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来访者中心疗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咨询时咨询师采用非指导性技巧,反对操纵和 支配来访者,很少提问题,避免代替来访者作决定, 什么好,什么不好,从来不给予正面回答。
(6)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由于咨询师总是不如来访者更了解自己,所以,任 何时候都由来访者确定讨论的主题,不发指令,不调查、不解释或分析,坚信来 访者能够自由地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7)不是把重点故在来访者的过去,而是直接处理来访者现在的情况,尤其要以 当前的情绪状况为重点。 (8)咨询时集中在来访者的思维和情感上,耐心倾听,注意共情 (9)咨询关心的是人格改变的过程,而不是人格的结构。咨询成功的标志是来 访者人生态度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成为充分发挥机能的人。 (10)把咨询关系看成是建设性人际关系的持例,强调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一般的 人际关系等。
现象学强调“个人此刻的知觉或意识内的经验,决定对他而言现实是什么”的 重要性。罗杰斯与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均主张: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在于能够 知道这个人对现实的知觉是如何建构出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把现象学方法 视为研究主体的直接经验和内省报告的方法,强调心理学研究应该以“回到事物 本 身去”为开端,把人的心理活动和内部体验作为自然呈现的现象看持,重在现象 或 直接经验的审视和描述而不是因果分析或实证说明。
第二节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
• 一、人性理论 1、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是罗杰斯非常强烈的一个信念、在他看来,人的本 性是善的,人性的发展具有建设性倾向。他说:“我的经验 使我相信,文化的影响才是造成恶劣行为的主要因素。生育 的粗陋方式,婴儿和父母的经验混杂,教育系统的约束性和 破坏性影响,财富分配的不公,对于不同于我们的人抱有很 深的偏见,——所有这些和许多其他因素使人的机体转到反 社会的方向。因此,我认为人种的成员.像其他物种成员一 样,本性上实质上是建设性的,但受到他们经验的损害。
一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自我概念的异化与心理失调 罗杰斯认为,当一个人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不一致、异化时,为了保护自我: (1)选择性知觉——只允许那些与自我价值感(价值条件)相一致的经验被意识到。 (2)歪曲经验——将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从认知上予以歪曲,使之与自我一致。 (3)否认——否定经验的真实性。 神经症性的适应问题
心理失调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自我概念与实际 上的经验的分歧,而分歧的产生是源于价值 条件的建立,价值条件是一切人出现适应不 良问题的中心。
第三节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步骤
•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目标 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让来访者的人格得到成长、 发展和改变,使来访者真正成为一个机能完善者,它的最终 效果在于人性的自我实现和人格的改变。来访者中心疗法的 目标总是表述得较为笼统,较为一般化,而不够具体确切, 这是因为它把咨询看作是整个人的改变,而不是某个症状、 问题的改变。
法”。体系深化、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组织、管理、教育、商业甚至国际关系中。其 次,这一体系改用“人一人”的平等关系模式.取代“治疗者一患者’’的医患关系模式, 充分体现了罗杰斯追求人的本性和人的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精神与信仰。
• 3、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 (1)追求平等的咨访关系 (2)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来访者的主观经验世界 (3)充分相信来访者有自我实现的潜力 (4)强调动员来访者自身潜力,而不是靠挖掘潜意 识或改变反应形式来纠正不正常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罗杰斯对人的基本看法归纳为三句话:第一,人性规定 了价值,有助于自我实现者为有价值,阻抑自我实现者为无价值或否定性价值; 第二,人性指导价值(通过机体估价过程);第三,人性基本是善的,是可以信赖 的。
既然如此,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最高目标就应该是恢复人的本性,帮助人按其本 性的要求去生活,使其更丰富;帮助人更好地自我实现,使其更自由、更充分地 发挥潜能。
来访者中心疗法
• 来访者中心疗法.或译作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卡尔·罗杰 斯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与精神分 析疗法和行为疗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既不是靠探究来访 者的潜意识领域.包不是靠改变来访者的反应形式来纠正 其不正常的心理行为,而是动员来访者主体内在的潜能进 行自我理解,改变自我相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的 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罗杰斯曾这样来概括他 的核心假设:“如果我能够提供某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来 访者就会发现它自身的潜能,运用这种关系来促进自我发 展、变化,个人成长的过程就会自然地展开。”在罗杰斯 看来.。人的社会性是其欲望之本性使然”。
• 二、自我理论 •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罗杰斯人格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他看来,与其说个体 是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 中。
每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是不同的,因人而异。这个主观经验世界才是这 个人的真正现实,因为他的行动、思想、感觉直接受这个经验世界所制 约,而不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罗杰斯把个体所能知觉到的那部分整体经 验称之为现象场。 罗杰斯把个体对自己及其与相关环境的关系的了解和看法视为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不等于自我意识,而是自我知觉(或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的统一 体。
(1)个体因预感到经验和自我失调的威胁而产生焦虑 (2)因防御失败而导致经验和体验得到完全、明确的意识,个体不得不面对这些他力图歪曲 或否认的经验。 (3)自我和经验的对立非常明显,而个体又无法使之协调,完全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 总之,当一个人意识到“我是这样”,同时,又认为“我不该这样”的时候,内部的紊乱 就不可避免。
现”,即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他们的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孩子关怀
和尊重。换句话说,他们的关怀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老师以及社会
的价值观。儿童反复地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体验这些价值条件,迟早会懂得什么是
好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怎样想、怎样做是好孩子;怎样想、怎样做是坏孩子(这
实际上是大人的标准)。然后孩子会把这些价值观念内化,将它们变成自我结构的
因此,罗杰斯还区分了两种自我概念:一种是真实的自我,是较符合现 实的自我形象;另一种是理想的自我,是一个人期望实现的自我形象。 这两种自我是否和谐与趋近.首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 2、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体验堆砌而成的,由在各种情境中区别作为主体的我 和客体的我,以及自己的经验构成的。 儿童能否获得健康的自我概念,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在童年早期能否得到积极关注,如温暖、 同情、认可、喜欢、尊重和爱抚等。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若能得到积极关注,儿童的本性 和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就容易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称之为“价值条件”。因为大多数父母和老师总是根据孩子的“表
• 了自我实现者的一些共同特点:①良好的现实性知觉;②乐于接纳自然、他 人和自己;③自发性、单纯性和自然性;④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 心;⑤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⑥自主的、独立于环境和文化的倾向性;⑦保 持新颖不衰的鉴赏力;⑧有神秘性感受和高峰体验;⑨有社会兴趣;⑩只和 为数不多的人发生深厚的友情;11、有民主性格结构;12、有创造性;13、 抗拒盲目遵从;14、有强烈的审美感。
第一节 罗杰斯与来访者中心疗法的 发展
• 一、卡尔·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 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以后又 学习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 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训练,他作为心理治 疗专家曾在一个儿童行为指导中心工作了12 年。
•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产生与发展 • 1、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 2、实现趋向 所谓的“实现趋向”集中体现了罗杰斯的人性观,即所有个体的生命中 均存在有一个要朝更复杂的组织发展,要更充分发挥潜能(自我实现)的倾 向——这种倾向就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充分发挥机能者的变化过程。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婴儿在正常环境中的生长过程,他将逐步 学会行走,尽管跌倒、失败和受挫,最终将学会各种动作。 在心理方面也是如此,只要有生长发育的条件,有机体的这 种自我实现趋势会克服各种障碍和痛苦。
• 3、机体智慧
符合自我实现趋向的,有助自我成长、发展的,对人就具有积极价值,反之则是消极的。 但是,个体借助于什么来判断一个事件、一个外部影响对自我是否有积极的意义,是否符 合个体自我实现趋向呢?罗杰斯认为生物体自身有能力做出这种判断,这种能力源于有机体 本身,是一种“机体智慧”个体借助于机体智慧来估价什么是好的(符合实现趋向),什么 是不好的(阻碍实现趋向)。在人身上,这种机体估价的宜接体现形式就是感受或体验。那 些同实现趋向一致的体验是令人满足和愉快的,因此个体就倾向于接近和保持它们;那些 同实现趋向相矛盾的体验是令人不快的,个体就倾向于回避它们或歪曲它们。这样看来, 机体估价过程实质是一种把经验与自我实现趋向相协调的反馈机制。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同人文主义和人性 论的传统有内在的联系,又同西方现代哲学 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有密切的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和人性 论的传统。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理论产生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又 传播到西欧及世界各国。它主张以人性为准则,重视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的尊 严和权利,解放人性,积极侣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罗杰斯对人本主义心 理学的主要贡献是他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广 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管理、商业等诸多领域以及国际关系中。人本主义心理 学主张把人性、潜能、价值和自我实现等内容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这显然是 对人文主义传统的继承。所不同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的自然倾 向不是避苦趋乐的狭隘私利,而是在生活需要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对人类高级需要 或真善美等心理需要的追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西方人性论传统,把对人性的探讨视为其研究的核心,大 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恶是由社会环境和文化造成的。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支柱。存在主义认为,人类能 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意义来,而这种意义很明显是因人而异的。它 主张我们是以对自己以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主观知觉来做出相应行动的。 也就是说:即使有所谓的“客观现实”存在,也无法决定个人行为,真正决定个人行 为的是个人知觉的方式与其对现实的经验所形成的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 存在主义的思想,并把存在主义视为其思想灵感的重要来源,两者在研究对象和研 究方法上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存在主义的中心主题是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与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
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的特点 ①对经验更加开放而非防卫; 更信任自己的内在评价系统而非他人的评价; ③更能建立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关怀社会而非自我为中心 ④对生命持弹性的、乐于变化的态度,而非僵化或教条的态度
• 罗杰斯认为,心理健康,即“机能完善“的人,有五个特征:①乐于接受一 切经验;②时刻保持生活充实;③信任自己的机体感受;④有较强的自由感; ⑤有高度的创造性。他指出,心理健康者所表现出来的是他们真正的自我, 他们不会以非自我的形象出现。
• 心理失调的实质 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是机体的经验和自我概 念之间的不一致、不协调。 经验与自我概念之间: (1)经验符合需要,与自我概念相结合,融
为一体; (2)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自我
2、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 第一,始创阶段。1942《咨询与心理治疗》
非指导性治疗或非指示性疗法 第二,发展阶段。1951《来访者中心疗法》 第三,经验阶段。罗杰斯于1957年从芝加哥大学辞职后,转而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 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从此,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来访者)由正常人转变为精神病人。此时 的罗杰斯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心理治疗过程中究竟什么条件才能使来访者发生改变,并力图 使自己的理论受到严格的经验检验。 第四,深化阶段。1974年罗杰斯把来访者中心疗法改称之为“以人为中心疗
(6)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由于咨询师总是不如来访者更了解自己,所以,任 何时候都由来访者确定讨论的主题,不发指令,不调查、不解释或分析,坚信来 访者能够自由地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7)不是把重点故在来访者的过去,而是直接处理来访者现在的情况,尤其要以 当前的情绪状况为重点。 (8)咨询时集中在来访者的思维和情感上,耐心倾听,注意共情 (9)咨询关心的是人格改变的过程,而不是人格的结构。咨询成功的标志是来 访者人生态度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成为充分发挥机能的人。 (10)把咨询关系看成是建设性人际关系的持例,强调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一般的 人际关系等。
现象学强调“个人此刻的知觉或意识内的经验,决定对他而言现实是什么”的 重要性。罗杰斯与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均主张: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在于能够 知道这个人对现实的知觉是如何建构出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把现象学方法 视为研究主体的直接经验和内省报告的方法,强调心理学研究应该以“回到事物 本 身去”为开端,把人的心理活动和内部体验作为自然呈现的现象看持,重在现象 或 直接经验的审视和描述而不是因果分析或实证说明。
第二节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
• 一、人性理论 1、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是罗杰斯非常强烈的一个信念、在他看来,人的本 性是善的,人性的发展具有建设性倾向。他说:“我的经验 使我相信,文化的影响才是造成恶劣行为的主要因素。生育 的粗陋方式,婴儿和父母的经验混杂,教育系统的约束性和 破坏性影响,财富分配的不公,对于不同于我们的人抱有很 深的偏见,——所有这些和许多其他因素使人的机体转到反 社会的方向。因此,我认为人种的成员.像其他物种成员一 样,本性上实质上是建设性的,但受到他们经验的损害。
一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自我概念的异化与心理失调 罗杰斯认为,当一个人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不一致、异化时,为了保护自我: (1)选择性知觉——只允许那些与自我价值感(价值条件)相一致的经验被意识到。 (2)歪曲经验——将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从认知上予以歪曲,使之与自我一致。 (3)否认——否定经验的真实性。 神经症性的适应问题
心理失调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自我概念与实际 上的经验的分歧,而分歧的产生是源于价值 条件的建立,价值条件是一切人出现适应不 良问题的中心。
第三节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步骤
•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目标 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让来访者的人格得到成长、 发展和改变,使来访者真正成为一个机能完善者,它的最终 效果在于人性的自我实现和人格的改变。来访者中心疗法的 目标总是表述得较为笼统,较为一般化,而不够具体确切, 这是因为它把咨询看作是整个人的改变,而不是某个症状、 问题的改变。
法”。体系深化、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组织、管理、教育、商业甚至国际关系中。其 次,这一体系改用“人一人”的平等关系模式.取代“治疗者一患者’’的医患关系模式, 充分体现了罗杰斯追求人的本性和人的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精神与信仰。
• 3、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 (1)追求平等的咨访关系 (2)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来访者的主观经验世界 (3)充分相信来访者有自我实现的潜力 (4)强调动员来访者自身潜力,而不是靠挖掘潜意 识或改变反应形式来纠正不正常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罗杰斯对人的基本看法归纳为三句话:第一,人性规定 了价值,有助于自我实现者为有价值,阻抑自我实现者为无价值或否定性价值; 第二,人性指导价值(通过机体估价过程);第三,人性基本是善的,是可以信赖 的。
既然如此,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最高目标就应该是恢复人的本性,帮助人按其本 性的要求去生活,使其更丰富;帮助人更好地自我实现,使其更自由、更充分地 发挥潜能。
来访者中心疗法
• 来访者中心疗法.或译作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卡尔·罗杰 斯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与精神分 析疗法和行为疗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既不是靠探究来访 者的潜意识领域.包不是靠改变来访者的反应形式来纠正 其不正常的心理行为,而是动员来访者主体内在的潜能进 行自我理解,改变自我相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的 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罗杰斯曾这样来概括他 的核心假设:“如果我能够提供某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来 访者就会发现它自身的潜能,运用这种关系来促进自我发 展、变化,个人成长的过程就会自然地展开。”在罗杰斯 看来.。人的社会性是其欲望之本性使然”。
• 二、自我理论 •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罗杰斯人格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他看来,与其说个体 是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 中。
每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是不同的,因人而异。这个主观经验世界才是这 个人的真正现实,因为他的行动、思想、感觉直接受这个经验世界所制 约,而不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罗杰斯把个体所能知觉到的那部分整体经 验称之为现象场。 罗杰斯把个体对自己及其与相关环境的关系的了解和看法视为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不等于自我意识,而是自我知觉(或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的统一 体。
(1)个体因预感到经验和自我失调的威胁而产生焦虑 (2)因防御失败而导致经验和体验得到完全、明确的意识,个体不得不面对这些他力图歪曲 或否认的经验。 (3)自我和经验的对立非常明显,而个体又无法使之协调,完全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 总之,当一个人意识到“我是这样”,同时,又认为“我不该这样”的时候,内部的紊乱 就不可避免。
现”,即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他们的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孩子关怀
和尊重。换句话说,他们的关怀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老师以及社会
的价值观。儿童反复地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体验这些价值条件,迟早会懂得什么是
好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怎样想、怎样做是好孩子;怎样想、怎样做是坏孩子(这
实际上是大人的标准)。然后孩子会把这些价值观念内化,将它们变成自我结构的
因此,罗杰斯还区分了两种自我概念:一种是真实的自我,是较符合现 实的自我形象;另一种是理想的自我,是一个人期望实现的自我形象。 这两种自我是否和谐与趋近.首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 2、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体验堆砌而成的,由在各种情境中区别作为主体的我 和客体的我,以及自己的经验构成的。 儿童能否获得健康的自我概念,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在童年早期能否得到积极关注,如温暖、 同情、认可、喜欢、尊重和爱抚等。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若能得到积极关注,儿童的本性 和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就容易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称之为“价值条件”。因为大多数父母和老师总是根据孩子的“表
• 了自我实现者的一些共同特点:①良好的现实性知觉;②乐于接纳自然、他 人和自己;③自发性、单纯性和自然性;④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 心;⑤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⑥自主的、独立于环境和文化的倾向性;⑦保 持新颖不衰的鉴赏力;⑧有神秘性感受和高峰体验;⑨有社会兴趣;⑩只和 为数不多的人发生深厚的友情;11、有民主性格结构;12、有创造性;13、 抗拒盲目遵从;14、有强烈的审美感。
第一节 罗杰斯与来访者中心疗法的 发展
• 一、卡尔·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 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以后又 学习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 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训练,他作为心理治 疗专家曾在一个儿童行为指导中心工作了12 年。
•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产生与发展 • 1、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 2、实现趋向 所谓的“实现趋向”集中体现了罗杰斯的人性观,即所有个体的生命中 均存在有一个要朝更复杂的组织发展,要更充分发挥潜能(自我实现)的倾 向——这种倾向就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充分发挥机能者的变化过程。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婴儿在正常环境中的生长过程,他将逐步 学会行走,尽管跌倒、失败和受挫,最终将学会各种动作。 在心理方面也是如此,只要有生长发育的条件,有机体的这 种自我实现趋势会克服各种障碍和痛苦。
• 3、机体智慧
符合自我实现趋向的,有助自我成长、发展的,对人就具有积极价值,反之则是消极的。 但是,个体借助于什么来判断一个事件、一个外部影响对自我是否有积极的意义,是否符 合个体自我实现趋向呢?罗杰斯认为生物体自身有能力做出这种判断,这种能力源于有机体 本身,是一种“机体智慧”个体借助于机体智慧来估价什么是好的(符合实现趋向),什么 是不好的(阻碍实现趋向)。在人身上,这种机体估价的宜接体现形式就是感受或体验。那 些同实现趋向一致的体验是令人满足和愉快的,因此个体就倾向于接近和保持它们;那些 同实现趋向相矛盾的体验是令人不快的,个体就倾向于回避它们或歪曲它们。这样看来, 机体估价过程实质是一种把经验与自我实现趋向相协调的反馈机制。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同人文主义和人性 论的传统有内在的联系,又同西方现代哲学 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有密切的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和人性 论的传统。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理论产生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又 传播到西欧及世界各国。它主张以人性为准则,重视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的尊 严和权利,解放人性,积极侣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罗杰斯对人本主义心 理学的主要贡献是他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广 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管理、商业等诸多领域以及国际关系中。人本主义心理 学主张把人性、潜能、价值和自我实现等内容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这显然是 对人文主义传统的继承。所不同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的自然倾 向不是避苦趋乐的狭隘私利,而是在生活需要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对人类高级需要 或真善美等心理需要的追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西方人性论传统,把对人性的探讨视为其研究的核心,大 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恶是由社会环境和文化造成的。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支柱。存在主义认为,人类能 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意义来,而这种意义很明显是因人而异的。它 主张我们是以对自己以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主观知觉来做出相应行动的。 也就是说:即使有所谓的“客观现实”存在,也无法决定个人行为,真正决定个人行 为的是个人知觉的方式与其对现实的经验所形成的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 存在主义的思想,并把存在主义视为其思想灵感的重要来源,两者在研究对象和研 究方法上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存在主义的中心主题是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与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
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的特点 ①对经验更加开放而非防卫; 更信任自己的内在评价系统而非他人的评价; ③更能建立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关怀社会而非自我为中心 ④对生命持弹性的、乐于变化的态度,而非僵化或教条的态度
• 罗杰斯认为,心理健康,即“机能完善“的人,有五个特征:①乐于接受一 切经验;②时刻保持生活充实;③信任自己的机体感受;④有较强的自由感; ⑤有高度的创造性。他指出,心理健康者所表现出来的是他们真正的自我, 他们不会以非自我的形象出现。
• 心理失调的实质 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是机体的经验和自我概 念之间的不一致、不协调。 经验与自我概念之间: (1)经验符合需要,与自我概念相结合,融
为一体; (2)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自我
2、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 第一,始创阶段。1942《咨询与心理治疗》
非指导性治疗或非指示性疗法 第二,发展阶段。1951《来访者中心疗法》 第三,经验阶段。罗杰斯于1957年从芝加哥大学辞职后,转而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 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从此,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来访者)由正常人转变为精神病人。此时 的罗杰斯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心理治疗过程中究竟什么条件才能使来访者发生改变,并力图 使自己的理论受到严格的经验检验。 第四,深化阶段。1974年罗杰斯把来访者中心疗法改称之为“以人为中心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