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边坡监测监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填方路基边坡监测监控措施
1、监测的目的
施工过程要对边坡周围的重要建(构)筑物、地面沉降、水平位移进行跟踪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及时根据施工监测结果对施工步骤及边坡参数进行调整,做到安全可靠,防患于未然。
开展和加强监测工作,可以根据实时的变形数据,分析判断预测边坡开挖过程中周边环境及边坡的变形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控制边坡变形,保护周边环境的目的。
2、监测内容
本标段路堑高边坡有6处:K1+500-K1+780段、K1+860-K1+880段、K2+080-K2+120段左侧高挖方边坡;K1+688-K1+834段右侧挖方高边坡,K1+968.245-K2+006.069段左侧填方高边坡。
高边坡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位移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4、监测资料
(1)资料报送程序
(2)资料报送内容
1)人工巡视记录表
2)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3)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4)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5)裂缝观测记录表
6)报警联系函
5、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沉降不大于30mm,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
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监理工程师。
6、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
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
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
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
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
4)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有空隙有无扩大;
5)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2)裂缝监测
1)测点设置: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人工巡视中在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
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
人工巡视发现裂缝后及时埋设(1~2天内完成),测点间沿裂缝的间距以20~30m为宜(具体点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方向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边坡的位移方向(不一定垂直裂缝)。
2)埋设要点: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约50cm深,之后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这两块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50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
3)测试要点: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工程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
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缝隙,用游标卡尺测出
这条缝隙的宽度数据,该数据作为所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
(3)坡面观测
边坡体上的观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监测点在挖除表土后开挖一0.5m×0.5m的孔约80cm深,用钢筋砼浇注底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钢筋头伸出底盘约0.5cm,钢筋顶端设标记作为监测基点。
坡体上的监测点同样按照上述方法埋设。
观测点埋设完毕后,稳定2-3天之后再进行初测。
对石质边坡利用稳固石块作为观测标记代替观测桩。
监测基点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
测点埋设在边坡开挖前完成。
(4)监测频率:
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监测过程持续到边坡加固工程完工后6个月或当年雨季结束后3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监测频率按下表控制,变形量增大和变形速度加快时加大监测频率。
表-1 挖方高边坡监测频率表
7、人员及仪器设备
我标段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组长,测量工程师为成员的监测小组,共5人,采用全站仪(2″级)和水准仪进行监测。
8、监测设施保护
监测仪器的完好性对监测工作十分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现场所埋设的仪器与测点进行保护,对损坏观测点,在监理确认下进行及时修复,并做好修复记录,采取以下保护和恢复措施。
(1)在各监测断面及监测点处竖立标示牌,在标杆上作醒目的警示,尽量减少外露测杆数量,外露沉降标杆用套管加以保护,标杆露出路基面高度不大于50cm。
(2)做好施工期间现场指挥管理工作,避免仪器或测点破坏,对于裂缝测点或坡面测点的损坏应在2日内修复,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