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交际中文化差异不同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交际中文化差异不同之分析
摘要:我们知道,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当然他们在交际方面也有许多的不同。
从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一﹑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二﹑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交际中可能要出现错误。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掌握不同的语言,更要掌握不同的文化习惯,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并设法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注重交际文化和背景文化,并尽力使这个切合点成为两种文化的交融点,这对成功进行国际交往会产生很大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文化背景
一、引言
名族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其不同的文化现状。
跨文化交际包含着许多方面,不仅是文化,而且还存在于社会环境中。
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形式的相同语言和文化背景有时传递的信息则是相背的。
如果我们不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交际中可能要出现错误。
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二、对事物认识的差异
(一)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人是所有有价值事物当中最为重要的;而在东方人则认为社会是最重要的,所以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之间的观念就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现实生活认为人们应该以集体为优先,不能有英雄主义。
然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崇尚英雄主义。
因此在与国外朋友交际时,我们不可以对于外国友人的英雄主义行为进行责问。
多多了解这些差异并尊重差异才会使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交流素质的人才。
(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差异
由于各民族的演变历史和发展的环境不同,造成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包含不同的价值,具有不同的内涵。
[1]西方国家
有爱狗的传统,而中国人却崇敬龙。
中西方任命对于这两种动物的心理反应时完全不同的,这就使得两种语言中关于动物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例如,在西方一般来说“Dog”这个词大多包含中性含义或者褒义,如lucky dog(幸运儿), 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时),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等;但是在我国,人们通常对狗有种厌恶的心理,因此就有了“狗腿子(lackey)”“狗眼看人低(be damned snobbish)”等表达方式。
在于西方人交际的过程中注意类似“Dog”之类的词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的差异,也使得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
三、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一)问候语的差异
汉语中常用的一些问候方式使一些外国人感到茫然。
在中国,朋友和熟人见面常问“吃了吗?”、“你去哪儿啊?”、“忙什么呢?”。
实际上,在中国文化里,这样的问话并不是真的提问,而仅仅被当做与英语中“Hi”,“Hello”含义基本一样的一种问候语。
但是如果我们与来自西方国家的人见面时用类似问候方式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误解。
因为对于此类问候语他们非但不会将其看作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反而会很反感,认为你是想打听他们的隐私。
而对于“Have you eaten?”不了解汉语习俗的西方人还会误以为是你想请他们吃饭的意思。
而西方人打招呼时通常会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do you do?/How are you doing?/Nice to meet you等。
而关系较为密切的人们之间可简化为Hi或者Hello。
此外,西方人搭讪通常会以天气,交通,健康状况及兴趣爱好等为话题。
(二)餐饮习俗方面的差异
1. 餐桌礼仪
中国已经与世界接轨,在与国际友人交往的过程中,餐桌上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了解中西方餐饮礼仪的差异,更好的掌握餐桌礼仪,能够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在进餐过程中,我们来探讨一下中西方礼仪存在哪些差异。
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
当有新菜上来,请主人,主宾和长着先用以示尊敬。
而西餐进餐礼仪传达
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追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悦目、悦耳。
首先,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并要求姿态要端正。
餐桌氛围上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
[2]西方人平日好动,挥手耸肩等肢体语言特别丰富。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地切割自家的盘中餐。
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不能高声喧哗。
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嘘寒问暖,相互让菜、劝菜、敬酒,尽享美食。
虽然从卫生角度看不是很好的方式,但它符合中国“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同时也反映出“和”这一古典哲学对我们的长期影响,这样的方式便于一桌人更好的沟通、交流。
中国人吃饭比较随兴,很可能聊到开心处,就大声说笑,或是把餐厅当作自己家一样让小孩子跑来跑去,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所以餐桌上人们尽情的享受这美味佳肴。
西方人尊重个人的习惯,各择所需。
吃饭时一般不会硬往别人碗里夹菜。
也不会用各种方法劝客人喝酒。
所以他们的常用语是“Help yourself to…”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 时间观的差异
美国人有句座右铭:“Time is money.”把时间和金钱视为等价交换的实体,时间可以让他们创造金钱。
关于西方人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以前有人如此描述过:“Americans in the Western world look upon time as a present, tangible commodity, something to be used, and something to be held accountable for. ……The American divides up the day very precisely and communicates only during certain hours. For many situations Americans would consider tardiness of five minutes to be relatively serious and improper. ” [3]由此,他们做事讲究计划,要求严格依照时间表办事,并且凡事做到准时不误。
预约是西方人普遍的社会习惯,并且越是重要的活动越是要提早约定计划好。
由此可见,在时间这一概念上西方人是十分注重的,且作为生活交际上不可或缺的标准之一。
然而中国人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使用上有很大的随意性。
比如我们会突然拜访一位朋友,想给他一个惊喜。
大多数西方人往往会对此感到不适应。
因此,与英美人交往时要注意时间观,即使到最好的老外家串门也要事先打招呼, 否则便会打扰他们的私生活,使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3. 道歉和感谢方式
做错了事就得道歉。
中西方人都会说“I’m sorry …”“I apologize for…”etc.”但中国人多因为空间拥挤或菜的种类少而道歉。
这么说主要是出于礼貌而自谦,并非是真实情况。
但西方人可能会纳闷儿“The room is so large and there are so many dishes, why do they say so. Maybe they do not welcome our visit, they don’t like us to eat more.”中国人和西方人打交道的时候,如果不知道这些差异,也会产生误会。
道歉的应答方式也大不相同。
如:
A:Oh,I’m sorry . I forget it.
B1: It doesn’t matter. B2: That’s all right.
B2是西方人。
B1是中国人。
[4] “It doesn’t matter.”汉语里翻译成“没关系”,这是中国人通常对道歉进行的应答。
如果中国人对道歉这样应答,西方人会认为此人很尖酸刻薄,一点小错都不原谅。
在受到邀请,得到帮助,收到礼物等的时候,中西方人都会用“Thank you”来应答。
但是在表达方式上仍旧存在差异。
在西方,不仅仅是确认了对方的帮助和真正意义上的感谢,它通常还是表达礼貌的客套用语。
很多时候,英语里的“Thank you”中国人都用“有劳您了”或者不说什么只是笑一笑或点点头来表达。
事实上,西方人比中国人的“Thank you”用得更广泛,像借支铅笔,问路,请求给某人捎个电话留言等。
这时候,不仅表达的是礼貌,更是对提供帮助的人的感激之情。
如果不说”Thank you”,那么就会产生误会,实施帮助的人会觉得受助的人不礼貌,把别人的帮助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心里会不愉快。
西方人都是平等的个体,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外人,所以在亲密度朋友和家人之间也同样经常使用“Thank you”.应答的时候,西方人会说“Y ou’re welcome/It’s a pleasure/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That’s all right”而中国人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西方人认为这种回答传递的信息是:不想做,只因为是职责或份内的事,不得不做。
这和中国人表达的意思有了截然不同的含义。
(三)称呼语方面的差异
称谓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社交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
我们应该了解和熟悉社交语境中称谓
语的语用功能,尤其是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词汇语义及它们的内涵意义,对我们掌握好外语大有裨益,也有助于中国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
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5]。
称谓的使用差异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例如:英语文化中以名相称是很常见的,它适用于不同性别、年龄的朋友、同事,甚至可用于上司、长辈、老师。
在英美等国,许多员工对他们的老板直呼其名,不会被认为不礼貌,相反它表示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平等和老板的平易近人。
而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老板如果要求员工直呼其名时,中国员工往往不知所措,而坚持以“manager 姓”来称呼,以示尊重,然而老板不但不领情,而且认为员工有意和他保持距离而感到不快。
这就是英汉的称谓差异造成的交际中的误会。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称谓语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头衔性称谓上,中国自古以来以对有头衔的人称呼官职表示尊敬,如,张老师,李教授,王院长等等。
虽然很多人提倡以同志相称,但事实上旧习难改,更有甚者,为了尽可能的表示自己的尊敬,把对方表示副职的“副”字省去。
而在西方,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欧文.特里普(Qwen Trol—lope)曾总结出了美国英语中的社交称谓语的规则:Cardinal(主教) Y our excellency(阁下)u.S.President(美国总统)Mr.President(总统先生)Priest(神父) Father( LN)(神父姓)(LN= Last name)Nun(修女) sister( religious name)(修女教名)Physician(内
科医生) Doctor( LN)(医生姓)Ph.D.(哲学博士) Doctor( LN)(博士
姓)Ed.D.etc(教育博士,等)Doctor( LN)(博士姓)Professor(教授)
Professor( LN)(教授姓) [6]以上只是社交称谓语的一般规则,称谓语在实际运用中要复杂的多。
在称呼问题上,中国文化一直认为年幼的必须尊敬年老的,这可能与我们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有关。
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时,我们常常说老王,王老,老爷爷,老奶奶等等,因为“老”字在中国代表着见多识广,足智多谋。
但在西方文化中,除了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称先生,女士,夫人之外,认识的人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上级与下级,长辈与晚辈,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可以这样,他们认为这样是关系亲密的表示,尤其是年长者,如果你在他们的姓之前加上“old”,他们往往会非常生气,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暗示着你认为他们身体虚弱,风烛残年,
失去活力,他们更希望你称呼他们的名字。
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将会被示为没有教养,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
另外,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尊称的词很多,早些时候最通用的是同志,师傅等等,不论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先生”,“女士”,“小姐”等国际通用称谓语使用逐渐频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化对我们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
在西方文化中,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rs.”、“Miss”、“Sir”、“Madam”等。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称谓词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双方不同的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
从以上对中西方社交称谓语异同的简要对比来看,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汉两个民族间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得失,作为英语学习者,应该尽可能的去多了解和熟悉社交语境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与效果,更有效的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四)隐私观念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双方对私人权利的相互尊重是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
隐私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
无论何种文化,喜爱打听别人私事的人总是有的,英语中有些词语经常用来形容这些人:"Pok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探听别人
的事)"meddle in other people's affairs"(干涉别人的事) gossip"(爱说长道短的人);对这类人提出的警告通常是“keep your nose out of our business"(我们的事不要你管),"mind your own business"(别管闲事)"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不管你的事)。
由此可见,西方人特别强调个人私生活的保护,决不允许对之干涉或侵扰。
隐私是凌驾于道德之上的,个人隐私神圣不可侵犯。
而中国关于私事、秘事不可传的古训甚多,如“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弟子规》)、“知人秘事者不详”、“家丑不可外扬”等。
可见对“隐私”一词,中国文化始终认为贬义。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你吃过饭没有?”“你到哪儿去”等作为招呼语,并且爱问收人等话题以显示友好。
但美国人不喜欢别人问他(她)年龄、收人、婚姻等私人问题。
以下话题是不能问的。
“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age?”“What is your salary?”“Are you married?”“Are you a republican or a democratic?”在中国人看来,上述话题是表示友好和关心的。
中国人习惯了自己的谈话方式,在
与英美人交谈时可能会套用跟自己同胞谈话的方式,这会引起误会。
由此可见,西方人较东方人更强调个人隐私。
中国人自古以来习惯以城墙为界。
围墙心态是中国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
家宅绕以院墙,单位绕以围墙,城市绕以城墙。
中国人墙内墙外有别,圈内圈外有别。
我们从语言中可见其普遍性。
“家丑不可外扬”、“关上门都是自家人”、“城里人”。
围墙之内一家人自成一统,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个人的隐私处于次要位置。
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似乎可以无限地复制和放大。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单位都被比喻为家庭,而且被当做家庭。
以校为家、以公司为家、以机关为家。
总之,以“单位”为家仍然是多数人的信仰、偏好和追求。
这显示出中国人的群体隐私观。
群体隐私的观念应受到承认和尊重。
中国人不能轻率地否定祖宗传下来的群体隐私合理内核,这个合理内核就是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
但要寻求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的平衡与一和谐,寻求二者的黄金分割和最佳结合。
美国人崇尚空间,尤其大学校园等公共场所与其他领地分界线似乎不存在,但美国人心目中对家宅接壤的邻居间界限明晰,不允许陌生人踏人。
美国人以空间作为私人隐私调节机制,并且财富越多,空间和隐私就越大。
排队购买物品或乘坐公车、电梯时,美国人会避免与陌生人挨得太近,他们需要一段空间距离来保护自己周围那块无形无影的领地。
中国人却靠得很近,不需要保持很远的间隔距离,其隐私是靠心理距离来得到保护的。
另外在美国,医生给病人诊断病情时,不允许其他病人在旁观看,在他们看来,病也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
美国的医院,无论大小,其病床与病床间有一块布或其他什么东西把病人隔开。
这样做也是尽可能保护个人隐私。
中国医生在诊察病情时有其他人(病人或病人家属)在旁。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他人隐私的侵犯,至少是无意的。
这与中国儒家文化强调集体,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的思想有关。
日常生活中大家嘘寒问暖,过问私事似乎很自然。
儒家文化标榜“事无不可与人言”。
美国人强调独立个性和自由,十分注重个人隐私。
中美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而导致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很多。
[7]因此研究有必要找出文化差异中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在当今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语
由于各种文化发生和发展的背景与环境各不相同,造成了各名族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致使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均有不同。
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习惯以本土文化为背景,应用本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语言习惯去理解和使用所学语言。
这些差异又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过程问题出现的主要症结所在。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掌握不同的语言,更要掌握不同的文化习惯,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并设法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注重交际文化和背景文化,并尽力使这个切合点成为两种文化的交融点,这对成功进行国际交往会产生很大影响。
换言之,在掌握不同语言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俊霞.《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 刘凤霞.《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 刘超先.《中西称渭差异及其文化内涵》[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6].黄青龙,叶荭.《博通英语(西方文化篇)》[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 顾嘉祖.《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