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王守仁(阳明) 观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

宙。 ——(南宋)陆九渊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

的集合” ——(英)贝克莱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
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
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
者心动”。 --《坛经》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 没有什么悬崖。 —贝克莱
根本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表
主 现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 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两个
基本 派别
唯 心 主

根本观点
表现 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发展史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只有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除此之外,哲学发展 史上还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但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是从 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的。
•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哲学的基 本问题
是什么?
(思维 和存在 内容 的关系 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 有同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与生活的关系 为什么?
对哲学的影响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 “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 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 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 市场供求
思维
客观情况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漫画说 明了什么 问题?
一律抓 紧抗旱!
请领导 指示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 A.客观唯心主义 • B.主观唯心主义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辩证唯物主义
B
• 5.(2008·广东理基)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 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 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 合”。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 • B.主观唯心主义 • C.客观唯心主义 • D.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
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
唯 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主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
原 第 , 义 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
二意
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性识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B
• 3.(2009·江苏)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 观点相一致的是
唯物主义 形态
基本观点
(1)否认世界
①古代朴 是神创造的
素唯物主 (2)认为世界

是物质的
局限性或优点
只是一种可 贵的猜测,没 有科学依据。 它把物质归结 于具体的物质 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 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
C
• 2.(江苏连云港市期中)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 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②对思维和存 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意 识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④对思维和存在有 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 A.①②
B.①②③
注意: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其一
唯物主义 世界是什么(世界 的本原是物质还是
唯心主义 意识)
其二
辩证法 世界是怎么样(世
(从属) 形而上学 界的状态)
全面、联系、发展
片面、孤立、静止
扩展:哲学中的两个对世子界的本原是精神,
世界是一个不断运
世动变界化本和原发是展精的神过, 辩证唯物主否程义。认矛运盾动是,发否展认过 形辩而证上唯学心唯主发程物义的展主本内,世是认唯证世是质义动在否法物界物是界物运力源的论的质发认的质动。泉统和本,展联本,、和一辩原物的系原否否根。 形而上学唯心主认联义系发的展矛,盾否
思维决定存在
一标准
(唯心主义)
资料
思维和存在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有没有同一 (可知论)
系关 问系
题问
性的问题
(有无同一性)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资料
休谟的不可知论:
•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 和上帝是否存在不 可知,另一个是关 于经验之间因果关 系(或普遍必然规律) 是否存在不可知。
康德的不可知论:
•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 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 在的,即所谓“自在之 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 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 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 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 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 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 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 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D
• 1.(2010江苏盐城市第一次调研)否认思 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C.②③
D.②③④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3)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
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 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 火、木、金、土。早期的“五 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 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1、唯物主义
划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唯一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物质和
标准(分歧): 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 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B
• 1.(2008·江苏单科)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 义的是
• A.心外无物 • B. • C.理在气先 • D.
C
• 2、(2010年江苏卷)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 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 弟子说:人是天地之心。 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 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
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 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 他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吉凶灾祥?
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 明,便俱无了?
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 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
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
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 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 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 成果。
唯物主义 形态
基本观点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
②近代 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形而上学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 唯物主义 本原,原子的属性
就是物质的属性。
局限性或优点
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 历史观上的唯 心主义等局限 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
辩证的;
➢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
小结: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辩 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 形与神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

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 维
就 是:
思维和存在何 者为本原的问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是划分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的唯
与意
存识
在与
的 关
物 质 的
题 (谁为第一性)
认的。联系
B
• 6.(2008·广东文基)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是
•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B
• 4.(2009·广东)“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 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 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 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 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4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 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 问题的回答.
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D
• 3.(2007江苏卷)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 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 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 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 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 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 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 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 得哑口无言.
思考: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你认为先有“形 是先有“神”,二者的关系应该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揭 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物第物 质一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 一种或几种物质具体形态
是性决 世,定 界意意 本识识
唯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把哲学物质概

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既 缺少辩证法思想,在社会历史观上又
主 是唯心主义的
原第, 二物 性质 ,
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王守仁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 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①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 一的实在,当成第本原的 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 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 主观精神。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 主

客 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柏拉图
唯 “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 人类社
心 会。
——黑格尔

义 “理在事先”
——朱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
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显示的物质世界只是这
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唯心主义
(1)两种基本形态
意第意 识一识 是性决 世,定 界物物 本质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