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反思(通用20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通用20篇)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1
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一位教师运用课件制作了几幅精美的图片。

有石潭概貌图,有石潭游鱼图,有石潭氛围图。

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熟读理解课文,一边出示图片。

学生兴致盎然地看着图片,读着课文。

看到教学的这幅情景,我总感觉有所欠缺。

语文学习是感悟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中探究,通过语言文字来浮想联翩。

这则案例把书上的文字简单地制成几幅图展示给学生,说白了就是把课文的描绘从图片中找出来。

学生看到了图片,但缺乏了想象和思考,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些教师煞费苦心地做出图画般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这样做往往会淹没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掩盖了想象的过程。

反之,让学生自我构建图画,尽管构建的图画并不一样,但却是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晶。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2
《小石潭记》是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所作的一篇美文。

__通过写美丽的小石潭来寄托自己被贬的悲凉情怀。

文字优美,景物如画,情感真挚。

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写的令人向往。

然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我却总是将课上的平淡无味,总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让他们跟我一起欣赏美景,从而走入柳宗元的内心世界。

这是我的一大遗憾,这次上课前我颇费了点思量,希望能有所突破。

很快我有了第2课时的好点子,但第1课时着实想不了什么有新意的设计。

最后没办法只得作罢,我想这第一课时学生又会没什么劲吧。

因为文言文教学的第一课时大抵安排都差不多。

先介绍作家作品,接着朗读正音。

能熟读后进行字词的梳理。

巩固字词方面的知识。

学生也大概了解安排。

这样的课有什么吸引人的呢?果不其然,课上的很流畅,学生也在配合,但总是少了点什么。

你一看就知道学生是在学,可他们并不快乐。

他们是在被灌着知识。

这样的课堂我上着也不舒服。

我喜欢课堂上时不时涌现出七嘴八舌的讨论,我要看到的是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哎,我还是没办法上好这课啊。

”眼看着内容都快梳理完了,我在心里暗自悲叹。

然而在课文快结尾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打破了课堂的沉闷。

在翻译最后一段时我问,谁来翻译这段呢?闾世杰举起了手,我请了他来作答,他流利的翻译了最后一段:“一起游玩的有吴五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璇。

一起跟随的还有崔家的两个后生,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一。

”我赞许的点了点头,然后说翻译的不错。

这时周航举起了手。

我很诧异地问他,有什么问题吗?
“我发现了课文里的一处矛盾。


我一下有点发愣。

从我的教学设计来看并没有讨论问题的环节,如果从教学进度讲我可以让他课下再来探讨。

可是,我看出学生们的眼睛正闪亮地盯着他呢,他们一定特别想知道矛盾何在吧。

那就让他说下去,既尊重了他,又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同时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的,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在瞬间的思考后我示意他继续
“课文前面写寂寥无人,可最后又写同游者,这不矛盾吗?”
我听了后眼前一亮马上赞许地说,“周航同学提的问题很有道理,有没有同学帮他解答一下呢?
学生们的情绪明显被调动起来了。

马上就有几个学生跃跃欲试地举起了手。

生1:我认为矛盾。

因为那几个人和他是一起的,大家在一起游玩又怎么会有寂寥无人的感觉呢?
生2:我觉得这不矛盾。

作者也许又是象《湖心亭看雪》里的张岱一样清高孤傲,不屑与世人为伍,所以前面说“寂寥无人”。

学生的话让我震惊不已,他们能结合旧知识来看待新问题,真不错呀。

于是我微笑着点头,刚想点评点什么马上又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3:我不这样认为。

我想这不矛盾。

他说“寂寥无人”是说除了他们几人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了,再说老师您介绍背景时也说他们的遭遇相似。

那同是天涯沦落人,应该能互相理解的吧。

生4:我比较赞同第2个同学的意见。

虽然他们几人的遭遇相似,但柳宗元的才华最高,希望能有所作为,他的情绪是无法向外人言说的,即使是他的同伴也无法理解,所以我还是觉得__不矛盾,作者就是感到寂寥无人,哪怕有几个朋友一起,还是觉得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讨论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一个个精彩的答案不可思议地由孩子们的口中说出。

甚至连成绩差点的也参与了进来。

直到下课铃响,学生们好像还意犹未尽。

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兴奋不已,顺势就布置了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一下柳宗元在永州的经历及当时的心理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写这篇__时的柳宗元。

下了课我还久久不能平静。

语文课堂不是就应该这样吗?各执己见,畅所欲言。

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地参与了进来。

而且敢于创新,敢于质疑。

这不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吗?平心而论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本身与课文大意的讲解关系不大。

在一切向着考试的理念下,这个问题甚至从来没被我提到过。

然而他们发现了。

如果我当时为了课堂进度,断然阻止了这个问题的讨论和思考,那将会极大地打击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以后的语文教学。

而且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能使学生更靠近作者的思想,这无疑是给本课第二课时中理解作者情感这一环节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我不由想到了一位同行曾提到的一句话,语文课堂就是要善于利用兴奋点,抓住关键点,制造争论点。

我今天正是制造好了这个讨论点,才点燃了学生的兴奋点,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来了。

如果经常这样做,又何来语文课堂的死气沉沉,又何来教师讲得口沫悬飞,学生却昏昏欲睡的尴尬呢?
这一方式对于文言文课堂来说尤为重要。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太多的“满堂灌”之风,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

其结果是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吃力。

而且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必然掌握得不牢固。

如果我以后的课堂都像今天这样,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他们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学习,那学文言文对我的学生来说就不是难事了。

不过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将语文课上“活”除了课堂上适时制造争论点外,还要求教师备课要精,急智要强。

虽然我要达到这些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堂课给了我信心,我相信我可以令我的课堂生动起来,让我的学生爱上语文。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3
研习教材要深要透要准确。

对于本课教材的研习,我是认真的、深入的、全面的,也力求掌握的内容是准确的。

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历代传诵的千古名篇,其中的精华非一节课内容可容下的。

面对这样的佳作,内容该如何取舍?这点是我备课时最为难的了。

这个也想教,那个又不舍得删。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啊,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消化能力。

为此,我挣扎了好几日,直至要上阵前才作出了最后的抉择。

而听完温老师的课后,我又忽而发现,原来教材可以挖掘得这样深,这样透。

只有吃透教材,才可以作出恰当的选择,也才可以在课堂上运筹帷幄。

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平时我们总是在强调“以人为本”,我认为在一个课堂中,教师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本”。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若忽视学生实际情况,任你怎样精妙设计一堂课的教学都谈不上是好的。

因为它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适合我们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就我这次课,从准备教学设计到课
堂教学结束,我不敢置学生实际而不顾。

选什么内容来教,预期达到什么效果,怎样教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没有一个问题是不要考虑学生实际的。

其实最难的也是这一点。

课前我并不知道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在有限的40分钟里,只能是降低目标,忍痛割爱,减少内容,不求面面俱到,希望学生能在已知水平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新知识,而有所发展并保持或提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都喜欢的,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

而教师生动有趣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造就活力课堂的关键。

从本次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语言的贫乏和苍白,而感叹温老师高超的语言造诣。

她能做到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大胆发言,逐一得到锻炼。

名师就是名师,我相信,这是温老师平时刻苦钻研学习,反复实践的结果,而非一蹴而就。

我要向温老师一样的名师学习,持之以恒,以取得更大进步。

教学无定法。

常言道:“教学无定法”。

以前对此不能心领神会,而今才晓得其中的玄机奥妙。

如果我们心中只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那就会绊住我们课堂的手脚,不能自如伸屈。

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我们的思维更是要开放活跃。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若是组织者都尚未办到这一点,那我们的学生,这些学习者就只能被课堂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不用再谈开放思想,创新思维了。

教师若想做到课堂真正开放,不仅仅是思想要开放,还需要先做到上述谈到的三点。

其实它们是不能相互分割的,而是紧密相连的。

平时功夫要下足。

用40分钟来完整呈现一篇教读课文,这样的公开课我上得少,平时上课又是很少这样的。

所以对于时间的把握,语言的锤炼,内容的掌握等等,对我来说都是很高的要求。

所以,我先通过堂课实践,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反复的修正,包括每一个环节安排多少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为的是不要太对不起来学习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

通过这次课,也让我意识到平时就应该对自己要求高些,不说每节课都要像上公开课一样要求自己,最起码要有一部分课。

我觉得这是自我提升的一种要求,是对自己多方面的一种考验,而并不是为应对未来公开课。

这,就是我活动后的反思。

有些见解还不够成熟,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4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

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从文体上看,__首先是一篇文言文,然后才是一篇游记性散文。

基于此两点,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文言实虚词,特殊的文言句式,把握__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其次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用自己的视角来品味小石潭,深入体会柳宗元当时抑郁悲凉的心境,领会作者移步换景、寓情于景、以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导浯:同学们,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每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总是寄托着作者深深的感情。

今天,让我们——起来学习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一起米领略小石潭的景,体会柳宗元的情。

(展示课题)我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简况及被贬的遭遇,了解写作背景,听课文配乐朗诵,注意对照课文听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多种读的形式,创设浓厚的阅读古文的氛围,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在这一环节,也让学生初步领会到自主互助学习的乐趣。

又让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划出不明白的字词,分组讨论交流。

,我们已经成功迈过了第一道门槛,相信这第二道门槛也不在话下。

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自由译文,译文要求:忠实于原文,表述要明确,语句要通畅。

让学生尝试逐句翻译,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加强,由老师“串讲”单向灌输变成了学生自学。

柳宗元先生为了让我们更全面的欣赏到小石潭的美景,他不是停留在一点上,而是移动自己的脚步,向前走去,引领我们欣赏到不同的景点,他在无形中已经交给了我们游记散文的一种写法——“移步换景”,于是以课后练习一“发
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适时点播,让学生轻松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

)在学习过程中,采取了分段分组完成理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走上讲台写出作者的游踪,以“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原想可能有极个别的组不能完成任务,一直在担心着,可当要求大家进行理解分析时,让我感到特别吃惊的地方,班上一个长期不开口讲话的同学居然主动要求发言,而且所讲的内容非常正确,这让我感到特别吃惊,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引导、开发。

这节课上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诗意课堂性。

教学的不足之处:
课堂上时间没分配好,给学生时间太多了有一个知识点没有点拔到位,拓展延伸没有展开。

读的方式不够灵活多样,没让学生读出美感,应以学生为主体,备课以学生为首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5
写__的目的,或是自娱自乐,或自我排遣,或抒己之情,或达己之意。

高超之文,在表述__过程中,作者往往自然地将其“内心想法”隐藏在文字当中,或隐晦,或储蓄,或幽默诙谐,或融情于景,或托物言志。

作者思想越是“隐蔽”的__,往往要通过所绘之景、所状之物来加以品味、挖掘。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是这样的__。

__在开头就写了一种“发现美景之乐”。

这里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来表现发现的过程。

教这样的__,除了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外,还得放开思维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发表自己的疑惑之处。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然,这看法包括提问题。

老师要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看法。

然而,原则性的问题也不能让步,一味迁就,一味地加以赞赏。

文中有一处量词的运用,“潭中鱼可百许头”。

这里用了一个“头”字,鱼的量词怎么能用“头”呢?我引导学生分别用“条”、“尾”、“枚”等量词,联系课文语境进行比较阅读。

用“头”字,写得更加有神,写出了鱼的可爱之态,照应了鱼呆滞的特定镜头。

这好像用了放大镜把鱼放大一样,这种特写手法还有意思。

学生还对“犬牙”一词进行质疑,为何不用“猪牙”,或“鼠牙”,或“象牙”呢?这里要看哪种牙形容“岸势”最为形象。

一比较还是原文最为精妙。

文中的鱼儿好像在空气中游一样,是真的在空气中游吗?这样写,是为了写什么呢?学生齐声答,是写水之清。

用这种方法写水清,真是大家之笔呀。

佩服!佩服!
有学生问,__为什么把“人”写得如此简略,是“人”不重要吗?我说,这要看__的主题,看__的立意。

显然,借景抒情更隽永,更能表达真情实意,更有艺术生命力。

你们说是吗?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6
《小石潭记》是游记散文的精品,如何把它上好?上课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根据我对它的解读和单元要求,我把它定为美文赏析课,这样设计了教学。

复习导入,朗读比较《醉翁亭记》与《小石潭记》用语气词和不用语气词的区别。

这既是对学生文言诗文朗读感知能力的训练,语感的培养,又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气词的作用。

背景介绍,了解作者写__时的处境心情,为理解__中作者的感情做铺垫,并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文学作品。

朗读,理思路。

请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四个字概括,十个字的诗意概括,在学生有难度时,适时给予引导,给学生以抓手。

不仅让其明白概括有多种形式,更是训练学生的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细读,寻美点。

请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发现__的美妙之处。

并提示学生:__的美妙之处,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表现方法、描绘画面、视角的转换等角度赏析。

在学生细读批注、交流、展示(师生对话)后,老师把学生忽略的视角转换、表现手法补充出来。

此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语言品析、赏析__、合作探究的能力。

品读,明手法。

请学生结合__语句,用含有“清”字的词语说说小石潭景物的特点。

先让学生两人一组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学生展示后,唯独没有说小石潭源流的,而这一段是作者感情的转折点-----乐转忧。

曲折清幽、不可探寻的小潭源流,让作者回到现实,而他的前途命运不就和小潭源头一样迷茫、不可知吗?为下一段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清心情的抒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顺势引导学生认识该段的作用。

紧接着,在《潇湘水云》的背景音乐中,学生朗读我用含有“清”字的句子对__的缩写,及重要的写作手法。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所写之景、所抒之情。

并让学生跳出自己的视野,用文学家的眼光来欣赏__,正如近代林纾所说“—小小题目,至于穷形尽相,物无遁情,体物直到精微地步矣”。

最后,由__进而积极认识,抑郁不得志的柳宗元一生无论得意还是失意时,始终都想为人民做点实事、好事,他那高贵不屈的灵魂值得我们学习,完成本课对学生的价值取向的渗透。

这一课,我虽侥幸成了校学科名师,但这一课我是有很多处理不到位或不当的地方,留给我更多的是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教学思路要清晰、简明。

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学生的能力训练,注重课堂动静结合,给学生以沉思默想的时间。

二、要选好__的突破点。

本课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__是如何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而这里的关键是找到__的突破点。

当我想到童志斌博士把《村行》
中“行人”和《送友人》中“班马”作为诗歌的突破点后。

细读__后,我把“清”字做为突破点,“清”不仅是清幽秀丽景物的特点,也是作者凄清心情的反映。

三、要预知学生难点。

比如,“细读,寻美点”环节,针对学生容易忽视且不易想到的画面美和视角的转换,来引导学生理解,并由老师讲解突破提高学生对经典美文的赏析能力。

四、师生对话的角度要恰当。

师生对话的角度主要是:评、补、导、点。

评,是评价学生发言的优点。

补,是补充学生发言中没有到位的。

导,是指导学生还可以如何品析,还可以品析什么。

点,是点出学生表达中的弱点等。

而这一点自己做的还不够到位,缺少激励性评价,缺少适时对学生的引导等。

五、教学技能要提高。

课堂教学随处都可见老师的教学技能如何,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能灵活应对课堂中出现的任何情况,而这一点恰恰是我没有做好的。

比如:当出示背景时,“……为发泄自己孤(寂)愁苦之情……”大屏幕上少了“寂”一字,老师只是更正了一下。

如果,老师顺势让学生说说,此句应该加一个什么字,加在哪儿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情。

虽然简单的一句话却也能见老师的教学技能。

六、上课语言不够精炼、简明。

公开课上老师的语言要语语中的,不啰嗦,不重复,而自己却没有做到。

比如:最后由课本到课外,让学生积极认识柳宗元高贵不屈的灵魂时,因一次没有说清,就又说了一次,以致最后没有了让学生感情诵读的时间,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七、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是文雅的、有感染力的,语文课也应是灵动多姿的。

而这些恰恰应该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也深知,自己的教学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的不足。

但我会在此漫漫教学路上求索、思考、改进不止。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7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刻画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冷幽深的环境,借景来表达自己在贬官生涯中孤寂凄凉的心境。

我认为像这样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因此我决定在教学__时以情感人,重点领会__的借景抒情的写法。

我以向导的身份,以课后训练一"发现石潭——潭中风物——潭水
________——潭上氛围"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起游览小石潭。

课堂上我豪情满怀,由介绍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忧和喜的心态变更,引导学生从"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借景抒情"等角度解读课文,一路领着学生欣赏作者的写景艺术。

讲的时候自我感觉入情入理,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进。

我还精心设计了拓展延伸训练:外地政府要把小石潭所在地开发成游览景区,假如请您作为设计者去设计景点,你会怎么设计学生也设计了不少贴切的景点名称:"听水径","幽竹阁","玉佩泉","翠蔓廊","观鱼台","看溪亭"……
可是第二天上课时我却发现同学们朗读不过关,有读破句子的现象,对一些字词的理解也有错误。

虽然后来进行了补救,但我觉得效果不是那么理想。

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

发现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疏忽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根本环节。

他们毕竟只是八年级的学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多,再加上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有85%以上都是外来民工子女,不仅语文根底单薄,而且缺少良好的自学习惯,所以他们的文言文语感很差。

第二,基础知识落实的还不到位,这对课文的朗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文言文的阅读要建立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只有弄懂了课文意思,读起来才会连贯,流畅。

否则的话,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