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的“双保险药物”!.docx

合集下载

乙肝临床应用药物治疗指南

乙肝临床应用药物治疗指南

乙肝临床应用药物治疗指南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严重者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

目前,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干预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在乙肝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将针对乙肝的临床应用药物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一、抗病毒治疗药物1. 拉米夫定(LAM, Lamivudine)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逆转录酶,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

临床应用时,口服给药,每日一次。

副作用主要包括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因此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2. 替比夫定(TDF,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替比夫定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同样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逆转录酶来抑制病毒复制。

临床应用时,口服给药,每日一次。

与拉米夫定相比,替比夫定的疗效更为显著,副作用更少,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3. 替诺福韦(ETV, Entecavir)替诺福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通过抑制病毒逆转录酶来阻断病毒复制。

临床应用时,口服给药,每日一次。

替诺福韦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稳定,副作用小,是一种常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二、免疫调节治疗药物1. 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可以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目的。

临床应用时,通常每周注射一次。

干扰素的副作用较多,包括发热、肌肉疼痛、疲乏等,因此在使用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

2. 利巴韦林(LVB, Lamivudine)利巴韦林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除了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临床应用时,口服给药,每日一次。

利巴韦林在治疗乙肝时常用于复发性肝炎或者免疫抑制期的治疗。

三、肝脏保护药物1. 波生坦(Bosentan)波生坦是一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门脉性高压。

在乙肝合并门脉高压的患者中,波生坦可减轻门脉系统的高压,预防并减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用药:治乙肝联合用药好(27).docx

合理用药:治乙肝联合用药好(27).docx

合理用药:治乙肝联合用药好(27)王豪田庚善(2001.06.21)以往的临床研究和观察表明,单独用左旋咪唑涂布剂或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疗效还不够理想。

最近一项研究的结果初步表明,将左旋咪唑涂布剂与口服拉米夫定联合使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优于单独用拉米夫定或左旋咪唑的疗效。

主要表现为可明显提高HBeAg/抗-HBe的血清学转换率和加快HBV-DNA的阴转。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5家医院)、随机(1:1)、开放对照的临床实验,共纳入94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型和中型病人。

病人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达正常上限的1.5~10倍、血清胆红素未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

我们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联合用药组和拉米夫定组。

联合用药组病人接受左旋咪唑涂布剂每周2次、每次5ml和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12个月。

拉米夫定组病人接受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亦为12个月。

两组病人均不用其他抗病毒药或免疫调节药。

疗效判断指标包括HBeAg/抗-HBe的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血清ALT和AST等。

在治疗开始前及开始后3、6、9和12 个月时检测以上参数,并观察记录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从治疗开始后6个月,两组间HBeAg/抗-HBe的血清学转换率差异逐渐加大,在第6、9、12个月时,联合用药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4.6%、18.2%和37.9%。

而单用拉米夫定组病人的HBeAg的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8.7%、9.5%和12.5%,二者差异显著。

本研究还发现,所有发生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其ALT均恢复正常,并伴HBV-DNA的阴转,提示病情的好转和稳定。

联合用药组HBV-DNA的阴转率在治疗开始后3和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联合治疗组为分别为83.8%和92.7%,单用拉米夫定组则分别为51%和73.9%,p值分别为0.01和0.04。

至12个月时两组间HBV-DNA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分别为82.8%和62.5%,p=0.09)。

乙型肝炎的药物联合治疗策略

乙型肝炎的药物联合治疗策略

乙型肝炎的药物联合治疗策略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

它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健康。

乙型肝炎可引发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药物联合治疗是乙型肝炎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

它通过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病毒复制和肝脏损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联合治疗策略:1. 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s, NAs)与干扰素(interferon, IFN)的联合治疗:NAs是目前治疗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如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等。

它们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

然而,NAs单药治疗的疗效有限,因此常与IFN联合使用。

IFN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可增强治疗效果,但其使用受限于副作用和耐药性。

2. 不同NAs的联合治疗: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易于产生耐药性,单药治疗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因此,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NAs药物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例如,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风险。

3. 草药与西药的联合治疗:在一些国家,传统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

一些研究表明,与西药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

例如,中药复方黄芪口服液与恩替卡韦的联合治疗在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4. 药物联合治疗的个体化选择: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和变异株,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药物联合治疗中,个体化选择药物和剂量非常重要。

通过检测病毒基因型、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等指标,可以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乙型肝炎的药物联合治疗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肝脏炎症和损伤。

然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此外,定期监测病情和药物疗效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并控制疾病发展的关键。

乙肝患者常用的保肝药都有哪些?

乙肝患者常用的保肝药都有哪些?

乙肝患者常用的保肝药都有哪些?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物有维生素类,促进肝脏解毒的药物,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等多种。

(1)维生素类药物:肝硬化病人常有多种维生素的缺乏,所以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K等。

(2)具有解毒功能的药物:①葡醛内酯,能与肝内的毒物结合形成无毒的或低毒的物质经尿排出。

常用剂量每次0.1~0.2g,每日3次口服。

重症病人可静脉给药。

无明显毒副作用。

②二异丙胺,也具有解毒功能,改善肝功能,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常用的剂量是每次20~40mg,每日3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3)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①三磷腺苷,能够提供机体所需的热量并参与体内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

常用剂量每次20~40mg,每日3次口服。

重症病例可静脉给药。

②辅酶A,在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临床上也很常用。

常用剂量每次50~100U,每日l次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常与三磷腺苷合用。

③肌苷,可直接进入细胞内,参与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可使受损的肝细胞功能恢复。

常用剂量每次0.2~0.4g,每日3次口服,也可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每日l~2次。

(4)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各种氨基酸制剂、血浆等。

白蛋白及新鲜血或血浆可以改善病人的低蛋白血症,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加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宜小剂量多次输给。

(5)促进胆红素代谢与排泄的药物:俗称降黄药物,如门冬氨酸钾镁、保胆健素、茵栀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苦黄注射液等。

(6)降酶药物:如五味子制剂(联苯双酯等),山豆根制剂(山豆根注射液),甘草制剂(甘草酸、强力宁、甘力欣等),水飞蓟制剂等。

保护肝脏的药物虽然很多,但目前尚无特效药。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保肝药物在肝内经生物转化而排出体外。

如果应用过多的保肝药物,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使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

常用乙肝抗病毒药物

常用乙肝抗病毒药物

常用乙肝抗病毒药物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常用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内容,具体内容: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乙肝,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有哪些。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该类药物的优点是有固定疗程、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乙肝,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有哪些。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该类药物的优点是有固定疗程、不产生病毒耐药、HBeAg,HBsAg血清转换率高且应答持久、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病毒双重功效;缺点:需皮下注射、价格较高、不良反应较多等(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异常等)有妊娠、精神病、酗酒、失代偿期肝硬化、甲状腺疾病等禁忌症。

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情阶段:病毒载量低于109、高ALT水平、HBeAg低滴度、女性、非母婴传播、病程短。

2、核苷(酸)类似物这类药物的优点是:三性"有效性、易行性、安全性",但是也有疗程不固定、易发生病毒耐药、停药后易复发等的缺点。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

其中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是一线推荐药物。

拉米夫定(贺普丁)优点:上市时间最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进入医保;缺点:持久应答率低、病毒耐药率高(14%,38%,49%,66%)。

阿德福韦酯(贺维力、名正、代丁等)优点:耐药变异率低(0、3%、11%、18%、29%),对拉米夫定耐药者仍有效;缺点:抗病毒作用较弱,起效慢,有潜在的肾毒性。

恩替卡韦(博路定)优点:作用强,耐药率低(5年累计耐药率1.2%);缺点: 价格较贵。

替比夫定(素比伏)优点:作用强,HBeAg转换率高(22%);缺点:变异率较高,有肌酸激酶升高等副作用,上市时间短,抗病毒作用,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都有待证实。

替诺福韦酯为吉利德的专利药,于2013年10月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是国内外指南都推荐的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一线用药。

抗乙肝药使用说明书如何正确使用抗乙肝药品

抗乙肝药使用说明书如何正确使用抗乙肝药品

抗乙肝药使用说明书如何正确使用抗乙肝药品一、药品名称:抗乙肝药二、药物成分及含量:抗乙肝药主要成分为乙肝病毒抗原,含量根据不同药品而异。

三、适应症:抗乙肝药主要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防止疾病进展。

四、用法用量:1. 抗乙肝药的用法和剂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2. 通常情况下,每日一次,口服。

建议在饭后使用,以减少胃肠不适的风险。

五、不良反应:1. 抗乙肝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头痛、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2. 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六、禁忌症:1.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停药。

2. 对其他成分敏感的人士也应慎用。

七、注意事项:1. 在使用抗乙肝药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得随意更改用药剂量。

2. 使用药物期间,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3. 长期使用抗乙肝药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病毒复制水平及肝功能检查,并与医生密切沟通及随时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八、药物储存:1. 抗乙肝药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2. 儿童应放置在无法触及的地方。

九、过量用药:如意外过量使用抗乙肝药,请及时就医处理。

十、药理毒理:抗乙肝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具体的药理毒理研究可在医学专业文献中查阅。

十一、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抗乙肝药的同时,应注意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

十二、包装规格:抗乙肝药通常以药片、胶囊或注射剂的形式出现,具体包装规格请查看药品说明书。

十三、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请在药品包装上查看标示。

十四、生产厂商:请在药品包装上查看标示生产厂商信息。

十五、其他:如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使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

总结:抗乙肝药是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重要药物,正确使用抗乙肝药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并预防疾病的进展。

乙型肝炎治疗中的药物联合疗法

乙型肝炎治疗中的药物联合疗法

乙型肝炎治疗中的药物联合疗法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乙型肝炎感染者可经历急性感染或持续慢性感染,后者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为了有效治疗乙型肝炎,药物联合疗法被广泛应用。

一、药物单一治疗的局限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

长期以来,单一药物治疗(如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被使用,但其疗效有限。

病毒抗药性和复发率高,且慢性感染者在长期治疗后仍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因此,药物联合疗法成为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策略。

二、药物联合疗法的优势药物联合疗法指的是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以增强疗效并减少病毒耐药性。

药物联合疗法的优势在于:1. 增加病毒清除率:不同药物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病毒,增加了抗病毒效应,提高了病毒清除率。

2. 减少耐药性:病毒发生耐药性的机制多样,药物联合疗法可以跨越单一靶点的局限性,降低病毒耐药性的发生。

3. 达到持久病毒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很强的复制能力,在治疗过程中易于产生抗药性,而联合疗法可以更好地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持久抑制病毒的效果。

三、常用的药物联合疗法1. 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疗法:干扰素(IFN)能够通过模拟免疫系统的作用,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则通过抑制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止病毒复制。

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尤其适用于慢性感染者。

2.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疗法:不同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曲他滨、替比夫定)具有不同的抗病毒活性,通过联合使用可以增加病毒抑制率,减少单一药物用药时间。

3. 核苷酸类似物与小分子药物联合疗法:近年来,小分子药物(如特诺福韦)的应用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的新选择。

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应用,可以降低病毒耐药性发生,并有望提高疗效。

四、药物联合疗法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药物联合疗法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增加了副作用的风险。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严重时可引起骨髓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抗乙肝病毒的主流药物.docx

抗乙肝病毒的主流药物.docx

抗乙肝病毒的主流药物
、单磷酸阿糖腺苷:国内已应用5000例以上对慢性乙肝病人HBEAg及HBVDVA阴转率约为40%----50%,无毒副作用。

疗程2----3个月或更长。

2、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病人治疗疗效与上相似,极易复发,目前主张应用大剂量,疗程半年以上。

3、苦参素注射液:现国内正进行观察,疗效较好,且价格较低,疗程亦须3个月以上。

4、拉米夫定:是一强的抗病毒药,用药后HBVDVA迅速下降甚至测不出,长时间用药HBEAg亦阴转,伴肝功能复常及肝组织学病变好转,且用药方便,每日口服一次,疗程至少一年。

二、为提高疗效,最好联合用药,如一种上述抗病毒药同时加用另一种抗病毒药或免疫刺激药,免疫刺激药可选用左旋咪唑涂布剂或胸腺素、全息自灸贴、胸腺肽或乙肝疫苗等。

三、中医中药亦有一定疗效,许多中药在实验室及临床观察均有抗HBV作用。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但存在较大困难,慢性HBV携带者的治疗更困难,且后者缺少大量临床资料,如何更合理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要问题。

对于慢性HBV携带者来讲重要的是临床随访观察,用否抗病毒治疗及如何治疗由肝炎科大夫决定。

和医生很好配合,坚持合理治疗,对阻断病情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乙肝用药层出不穷

乙肝用药层出不穷

乙肝用药层出不穷引言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

随着乙肝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以及对乙肝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乙肝用药的研发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当前常用的乙肝用药、用药指南和药物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解答。

一、常用的乙肝用药1. 核苷酸类药物a. 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作用机制:阿德福韦酯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对乙肝病毒进行抗病毒治疗。

•适应症:适用于乙肝患者中的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硬化患者。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肾功能损害、乏力、头痛等。

b. 恩替卡韦(Entecavir)•作用机制:恩替卡韦是一种反转录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病毒DNA 的合成和病毒复制。

•适应症: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患者。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肿大、周围神经病变等。

2. 干扰素类药物a. 彩虹柳氨酸(Peginterferon Alfa-2a)•作用机制:彩虹柳氨酸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适应症:适用于HBV DNA阳性、ALT升高、肝组织学活动性炎症明显及肝功能正常的成年慢性乙肝患者。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疲乏、恶心等。

二、乙肝用药指南乙肝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根据患者的乙肝病毒DNA水平、肝功能状态以及疾病活动性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以下是国际乙肝用药指南的一些重要建议: - 对于需要治疗的乙肝患者,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类药物是主要治疗选择,其效果已被广泛验证。

- 核苷酸类和核苷类药物在长期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和稳定性。

- 对于肝硬化患者,药物治疗的目标主要包括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预防并发症等。

- 在进行乙肝药物治疗时,密切监测乙肝病毒DNA、肝功能、转氨酶和乙肝e抗原(HBeAg)等指标的变化,以及随访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三、药物新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乙肝用药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用药指导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用药指导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用药指导用药方案 1[干扰素(IFN)]:如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即rIFNα-2b,一次300 万U,每周3 次,肌内注射,连用4 个月。

或rIFNα-2b,一次3~5 MU,每周3 次,皮下或肌内注射,1 年后改为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用药方案2[核苷类药(NUC)-1]:如拉米夫定(LAM),口服,成人一次0.1g,一日1 次,连续用药3~12 个月,儿童推荐剂量为3mg/(kg·d),极量为100mg/d。

或其他核苷类药,如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替诺福韦酯(TDF)。

用药方案3[核苷类药(NUC)-2]:如阿德福韦酯(ADV),口服,成人一次0.01g,一日1 次,连续用药3~12 个月。

或其他核苷类药。

用药方案4(抗病毒药):如膦甲酸钠注射液,成人3.0g,静脉滴注,一日1 次,疗程15~30 日。

或其他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阿糖胞苷、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用药方案5(免疫功能药):胸腺肽α1,用前每瓶胸腺肽α1(1.6mg)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立即皮下注射(不应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推荐剂量:一次1.6mg,一周2 次,两次相隔3~4 日。

连续给药6 个月(共52 针),不应间断。

临床试验提示胸腺肽α1与α-干扰素联用可能比单用α 干扰素或单用胸腺肽α<sub styl胸腺肽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 效果为好。

如联用α-干扰素,应参考α-干扰素处方资料内的剂量和注意事项。

一般胸腺肽α1在上午给药而α-干扰素在晚上给药。

作为免疫损害病者的疫苗免疫应答增强剂,一次1.6mg,一周2 次,两次相隔3~4 日,连续4 周(共8 针),第一针应在给疫苗后立即皮下注射。

乙肝联合用药

乙肝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内外合力共抗乙肝――浅谈胸腺肽在乙肝治疗中的作用时间:2011-03-15 02:12:50 来源:西安日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0年10月,我国内地乙肝患者约为2000万人,形势严峻。

治疗方面,2010年新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明确了抗病毒治疗是核心。

但专家指出,抗病毒只是“外力”,乙肝治疗要“内外结合”,提高病患自身免疫力很重要!试验证明,胸腺肽能有效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提高免疫力。

作为免疫调节剂,胸腺肽能促进免疫细胞成熟,增强免疫力。

胸腺肽类产品主要有胸腺肽、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其中胸腺肽α1效果尤为显著。

胸腺肽α1由28种氨基酸排列而成,活性更高、药效更长、一周两次的用量也更方便。

此外,胸腺肽α1是08版《亚太地区慢性乙肝治疗指南》和05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明确提出的乙肝用药,同时还被05年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乙肝治疗共识推荐为一线用药中唯一的胸腺肽类产品。

然而市场上胸腺肽α1类产品众多,该如何选择呢?专家提醒,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是选择的关键。

经北京地坛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重庆肝病研究所等17家知名医疗单位的临床验证,日达仙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胸腺肽α1制剂。

实验表明,6个月日达仙加干扰素联合用药,HBV DNA转阴率和e抗原转阴率分别为65%和70%,二指标同时转阴者高达61%,且作用持久,后续力强。

自97年在我国上市后,众多患者使用了日达仙,不良反应率低于0.5%,且多为轻度过敏性皮疹,未发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药品安全度高。

相较于其他胸腺肽α1产品,日达仙每个氨基酸的左旋度大于99%,这意味着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成分的活性。

最后,患者要特别注意,目前国际上首推的乙肝疗法还是联合用药,日达仙联合干扰素或拉米夫定是较理想的组合,既可以避免一些患者不耐受干扰素的副作用,又能与抗病毒药物协同作用。

联合用药做到了内增免疫,外抗病毒,真正做到内外合力,共抗乙肝!病毒变异是自然规律1、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会在肝细胞内为自己建立一个“复制基地”,把制造病毒基因的“模”藏在里面。

乙肝抗病毒应该选什么药?.docx

乙肝抗病毒应该选什么药?.docx

乙肝抗病毒应该选什么药?正规的乙肝抗病毒药截止到2007年,获得我国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只有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类。

干扰素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干扰素,另外一种是聚乙二醇干扰素(商品名:派罗欣、佩乐能);核苷类药有4种,包括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阿德福韦(商品名:贺维力、代丁、名正)、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和替比夫定(商品名:素比伏)。

两类药物,各有优缺点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都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而干扰素同时还是免疫调节剂,具有免疫调节和直接抗病毒作用。

核苷类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活性很强,能很快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而且对绝大多数病人都有效。

每天只要一片药,很方便,很少有不良反应。

然而,核苷类药物对“大三阳”的作用很慢,疗效不稳定,需长期服药,不能随意停药。

要用好这类药,必须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

于扰素治疗时间为6~12个月,疗效的指标是:清除“大三阳”;血清转氨酶正常;血清病毒检不出来。

干扰素通过激发病人的免疫力而获得疗效,停药后疗效相当稳定。

正因为干扰素须通过免疫激发获得疗效,所以每个人的反应很不一样,一个疗程能全部达到3项疗效指标的只有约半数病人,即使再用一个疗程也只有70%~80%的疗效。

此外,用干扰素治疗有不少不良反应,但是只要按规定作检查,同样是安全的。

每位慢性乙肝病人的情况不同,要求不同,因此不能绝对说哪种药物比较好。

须按病情和个人其他情况,从各个药物的特点选择较适合的某一种。

在我接诊的病人中,有一些人对乙肝已有相当的认识,对疾病和治疗有较正确的态度,能顽强坚持抗病毒治疗;有些病人经济不宽裕,但如果能坦率地和医生商讨,也能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有时还比较艰难。

病人本人必须了解自己的疾病,才能不被误导,才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和愿望来选择治疗,才能在医患配合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你该选择哪类药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的药物性质不同,治疗反应也不一样。

乙肝扶正胶囊(甘毒康)的说明书

乙肝扶正胶囊(甘毒康)的说明书

乙肝扶正胶囊(甘毒康)的说明书关于《乙肝扶正胶囊(甘毒康)的说明书》,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痊愈胆肝胰腺类病症是很多病人的期待,现阶段得了这类病症的病人愈来愈多,乃至拥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向,因而医治势在必行。

用药治疗胆肝胰腺类病症是流行挑选,服食乙肝牵正胶襄(甘毒康)开展医治的实际效果是比较突出的,病人服食乙肝牵正胶襄(甘毒康)之后都获得了十分理想化的实际效果,下边我们讨论一下详细介绍吧。

生产药品名称疫苗通用性名字:乙肝牵正胶襄产品名称:乙肝牵正胶襄(甘毒康)拼音字母全码:yiganfuzhengjiaonang(gandukang)生产关键成分疫苗首乌、川芎、沙苑子、紫丹参、山参、虎杖、贯众、食用碱、石榴皮、麻黄、肉桂粉。

生产性状疫苗本产品为胶囊剂,內容物为深褐色的粉末状;味道微苦。

生产适用范围/功效与作用疫苗补虚,养血活血化瘀。

用以乙型肝炎,辩证归属于肾脏两虚证候。

临床症状为:肝区不适不适感,浑身乏力,腰酸腿软,胸闷气短心悸,盗汗,头昏,纳少,舌淡,脉弱。

生产型号规格疫苗0.25g*24s生产使用方法使用量疫苗内服,一次4粒,一日3次;少年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生产副作用疫苗尚不确立。

生产禁忌疫苗尚不确立。

生产常见问题疫苗1、本产品持续应用不可超出7天,病症未减轻,请咨询医生或医师。

2、孕妇及哺乳期间应在医生具体指导下应用。

3、高血压、心脏病、消化道阻塞性肺气肿疾病、甲状腺囊肿功能较为亢奋、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肾功能不全病人谨慎使用。

4、低磷血症(如消化吸收欠佳综合症)病人不适合长期性很多服食。

5、少年儿童使用量请咨询医生或医师。

6、对本产品过敏症状禁止使用,过敏性体质者谨慎使用。

7、本产品特性产生改变时严禁应用。

8、请将本产品放到少年儿童不可以触碰的地区。

9、少年儿童务必在成年人监测下应用。

10、如已经应用别的药物,应用本产品前请咨询医生或医师。

生产药品相互影响疫苗如已经服食别的药物,应用本产品前请咨询医生或医师。

肝炎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

肝炎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

肝炎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肝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基本医疗保险,以保障患者能够获得必要的治疗药品。

本文将会介绍肝炎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

1. 乙肝病毒相关治疗药物乙肝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因,对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干扰素能够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核苷类似物则是通过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过程。

这些药物在肝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丙肝病毒相关治疗药物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丙肝病毒的复制是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

目前,丙肝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素和直接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能够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的复制。

而直接抗病毒药物则是通过抑制病毒的关键酶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

这些药物在丙肝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丁肝病毒相关治疗药物丁肝是一种由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

丁肝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

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

对症治疗药物则是用于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药物在丁肝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乙肝、丙肝和丁肝都是严重的肝炎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患者能够获得必要的治疗药品,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并提供相应的药品报销。

这些药品包括乙肝病毒相关治疗药物、丙肝病毒相关治疗药物和丁肝病毒相关治疗药物等。

这些药物在肝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乙肝的综合治疗

乙肝的综合治疗
Elvucitabine:有可能成为最正确抗HBV核苷酸类似物抑 制剂。该药兼具抗HBV和HIV双重活性,在体外试验中显 示该药活性较其它同类药品强10倍以上,而且血清药品浓 度可到达超出拉米夫定耐药病毒IC50水平。
乙肝的综合治疗
第22页
• Clevudine:是一HBV DNA聚合酶抑制剂,对鸭及美洲旱獭乙肝模型 有抗病毒活性,其对病毒抑制作用可连续到停药后6个月。以100mg/ 天,治疗至42周时,HBV DNA载量下降3.4log10,且未发觉耐药变 异。27%受试者HBeAg消失,18%出现e抗原-e抗体血清转换。 LB80380/ANA380:一个膦酸酯类药品前体,核苷类似物,鸟嘌呤核 苷单磷酸盐,有很强抗HBV活性。该药品设计用来战胜当前已同意药 品存在问题,比如拉米夫定耐药性,阿地福为肾毒性。 LB80380/ANA380是种口服药品,由LB80331/ LB80317转换而来。 LB80331/ LB80317都是新型鸟嘌呤核苷单磷酸盐类型核苷类似物, 在试验室中表现出抗HBV活性,包含拉米耐药株。该化合物在试验室 没有毒性特征,包含低潜在肾毒性。动物毒型研究证实 LB80380/ANA380很安全,旱獭研究表明,用药4周,血清病毒滴度 降低超出6个数量级。1期临床研究,健康志愿者显示好安全性,耐受 性,药品代谢动力学支持天天1次服药。咱们汇报1/2期临床最终研究 结果,用来评定LB80380/ANA380安全性,药品代谢动力学,对 HbeAg阳性,HBV DNA阳性患者抗病毒活性。临床前试验室中数据 表明对野生株,YMDD变异株、阿德福韦变异株都有效
HBV治疗性疫苗
• 当前有三大类: 1、乙肝病毒前S与S片段多肽治疗性疫苗; 2、细胞毒淋巴细胞表位多肽治疗性疫苗; 3、DNA疫苗。

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抗病毒药物配方

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抗病毒药物配方

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抗病毒药物配方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较高的感染率。

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长期感染的风险,容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乙型肝炎的治疗尤为重要。

抗病毒药物是乙型肝炎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类和干扰素类两大类别。

核苷酸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所需的病毒逆转录酶来发挥抗病毒作用,而干扰素类药物则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抑制病毒复制。

在核苷酸类药物中,目前常用的包括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

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能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其中,阿德福韦酯是一种广谱的核苷酸类似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强效的抗病毒活性,是目前治疗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

恩替卡韦则是一种新一代的核苷酸类药物,具有更好的药效和耐受性,适用于乙型肝炎慢性感染者的长期治疗。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酸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其抗病毒作用可持续较长时间。

除了核苷酸类药物,干扰素类药物也是乙型肝炎治疗中的重要选择。

干扰素主要分为α、β、γ三个亚型,其中α干扰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干扰素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能力,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然而,干扰素类药物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副作用较多、疗程较长等,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谨慎选择。

在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病毒药物的配方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治疗前需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病毒载量、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等指标的检测,以确定适合患者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

此外,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总之,抗病毒药物在乙型肝炎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苷酸类和干扰素类药物是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药物的选择和配方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且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乙肝需双管齐下的抗病毒药.docx

治乙肝需双管齐下的抗病毒药.docx

治乙肝需双管齐下的抗病毒药2009年2月13日,第19届亚太肝病学会(APASL)大会在香港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多学科结合的肝脏病学”。

会上,乙肝专家指出,如何优化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案也是与会学者讨论的重点。

而对于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实现“双达标”是首选的治疗目标。

中医抗乙肝有“真经”APASL主席、香港著名肝病专家廖家杰教授在会上指出,《2008年新版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即《APASL指南》)首次明确了乙肝治疗的明确停药原则。

对于e抗原阳性的患者,APASL指南建议,在间隔至少6个月的两次检查中,均显示e抗原血清学转换和病毒检测阴性,即实现临床上的“双达标”,巩固治疗一年后,就可终止治疗。

“如何实现尽早停药,恢复正常的社会、家庭生活,一直是乙肝患者最关注的问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在会上说,“表面抗原转换从而彻底治愈是所有乙肝患者的理想目标,但只有极少数患者才能实现;对于众多的乙肝患者,‘双达标’(即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和e抗原血清转换)则是可望又可及的目标。

实现‘双达标’后,患者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会大大降低,而有机会实现停药。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巫善明教授在会上也指出:“从乙肝药物的选择来看,理想的抗病毒药物必须能够双管齐下,实现双达标,即一方面能够快速、强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同时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较高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除了疗效外,乙肝患者还非常关心治疗费用的问题。

”亚太地区肝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全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在会上指出,“乙肝患者的总体治疗费用主要取决于每日药物的单价及总的治疗疗程。

从治疗花费这一角度来看,‘双达标’的治疗策略,将使患者有机会早日停药,同时降低了日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这将有助于减少乙肝患者的总体治疗费用。

”侯教授进一步指出,最新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与目前临床上另外两种口服抗病毒药物相比,替比夫定在实现e抗原血清转换方面,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

对乙肝的药物治疗方案

对乙肝的药物治疗方案

对乙肝的药物治疗方案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乙肝病毒感染者可同时处于急性期或慢性期,慢性乙肝患者容易引发严重的肝脏病变,如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药物治疗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乙肝药物治疗方案。

1. 核苷类(酸)类似物核苷类(酸)类似物是目前治疗乙肝的基础药物之一。

此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降低病情进展的风险。

常用的核苷类(酸)类似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等。

拉米夫定是一种口服药物,适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乙肝。

它通过干扰病毒DNA链的延伸过程,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恩替卡韦是一种口服药物,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阿德福韦酯是一种去磷酸酯类似物,同样可抑制病毒的复制。

2. 免疫调节剂除了核苷类(酸)类似物外,免疫调节剂也是乙肝治疗的一种选择。

免疫调节剂通过增强宿主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肝脏病变。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有干扰素和替尼福韦等。

干扰素是一种由人体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常见的干扰素有α-干扰素和PEG-干扰素,可通过改善宿主免疫功能和抑制病毒复制来治疗乙肝。

替尼福韦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以减轻肝炎活动性和改善肝功能。

3. 草药治疗在传统中医中,乙肝的治疗也采用草药的方法。

一些中草药如黄芩、连翘、柴胡等具有抗炎和保护肝脏功能。

然而,草药治疗乙肝仅限于辅助治疗,并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患者在使用草药治疗时需谨慎,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总的来说,乙肝的药物治疗方案涉及到核苷类(酸)类似物、免疫调节剂和草药治疗等多个方面。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病变程度等。

此外,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还应定期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病变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乙肝的药物治疗希望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然而,对于乙肝的治疗方案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药物耐药性和治疗持续时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治疗的“双保险药物”!
核苷类似物药物的出现,曾给乙肝人群带来欣喜,然而就在人们充满希望地走上抗病毒治疗的道路后,却遭遇了耐药的“暗礁”。

对此,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谢尧日前提醒患者,应慎重选择初治药物。

“乙肝核苷类似物初治患者应首选强效抑制病毒、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这
就是‘双保险药物’初治策略,其目的是保护患者免受耐药困扰,持久稳定地控制病情。

”谢尧说。

他指出,一旦遭遇耐药“暗礁”,就会导致抗病毒药物失效,病毒反弹,患者不得不加用药物或者更换药物,这不仅增加治疗成本,而且还会增加后续治疗方案发生耐药的可能性,很容易使乙肝患者陷入“耐药、换药、再耐药”的恶性循环,病情还可能向肝硬化、肝癌的方向进展。

今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的《慢性乙肝治疗指南》首次在治疗目标中突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谢尧表示,这一转变表明了从关注患者的短期生理指标转向关注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新趋势。

基于这样的治疗目标,新指南将强效、耐药率低的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推荐为慢性乙肝核苷类似物治疗的一线药物。

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初治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5年,94%的患者病毒载量可降至不可测水平,而累计耐药率仅1.2%。

今年5月公布的《中国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显示,病情得到长期控制、坚持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可达到75分,高于乙肝人群整体平均水平;而且这些患者绝大多数都没有发生过耐药。

乙肝热文精彩推荐
哪些天然食物能保肝?
乙肝病情可写在皮肤上乙肝到肝癌究竟有多远乙肝抗病毒讲究战术某食品乙肝患者碰不得如何自测肝炎严重程度小三阳在性爱中传播?
如何判断乙肝病情轻重
更多乙肝的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乙肝疾病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