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十五章 话筒前的创作状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话筒前的创作状态
作者:播音创作…文章来源: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点击数:437 更新时间:2005—7—1
第十五章话筒前的创作状态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话筒前创作状态》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并且对话筒前创作状态有全面的了解.
2)教学要求:
1、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2、学生的个别现象与学生的共性问题相结合
3、从正反两方面认识话筒前的创作状态
4、明确话筒前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的相互作用
3)教学重点:
学会话筒前状态的把握与调整,从而养成良好的话筒前状态.
4)教学难点:
在话筒前播出能够使自己的状态运用自如,符合整个栏目的要求,做到轻松自如。

5)学时分配:
理论讲授2学时
小课12学时
6)实践环节:
进录音室录音
举办小型朗诵会
留习题作业、写札记
早晨晨练
业余时间去电台、电视台参加播出实践
7)教学内容:
第一节话筒前状态的含义
播音员的话筒前状态是指在播出之前,思想感情一定要运动起来。

怎样运动起来?播音员面对文字语言内容,从分析、理解到感受,随着内容的发展,思想感情一直在不断深化,由一点一点的积聚,到最后迸发出带有思想感情的有声语言,这时已经非说不可了.这就是正确的话筒前创作状态。

话筒前正确的创作状态的获得是由多方面音素构成的。

对象感、情景再现、内在语都是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手段,他们都离不开宣传目的引导和制约。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

其中,对象感、情景再现、内在语在后边的章节里有专门的讲述,这里我不再赘述。

这里,我们专门谈一谈影响话筒前创作状态的其它心理因素.我们先来看心理因素中的个体心理因素.
话筒前的个体心理状态
话筒前的创作主要是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播出与主持,属于个体行为.这时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而个体心理是非常复杂的,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

话筒前常见的生理状态
1、紧张
在话筒前播出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紧张。

紧张过度会引发心理障碍,所以,紧张和积极是有区别的,紧张的状态往往是大脑出现空白,语言和思维不是同步进行,嘴上说的不是脑子理想的,思维混乱,脑子空空。

说了半天受众听不明白说的是什么。

心理一紧张随之而来的是生理的紧张,全身肌肉僵持,手脚不知到怎么放,做出的动作和所表达的语言不协调,导致了喉部肌肉僵硬,面部表情不自然。

生理现象僵持又影响了有声语言的表达,发出的声音呆板,缺少活力,不能打动人感染人.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往往是快,快的让受众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急急忙忙往下冲,快的收不住车,或者是紧张的说不出话来,脑子里一片空白。

2、懈怠
在话筒前播出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懈怠.懈怠和放松是两种状态。

懈怠是播出时没有神,整个心理状态懒散、松垮,没有对认知产生积极的反映.这种情感是消沉的,表情呆滞麻木,思维停滞,反应迟钝等。

对播音没有认识和创作的热情。

这时的状态会直接反应在有声语言上,给受众一种不想说、不愿说的感觉。

就像一个人喝醉酒走路脚底下没根一样,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这种状态播出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和受众交流,那么受众也不愿听、不愿看。

有声语言表达出的形式是一拖一拖的或一甩一甩的调子,受众难以接受。

第二节话筒前的运动状态
一、正确的话筒前状态
适当的正确的话筒前状态总起来说应该是:整体节目、稿件内容、表达方法全局在胸,唤起强烈的播讲愿望;精神高度集中,不抢先不拖后,想到再说,语言和思维同步;说感受有起伏、有变化,不紧张、不懈怠、不断线;声音有弹性,全局在胸,唤起强烈的播讲愿望;精神高度集中,不抢先不拖后,想到再说,语言和思维同步;说感受有起伏、有变化,不紧张、不懈怠、不断线;声音有弹性,肌肉松弛,气息自如;这是正确的话筒前状态.
1、整体节目、稿件内容、表达方法全局在胸。

2、精神高度集中,不抢先不拖后,想到再说。

3、说感受有起伏、有变化、不紧张、不懈怠、不断线
4、声音有弹性,肌肉松弛,气息自如内容和节目做到了全局在胸;语言和思维也同步进行了;表达过程中像是在说自己想说的话,既积极又不紧张,内容既有起伏又有变化,达到这种境界离不开播音员自身的生理状态的配合。

如果播音员自身肌肉紧张,必然会带来气息的不通畅。

那么,肌肉紧张、气息不通,声音也就不会有弹性。

这时会阻碍创作状态的轻松自如。

二、话筒前的运动状态
好的话筒前状态是随着稿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它本身是运动的.积极的想说的状态,促使播音员、主持人张口并发出有声语言.语言发出后眼睛看着文字,反映到大脑中,又产生思维,然后再运用头脑中存储的(备稿时存储的)长时记忆的内容,把分析好的段落、句子和词以及“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等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这些都在头脑中边加工、边运动地通过播音员的有声语言讲述给受众听.这时稿件内容在头脑中与思维结合起来,变成活的文字,形成生动的有声语言。

这个话筒前状态是运动着的,不是僵化呆扳的,这种状态一直到创作的结束,我们称之为话筒前的运动状态。

第三节话筒前状态的调整
一.把握说话的动机
二.说话人对情境的分析和对记忆的了解
三.把握说话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把握节目整体,调整话筒前状态
五.端正态度调整话筒前状态
六.根据节目的不同调整话筒前状态
七.直播和录播都要调整好话筒前状态
第四节良好话筒前状态的养成
一.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力
二.提高个人素质修养
三.怎样获得良好的自信心
首先,语言功力包括气息、声音等是否符合表达的需要;吐字归音是否过硬;是否对
语言有了感受力;是否已经调动起了强烈的播讲愿望等等。

有了这些也就为增强自信心增加了一分力量。

其次,自信心来源于对稿件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对节目意图、稿件内容不了解无法张口说话,这属于广义备
稿范围。

再其次,是做好案头工作。

提高快速备稿的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快速备稿能力?
排除干扰,思想高度集中
(1)提纲挈领抓筋骨,不陷入具体字句中
(2)心理准备,做好注意的指向与分配
(3)做好生理状态调节:
①克服紧张型的生理状态
②克服僵持型的生理状态
首先,使躯体放松。

其次,变声音先变状态. 再其次,从表达上多加练习。

总之,有了良好的生理状态才有了和心理状态协调与统一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生理状态放松、适度,心理状态也随之自如、轻松,反之,生理状态紧张、僵持,心理状态也不能放松.两者相辅相成。

第五节话筒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播出之前,一定要仔细做好准备工作.除去做好案头工作备好稿外,要仔细检查稿件的顺序。

电台播出要检查好有多少条稿件,顺序是否正确。

电视台播出除要搞清楚共有多少条稿件外,还要弄清楚什么时侯插播什么专题,配有什么画面,是口播还是配音.所有的顺序是否正确。

.
2、进演播室、直播间后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座位和话筒。

声音偏小的离话筒进些,声音偏大的离话筒远些。

3、坐稳后一定要试播几句,定好基本的音量、节奏,调整好情绪,过慢、过快、过沉、过高都不适合播出。

如果不试,很可能不能一锤定音.找不准开播后就为时晚已。

4、对手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男女生对播,两个人的音量、情绪情感、服装、对话衔接、交流等都要相互配合。

时刻记住是两个人在共同完成一次节目。

5、播出时不要给自己留有改缺点的余地。

缺点是在平时下功夫改的,播出时只有和受众的交流.这时自我应淡化,心理想的是受众。

他们在听、在看,自己的缺点在平时已改好,到话筒前的表达已是水到渠成了。

如果改缺点成了注意的中心,播出不可能成功。

哪怕只有少量的想法也会对播出有一定的不好影响。

6、播出时不要想技巧,基本功是靠平时下功夫积累得来的,到话筒前现想是得不来的.具备了好的基本功,在准备稿件、了解节目意图的的同时就自然产生了。

音量的大小、气息的深浅,那里该停顿、哪个是重音,应怎样连接,在那里换气合适,这些都是靠平时的积累在备稿时自然的解决了.如果到话筒前再想肯定要跑神,
哪怕是你没有播错,那也不能全神贯注的进入稿件。

如果稿件过多,备稿时记不住,可以在备稿时用笔划一划记号,播出时起提示作用帮助自己记忆。

这是允许的,但播出时一味的想技巧肯定要影响内容的表达。

这是不允许的。

7、装样子华而不实。

有的人播音表面听起来好像自然流畅,可细一听什么都没听懂。

有的人看到别人说新闻,于是在没有搞清楚别人怎么说的情况下,就从表面上学起来了,结果摇头晃脑,又拖又唱的说开了;还有的人本来没有感情,也不知到感情由什么地方或怎么得来的,他也虚情假意的硬装出样子来。

外型虽然像了可内心无动于衷,华而不实。

播好一篇稿件一组节目,不是靠端架子、声嘶力竭、矫揉造作、柔声细语、拖腔甩调装成播音的样子得来的。

在话筒前这些都是获得良好状态的障碍。

这里所举的例子有可能你意识不到,也有可能你还得到了别人的赞扬。

其实,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没意识到,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只要你失去了稿件的宣传目的,单纯从外在形式上表达都不符合播出的要求。

总之,话筒前的播音目的一转移,你的注意力就会分散。

这是话筒前最忌讳的问题。

话筒前正确的状态要靠多次实践、多次摸索、多次总结,才能够真正获得,没有谁天生就会把握。

思考题:
1、话筒前的心理状态?
2、话筒前的生理状态?
3、正确的话筒前状态?
4、如何调整话筒前状态?
5、如何养成良好的话筒前状态?
6、养成良好的话筒前状态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书目:
1、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张颂主编,1993年12月版)
2、广播电视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张颂主编,2001年7月版)
3、播音创作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张颂主编,1990年版)
4、播音创作观念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付程主编,2000年6月版)
5、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彭聃龄主编)
6、广播电视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赵玉明、王福顺主编,1999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