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感言短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青感言短语
一个特别的时代,给了我们这代人一段特别的经历,一段特别的人生让我们有了一个历史进程中的个性标记——这就是”知青”。
知青的经历让这一代人刻骨铭心,有着无法抹去的记忆,在许多知青的身上留下了深厚的知青情结,尤其这一代人已逐步的退出社会,成为边缘的一代,会更加怀念青春的时光,而这种情结会随着时间越发的深厚。
从《并不遥远的年代》中摘录
1),“坎坷的人生和曲折的人生道路,磨练了我的意志,也练就了我坚强不屈的性格。
从不怨天尤人,因为我相信党和政府。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退休教师,凡夫俗子,无所作为。
但我坚信:若干年的历史组成立我们生命的全部,若干部严肃而庄重的个人史,将汇集成整个时代的璀璨!蓦然回首,岁月成金。
”
——蔡某云,1949 年生,1970 年下乡,学干农活,当过建桥民工,学过样板戏,干过宣传队,当过展览馆讲解员,1979 年,在下乡9 年后,胃出血‘三个加’,因病回城。
现是中学退休教师。
2),“当地乡亲淳朴善良不把知青当外人看,倒也平平和和的,没有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雨》里面知青在北大荒刻骨铭心的遭遇。
因为有上山下乡的经历,我回城后分配工作,不久又下岗了,却没有怨言。
临近晚年,我自己开了一家日杂百货店,当起小老板。
如今儿子参加工作,我同也是山上下乡的妻子一起,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陈某民,1952 年生,1969 年下乡,回城分配工作、下岗、自己开店。
3),“下乡8 年,我独自去空手回,没有任何身外之物。
但这8 年,却为我以后的生活工作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的财富,人格的力量,做人的准则。
回城20 年里,尽管登过泰山,领略过黄山,到过香港维多利亚港,日月潭,大峡谷,但总觉得带有青草味的山村小路,走起来特别舒坦。
每年多一定想办法抽时间回去看看小山村那熟悉的土屋,朴实的乡亲。
每次踏上这片热土就没法不被浓重的历史氛围所包裹,所感染。
……尽可能奉献一点微薄之力。
乡村那条小溪始终在心中流淌着,乡亲们曾经给过的爱护始终难于忘怀,……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去了,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依然那样使我迷恋、令我牵挂。
队长的老母亲,今年该有80多岁了吧,我默默地祝福
她老人家身体硬朗,留坑山上的柑橘挂果如何?村里哪家的后生考上大学、中专?”
——陈某洲,1953 年生,1969 年下乡,1977 年招干当干事,现为人大副主任,副厅级。
4),“知青生活是锻炼人的。
在艰苦知青生活的磨练下,我们慢慢成熟起来。
进过繁重体力劳动的洗礼,我们深深懂得了:稻、麦、果、疏的收成凝聚了许多人辛勤劳动的汗水,粒粒皆辛苦,一定要珍惜劳动果实;经过与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同甘共苦,我们看到农民身上艰苦朴素和纯真厚道的亮点,大大陶冶了知青的情操;我们深切体验了农村、农业、农民的贫穷困苦,萌发改变这种面貌的意识。
知青生活虽然艰苦,但是这种艰苦却磨练了我们更加顽强的人生意志,教会了我们深刻理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理,培养了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品格。
”
——李某帮,1948 年生,1969 年下乡,1978 年上大学,1982 年分配市统计局工作,1996任局长,正处级。
5),“整整6 年的青春岁月,风风雨雨,激情燃烧,苦闷旁徨,酸甜苦辣,汇成一支难忘的歌。
……现在说起这些,孩子们像听天方夜谭,年轻人也许不可想象。
但这些都是确确实实的,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
——黄某发,1952 年生,1969 年下乡,1975 年任民办老师,后转公办,读师专,留校、调动,今任副处级组织员。
6),“上山下乡,是我人生旅途的一段歌。
如涓涓细流,轻柔流淌于心田,似缕缕蚕丝,久久萦绕于心间,任凭岁月的风雨剥蚀,那遥远的记忆,如大海永远不消失的波涛,总唤起我对下乡往事、对山乡村民及一草一木的惦记。
曾记否,韶华易逝,记忆难泯。
”劳动千般苦,思家点点愁”虽然领略了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清苦寂寥,但也磨练了坚忍不拔的耐力和淡定从容的意念。
山民淳朴,视我们为尊贵的客人,手把手的教农活,劳动时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知青们被山民们的质朴关爱、犹如春风拂面的殷殷情所感动,这种真诚善良的传统美德、这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我今后工作中为人的准则与人格力量的精神基础。
绵绵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村民对知青的好,点点滴滴在心头,把我们这些知青当做他们的儿女,我们也将村民当做亲人。
我每年几乎都回我的第二故乡知青点去走走看看,知青生活培养我做人做事坦荡真诚的品格、磨练了人生意志,
一生弥足珍贵,感谢“广阔天地”为我提供了成长、成熟的土壤与平台体验了人生,使我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能历挫折而不沉沦,经磨难而能奋起。
知青们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知青生活,宛如人生一段歌。
”
——王某芳,1953 年生,1969 年下乡,1976 年大学毕业,1987 年任市妇联副主席,2001 年至今市政府副秘书长,正处级。
她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评论、诗歌、通讯、小说、文学报告等。
7),“经过两年多的劳动锻炼,知青点的知青符合推荐上大学的条件,1975 年,60多个知青,上级给了4个工农兵学员的名额……农场党支部决定采用投票产生,通知开会,会议内容没有讲明,100多名知青和农场场员当场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我是4个中的一个,心情格外激动,当时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
——李某明,1953 年生,1973 年下乡,1975 年大专学习,1978 年中学任教,1985 年省委党校学习,1987 年任科员,现在任市社科联副主席,副处级。
8),“从‘文革’到下乡,尽管我家遭受很多歧视,但我从没有怀疑过共产党和毛主席,那信仰的虔诚,就像土楼一样牢固。
有一次生产队开会,公社党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长亲自来主持,宣布我为对政治夜校教师,满脸笑容对社员们说‘以后大家要叫吴某明同志吴老师,请大家鼓掌’。
白天学大寨,晚上办政治夜校,学什么?学文化,学农业科技,学技术,学毛主席著作和时事政治。
100多人的生产队有两间教室,因为队的中间隔条河,所以两边各有一间教室。
虽然我在招工招生问题上受到不公平待遇,但从来没有遭到贫下中农的任何歧视。
这几年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回村民组看望乡亲们。
正是:沧海桑田,岁月流金,方显人间真情!”
——吴某明,1951 年生,1969 年下乡,1978 年调公社文化站工作,1980 年回城工作,1993 年移民美国。
今年来以“大地”为笔名在各报刊发表文章,著有长篇回记录和小说问世。
9),“说来真幸运,这是加入全国近3000万知青大军的最后一批,偏偏让我赶上了,这一天曾经让我激动不已。
……校园里贴满了用大红纸书写的决心书,豪情壮志处处了可见。
…..欢送大会推我上台表态……两侧有干部送行,中小学生的腰鼓队、花束队,沿街边舞边跳,边喊边叫,热烈欢送着。
此时心中泛起的激动劲要比刚才在台上表态还强烈。
上车后,车站里还是人山人海,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在车旁挥手相送,就连车站的员工和商店的售货员也都加入送别的行列,我再次激动,情不自禁地手持胸花,探出车外,向人群挥别……”
——周某峰,1958 年生,1976 年下乡,1978 年调平和第二糖厂当工人,历经转折,现为市委编办主任,正处级。
10),“大学毕业后,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人民的培养,我读大学,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每月还有20多元助学金,够吃饭,还有剩支持家人,感谢老师无私教诲……我要尽力回馈社会”
——傅某仪,1947 年生66届高中毕业,1969 年下乡,1978 年上大学,官至副厅。
11),“那是一个实际并不遥远,但似乎已很遥远的年代。
那些似乎已经忘却的往事,在此时此刻,一幕幕,竟是如此清晰的重映在我们的眼帘——当年我们年轻朝气蓬勃……,当年我们……,当年我们……,当年我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大多数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贡献了青春和力量。
时间飞逝,到1977 年慢慢全部走光。
1993 年4月下乡19周年,2003 年4月下乡20周年
的纪念日子,昔日的场友们两次相聚在一起叙旧,有出国留学读博士的、有任厅级、处级、科级等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在企业工作的,有中小企业关停自谋职业的,也有退休在家的。
回眸34 年前知青农场的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的经历,心情愉快,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要求,是形势的需要,使我们这一代人得以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磨练成长。
”
——蔡某娜,1955 年生,1973 年下乡,1978 年在县妇联工作,当过副县长、宣传部副部长、宣传部、县妇联主席。
12),“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事多谈忘了,唯有上山下乡那段大大小小的经历都历历在目。
通过上山下乡的历练,我骨头坚硬了,思想成熟了,知识面更宽阔了。
没有上山下乡的经历,就没有我今天事业的顺利。
官坡是我人生起步的地方,是一个有苦有乐终生难忘的地方,一个离开了又老想回来看看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
大队的知青们最后全部调出,各奔前程,相遇时聊起当年的经历总是说不完谈不尽,像真正的战士打仗的经历一样,都认为那是人生一段最有意义、最不平淡、最有回忆、最值展示的经历。
”
——张弓,1947 年生,1969 年下乡,第一年挣一部自行车;所学的文化知识有用武之地,机电技术、宣传栏、标语、读文件社论、小学代课,碾米、抽水;苦干受到表扬,经常改善伙食;白天干活,晚上当义务文艺宣传队的队员;入乡随俗和农民一起过节,为知青盖自行车修理房偷砍其他公社的松木;建设水库开山炸石,苦干加巧干,方法得到表扬和推广。
后来自己经商,现任某中美合资企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某厂厂长,花卉盆景协会会长。
13),“时光如白驹过隙,33 年过去了。
当我们现在有机会有机会坐在一起的时候,谈起往事均不胜唏嘘,大家都有许多感想。
当年,我们劳了筋骨、苦了心志、饿了体肤。
天虽无降大任于我们,但我们确实受益不浅。
我们的体质得到了锻炼,我们的意志得到锤炼。
我们懂得珍惜,我们学会宽容。
我们重视淳朴的友情,我们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
我们很多人具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品格。
‘上山下乡’这人生的一段经历,我们终生受用。
”
——黄某雄,1957 年生,1975 年下乡,1978 年考入师范。
现任教务处主任,高级教师。
14),“33 年前的知青生活,是苦,是泪,是锤炼,是炼狱,是一只五味瓮……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是说不清的。
知青是一种痛苦,知青是一种精神,知青是一种财富……1978 年临别农村时,我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诗《野草》,现在的我,可能写不出这样的诗了。
”
——沈某添,1975 年下乡,学习务农、自己养猪、组织文艺宣传队、组织赛诗会。
1978 年考入师院。
当过教师,宣传干部,记者,编辑。
现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其它书法、动画、戏剧美术、文联、科教文卫专家组成员等。
15),“我们在一起宣传毛泽东思想。
上世纪70 年代,在东泗山乡活跃着一支以下乡知青为主体组建的文艺宣传队——清泉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当年宣传队的队员们满怀激情,驰骋在山乡的舞台上,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用青春与热血谱写着一曲激越回荡的知青之歌。
回忆起当年宣传队生活的点点滴滴,总会让人心潮澎湃,难于平息……”
——何某人,1946 年生,1969 年下乡,1978 年考入师院,1980 年后在多所中学任教,2006 年退休。
16),“悠悠往事知青梦,华安绵治知青——这个为闽南
知青所耳熟能详的、短暂的、闽南最大的、知青的“先进典型”集体。
她“先进”以后的浮沉就鲜为人知了。
但该知青集体的每位知青,无论他(她)们后来成了什么样的人,都是他(她)们会永远眷恋和珍惜的生活体验,甚或图腾、精神财富。
在绵治知青兴旺时期:一是集体自觉学习马列毛泽东思想理论。
读书,写眉批、记笔记,搞“调查访问”,模仿《湘江评论》创办油印小刊物《中华儿女》;二是绵治十几个生产队由知青担任副队长;三是经受住强体力的农村劳动的考验。
四是多次参加扑山火体现了知青集体的战斗力;五是救死扶伤为村民做好事;六是搞了些最后证明失败的空想实验,作了些有益理论探讨。
在绵治知青离开农村后,奋进精神不息,有传奇经历的知青不在少数,很多人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学术界中有作为的人才。
”
——蔡某成,1948 年生,1969 年下乡,1980 年师院毕业,在中学任教、省社科院工作、任过秘书长、副研究员、大学教授。
17),“难忘的第二故乡,一、对‘方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苦’有的深切体会;二、学‘毛著’,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参加扑灭山林火灾,经受烈火考验。
”
——张某洲,1951 年生,1969 年全家下乡,1972 年参加创办工厂,任过车间政工、支委、工会主席、检验科长,1984 年转干学习,经济师,内退,改做寿险营销工作。
18),“回望高考,三十年过去了,悲欢离合,往事成堆,交叉重叠,搅得人心碎。
我曾经反复问自己:以家庭破碎为代价,换取后半生的命运改变,是否真的合算?……我从小不信命,至今依然不求签问卦。
——吴某文,1947 年生,1964 年下乡,1977 年考上龙溪师范,同是知青的妻子患有慢性病,在他读书期间病死,成为人生的遗憾,毕业后任教师高级讲师。
19),“灯下读书,以歌为伴。
光阴荏苒,一晃32 年过去了,许多精力逐渐淡忘模糊,但有一些往事烙印脑海,记忆犹新,尤其是夏夜读书,阳台放歌一幕幕生动情景,更是值得反复咀嚼,珍藏回味。
”
——唐某河,1975 年下乡,1978 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诗集,现为诗歌、作协会员,县作协主席。
20),“1976 年中秋……我们便煮了一大锅的芋头,加上糖,权当月饼,。
当地的芋头很好吃,做出来的糖芋头,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道佳肴。
十来个人便在晒谷场上,早早摆好桌椅,烧好开水,泡上茶,畅心赏月,也算是知青时期过得非常开心的一个夜晚。
”
——郑某鸿,1953 年生,1966 年小学毕业,1969 年下乡,1976 年回城,当过工人,供销员、个体户。
喜欢文学,写的小说入选《中外经典视听图书馆》。
21),“下乡那年20岁,1999 年9月间,一中老三届知青重聚一中校园,此时我们已届知天命之年,心有所触,留下一诗:“同窗揖别走他乡,空锁书斋务稻粱,天命初知重聚首,长相执手话儿郎。
”
——吴某荣,1949 年生,1969 年下乡,1980 年修读广播电视大学汉语专业,当过公社社员、文宣队员、图书发行员,而后在市文明办工作。
张文木:读毛主席的书
笔者按:主席生日到了,这是二十多年前的文章,谈下乡体会,文中所思所想,今依然如前。
感谢毛主席。
我们这一代人是从读毛主席的书开始起步人生的。
读小学时,社会上就乱了起来。
学校根本没课上,图书馆也贴上封条。
除了背诵毛主席语录和雷打不动的“天天读”外,学校就没了文化教育。
在这样的大背景中,毛主席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启蒙老师。
毛主席的书,我读得早,记得也熟。
入中学后,学校已复了课,图书馆也解禁,但毛主席对教育的影响还是第一位的。
这时毛主席鼓励大家“认真看书学习”,学历史、学哲学、学马列主义。
当时我竟也一头沉下来“响应号召”,按当时流传的所谓毛主席为青年人开的书目,读起书来。
先读马列的书,转读
范老的文章绝无八股气,极通俗,我从此受益于他的文风——当然,这也是毛主席在延安倡导的那种文风。
那时学校混乱,上不上课无人过问,更没考大学这回事,我因此有幸脱了如今学生那么大的负担和压力。
大量的阅读时间允许我可以有计划地读了几年书。
由此我便结了书缘。
今忆起,觉得当时对我影响最大最深刻,今天看来也是最受益的就是毛主席的书。
毛主席的书使我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就生发了理想和做人的主义;有了理想和主义——尽管当时还很蒙胧,就有了
做人的根底。
我当教师的时候,学生常请我向他们推荐好书,每逢此,我都会告诉他们:毛主席的书将使每个中国青年终生受益。
中学毕业,我面临人生的选择。
我听毛主席的话到农村插队煅练。
乡下生活苦,但我至今都觉得它是我一生收获最丰的年份。
初到农村,我抱“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我用我仅有的一点积蓄为农民办沼气、搞夜校,其间有成有败,有快乐也有痛苦。
与农民的交往使我知道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知道了知识人还应向人民学习。
四年的苦辣酸甜,特别是其中那迎着剌骨寒风,披星戴月与千百万农民会战黄河大坝的经历,使我知道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知道了农村与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了解了中国。
现在看来,我们那一代人的下乡经历是今天有些青年人无论如何也理解不出其珍贵的无形财富。
正是这一时期的坎坷,使我能够对后来读书工作,乃至爱情婚姻中出现的挫折坦然处之;正是这一时期农村生活的天然陶铸,使我养就了朴素的品质,朴素让我后来人生过的很充实;最后,还是这四年农村的磨砺,使我道了国情,这
种只有从生活,特别是基层生活学到的知识才使我得以在后来的社会动荡中保持冷静,冷静又使我在无常的生活变化中得以为人无愧,为已无悔,始终保了作人的本份。
我是考上大学离开农村的,当时毛主席刚去世不久。
光阴荏苒,时间一晃几十年又过去了。
今天再忆毛主席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回味读毛主席的书中所学到的有益于我整个人生的教育,总觉得对毛主席有不尽的谢意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