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为何如此重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为何如此重要?
流动性风险与监管变革
什么是流动性?简单粗暴来讲,流动性就是钱。

同样的,流动性危机就是无钱可付。

防范流动性风险就是要防备着无钱可付的情况,付不出去钱只能强制清算,也就是破产。

银行的历史很漫长,但是全面风险管理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其中更不幸的是流动性风险由于是一个次生风险,也就是说它一般是由其他风险所导致,从来不单独出现,所以在漫长的银行破产史中一直没有被独立重视。

近十年,国际监管巴赛尔委员会提出对流动性风险的独立量化指标和达标要求,即我们熟知的巴塞尔协议三,流动性风险才作为独立风险体系被整个金融界所重点关注。

银行为什么会破产?流动性风险如何成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新秀?流动性风险有哪些影响因素?
1、银行为什么会破产?
一说起流动性风险绕不开挤兑和破产,银行为什么会破产?这是银行内在脆弱性所决定的,金融机构经营无法脱离经济,所以发展与收缩与经济周期紧紧绑定在一起。

银行最基础的功能是金融中介,而中介基础作用是传导,所以不仅传导繁荣也传导衰退。

金融机构本身自带的杠杆性将传导放大,经济总是遵循发展、繁荣、泡沫、泡沫破灭、衰退萧条、再发展、再繁荣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这就是经济的周期性。

所有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都体现出强烈的亲周期性。

美国明斯基将现实经济中的融资行为分作三类,即避险筹资、冒险筹资、和庞齐筹资。

避险型企业只根据自己未来的现金流作抵补性融资,有个极端例子是老干妈,老干妈坚持现金收付货款,不赊账,不借贷,大概无现金流缺口。

当然避险型企业没有这么极端,但是相对来说当出现缺口时避险型企业会比较保守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融资。

冒险型则会加入自己的预判,根据预测的未来资金丰缺程度和时间进行投机性借款。

例如,判断630的时候隔夜利率很高,则可能会提前借款,钱不一定立刻使用,甚至可能进行短暂融出获取利差。

庞齐是一些投资回收期很长的借款人,较长期内无法还本付息,需要滚动融资维持。

最典型的是炒房人。

例如,我利用数家银行的信用贷凑出首付,然后利用不同笔借款还款日不同进行滚动到期续借,一直到我卖掉房子之后才能真正的还本付息,也就是说庞齐型投资人或者企业是对经济大环境进行预判。

在经济繁荣背景下,后两种借款人比例会急速上升,尤其是庞齐型借款人。

越繁荣,企业、家庭的债务相对于收入的比重越高。

例如,2015年上班年,因为股票价格持续上涨,很多中产都杠杆炒股,这就是典型的庞齐融资,但是股灾一旦发生,强制平仓,这些人都只能血本无归。

经济上升期逐渐结束时,流入企业的信贷资金减少,会出现违约和破产的浪潮,从而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危机爆发。

实际贷款无强制平仓机制,这种违约实际造成的是双输局面,金融机构自身的杠杆性,会放大损失。

确切来说金融机构不仅是亲周期,而是随周期放大的效应。

代际遗忘、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等进一步加深了放大效应。

代际遗忘是指上次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利好事件推动着金融业繁荣,贷款人对眼下利益的贪欲战胜了对过去危机的恐惧,今天的贷款人和放贷者忘记昨天的教训。

经济繁荣时市场竞争压力加速代际遗忘,让银行作出不谨慎的贷款决策,为危机埋下伏笔。

例如,美国次贷。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2001年经济衰退发生之后,美国住房市场在超低利率刺激下高度繁荣,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但是随着住房市场大幅降温加上利率上升,很多次级贷款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导致放贷机构遭受损失甚至破产。

其实即使没有代际遗忘,逆向选择本身就会导致银行最有可能对风险最高的借款人放款。

例如,信用卡。

只使用免息期内借款、按时偿还账单的客户无法带来收益,信用卡主要收入来源于账单分期的手续费以及账单逾期罚款。

为了盈利,银行反而会向高风险、高负债的人群发放额度。

而逆向选择会激发客户道德风险,向高负债人群提供高额度,只会驱动他们借款后从事高风险经济活动,期望由此博取的收益可以偿还自身的负债,这进一步增加了银行不稳定性。

不仅客户道德风险会影响银行,银行自身也有道德风险,且后果更为严重。

例如,危机中央行救市时。

各国中央银行最终贷款人制度流动性危机时援助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补充受损公众。

最终贷款人制度用纳税人的钱,存款保险制度用银行交的保费,二者一起承担了银行的风险损失。

双制度有效抑制挤兑流动性危机,但刺激银行增加高风险投资获取高额利润的欲望和扩大债务依存度的冲动,产生了道德风险。

央行背书加剧了期限和风险的错配,加剧银行的内在脆弱性,反而增加倒闭可能性。

典型的案例是雷曼兄弟银行,曾经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

从2007年12月开始,美联储先后救助Countrywide和贝尔斯登,对金融机构的隐形救助协议就激发了雷曼的道德风险。

雷曼已在CDO(担保债务凭证)上损失惨重,但是他没有及时止损,他2008年二季度报显示雷曼仍在加大做多CDO仓位,这种有恃无恐的行为就是认为美联储一定会出手救助。

同样的,债权人也因这样的考虑依然敢投高风投机构的产品。

不幸的是,美联储选择了杀鸡儆猴。

相比两房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雷曼的规模具备震慑力却不至于大而不倒,其风投资产占比在可比同业间又是最高的(美林证券因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比例高,摩根史丹利资产
结构较好,高盛三季度还盈利),雷曼的倒闭是美联储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警告,后来美联储出台沃尔克规则限制大而不倒机构。

2、银行破产所引发的监管变革
银行内在脆弱性是危机产生的根本,银行危机有强烈的负外部效应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因此加强银行监管十分必要。

监管分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虽然内部监管存在先进于外部监管的条件却缺乏主动先进的动力。

因为监管需要成本,所有的金融机构都逐利且随大流,高明于外部的内部监管存在但不普遍。

整体而言,较好的金融机构可以保持略优于外部监管,绝大多数金融机构挣扎于外部要求底限。

了解监管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风险管理史,特别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流动性风险。

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首先提出国际性的、流动性风险量化计量指标的巴塞尔委员会,正是因为巴塞尔委员会,金融机构的管理从简单的资产负债管理迈入风险管理时代。

银行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巴比伦时期,专业监管却还只是近现代的事情。

20世纪初期美国都还没有央行,1907年美国金融危机最初还是银行家摩根动用人脉发动金融圈来自救,之后美国财政部才救市。

直到巴塞尔协议产生之前,各国金融监管各自为政,只监管母行,不管海外分行,而且主要是外部事后补救(救市)。

从1973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前联邦德国赫斯塔特(Herstatt)银行、英国以色列银行等几家著名国际性银行的相继倒闭,使得监管机构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

1974年国际清算银行(BIS)发起成立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自此开始制定一系列重要的银行监管规定。

巴塞尔委员会建立的初衷是避免国际性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逃避监管。

1975年,第一份简单协议《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监管原则》(库克协议)出台,1983年进行了修订。

核心内容只是针对国际性银行海外分行监管主体的缺失,只突出强调了两点:1、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2、母国和东道国应共同承担职责。

监管重点是分行、子行以及合资银行的外汇活动、现金流量管理与偿付能力。

这时已提出重点关注流动性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很清楚银行困境的解脱取决于清偿能力尤其是流动性的大小。

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做法一是资产变现,二是市场介入。

在早期银行自身的监管,即自身风控做的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这两种做法劣势非常明显,除了要损失大量的交易费用之外,还要受到市场资金可供量的严格制约,从而产生巨大的市场风险。

但是由于简单协议对监管内容只有抽象的监管原则和职责分配,没有具体可行的监管标准;各国监管依然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并不能实现最初设想的充分监管,跟以前没区别。

特别是流动性风险仅从外部修补不够,要内部调控,所以1988年出台了《旧巴塞尔资本协议》(巴一)。

80年代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迅速,当时日本由于本国监管要求较低,资本成本低,在国际市场拓展迅速,美英银行纷纷抗议。

这时必须要有一个国际性、具体
可行的监管标准,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

此时巴塞尔委员会的重点是清偿风险不是流动性风险(清偿时间效率迥异于流动性)。

同样的资产,例如一套学区房,清偿时是可以使用的,但兑现需要时间,不能作流动性资产使用。

可能由于当时的交易效率与清算效率远不如现在,清偿风险先于流动性风险登上了舞台。

从清偿角度考虑,巴一重点放在信用风险和资本上,将资本进行分类,赋予不同的风险权重与计算标准,计算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委员会于1992年出台了明确的最低标准,一般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对于风险资产的比率不低于4%。

巴一此时已将表外资产纳入计算,但是由于当时交易速度、业务种类和规模有限,破坏力也有限,也因对表外的计算要求比较简单,1995年发生了巴林银行破产事件。

巴林银行是1763年由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的世界首家商业银行,英国王室都是其客户,历史长达233年。

巴林银行破产主因是内部管理的松散与混乱,尼克里森身兼新加坡分行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的交易与清算二职,利用应销户账户私人进行期货交易3年,最终过分做多日经指数,恰逢神户大地震日指暴跌,最终亏损8亿英镑,当时巴林银行资本总额才3.5亿英镑。

巴林银行的破产之所以让人震惊是因为直到1995年1月资本充足率依然安全,但是由于衍生工具的杠杆放大效应,1995年2月末面临破产,这说明当时仅靠资本充足率已不足以充分防范金融风险。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催生创新,而创新催生风险。

金融的创新日新月异,使得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银行经营的国内、国际环境及经营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规避管制的水平和能力也大幅提高,只考虑信用风险已经不够用了。

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引发了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风险的全面、深入思考。

金融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等单一风险的问题,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外加操作风险互相交织、共同作用造成的。

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对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权重进行了调整,1996年1月推出《补充规定》。

补充规定中提出了风险权重的两种计量办法:标准计量法和内部模型计量法,这两种方法金融业至今依然在用。

1997年9月《核心原则》表明巴塞尔委员会已经确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一直到2001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草案正式提出(巴二)。

巴二创新性的提出了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外部监管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涵盖了三大风险:信用、市场、操作,但此时无论是巴一还是巴二还都是立足于清偿风险。

巴二于2006年正式实施,但在2007年9月,北岩银行发生挤兑事件。

英国北岩银行建立于1965年,时为英国5大抵押借贷机构之一。

北岩与传统依靠储户存款为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不同,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向其他银行借款、以及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抵押贷款证券融资。

虽然北岩在美国次贷债券市场的投资仅为2.75亿英镑,占其全部资产的0.24%,但受次贷影响,英国房地产市场也开始深度调整,2007年7月份起英国银行业贷款违约率开始上升。

北岩作为英国第
五大贷款机构,普遍被认为是受次贷危机影响最深的英国金融机构,一旦出现困难,就会出现放大效应,引起挤兑等过激反应。

北岩的短期流动性来源过度依赖同业拆借和市场借款,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批发市场上获取资金日益艰难,从2007年8月起,市场流动性开始收紧,北岩连9月份未过就向苏格兰央行求助,苏央信息披露处置不当,造成9月14日挤兑。

北岩的网站和电话线被挤爆,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股价下跌70%,240亿的零售存款总量流失30多亿。

北岩对应危机的准备措施不足,流动性保险机制不足以应对大规模挤兑事件。

其实确切来说北岩遭受的不是次贷危机而是信任危机。

无独有偶,2008年华盛顿互惠银行(WaMu)因次级贷款占比过高被惠誉、穆迪和标普三家信用评级机构先后下调信用等级,造成个人和机构挤兑167亿美元,最终导致了破产清算。

如果说华盛顿互惠银行因为次贷自作自受东亚银行就完全是无妄之灾了。

因为一条群发的谣言短信东亚银行香港分行惨遭挤兑。

当时东亚中国不良率仅为0.37%,核心资本充足率高达14.2%,远超监管要求。

此时流动性风险终于不再被清偿风险所掩盖,跃入监管的眼帘。

2008年2009年巴塞尔委员会先后出台了《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200806)和《流动性风险记录标准和监管的国际框架》(200912)两份文件,提出了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这就是常说的巴塞尔协议Ⅲ。

巴Ⅲ的流动性风险计量可能会让人觉得离得很远,但中国银监会2010年开始积极参与进了国际监管的定量测算组并且基于巴Ⅲ报表制定了G25报表,还加入1104报表体系,就使得这两张报表成为了国内金融机构必须的合规要求。

资本计量使用高级法的银行2017年起披露LCR日均值,其他资产规模高于2000亿元银行按月填报。

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都不用资本分类方法,资产负债按照流动性风险赋予权重计量。

为什么资本分类方法在流动性这里行不通?资本充足的出发点是清偿,而清偿的时间效率在危机时期根本不够用。

危机时代,现金为王。

当然身为金融机构不可能有天量资金在帐,只能卖资产补充流动性。

那什么样的资产适做流动性资产?衡量流动性风险需要考虑什么?我们看一下流动性风险的定义。

3、流动性风险简述
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成本,成本并不仅仅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时间成本是流动性与清偿最大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成本必须合理。

例如,2013年钱荒。

6月20日隔夜SHIBOR高达13%,这明显是不合理的经济成本,更不用说当时坊间传闻有些银行报价已经高达SHIBOR+1000bp,即23%。

不合理的经济成本融入也是流动性风险事件。

再比如,实物贵金属是不在优质流
动性资产之列,为什么?因为交易效率。

先不考虑寻找客户所需的时间,一般来书,流动性出现问题时往往需要百万、千万、上亿的资金进行补充支持,几十斤、上百斤实物如何运输?运到后如何校验纯度?所需款项今天能否实际到账?完全是一个不确定的事件。

所以,不能电子化的资产,特别是不能电子化交易的资产基本不用考虑在压力状态下对流动性的补充能力。

另一个重点是支付范围大于清偿,除正常债务,还包括其他支付义务和正常业务开展。

部分业务和支付义务是非常难以拒绝的,比如说,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银联卡清算,这些业务一旦拒绝会造成严重的声誉风险,而声誉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紧密相关。

流动性风险特点有突发性强,系统性强,金融行业承压、机构所在区域承压,都可能进行传导,无所谓是否健康经营银行。

比如,东亚银行被挤兑的背景就是雷曼兄弟破产,谣言短信宣称东亚受累于雷曼破产面临财务危机,而事实上东亚银行持有的雷曼债权非常有限。

再比如,2014年初,我国射阳地区几家信贷合作社和贷款担保公司的倒闭,3月时射阳农商银行倒闭谣言造成挤兑。

再比如,前海证券萝卜章事件,小型非银机构连坐。

流动性风险身为次生风险,与各种风险密切相关,信用、操作、市场、汇率、声誉都有可能成为流动性导火索。

流动性时效要求高,资本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缓释作用不大。

资本无效,什么有效?影响自身流动性的因素,最重要的有四点。

首先,重中之重就是自身资负结构,品种不能过于单一,期限不能过于错配。

以北岩银行为例,北岩银行资金来源过度依赖同业借款,主要以资产证券化工具和资产担保债券进行融资。

2006年报显示,外借资金占总资金来源65.74%;资产证券化融资约为总来源50%,当时英国其他银行平均证券化融资率7%;批发市场拆入资金占总来23%,其中一半期限不足一年。

而北岩主营是发放房贷,所以北岩是典型的品种过度单一、期限过度错配的银行。

一旦市场收紧,只能求助央行。

除了资负结构,资产和负债自身的流动性也很重要。

什么是资产负债自身的流动性?就是能够以合理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获取资金的能力。

比如之前说的实物贵金属不是好的流动性资产,那什么是好的流动性资产?最严格的定义就是央行可以接受的抵押品。

即使市场流动性不足无力补充流动性,央行作为贷款人身份依然可以发放流动性,所以比较好的流动性资产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债等等低风险低收益债券。

负债流动性的核心是融资的能力,存在单日上限和周期性上限,如何判断自身在压力状态下的融资上限难度很高,不同机构即使拿同抵押品,融资上限也不同,信誉不一样,也存在逆向选择。

常借者反而看不出,不常借者容易让对手警惕。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声誉。

1998年6月,中国首家由于支付危机关闭的有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

由于海发展在成立之初就整合了5
家因为房地产崩盘陷入困境的信托公司,后面又陆续合并了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引发了信任危机,出现了长达几个月的挤兑行为。

国家曾紧急抽调34亿元资金救助无果,只能宣布海发展关闭,并把海发展的资产负债全部打包托管于工
商银行,由工行负责对居民储蓄进行兑付。

但是由于声誉不同,民众信任度完全不同,虽然工行全盘接手海发展的所有不良资产,但是出于对工行信用的信任反而不再挤兑,只是转存,不提现金。

除了这上述四点外,流动性风险偏好、集团内债权债务情况、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水平、新业务拓展计划等等也是会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但是因为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在这四点里有所体现,比如风险偏好,不同资负结构和资负的流动性肯定不同,盈利水平不同声誉自然不一样等等,不再展开。

流动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保持一个适度的流动性。

什么是适度?首先要维持基本流动性需求,在这基础上,能最合理化的运用流动性,降低成本。

同时,保有足够的流动性缓冲,以备危机时使用。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个次生风险,而且系统性和联动性很强,仅仅是做好自身的管理是不够的,也要时刻关注市场的流动性状况。

如果我们将流动性分作三层,金融机构自身的流动性在内,受到外面两层很大影响。

金融市场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会直接影响到资产的变现能力,以及市场为资产变现提供便利的能力。

市场资金紧张时,高风险抵押品被拒,交易价格上升,交易速度下降,出现延迟付款,甚至违约。

金融机构主要依赖金融市场来补充流动性。

金融市场更像是以金融机构为客户的银行,繁荣时可能过度宽松,紧张时过度紧张。

以2013年6月的钱荒为例,事后统计的部分数据表示,如果仅以流动性的角度而言的确紧但是不至于如表现出来的那么缺。

由于违约传言出现,各家机构极度谨慎,占用对方日间流动性,进一步加深了市场恐慌,造成了市场流动性的冻结。

宏观经济的整体流动性,也就是央行的货币投放量直接限制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总量。

由于微课堂中已经有一位王超老师就资金面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详细讲述了货币的结构、创造、分类以及总量,我不再赘述,只简述央行最常使用的公开市场操作。

由于国际金融环境影响,央行对于法定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等大杀器的使用日趋谨慎,从2016年起,央行频繁公开市场操作控制金融市场总体流动性,从每周一两次变成几乎天天见。

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的影响相对和缓,有试错的空间及能鲜明反映央行态度。

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对外汇占款、财政收支变动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形成替代效应。

由于央行缩短放长,利率也变相抬升。

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显示央行的收紧态度,机构存在收紧预期,进而收敛自身行为,央行达到温和去杠杆的目的。

2017年12月6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订征求意见稿”)。

本次修订是监管机构继2015年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修订后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在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基础上新引入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三个量化指标,强化对资产规模2000亿元以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的同时,将监管范围扩大至全部商业银行,同时对期限错配程度提出明确要求,并加强对同业存单的监管,将同业存单发行纳入同业融入进行统一管理,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