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初三政治全册读书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初三政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
1.我国最基本国情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这种不发达不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
段。
4.为什么说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1)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2)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文化)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政治)
所以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5.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 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本世纪中叶,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10.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点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判断党的基本路线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3.意义: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6.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
定的关系。
9.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其中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
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我国还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或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2.作用: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
(2)公有制经济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3.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4.公有制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6.国家态度: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作用: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2.地位: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或基本力量)。
1.作用:可以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2.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非公有制经济―①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等。
2.作用: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
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有重要作用。
3.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家态度:完善法律法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
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是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
公有制为主
体决定了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我国还要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3.意义:这一分配制度可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它是一项符合中国实际,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在我国,各级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
由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它产生行政机关(政府)、审判机关(法院)、检察机关(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利。
3.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代会。
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能保证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6.为了实行祖国的和平统一,党和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实现小康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发展经济的举措主要有哪些?
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建立?
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3.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意义)是什么?
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的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的幅度也就越大。
4.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三个才会)
5.人才有什么重要性?
人才是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7.为什么我国要建设全面小康?
①20世纪末我国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总体小康特征)。
②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是
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8.建设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关键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
9.21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建设全面小康。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
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明显增强。
11.21世纪中叶,我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社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2.“三个代表”是指什么?
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坚持党领导的重要性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4. 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5. 我国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义国家。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是人民当家作主
7. 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内容有哪些?
批评建议权、申诉权、揭发、检举权
9.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形式有哪些?
如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通过媒体舆论监督等
10.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要求是什么?
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1.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意义)是什么?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
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12.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意义)是什么?
政府依法行政,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发展文化的重要性(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或为
什么发展文化?)
①文化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②文化
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③文化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
用,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④每一个民族的繁荣,每一个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
文化软实力的支撑⑤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⑥文化已
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或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
融,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
发展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文化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什么?
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
思想道德建设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全
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即四有公民) 。
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具体内容)是什么?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国家: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中学生: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我们要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工作,经济处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己做起,从身
边做起,为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建设出力、添彩。
第三单元科学发展振兴中华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1、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是什么?
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这也是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2、什么是和平问题?
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3、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恐怖主义;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4、什么是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5、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6、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
重要基础。
7、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8、作为中学生如何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名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有什么表现?
表现在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
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
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影响)
⑴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
利条件,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
密切,有助于世界
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
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⑵经济全球化消极作用:引起国家间新的矛盾和斗争,进一步扩大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国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重要)力量。
一.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机遇:⑴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⑵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
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⑷我国加入WTO,赢得了参与全球化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挑战:(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2)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3)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
(4)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5)我国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6)我国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相当严峻。
2、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什么重要性?
善抓机遇才能赢得主动。
抓住了战略机遇期,往往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反之,则必定会落到时代潮流的后面,甚至被动挨打。
二.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在当代,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奥运精神等。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重要性)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具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鼓舞人们战胜困难;有利于展现中华民族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促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5、什么是时代精神?
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
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精神。
6、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如何?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是什么?
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分别是什么?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3. 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唯一正确可行的选择是什么?
走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要性)
①为什么发展科技?
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
代科技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必要性: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
②为什么发展教育?
重要性: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
或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
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教育对发展科技、培养人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发展生产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必要性:目前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这一切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2.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要求?)
(1)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2)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重要位置,(3).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4).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
化素质,(5).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6).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在全社会营造起“四个尊重”的良好风尚。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1)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3)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1.关于人口问题
(1)我国的人口国情是:我国是世
界上人
口最多
的国家。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3)计划生育的要求、目的、意义是什么?
要求: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目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
口质量
意义: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主要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
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
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关于资源问题
(1)我国的资源国情是什么?(或:我国的资源状况如何?)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如何保护资源(要求):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
节约并举,把节
约放在首位,在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关于环境问题
(1)我国的环境国情是什么?或: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是什么?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
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和要坚持的方针是什么?
基本要求: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
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方针: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4、面对我国当前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解决办法是什么?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具体见上)
中学生——提高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的意识。
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一、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二、青少年要立报效祖国之志,做坚定的爱国者
1、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青年精神世界
的主流。
2、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坚定的爱国者?
(1)弘扬民族精神(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3)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地就是努力学习,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争做有用之才。
3、在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时,我们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否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特长,对一切外来文化都加以排斥的错误行为;一种是盲目崇外,妄自菲薄,甚至主张“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