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考纲重点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幼儿心理学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
心理现象,简称心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心理的物理基础——人脑
人脑就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大脑是最重要的心理器官。
(二)心理的客观源泉——客观现实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和镜子反映镜像不是一回事,其本质区别就在于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的反映,表现在:①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映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②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现实的反映。
③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
④心理的主观能动性,在婴幼儿身上,表现为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
二、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1、幼儿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3-6岁幼儿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研究对象:3-6岁幼儿
2、年龄特征: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第三节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1、认识教育对象,形成科学儿童观
科学儿童观:婴幼儿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
他们的身心具有独特的发展途径和规律。
婴幼儿期对儿童乃至人的一生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他们既稚嫩,又充满生机,我们要充分认识婴幼儿期的特点,由衷的尊重婴幼儿。
2、(了解)探索婴幼儿心理发展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第二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认知,指人的认识和知识。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知识是认识过程的结果。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统称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
认知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
感知觉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过程。
对新生儿和婴儿来说,感知觉是他们心理的主导活动。
第一节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1、感觉:单一的内外刺激,作用在人的感觉器官上而引起的心理反映。
2、知觉:把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映。
3、婴幼儿的感知觉:肤觉、前庭觉、嗅觉味觉、听觉(A、听觉是特定范围内的声波刺激耳膜后产生的反应;B、20周的胎儿就已具备听觉能力,8个月的胎儿对低音的感受能力比高音强,但新生儿的听力不如成人敏锐,儿童的听力一般要到14-19岁时达到最好水平;C、婴儿的听觉辨别能力表现在语音听觉和音乐听觉中)、视觉(A、可见光对眼睛视网膜的刺激产生视觉;B、视觉表现在:视觉集中、视敏度——<新生儿的视敏度是成人的1/10,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物体聚焦,2岁左右,婴儿的视敏度接近成人>、颜色视觉——<婴儿比较喜欢波长较长的暖色,儿童在识别颜色的过程中,一般先认识颜色,然后学会标志颜色的词语>;C、视知觉的功能:空间知觉——知觉物体的位置与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差异辨别——把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的区别找出来;背景辨别——把一个对象从其背景中区别出来;视觉填充——当对象不完整是能正确识别;对象再认——以前见过的玩具或到过的地方再次出现时,能认出来。
)、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以视觉为主,包括动觉、触觉在内的复合感知)、深度知觉、方位知觉(A、方位知觉是对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的感知;B、方位知觉的高级形态不仅包括以自身为中心,还包括以外界物体为基准的方位感知。
3岁的幼儿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9岁才能掌握以外部事物为基准的左右。
C、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与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习惯化与可知度(了解——习惯化是指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
2、(了解)多通道感知与自我效能感
①多通道感知:感知觉并不是相互孤独的活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说明在实际心理活动过程中,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复杂过程
②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其中跨通道感知是促进儿童自我效能感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3、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
①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如家长出于溺爱,过多限制儿童的活动,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忙于生计,缺乏与儿童足够的交往或虽有交往但质量极低。
感觉剥夺会严重妨碍儿童的正常发展,特别是感觉的早期剥夺,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损伤。
②感觉轰炸是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童感觉疲劳和抑制不良的情形。
如很多人盲目“开发”儿童智力,开展形形色色的早教训练,大搞学前教育小学化。
感觉轰炸会造成儿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如过早开发儿童智力,会造成儿童对学习的退缩和失去兴趣,造成家长失望,造成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和伤害。
第二节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概述
(一)定义: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其中,信息的保存和加工就是“识记”,而信息的提取,包括“再认”和“回忆”
两种水平。
再认和回忆的区别在于对象是否存在,对象在是再认,不在是回忆。
再认是回忆的初级水平,回忆比再认复杂得多。
(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遗忘的规律
(三)记忆的分类:
1、从记忆的内容方面:形象识记和语词识记
2、从记忆的态度:无意实际和有意识记
3、从记忆的方式: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4、从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5、内隐记忆和元记忆
二、婴儿的记忆
(1)婴儿记忆的发生: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再认能力的提高和更复杂的分类编码活动
(2)自传体记忆:是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三、幼儿的记忆
(一)识记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要特定的识记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
影响无意识记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外部因素指的是材料必须直观、鲜明、生动;内部因素与幼儿的兴趣、情绪状态、态度有关,也与儿童的智力水平和活动方式有关。
其中,幼儿的情绪状态是影响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
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2)有意识记是具有自觉的识记目的,需要一定的识记方法、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受活动动机和活动性质的制约。
通常游戏的方式比学习的方式效果要好。
(3)一般来说,学前儿童无意识记的效果好于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在不理解内容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复述完成的识记(幼儿较多的使用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是在理解材料的内容后,依靠已有经验的联系形成的识记。
(记忆的效果还是意义识记好。
)
(二)再认与回忆
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的再认能力,而且再认的能力比回忆的能力强。
具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幼儿对处于开始部位和结尾部位的信息再现效果明显好于中间部位的信息。
(三)记忆恢复现象:就是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时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象。
记忆恢复现象是幼儿特殊的记忆现象。
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发生在识记后1-2天内。
当学习材料比较复杂时,记忆恢复现象就更加明显。
此外,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比大班幼儿明显。
在智力落后的儿童身上,未发现有记忆恢复现象。
(四)幼儿的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指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活动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记忆策略分类: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提取策略的核心是对线索的利用)
第三节幼儿的思维
一、思维的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组织性的特点。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种类)
(1)直觉行动思维:借助动作所进行的思维。
智慧动作的出现,标志着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的发生。
(2)具体形象思维: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例如,幼儿的角色游戏。
它是幼儿期的主要思维特点。
(3)抽象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儿童思维发展的三个水平就发展进程来说是不可逆的。
就发展的成果来说,又不是互相排斥的。
也就是说,思维发展进入高一级水平后,以前的发展成果并没有消失,而是整合在新水平中。
即便是成人,在摆弄一个陌生的物件时,也会表现出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三、(了解)表征:儿童开始在头脑中运用表象预设动作的进程和结果
四、(了解)概念
五、(了解)问题解决和推理
推理的分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六、(了解)幼儿的社会认知
第三章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早期情绪的发生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分为消极体验(对个体生存不利或繁衍不利的变化就会产生消极体验,如恐惧、愤怒、悲伤等)和积极体验(对个体的生存有利或繁衍有利的变化就会产生积极体验,如愉快、欣喜)。
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个人之间的体验。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的内在体验,都是心理体验。
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
一方面,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另一方面,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因此,情绪是情感是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①从发生的过程来看,情绪发生较早,情感发生较晚。
②情绪带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点,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
③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1)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情绪直接驱动、促使着儿童做出某种行为,或抑制某种行为;上幼儿园时小朋友先学会说“再见”,后学会“早上好”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儿童缺乏向老师问好的良好情绪和动机。
(2)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如喜欢小动物的孩子,就会去接近动物,从而掌握很多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3)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表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或表情分为:面部表情(面部肌肉上的表现,如高兴时“眉开眼笑”)、体势(身体动作和姿态上的表现,如“摇头晃脑”)、言语表情(在语音、语调、语速和节奏的表现,如喜悦时,语音高昂,语调夸张,语速较快)
(4)情绪和情感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如成人经常关心、尊重幼儿,这有助于形成活泼开朗、自尊自信的性格;若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则会使幼儿形成孤僻、胆怯的性格。
三、情绪的发生和表现
(1)(了解)情绪的发生(图表3-1)
(2)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哭,笑,恐惧,焦虑,
第二节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1)引起情绪反映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情绪动因: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幼儿情绪产生的社会性动因不仅包括与成人(包括教师、家长)的交往需要及状况,还包括与同伴交往的状况。
(2)表情的社会化——理解面部表情的能力和运用表情的能力。
幼儿对于积极表情的识别能力要高于对消极表情的识别。
一般而言,儿童理解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运用表情的能力。
二、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1)幼儿情感和情绪的丰富化
幼儿情感和情绪的丰富化与认知发展水平有关,据此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可分为:与感知觉、与记忆、与想象、与思维、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2)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深刻化——道德感(移情能力)、理智感(智力游戏、下棋、等)和美感
三、幼儿的情绪调控
(1)调控方式:适应性、功能性和特征性调控
(2)发展趋势: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③情绪和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3)(了解)调控手段:建构性策略、回避性策略、破坏性策略
(4)(了解)幼儿的情绪掩蔽——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定、利益的冲突,人们采取某种策略,使外表的情绪表现与内心的情绪体验并不一致,这就叫情绪掩蔽
①情绪掩蔽受两种因素的驱动:规则驱动的掩蔽,情境驱动的掩蔽
②获得情绪掩蔽的渠道:家庭、幼儿的同伴交往、所处的文化
四、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1)父母的影响:
①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
应该是积极敏感和热情的;
②父母与儿童讨论情绪。
父母与儿童对话讨论情绪,有助于儿童对情绪的调控;
③具体情境的作用。
儿童对情绪的调控,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2)同伴的影响: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通过协商、争执、妥协、服从等活动,逐步学会通过适当的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
(3)教师的影响
幼儿教师不仅是幼儿保育和教养的管理者,还是幼儿情绪情感的管理者。
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任务,不仅包括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同时,还要帮助幼儿学会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师可用认知策略、行为策略和情感策略来帮助幼儿提高情感能力。
A、认知策略,改变认知和学会合理的认知,是情绪调控的重要方法。
B、行为策略,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为儿童提供规范的、积极地、正
面的行为榜样,让儿童有样可依,有样可学,有样可做。
C、情感策略,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宽松、接纳、温馨的心理环境,使幼
儿能自由、开放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任务不
是要求幼儿压抑、隐藏自己的消极情绪,而是帮助他们选择适宜的方式
去疏导和宣泄,从而减轻幼儿的身心负荷。
合理宣泄情绪的方式应该是
既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又是社会行为规范所允许或倡导的。
第四章幼儿的社会化
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学习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社会化的内容:语言的发展、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等。
第一节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了解)前语言时期的发展
(1)婴儿对语言的知觉
(2)婴儿对语言的表达
二、(了解)语言——社会化的开端
(1)最初的双眼对视
(2)说话前的象征性符号
三、幼儿语言构成要素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
4岁左右的儿童,发音的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
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2)词汇的发展
3到4岁是幼儿词汇量快速发展的时期;
积极词汇:凡是幼儿能理解也用对了的词;
消极词汇:幼儿虽能理解但是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3)语法的发展
单词句:大约在1岁到1岁半时,儿童开始用单词表达复杂的意思。
双词句:在1岁半到2岁时,出现了意思上相关联的双词句。
儿童既能掌握简单句,也能掌握复合句。
4、幼儿语用能力的发展——语用能力是指儿童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反映儿童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
表现方面
(1)合适的表达方式
(2)连贯的复述能力
(3)行动的调节能力
①儿童的最初语言称为自我中心语言,有重复、独白、集体独白三种形式
②社会化语言: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
大约6、7岁,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向社会化语言过渡。
(4)语言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第二节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了解)婴儿与他人
当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与自己的关系时,则标志着儿童社会认知的开端。
(1)有价值的社会性微笑(2-3月时)
(2)亲密的一对一关系
二、依恋的发展
(1)什么是依恋
是儿童对养育者最持久、最稳定的情感关系。
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
(2)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
回避和矛盾型依恋统称为不安全依恋。
(3)依恋类型形成的原因
①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的养育方式——环境(本质)
②婴儿的气质,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生物学基础。
——遗传(本质)
3、依恋的作用
依恋对象的存在,为弱小的婴儿提供了一个探索环境的安全基础。
早期依恋的性质对儿童后来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与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早期依恋适应不良的儿童,在一个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中能得到相应的补偿,也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第三节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了解)同伴关系的作用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发展社会认知
(2)满足情感需要
(3)培养积极个性
二、同伴交往的特点
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1)婴儿期
(2)幼儿期:练习社交技能,强化交往行为,积极投入游戏
(3)幼儿在园交往的现状
三、(了解)幼儿交往的策略:协调、给予、顺从、支配、逆反
四、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1)行为特征(2)认知能力(3)身体吸引力(4)成人的鼓励
五、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1)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木偶表演、角色扮演等活动和阅读一些相关的读物,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大带小”的混龄教育增强害羞和孤僻儿童交往的信心;把被忽略的儿童和其他儿童分在一起,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将他们安排到乐于接纳他人的小组中去,增加他们与同伴交往的信心。
(2)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A、提供游戏的主题和一些需要的材料;B、用多种方式鼓励儿童参与到游戏中去;C、主动参与儿童的游戏,并担任一个角色;D、针对目标,略作示范)提高儿童游戏的参与度。
(3)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教师要让儿童学会诸如表示友好、服从、交换、轮流、模仿、道歉、建议、说理、协商等,并在实际过程中去操练这些策略,培育良好的同伴关系。
(4)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儿童对同伴的积极情感可以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幼儿阶段,言语的形式更多。
教师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比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美,微笑、拥抱、轮流做事、共享、互助等。
对于这些行为,教师不但要交给儿童,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亲身示范,以示榜样。
第四节幼儿道德的发展
1、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德的发展包括三部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1)皮亚杰的理论
第一阶段:(3-6岁)前道德判断阶段
第二阶段(6-9岁)他律道德阶段
第三阶段(9-11岁)自律道德阶段
(2)科尔伯格的理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2、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特点:具体性、他律性、模仿性、情绪性
(2)影响因素:家庭及其父母、游戏及其活动、同伴及其交往、社会榜样、教师及其环境
3、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亲社会行为归属于社会行为的范畴,是道德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
(1)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
(2)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①社会认知水平②情感移情作用③家庭引导方式④传播媒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