厂家的青睐。
是产品稳步上升。
该产品广泛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电动玩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点烟器电源、应急照明、携带方便的移动电源及矿山设备等领域。
河南明泰铝业是中国铝板带箔三强企业,全球铝板带箔企业排名前十五,电池软包铝箔、药用铝箔、蜂窝铝箔业内市场占有率;还是中国首批进入国际市场的铝板带箔企业,深耕国际市场13年,出口7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质量可保证。
公司网址:。
21700. EE Cylindrical Li-ion Battery Specification
There shall be no defect such as scratch, flaw, crack, rust, leakage, which may affect commercial value of battery.
Approved by Date (批 准) (日 期)
Page 2 of 15
Contents(目录) 1. Scope 范围
2. Product type and model 产品种类及型号 2.1 Product type 产品种类 2.2 Product model 产品型号
3.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 主要技术参数
5.3.2 Standard Discharge(标准放电) 0.2C =1000mA
Cells shall be discharged at a constant current of 0.2 C to 2.5 volts @ 25±2℃ 电池以 0.2 C 恒流放电至 2.5V @ 25±2℃ 5.4 If there is no special instruction, the rest time between charge and discharge is 10min.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电池充放电间隔时间为 10 分钟。 5.5 Initial Performance Test(初始性能测试) Table 3(表 3)
Mean Operation Voltage (即工作电压)
2022年太阳能电池技术进展盘点
2022年太阳能电池技术进展盘点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新的世界纪录是多少?42.3%。
这是2022年10月6日,美国Spire半导体公司宣布的最新成果。
该公司研发的三结砷化镓(GaAs)太阳电池峰值效率达到了42.3%,聚光条件相当于406个太阳。
据悉,这款电池平台已经可以投入商业使用。
一般来说,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只有20%~30%。
在此之前的世界纪录是波音全资子公司Spectrolab在2022年8月生产出的一款试验电池,转换率达到41.6%。
2022年11月22日,另一项新纪录诞生。
Spectrolab宣布,其开发的最新型地面用太阳电池C3MJ+已经开头批量生产,该系列太阳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可达39.2%,这是目前已量产的太阳能电池中转换效率最高的。
多结太阳能电池通常用在聚光型光伏(CPV)应用方面。
在2022年,获得突破的不仅仅是多结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技术进展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许多进展。
让太阳能电池捕获更多阳光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是科学家永恒的课题。
目前,科研人员都在努力讨论提高有机薄膜电池效率的化学过程。
如日本秋田高校的讨论小组开发出了将紫外线转换成可视光、对可视光呈透亮状态的有机材料。
旨在使目前太阳能电池未能有效利用的紫外线能够用于光电转换,以此来提高转换效率。
据悉,将该材料涂布在非结晶Si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上时,转换效率比原来的数值提高了9%,用在转换效率为20%的太阳能电池上,有望实现22%的效率。
2022年还有许多从结构上提高效率的尝试。
如日本京瓷公司采纳先进方法形成高品质的微晶硅,叠加非晶硅层和微晶硅层的串联构造的薄膜硅太阳能电池实现13.8%的转换效率。
而多位美国科学家进行了通过增加表面吸光力量提高电池效率的尝试。
标准平板电池的问题在于,不论它是用有机还是无机材料制成的,部分阳光会通过反射损失掉。
为了削减这个损失,电池制造商将电池涂上了抗反射涂层,或者蚀刻电池的表面以增加光子汲取。
电芯材料cmp
电芯材料cmp
电芯材料 CMP(Cell Materials CMP)是一种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电芯的材料。
CMP 是“Cell Materials Compound”的缩写,意思是电芯材料混合物。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电芯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由正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部分组成。
电芯材料 CMP 是指将正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电芯组件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材料。
这种材料通常以浆料的形式供应给电池制造商,然后通过涂布、碾压等工艺制成电芯。
电芯材料 CMP 的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电池制造商通常会对 CMP 材料的性能进行严格的测试和筛选,以确保其符合电池设计的要求。
总的来说,电芯材料 CMP 是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异质结电池ito与电极钝化
异质结电池ito与电极钝化异质结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ITO(Indium Tin Oxide)是一种常用的透明导电材料,常被用作异质结电池中的电极材料。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ITO电极往往会出现电极钝化的问题。
本文将对ITO与电极钝化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电极钝化。
电极钝化是指电极在一定条件下,表面形成一层难溶解的物质,阻碍了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电子和离子传输。
电极钝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电极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反应。
对于ITO电极而言,钝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电极表面的电导率下降、电极电势变化、电化学活性降低等。
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针对ITO 电极的电极钝化问题,我们需要寻找解决方案。
钝化的主要原因是ITO电极表面的氧化物层的形成。
氧化物层的生成可能是由于ITO电极在工作环境中受到氧化作用的影响,或是在ITO电极制备过程中残留的氧化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清洁和预处理:在ITO电极制备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纯净度,并且在使用之前进行充分的清洁和预处理。
这包括使用适当的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清洁电极表面,去除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和残留物。
2. 表面修饰:通过表面修饰可以改变ITO电极的表面性质,减少钝化现象的发生。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ITO电极表面形成一层有机物薄膜,以阻止氧化物层的形成。
这可以通过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方法实现。
3. 薄膜保护层:在ITO电极表面涂覆一层薄膜保护层,可以有效防止氧化物层的形成和钝化的发生。
常用的薄膜保护材料有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铟锡等。
这些材料可以在ITO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保护层,阻止氧化物的形成。
4. 温度控制:钝化现象往往受到温度的影响。
通过控制ITO电极的工作温度,可以减缓或防止电极钝化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温度控制过程中要确保电池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他措施。
2024年锂电池用NMP市场需求分析
锂电池用NMP市场需求分析1. 前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逐渐成为主流产品。
而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2-Pyrrolidone,缩写NMP),作为锂电池制造中的重要溶剂,也因其良好的溶解性、高电导率和低挥发性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对锂电池用NMP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2. 锂电池用NMP的概述2.1 锂电池用NMP的定义和特性锂电池用NMP是一种有机溶剂,其主要成分为N-甲基吡咯烷酮。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离子传导性能,可用于溶解锂盐和其他电解质,在锂电池制造过程中起到溶解、离子传导和稳定循环性能的作用。
此外,锂电池用NMP还具有低挥发性、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好的特点。
2.2 锂电池用NMP的应用领域锂电池用NMP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溶剂和电解液配方中。
在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NMP可以起到溶解活性物质和聚合物的作用;在电解液的配制过程中,NMP可以用作有机溶剂,提供离子传导路径。
3. 锂电池用NMP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3.1 锂电池用NMP市场规模目前,全球锂电池用NMP市场规模扩大迅速。
据统计,2019年全球锂电池用NMP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有望达到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X%。
亚洲地区是全球锂电池用NMP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市场规模占据全球的X%。
3.2 锂电池用NMP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和锂电池的广泛应用,锂电池用NMP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以下是市场发展的几个趋势:•制造商对高纯度NMP的需求增加: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电池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高纯度NMP可以提供更好的材料溶解性和导电性能,因此制造商对高纯度NMP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锂离子电池产能扩张带动需求增长:随着电动汽车产能的扩张,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电池级 氢氧化铝
电池级氢氧化铝
电池级氢氧化铝是一种高纯度、精细加工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等现代能源存储技术中。
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它成为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
首先,电池级氢氧化铝的高纯度是其核心特性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提纯和精炼工艺,可以确保产品中的杂质含量极低,从而满足锂离子电池对原材料的高品质要求。
高纯度的氢氧化铝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使得电池更加可靠和高效。
其次,电池级氢氧化铝的颗粒形貌和粒度分布也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
通过精细控制生产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形貌和粒度分布的氢氧化铝产品,从而优化电池的性能。
例如,适当的颗粒形貌和粒度分布可以提高电池的导电性和离子迁移速率,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倍率性能。
此外,电池级氢氧化铝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氢氧化铝可以稳定地存在并保持其结构完整性,从而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其高热稳定性也有助于防止电池在极端工作条件下发生热失控等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电池级氢氧化铝在现代能源存储技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高纯度、精细加工的特性以及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它成为锂离子电池等现代能源存储设备的理想选择。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池级氢氧化铝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perc电池的发展历程
perc电池的发展历程Perc电池(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ell)是一种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它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在太阳能发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Perc电池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次技术突破和改进,才逐渐成为现在的主流太阳能电池之一。
最早,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是多晶硅材料,但效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材料和工艺。
逐渐发展出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其中一种重要的突破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单晶硅电池在1990年代初开始商业化生产,由于其高效率和卓越的稳定性,迅速成为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技术。
然而,由于制造成本较高,单晶硅电池的普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克服单晶硅电池的制造成本高的缺点,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2005年,Perc电池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Perc电池利用了一种称为“后部蚀刻”(rear passivation)的技术,将硅基底中的缺陷降到最低,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这种技术可以在现有的生产线上实现,所以具有较低的额外成本,能够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Perc电池的性能不断提高。
相比传统的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Perc电池的转化效率更高,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目前,Perc电池的转化效率已经超过了23%以上,不断刷新着纪录。
此外,Perc电池还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在高温环境下会有能力损失和寿命缩短的问题,而Perc电池可以更好地应对高温环境,保持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Perc电池的发展也推动了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性能优越且成本低廉,Perc电池逐渐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中。
然而,Perc电池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Perc电池的制造工艺相对较复杂,需要在生产线上进行后工序的改进。
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Perc电池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这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异质结电池ito与电极钝化
异质结电池ito与电极钝化
异质结电池是一种电池结构,其中正负极材料由不同的材料组成,形成一个异质结。
这种异质结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池的性能。
ITO是一种导电氧化物材料,常用作透明导电电极。
在异质结电池中,ITO 通常被应用于电极材料中的导电层,为电池提供电子导电通道并提高电池的导电性能。
电极钝化是指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层,从而阻止进一步的氧化反应和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反应。
钝化层可以保护电极表面,并且在电池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减少电极的腐蚀。
钝化层的形成是通过特定的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对于ITO电极而言,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铟锡,可以通过在ITO表面施加适当的电位或在特定气氛中处理来形成钝化层。
电极钝化在异质结电池中有多重好处:
1.改善电极稳定性:钝化层可以保护电极材料,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电极在特定环境下的腐蚀和损坏。
2.提高电化学性能:钝化层可以减少电极表面与电解质之间的不良反应,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效率。
3.提高电池循环性能:钝化层可以减少电池循环过程中电极材料的损耗和漂移,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
ITO与电极钝化在异质结电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能、电池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异质结电池在能源存储和其他领域具有更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Emitter Improvement
Median improved ~ 0.16 %
Selective emitter significantly improves cell efficiency.
19
Misalignment Issue
EL Images
OM Image
High Rs Issue
Wafer SE pattern SP pattern
Pattern match
Edge alignment
Wafer
vs. Fiducial alignment
Wafer
SP pattern
SE and SP Pattern Mismatch:
Pattern calibration at laser tool Improvement in screen fabrication
Advantage:
Current Std. Equip.
―
Minimize capital investment
Guarantee high productivity
Mature SP Technology
―
TMA Free
Reduce running cost ― Ensure safety
―
6
2017 Q1: Grading wafer quality, implementing SE and optimizing ARC process Current capacity: 120 MW
9
RECENT IMPROVEMENT
10
Effect of Bad Wafer Quality
In-line EL monitoring
Laser Doping Technology:
Use phosphosilicate glass (PSG) as doping source (limited source)
Optimization of diffusion and laser doping processes ― Alignment between SE and SP patterns
Parameter B
Parameter A
Laser Doping Trade-off:
Sheet resistance as low as possible
―
For better field-effect passivation For better contact quality
P concentration at surface as high as possible
12
Wafer Quality Grading
PL images of typical bad wafer quality
Dark centre wafer
Dark corner wafer
Grading Strategy:
Use PL to exclude dark centre and dark corner wafers. Grade wafer quality by using PL intensity, PL non-uniformity, bulk resistivity, etc.
―
Limited Source Diffusion Solution
16
Diffusion Optimization
E.g. for PSGs with different P content by using different POCl3 flow rate*
Contact quality related Emitter quality related
34.65%
65.35%
Scale
Capacity – 800 MW (Current) Shipment 2014 – 428 MW 2015 – 500 MW 2016 – 650 MW
4
PERC STATUS IN E-TON
5
Printed-AlOx PERC Technology
11
Effect of Bulk Resistivity
Al-BSF
Simulated efficiency vs. bulk resistivity*
Majority current flow: only vertical path (thickness)
PERC
Majority current flow: lateral path >> vertical path
* D. C. Walter, B. Lim, and J. Schmidt, “Realistic Efficiency Potential of Next-Generation Industrial Czochralski-Grown Silicon Solar Cells after Deactivation of the Boron–Oxygen-Related Defect Center,”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ol. 24, pp. 920-928, 2016.
M2-4BB PERC (2016 Q1)
ExcelTonTM-Cell-III
Average84 21.22
Voc [V]
0.656 0.660
Isc [A]
9.78 9.84
FF [%]
79.83
PCS
1
79.31 14265
7
Where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improvements we had made on printed-AlOx PERC cells since 2016 Q1:
P-emitter recombination loss SiNx passivation recombination loss Silicon bulk related losses
Bulk Resistivity Trade-off:
Lateral resistive loss (need lower ρ) vs. bulk lifetime (need higher ρ) BO deactivated (Light-induced Regeneration, LIR) higher efficiency; optimum resistivity shifts towards lower resistivity
Alignment Algorithm of SP Tool:
Edge alignment: only work at some proper conditions Fiducial alignment: better process window
Tolerance of SE Finger Width
Related to POCl3 flow rate
Diffusion Trade-off:
PSG with P content as high as possible
―
PSG thickness is a function of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SE pattern (heavy emitter)
SP pattern (Ag finger)
Misalignment between SE and SP patterns causes high Rs and low efficiency.
20
Alignment Optimization
Pattern mismatch
For better contact quality For better emitter quality
Inactive P in Si as low as possible
―
17
Laser Doping Optimization
Laser parameter screening Sheet resistance check ECV check
Printed-AlOx PERC Cells:
Progress on ExcelTonTM – III cells
採用氧化鋁漿料鈍化的PERC電池:
第三代ExcelTonTM電池的最新進展
E-Ton Solar Tech Co., LTD. Taiwan
益通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hen-Hao Ku, Ph.D. (古鎮豪)
13
Effect of Wafer Quality
Median improved ~ 0.18 %
Higher wafer quality gets higher cell efficiency.
14
LID Data
AVE LID @ 1 sun for 12 h ~ -0.8 %.
15
Selective Emitter
Loss analysis*
* C. Kranz, J. H. Petermann, T. Dullweber, and R. Brendel, “Simulation-Based Efficiency Gain Analysis of 21.2 %-Efficient Screen-Printed PERC Solar Cells,” Energy Procedia, vol. 92, pp. 109-115, 2016.
21
Alignment Improvement
In-line EL monitoring
Misalig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